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第四節 三經先後

        三經先後,有「義理」與「說時」兩重。

 

        三經先後有兩類:義理先後和說時先後。義理先後,就是教理上有前後關係;說時先後,就是在說法時間上也有前後關係。這兩者有時候是完全吻合的,有時候也不完全吻合。淨土三經在這兩點上是完全吻合的。

 

        從義理來說,《大經》說四十八願,是根源,為先;《觀經》說定散十六觀,是展開,為中;《小經》說專念佛名,是結歸,為後。

 

        「從義理來說,《大經》說四十八願」,這是根源,肯定放在前面,是第一的,「為先」,沒有四十八願就沒有極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那麼一切免談;所以,從義理來講,《大經》一定要放在前面。「《觀經》說定散十六觀,是展開」,旁攝所有眾生根機歸入念佛,所以它在中間。「《小經》說專念佛名,是結歸」,放在最後。

 

        關於這一點,大家可以看《淨土三經》這本書前面的序文,裡面有比較詳細的說明。我舉了幾個例子。《無量壽經》就像長江源頭一樣,肯定是最早的;到中間的時候,河網密佈,把所有的水系、支流都納入進來,這就像《觀經》,定散十六觀把所有眾生根機都收進來,收到一向專念名號這條主河道中;《阿彌陀經》就像到了上海吳淞口,要入海了,所以是江面平闊,十方諸佛都顯現出來,這時就不講其他,單單講念佛了:三經有這樣的關係。

 

        從時間來說,《小經》確定為最後所說,《大經》《觀經》可據經文推知先後。《大經》上卷阿難問「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下卷「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如果在此之前已說過《觀經》,則阿難尊者不當有此問,可知《大經》為先說。又《觀經》「華座觀」說到「法藏比丘願力所成」,中品下生說到「法藏比丘四十八願」,可知《觀經》說在《大經》之後。

 

        「從時間來說」,這是說時先後,「《小經》確定為最後所說」。印度這個民族時間觀念比較淡薄,歷史上的記載沒有什麼時間,都是靠人一代代口傳下來。中國人比較注重歷史時間,印度就不太注重,要考察印度的歷史很麻煩,記載不是那麼詳明。不過,根據有關的資料,《小經》確定是最後所講。《大經》和《觀經》,雖然不能確定是哪一年講的,但可以根據經文來推知先後。因為在《大經》的上卷,阿難問釋迦牟尼佛:

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
為未成佛,為今現在?

 

        很顯然,這個時候還沒有講過《觀經》,如果交代過法藏菩薩的事情,阿難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

 

        在下卷,阿難也問:

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
佛言:「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

 

        如果在《大經》之前已經說過《觀經》,「阿難尊者不當有此問,可知《大經》先說」,因為《觀經》解釋過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本來是兩觀;同時,阿彌陀佛已經成佛,《觀經》都已經說過了,《無量壽經》如果後說,就不用問了。這是從《大經》的經文來看。

 

        「《觀經》的華座觀說到『法藏比丘願力所成』,中品下生說到『法藏比丘四十八願』,可知《觀經》說在《大經》之後」,這是前面《大經》交代過的,在《觀經》裡說。

 

        這樣就知道,《大經》在前,《觀經》在中,《阿彌陀經》在後。

 

        講三經的關係有什麼必要呢?《淨土宗概論》本來文字不多,為什麼講這兩段呢?這是有作用的。講這三經的關係,是讓我們瞭解三經是一體性的,不過側重點有所不同。這能讓我們在理解三經教義的時候有一個廣闊的視野。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善導大師對於三部經的理解是多麼深刻。善導大師解釋《觀經》,不是專門就《觀經》來解釋的,他的視野非常開闊,是把三部經濃縮在一起來看的,是一體性的。大家可以查閱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

 

        我舉一個例子,在定善觀說「親緣、近緣、增上緣」之後,就講到了為什麼專修念佛: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
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

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善導大師是把三部經放在一起對照說明的,三經都是說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類似的說明在五部九卷裡有好幾處,大家如果有心可以查一查,如《觀經疏》《觀念法門》,把三部經的義理對照來解釋,就很清晰了。

 

        說三經先後,在法義的理解上也有它的必要性。比如《阿彌陀經》教法的中心和《觀經》《無量壽經》的銜接關係,只有清楚了這樣的前後次第,它們之間的脈絡才會非常明晰。

 

        複習思考題

        本章列了19個問題。我們就把第4題到12題說一下;其他問題,大家自己對照《淨土宗概論》去看。

 

        1.什麼是正依經典?
        2.當其餘經典所說與正依經典矛盾時,要如何取捨?
        3.淨土宗正依經典是哪幾部?為什麼?
        4.淨土三經對諸師來說也是正依經典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諸師雖然也解釋淨土三經,但他們並不是以淨土來立宗的。淨土三經是對淨土宗的人,才稱為「正依經典」。諸宗的法師來解釋淨土三經,是以他們各自宗派的觀點來解釋的,如果他們稱之為「正依經典」,那他們就是淨土宗了,這一點要明白。同樣的道理,《法華經》是天台宗的正依經典,對淨土宗來講,就不以它為正依經典,分限要清楚。

 

        5.《普賢行願品》《念佛圓通章》是否為淨土宗的正依經典?為什麼?如何旁依?


        為什麼列這個題目呢?因為,講到淨土三經,大家都明瞭;但現在也有版本是淨土五經。《普賢行願品》和《念佛圓通章》對淨土宗修學念佛有很好的作用。《普賢行願品》非常優美,境界也很好,如果善於運用,對我們會很有幫助。我本人很喜歡這一品,也經常讀,以前還會背,現在不會了。《念佛圓通章》很短,很明瞭,我也經常推薦給人家背誦,尤其是年輕人,像《心經》《念佛圓通章》都很短,都可以背,是很好的。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分限。比如《普賢行願品》是非常好,但是,如果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應當像普賢菩薩那樣發十大願王,這幫助我們往生」,如果這樣理解,就過了。它對我們的輔助作用、旁依作用,是知道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連普賢菩薩這樣高位的菩薩都要求生西方極樂淨土,那我們當然更要求往生,這樣就起到很好的作用了。如果說一定要像普賢菩薩發十大願王那樣,以此發菩提心求生淨土,對淨土三經的「專念彌陀佛名」反而有了減損,這樣就不對了。它是《華嚴經》最後歸宗的一品,它是以華嚴境界作為宣說的宗旨,然後導歸極樂。

 

        《念佛圓通章》是《首楞嚴經》當中的一章,是講到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其中說到: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如果對《念佛圓通章》能有很好的理解,對我們也很有幫助。其中「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一種念佛的方法。六根有眼、耳、鼻、舌、身、意,我們怎麼「都攝六根」呢?印光大師就說,用耳根聽念佛。比如,念佛的時候,眼睛不東張西望,身體端坐不亂動,意業專注,眼睛微閉,口中清清楚楚地念佛號,耳根清清楚楚聽回去,這樣六根就攝起來了。這是一種攝心念佛的方法。如果說不這樣念佛就不能往生,這又過了,因為《首楞嚴經》是講究禪定修持、得三摩地的,它最重要的是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所以它有它的宗旨。講到念佛,「子若憶母,如母憶時」這種念佛心,這樣來憶念,反而和我們凡夫比較相應,也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發。

 

        其他講到念佛的經典,它們能在哪種程度上支援、輔助正依經典,我們要詳細地明辨。如果看見哪位大德提倡淨土五經,就都拿來作為正依經典,把淨土五經和淨土三經平等齊觀,也不瞭解它們的宗旨,這樣就可能會搖擺。

 

        6.依《首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念佛法門也要這樣嗎?

 

        《首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比較有名,也經常被人拿來引用。四種清淨明誨就是殺、盜、淫、妄四種重戒。

 

        這裡專門提出「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塵」就是六塵煩惱,欲界眾生,淫慾心如果不除,是不可能出離生死輪迴的。經常有人拿這個問題來問我,尤其是淨土法門普攝三根,出家、在家都可以修學,在家人總是有男女家室,大家一看就很害怕了:「佛說得很清楚,如果不除滅淫慾心,是不可能出離生死輪迴的。是不是修念佛法門也要這樣?如果這樣就不能往生了。」他也拿這一點來套用。還有人就拿這個來說:「你念佛,但沒有斷淫慾、沒有出家、沒有戒殺、沒有吃素,你怎麼能往生?要證據?《楞嚴經》裡這樣講的。」

 

        這就不對了,不是這樣的。因為《楞嚴經》不是我們的正依經典,它所說的不是念佛法門的要求,也不是對於普通在家男女眾所提的要求。如果依《首楞嚴經》修行,必須有這個要求;依淨土法門,念佛不需要這樣。《觀經》裡最重要的下品下生,談什麼四種清淨明誨啊?都是徹底的惡業凡夫,乃至一生造惡、直到臨終的人。這就是正依經典的重要性。

 

        所以,不要把其他經典所講的修持方法、宗旨、規範,拿來妨礙淨土法門。關於正依經典,之所以這一章要反覆辨明,就是要指導我們怎樣依正依經典,知道為什麼稱為「正依」,依其他經典就有妨害。

 

        7.諸大乘經皆勸三學六度,故雖學淨土,也要三學六度,是這樣嗎?

 

        「諸大乘經皆勸三學六度」,勸修戒定慧、勸學六度萬行,大乘經典說得太多了,所以有人說:「你看,雖然學淨土,也是要三學六度的,不然不能往生。」

 

        這個觀點也不正確。因為淨土法門是對那些三學無分、聖道法門六度萬行修不來、四種清淨明誨做不到的,對這些人來開的法門。本來就是做不到三學六度,佛才有必要開淨土法門,你還說必須那樣,那淨土法門就沒有價值了,就不需要了。這就混淆了。

 

        8.《觀經》下品十聲往生是方便說、別時意,是這樣嗎?

 

        在善導大師的時代,諸師站在不同宗門的立場上,對這部《觀經》解釋就不一樣。《觀經》下品的人是一生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可以說是惡業滿盈,毫無修行,他到臨終的時候念了十聲佛就往生了。聖道法門的法師對此就不理解,可是經文明明是這樣寫的,他們就作出一種解釋,叫作方便說、別時意。

 

        什麼是別時意呢?就是釋迦牟尼佛怕我們退心才這樣說,下品這裡其實不是說這一輩子就能往生,而是說,因為他念了十聲佛,種了這個善根,到下一輩子、再下一輩子……以後因緣成熟的時候,往生極樂。這麼一解釋,跟自力修行的觀念就相應了,他心裡就覺得解釋通了;但這其實違背了佛說淨土法門救度凡夫的宗旨。這就是立場不同,結論就不同。他也有他的解釋,也不是隨便說的。

 

        善導大師楷定古今,專門就這一點作了楷定,說明不是像諸師所說的那樣。諸師不以《觀經》為正依經典,而是有他們所依據的經論,這樣各自的看法就不一樣了。

 

        9.諸宗皆以凡夫往生化土,善導大師立「凡夫入報」之義,何故產生這樣的差異?

 

        各宗派都認為凡夫往生的是化土,善導大師建立凡夫往生報土之義,為什麼產生這樣的差異呢?這也是因為他們所依的經典不一樣。依據聖道法門自力修行的觀念,以它的理論,以什麼樣的修持就得到什麼樣的果位,那凡夫是不可能往生到報土的。哪有凡夫到報土的?阿羅漢都到不了報土,只有破無明的大菩薩才可到報土;因為報土是佛本身所證的境界,或者說是實報莊嚴土,有自受用土、他受用土,總之至少是破無明的菩薩才可以到報土去。這是通說,大家共同認可這個規則。「凡夫怎麼能到報土?這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講不通啊」。

 

        善導大師《觀經疏》裡有專門關於凡夫入報的問答(《善導大師全集》第51頁)。這段問答是這樣的: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阿羅漢被稱為小乘聖人,阿羅漢都不能到報土,夠不著。「垢障凡夫,云何得入?」凡夫罪業深厚,障礙重重,怎麼能往生呢?

 

        回答說,「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如果要論凡夫的垢染、罪障,是不可能去的,小乘都不能往生;但是,不論凡夫垢障,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不談這些。那談什麼呢?「正由托佛願以做強緣,致使五乘齊入」,這就非常明瞭了,因為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罪業凡夫和高階菩薩平等往生。諸師所說的也對,但是這裡講的情況,和聖道門所說的不是一回事,因為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不論這些。

 

        善導大師這種解釋石破天驚,一般人就沒有這種解釋。

 

        就好像一個人要過海,這個人不識水性,是個「秤砣」,還是個老太,八十幾歲了,還有關節炎,她怎麼能過大海啊?下海不就淹死了嗎?你說要怎樣游泳才能過海,說的也對;可是現在咱不是在坐船嗎?這樣不就可以過海了嗎?靠他力嘛,「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現在人可以飛天,這個古代當然沒有。「你又沒有翅膀,憑什麼飛啊?」「不用翅膀。」「有翅膀都飛不了,還不用翅膀就能飛?」「對呀,坐飛機就行了,哪怕六根不全都可以。」我們這樣修行無力的人,怎麼可以到淨土去成佛呢?因為乘佛願以為強緣。

 

        這也是因為所依的經典不一樣:善導大師以淨土三經為正依經典,所以能夠建立「凡夫入報」之義;諸宗的人即使看淨土三經,他們不以淨土三經為正依經典,而是依各自本宗所修學的聖道法門的觀念、理論,所以他們只能判斷出凡夫要是往生,那只能是化土,就是低檔次的、低級的、不究竟的,這是必然的。

 

        10.《小經》「多善根」「一心不亂」要如何理解?為什麼?

 

        這個題目的意思和上面的問題是一樣的。聖道諸師,或者持自力修行觀念的人,他們認為什麼是多善根呢?他們認為,只念這句阿彌陀佛不行,念這句阿彌陀佛太少了;六度萬行什麼都修才是「多善根」。他們認為「一心不亂」就是要息慮凝心。這種解釋也是自力的觀念,不是淨土門的本意。

 

        善導大師解釋說,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多善根」;名號之外,所有的一切都屬於「隨緣雜善」「少善根」。這句名號功德包含一切,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果上萬德,通通都收攝在這句名號裡,沒有比這更多、更殊勝、更廣大的了。《無量壽經》說,一念具足無上功德,天親菩薩說「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還不是「多善根」?其他種種所修的都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名真實之業」,「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怎麼能稱為「多善根」呢?怎麼能和阿彌陀佛的涅槃界相應呢?

 

        這也是因為各人所站的宗的立場不一樣,正依經典不一樣,解釋的就不一樣。


        善導大師解釋「一心不亂」很簡單——「教念彌陀專復專」,就是專心念佛不雜亂,這就是「一心不亂」,凡夫聽得懂,做得到;上符彌陀本願,下契眾生根機,這樣就廣開淨土門了。但是自力修行的人一看「一心不亂」,就很自然地會說:「你看,這裡寫著呢,一定要息慮凝心,起心動念、有妄想就不能往生。」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我們對經文的理解,一定要依據本宗祖師的解釋。

 

        11.「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與三經所說,何為準則?

 

        「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這句話在念佛人中很流行。這是憨山大師講的,當然不是經文。你如果不懂這句話到底是說什麼,那就以三經為標準,不用理會這句話。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是法藏比丘經過五劫思惟所發的,有些人根本不知道,看到憨山大師這句話,就把阿彌陀佛的誓願忘記了。憨山大師雖然德高,怎麼能和阿彌陀佛比呢?我們要以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和善導大師的解釋為標準。

 

        這句話也可以重新理解。散亂有兩種:一是行持上心散亂,就是沒有禪定;一是信心不堅定,不堅固,是散的,是亂的,人家一說就動亂、動搖了,沒有定力。定力有兩種:一是禪定力,一是意志堅定。「我就是跟著阿彌陀佛,就是一向靠倒阿彌陀佛,就歸命阿彌陀佛不改變,我就信到底了」,這不也是定嗎?有人不是這樣,一講就動亂了。這樣的人,口念阿彌陀佛,信願不具足;「喊破喉嚨也枉然」是比喻性的,就是說,這樣只怕沒有效果。

 

        這幾句詩整體是這樣的:「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它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就能吻合。不管是讀書,還是看古人的解釋,一定要依善導大師楷定的經義通達無礙地理解;不然,處處障礙,以致往生不定。

 

        12.不發菩提心,無清淨心,功夫不成片,雖然念佛也不能往生,對嗎?

 

        「不發菩提心,念佛心不清淨,念佛沒有功夫成片,這樣你雖然念佛,不能往生」,這也是經常有人講的,這樣講對嗎?

 

        毫無疑問,這是不對的。以什麼為標準?《觀經》下品下生的人,他發菩提心了嗎?他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他還發菩提心啊?他是破壞佛教;他有什麼清淨心嗎?「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你和他講佛,他雲裡霧裡,心裡慌亂,恐怖一片。他還有什麼功夫成片,他是恐怖成片。他不是往生了嗎?佛親口所講的,念了十聲佛就往生了,即使三聲五聲也往生。

 

        這些說法,通通都屬於自設障礙、自局其分,毫無意義。而且這些在很多願往生人的心中形成了很大的障礙,讓淨土法門受到阻礙。這樣的人,障礙自己不能往生,還把這些不正確的觀念當作金口玉言去告訴別人:「我告訴你,我今天學了一個法,一個不能往生的法。」「為什麼不能往生?」「這個人說這樣不能往生,那個人說那樣不能往生……」學了個不能往生的法,那還弘什麼法?就不要弘了。有人還把它當成寶物一樣,馬上聽進心裡去了;和他講專稱名號一定往生,講一千遍、一萬遍,他不相信。

 

        善導大師講的話,讓我們非常有感觸:

專專指授歸西路,為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以來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

 

        跟他說「專而又專」,說了一遍又一遍,上一輩子佛就來和他說了,拉著他的手說:「某某人啊,你要順著這條道專修念佛,一定會到西方的,你聽好了。」「好好好!」一轉頭就找不到他了。他到西方了嗎?他下去了,六道輪迴去了。好不容易又把他拽出來了,跟他說:「這一次你可記好了,你呀,就專修念佛,靠佛願力,一定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記好了!」「好好好!」結果他又被破壞了,「專專指授歸西路,為他破壞還如故」。為什麼?他本來就沒有信心,沒有正知正見。

 

        人心特別有意思,有人專門喜歡聽壞的,好事聽完他不接受,消化不了。他不願意聽好的,你跟他講諸佛誠實言,他不相信;邪門外道的東西,他一聽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吸進去了。這就是凡夫的本性。這樣的眾生,根機還是不夠的。

 

        我們應當依據正依經典和相承祖師規範、標準的解釋。幹什麼事都有規範、標準,如果淨土法門往生極樂世界沒有標準,自己想就行嗎?那是不可以的。

 

        對於這些似是而非、積非成是、自以為是的觀點,希望大家依三經和祖師的論釋,通通掃除乾淨,讓內心一片坦蕩,「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不然就障礙住了。

 

        13˙《大經》述說哪兩重因果?
        14˙略述《大經》梗概及要點。
        15˙略述《觀經》梗概及要點。
        16˙略述《小經》梗概及要點。
        17˙略述三經核心。
        18˙略述三經的關係。
        19˙略述三經先後。


(待續)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