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四、念觀二宗判
念觀二宗判就是念佛三昧、觀佛三昧兩個宗旨。念觀二宗判也是順著前面要弘二門教來的,有了要弘二門教,才有念觀二宗判;如果沒有要弘二門教,念觀二宗判就糊塗了,就不可能存在。
(一)二宗分判
先開為二,文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這就是所謂「一經兩宗」,一部經有兩個宗旨。
這就怪了,一部經怎麼會有兩個宗旨呢?就好像一個人有兩條脊樑骨,一個人裡面有兩個「我」,這怎麼可能?這是不可能的,宗怎麼會有兩個?一部經裡面只有一個宗,這裡就有很多學問了。
我們首先來看它的文句,善導大師所解釋的都要通貫來看,他說「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用一個詞——「即以」,這個語氣和上面所講的「其要門者,即此《觀經》」是一樣的,「其要門者」指代非常明確的,是「即此《觀經》」所說。然後下面說「亦以」。前面講弘願的時候,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亦以」的語氣比較淡,「即以」的語氣就很濃烈。
《觀經》是以觀佛三昧為宗的,不過也是以念佛三昧為宗。這句話非常善巧,因為它名字叫《觀經》,一般人都認為是以觀佛三昧為宗的,所以大師也就說:「是的,這部《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一般人講到這個地方就沒下句了,而善導大師又說了一句「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他雖然前面這麼講,那是方便,因為一般人都認為是以觀佛三昧為宗,他就順著把「以觀佛三昧為宗」放前面。觀佛三昧的膠囊,要包著念佛三昧的藥粉,他真要講的話是後面的「亦以念佛三昧為宗」。這樣講,最起碼別人先不會那麼反彈。到最後他就說,真正說起來,還是觀佛入於念佛。那個時候才把宗旨完全顯示出來。
所以,這裡先開為二,因為如果開始就講念佛三昧為宗,落差太大了:「這部經明明是講十六觀嘛,你怎麼講以念佛三昧為宗呢?」所以,他就說「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這是非常善巧的。
「此《觀經》,即以」與「其要門者,即此《觀經》」,「亦以」與「言弘願者,如《大經》說」,語氣全同,意亦一貫,正由承接前面要弘二教,顯明此處觀念二宗。否則一經只能有一宗,哪來兩宗?
「亦以」語氣比較淡、比較弱、比較次一點,就像解釋弘願的時候一樣:「言弘願者,如《大經》說」,是退後一步、寬緩一點的語氣。兩者語氣全同,意義也是相一貫的,正是承接著前面要弘二教,才顯明這個地方有觀念二宗。因為教是詮釋宗的,如果沒有二教,一經只能有一宗,不能有兩宗。就像一個人身上只有一個「我」,不可能有兩個我;兩個人就可以講有兩個「我」。
宗是主之義,如國無二主,天無二日,唯一無二,才稱為「宗」。正因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觀念二宗。
宗是主的意思。一個國家不可能有兩個國王,天上不可能有兩個太陽,所以,唯一無二才能叫作「宗」。所謂萬變不離其宗,說有兩個宗,那就是沒有宗了。哪有團體有兩個領導人的?兩個領導人講話都算數,那這個團體就亂套了,領導人一定是只有一個。
那麼,這裡講二宗,反推過去,必然就要求有二教,不然就講不通。所以,正因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觀念二宗。
要門教,觀佛為宗;弘願教,念佛為宗。譬如諸侯王於邊國,天子主於中華,各在本境之內,都稱為王,但統領之地有廣狹之異。
「要門教,觀佛為宗;弘願教,念佛為宗」,這才講得通。就是說,在這部《觀經》裡面其實是有兩門教,兩門教裡面才有二宗。
不過這裡也有問題:一部經裡面怎麼會有兩個教呢?是不是也講不通呢?所以這需要打個比喻來說明。
譬如諸侯王於邊國,天子主於中華,各在本境之內,都稱為王,但統領之地有廣狹之異。
諸侯是指什麼呢?釋迦牟尼佛比喻為諸侯。他是化身佛,在娑婆一界為化主,就像邊國一樣。天子就比喻阿彌陀如來,是法界藏身、諸佛之王。「主於中華」,就像極樂世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各在本境之內」,釋迦牟尼佛在他的範圍之內,也就是在講要門教的範圍之內,他可以被稱為教主的。「俱稱為王」,觀佛三昧可以為宗,這是在要門教的範圍之內。弘願教是在念佛整個範圍之內,它就像是主於中華一樣,是以念佛三昧為宗的。
雖然有這兩個王,但是,歸根結底,「有廣狹之義」。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的要門教比較狹窄,它只能對於定善、散善的凡夫有這種觀佛三昧的攝化作用;對於惡人惡機,它就沒有這個作用了。而阿彌陀佛的弘願就很廣泛。
這也說明什麼呢?這一部經就代表這塊土地,整個土地就是大中華的範圍。雖然是在這一部經之內,但是其中某一塊地就歸某一個諸侯國,定散、散善這一塊劃歸為釋迦牟尼佛,以觀佛三昧為宗;而整個這部《觀經》是以念佛三昧為宗的,是阿彌陀佛整個統攝的。這樣,諸侯在他的範圍之內也可以稱王的;但是,諸侯來朝覲天子的時候,他就成為臣子了。
所以,觀佛三昧在遇到念佛三昧的時候,它就要靠邊,就成為助行,成為附屬。所以,在五種正行當中,觀察被稱為助業。也就好像這個諸侯在他本境之內稱為王,但是來朝覲天子時就稱為臣。觀佛三昧在定散二善、一切雜行當中,它被稱為王;但是,遇到了念佛三昧,念佛是正定之業,它就成為臣,成為助業。
這樣,雖然有二宗,其實到最後是歸於一宗;但是也可以講有二宗,就像這個比喻。這是非常善巧的,不然的話講不通。
(二)歸一念佛
到最後指歸為一,舉了兩條文:
後指歸一,文言:
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定散文」就是指觀佛三昧為宗。定善十三定觀是以觀佛為主的。散善是附屬於定善的:散善是修福,有了福,福至心靈,他才可以來修定觀。所以,散善是福,在修行中,散善附屬於定善,歸宗於觀佛。
可是,善導大師這種解釋是破天荒的。說實在的,如果事先不知道是善導大師解釋的,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邪師;但如果知道是善導大師講的,那就不敢那樣講了。
「定散文中」,說定善、散善的經文裡面。「唯標」是唯獨指向。「標」就是立標牌。指向什麼?「專念名號得生」。這就搞不懂了,說定善、散善的經文裡面明明講「必生彼國」「必定當生極樂世界」等等,散善九品,每一品都說得往生,怎麼說唯指向專念彌陀佛名得生呢?這是一個懸案。善導大師不可能看不明白那部分經文。所以讀經要讀經眼,要依義不依語,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要依智不依識。經的義理在哪裡?不是在文字、語言的表面上。我們所理解的都是語言文字,而善導大師所開顯的是義,而且是究竟了義,是無分別智,是佛智當中所流露的究竟了義。雖然原來有定散觀佛,也有專念彌陀名號的念佛,但是「唯標專念名號得生」。這就指歸一了,就廢權立實了。
「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兩句話,第一句是在《觀經疏》講定善觀第九觀真身觀裡說的,第二句是在流通分說的。它們在教理上是一脈相承的,和前面所說的「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都是一個意思,都完全一樣。如果對這些話不能通達,你會覺得二宗廢立很奇怪。
定散觀佛如指,弘願念佛為月,以觀佛指,指念佛月,廢立顯然。
就是說,定善、散善,觀佛為宗,它像一個手指頭;弘願念佛才是月亮。用觀佛的指頭要指到哪個地方去呢?定善、散善,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是把我們的眼睛引到「望佛本願」「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個才是月亮,才能照破我們內心的黑暗,給我們光明,給我們清涼,給我們解脫的法喜。所以,這樣的廢立是非常顯然的。
我們不能停留在指頭上,指頭如果不廢的話,就看不到月亮啊。手指指過去,看到了月亮,指頭就收回來了;如果指頭不收回來,就老是看到指頭。指頭不是月亮,它不發光。然後還點根蠟燭放在那裡,一看,發光了,說:「這就是月亮。」把蠟燭當月亮,那是不可以的。
所以,我們順這個指頭往前看,順著定散二善這個指向看過去——「望佛本願」,有智慧就望得遠。如果沒有智慧,就停在這個地方了。所謂「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有多少人都停在定散二善,以為這就是彌陀的本願,說這就是弘願教。自己心裡一團模糊、一片黑暗,也會障礙很多人,障礙別人的往生正道。
另外,大師解釋第九觀成,見到佛的相好光明,唯攝念佛眾生不捨,總不論攝餘雜業行者。
第九觀真身觀觀成之後,見到佛的相好光明:看見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每一相裡面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好裡面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是定善十三觀裡面的最高峰了。觀成就之後見到這樣的景象,善導大師的解釋確實是石破天驚的: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攝受哪些人呢?攝受那些專稱念彌陀名號的人。這就很顯然是從觀佛進入念佛。「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雜行雜修的人佛光不攝取。
甚至修觀佛三昧的也要讓位給修念佛三昧的。《般舟三昧經》中說,颰陀和菩薩觀阿彌陀佛,見了阿彌陀佛就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我如何能到你的極樂世界來呢?」阿彌陀佛說:「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
所以,觀佛觀到最高時,佛告訴我們說「專念彌陀名號」。那我們沒有觀佛,而是專念彌陀名號,不也等於觀到佛了嗎?等於第九觀我們都有了。颰陀和菩薩是要親自見到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跟他講,他才相信。而我們呢,不用親自見阿彌陀佛,不用親耳聽阿彌陀佛講,釋迦牟尼佛轉個信來我們就相信了,我們信得比颰陀和菩薩還要好。
那為什麼颰陀和菩薩見到阿彌陀佛才信呢?因為他的根機不夠調熟,如果他沒有聽到阿彌陀佛親自跟他講,他心中放不下。那釋迦牟尼佛轉話告訴我們,我們也相信,我們的信心也是沒有差別的,甚至可以說更加調柔。有人說:「這個不算數。我也一定要親自觀到阿彌陀佛來跟我講我才相信。」那他也可以試一試。
佛有神力和教力,神力就是神通力,教力就是教法力。這兩種力在佛來講是沒有差別的,我們不要作分別見。比如,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力是完全從他的悲智願行當中所流露出來的,阿彌彌陀佛也是一樣的,我們不必一定要執著一邊。佛度眾生,有所謂「三輪」,神通輪是其中之一,是身業;教誡輪是口業,力量和神通輪是一樣的。如果有人一定要佛以神通輪給他講法他才能相信,那就是他的根機了。常規講法是教誡輪,教法的力量和神通的力量,在佛本身來講是沒有差距的。所以,我們由教法之力而相信唯攝念佛、稱名必生,和阿彌陀佛神通示現來親自告訴我們,那是一個階位、一個級別的,沒有哪一個更高的問題。
五正行中,觀佛列為助行,歸宗於念佛正定業。
舉兩點證明:
第一點就是前面所說的,觀佛成就,看到的是光攝念佛,觀佛三昧達到最高了,然後就光明唯攝念佛之人,轉入念佛三昧。這很明顯是吸引觀佛的人由觀佛三昧進入念佛三昧。
第二點,在五種正行裡面,善導大師把觀佛稱為助行。五種正行裡,第一是讀誦正行,第二就是觀察正行。觀察正行就是觀察彼佛依正二報莊嚴,當然是正報為主、以佛為尊,成就觀佛三昧。但是,當觀察正行遇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當它遇到正定之業的念佛,它只能叫作「助業」。所以大師說:「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那麼很顯然,觀佛三昧服從於念佛三昧,服務於念佛三昧,推崇於念佛三昧,歸宗於念佛三昧。
這些都表明由觀佛入念佛,捨方便入真實。
這是第二重。雖然兩個三昧裡有方便、有真實,最後是要捨方便入真實。這種解釋,除了善導大師還有誰能解釋得出來?沒有了!對大師的解釋,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我們能信得來,那不是我們個人的智慧,而是依據祖師的教典和善知識的引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