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宗風學習(三)

——凡事正面思維

 

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

一、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

 

三、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
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
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四、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五、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凡事為對方設想,
凡事肯吃虧不計較。

 

六、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七、生活──簡單、樸素。
語言──誠懇、和藹。
威儀──安詳、穩重。

 

八、諉罪掠功小人事,掩罪誇功眾人事,
讓美歸功君子事,分怨共過盛德事。

 

九、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
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十、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今天和大家匯報的題目是「凡事正面思維」。

 

       所謂「凡事」就是說,不管我們遇到什麼人、什麼事情,不管在什麼環境因緣情況下,都要這樣做,這叫「凡事」。

 

       所謂「思維」,就是我們的意識活動,審慮,推度,思考,判斷,人心一遇到境界,就會思考,就會分別。那麼這種意識活動有兩種趨向:要麼就是正面的,要麼就是負面的。但多數人還是負面的多,負面思維不用學習,生下來就會,這是因為煩惱我執。

 

       正面思維要學習,不學習不具備。什麼是正面思維呢?所謂「正面」,就是加分的,引導事物向著善,向著好,向著有利、陽光的一面,這樣的思維模式就稱為正面思維。

 

       「負面」就是減分的,讓我們的心沮喪,讓事情糟糕,不利,不順,陰暗,這就稱為負面。

 

       正面思維和負面思維所產生的影響非常大。不管在家庭,還是在團體,負面思維往往是傷害特別大,不和,產生負面的效果。

 

       正面思維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符合佛法理則,趨向真理。

       以什麼標準判斷它是正面思維還是負面思維呢?所謂正面思維,就是符合佛法的理則,至於佛法有什麼樣的理則,這個要學習,底下我們會介紹。

 

       佛法是佛陀所說的,是圓滿證悟真理所自然流現的語言。如果按照佛法的理則去思維,我們就會接近真理,趨向真理,這就是正面思維。

 

       反過來說,違背佛法的理則,根據自己的想像、經驗、主觀臆斷、我執情緒、煩惱習氣,「碰到這事我就這麼想的,我就過不去」,這就徹底是無知無明。

 

第二,自性清淨離染,令人喜樂。

       正面思維以淨心為體,離開染污。這樣的思維讓我們心有喜樂,心是很歡喜的,很安樂的。這種喜樂是清淨為性,不是說「我打麻將贏了,快活了,高興了」(那是染污的),不是!

 

       正面思維所帶來的法喜法樂,是清淨喜樂。

 

       反過來說,負面思維就不這樣了,負面思維是因為任憑了煩惱習氣,負面思維其實就是我執,我——尤其是當這個堅固的「我」受到攻擊或者危害,它就要保護自己,馬上起一種情緒,它的自性是不清淨的,是煩惱為性的。它所產生的作用,是令我們心中染污,苦惱,越想越苦惱,越想越難過,大家可能都有經驗。心裡難過,為什麼?負面思維就難過了。

 

       沮喪!一想,頭都耷拉下來了。

 

       失敗!這個心沉淪,沉墮。

 

       到後來沒辦法了,有的人就是尋短見,有的人就報復社會,有的人跟別人吵鬧,爭執……這一切都是從負面思維生發出來的,它讓我們的心不淨。

 

       以上兩點說的是正面思維的作用,下面說它的相狀。

 

第三,對人恩慈體貼,給予愛與溫暖。

       正面思維的相狀表現在對他人,就是《宗風》裡所說的「恩慈體貼」,正面思維一定是這樣的。

 

       負面思維就不是這樣。缺乏愛心,對他人沒有恩慈體貼,只會保護自我,以我為中心,依我為標準,這樣就會令大眾不喜,令大眾不樂,令大眾遠離。

 

       你只要負面思維,對方就立即感受到,不需要打電話,也不需要發信息,互相之間就感覺到不和,然後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大家自然就疏遠了,團體就分裂了。

 

       家庭也一樣,夫妻兩個負面思維的話,這個家就不成一個家了,打仗,或者冷戰,不能好好過日子。

 

       正面思維給人愛和溫暖,就像我們剛才誦念的「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這些都是正面思維;「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這都是正面思維。若能正面思維,大眾當然很喜樂,喜歡跟你親近。

 

第四,處事理性客觀,向善向淨。

       正面思維所產生的效果是——處事理性客觀。既然是符合佛法的理則,判斷、處理事務就是理性的,不情緒化的,就是客觀的,不是主觀的——公正,全面,不偏頗,這就是正面思維。這樣的思維,會引導我們向著善、向著淨的方向發展。

 

       一般人做事情的時候,往往都有一個主觀的意識,「這件事情我一定要做成」,這是一般的觀念;「為了做成,不管怎麼樣都行」,就產生了很多負面的東西,一味要達成目標。其實事實未必如願,因為也可能我們的目標不正確,也可能我們的方法不正確,如果我們一定要強力推行,不按照正面思維去做,即使這件事情表面看做成了,其實是失敗的。因為不是向著善,而是向著惡;不是向著淨,而是向著染。跟這件事相關的所有人事環節都感到很累,都受到傷害。只有你一個人事情做成了,那不可能!到最後也一定失敗。

 

       如果正面思維的話,也可能這件事情做不成,但是從長期來看,非常符合自然法則,這件事本來就不該成,成了就不合時宜,不是時機,不是因緣,對自我、對他人都不利。

 

       「按正面思維老是受人家欺負,正面思維,你看事沒做成」,你覺得沒有做成,其實是大大地成了——人心都成了。所以,不是為了單獨把這件事情做成。

 

       我們總結一下,就是正面思維有這麼四個特點:

第一,符合佛法理則,趨向真理;

第二,自性清淨離染,令心喜樂;

第三,對人恩慈體貼,給予愛與溫暖;

第四,處事理性客觀,向善向淨。

 

       反過來,負面思維也有四個特點:

第一,違背佛法理則,無知謬誤;

第二,任憑煩惱習氣,體性不淨,令心染污、苦惱、沮喪、沉墮。

第三,缺乏愛心,令他不喜,令眾遠離;

第四,處理事情主觀臆斷,情緒用事,讓事情複雜化,變得更加糟糕失敗。

 

       我們主張凡事正面思維。事情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其實和我們的心念有關係。我們如果正面思維的話,會引導種種因緣向正確的方向走下去。

 

       為什麼要正面思維呢?如果從我們佛弟子來看,最基本來講就是為了實踐佛法。我們學佛,學了很多理論,如果不應用到實踐當中,這就失敗了。就像慧淨上人講的,一般的人都是習氣做主,情緒用事,遇到事情就自然爆發出來,這就是「我執」,傷害「我」了,侵犯「我」了,冒犯「我」了……即使我們學佛,往往學了一些道理,也都把它放在那個地方,生活當中遇事逢緣不一定用得上,還是憑著煩惱習氣,遇到一點什麼事情,壓不住,這就不好。我們學佛人、念佛人、修行人,特別是出家人,人家說「你們寺院應該很清淨的,怎麼到了寺院好像也有許多矛盾」,為什麼?一是因為大家都是凡夫,本質都是這樣;二是沒有正念思維,學的東西沒有用得上,都停留在理論上。我們要學習佛法,更要實踐佛法。

 

       有人說「我不是佛教徒,不一定要實踐佛法,我也沒學」,即使這樣,也要正面思維,因為這會讓我們的心受到保護。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幸福,都不希望自己受到傷害。但是恰恰相反,如果採取負面思維這種形式,無一例外首先傷害的是自己;傷害了自己又不平衡、不滿,然後就要報復,又要傷害別人,這就是負面思維帶來的結果。所以,如果不想讓自己受到傷害,最好是正面思維。

 

       沒有人能傷害你,除非你自己傷害自己,尤其在心這一方面。

 

       身體,碰它一下,可能把它碰壞了;心上的事情,誰能傷害你呢?人家講的話,還是靠你去思維。「他講這個話,就是跟我過不去!我幾天都睡不著覺,高血壓都犯了」。他講的話已經過去了,像風一樣飄走了,可是你還在那裡不斷地加工,負面思維,這樣就傷害自己了。如果我們正面思維的話,你聽到很高興啊。同樣一句話,張三聽到就非常苦惱,李四聽到,「哎呀好啊,是好事」。

 

       就是思維方式不一樣。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君子就很寬厚,會正面思維,他就很快樂,很幸福。如果不會正面思維,就很沮喪,總是慼慼然,總是提心吊膽,總是感到路不寬敞,「人家都對我不利,周圍的人都對我不好」,這都是我們負面思維感召來的。

 

       佛法的理則,這裡簡單說四點:

一是唯心觀;

二是因緣觀;

三是慈悲觀;

四是念佛觀。

 

       我們這個道場專修淨土,這幾方面大家要有所認識。

 

第一,唯心觀。

       什麼叫唯心觀呢?就是佛法所說的「萬法唯心」,一切在我,這是佛所講的真理。如果這種認識深入骨髓的話,就不會去怪人家,也不會有負面思維,因為我們所遇到的一切境界,人哪,事啊,物啊,環境啊,因緣啊……都是我們的心所招感的。

 

       如果沒有這種業力,絕對不會招感這個境界。比如說現在假藥、假廣告、地溝油到處流行。有的人說「管他呢,隨大流」,在裡邊推波逐浪,也來分一杯羹,發一點昧心財;有的人憤世嫉俗,「社會怎麼這樣!」其實我們人人都有份,如果我們心中沒有這種惡種子,這種事情你連聽都聽不到,一滴地溝油都吃不到。你能吃得著地溝油,對不起,你肯定是沾上了。這麼一想的話,怎麼能怪人家?不能怪人家,「這我有責任哪」。

 

       這個世界這麼不好,發大水啦,海嘯啦,地震啦……你有責任哪!責任多大?你聽到多大,反應多大,就是這麼大,這就是你的責任。如果你的心中沒有這個種子,絕對聽不到這個話,也看不到這個境界。夏天蚊子多,為什麼蚊子多?你感來的。觀世音菩薩坐在旁邊,他不會說「哎呀,蚊子很多」,沒有蚊子去叮觀世音菩薩的。

 

       我們這個地球,大家看到的都是高山、窪地、沙礫、暴風雨……佛菩薩看這個世界都很清淨莊嚴,都是琉璃為地。《維摩經》裡不就有嗎?釋迦牟尼佛足指按地,大地馬上就清淨無染。

 

       我們不管遇到什麼人,聽到什麼消息,都是我們感來的。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你把網絡一打開,壞消息都進來了,你不打開、不感召,不就聽不到嗎?壞事聽到之後,就在那裡起反應。所以,這些最好給它屏蔽掉。

 

       有的人就是這樣的,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經常會有這樣的人。為什麼?因為他的心不對那裡,他不感召那個。同樣一句話,大家都聽到了,只有他沒聽到。「哎呀,這傢伙裝假,那麼多人都聽到了,就你聽不到」。對,為什麼?他就不想聽這句話,就自然聽不到,修行好的人聽不到壞話。

 

       弘願寺的宗福法師,他耳朵不好,你講別的事,他講:「我聽不到。」你要是講佛法的事,小小聲他也聽著了,他的心是這樣的。所謂「心」,它會搜集信息,它會招感境界。

 

       有的人專門聽壞話、負面的話,張家長,李家短。為什麼?他的心就是招感這些,不聽這個他心裡難過,別人不講他也要問一下子。不想聽的人,沒人給他講:這都是我們的心招感來的。

 

       你會遇到什麼人、聽到什麼話,絕對是你招感來的。不喝酒的人,人家不會喊你喝酒;不打麻將的人,人家不會喊你打麻將。你想喝酒,想打麻將,電話就來了,信息就來了。

 

       所謂「萬法唯心」,一切在我,一切是我們自心所招感的。每一個人對我們所遇到的境界是順、是逆,是善、是惡,對種種因緣要負百分之百責任,不可以半點責怪人家。

 

       如果抱有這種觀點,你說這個人心量多廣大呢?他不好意思講壞話,因為都是自己的事情。你說「我遇到一個惡人」,不好意思,你怎麼遇到惡人呢?說明你心裡惡,你心裡有個惡人,所以你遇到一個惡人。外面的事情是我們內心的鏡子,如果你心中沒有惡人,你見不到這個惡人。你遇到了,你還好意思說!你要是懂得,就是你不好啊!你如果遇到十個惡人,說明你心裡藏了十個惡人,是你把這些垃圾裝到心裡去的。

 

       就像蘇東坡和佛印禪師的公案。他們在一起經常辯論機鋒,蘇東坡老是輸,輸了還不服氣。那一天,他跟佛印禪師一起打坐,蘇東坡就問佛印禪師:「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東坡居士很高興,「我像一尊佛」。佛印禪師問:「那你看我像什麼?」東坡居士想就此機會損他一下子,說:「我看你像一堆牛糞。」他想:這下我贏了,我是佛,他是牛糞。蘇東坡回去就把這件事情講給他妹妹蘇小妹聽。蘇小妹一聽,說:「哎呀,哥,你輸了。」「我怎麼輸了?」「佛印禪師心很清淨,見一切都是佛,你即使是牛糞,他也把你看成佛,這是他心中只有佛,沒有牛糞。你心中就是牛糞,所以把人家禪師看成牛糞,這是你的心不乾淨。」

 

       這是一則公案。當然,蘇東坡佛學修養很深,這則公案未必是真的,但道理是這樣的。

 

       如果瞭解萬法唯心的道理,我們是沒有半點資格責怪外面的環境,更不可能報復社會,我們沒有推脫的餘地,這樣就會抱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因為這都是自己的責任,要改正就改正自心,所以這個原點就抓得非常準,這個思維點就站準了,最終的結局一定是好的。

 

       從自己改起,不責怪人家,也不推脫責任,這就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如果都怪人家的話,「那好,什麼責任都是你的,跟我無關,那你改變吧!」人家是改變不了的,不會因為你這樣說人家就改變。

 

       有一句話說「依報隨著正報轉」,要改變外面的世界,我們沒有那個能力,但其實可能也有,就是改變我們的內心。所謂依報,就是我們所遇到的所有一切人事環境。如果我們的心念光明,我們的心陽光、溫暖,那從此以後就會一路春風,遇到的都會是善人、好人,一定是這樣的,沒有任何含糊的。

 

       「怎麼我改了,他還沒改」,那你還是沒有準備改,你要等到他改你才改,不是這樣的。你改了就好。因為這一切都在我們自己這一邊,我們的心就像一個燈籠,當我們在黑暗裡走路的時候,我們走到哪裡就照亮到哪裡,黑暗遇到燈就消失了。所以,我們的心如果光明,如果陽光,如果溫暖,那麼走到任何地方都是這樣子的,都是亮的,人事關係自然就改變了。人事關係也是一種依報,我們所依靠的環境。

 

第二,因緣觀。

       因緣觀特別重要。萬法是由因緣所生,所謂「因緣成事」,這樣一來,萬法就是空性不實,無我,空性,它並不是實在的。既然如此,佛法就說無作者、無受者。

 

       一般人辦事,「這件事情是我幹的」,覺得很自豪,有一種居功自傲的心,這個思維方式不符合佛法,也不符合事實,你不可能一個人成就的。好了,你這樣居功自傲,人家就不高興了,「只有你一個人幹哪!」但是你嘴巴大,人家不高興就在底下搞小動作,將來你的事情就辦不成。所以,不要有這種觀點。

 

       如果有因緣觀,你說「這事成了,是因緣成事,大家的,有天時、地利、人和,種種因緣」,這樣你就會有感恩心,就不會居功自傲,就很謙卑,這樣,人事不就好了嗎?環境不就好嗎?結局不就好了嗎?

 

       如果不懂得因緣觀,失敗了就很沮喪,「這個事我沒辦好,我真沒面子,我真無能,我真無用」,這種觀點也不符合因緣觀。當然,我們可能有許多需要檢討、修正的地方,但是這件事情如果盡到力了,就會很安心,「這是因緣沒有成熟,因緣如此」。俗話說「勝不驕,敗不餒」,怎麼能勝不驕,敗不餒呢?懂得因緣。事辦成了,沒有驕慢;事沒有成,也不會氣餒,因緣就是這樣,坦然接受。這樣,心就永遠處於一種非常平的狀態,非常理性的狀態。

 

       學會因緣觀,就沒有情緒,就不會執著「我」,因為「我」跟「因緣」是相反的,因緣就是「無我」。如果因緣觀很深入的話,人就會平和理性,也無所謂成敗得失,這樣的心所引發出來的思維、語言、行為,自然是隨順事物的本來狀態。

 

第三,慈悲觀。

       佛教講慈悲。當然,慈悲很深,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簡單講,慈悲就是利他,對他人恩慈體貼,凡事站在對方立場考慮。慈悲會給你帶來很多好處,也符合人心,符合佛法。如果有慈悲觀的話,你做事情、起心動念當然就不會負面思維,就會正面思維。好處都要給人家了,哪會跟別人計較呢?哪會去責怪人家呢?

 

第四,念佛觀。

       有人說:「我沒那麼大慈悲,也沒那麼大智慧,無我做不到,我只是念佛的。」

 

       念佛,好,有念佛觀。什麼是念佛觀呢?

 

       作為一個念佛人,其實有的時候我們都忘了自己是一個念佛人,念佛的觀念沒有深入內心。

 

       我想有幾點:

 

       第一點,要時刻記著我是極樂人。學我們這個法門,念彌陀名號一定往生的,如果忘了這一點,那你往生不定,就不能稱為一個真的念佛人。好了,我們往生是一定的,我們現在雖然在娑婆世界,其實我們的戶口,我們的名字,已在西方淨土。如果有這種認識,你在世間做事怎麼能不自在呢?怎麼會跟別人計較呢?你都是極樂的菩薩了,還在跟凡人計較!

 

       有一個人在走路,突然一個小青蛙把他的腳碰著了,結果他就蹲下來跟那個青蛙計較——會這樣嗎?不會呀!只是一個小青蛙嘛,對不對?牠在路上走了就走了。

 

       那你是極樂的菩薩,你在這裡做事,還會跟凡人計較嗎?時刻想到「我都是要到淨土成佛的人了」,自然非常放得下,心裡很坦然,境界就不一樣:這就是念佛觀。

 

       我們既然是極樂人,我們來到世間做什麼?跟別人結善緣哪!事情做成也好,做不成也好,都可以,可成可不成,但有一點一定不能失敗,就是我們和人家一定要結善緣。結到善緣就成功了,事情沒辦好,沒關係,讓他愉快、讓他安心、讓他喜樂就好了。遇事逢緣如果有這種心念,就會有非常好的方法。

 

       第二點,我們念佛的人要知道彌陀是主人。如果有這種想法,你就不會太煎熬自己,「事情怎麼會這樣!」彌陀做主人,我們為阿彌陀佛做事,背後有阿彌陀佛的手在推動,你那麼著急幹什麼?就好像你就是主人了。我們做彌陀的手足,做事就會非常平靜,做起來很有力量,很有靠山,就不會覺得沒有底氣。彌陀做主人,講成講敗,我們也不會患得患失,也不會短視。阿彌陀佛做主人,你怎麼知道事情辦不成就不好啊?辦不成說不定最好,阿彌陀佛看得到更遠的未來;他不僅看你一個人,他看周圍一圈人,他看所有的眾生。所以,如果我們知道彌陀做主人,自然就有阿彌陀佛一隻無形的手在背後做種種善巧因緣的安排。

 

       那我們所要做的是什麼呢?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我的起心動念,我設定的目標,我的三業行為,符不符合念佛人的身份,符不符合彌陀救度,是不是在推進這個法門,是不是在為利益眾生?」如果是這樣,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有阿彌陀佛來做。

 

       就怕你不是這樣,你有自己的東西:「我要為我的名,要為我的利,我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給大家看看……」——沒有什麼一定。如果我們的心坦然讓彌陀做主人,那我們的方向就跟阿彌陀佛一致。打個比方,我們就是燈泡,阿彌陀佛就是電源、能量。我們不會放光,阿彌陀佛會放光。弘願寺不是哪一個人建起來的,是阿彌陀佛要成就這個寺院,是這麼多念佛眾生需要這麼一個專修道場,這是彌陀在做事情。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要干擾阿彌陀佛的事業,不要壞事就行。往往我們過多地想,過多地思慮,有過多的知見,其實是障礙了阿彌陀佛的事業,這是幫倒忙,越幫越忙。我們應該在內心靜靜地體會:我應該如何拿捏,如何去做,如何去順應這個法門、順應彌陀的心願——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這些。當然,這也是在做事當中去體會。

 

       當然,念佛觀也有「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像《宗風》所講的這方面,都屬於念佛觀的內容。

 

       這裡我們講了四點,稍微總結一下。

 

       這四條法則是我們思維的標準,我們思維的原則。

 

       第一,唯心觀。萬法唯心,一切在我,這樣就沒有推脫的餘地,就會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第二,因緣觀。因緣成事,空性,無我,無執,無情緒,這樣就不會計較成敗得失,不會患得患失,處理事情就會平和理性,同時也會積極。為什麼?「我某某人只是這萬千因緣當中的一個環節,這件事情是符合眾生利益的,符合彌陀救度原則的,但是目前這件事沒有完成,那怎麼辦?促進因緣成熟。怎樣促進因緣成熟,就要考慮」,這是很正面、很積極的。這樣做就能夠促進因緣成熟,這不就好嗎?「我要做哪一部分,哪個方面是我努力的,哪些是時間的關係暫時不能成就,哪些需要把大家的因緣都調動起來」,這就是因緣觀給我們的啟發。

 

       第三,慈悲觀。如果有了慈悲觀,我們就不會計較,也不會責怪,而會覺得無所缺乏,感到非常滿足。人在這個世間,所謂「知足常樂」,依我們凡夫來講,怎麼能知足?胃口大著呢!慾壑難填,就是不知足。以我們凡夫,我們的心,唯有彌陀的名號能讓我們知足。這句名號,世間利益、出世間利益,現世利益、未來利益,成佛利益,五種增上緣的利益,通通都有,圓滿一切功德,讓我們心滿意足,沒有任何欠缺,這樣的心就非常祥和,非常安樂。

 

       前面講了一些理論,下面講一些例子。不是說理論講出來就能做得那麼好,我們都來學習,但首先要有認識,如果認識都沒有,那遇到事情就是火上了。

 

       所以,遇到事情我們慢慢做,以佛法來調整自己,對境練心。

 

       關於正面思維和負面思維,比如信任就是正面思維,懷疑就是負面思維。所謂信任,就是對他的基本面給予肯定,並不是說他這個人是萬能的,不是這樣。比如說佛菩薩都很信任我們,是肯定我們的佛性,肯定我們念佛,肯定我們有向善、向淨的趨向。你信任他,就會肯定他,給他力量,給他溫暖,給他鼓勵,他就覺得很好。沒有一個人願意活在被懷疑的氣氛當中;懷疑他的人心裡也是不清淨的。這個懷疑的心就有陰影,本身就不清淨。

 

       我自己有件例子。這件例子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幾年,我仍然記憶深刻。我大學畢業之後有一次回母校,我這個人不太認識路,車站下了車,本來到學校也不太遠,但我不認識,只好搭人力三輪車。車伕開口就要五塊錢,當時五塊錢挺大的。「啊?五塊錢?」我腦子馬上產生了負面思維,「這肯定是在蒙我,有那麼遠嗎?據說騎車的人都願意帶你繞彎子,只有兩塊錢的路,他繞一大圈,好收五塊錢」,心裡就產生這種想法。

 

       我說:「能有五塊錢嗎?有那麼遠嗎?你別騙我,這一帶我可是老來的。」然後就顯示自己好像環境很熟,不是外地人,在那裡一陣辭言,現在想來都不好意思。結果這個三輪車伕,我非常感謝他,他回頭對我看一看,也沒有辯解說確實那麼遠,直接把我損了一頓,他說:「你這個人真沒有意思,」他搖搖頭,很看不起我,「你連人家說的話都不相信,你這人沒意思。」這句話給我非常大的震動。所以,我非常感念他,他是我的善知識。

 

       從這件事情以後,任何人事的事情,我都不會懷疑人家,只要人家開口,我首先採信。連人家的話你都不相信,你說你這人有什麼意思?

 

       我們不相信人家的話,是我們內心缺乏相信人家的能力,我們內心趨向於負面的判斷,趨向於惡的認定。這樣,我們活得就不陽光。

 

       所以,寧願受人家的騙,也不要讓自己心裡陰暗,不舒服。

 

       很感恩車伕,我抱著這樣的原則來實踐,從那一天開始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騙過我。

 

       也許有人講了,「什麼不騙你?你是沙漠鴕鳥,你自己願意這麼想,人家騙了你,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就是他沒有騙我,我願意這樣不知道,對不對?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大家都聽說過吧?第二句話,在我們這裡是要取消的。我們如果要防人家,防不勝防。怎麼叫防人家呢?首先把人家想得,「這可能是敵人」。戒防人家,等於是把一把刀放在手上,認為他就要害你,越看越像,很緊張,過得非常不舒坦——不要防人,把門打開。

 

       心門打開,房門也打開,沒有什麼了不起,也沒有必要用防盜網把窗戶封起來。

 

       要信任對方,即使這個人對你不好,如果你信任他,就會化干戈為玉帛。萬事要從心誠出發,而不是玩弄技巧。誠懇地信任對方,就能感動對方,就能使對方生長向善、向上的力量,就能使他和你合作愉快。他即使用不好的心態來對待你,由於你的真誠和信任,他自然就把手中的戈矛放下。信任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要正面思維。

 

       有人說:「你光正面思維,那種事情是有啊,打出租就有的,不然為什麼還有舉報電話呀?」好了,那也可以正面思維。

 

       比如說就是兩塊錢的路,他收你五塊錢,那怎麼辦呢?「哎呀,我真倒霉,遇到這樣的惡人,這個世界真是太糟糕了」,你看這點小事你就這樣負面思維,你以後出門就誰都不敢相信了。

 

       如果這樣,仍然可以正面思維:「很可能他今天生意不好,從上午等到下午,沒有等到一個客人,就等到我了,收五塊錢,完全值得!他才收五塊錢,其實應該給他十塊。」這不是很好嗎?

 

       你再可以怎麼想?「他一定是經濟很困難,不然踩三輪車幹什麼?那我能佈施他三塊錢,剛好不落痕跡地做了這份功德,很感恩他。」做善事,無我是不太容易的,這樣就比較容易,他自然地收了五塊,認為他收得理所應當;我成全他,剛好,「對對對,應該五塊錢,可以的」,你看,你能夠稍微佈施一個人,不是很舒服嗎?

 

       還有一個正面思維是什麼?「不要怪人家不好,我這人誠信有問題,出門就遇到騙我的人,說明我有問題」。他那樣的話,你就會謹慎自己,以後逐漸就不會遇到這樣的因緣。

 

       學會以佛法來正面思維的話,不管對方有沒有得到好處,首先我們自己得到好處。

 

       如果對方真的騙了你,你把他戳破了,就要吵,就要打起來。如果你正面思維的話,他很高興,你也高興,雙贏。大家都很高興,這五塊錢就發揮作用了。不然的話,都因為這五塊錢在那裡難過。

 

       所以,也要讓錢歡喜,讓它走得很自在,「好好好,走吧走吧」。

 

       「疑鄰盜斧」這個例子,大家可以反覆聽聞,反覆思維。

 

       「疑鄰盜斧」,他就採取了負面思維,因為他的斧頭丟了,他一想,「我的斧頭就是那天掉的,那天就是我這個鄰居在旁邊,沒有別人在旁邊,一定是他偷去了」,他首先想人家就是賊。這麼一看,「怎麼看他都像是賊,你看他走路都迴避我,眼神都不正常,一看就像做賊的樣子」,越看越像,你說他的心裡不難過嗎?也沒找到證據,又不好去調查,哎呀,心裡難過的要命。

 

       後來,他找到了斧子,再看鄰居,就不像偷斧子的人了,走路腰板也是直的,眼神也不像賊了。

 

       萬一這個斧子沒有找到,那豈不是對方要一輩子被冤枉嗎?所以,很多冤假錯案就是沒有正面思維,事先認定就是你幹的,然後再判斷取證,看你講話,看你的眼神,看你的動作,怎麼看都像。

 

       正面思維就不這樣想了,正面思維就是說「斧子掉了,掉了就掉了,很可能是我自己放錯地方了,過幾天它就會出來。」

 

       再者,斧子掉了,但願它被需要它的人撿去,這樣等於斧頭沒有掉,因為不過是你用、他用而已。如果說爛掉了,那倒是真的掉了,所以斧子並沒有掉。

 

       我記得佛海講了一個例子:他的外公人非常善良,以前物資非常貧乏,他外婆丟了一包衣服,回家說:「一包衣服丟掉了,哎呀,很可惜。」他外公說:「那不是丟掉了,人家撿去一樣用,沒有丟掉。」

 

       你看,這就是正面思維,這個心就非常好,他外公身體特別好,活了近一百歲,他總是正面思維,身體當然好了,怎麼能不好呢?他說:「如果被火燒掉了,可以講它浪費了,人家撿去一樣用,沒有資源浪費。」

 

       我們佛教徒也要有這種觀念,錢是個符號,如果資源沒有浪費,不過是張三的到李四兜裡去,不要那麼吝嗇,不要覺得好像自己的肉掉了一樣,給他用、給你用一樣,錢是流水,流去再流來。

 

       但是,我們不要隨便浪費一粒糧食,也不要隨便浪費一滴水,因為這些資源任何人都能用到,你浪費掉了,這才是丟掉了,耗費掉了。

 

       我想就這個例子再多闡發幾句。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認為自己在負面思維,往往我們會說「我這是合理推斷」,而實質上是疑心招感。有了疑心之後,所有的信息經過我們的大腦,像篩子一樣篩取,篩取跟自己的想法一致的信息。比如說你對一個人沒有好感,那麼,你總能聽到他的負面消息,因為如果有人講他好,你不願意聽,為什麼?「你講的跟我認為的不一樣,難道我會錯嗎?我還會錯?」因為你不會錯,所以那些講他好的話你不願意聽,聽到之後你也會皺眉頭,像沒聽到一樣,就像電腦刪除一樣,你把它刪除掉了。但是,如果有人說他不好,你馬上像海綿吸水一樣,「你看看,不是我一個人說他不好,張三也說他不好,李四也說他不好;不僅說這件事不好,那件事也不好,我還是很寬宏大量的,我是很公正的」,就會篩取這些信息,強化自己的觀點,認為自己正確,這樣就把我執給堅固起來。

 

       那麼,事實是這樣嗎?不是這樣。這就是只看到負面,看不到正面,因為你是心理作用。

 

       一個人一旦被人家懷疑之後,等於是定罪了,只有到了極樂世界才能把這個案子談清。人的心往往容易執著,不夠柔軟,錯誤地認定別人。原因在哪裡呢?原因其實是我們的煩惱,疑是凡夫的一個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這五種根本煩惱,凡夫願意懷疑,願意起疑心。

 

       同時,也是缺乏愛。愛會懷疑人家嗎?大家想一想,我們如果愛一個人,我們就不會懷疑他,因為愛他是沒有條件的,他是這樣、不是這樣,你都會愛他。所謂懷疑,就是說「你要這樣,我才認可,那樣就不行」,就是有一個選擇的標準。如果你心中有愛,就不會有懷疑。

 

       因為愛而懷疑,那不是愛,那是一種情執,那是自我佔有式的,不是真正的愛,那會產生很多矛盾紛爭。

 

       第二,疑心也是因為膽怯,因為受的傷害很多,不敢相信人,失去了信任人家的力量和勇氣,內心很膽怯,遇到任何事都要左調查右考慮,非常緊張。

 

       當然,慎重也是正常的,我們不能說慎重是負面的。

 

       另外,有的人疑心,是傲慢心的作用,只有自己是可信的,人家不可信,總是高標準、高規格地要求對方很多,就不容易相信人家,「好像這事非要我自己抓了方向盤、握在我的手中才可以」,但天下的事也不可能你一個人抓在手裡呀,這就很麻煩。

 

       我們的心到底是什麼樣,我們應該能感受到,如果這一點你都沒有感受,就是佛法方面的素養太薄弱了。

 

       負面情緒生起的時候,你能感受到心是染污的,存有陰影,不舒服,會緊張,會覺得沒有安全感。這樣,就會讓大眾遠離,事情就會變得複雜化,情緒、環境氣氛都不好。

 

       我們在世間做事,一定是有判斷的,這種判斷一定是通過審慮,到最後的斷定,這個過程當中,一定是有起疑,要判斷,比如說晚上走路看到前面有個黑影,這到底是個人還是個樹樁呢?這種懷疑談不上正面負面,這是客觀的判斷,這是正常的。

 

       這種正常,有幾個特點。

 

       第一,不是事先認定,或者不傾向於認定說「他就是不好,這樣不行」,沒有這樣的傾向,它很客觀。

 

       第二,慎於求證。比如說某件工程,人家做一百塊,他做要一百五,有差別是正常的。「這傢伙肯定是賺我五十塊」,這樣的話,就很負面。要想到說「這個五十塊是什麼原因?肯定有它的原因」,就要去求證。一個慎重的人,會慎於去求證。

 

       第三,沒有情緒化,平心靜氣。我覺得沒有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我們在和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有沒有起情緒,對方是知道的,自己當然更知道。如果平心靜氣的話,那就是客觀理性的,事情處理得就會很得當,很得體。判斷錯了,會馬上承認,「這個我錯了」。如果事先就懷疑人家,甚至不好意思取證。就像懷疑鄰居偷了斧子,事先有這樣的心態,怎麼好去取證?「萬一不是這樣,我不是冤枉人家嗎?」不好取證啊。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心態,那怎麼不好取證?「張三,那天我倆在一塊兒,我斧子放在那裡,現在不見了,你有沒有看見?」不是可以很正常地問他嗎?你心裡是光明的,坦蕩的。如果認為「是他偷了我的斧子」,這就是事先認定,這就是負面的,就沒有勇氣去求證。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被人家懷疑,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本來很努力地工作,你卻懷疑我玩忽職守,懷疑我不幹活兒,懷疑我人品有問題,我真冤枉!我不跟你幹了,有什麼了不起,在這裡受這個氣,哪裡搞不到一口飯吃!」這是負面思維。

 

       怎樣正面思維呢?第一點想到「我這個人一定有不足,不值得讓人家百分之百信任」,自己要起慚愧。

 

       第二點想到「我們彼此溝通可能不暢,對方的判斷是依據他的信息,我是當事人,他沒有在我這裡取到信息,我沒有主動向他匯報,沒有向他說明,他取證的信息比較窄,沒有做出客觀的判斷很正常」,這樣的話,你也會很客觀,不會起情緒。

 

       再一點就是站在對方立場去想,「對方有理由懷疑,因為他在負責,他希望事情做得更圓滿,更周全,他這樣思慮是合理的,他是從工作出發,不是對我一個人,他對誰都會這樣,他心地很光明」,如果這樣肯定對方,自己心裡就會舒服。

 

       如果雙方都這樣思維的話,做事情就會非常順利。

 

       當然,也可以適當解釋。「這件事是我在經手,我平常跟你聯繫也不多,這件事還是我向你匯報一下……」

 

       有的時候,你去解釋還不好,那要看時間。貿然去解釋,好像很唐突,可以在喝茶、散步聊天的時候順便把這件事說出來。對方一聽,「哦,原來還有這麼一回事」,他不就放下了嗎?他就坦然了。

 

       如果你覺得不好解釋,怎麼解釋都解釋不清楚,那就不解釋。不解釋不就受冤枉了嗎?受冤枉也無所謂,受冤枉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有一個老和尚,在寺院裡接待了一位居士,第二天居士回家,發現隨身攜帶的二十兩銀子不見了。居士一想,「我在寺院裡住著,肯定是老和尚的事情」,就跑去找老和尚,說:「我在寺院裡丟了二十兩銀子。」老和尚說:「哦。」就給了他二十兩銀子。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居士找到了那二十兩銀子,趕忙跑去對老和尚說:「對不起師父,我的二十兩銀子找到了,這些還你。」老和尚說:「哦。」就收下了,從頭到尾就講兩個「哦」字。

 

       既然你說在這裡丟的,就給你二十兩銀子唄,如果這輩子沒找到,老和尚就認了:這就是老和尚。

 

       這種事情解釋不清楚,打官司都打不清楚,「我在你這兒丟的,不是你拿去了嗎?」會惹出是非。老和尚就很簡單,正面思維,正面處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我們用質直無偽的心、誠摯的心正面思維,信任對方,肯定對方,就會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負面思維很多,像責怪、抱怨、訴苦、鬧情緒、發牢騷……這些都是負面思維。

 

       比如說責怪人,我們經常會遇到,「哎呀,都是他害的我」,其實不要這樣想,這樣想會產生什麼結果呢?有幾種:

 

       第一,樹敵。什麼叫樹敵?你把他樹起來作為一個敵人。你本來沒有敵人,「都是他害的我」,好,你心裡樹了一個敵人,就是說這是你創造的,沒有誰害你,是你自己害了自己。你認為是他害了你,你不就樹了一個敵人嗎?你樹了一個敵人,自己心裡多難過!晚上睡覺都睡不著,狂想症,強迫症,以後就得精神分裂。

 

       第二,積怨。怨恨會積在心中,散不出去。「因為是他害的我,我當然要恨他了」,積累在胸中,「只要看見他,我就不高興」。

 

       我聽過一個笑話:有兩個人談對象,後來這個男的另外找了女友,這個女的氣呀,「我對你那麼好,你卻把我害成這樣子」,樹敵,積怨。那怎麼辦?報復他。她是個牙醫,一天,她的前男友來讓她拔牙。她想,「機會可到手了」,打了一嘴的麻藥,三十二顆牙全部拔掉,結果判了三年監禁。這是實有其事。

 

       這就是樹敵,積怨,然後報復,最後坐牢,這都是世間人幹的事情。

 

       負面思維非常糟糕,非常麻煩。沒有誰害了你,誰害了你?你自己唄,你自己找的。人海茫茫,你幹嘛找到他啊,這不是你們互相之間業力啊,對不對?

 

       所以,如果我們感覺自己吃虧上當了,把嘴巴捂起來不要講話,哪好意思?還有臉說人家害你——沒誰害你。

 

       這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就像狂想症一樣,到公安局報警:「有人要害我。」其實沒有人害他,是他自己得了病。

 

       我們思想裡常常會幻現出一些東西,所謂「一切唯心造」,以為人家害了你,「這件事沒做成,就是他在裡邊壞事」,其實不是這樣。

 

       這樣負面思維,一是積怨,再就是招怨,招了對方來怨恨你,因為你心中對人家不滿,你有怨氣,對方立即感受到了,他也怨恨你,「怎麼能怪我?」你怨他,他怨你,事情能做好嗎?於事無補。怪人家並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只能把事情辦得更糟。

 

       反過來講,如果你自我承擔下來,「唯心所造,這一切都是我的錯」,那怎麼樣?你就沒有敵人了,哪有敵人呢?這是你自己的錯,那就沒有敵了,不會樹敵,也不會招怨,也不會積怨;都是自己的錯,就會懺悔,就會慚愧,就會把怨氣化解。

 

       王鳳儀有兩句話,我覺得非常好,這兩句話叫「找好處,認不是」。「找好處」是找他人的好處,「認不是」是認自己的不是。「找好處」就在感染對方的陽氣,「認不是」就在釋放自己的陰氣。你有陰氣,積在心中不得病嗎?你還說「就他對我不好,所以我一定要恨他,我不能放過他」,你哪是不放過他?你是不放過你自己,你心中這團氣就會凝聚在這個地方,肝不舒服了,心不舒服了,脾不舒服了,胃不舒服了,好幾天吃不下飯,就得病了。你找對方的不是,認他的不是,你不是把他的陰氣吸來了嗎?

 

       如果你想對方的好處,凡事感恩,正面思維,越想心裡越透亮,越想心裡越舒服,對不對?

 

       感恩對方,想念對方的好處,你坐在家裡不出門,你就修福報。晚上躺到床上,想一想,「哎呀,張三,李四,大家都這麼好啊」,福報不就增長了嘛!

 

       反之,你想「張三?李四?這事真難搞,這些人怎麼都這樣」,睡不著覺,晚上就在那兒增長負面的東西。

 

       事情沒做成,從因緣觀你就要想到,「哦,這是因緣不夠成熟,時機沒有到」,心裡就很平靜,對不對?「這件事情沒做成,也可能會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我吸取,會培養我的耐心,會讓我更全面地看待問題,會長養慈悲」,這比事情做成了更有意義。

 

       如果事情只是表面上做成了,你的慈悲沒有增長,你智慧沒增長,心性還是那麼浮躁,那做成了有什麼意義呢?

 

       怎樣杜絕負面思維?那就要學以致用。我們學了這麼多佛理,要拿來用在生活當中。

 

       佛法非常靈妙,對生活,對工作,對家庭,對任何人絕對都有幫助。

 

       瞭解佛法,要落實佛法,我們不是把佛法學了一套放在那裡,然後自己遇到事情還是順著習氣。一般人做事都是順著煩惱習氣,依主觀經驗來判斷,非常草率,非常膚淺——應該用佛法的原則在心中衡量一下。

 

       佛法素養很深的人,隨時都有法的概念,不會起負面情緒;我們就要對境練心,要有這樣的意識。

 

       再一個,不要相信自己是正確的,產生負面思維的時候,往往認定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佛陀告誡我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已,方可乃信汝意。」我們要慎重,不要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自己的主觀判斷是不可信的。除非你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你的判斷才是可信的。因為證得阿羅漢果的人,內心是很清淨的,沒有情緒,沒有我執,他很客觀,如理地返照事物;他還有神通,過去、未來都看得很清楚。凡夫前因後果什麼都不知道,就靠自己的情緒,判斷怎麼能正確?一定有很多的盲點,所以「慎勿信汝意」。

 

       孔老夫子有四絕,「子絕四」,這四點他是避免的。哪四點呢?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就是不主觀臆斷,不憑空臆測。

 

       「毋必」,就是不絕對肯定,不會說「一定是這樣」。

 

       「毋固」,不固執己見,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

 

       「毋我」,不我執堅固,不會以為「任何人不能冒犯我,不能否定我」。「意、必、固」都是因為有「我」。

 

       這幾方面,我們作為佛弟子,特別是各部門的負責人,處理人事一定要慎重,不可簡單草率,不要「意、必、固、我」。

 

       同時,要嚴防情緒化。我們處理事情不敢保證都那麼好,但是有個基本面。如果情緒比較大,事情處理得肯定有後患。

 

       如果沒有情緒的話,基本上還算穩妥、公道,即使做得不夠周全,對方一提出來,馬上就可以改正。

 

 

 

(2012年5月5日講於弘願寺)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