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願生心即是清淨心、菩提心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剛才我們學習了善導大師「二河白道」的比喻,還想再做進一步的說明:

 

       「二河」就是指我們內心的貪瞋。因為內心貪瞋很洶湧、很猛烈,所以用水河、火河來形容。

 

       「白道」是指我們的願生心。願生心相對來講比較微弱,跟貪瞋相比,就弱多了,所以用白道來形容。

 

       只要是我們願往生淨土,這個心就是清淨的,所以叫「清淨願往生心」。除了這個願生心算是清淨心,我們的其他心啊,都是貪心、瞋恨心、愚癡心。

 

       所以,我們往往說「清淨心」,是指什麼清淨心呢?就是指願生心。這個願生心之所以能叫清淨心,它不是我們自己本身所能生得起來的,它可以講是佛的心來到我們的心中,所以叫清淨心。

願生心就是清淨心,就是佛心。

 

       在我們淨土門裏邊,說:

願生心即是大菩提心。

 

       菩提心當然是佛心了。

 


我們能發願生心,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召喚

       如果就我們凡夫來講,我們原本沒有願生心。我們願什麼呢?升官、發財、長壽、健康、平安──五欲六塵,這是我們的願望。

 

       我們生活當中有種種的失意、苦惱,這是逆增上緣,覺得我要厭離;但是,如果沒有阿彌陀佛在對面呼喚的話,我們也想不起來。

 

       比如說,有的人生活痛苦了,家庭破裂了,結果他就上吊自殺了。他的厭離,是以自殺的方式。

 

       我們是感受到人世間的無常、苦惱,然後有佛的正法滋潤我們的心,有淨土、阿彌陀佛的召喚,所以,我們願生淨土。

 

       我們願生淨土的心不是我們自己能發得起來的,就像上午我們所說的:「妄念當中,所稱佛名,猶如蓮花,不染污泥。」蓮花能夠從污泥裏長出來,不是污泥自己能長出蓮花,必須有人下種子進去,對不對?我們能發願生心,一定要有種子。在娑婆世界,在我們凡夫身上、貪瞋心中,原本沒有願生心,是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說:「苦惱的眾生啊!你要往生我的淨土!」也就是第十八願當中的「欲生我國」四個字。法藏比丘發的誓願:「十方眾生,你要欲生我國!你要來生我的淨土。」這樣,我們聽懂了,我們答應了,我們就願生彼國了。這就是阿彌陀佛願我們眾生去往生的心在我們心中落實下來了,所以,這個叫做佛心,就是第十八願的欲生心。

 

       既然是佛心,佛心無不清淨,所以叫「清淨願往生心」。

 

       比如說:有一個老農民,他在農村住習慣了,他習慣於早晨到田裏除除草、看看莊稼,覺得日子過得不錯,雖然生活艱苦一點──家裏也沒有電話,出門也沒有小汽車坐,但是他很樂意過這樣的生活。

 

       他的兒子在大城市裏工作,覺得「我爸爸在鄉下,出門交通也不方便,家裏燒飯還要去砍柴,不如城裏生活便利」,所以,三番五次地請他爸爸到城裏來住。其實,他爸爸不願意來。但是,兒子喊得太多了,這個老爸爸說:「哎呀!那怎麼辦呢?就答應你一次吧!其實我不想去,你叫我去。」

 

       所以,他爸爸後來想到城裏去,是兒子的心,不是爸爸的心。兒子要爸爸去,那爸爸也只好去。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你要到我的淨土來!」是不是這個道理?

       (「是。」)

 

       我們中國有個成語,叫「推心置腹」,就是說:「把我的心拿出來,放到你的肚子裏邊。」就是說講話很懇切,推心置腹地談。

 

       阿彌陀佛也一樣,把他的心塞到我們心裏邊,塞到我們這些整天追求五欲六塵、埋沒在三界輪轉當中的眾生心裏,呼喚我們說:「你要來生我的淨土!」

 

       釋迦牟尼佛也說: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很懇切地勸導我們。那我們慢慢地就開始願生了。所以,願生心生起來是這麼一個過程。

 

       像我們今天在座這麼多人,我一開始也講過:我們這不是佛教的初機班,都是直接就往生來談的。在座也有一些是初入佛門的,還沒有準備往生極樂世界呢!比如說父母帶了孩子來歸依,孩子還沒有願生心,慢慢講多了,就開始願往生了。

 

       所以,這裏的願生心,推求它的根本,是法藏比丘第十八願裏所說的「欲生我國」,就是佛心,所以稱為「清淨願往生心」。

 

我們能發願生心,也是因為釋迦牟尼佛的發遣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裏三次很懇切地勸導我們說:「應當願生彼國。」

 

       第一次就是在說完極樂世界的莊嚴景象之後,勸我們說: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應當」兩個字就很懇切。因為我們都在做一些不應當的事情。佛說:「你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啊!」好像是商量式的、懇求式的、勸導式的,不是強迫式的,因為強迫不來。

 

       第二次是在說完「一日……七日」稱名必生之後,也說了: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第三次是在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證明之後: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三次勸我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大家都有絕對的清淨心了

       所以,我們就知道:所謂的清淨心,就是指願生心;願生心就是清淨心。

 

       大家願不願生極樂世界?

       (「願意!」)

 

       那麼,大家都有清淨心了。

 

       因為這個心不是看我們的心裏狀態。我們往往誤解了,說:「我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通過念佛,心裏邊其他的妄念會越來越少,我們會感覺到妄想雜念比較少──這個也算一種清淨心。但是,這種清淨心跟剛才講的「清淨願往生心」相比,那不能為比。這個是一種相對的清淨。

 

       比如說:人走路,走路走累了,坐下來歇一會兒就會感到很輕鬆;我們妄想很多,那麼,少一些就感覺比較清淨。這個是相對,不是絕對的。

 

       絕對的清淨心,就是阿彌陀佛的誓願所形成的力量,呼喚我們、招引我們願生極樂世界。我們願意往生,這個是佛力的迴向所產生的願往生心,這個就是「清淨願往生心」。

 

       這個「清淨願往生心」也是來自於六字名號當中。善導大師解釋說:

南無者,即是歸命,
亦是發願迴向之意。

 

       「南無」兩個字裏邊,就有發願迴向,這是六字名號本身所具備的願往生心。

 

       所以,只要我們不失願生心,就是不失清淨心。

 

       剛才所說的念佛的一種比較輕安的覺受,感到妄想雜念少一點,那是一時的一種覺受,不是絕對的清淨。那樣的所謂清淨,其實練功的人、打坐的人也有這種心,甚至比我們還好,好得多(他能夠有禪定啊);甚至有些打太極拳的人,打得也很入迷,心裏很靜了、忘我了,進入一種定境。

 

       那麼,跟佛力所迴向的這種「清淨願往生心」(它的本體是清淨的)來比,是相差很大。這個大家要明白。

 

念佛要貫徹一生

       另外,「東西兩岸,百步之寬」代表什麼呢?是代表我們的壽命短暫,一生之間,只有這個淨土法門當生了脫。現在聞到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命終就往生淨土,所以,善導大師說:「須臾即到彼岸。」

 

       如果走在這條白道上,走了一半,你停止了,不能到對岸;你回頭了,也不能到對岸。

 

       也就是說,你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三年、五年,你不念了,這個不能往生。更不用說念上一句、十句再不念了,那不可能有往生的道理,所以說「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念念無遺」就是念念不捨、念念相續,也就是「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永不退轉,唯以淨土為期」,善導大師的思想都是一致性的。

 

安心乘彼願力白道

       「乘彼願力之道」:這條白道,是阿彌陀佛的願力為我們所搭設的。我們心中雖然有貪瞋的水火二河,但如果我們念佛願生西方,我們心中就有一條願力的白道,這條白道和阿彌陀佛相通,順這條白道就能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不用害怕。

 

一心就是信心,不是禪定功夫的一心

       另外,阿彌陀佛知道我們眾生的根性,因此沒有叫我們去把貪水吸幹、把瞋火撲滅。他知道我們做不來,也來不及。所以,他說:不管這些。只告訴我們說:

汝一心正念直來!

 

       「一心」,這裏的一心,就不是禪定的一心。

 

       一般所解釋的禪定功夫的一心:你即使不能斷除貪瞋煩惱,那至少也要止息,就是把它制伏住──不能斷,也要伏住它。好像混濁的水,裏面有泥沙,最徹底的解決辦法是把泥沙沉澱,沉澱之後把泥沙拿出去,這一缸水就清淨了。如果泥沙不拿出去,水面再攪動起來,它從下面還要翻起來,水還髒。禪定的功夫就等於說把泥沙沉澱下去,暫時讓它不起來,心水不能動,心水如果再動了,底下泥沙又攪起來了;那麼,熄滅煩惱呢,等於說還要把下面的泥沙掏走。

 

       對於我們這樣的根機,我們談何容易?我們掏不走,也沉澱不下去,所以,善導和尚說「一心」,這裏的「一心」,就是說「我不管有貪瞋沒有貪瞋,我不管深還是淺、有罪無罪、有智無智、功夫深功夫淺,我通通不論,我就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靠倒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個「一心」不是講禪定的,而是指你一心向著佛、完全仰靠這尊佛,就是信心,所謂「信受彌陀救度」,信順不懷疑。

 

       我們對一個人有信心,這個叫不二。

 

       比如說,過去的忠臣對帝王就是一心。如果忠臣對帝王不忠了,帝王說:「他懷有二心了,他要圖謀不軌,他有別的想法。」這個叫二心。

 

       我們心中只有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知道:只有這尊佛為我發了願,我完全仰靠這尊佛!心裏邊一心向著一個目標,這個叫做一心。這個也就是信心,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得來的。

 

       如果心中產生懷疑,就不叫一心了,「哎呀!我念南無阿彌陀佛真的能往生嗎?阿彌陀佛真的要救度我嗎?我真的可以嗎?」有這種疑惑心就分岔了,然後左顧右盼,就三心、四心、五心、六心都出來了,就雜了,就亂了。所以,一心就是指我們的信心,一心不疑。

 

正念就是專念

       「正念」就是指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乃至十念」。所以,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裏解釋說:

專修念佛之人,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
乃由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你專修念佛就叫「得正念」,正念就是專修,專修就是正念。所謂「正念」,就是指專修念佛,內心很正,堅固、不動搖。

 

       如果我們雜行雜修,懷疑阿彌陀佛,這個就是正念不堅固。所以,善導和尚說:

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

 

       失去正念了。所以,正念就是指念佛。

 

       淨土法門,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正直向西方,正直向彌陀,這叫正念。

 

       其他的法門,有求開悟的,比如說參禪的人,他參「念佛是誰?」他雖然念佛,不叫正念。為什麼呢?他不仰靠彌陀願力,他靠自己參,這個從淨土門來講,不叫正念。他在參,是一種參念。

 

       那我們正念,就是專念這句彌陀名號,在信順阿彌陀佛的前提下,專念彌陀名號,這叫正念。

 

直來:不要拐彎,不要等待,不要延擱

       下面說「直來」,直來,特別的懇切。「直」有好幾種意思:一個就是直接、不拐彎,「你現在就過來!你直接就過來!」不要說:「哎呀!我去這樣做一做、那樣做一做……」東摸摸、西摸摸──不要那樣子!「直來」,你直接地就過來。
有很多人,他不好意思直接見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說:「你對著我的面,你就過來!」

 

       「哎呀!我哪裡夠資格?」

 

       好像有一點害羞的樣子,「像我這樣哪行啊?我應該去修修別的再來。」這樣就拐彎了。

 

       所以「直」,第一個就是不拐彎,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再去耽誤,再到其他法門去打個滾兒。

 

       有的人說:「我先去學一學其他法門,學幾年再來。」

 

       阿彌陀佛說:「不,直來!」

 

       「直」就是直接,也是不耽誤的意思,不要耽誤時間。

 

       同時,也是指你不要花言巧語,也不要躲躲閃閃。阿彌陀佛在對面,直接呼喚我們說:「你現在就你這個樣子,你就過來吧!不要等到退休,你現在就可以念佛了。」

 

       也不要等到說:「哎呀!我哪裡夠資格念佛?我還沒有吃全素,等到我吃全素再來念佛。」你半天也不吃全素,又不念佛,結果佛也沒念、素也沒吃。

 

       你現在雖然沒有吃素,現在就要念佛!雖然現在沒有受戒,現在也要念佛!即使現在還沒有歸依,現在也要念佛!念佛不是說:「我沒有歸依,怕我沒有資格啊!」不是!任何人都有資格。

 

       所以,阿彌陀佛就說了:「你一心正念直來!」不要拐彎,不要等待,不要延擱,不要再去東岔西岔打閑岔,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心中穩穩當當。這樣「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內心完全投靠、歸投於南無阿彌陀佛,這叫「正念直來」。

 

異學、異見、別解、別行、惡見

       「群賊」,也有兩種群賊:

       一種是指我們的六根、六塵、六識、五陰、四大,這個是「詐親」,迷惑我們,盜竊我們的功德法財。

 

       另外一種是指別解、別行、惡見之人。所以,善導大師寫這個「二河白道喻」,就是防止我們被其他不同修學的人用他們的修學觀點來妨礙我們的信心,所以,保護我們的信心。一開始就說了:

作此二河白道喻,
守護信心,
以防外邪、異見之難。

 

       別解、別行是站在他們各自的修持立場,不是站在淨土宗阿彌陀佛本願這個角度來說明。所以,他的理解、他的行持和我們不一樣。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裏講:

餘比日自見聞,
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理解和行持都有不同,解不同、行不同呢,在念佛法門方面就產生分歧了,有的在專修,有的就雜行。凡是專修的人,十個,十個往生。大家也可以按這個去看,只要沒有往生的,肯定是雜行雜修的;只要他一輩子穩穩當當念佛,老實念佛、不換題目、不懷疑,那百分之百都往生。所以,「專雜有異」。

 

       這裏的別解、別行,就是指雜行雜修的人。

 

       善導大師著作裏邊有時候講異學、異見,有時候講別解、別行。

 

       異學、異見指聖道門的修行者,他們學的跟我們不一樣,見解就不一樣:「自性就是彌陀,何必更念彌陀呢?唯心即是淨土,何必更求往生呢?」這樣,他們的見解跟我們不同,他們在這個世界就想自己達到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跟我們所學、所宗不一樣,這個叫異解、異學。

 

       什麼叫別解、別行呢?「別」就是說:他也願生極樂淨土,也講往生,大方向一樣,但是他本身另外有所差別,就是在我們淨土門之內,他沒有按照三部經,沒有按照祖師的教法,自己另外有一套理解,認為說:「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熄滅貪瞋煩惱,如果沒有熄滅貪瞋煩惱,總是不能往生的。」這種想法、這種見解跟經文有差別、不一樣,跟我們所學也不同,這叫別解、別行。

 

       「惡見」就是指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見解很多了,比如說:「南無阿彌陀佛反正救度我們,所以,一念、十念不再念佛就可以了,念一句、十句就往生了,造罪也沒有關係!你何必那麼嚴格要求自己呢?」像這種見解,就是惡見,不是正見。如果被這種見解所毒害,你也會失掉往生。

 

       錯誤地理解了彌陀的本願,這些都屬於「群賊」。

 

       之所以稱為「賊」,就是說:阿彌陀佛把往生的六字名號、往生功德、往生這個果給你,結果你被他的語言、被他的見解奪掉了,失去了往生,這個稱之為「賊」,「群賊」。

 

       我們既然想往生淨土,就要把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的六字名號、往生的殊勝果報緊緊地抓住,不要給別人偷掉,給別人幾句話一講,就偷掉了。

 

       所以,十方諸佛也知道我們凡夫心容易動搖,都出來證明說:「你們要執持名號啊!我等諸佛為你們證明啊!確實這樣決定往生啊!不用懷疑啊!」

 

       因為我們沒有智慧。

 

       就像小孩子一樣,爸爸給他一張支票,上面寫的是「1」、多少多少多少個零,說:「這是多少錢,給你了。」

 

       結果,這個小孩子沒有智慧,人家騙他說:「哎呀!沒那麼多錢,來來來,我倆換一個,地瓜給你,你把那個給我。」

 

       小孩一看:「對啊!地瓜香噴噴的,好!給你吧!」就給他盜掉了,這樣就失去了。

 

摩尼寶珠喻:念佛是大總持法門

       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所以,可以講是一個百寶箱,也是一個摩尼寶。經中經常有摩尼寶珠的比喻。摩尼寶珠是一種什麼寶珠呢?它小小的一顆,你讓它出什麼寶,它就可以吐什麼寶出來。拿著這個摩尼寶珠,「現在我需要一百噸黃金」,馬上像下雨一樣,「嘩-!」就掉下來一百噸黃金。你說:「還不夠,現在這個講堂需要五百把椅子。」好!馬上噴出五百把椅子。要什麼出什麼,這叫摩尼寶珠。其他的叫雜寶。

 

       我們這個六字名號,曇鸞大師就把它比喻為摩尼寶珠,「清淨摩尼寶珠」。我們得到這六字名號,等於說一切的功德完全具足;其他種種的修持也有功德,像黃金的功德、像白銀的功德、像珍珠的功德、像瑪瑙的功德,都很尊貴。但是,如果跟六字名號相比,那它的功德就少了,它不過是部分的功德,而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整體的功德。我們到哪裡去,我們不需要挑個擔子,挑得很重,挑了一堆黃金,我們只要帶著這顆小小的摩尼寶珠,往口袋一放,你就富貴自在。

 

       是不是這個道理?

       (「是。」)

 

       結果這顆小小摩尼寶珠,他又不認識,又不知道向它要寶,別人說:「某某人哪!你一個小小的珠子,太小了嘛!你看看,這一大堆黃金才是好的。」

 

       結果,把寶珠放下來了,拿一塊黃金。這樣就叫做因小失大,對不對?

 

       看上去拿了很多,其實得到很少。

 

       而這顆摩尼寶珠,看上去得到很少,其實拿到無量無邊。這個叫大總持法門。一切都含在這裏邊。所以,我們只管念佛。
得到摩尼寶珠的人,他不會羡慕人家的金戒指,對不對?如果你想要金戒指,馬上一喊就出來了,要一百個也有,一千個也有。

 

       我們念佛的人,其實對人家種種的修持法門不用羡慕的,不必羡慕。所謂:「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別人開悟了,我也不羡慕。當然,一方面,我也開不了悟。可是,我也不羡慕,我只要能往生西方,千足萬足,也就能開悟了。

 

       所以,印光大師也講了,說:「我啊,又不願意豎大法幢,人家說我不懂,只會念佛,我也不感到低人一等。我只會念佛,我就能往生;能往生,就能成佛。這樣,我不懂又有什麼遺憾呢?又有什麼比人家低一等呢?我感到千足萬足了,滿意了!」道理就是如此的。

 

教理不明白有幾種損失

       我們只要能念佛──話講回來,能夠老老實實念佛的,也不是太多。往往很多人就被別解、別行的人動搖了。所以,如果教理不明白,就有幾種損失:

 

       第一個,事相看不破。碰到一點小小的事情,起煩惱,不知道這是因果報應,不瞭解這是前世因、今世果,也不能作酬債想,也不能作逆增上緣想:「哎呀!娑婆世界苦惱啊!求生淨土啊!」他心裏邊迷悶、煩惱,這樣是對世間缺乏一個基本的認識,所謂「無常、苦、空」,這是佛教徒一個最基本的基礎課,他都不瞭解。這樣,他念佛缺乏動力,缺乏一個基本的方向感,這樣不容易貫徹下去,好像一股熱情,「哎呀,這個師父教我,苦口婆心哪,看著你的面子,我給你念幾句吧!」結果一遇到事情,就念不下去了。這是教理不明了,沒有入心,對世態沒有正確的觀察。

 

       第二種,他也知道世界苦惱,無常、苦、空,確實求生淨土,可是,對於我們淨土的教法不瞭解,人家這麼一說,就把他嚇唬住了,心裏動搖了。這樣,就有必要來讀誦淨土三部經,瞭解祖師的相應的解釋。

 

落實在行動當中

       那麼,哪一種人不用讀了呢?「我就是知道這一句名號,穩穩當當,我就是從早到晚念這一句佛,你講我不能往生,我也笑著對著你:『謝謝你的提醒!我是造罪凡夫,不過我念佛。』你講我好、講我壞,天寒、天冷,我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的人,他根本不用再看什麼了,他已經是落實在行動當中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是要把根基打得扎實一些,遇到逆緣,想到說:這是我世間的苦相現前了,宜當求生;遇到順緣,也不在那裏樂陶陶的,陶醉了,說:「哎呀!好像還不錯!」應當順、逆都能夠嚮往淨土。

 

打定主意

       「二河白道喻」這個人,他說:

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
一種不免死者,
我寧循此道,向前而去。

 

       這是指一個人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他有自覺性,他覺得自己到了一種山窮水盡的境地,沒有辦法了,只有死路一條了,就好像我們很多人,「哎呀!我這法門也修不出去,那個法門也修不了,聽說有西方極樂世界,既然有極樂世界,說念佛能往生,管他能不能往生,我念了再說!」是不是?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心情?

       (「有。」)

 

       「哎呀!反正有西方極樂世界嘛!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肯定能往生,可是別的法門又修不了啊!沒辦法啊!哎呀,念佛吧!」

 

       這個時候,他心裏還不是很肯定,是沒有辦法、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來念佛。

 

       但是,沒有關係!當這個時候,他的因緣就來了,他就會聽到釋迦牟尼佛說:「哎!你要過去!」阿彌陀佛在對岸呼喚他說:「哎!我保護你!」

 

       所以,等到我們的心很苦:「我怎麼辦?怎麼辦?到底能不能往生?管它!反正我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我就念佛了!」這個時候,就代表他心裏打定主意了。

 

有兩件事最容易:墮地獄、生西方

       那麼,等到聽到這個教理、這個法門了,「哎呀!」終於一塊石頭落地了,「哎呀呀!真的可以往生了,真的這麼便宜,師父你說得太容易了!」

 

       不是我說得容易,我就是有一千張嘴巴,都說不出來它那麼容易。往生極樂世界比我講的容易得太多!

 

       在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最容易:

 

       第一件就是墮落地獄,下三惡道,多少人呼嚕呼嚕都滾下去了,因為造了罪業,這是業果嘛!有因必有果、有業必有報,你造了三途之因,你必得三途果報。這也不是容易不容易,就像樹葉掉了就要落地一樣,自自然然下去的,這是第一個容易。這個非常容易啊!多少人就這樣滾下去了,他說:「我不想去!」不想去也不行!你造了罪,閻羅王鏈條一拉,就要去!

 

       第二個,就是念佛往生西方。雖然說我們自己造罪要墮落下去,但是,只要我們念佛──我們造業墮落,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招感;我們念佛,是乘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阿彌陀佛要辦的事情,那更容易。所以,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牽引我們。

 

       所以,講容易,已經是顯得比較難了,好像就顯得遠了。是自自然然的,沒有什麼容易不容易的。

 

       前幾天我們也說過這樣的比喻,比如說蘋果熟了,從樹上掉下來,這個有什麼容易不容易?它就往下掉嘛;江水就入海,也無所謂容易,江水自然入海,法爾自然,就是如此。

 

二河白道喻深含法義

       最後這一段,善導大師講得非常懇切,我們把它再說一遍。雖然是比喻,含有深深的法義。最重要的兩段話,第一段就是「西岸上有人喚言」,呼喚的話就是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汝一心正念直來,
我能護汝,
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讓我們放心大膽,「你就這樣放心大膽地正念走過來,你不要怕掉到水火二河當中」,這是阿彌陀佛在呼喚我們。

 

       第二段,善導大師說:

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
又藉彌陀悲心召喚,
今信順二尊之意,
不顧水火二河,
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捨命以後,得生彼國,
與佛相見,慶喜何及也。

 

第十七講:不論凡夫,只論彌陀

       我們下面學習的這個講題叫做「不論凡夫,只論彌陀」。

 

       這其實是只有一段法語,在《觀經四帖疏》的五十五頁,這段法語是善導大師設的一個問答。

 

       所謂「不論凡夫」,就是說我們凡夫往生極樂世界,不在凡夫這邊論,論深、論淺,論福、論罪,論有功德、無功德,通通不在凡夫這邊論,只看阿彌陀佛那一邊。標題的含義如此。

 

       這個問答是這樣的:

問曰:
彼佛及土,即言報者,
報法高妙,小乘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
致使五乘齊入。

 

善導大師根據經典說:極樂淨土是報土

       善導大師所解釋的淨土教理,判斷我們往生的國土,他在《觀經疏》裏用了相當長的篇幅來證明:我們往生的極樂世界是報佛報土,不是化佛化土。

 

       因為在當時,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層次的一種淨土呢?有不同的認識。

 

       佛的淨土,大致來講,有三身三土,就是:法身佛,居法身土,法身佛就不用談了,他是無相,法身理體(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講有法身,跟諸佛平等,這些不必談);報身佛,是每尊佛因地的誓願修行圓滿,果報成佛,報身佛所居住的淨土,叫做報土;化身佛所應化的國土,叫做化土,化土也有短時間變現的化土,也有時間比較長的應化土。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這個娑婆世界染汙的土,就是應化土。

 

       化土有化淨土,也有化穢土,娑婆世界是穢土。

 

       那麼淨土呢,諸佛淨土裏邊除了報淨土,其他叫化淨土。化淨土也有長期的和短暫的。像釋迦牟尼佛在講經的時候,弟子問:「這裏怎麼是穢土啊?怎麼不乾淨啊?」釋迦牟尼佛用大腳指頭一點地,當下這個地方成為七寶莊嚴的琉璃寶地,成為淨土。然後釋迦牟尼佛神力一收,這個淨土又消失了,看不到了,這個是短暫化現的,就屬於短暫的。還有比較長時期的,像天臺宗判所謂的凡聖同居土就屬於化淨土。

 

       善導大師根據經典來證明:我們凡夫往生的地點──極樂世界是報土。這個在當時,可以講,各宗的教理都不是這樣的看法。

 

       比如說當時的唯識宗,他也判極樂淨土很高妙,屬於報土的境界,但是他認為:「凡夫不可能往生這麼高妙的地方,凡夫怎麼能往生報土呢?根據一般的教理,就要是登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到報土去的。」

 

       天臺宗允許凡夫往生,他們認為:凡夫也可以到彌陀淨土,不過,凡夫不可能往生到報土,凡夫能往生的地方,是四種淨土裏邊最低的化土──凡聖同居土,不是阿彌陀佛本身境界所顯現的莊嚴報土。

 

       總之,各宗各派都否定凡夫可以到報土去:凡夫要能往生,就往生的是比較低的地方;如果極樂淨土很高,那你凡夫不能往生。

 

       而善導大師證明:我們往生的極樂世界,凡夫所去的地點,不是化土,而是報土。

 

乘托佛願,五乘齊入

       大家覺得:「這個道理講不過去呀,你凡夫怎麼能到報土去呢?」因為按照通途的教理,總是要大菩薩才可以到報土的。


       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裏就設了一個問答。

 

       「問曰:彼佛及土,即言報者」:前面有一段文,善導大師引用經典來證明這是報土。好了,他就來問了,就反面來問難了:既然說彼阿彌陀佛以及彼極樂國土是報佛報土。

 

       「報法高妙」:這個報佛、報土,報佛是佛所證的智慧之身,法身是理體,理和智相合,所謂「報法高妙」,報身境界是完全證悟、徹底證滿法性法身的,所以叫「報」和「法」,報身就是法身的境界,「報法高妙」,非常的高超、微妙。

 

       「小乘難階」:就是阿羅漢聖人難以到達。「階」就是上臺階,「難階」就是夠不著,不能到報土去,甚至連小菩薩都沒有資格去,一定要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才能到報土。而現在居然你說凡夫能夠往生報土!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裏先證明九品都是凡夫,然後說明極樂是報土。這樣,落差特別大,「一方面你說九品都是凡夫;另一方面說極樂世界是報土,那怎麼能往生呢?」所以說「報法高妙,小乘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九品都是凡夫,凡夫都有罪業。「垢」是染汙,「障」是業障。報土連阿羅漢、連小菩薩都不能去,那麼,這樣一個罪垢很深重、業障很深重的凡夫,怎麼可以到報土呢?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你的教理講不通。

 

       底下善導大師自己回答: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他說:「這個你理解錯誤了。往生淨土,不論眾生有沒有垢障。」「若」是如果,「如果要論眾生的罪垢和業障的話,確實如你所講的,不可能往生的。不要說垢障凡夫不能往生,連阿羅漢都不能去,連小菩薩都不能去。」

 

       那麼,又怎麼能夠去呢?底下給出答案: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不論眾生的垢障論什麼呢?正是因為托了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作為增上強緣,所以,五乘眾生平等往生彌陀報土。這一句話就叫做「不論眾生,只論彌陀」。

 

       因為眾生這邊不可論。如果論眾生的話,都是罪垢、業障,這樣論的話,沒有一個能往生的。

 

       所以,大家都在這裏論:「哎呀!我有業障啊!我有罪垢啊!我不清淨啊!」阿彌陀佛不論這些。如果論這些,我們沒有一個能往生。

 

       那為什麼能往生呢?不論這些,論哪一個?論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所以,「正由托佛願」,托阿彌陀佛的願力作為強緣,所以「五乘齊入」。

 

       這個「五乘齊入」非常的廣泛,就是上到等覺菩薩,下到五逆凡夫,「齊」是平等,平等往生到彌陀報土。

 

       這樣高妙的境界,就不是我們自力能夠到達的。

 

國王召見喻:往生淨土,全靠佛願力

       就好像老百姓要去覲見國王,以老百姓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你能見到國王,都是國王的召見。

 

       我們就好比一個鄉下老百姓,阿彌陀佛就好比國王一樣。如果以我們本身的力量,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只要能往生,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是靠佛的力量。

 

       所以,善導大師不是講了嘛: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

 

       所以,這一段善導大師作出這種解釋,就讓我們知道:往生淨土,全靠佛願力,不靠我們的修行力,我們自己沒有力量。
我們往往會覺得:「罪業輕一點、功德多一點就能往生,不然不能往生。」這是一種虛妄的想法。

 

       往生極樂世界,大菩薩和我們小凡夫是平等往生的,都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乘車喻:往生沒有差別

       既然靠彌陀願力,就沒有差別。

 

       就好像我們坐車,如果說從長春到烏魯木齊,這麼遠的距離,要靠我們老太婆走路,那就不能論了,這麼遠的距離,論你走路,沒法論!靠你走路的話,沒法到。如果坐車呢,就是我一個瞎眼老太婆,和馬拉松冠軍平等到達,對不對?因為都是靠車的力量,所以「不論」。

 

過海喻:不論凡夫,只論彌陀

       因為這個目標太高了,從眾生這一邊來講,你沒法論。

 

       再比如說我們乘船過海,要論,只論坐船,不論我們自己跳下去游水,對不對?因為海太寬了,不可能說:「我跳下去遊過海。」不論這一點。

 

       而我們渡過生死海、到達極樂界,比我們世間的海還要寬,所以,如果想過海,只論坐船,不論我們自己游水。

 

       如果想飛天,只論坐飛機,不論我們自己揮動雙臂,對不對?你想在天上飛,想論我們的雙臂,這個不可論,因為我們沒有這個力量。

 

       我們要往生到這麼高的報土,要論,只論阿彌陀佛,不能論我們凡夫。所以,要看就看阿彌陀佛,他有沒有這個願力,他有沒有成佛。所以,不在凡夫這一邊論。

 

       這個也叫「一向專念」。

 

       往往我們會把眼睛收回來看:「哎呀!我怎麼樣?你怎麼樣?你還沒達到?他也沒達到……」都在凡夫這邊論,這個是錯誤的。

 

無眼無腿喻:不論修行,只論接引

       像一個沒有腿的人,沒有腿的人就不能論他走路,他要出門,就要坐車,是不是這樣?沒有眼睛的人呢,就不能論他自己出門、自己摸方向,他要出門,就要人家牽著。

 

       我們在佛法修行當中,等於是沒有眼的人、沒有腿的人。為什麼說沒有眼睛?因為我們不能明瞭大乘佛法的甚深義理,我們兩眼漆黑,要到極樂世界,就靠佛的願力;為什麼說沒有腿呢?因為靠我們自己修行,禪定無力,持戒無力,沒有開發智慧,戒定慧三學不能成就,就好像沒有腿一樣,不能走路。

 

       這樣,就不能論你自己修行。

 

       要論,只論阿彌陀佛的接引。

 

溺水喻:不論功夫,只論救度

       也好像一個人掉到水裏淹得要死了,你不能再跟他說:「哎呀!你這麼揮動你的手臂,你那樣揮動你的手臂……」就不能論他游水了,要論,只論有人去把他救起來。

 

       我們也一樣,我們是沉沒在煩惱的水當中,在三界的生死苦海裏邊,如果想要出去,只論有人來救我們,如果沒人來救我們,我們只有墮落下去。所以,若論,只論阿彌陀佛,不論其他的。

 

重石過海喻:停止悲歎,勇猛念佛

       印光大師也有一個比喻,這個比喻很有啟發意義。他說:一粒沙子雖然輕,但是如果放到水裏邊,它會怎麼樣?「直沉水底」,是不是?大石頭雖然重,如果放在船上面,可以「安運彼岸」。

 

       就是說:沙子也好、石頭也好,它是沉水還是到彼岸,跟它本身的重量沒有關係,是不是這個道理?不是因為它重量輕,它就自己可以漂出來,也不因為它重量重,就一定會沉到水底,就看它是不是乘船,如果乘船的話,大石頭和小沙子都可以到彼岸。

 

       我們人和人之間也是一樣。我們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講和我們的業力大小、罪障深淺沒有關係,你有頭髮絲那麼大一點點的業障,那怕只有這麼一點點,你不靠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你也會沉到生死海底;我們雖然業障有大石頭這麼大,有千萬斤巨石這麼重,也不一定說我們就一定墮落,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到極樂世界。

 

       是不是這個道理?

       (「是。」)

 

       沙子雖輕,如果不乘船,不能自己浮起來。就代表一個人雖然有修行,如果你沒有業盡情空,你不靠阿彌陀佛,不能了生脫死。

 

       石頭雖重,如果乘船,可以到彼岸,代表「我凡夫雖然業障重,如果我念南無阿彌陀佛,乘上彌陀願船,我就不會墮落三惡道,還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成佛」。

 

       所以,這個比喻是很巧妙的。石頭和沙子是不是沉水,和它們本身的重量沒有關係;我們凡夫是不是墮落三惡道,和我們本身的業力大小沒有關係,就看我們是不是乘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能乘上彌陀的願力,業力再重,也可以往生;不乘彌陀願力,罪障再小,也要輪迴三界六道之中。

 

       這一段文是說明:往生極樂報土,只論阿彌陀佛的願力,不論凡夫的業障和罪垢。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要邊念佛邊在那裏悲歎說:「哎呀!我罪障重啊!我心不清淨啊!我垢染哪!業障重啊!這樣怕不能往生吧!」不該論的事情在那裏亂討論,浪費你的時間。

 

       應該只看阿彌陀佛的誓願!所以,「不論凡夫,只論彌陀」。

 

       好,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謝謝大家!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