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品》概说
【目录】
壹、 前言
一、 《入楞伽经》悬记之文
二、 《易行品》别册刊行
三、 《易行品》科判
四、 《易行品》第一
五、 《易行品》宗趣
六、 初地位之重要
七、 易行道之重要
八、 易行道之内容
九、 净土宗之基柱
贰、 举难请易
参、 呵问许说
肆、 判明二道
一、 总判二道,明举苦乐,劝易舍难
二、 三番相对──「诸、久、堕」与「一、速、必」
三、 难行道之相状
四、 易行道之相状
伍、 《易行品》之归趋
一、 二重相对
二、 龙树菩萨本意
陆、 《易行品》之易行通局──横向观察(弥陀与诸佛之异)
一、 总赞别赞之异
二、 详赞略赞之异
三、 能赞所赞之异
四、 能等所等之异
五、 本愿有无之异
六、 常念有无之异
七、 往生有无之异
八、 愿生有无之异
九、 信疑有无之异
十、 乘船有无之异
十一、 回向有无之异
十二、 悬记有无之异
柒、 《易行品》之组织次第──竖向观察(施、开、废三义)
一、 「十方十佛章」
二、 「十方诸佛章」
三、 「西方一佛章」(弥陀章)
四、 「过未八佛章」
捌、 《易行品》之核心──「弥陀章」略解
一、 「称名易行疾至」之偈
二、 「弥陀章」之本愿取意文
三、 「现生不退」之偈
玖、 《易行品》於净土宗之功绩
一、 难易二道判
二、 本愿称名论
三、 现生不退论
拾、 《易行品》难易二道图表
附录:
壹、易行品
贰、十二礼
参、龙树菩萨略传
壹、前 言
一、《入楞伽经》悬记之文
龙树菩萨被大乘佛教尊为八宗共祖,然其本意,唯在净土宗,不在别宗。此若熟思其《易行品》与《十二礼偈》,便可颔首;尤其「楞伽悬记」之圣谶,更是不容置疑。《入楞伽经》卷九释尊悬记之文说:
於南天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
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二、《易行品》别册刊行
《易行品》为龙树菩萨所撰述《十住毘婆沙论》(daśa bhūmi vibhāśa śāstra)之第九品,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翻译,收录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十住毘婆沙论》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注书,分量应该相当庞大,但现存的只有注释《十地品》中之初地与二地的十七卷三十五品而已。
三十五品中,第一品是《序品》;从第二之《入初地品》到第二十七之《略行品》是解释「初地」;从第二十八之《分别二地业道品》以下到第三十五之《戒报品》等八品是解释「二地」。解释「初地」中之《易行品》前面之三品──《发菩提心品》《调伏心品》《阿惟越致相品》在於说明难行的内容;接着於第九《易行品》则专说易行之内容。
古来对《十住论》并不看重,但却特别重视其中之《易行品》。在古印度时,《易行品》已从《十住论》中抽出别册刊行。梁朝天监年中(五○二~五一九)僧佑法师所着《出三藏记集》卷四有「《初发意菩萨易行法》一卷,出《十住论.易行品》」的记载。可知在我国六朝时代亦将《易行品》别册刊行,则此《品》之受重视可见一斑。
三、《易行品》科判
四、《易行品》第一
有三个名词:「第一、基础、根源」。角度虽异,其意本同。《易行品》於净土宗之教理有此第一、基础、根源的不磨地位,十点以明。
(一)第一部净土宗祖典
(二)第一次净土宗教判
(三)第一次判定易行道
(四)第一次形容安乐道
(五)第一次比喻如乘船
(六)第一次显易行疾至
(七)第一次本愿取意文
(八)第一次举弥陀本愿
(九)第一次释本愿称名
(十)第一次明现生不退
五、《易行品》宗趣
《易行品》将佛陀一代教法判为二道,即「难行道」与「易行道」。《易行品》既是「判教」,更是宣说「易行」之道,并且力劝舍难归易,专修易行道;而易行之中,则以弥陀「本愿称名」之「易行」为宗,现生不退、往生成佛为趣。故此易行道,不单是易行,也是绝对性的殊胜之道。
此判教既开後来各宗判教的先河,也是净土宗判教的嚆矢,更为净土宗之「易行」与「殊胜」一锤定音,使净土宗在大小显密各宗之中,永居登峰造极、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地位。可知,《易行品》虽然文字不长,然其涵义甚广,影响甚钜。
六、初地之重要
《易行品》之目的,主要在於将一代佛教,总判而为「难易二道」,令儜弱怯劣之人并及一切众生「舍难归易」;而易之中则在於归弥陀一佛之易行,以弥陀易行是易行之至极、无上之殊胜故。弥陀救度的对象极低──儜弱怯劣凡夫,而给予的功德极高──不退转地之果位;儜弱怯劣凡夫,但能「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即时获得不退转的功德,《大经》谓之「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昙鸾大师谓之「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虽是怯劣凡夫,而且人还在娑婆,尚未往生极乐,只要念佛,便预先获此功德,因为必定往生极乐故。
学佛目的在於成佛,虽未成佛,若能进入必定成佛、绝不退转之地位,则虽尚未成佛,亦无怖畏;因为不退故,假以时日,必定成佛。若未入不退转地,则虽才高学博,勇猛精进,然将来於多生多劫中,犹不免有退堕之虞。是故,十地中最重要的地位即是「初地」(欢喜地、不退转地),但能入此地位,则只有升进,绝无退转,岂不成佛可期。
七、易行道之重要
凡是真心想达到某一目标,然仔细衡量,发现欲达此目标太难、太久、太危险,以致根本不可能;在此情形下,必然思惟:有否容易、快速、安全到达此一目标之方法?若无,只能绝望而泣;若有,自能欢喜雀跃。任何人皆如此,故此请问可谓深深地扣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幸好,菩萨道并非都是难行,还有着如同「水道乘船则乐」之易行。龙树菩萨的回答无疑点亮了怯劣凡夫的心灯,乃至朗照了整个法界。
龙树菩萨将「无量门」之佛法,总分为「难易二道」,并举世间「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之喻说明;接着说「菩萨道亦如是」,也像世间道一样:
第一,如世间道,有难有易;并非只难没易。
第二,如世间道,有苦有乐;并非唯苦无乐。
第三,如世间道,有自力(步行)有他力(乘船);并非只有自力没有他力。
须要「勤行精进」才能到达阿惟越致的,是自力、难行、苦道;而「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的,则是他力、易行、乐道。
至此,龙树菩萨大概地指出,修行菩萨道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可供选择。自力不足者,完全可凭他力;不堪苦道者,另外备有乐道;恐畏难行者,自可选取易行。虽然尚未明确指呈易行道之内容,但已经让我们受到鼓舞,看到了希望。
到了後面「弥陀章」将易行道之内容「本愿称名,现生不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则如光明遍照,令人欢喜雀跃,安心满足。
八、易行道之内容
众生根机万差,故往不退转地之法亦有多途,龙树菩萨於此《易行品》中,将所有一切至不退转地之法门大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二门。难行道是全靠自力,此即是指净土宗之外各宗各派所有法门;而易行道则是全靠他力(此他力单指弥陀愿力而言),不假自力。如人溺水,头出头没,挣扎痛苦,既不会游泳,也无方便可到彼岸;忽蒙弥陀大悲愿力,救度於愿船中,乘此愿船,安稳自在。此人既不用也没钱付船票,同时也不用帮忙驾驶,安全快捷到彼岸。此即《易行品.弥陀章》中所言之弥陀「本愿称名,现生不退」。龙树菩萨於此「弥陀章」言「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故龙树菩萨将此「本愿称名」譬喻为「乘船」的法门,而其他一切难行道法门喻为「步行」。「乘船」乃是显示自己尽管有力量,在此也无用武之地,也置於无用之地;何况就是因为毫无力量,才会堕落,才蒙救度。
昙鸾大师形容弥陀本愿船谓之「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诚然,一旦乘此风航,即得不退;不用步行,速到彼岸;虽无自力,易得佛果。是大乘中简而又简、捷而又捷、圆顿至极之法,此皆是弥陀愿力,亦是本愿称名现生不退,此即《易行品》之宗旨。
九、净土宗之基柱
此品不只是龙树菩萨净土教思想的典据,也是影响广大净土思想形成的基柱。
先有《易行品》的肇端,难易苦乐二道之判,本愿称名现生不退之理,成为净土宗思想屹立不摇的基柱。後有天亲菩萨《往生论》的延续,净土宗的教理更为圆臻。
南北朝之昙鸾大师於其《往生论注》冠头开宗明义之处即单独引用《易行品》之难易二道判,凸显他力,明示念佛之易行;而卷尾之结论也引用经文作为他力之论证,劝导念佛之信心。前後呼应,使难易二道的分辨更加明确,净土教的宗旨为之确定,其影响力更成为决定性。
後之道绰大师继承鸾大师思想,立圣道、净土二门,更使净土教理朗然独照,方针不紊。其弟子善导大师在此基础之上,更从广度及深度两方面进一步展开,立二藏、二教、二门、二行、二业等净土教理,使得净土一宗之教判呈现完备、严整之体系,而大成净土宗。因此,善导大师被尊为净土宗的开宗祖师。
如是,圣道净土、自力他力、难行易行、正行杂行等「二门、二力、二道、二行、二业」之理论整然齐备,无不以《易行品》为其根基。
《易行品》作为净土宗尊崇的第一部祖典,对於净土宗的教理建设,是根本性、基础性、标准性、权威性的。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修学净土法门,有否依《易行品》,其净土教理必有差异,可谓依《易行品》则是纯正的净土宗,不依《易行品》则非纯正的净土宗,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此品文字不长,故凡有志於净土之行者,应该阅读,知其要义。
贰、举难请易
《易行品》内容分为「序说段」与「正说段」之二段,并由两个问答所成立。
初,「序说段」之第一问答,举出大乘菩萨至阿惟越致地(不退转地)有「诸、久、堕」之三难,因而希望听闻易行之道,其文说:
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
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意谓:菩萨到达不退位,要经过长久时间修行诸种难行之法,其难实是极为艰难困苦,而且有堕落声闻缘觉之怖畏。此即「诸、久、堕」之三难,亦即行诸难行之「行体之难」、经历长久始能获得之「时劫之难」、修行中途或堕二乘之「退堕之难」,而生大怖畏。因此,若有「易行道」,而又能快速到达不退之位,无有堕落之虞(「一、速、必」之三易),希望为我讲说。
参、呵问许说
对此《易行品》言「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干之言」「发愿求佛道,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於此二乘人,亿倍应精进」「是法甚难,久乃可得」。所谓「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干」,儜弱即非丈夫,怯劣即非志干。「儜弱怯劣」,即是《观经》释尊为韦提希夫人所说「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之意。「丈夫志干」,本《论》第八品解释说:「志干者,所谓威德势力。若有人能修集善法,除灭恶法,於此事中有力,名为志干。虽复身若天王,光如日月,若不能修集善法、除灭恶法者,名为无志干也。虽复身色丑陋,形如饿鬼,能修善除恶,乃名为志干耳。」
然而此种说相,并非鼓励难行道,否则所说之易行道则成多余。
此种说相,反而正是肯定、呼应对方所言难行道之「大衰患」,进而增其对易行道谦敬之信心。毕竟如「举三千大千世界」之难事,绝非常人所能;既然不能,现前即有大衰患。既有同样能至不退转位之法,而且「易行疾至、永无险难、不苦而乐」,则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宣说易行道,正是龙树菩萨的本怀。何以故?纵观《易行品》之行文次第,及其与前後品之承启关系,则知龙树菩萨「藉问说法」「藉难显易」,举出有名的难易二道判,力说阿弥陀佛之慈悲救度,极显易行道之无上殊胜,给予「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干」之博地凡夫无上的安心、获救的希望;并且吐露自己至心归命的真情。从字里行间,明确显示问者便是自己;从行文次第,俨然表白自己不惜身命、艰苦求道、由难入易的心路历程。故知《易行品》即是龙树菩萨以过来人的长者身份现身说法,引导後之行者舍难归易,不受大衰患。菩萨悲心,感人至深,令人五体投地,永怀恩泽。
故继之而言:
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
肆、判明二道
次,「正说段」首先总判一代佛教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之二道,接着详述易行之道,这是本书名为《易行品》之原由。易行之中虽含诸佛菩萨之易行,然以弥陀「本愿称名」之易行为其归趋、核心、宗旨,因此,《易行品》亦是净土宗正依之圣教。
「难行道」之语义:「难」者艰难,「行」者行业,「道」者因道。故「难行道」意即难行之道,以修持艰难行业之因道名为难行道。《易行品》之初言「行诸难行」,上之「行」是能行,下之「行」是所行,因此,「难行」之语,意即艰难之行业。
「易行道」之语意:「易」者平易,故「易行道」意即易行之道,以修持平易之行业为因道,名为易行道。如「易行道」之文言「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一、总判二道,明举苦乐,劝易舍难
承前「举难请易」之问,继之「呵问许说」回答而言「菩萨到达不退之位,有难行道与易行道之二道」。「难易二道判」之文说: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此是将一代佛教(总指释尊一生之中所说之法,举凡大小、权实、偏圆、顿渐、显密、难易等,莫不总括)分类,总判而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二种,并显示苦乐相对,难易之道各有多类,难则苦,易则乐。亦即对於难行道的「陆道步行则苦」,举出易行道「水道乘船则乐」,「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之故。
难行道如陆路步行,艰苦难成;易行道如水上乘船,任运而至。故释尊於诸经之中,处处广赞念佛功德,特别宣说净土三经,彰显易行疾至之道,普惠群萌真实之利。
此「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之譬喻,词仅二句,意义深远;文字虽短,笔力万钧。犹如南针,指出正确方向;更似救主,给人得救希望。
此喻正显龙树菩萨劝导舍难归易、专念佛名之悲心,殷切之情,跃然纸上。
此喻亦显龙树菩萨,开阐释尊本怀,以念佛法门救度一切儜弱怯劣群萌。
明知,《易行品》之受众,即是儜弱怯劣凡夫,因为若无易行道,既无出离之缘,亦不能疾至不退转地。
亦知,此易行道之正机,即是罪恶生死凡夫,要法即是专称弥陀佛名,譬喻即是水道乘船则乐。
以乘船譬喻,显示其根机毫无力量,然而能度彼岸,完全是船力,非凡夫自己之力。
一切凡夫,只要乘此愿船,不但自度,亦能度人,如「弥陀章」第二十八偈所说:
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
自度亦度彼,我礼自在者。
弥陀佛名即是八正道,一切儜弱怯劣凡夫,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即是乘彼八道船,不但自己能度自力难以度脱的六道苦海,也能广度众生,同出六道苦海,往生弥陀净土。
二、三番相对— —「诸、久、堕」与「一、速、必」
若依难行道,则有「诸、久、堕」之险难,如前所言;若依易行道,则有「一、速、必」之安稳,亦即不退之位现生於娑婆世界便可得之,「易行道」之文说:
若菩萨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
此等「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即入必定」「即时入必定」之文,清楚显明易行道之特色,亦即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称名自归」),则「现生」於「娑婆世界」即得「不退转位」,非俟他生他土。此亦是净土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特色的典据。
三、难行道之相状:
「难行道」之文言:
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
由此可知,难行道之难有「行难」「时难」「险难」三义。「行难」即「行诸难行」,「时难」即「久乃可得」,「险难」即「或堕二乘」,此称为「诸、久、堕」三难。
「诸」者,「行体之难」,所谓「行诸难行」,有三:一行诸行,二行难行,三行苦行。「诸」之言非一,亦即须修行无量难行苦行之法,诸如舍头目脑髓等难舍能舍、难忍能忍之六度万行。如是众行,既多且难,故曰「诸难」。
此外亦有「行缘之难」,即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冠头所举之「五难」。
「久」者,「时劫之难」,所谓「久乃可得」,必须多劫之间,久修无量难行之法。经言:初地须经一大阿僧只劫,成佛须三大阿僧只劫,乃至无量时劫。
「堕」者,「退堕之难」,所谓「或堕声闻」,举出难行之失及其大衰患。以难行、诸行、苦行、久行,故堕二乘凡夫。若堕於此,是名菩萨死,毕竟难成佛。此即难行道之最大衰患,故《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
所以於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
以此可知,上求佛道者,若堕於二乘,比堕地狱还要可怕。
有此三难,故名难行道。「诸、久、堕」为难行道所以难之根本,三者次第为因:因诸而难,因难而久,因「诸、难、久」而「苦」而「堕」。若能於此深生大怖畏,自然期望别有易行之法,既速至不退,且永不堕落。
四、易行道之相状:
若是易行道,不但没有以上「诸、久、堕」之三险难,反得「一、速、必」之三安易。
易行道之「易」是平易之意,申而言之,即有简而不繁之「简易」、浅而不深之「容易」、乐而不苦之「安易」之意。故龙树菩萨以「水道乘船则乐」作为譬喻。
「易行道」有「行体之易」与「行相之易」。行体之易即是「易之行」,行相之易即是「行之易」。
「行体之易」「易之行」:此指所行,即是容易修持之行,所行不难。
「行相之易」「行之易」:此指能行,即是修持甚为容易,无人不能。
《易行品》言:
若菩萨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
闻是佛名能信受者,即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人一心称其名号,即得不退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
观此诸文,修易行道至不退位之因,即是「闻名、信受、一心、忆念、称名」,意即:闻信佛名之威德而一心忆念,称其名号者,便能速疾得至不退之位。因此,可谓易行之行体与行相,即是「称念佛名」。故此等诸文之前,龙树菩萨先以偈颂而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亦即只要以恭敬心称名念佛,便能快速得至不退之位,故名易行道。
尤其〈弥陀章〉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此文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取意之文,亦是《易行品》「弥陀章」三十二偈颂的总叙,更是《易行品》所明易行道之眼目、归趋、核心、精髓。龙树菩萨特别以三十二偈,广赞弥陀慈悲之救度,盛赞极乐无量之功德,并吐露自己至心归命、愿生极乐之真情,同时以此自行化他,广劝舍难归易,引导怯劣凡夫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此文与「诸、久、堕」之三难对比,充分显明「一、速、必」之三易。除了〈弥陀章〉,其他没有。
「一」者一行,无「行体之难」。只要专称弥陀一佛名号,不须修持诸行、难行、苦行,如「弥陀章」言:「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速」者速疾,无「时劫之难」。现生即入必定,来生往生成佛,如「弥陀章」言「即入必定」「即时入必定」,此「即」是显明当生,不经多生多劫或无量时劫。
「必」者必定,无「退堕之难」。称名自归之人,此生即入必定,不经来世多生,无退堕之难。
有此三益,净土宗易行道「以信方便、易行疾至」之妙理一目了然。
也唯有此易行道,能让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干之人,不但得出六道轮回,而且速至不退果位。
〈弥陀章〉第四偈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此偈充分赞叹净土门「一、速、必」之易行与殊胜的特色。
伍、易行品之归趋
《易行品》初明十方十佛之易行道(此名十佛章),次述十方诸佛之易行道(此名诸佛章),次详阿弥陀佛之易行道(此名弥陀章),次说过未八佛、东方八佛、三世诸佛、诸大菩萨等易行。如此广泛并列诸佛诸菩萨之易行道,乍读之下,以为未必是以阿弥陀佛之易行道为宗;然而若再详加研读,仔细比较弥陀易行与诸佛易行之不同,便知龙树菩萨乃以巧妙之笔法,将诸佛诸菩萨之易行道归於弥陀之易行道,以显弥陀易行即是易行中之至极易行,并示弥陀易行即是《易行品》之中心所在。此若观下列之「二重相对」与「龙树本意」,便可一目了然。
一、二重相对
(一)难行易行相对
若与难行道相对,则十方十佛之易行法或其他诸佛之易行法,都属於易行道,列举此等多佛之易行道以应群机,各人可暂依自己所好之易行道而选择之。在此,则阿弥陀佛之易行道是此等易行道之一,未占特殊地位。
(二)易行通别相对
诸佛之易行道,与难行道相对,可谓易行道;若更再往探究《易行品》之内容,可知龙树菩萨之本意在於光显阿弥陀佛之易行道。亦即:通而言之,易行道含诸佛易行与弥陀易行之二种:别而言之,《易行品》之目的在於弥陀之易行。
此理可从横向与竖向来看,可一目了然。
「横向」即是易行之通局,将「弥陀章」与「十佛章」「诸佛章」之相异对照。
「竖向」即是此《易行品》之组织次第,以「施、开、废」引导群机趋入弥陀之易行。
二、龙树菩萨本意
《易行品》分判难易二道,而广泛开示易行道;此中龙树菩萨本怀,在何教法?若论龙树菩萨之本意,正在弥陀易行;若是难行道及诸佛易行等,唯是随他之方便施设。释尊於《楞伽经》悬记而言「证欢喜地生安乐」,既然有此圣谶,则龙树菩萨之本意,唯在弥陀易行,不在别法。又,熟思弥陀章之文意,可知不谬。何况特造《十二礼偈》,吐露归命弥陀愿生安乐之真心,与《楞伽》圣谶符节相应,更无所疑。
陆、《易行品》易行之通局— —横向观察(弥陀与诸佛之异)
古来大德释此易行之通局,或举出六异,或举出八异,乃至十六异。在此融会归纳为十二异,以明《易行品》乃是以弥陀之易行为其宗旨。
一、总赞别赞之异
从《易行品》文面来看,赞叹诸佛易行,是将其综合并列在一起而总赞之;然而赞叹阿弥陀佛之易行时,则特别设立一章,此章唯一专门赞叹阿弥陀佛一佛,无有别佛。
二、详赞略赞之异
赞叹诸佛,以偈而言,仅不过二偈,然而赞叹阿弥陀一佛,则多达三十二偈一百二十八句之赞歌。又,「十佛章」之善德佛虽比其他诸佛有较多且具体之赞叹,然将其偈颂与长行合而计之,共四百一十字,而「弥陀章」则有六百七十六字之多,可知详略之异。
三、能赞所赞之异
弥陀是所赞,诸佛是能赞,并非等同,「诸佛章」结文及「弥陀章」偈颂言:
是诸佛世尊,现在十方清净世界,皆称名忆念阿弥陀佛。
十方现在佛,以种种因缘,赞彼佛功德,我今归命礼。
诸佛无量劫,赞扬其功德,犹尚未能尽,归命清净人。
依此明知,阿弥陀佛为所赞所归之佛。
四、能等所等之异
读此品之「诸佛章」或其次的《除业品》,出现「阿弥陀等诸佛」之句,举出阿弥陀佛为诸佛之代表,故知以弥陀为能等(代表佛格),诸佛为所等(被代表佛格)。
五、本愿有无之异
亦即称名本愿有无之异。易行之文虽通於诸佛,然而意在弥陀,以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故。〈弥陀章〉开头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接着举出第十八愿(取意)说: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更以偈颂举出成就文(取意):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因愿有「念我称名」,且偈颂之成就文亦举出念佛而言:「念无量力功德(名号)」,而其直接之利益是「即时入必定」,且归结为「是故我常念」。
易行道之行体即是「称念佛名」,然而余佛菩萨之易行中,没有称名之本愿,唯〈弥陀章〉有,可知《易行品》之目的在於独显弥陀之易行,在於导入弥陀本愿之称名。
六、常念有无之异
十佛易行、诸佛易行等,自归劝他,皆无「常念」之言,独有〈弥陀章〉言之,此是显示龙树菩萨一心归命弥陀,愿生极乐净土,长时系念无间,专在弥陀一佛。如〈弥陀章〉第四偈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此常念之文,意义深重,生佛不相舍离故。
更愿佛之常恒忆念,如〈弥陀章〉第三十偈言:
我今亦如是,称赞无量德,以是福因缘,愿佛常念我。
此二偈,「我常念佛」与「佛常念我」,显示「生佛不离」「机法一体」的内涵。
不止自行,亦劝他使长时无间而言:
常应忆念。
明知:难易废立之正意、自行化他之本怀,唯在弥陀之本愿称名。
七、往生有无之异
其他各章只说不退的利益,但「弥陀章」除了说不退的利益之外还说往生的利益。如〈弥陀章〉第三偈言:
若人命终时,得生彼国者,即具无量德,是故我归命。
念佛能得现当二益,《易行品》除了现生不退的利益之外,还说往生的利益,即此偈所明。此偈总赞往生极乐之德,不论何人,但生极乐,不假功行,自然具足佛之无量功德。龙树菩萨自行化他,劝导往生极乐之情,於此偈表露无遗。
此偈亦在於显示舍此往彼(舍娑婆生极乐)之净土宗宗旨。
八、愿生无有之异
「弥陀章」第三十一偈言:
我於今先世,福德若大小,愿我於佛所,心常得清净。
此是龙树菩萨表露愿生之心。「佛所」者指极乐净土,故「於佛所心常得清净」,即显示愿生极乐净土之旨趣。
九、信疑有无之异
「弥陀章」第十八偈言:
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说明易行之内容时,有「信方便易行」之信心的说明,则唯有〈弥陀章〉,此外别无。
故知:可谓之「信方便易行」的,即在於〈弥陀章〉。
十、乘船有无之异
「弥陀章」第二十八偈言:
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自度亦度彼,我礼自在者。
《易行品》开头总判难易二道之处,以乘船譬喻易行道;然始自「十佛章」,以至各章,均无此譬喻,唯「弥陀章」有「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之譬喻。「八道船」譬喻弥陀万德之洪名,「乘彼八道船」即是称念弥陀佛名。弥陀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之功德,举凡佛法中之所有功德,如三学、六度、三十七道品,乃至无量陀罗尼,阿弥陀佛一佛名号全体具足,举一全收,无欠无余。
於此明知:易行之所以为易行,全在於「弥陀章」。
十一、回向有无之异
只有「弥陀章」在偈颂之结语有回向之文而言:
以此福因缘,所获上妙德,愿诸众生类,皆亦悉当得。
其他诸佛、菩萨章没有回向句。此是龙树菩萨表明自己愿生弥陀净土,其自行化他即在此弥陀之易行。
十二、悬记有无之异
释尊在《楞伽经》卷九,即已悬记龙树菩萨以证得初地之圣位往生弥陀极乐净土而言:
於南天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
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显示龙树菩萨於十方诸佛十方净土之中,独选弥陀易行及极乐净土为其归趋,则《易行品》以弥陀易行为其所宗不言可知;亦知往生弥陀之极乐净土不只易行,而且殊胜。
综观上述诸异,明知龙树菩萨撰述《易行品》的目的在於显明弥陀之易行,并吐露自己之归趋;而同时并列诸佛菩萨之易行,意在对照比较彼此之不同,以凸显弥陀易行乃是所有易行中之至极易行,使後之净土行者有所遵循,并以此引导圣道诸机进入弥陀易行。
柒、《易行品》之组织次第— —竖向观察(施、开、废三义)
《易行品》可分为七章:「十方十佛章」(十佛章),「十方诸佛章」(诸佛章),「西方一佛章」(弥陀章),「过未八佛章」,「东方八佛章」,「三世诸佛章」,「诸大菩萨章」。其中,前之三章有「施、开、废」三义,即「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亦即「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
此《十住论》在於注解《华严经.十地品》,故以圣道门「此土入圣」之三学六度万行之难行道为其行因,以此立场而注释之;然其目的在於引导群机趋入弥陀之易行,故其解说采取逐步引导、渐进开显的方式,犹如《法华经》「施、开、废」之过程,这从整部《易行品》行文次第之组织乃至前後品之接续上,便可看出。
一、「十方十佛章」
此章未出弥陀名,似莲实包於花中,如「为莲故花」之貌,有「为实施权」之意。
二、「十方诸佛章」
此章出弥陀之名,并为诸佛之代表,如「花开莲现」之貌,有「开权显实」之意。
三、「西方一佛章」(弥陀章)
此章不言不赞诸佛,唯广泛赞叹弥陀一佛,如「花落莲成」之貌,有「废权立实」之意。
四、「过未八佛章」
此後四章,是承上启下,为与以下之《除业品》相连系故。
捌、《易行品》之核心— —「弥陀章」略解
如前《易行品》宗趣所言:「《易行品》既是『判教』,更为宣说『易行』之道,并且力劝舍难归易,专修易行道;而易行之中,则以弥陀『本愿称名』之易行为宗,『现生不退,往生成佛』为趣。故此易行道不单是易行,也是绝对性的殊胜之道。」
所谓「弥陀『本愿称名』之易行为宗」,即是本品之「弥陀章」。「弥陀章」是《易行品》的骨髓、核心,《易行品》之灵魂所在。因此本文专就「弥陀章」略作解释,分为三段:一、先引释「称名易行疾至」之偈;二、正释「弥陀章」之文;三、後引释「现生不退」之偈。
一、「称名易行疾至」之偈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
此偈开显「信方便」之具体内容,亦即「易行道」所言「易行疾至」之法,即是「执持称名号」。称名即是「易行」,若非称名即非易行;称名即得「疾至」,若非称名即非疾至。称名,既容易,又殊胜。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若人」指六道中之人道,一切善恶凡夫。「欲」是希求、愿望之意。「疾至不退转」显明非一万劫或一大劫,非多生多劫无量生死;亦非他土不退,乃此土此生不退,此由下文之「若菩萨欲於此身得至阿越惟致地」可知。《大经》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易行品》「弥陀章」释言「即入必定」「即时入必定」,明知「即」是「同时即」,非「异时即」,显示「现生不退」。何以故?「本愿称名」故,「摄取不舍」故,「临终来迎」故。至简至易,极顿极圆。
「应以恭敬心」,「应」是劝勉之辞。「恭敬」,谦下自身,崇敬佛德,名为恭敬。《大智度论》三十卷言:「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指内心谦恭,外相崇敬。虔诚恭敬,至诚恳切。彻底放下,全身靠倒。
所尊所重唯弥陀,唯归弥陀一佛。万德洪名,万善总体,无欠无余。
《大经》言:「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此是机法二种深信之相。
《大经》言:「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此指自力行者,憍慢无谦敬心,不能信此法。
「执持称名号」,「执持」即是「称名号」。如《阿弥陀经》所言「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之意。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但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念十方诸佛」,反显法。以「念十方诸佛」反显「专念弥陀一佛」。念弥陀一佛容易,念十方诸佛困难。弥陀是「诸佛之王」,念弥陀即念十方诸佛。
《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此是「直接法」,唯举弥陀一佛摄取不舍,非举十方诸佛。
念弥陀,弥陀摄取不舍;念弥陀,弥陀临终来迎。
二、「弥陀章」之本愿取意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此文名为「本愿取意文」。此文是整部《易行品》的精髓、核心,亦是「弥陀章」三十二偈颂的总叙。此文合采净土三经核心之文,以彰「本愿称名易行殊胜」之极致,包括:《大经》之本愿文(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与成就偈,《观经》之「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之文,《小经》「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之文。合采以上五段经文,而取其意以造文,故名为「本愿取意文」。兹列表以明,并引其文以证。
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 |
第十八愿文 |
第十八愿成就文 |
若人 |
十方众生 |
诸有众生 |
念我 |
至心信乐 |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
称名 |
乃至十念 |
乃至一念 |
自归 |
欲生我国 |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
即入必定 |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
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成就偈: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庄严经》亦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阿弥陀佛本愿」即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此愿名为「念佛往生愿」。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之根本愿,此根本愿是整部《无量寿经》的根源,是净土三经的根源,也是整个净土宗的根源。若无弥陀本愿,则无净土宗,亦无净土三经,更无阿弥陀佛,可知弥陀本愿之重要。《无量寿经》中释尊已亲言「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此偈又名为「本愿成就偈」,亦即解释第十八愿之念佛功能,可知,释尊独称第十八愿为本愿。本愿在讲「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此意证之前面所引四段经文便可了然。
故龙树菩萨直承之而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此後代代相承之祖师亦以此「本愿称名」作为净土宗之「心法」。
如天亲菩萨《往生论》以「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为核心。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开宗明义便说:「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最後之结论也前後呼应地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又说:「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善导大师《观经疏》之结论也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又於《往生礼赞》说:「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法照大师《五会法事赞》也说:「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标起。先举教理之根源,发起後面之因行果益。
「本愿」:直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愿,第十九、二十及其余诸愿皆非根本愿,为使众生欣慕极乐净土而归此愿,故余四十七愿谓之「欣慕愿」。「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故应掌握根本。
「本愿如是」:「如是」者,下之「念我称名,自归必定」之二句,非此则非弥陀本愿。有具体内容,亦即方法、目标、利益。清楚明朗,一目了然。
只要「念我称名自归」,自然便能「即入必定」,此是弥陀本愿力之自然功能,不用众生造作,亦不假藉他因,全是弥陀本愿之力,故言「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愿文之「十方众生」,成就文之「诸有众生」。然十方众生通指十法界之中佛法界以外九法界众生,而此「若人」唯指六凡之人道,以六道中人道之善恶凡夫为主,显示第十八愿「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旨。凡夫之中,人道为本,余趣为旁。盖,天人正乐,修罗方瞋,三恶愚苦,唯人道苦乐互具,易生厌秽欣净、离苦得乐之愿行。
「念我称名」:「念」者,愿文之「至心信乐」;「我」者,南无阿弥陀佛。故「念我」即是意业之信佛忆佛,亦即信受弥陀救度、意念弥陀佛名。「称名」者,愿文之「乃至十念」,口业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故「念我称名」,要而言之,即是「专称弥陀佛名」。
可知:愿文「乃至十念」之「念」者,即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是「称念佛名」(故言「念我称名」),即是四种念佛之中「称名念佛」,非余三种之念佛。此即显示龙树菩萨判定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为「称名念佛」。
「乃至十念」,善导大师也解释说「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此亦是称名念佛之意。
净土宗传承祖师解释本愿文之「乃至十念」之「念」为「称念」之念者,始自龙树菩萨《易行品》。
弥陀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力用,其力用者何?如《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善导大师《往生礼赞》释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自归」:愿文之「欲生我国」,成就文之「愿生彼国」。「自」者自己,「归」者归命,如本品《赞弥陀偈》多言「是故我归命」,亦如《往生论》天亲菩萨自言「我一心归命」。
不顾他人,我尽管一心归命。自己的生死大事,岂可看人脸色而生顾虑,故应不虑他人,应自己劝勉策励,誓毕此生专修净土法门,专依弥陀本愿,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小经》释尊三次劝勉众生愿生,三劝即是常劝,显示释尊之本怀。是故善导《往生礼赞》言:「各闻强健有力时,自策自励求常住。」此亦是自归之意。
「念我称名」即是「自归」,自归即是「南无归命」。身心性命归於弥陀,与佛一体,心心相印,函盖相合;佛命生命,一体不离。
正觉之佛命,归命之众生,生佛一体;佛心有生,生心有佛。
「即入必定」:愿文之「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成就文之「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成就偈之「自致不退转」之意。
「必定」者,必定成佛之位,亦名正定聚,亦名不退转。《大智度论》九十三卷言:「阿鞞跋致(不退)即是必定。必定者,必当作佛。」
「即」有「同时即」与「异时即」,此是「同时即」,如本《品》「弥陀章」「现生不退」之偈言「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此「即入必定」显示「念我称名自归」之人,已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人;即时不退於佛格,往生刹那,顿超十地,快速成佛。
《小经》言:「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善导大师《观经疏》释言:「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昙鸾大师言:「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不从一地至一地。」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小经》言:「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结劝。结归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意。本愿文及成就文所言「乃至十念、一念」之「乃至」,《小经》所言「若一日……若七日」之「若」,「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一念」之意。
此句不只是结劝,也是龙树菩萨悲心显露之处。只要称名念佛,便能「即入必定」,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实是「方便易行疾至」。因此,菩萨悲心深切,劝导众生常应忆念,以蒙「现生不退」必生净土之无上大利。菩萨悲心,溢於言表。
善导大师《观经疏》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此文虽短,富含一宗主要内容,即是「机、教、行、益」,或「机、教、行、果」。机是凡夫,教是本愿,行是称名,益是不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此是教理;「若人念我称名自归」,此是行法;「即入必定」得菩提,此是利益。显明「念我称名自归」为因,自有今生不退(必定)、来生成佛之果。一因具二果。今生得不退,往生成佛果。
简言之,即是「本愿称名,现生不退」。「本愿」是教,「称名」是行,不退与成佛,是现当二益。净土法门之教理、因行、果益,关系历然分明;而称名为因,成佛为果,更凸显净土宗「念佛成佛」一因一果之关系,非如圣道法门多因一果之「行诸难行,久乃可得」。则此易行道,不单是易行,亦是绝对性之殊胜道。
「念我、称名、自归、必定」,此是净土宗之「宗旨」,亦是净土宗之「特色」。
念我--信受--信受弥陀救度,
称名--专称--专称弥陀佛名,
自归--愿生--愿生弥陀净土,
必定--度生--广度十方众生。
弥陀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自归即入必定--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本愿之对象--不论何人:圣凡善恶、男女老少、缁素贤愚,皆总包含。
本愿之方法--念我称名自归。
本愿之利益--现当二益(现生必定,往生证果)。
本愿之呼唤--呼唤众生「常应忆念」。
三、「现生不退」之偈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称念弥陀佛名之意。弥陀佛名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如玄奘大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所言「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即时入必定」:如上所解「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意。
「是故我常念」:「是故常应忆念」之意,亦即「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偈是净土宗的心髓,也是龙树菩萨的心声,菩萨自我告白地说:「只要念佛,便能即时入必定,易行疾至莫过於此,因此我龙树,恒常忆念南无阿弥陀佛。」此偈几与《大经》「本愿成就偈」同功,偈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本愿取意文」是《易行品》之骨髓、核心、归趋,《易行品》目的在说此弥陀本愿。易行中最极易行,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方便非过程,非权说,非不了义,乃直达目标之方法、龙树菩萨思想圆熟之所在,亦彼一生自行化他之归趋与目的。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也说:「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此本愿取意文如明灯,照亮行者前程,指出目的与方法,明示安身立命之处。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玖、《易行品》於净土宗之功绩
龙树菩萨《易行品》於净土宗有三大根本性的重大功勳。一、难易二道判;二、本愿称名论;三、现生不退论。
一、难易二道判
龙树菩萨於净土宗教义发挥之中,最有名的即是难易二道的教判。即将释尊一代浩如渊海的教法,总判为难易二道,即「难行道」与「易行道」。再度引其文如次: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此难易二道的教判彰显:勤行三学六度万行,即是难行道;专一称念弥陀佛名,即是易行道。并以譬喻显明难易二道之优劣,而暗示舍难取易。即难行道如陆路步行,以步行显示艰难、缓慢、困苦、风险,应当舍弃;易行道如水路乘船,以乘船显示容易、快速、安乐、无虞,应当选取。
此难易二道之教判,奠定净土宗「本愿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之教理基柱,判定净土宗是念佛之道、容易之道、快速之道、安乐之道、无虞之道、如他力乘船之道;除了净土宗之外,其余所有法门,都是诸行之道、艰难之道、缓慢之道、困苦之道、风险之道、如自力步行之道。
此难易二道之教判,为净土宗之「易行」与「殊胜」,一锤定音,使净土宗在大小显密各宗之中,永居登峰造极、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地位。可知,《易行品》虽然文字不长,然其涵义甚广,影响甚钜。
此难易二道之教判,可谓开天辟地之壮举,前无古人,後启来者。此教判既开启了後来各宗判教的先河,也是净土宗判教的嚆矢,发起昙鸾大师自他二力、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善导大师要弘正杂助定之鸿判,从而广引五乘群机,齐入本愿称名他力易行之净土宗。
释尊一代之教,浩瀚广博,必有易行之道;群萌六识之心,愚痴暗钝,全无择法之眼。幸有龙树菩萨慧眼见真,作难易二道之判,明苦乐二行之法,独举弥陀本愿之称名,标示现生不退之胜益,遥引末法之群萌,尽入极乐之莲邦。若无龙树菩萨难易二道之判,则罪恶生死之凡夫,广大无边之群萌,势必旷劫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由此难易二道之鸿判,知龙树菩萨悲心之深广,恩泽之难喻。我等只有依教奉行,舍难就易,专称佛名,往生净土,方堪报恩。
二、本愿称名论
龙树菩萨於净土宗教义发挥之中,最有名的除了「难易二道判」之外,即是「本愿称名论」与「现生不退论」。
《易行品》不但在於说明易行道,更是尊崇高推易行道之易行与殊胜。而此易行与殊胜的内容,即是「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而「信方便、易行、疾至」的方法,即是「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而「称名号」以阿弥陀佛的本愿为根源。《易行品》中说阿弥陀佛「本愿称名」的,即是「弥陀章」龙树菩萨所举的「本愿取意文」:「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此弥陀本愿称名,不但是净土三经之根源,也是《大经》之根本,更是四十八愿之愿王;亦是十方众生往生成佛的根本依据,也是净土宗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典据。
由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显出净土宗特色,明确净土宗之教、理、行、果,机、教、行、益,奠定净土宗根本教理之基础,於净土宗有不磨之功。
故此「本愿取意文」,总括净土宗一大法门,为净土宗之核心、精髓、根本相承,等同净土宗的遗传基因。自龙树菩萨始,「本愿」即成为净土宗的根本教理,「称名」即成为净土宗的根本行法。後继之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无不围绕「本愿称名」而展开宗义,大弘法化。故此本愿取意文,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举凡後世之弘扬净土者,如果偏离龙树菩萨的本愿取意文,可知即非纯正的净土宗。
三、现生不退论
净土宗特色「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平生与临终相对,亦即不待临终,於平生之间,往生之业已经成就,往生有分,必定往生,从因说果,现生已经预得不退转之果位,此谓之「业成不退」。亦即现世已得安心,非至临终来迎、彼土不退方才安心。
此教义龙树菩萨於《易行品》之中屡屡言及,列举十文如下:
⒈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
⒉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⒊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⒋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
⒌闻是佛名能信受者,即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⒍若人一心称其名号,即得不退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⒎其有称名者,即得不退转。
⒏其有闻名者,即得不退转。
⒐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⒑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以上引文一至三之「疾」是快速的意思,乃相对於难行道之三大阿僧只劫,显明易行道相当快速(顿超之法故)。引文五至十之「即」,就是「当下」「立刻」,亦即显明非但快速,乃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易行品》所言「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即入必定」「即时入必定」之文,清楚显明净土宗易行道之特色,亦即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则「现生」於「娑婆世界」即得「不退转位」,非俟他生他土。此即是净土宗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有关净土宗特色之深广内涵与巨大影响,兹引净宗法师《净土宗特色导读》一文以明。
所谓「特色」,即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辨识事物,必须把握其特色,不然就会张冠李戴,产生错误;修学净土,也必须掌握净土宗的特色,不然就会圣净不分,失去往生。
净土宗有无特色?很显然,若无特色,则净土一宗不能成立。
净土宗有何特色?当代净土宗慧净法师,根据净土三经及相承祖释,提炼为四句话、十六个字,谓:「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准确,简练,系统,明了,独显弥陀救度,超胜余佛净土,不共圣道诸宗,至简易,至高深,至稳当,至快捷,万机不漏,一生速成;可谓握一宗咽喉,通法门幽关,除行人恐惧,畅往生达道。
前二句为根本纲宗,後二句明今生胜益;又前一句为因行,後三句为果益。根本自摄枝末,因行必招果益,故四句可收为二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又可收入一句「本愿称名」。
本愿,明教理;称名,明行法;凡夫,明摄机;入报,明果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明净土宗之「教、行、机、益」,即:造罪凡夫,以弥陀本愿不虚故,称名愿生,皆得往生真实无漏极乐报土。而且是平生之时圆满达成往生之业,不待临终;於此世间即获不退转之果位,非至极乐。
本愿称名:圣道诸宗以众生心性为体,悟明心性为宗;净土一宗以本愿名号为体,称名往生为宗,故「本愿称名」为净土宗不共圣道诸宗之特色。又余佛净土虽也劝往生,但未闻有称名往生之本愿,独有弥陀一佛发称名往生之本愿,故「本愿称名」为净土宗超胜余佛净土之特色。
凡夫入报:依圣道诸宗修习,必须登地以上的大菩萨,才能前至诸佛报土;他方净土虽不乏高妙报土,然而一切决非罪障凡夫可至之处。今净土一宗,凡夫称名,仗阿弥陀佛愿力,得生极乐最妙报土,证同弥陀,故此「凡夫入报」即为圣道诸宗所无、他方净土未闻之特色。
平生业成:圣道修行,仗自力累积之功,有渐次断证之位,初果圣人尚需七次往返天上人间,而後业成解脱,不受後有。今净土宗,任何罪重之人,只此一生,决定往生,生死了办,不再轮回。然而如果必须累积一生勤行,直到临终见佛来迎,方才往生业成,仍然不免圣道自力的色彩,往生存有不确定的因素。今说「平生业成」,不说「一生业成」,即是在平时一生之任何时候,皆是往生业成之时。因本愿称名,往生仗佛愿力;佛愿力成故,众生往生之业已由佛边完成;佛边已成故,何时众生信受称名,即时乘佛愿力,往生之业达成,不待临终。唯有临终才信受弥陀愿力者,方是「临终业成」,亦即临终一念往生业成。可知平生业成从机边含「临终一念业成」与「平生念念业成」两种状况,而从法边则是「弥陀愿力业成」。任何人、任何时,信受称名,往生之业当体成就,业成不坏故,自然念念称名有相续之功,声声往生无不定之虑,故说「正定之业」「万修万人去」「遇无空过者」,独成净土宗之特色。
现生不退:於圣道修行,不退转位乃是极艰、极难、极重、极要、极尊、极大之事,非敢率尔轻谈、妄自期许,要须生生正见不失,勇猛精修,历一大阿僧只劫方可达致,何况长劫疲劳苦修过程中,退道者如大海水之多,进步者只毛滴水之少;舍利弗以六住菩萨之位,尚以乞眼因缘退心,余者可知。今净土宗,凡夫罪人,但以本愿称名一法,尽获弥陀因中万行果上万德,圆满成佛所需一切功德,於娑婆界登不退位,以烦恼身入圣众数。如此教理,圣道诸宗所绝无,十方世界所仅有,独成净土宗之特色。
如上,开为四句,合为一句「本愿称名」。有此一句,自然流出三句。因为「本愿称名」,所以「凡夫入报」;因为「本愿称名」,所以「平生业成」;因为「本愿称名」,所以「现生不退」。
如此重要而鲜明之特色,本含於佛经祖释之中,今将之系统归纳整理,鲜明提出,一一出示经文祖释为证,普令见闻之人耳目开明。
拾、《易行品》难易二道图表
净土门是「信念佛」而非「修诸行」之教,是依靠信受弥陀「救度」之教,而非依靠自己修行「六度」万行之教。
本来圣道门、净土门皆有信,也皆有行。但相对地,对圣道门来说,纵然实相、佛性之理信得极真,但如不能落实於自身之修行,破我法二执,依然不出生死,因此,圣道门可说是「修行」之教。又,对净土门来说,行不是问题,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称名,毫无艰难。但如此简单易行之称名,能使下劣凡夫往生成佛,一般人不能相信;因不信而不能专一称名,最後失去往生。若有信心,则千人称名千人往生,万人念佛万人成佛,所以净土门可说是「信心」之教。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元照大师《弥陀经义疏》说:
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世间甚难信也。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说:
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印光大师《文钞》说:
净土法门,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能於此法深生信心,则虽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
纯正的净土法门即是易行道,在方法上容易,在境界上顿超。龙树菩萨於《易行品》言「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阿惟越致地」即是「不退转地」。疾至不退转地之方法,龙树菩萨言:「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故知: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必能疾至不退转地,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极乐圣数,一旦命终,即生极乐,速证佛果。故「易行疾至」之「易行道」即是净土宗之称名念佛。
「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之念佛人,不假修持之造作,日常生活,唯任运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便可。《大经》言「乃至一念」(短在一念);又言「乃至十念」(长在一生);《小经》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此等经文皆谓: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即「必生弥陀净土」,闻信之後,则「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之念佛。善导大师言:「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此即显示称名念佛是易行道,以弥陀光明摄取不舍,故使念佛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真正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人修万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