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宗旨略说
──慧净法师二○一四年三月九日於台南佛一开示(第六集)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研讨净土宗的宗旨,共分四个主题:第一,信受弥陀救度;第二,专称弥陀佛名;第三,愿生弥陀净土;第四,广度十方众生。
一、信受弥陀救度
「信受弥陀救度」,第一句就显明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更显示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慈」就是无缘大慈,无条件的爱心;「大悲」就是同体大悲,把众生的苦当作是不分自他的一体苦难,同难共济。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首先要知道我们这个法门,是救度的法门,救度的主人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就是你、我、他,所有的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的众生,都是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等觉菩萨若求生极乐世界,固然可以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阿鼻地狱的众生,也可以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照摄,当然也可以让阿弥陀佛的光明救度到极乐世界。
既然称为「救度的法门」,顾名思义,显示往生极乐,解脱生死轮回,完全不是靠我们众生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不是靠我们自己修持的功夫,也不是靠自己累积的功德,或是靠自己的学问、道德、身分,都不是。既然是「救度」,也可说是绝对性的──爱心,是没条件;力量,是绝对能够救度任何众生。
学习净土法门若没有了解这一点,即使平日如何精进念佛想往生极乐世界,但心中一定会忐忑不安,并且疑惑:以我这样的情形,这种低微的身分哪有资格让阿弥陀佛救?哪有资格进入极乐世界?或者会想:我功夫够不够?我功德够不够?临终若无法正念现前,我一生的修持岂不是白费了?会产生类似这些疑惑。所以,若不知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虽然也念佛,可是心中还是不相信,不相信就会不安。
因此,我们宗旨第一句就是显明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样来念佛,这一生才可以安稳,而且,显示着我们这个法门的特色──平生业成。在有生之年,还活着的时候,还未到临终,甚至也没看到阿弥陀佛,就可以肯定往生有分,必定往生,不再轮回六道,已经是极乐世界圣众之一,就可以这样肯定。所以学净土法门,要先了解这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这是非常重要的。
宗旨第二句是「专称弥陀佛名」,是显明救度的方法。不管知不知这个道理,只要他专称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忆佛念佛,念念不舍,念念相续,一生不变──若是这样,了解道理而相信的人叫做「明信佛智」,不了解却能这样做的人就是「暗合道妙」。因为,「专称弥陀佛名」就是蒙受弥陀救度的方法,就是往生的正因。
宗旨第三句是「愿生弥陀净土」,显明阿弥陀佛救度的目标。众生若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就还在三界火宅、六道苦海,所以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到极乐世界;既然是念佛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也要随顺阿弥陀佛的愿,愿生极乐世界。所以,第三句是显明救度的目标,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第四句是「广度十方众生」,显明救度的目的。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麽?有两种:一种是自利,一种是利他。「自利」就是让我们离开六道轮回这个痛苦,进一步能够成佛,成佛就决定可以救度众生,可以显化到十方世界,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救度众生就是「利他」。
或许有人会想:我这麽愚痴,愿力也没有那麽广大,我只要能够往生就可以了,不敢想要救度众生。其实不管我们想不想,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就有那种愿力,不用勉强,也不用学习,是天生自然、欢欢喜喜来救度众生,而且好像在游玩一样,所以叫做「游戏神通」。
简而言之,「信受弥陀救度」显示我们这个法门是救度的法门,「专称弥陀佛名」显示我们这个救度的方法就是念佛,「愿生弥陀净土」显示救度的目标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要贪恋人界或是天上;第四,「广度十方众生」是显示救度的目的就是要自利,也是要利他。
「信受弥陀救度」的「信受」,这两句的来源是在那里呢?《阿弥陀经》说:
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释迦牟尼佛要舍利弗信受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并且也要信受十方诸佛所证明、所赞叹、所劝信。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所说的,就是等於对我们说的,也是对所有众生所说的。信受释迦牟尼佛什麽话呢?释迦牟尼佛说:「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必定蒙受弥陀的救度、接引,往生弥陀净土,无有差错」。阿弥陀佛在我们临终的时候会现前来迎接我们,既然弥陀现前,必使我们心不颠倒而往生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这样说,十方诸佛也这样来作证明,因此,释迦牟尼佛跟舍利弗说,这个道理你要相信,你要接受,不要怀疑,不要排斥拒绝。
《阿弥陀经》最後两句说:
信受欢喜,作礼而去。
天人、阿修罗,乃至二千五百位的阿罗汉,以及文殊、弥勒、诸大菩萨,听到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以及十方诸佛证明释迦牟尼佛是如语者,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是不虚语者、是不诳语者,大家听了之後就很欢喜的相信接受,然後作礼而去──亦即依教奉行,将念佛作为他日常生活的实践,使念佛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念佛。这就是《阿弥陀经》最後二句所说的「欢喜信受,作礼而去」。所以「信受」二字,是出自《阿弥陀经》。
进一步说,「信」是什麽意思呢?「信」就是相信,不只是脑筋相信,而是内心深信,这种信非常的深刻、彻底,刻入我们的心底,没有半点的怀疑。「受」就是接受,完全接受,彻底接受,没有丝毫的犹豫或拒绝。
「信受」也就是「依靠」的意思,彻彻底底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绝对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丝毫的怀疑,百分之百的依靠、没有丝毫的保留。就好像一个生病的人,看了无数的医生都治不好,这个时候遇到一个高明的医生,任何疑难杂症只要几帖药就可以完全医好,此时此刻,他必定完全依靠这个医生,服用这个医生所开的药;又像跌入大海中的人,在海里载浮载沉,就快沉入水底的时候,遇到有人伸手相救,此时一定会完全彻底的接受他的救度,因为这是与性命绝对相关的关键时刻,也是唯一机会,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信受」就是这种意思。
其实,佛教本来就是救度的宗教,因为佛教的主旨、核心教理是「慈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教若去除了「慈悲」,不仅修行人无法成佛,菩萨也不是菩萨,就没有佛教了。因此,可说慈悲就是整个佛教的性命、佛教的整体、佛教的核心。因为有慈悲,而且慈悲达到究竟,这样才可以成佛。
慈悲有三种:「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生缘慈」,藉由看到众生的苦难,体会到众生的苦难,而引起自己同情悲悯之心,如果不是藉由这个外境因缘,凡夫就无法产生这种悲悯之心,这就是「众生缘慈」。
「法缘慈」,菩萨无我执、无法执,已进入空性;既然进入空性,自然会感觉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都应该得到成佛涅盘之乐,只因被无明业障所迷,所以不断造业、受苦,自然产生悲悯,非要救度众生不可,这就是「法缘慈」。
「无缘慈」,到了佛的境界,就无所谓说慈不慈悲,因为佛天生就是要救度众生的,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来救度众生,这就是佛的「无缘慈」。
在大乘经典当中,处处都在说佛的慈悲,净土宗是大乘中的最究竟大乘,所以更加强调阿弥陀佛慈悲的救度。净土宗的三部正依经典,根本经典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从头到尾文文句句都是在显示阿弥陀佛对我们众生无条件的救度,可谓字字放光,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阿弥陀佛的性命,每一字每一句也都是我们的性命,因为有《无量寿经》的内涵,才可以显示阿弥陀佛的慈悲,有《无量寿经》才让我们有生命解脱的依靠。所以《无量寿经》是阿弥陀佛的性命,也是我们的性命。
每一部经都可分作三大部分:「序分」「正信分」「流通分」。「序分」又分「证信序」和「发起序」。「证信序」是:佛在何时、何地,向什麽人,讲什麽法,由什麽人流传下来,亦即说明「闻、信、时、主、处、众」等六事(称为六成就)。证明这部经的内容确确实实是佛对大众所说的,有时间、有地点、有听众等为证,不是虚假伪造的。
「发起序」是:这部经的发起因缘,也就是这部经是为了怎麽而说的。「证信序」是所有经典序分所通有者(又称「通序」),「发起序」就有个别的不同。每部经的发起序,也就是开宗明义的地方,就会先说出这部经的宗旨、内涵。《无量寿经》有上下两卷,上卷中「发起序」的经文也叫做「释迦出世本怀文」,所谓「本怀文」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心中最想要讲、一定要讲的法,也就是释尊之所以要出现在这世间的目的,这个叫做「释迦本怀文」。经文如下: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
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在这里,「如来」是指谁呢?当然是指释迦牟尼佛。但是,诸佛出世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而只有一个法可以轻易救度十方众生──不只是圣人可以得到利益,凡夫也可以得到利益;不只是善人可以领受利益,恶人也可以领受利益;不只是天上人间可以得到利益,甚至三恶道众生也可以得到利益。这样,这个法就是佛唯一非讲不可的法。所以,从近的来说,这里所说的如来是指在娑婆世界,二千五百年前出现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远的来说呢,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意思。
「无尽大悲」,佛出现在世间,都是抱着无限、无边、无量、无上的大悲,要为十方众生──圣人、凡夫、善人、恶人来设想。
「矜哀三界」,「矜哀」就是怜愍、同情,「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包含欲界的六天,阿修罗道、人间,以及地狱、饿鬼、畜生。也就是说,三界全都是十方诸佛无尽大悲所矜悯、怜悯、悲悯、同情、体贴要救度的对象。
有人或者会疑惑:三恶道的众生当然要救度,恶人、凡夫也要救度,苦恼的人也要救度,可是已经上生天堂,乃至在色界天、无色界天,已进入甚深的禅定,难道也需要佛来同情悲悯救度吗?确实如此,都需要。因为,不管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都仍是凡夫,不是圣人,那些天人之乐,禅定之乐,只不过是暂时的、有限的,不是彻底、究竟的。为什麽?因为他们还在轮回当中,天寿尽时,一样会随着过去的业再堕落,或堕落到人间,或堕落到三恶道;天寿一尽,又出世在天上的,是非常非常少的。若是堕落,就受痛苦了。所以三界众生,都是佛要救度的对象。
以欲界天来说,要十善才能出生在天上;若生色界天,必须要有禅定和四无量心;生无色界天,要有更深的禅定。可是即使这样,天上的业报尽时,也可能堕落三恶道中,这样说来,岂不是善和恶是在一起的?善不是真善,恶也不是真恶,来来去去,就好像到隔壁转个身,又过来了。所以说三界的善恶,都不是究竟的,都需要佛的悲悯。佛出现在世间,就是因为矜哀三界,所以「光阐道教」。光阐道教意即非常宽阔的来讲说八万四千法门;讲这些法门的目的是什麽?──「欲拯济群萌」,要救度三界苦海的群萌。
「群萌」就是众生的意思,「群」就是群众,非常多的意思;「萌」,就好像园里的草萌芽,一整片。所以「群萌」就是迷惑的众生、受苦恼的众生;三界的众生都是群萌,虽然地狱、饿鬼道的众生是苦恼的群萌,人界、天界的众生,无论色界、无色界,也是苦恼的群萌,都需要佛无尽大悲的救度,所以说「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在光阐八万四千法门之中,要有利益三界群萌的法,而且是要使他们得到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就是成佛,意思就是说,不只是救度而已,而且要让他们成佛。
「拯济」以现代话来说就是「救度」,什麽样是救度呢?经文说「矜哀三界」。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犹如火宅,无论是三恶道也好,人间、欲界天也好、色界天也好、无色界天也好,都像火宅。譬如房子失火了,火焰非常旺,所有能够逃生的出口都被火封起来了,根本无路可逃,而且外面的消防人员也进不来,在可说没有一丝活命的希望,这时候,突然从空中降下了云梯把我们救出,使得我们离开充满火焰的房子,才得以活命。也好像一个人溺水,在水中浮沉、呼叫,经过很久的时间,却都没人听到,虽然他也会游泳,但这时已全身无力,眼见就要没顶了,在千钧一发之际,忽然驶来一艘大船,有救生艇,又有救生人员,伸出手将我们拉起来,这时候他不可能拒绝救生员,一定会随顺对方,让他救到船上。这就是「救度」的意思。
我们凡夫都是群萌,在三界火宅里面,受「生、老、病、死」之火的燃烧,受「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之火的燃烧,受在六道来来去去、无穷无尽的轮回、无穷无尽的造业之火的燃烧。现在,佛降下云梯将我们救出火宅,旷劫以来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在六道苦海浮沉至今,非常痛苦,非常悲惨,现在阿弥陀佛用他的大悲愿船,将我们从六道苦海救起来,这就是「救度」「拯济」的意思。
「惠以真实之利」,「惠」就是恩惠,惠赐的意思,也就是白白得到他人的东西。譬如,有一个人去上班,他每月支领薪水,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是他劳心劳力付出所应得的,无所谓恩惠不恩惠;可是,有一天这个人身染重病,不只无法上班,而且还需住院接受昂贵的医疗,他一生的积蓄也不够缴纳医药费。幸运的,他过去的老板很有钱,又很有爱心,他亲自带着礼物来医院探望这位员工,并且跟他说:「你虽然没有来上班,我照常付你同样的薪水,你在这里所欠的医药费,我完全替你支付,甚至你以後若无法上班领薪水,你的家庭经济我都完全照顾。」也就是说,他一生生活中的一切需要,这位老板都完全负责,这个就是惠赐。
阿弥陀佛惠赐功德给我们这些十方造罪、造业、受苦恼的群萌,让我们可以离开苦海,而且往生净土而成佛,这叫做「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真实和方便是相对待的,不是方便善巧的利益,而是究竟、彻底、最高的利益,简要来说,就是成佛。从凡夫初发心精进修行到达成佛有五十一个阶层──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每一阶层都不同,除非是到达妙觉菩萨,也就是成佛,这样才是真正的究竟与真实,否则都还在中途、方便之中。
现在,阿弥陀佛惠赐我们的是真实利益,不是方便利益,是最上、最究竟的利益,也就是成佛,这样的内容在《无量寿经》就已经明白的显示出来了。《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之中,最根本的就是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意思就是说,法藏若成佛,他要以这句名号来救度众生,众生只要真心地相信、欢喜接受,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而「欲生我国」,这样「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就是乃至临终的时候,念十句的阿弥陀佛,甚至「乃至一念」,也可以当下往生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流通分的地方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大利」就是「具足无上功德」,这种大利,就是刚刚本怀文所说的「真实之利」,所以这个「大利」,不是大小的大,而是「无上功德」的大,无上功德就是「佛」的意思。所以阿弥陀佛惠赐给我们的是成佛的利益,不只让我们离现在的苦,得往生天堂的乐,或者离三界六道的苦,得到声闻缘觉的乐,或者是在菩萨阶层之中的乐而已,如果是这样,都不是无上功德,不是大利,不是真实之利。
所以我们学习净土法门,要了解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法门,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的「序分」开宗明义就已经显明出来了,而整部经中,文文句句,处处都在显示阿弥陀佛对我们无条件的救度,要惠赐我们真实之利。
这个救度的法门不是哪个宗派或祖师所独创,而是依据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慈悲宣说的。《无量寿经》讲救度法语的地方很多,譬如在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之後,另外以三种愿来包含这四十八大愿,光耀这四十八大愿,作为四十八大愿的结愿,这三个愿又叫重誓偈: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超世愿」,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愿;「等觉」就是正等正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十方三世诸佛都有发愿要救度众生,譬如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药师佛十二大愿,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等等,十方诸佛都是根据自己所发的愿而艰辛修行,历经三大阿僧只劫,达到愿行圆满才成佛。但是其中唯有阿弥陀佛的愿是超越十方诸佛,可以救度十方诸佛所救不起的众生,所以在四十八大愿之後,再说此重誓偈来显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超世愿。
「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阿弥陀佛的愿是救度众生的,众生要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自己本身的根机或修行功夫,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乃至十劫以後的无量劫,都要成为布施的功德主,成为一位救济的主人。「普济」就是普遍救度,范围很广大,包含十方众生都要救度。「贫苦」,在佛教中所说的「贫」不是没有钱的意思,是指福报、智慧而言。《法华经》就说:
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
六道众生全都是贫,全都是苦,为什麽贫苦呢?因为无福、无慧,无福就贫,无慧就苦。阿弥陀佛就是要救度我们这些在六道轮回的无福无慧众生,使我们快速离开三界六道,得到福和慧,使我们能够「福慧圆满」、「福慧具足」,使我们「福慧两足尊」──成佛。
所以净土法门是完全依靠弥陀救度的法门,依众生的身分来说,《大经》是说「三辈」(上辈、中辈、下辈),《观无量寿经》是说「九品」(上品、中品、下品),可是不管是三辈或九品,根机高或低,只要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全部都靠阿弥陀佛,不是靠自己。我们依靠阿弥陀佛是靠阿弥陀佛的什麽力呢?当然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功德力。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阿弥陀佛要救度众生,方法显示在哪里呢?显示在这句名号,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是阿弥陀佛的本体,是阿弥陀佛佛力、愿力与功德力聚集之所在。阿弥陀佛就是名号,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名体一如,名体不离,名体相即,名就是体,体就是名,所以说「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要让三世十方的众生不论身在何方,都能听到这句名号,而念佛愿生极乐世界,否则他就不成正觉,这明确显示阿弥陀佛就是以名号来救度众生。
以我们凡夫而言,我们没有脱离六道苦海、三界火宅的力量,如果说我们也有力量,有的只是业力而已。《地藏经》说: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婬、妄语,百千罪状。
又说: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我们旷劫以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轮回之中,每一世、每一生所累积的业非常多、非常大、非常强,《地藏经》说超过须弥山,而且比大海更加深;这些业障碍着我们脱离三界六道轮回,障碍着我们离苦得乐、超凡入圣,所以说「能障圣道」。这样说起来,我们哪有什麽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之力呢?所以必须要靠佛力。
《大宝积经如来会》(《无量寿经》的异译本)就说: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这段经文和「重誓偈」的第二段内容是相同的内涵,只是因为翻译的人不同,所以文字就有不同,但是内涵却是一致的。「心或不堪常行施」,如果阿弥陀佛没有那种布施众生福慧,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慈悲心,他就无法成为救度世间的法王。他必须要有这种心,而且广济十方没有福慧的众生,能够使十方众生离开三界六道轮回的苦海,降伏进而断除烦恼,消除十方众生的业障,免除十方众生的果报,使十方众生离开三恶道、离开火宅,而且成佛得到彻底地安稳和快乐,;如果他不能达到这种地步,他就不成为「救世之法王」。
法王就是佛,阿弥陀佛是救度十方众生的法王,显示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而且是确实真正的救度,因为是救度我们离开三界六道苦海,救度我们离苦得乐,使我们超凡入圣,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一样,这种的救度不是其他的救度所能比拟的。
《庄严经》也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这也是在显示阿弥陀佛他力的救度。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一直在呼唤我们「轮回诸趣众生类」,无论轮回在天道的天人之类,轮回在人间的人间之类,甚至堕落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之类,阿弥陀佛都在呼唤,呼唤他们赶紧要让他救到极乐世界。而且「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连阿鼻地狱之五逆、十恶、谤法的众生,阿弥陀佛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要救他。显示这个法门是救度的法门,而且是任何众生都可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这里就说「拔有情」,「拔」是比救度更加深刻的语气,拔度阿鼻地狱的有情众生。
《无量寿经》也说: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显示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并将这个法藏──成佛的功德宝海,布施、惠赐给我们,这也就是「惠以真实之利」的意思,所以就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以清白的法惠赐给我们,使我们能够离苦得乐、超凡入圣,能够得到成佛的这个利益。唯有清白之法才是成佛之法,否则都是有污染、有缺陷的。以菩萨而言,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入一分寂光土,无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证,证到最後,如果还有一分的无明未破,就还不是究竟的佛,就还不是清白之法。阿弥陀佛专求清白之法──也就是成佛的法,来惠赐利益我们十方众生,所以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使我们十方众生能够成就成佛的功德。《无量寿经》也说: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阿弥陀佛没受我们的拜托、请求,主动地来担我们的重担,我们有甚麽重担?当然就是罪业,我们生生世世以来罪业非常多、非常重,我们没办法承担,但是阿弥陀佛一肩承担,完全为我们负责,偿还我们的罪业,使我们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做「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庶类」和本怀文所说的「群萌」是同样的意思。
又说: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於诸众生,视若自己。
「以不请之法」,这个「法」道理非常深奥,只有佛与佛才能了解,菩萨、声闻、缘觉都还无法了解,比如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不知道如何请问,所以这个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的,所以说是「不请之法」。这个「不请之法」道理深奥,难以相信,但是事上简易,只要念佛就能够往生。所谓难以相信,一方面是道理深信不来,一方面是这麽深奥的法,却这麽轻易就能够得到这样大的利益,所以使人难以相信,因此说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也是「难说之法」。释迦牟尼佛所显示的就是这个难信、难说的「不请之法」。
「於诸众生,视若自己」,阿弥陀佛将我们众生看做是他自己。佛的慈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众生的苦就是阿弥陀佛的苦,我们的业就是阿弥陀佛的业,我们的轮回就是阿弥陀佛的轮回,阿弥陀佛为我们负起全部的责任来解决我们轮回的债。
既然阿弥陀佛为我们承担所有的业,而且成佛至今已经十劫,应该是十劫前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十方的众生也应该都同时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了,为什麽现在我们还在轮回呢?《阿弥陀经》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已发愿」就已往生;如果是「今发愿」,就今生往生;如果是「当发愿」,未来才知道,未来才念佛,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就未来往生。
十劫以来,或者我们未遇到这个法,或者遇到而不相信,所以说「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一直到现在。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把握这殊胜的机遇,生生世世轮回到今生今世就划下休止符,不要再轮回,将来在极乐世界是要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和诸上善人携手同伴来救度十方众生。
不只是《无量寿经》处处显示救度的内涵,其他经典也是。譬如《法华经》,释迦牟尼佛就显明说: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布畏,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
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意思是说,三界是火宅,充满着很多的痛苦和惊恐,这个三界不是别人的,三界是我(释迦牟尼佛)的,三界中的所有众生,全都是我(释迦牟尼佛)的孩子。孩子所住的这个三界,充满着种种的患难、痛苦、惊恐,好像火在烧,好像水在淹,「唯我一人能为救护」,唯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能够救度他,能够保护他。这段经文也是显示救度意涵。
《大集经》也说:
唯佛独是众生父,於烦恼火而救拔。
唯有佛是众生的父母,要救拔深陷烦恼火的众生;众生的烦恼火如果消除,佛性自然就显露,自然就成佛,这段经文也是在显示救度的意涵。
《念佛圆通章》也说:
十方如来,愍念众生,如母忆子。
十方诸佛如来想念众生,疼惜众生,要保护救度众生,就好像母亲之於婴孩一般,母亲保护孩子、养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孩子如果有危险,也要以自己的性命来保护这个孩子,甚至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孩子的性命。母亲的慈爱之心尚且如此,何况是佛呢?所以在《无量寿经》中就进一步说:
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佛哀愍三界的众生,超过父母爱护子女、想念子女。这二段经文都是显示佛对三界众生无微不至的爱护、保护、救度。
《涅盘经》也说:
如来等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适七子中一人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则偏多。如来亦尔,於诸众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则偏重,於放逸者,佛则慈念。
佛视所有众生一体同仁,看所有的众生都好像自己的独子一样。好比一对夫妻有七个子女,这七个子女当中,有一个身体特别不好,也特别笨愚痴拙,为人父母的,自然会多照顾这个小孩。这并不是父母的心不平等,其实父母对待每个小孩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这个小孩生病,所以就特别比较关心。佛也是一样,对众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对犯罪众生就比较关心、在意、想念,为什麽?若以圣人、凡夫来比较,圣人已脱出三界,不受轮回之苦,因此佛对他们就比较不用担心;但是对於尚未脱离三界六道轮回的凡夫众生,因为还在造业、造罪,佛就要赶紧用种种善巧的方便来救度他,引导他出离三界六道轮回。
再细说,三界众生有善人、有恶人,善人出生在天界,享受着天福、天乐,当下不受苦迫,所以佛暂时可以对他们放心。但是如今正在人间造罪、造业,将来会堕落三恶道的众生,佛就要赶紧引导他们、救度他们。因此,佛对众生是一视同仁,一味平等,是没有亲疏怨憎这些差别对待的;佛的心是空的,无是非、善恶、好坏的看法和计较,他只是一味要救度众生,没有其他的念头。但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轻重缓急」,比较急难的,要赶紧去救;不是急难,只是贫穷,还可以慢慢来,有这些不同。但论本体来说是一昧平等的,只要有需要,佛就要救度。《维摩经》也说: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癒。
意思是说,有一位长者,这位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假使这个儿子生病了,父母也好像自己生病一样,为他担忧,为他苦恼,一心想着要如何才能治疗儿子的病;如果儿子的病好了,父母也就没有担忧了。说起来,孩子的病是身体病痛而已,而为人父母则是疼痛在心。所以为人子女者一定要孝顺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要好好的保养身体,不使父母担心,这也是一种孝。
做这个比喻之後,进一步说:
菩萨如是,於诸众生哀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癒,菩萨则癒。
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达到愿行圆满才能成佛,所以菩萨在因地时,对十方众生的爱护、疼惜、怀念就像是对他的孩子一样;众生病了,菩萨同样生病,众生病若好了,菩萨的病也好了。其实菩萨没有什麽病,也没有什麽烦恼,但因为心中不忍众生的苦,所以就好像也和众生同样生病了,所以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观佛三昧经》也说:
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缘,缘苦众生,
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佛的心是什麽样的呢?就是大慈悲;大慈悲的对象是谁呢?是苦恼的众生。佛看到众生受苦恼,就好像射箭入心,要赶紧将箭拔除,以解除这个苦一样。也就是说,我们众生的这个苦对於佛来说就好像一支箭射入佛的心,佛比我们还要痛苦。
《梵网经》也说:
菩萨於恶人所起慈悲,更甚於善人。
菩萨对造恶的人所起的爱心、慈悲心,比对善人还要深重。为什麽,因为恶人是因为无明才会去造业造罪,如果他有智慧,一定也是行善、精进学佛的。所以佛菩萨不是喜欢众生造恶,而是怜悯、同情造恶的众生。佛菩萨舍不得众生,同情悲念众生的痛苦,才急切的要救度我们,所以对佛菩萨来说,是「不喜其罪,而不舍其人」。尤其《华严经》说: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我愿保护一切众生,终不舍弃。
这里明明白白就说是为了要救度一切众生,才发起菩提心。又说
我当於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菩萨为了要救度我们,代替我们去受苦,或者入地狱道,或者入饿鬼道,或者入畜生道,替我们入恶道,使我们离开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又说: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於地狱。
意思就是说,如果众生要是造堕落地狱的罪,应该要堕落地狱,这时佛菩萨就替我们落地狱受那种苦,让我们能够不堕落地狱,所以进一步就说: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佛代替我们进入地狱当人质,以此为条件,来救赎我们堕落三恶道的罪业,进而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救度的法门、是救赎的法门。
彼诸众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独无侣。
意思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无法依自己的力量来救度自己,当然也无法救度他人,唯有发愿的佛菩萨才能够救度十方众生。这尊菩萨的志愿,是其他菩萨无法相比的,因为他的愿特别深彻。这些都是在形容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的时候,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为十方众生发愿、修行,替十方众生担重担,以自身来救赎我们的罪业。
在《杂譬喻经》就比喻说:
积大善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为我们众生做布施。布施有分「外布施」和「内布施」,外布施就是布施金钱物质,内布施就是布施身体。旷劫以来,阿弥陀佛为了我们众生行布施,要他的头,就给头;要他的眼睛,就给眼睛;要他的肝脏,要他的肾脏,要他的骨髓……,只要对方有求、有需要,不管是外布施、内布施,阿弥陀佛全都布施。
阿弥陀佛这样的积功累德是为了我们十方众生──为你、为我、为他;阿弥陀佛这些功德在那里呢?全都容纳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面,所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叫做「万德洪名」,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全都在这句名号里面。阿弥陀佛生生世世、兆载永劫所累积的菩萨万行,布施啦、持戒啦、忍辱啦、精进啦、禅定啦、智慧啦、慈悲啦、愿力啦、神通啦,全都在这句名号里面,甚至一代藏经、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也都在这个名号里面,所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包括一代藏经,完全具足、无所缺少,简而言之,一代藏经都是念佛法门的内容与注解。
二、专称弥陀佛名
接下来我们也是完全依据经典来说明弥陀救度的方法──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净土宗宗旨的第二句。
往生的正因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专」就是专一、唯一的意思;一心、一意、一行、一业叫作专。一心一意靠阿弥陀佛,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夹杂、混杂,这样自自然然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他的原理在哪里呢?在阿弥陀佛的本愿里,在释迦牟尼佛的宣扬保证里,也在十方诸佛共同证明的劝化里。
首先,依净土三部经的根本经──《无量寿经》来解释。
《无量寿经》主要在说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救度众生的法,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阿弥陀佛的誓愿(本愿),但其中有一愿是最为根本的,所谓最根本的意思是说,这一愿可以包摄所有的愿,所有的愿都包含在这一愿里面。这一根本愿就是第十八愿。
第十八愿,三十六字,主要在说什麽?──在说「信愿行」。
「信」:至心信乐;
「愿」:欲生我国;
「行」:乃至十念。
不论是信、是愿、是行,都要至心,至心就是真心,不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如果他的念佛不是真正想往生极乐世界,是要追求现世的福乐,或者来生要再来做人或是生天啦,这就不是「至心」,是要真正的愿生弥陀净土。当然,一个念佛的人,他若是真心虔诚的念佛,没另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没另求事业发达,事业自然发达;没另求消灾免难、遇难呈祥,自然可以消灾免难、遇难呈祥。所以说,这个「信乐」也好,「欲生我国」也好,「乃至十念」也好,都要「至心」。
「信乐(ㄌㄜˋ)」是相信、快乐、欢喜的意思。这个信乐,也可以念作信乐(ーㄠˋ)。但是信乐(ㄌㄜˋ)是比信乐(ㄧㄠˋ)更加进一步,信乐(ㄧㄠˋ)是相信,然後羡慕、好乐(ㄧㄠˋ)、喜好、喜爱;信乐(ㄌㄜˋ)则是所喜爱的已经得到了,所以安心、安稳、有欢喜,这叫做「信乐(ㄌㄜˋ)」。
就我们这个法门来说,因为是平生业成,所以就念作信乐(ㄌㄜˋ),也就是说,我们愿生极乐净土的愿望,现生就可以得到,所以有安心、有欢喜,因此叫做信乐(ㄌㄜˋ)。
要怎样现生得到呢?只要是愿生弥陀净土,此後,专称弥陀佛名,自然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不舍,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不必等到临终。我们的往生,完全是靠弥陀的摄取不舍,不需看临终有没有功夫?有没有正念现前?是清醒或是昏迷、病痛,不是这样。是因为平生就会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不舍,这叫做「平生业成」。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有欢喜,欢喜就会有安慰,所以说「信乐(ㄌㄜˋ)」。若是读信乐(ㄧㄠˋ),意思则是所愿望的尚未得到,将来或可以得到,或无法得到,现在还不知道。
读信乐(ㄌㄜˋ)的根据在哪里呢?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有三十六字,这段成就文有四十字,意思都差不多,这二段经文的文句可说两两相对。成就文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第十八愿说「信乐(ㄌㄜˋ)」,成就文解释「信」是信心,「乐(ㄌㄜˋ)」是欢喜,所以就读作「乐(ㄌㄜˋ)」。意思是说,即使是一个将临终的人(临终之机),他在临终的时候才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救度,当下相信、欢喜,即便只是「一念的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这样也当下「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即得不退转」。
如果平生就念佛的人(平生之机),自然这乃至一念就显为乃至十念、乃至一日若一日、乃至二日若二日、乃至七日若七日、乃至一辈子,他就都专念这句弥陀名号。这样,他就平生业成,「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意思是说临终的根机就乃至十念,或者乃至一声一念;若是平生的根机就乃至一辈子念佛。所以,「乃至十念」就是「专称弥陀佛名」的意思。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可称为「本愿」,但第十八愿可说是本愿中的根本愿,这有什麽根据呢?在《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在四十八大愿之中,说称名念佛的愿就在第十八愿,称名念佛的愿既然称为本愿,那第十八愿就是根本愿,所以说「其佛本愿力」。靠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佛力、功德力),听到阿弥陀佛这个六字洪名,也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自然就是一位不退转的菩萨,所以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个「不退转」,是指我们凡夫在娑婆世界还未断气、还未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可以预先得到不退转的利益。我们烦恼都还没断除,身心的苦恼都还存在,这样可以称为这个不退转的菩萨吗?是,没有错,这叫做「凡夫菩萨格」,昙鸾大师就说「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本来必须要是断除烦恼和破除无明才能证得涅盘,我们不但一分的无明都没有断除,连见思二惑也都没降伏,怎麽有资格「得涅盘」呢?有这个资格,但这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功夫、功德,而是完全靠阿弥陀佛,因此我们强调佛力、他力。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也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就是龙树菩萨对这第十八愿的解释,说明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就是根本愿。「念我」就是心中念名号,「称名」就是口中念名号,心心念念全都是阿弥陀佛的名号;「自归」就是愿生弥陀净土,这样就「即入必定」,当下就已经是入必定的菩萨,将来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正等正觉。
所以,「称名念佛」的第十八愿,在《无量寿经》说本愿,在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也说本愿,在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也说本愿。天亲菩萨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天亲菩萨这句偈语,可说是第十八愿与第十八愿成就文,以及第十八愿流通文的总解释。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就不会白白空过,当下就可以得到利益,得到什麽样的利益呢?能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个「功德大宝海」,就是「成佛」的意思,而且很快就能够达成,所以说「速满足」。
「速」,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当下便已离开三界六道轮回,而快速成佛。
「令」,外力推动使我们产生那种效能,这叫做「令」,也叫做「使」,使他这样,让他这样,显示是阿弥陀佛让我们达到这种的境界,不是我们自己有这种力量,所以才用「令」。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最後的结论也说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昙鸾大师所建立的这种本愿力理论,不是他个人独创,是根据佛所说的,所以接下来,昙鸾大师就根据阿弥陀佛的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和第二十二愿,来证明往生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首先就举出第十八愿,因为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接下来提出第十一愿,第十一愿的愿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愿的意思是说,阿弥陀佛若是成佛,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天人,也就是极乐世界的圣众, 如果没有住定聚,入灭度,这样他就不成佛。
定聚就是不退转。若依一般教理来说,有三种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若依净土的教理来说,只有一种而已,就是不从佛的境界退转下来,所以说「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灭度」就是成佛。所以,往生极乐世界都是不退转,都在佛的境界里。阿弥陀佛他说,如果这个愿没有成就他就不成佛,反之,他如果成佛的时候,这个愿就同时成就。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每一愿、每一愿都已经成就了,所以,任何人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领受这个愿的功能。
第三引用第二十二愿,第二十二愿言: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二愿的主要内容是说,往生极乐世界可以超越一般修行的过程。一般修行的次第,自发心开始,要经过一万劫才进入初住果位,然後再由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之後才进入等觉、妙觉,所以说「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但是,我们若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可以直接横超,不必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些过程与时间,这叫做「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现前就能以佛的身分和力量,倒驾慈航到十方世界显化救度众生。
这里的「普贤」二字,并不是指普贤菩萨。「普贤」有「事普贤」和「理普贤」。「理普贤」的意思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事普贤」是说,众生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由初地、二地、……九地、十地,这叫做「事普贤」。这里的普贤属「理普贤」,已经证悟到佛性,因此可以依佛性显化来广度众生,这叫做「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修习」这二字,不是还未达到果位,还在因地一步一步的前进、学习,不是这个意思。「修」是实行,「习」是习惯,已经成为习惯,若是佛,就会度众生,因为已经成为习惯性了,不必勉强,自自然然就会救度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当下,就可以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当下就可以修习普贤之德。所以,没有往生便罢,只要往生就可以得到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就可以成佛度众生。
第十八愿来说,就是念佛;释迦牟尼佛的解释,也是念佛;释迦牟尼佛交代弥勒菩萨流通的,也是第十八愿的念佛。因此第十八愿流通文,同时也是《无量寿经》流通文所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段经文总共三十二字,是释迦牟尼佛交代弥勒菩萨要将念佛这个法流通後世,不使断绝。所以,将来末法万年以後,也就是法灭时期,所有的经典全都消失,只有留着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留着这句名号存在世间救度众生。那个时候,若有人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世尊在《无量寿经》最後所说的。
《无量寿经》虽然有讲到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也有说到三辈的根机和身分,但是,他的中心就是第十八愿。因此《无量寿经》最後流通分的地方,是流通第十八愿的念佛,并没有流通第十九愿或二十愿。这样说起来三辈──上辈、中辈、下辈,无论是什麽样的身分、根机,同样都是念佛。不论是出家的上辈,他要往生极乐世界,也要念佛,靠这句名号的功德;或者未能出家,但是有钱又有心可以布施的中辈,他也是要完全靠这句名号往生极乐世界;无机缘可以出家,也没有钱可以广造功德的人,他要往生,也是念佛,靠这句弥陀名号的功德。
所以,在《无量寿经》三辈段的内容就显示,虽然身分根机各个不同,但同样都说「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宗祖善导大师对此就解释说: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从这段解释的法语当中,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虽然根性各个不同,但是佛都劝他们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身分不同,但是往生的法全都相同。所以,不管是三辈也好,九品也好,八十一品也好,无量品、无量根机也好,相同的就是念佛。这样,就都平等的往生极乐世界;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全都花开见佛,不在花苞里面。
昙鸾大师也说: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本来有三辈九品,但是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就都没有差别了,九品就成为一品,既然是一品,就无所谓辈品了。
如果不是完全靠阿弥陀佛,是靠个己的身分与修持法门功德回向往生,那结果是怎麽样呢?就往生在花苞里面。《无量寿经》说:「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
「五百」是一个形容词,并不一定刚刚好五百。虽然说是在花苞当中五百年,但若忏悔自己当时没有完全靠佛──没有完全靠佛,就是没有完全信佛,没完全信佛,就是对佛有所疑惑,这样就是「疑惑佛智」。如果他忏悔,在忏悔的当下就离开花胎,即时见佛闻法。
对於疑惑佛智者,《无量寿经》是说在花胎,时间五百岁;在《观无量寿经》是说九品,时间有长也有短,或者经过一夜见佛,或者经过一日一夜,或者经过七日七夜,或者经过六劫、十二大劫,虽然用词不同,但与五百的意思是相同的。
由这些经文就知道,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有专称弥陀佛名的因,就可以得到往生成佛的果。《庄严经》就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意思是说,他不成佛便罢,他若是成佛,他的名号就叫作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阿弥陀佛是梵音,翻译成中文就是无量寿佛,也叫做无量光佛。因此,法藏菩萨他若成佛,就是要成为无量寿和无量光的阿弥陀佛,凡是众生──不管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听到这句阿弥陀佛的万德宏名,愿生极乐世界,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往生之後都和阿弥陀佛一样,外相是金色之身,无量相、无量好、无量光明,全都和阿弥陀佛一样;内心也和阿弥陀佛一样,以大慈大悲之心去救度所有的众生,使众生可以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得到成佛的这个利益,这叫做「利益诸群品」,也就是「出世本怀文」所说的「惠以真实之利」。只要让阿弥陀佛救度到极乐世界,我们就可以和阿弥陀佛一样,再来救度十方众生。由这段文也可以显明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是在这句名号。
所以善导大师解释四十八大愿,并不是就每一愿不同的文字内容去解释,而是了解意义之後,每一愿都解释为念佛往生愿。因此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就解释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依文字来看,四十八愿每一愿都不同,譬如第一愿是「无三恶趣愿」,第二愿是「不更恶趣愿」,第三愿是「悉皆金色愿」,第四愿是「无有好丑愿」,第五愿到第十愿是六种神通的愿,第十一愿是成佛的愿,第十二愿、第十三愿是阿弥陀佛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愿。这样说来,不是四十八愿,愿愿都不同吗?为什麽善导大师会解释说「每一愿、每一愿都叫我们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呢?
初就文义来看,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好像违背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四十八大愿;可是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应该不会错才对呀!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是什麽意思呢?其实仔细一想,就知道善导大师的解释非常巧妙。每一愿每一愿都是要我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说每一愿每一愿都在显示极乐世界的殊胜,显示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广大,显示这句名号的威神之力,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比如:第一愿「无三恶道愿」,我们若听到娑婆世界有三恶道,非常恐怖,就想要到没有三恶道的极乐世界,因此就要念佛。所以是以无三恶道愿来引诱我们念佛往生。第二愿,第三愿,第四愿,以及其他的愿都一样,是以这麽殊胜的愿来使我们欣慕,使我们念佛愿生极乐世界。所以说,每一愿每一愿都在说念佛。
因为不论极乐世界再如何殊胜庄严,如果没有人往生,那极乐世界就没有意义了;阿弥陀佛成就极乐世界的目的就是要使十方众生往生,离开生死轮回,每一愿的目的都是这样,所以愿愿都很殊胜。但是,如果没有第十八愿,众生就无法完全往生,这样每一愿即使再殊胜就都没意义了,所以,可以「往生」才是最根本的;而往生之後可以成佛,也达到了人生的目的、学佛的目的。
所以,简要来说,四十八愿内容各个不同,但是若依念佛往生,这样就全都包含在里面了,所以说「一一愿言」,每一愿每一愿都在说「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在《玄义分》所解释。
在《定善义》第九观的地方,善导大师就解释说: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四十八大愿,唯一在显明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又说: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净土三经的结经(结论之经)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没有说其他的法,只说念佛──执持名号;解释「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必定往生极乐。
善导大师进一步又说:
此《经》(观无量寿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意思就是说,《观无量寿经》虽然有说十三种入定观想以及三福九品的内容,但是主要就是要标出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经》最後「流通分」的地方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观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是流通「执持名号」,不是流通十三种定观或者三福九品;持无量寿佛名就是持名念佛,不是观无量寿佛像。由这段经文就可以显明《观无量寿经》的目标、宗旨是在说「持无量寿佛名」。
既然这样,为什麽《观经》前面一大段的经文都在解释十三种观和三福九品呢?可以就两方面来解释:一,是要引导圣道门的行者归入净土他力的法门,所以用这麽多的内容来铺排;二,是显明持名念佛方法简单,不像入定观想,一般人做不到。不说观想,就「三福」(世福、戒福、行福)来说,一般人也做不到,可是念佛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且可以脱出三界六道、往生成佛。因此,若与定善、散善来和念佛比较,就方法而言,念佛较简单;就功德而言,念佛较殊胜。所以,《观经》在说定善、散善之後,才说念佛,是要定善、散善最後归入念佛。
因此,善导大师对《观经》的总结论就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无量寿经》从头到尾,都在说定善与散善,所以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但是呢,「望佛本愿」,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来看,释迦牟尼佛说定善、散善的本意是希望众生都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向」就是「念念相续,毕命为期」,遇到这个法门开始到临终都不改变,所以说「不假方便,自得往生,自得心开成佛」。
因此,就净土三经来说,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在说持名念佛──这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的结论,也是《阿弥陀经》的结论;是善导大师的结论,也是整个佛教的结论。也就说,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释尊应化娑婆世间,就是希望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观佛三昧经》有一位菩萨,叫作跋陀和菩萨,他在入定当中看到阿弥陀佛,他就问阿弥陀佛:「十方众生要怎样才可以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对他说:
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则得来生。
释迦牟尼佛介绍这个故事的时候,当时就做一个结论,说「专念故得往生」,因为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大集经》就说: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众生,即使多麽的苦修苦行,要脱离三界都不可能,何况说成佛?所以说「罕一得道」,连有一人得道也很罕有,意思是一个人也没有;「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唯有依靠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就断除生死轮回。
有关「专称弥陀佛名」,就讲到这里。
三、愿生弥陀净土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的主要目的在哪里?在「愿生弥陀净土」。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希望十方众生都往生他的弥陀净土,如果念佛了,但还在三界六道轮回,这样等於没有让阿弥陀佛救到,也不是阿弥陀佛的愿望。凡是佛都要建设净土,让众生往生那个净土,和他共同成佛,这就是佛救度众生的精神。经典就说「成就净土,摄受众生」「净佛国土,利乐有情」,建设净土来使众生往生,这就是诸佛成佛的目的。
不过,诸佛所建设的净土,唯有十地菩萨才能够进入;但是弥陀净土不只是十地菩萨,乃至声闻、缘觉,只要回向也能够往生,六道凡夫只要念佛也能够平等往生,这叫做「五乘齐入」。「五乘」就是指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这五种阶层的众生都能够平等靠着阿弥陀佛的力量进入阿弥陀佛的净土,平等地和阿弥陀佛共同受用。共同受用的意思是,阿弥陀佛所受用的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身心自在、依四十八大愿救度众生、有无量的慈悲、智慧、愿力、神通,这是阿弥陀佛的受用。我们如果往生极乐世界,也同样和阿弥陀佛一样,能有这种功能与力量,这就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特色。
所以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成佛的目的,就是要希望十方众生愿生他的弥陀净土,释迦牟尼佛讲述《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的目的、以及《阿弥陀经》的目的,也是希望我们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的目的、本怀,以及我们人生的目的、学佛的目的、修行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要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愿生弥陀净土」是我们人生的目的,学佛的目的,念佛的目的,也是净土宗的目标。我们今生今世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再等待来世,否则还有无量劫的六道轮回。
《庄严经》就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这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十方众生的呼唤,呼唤轮回天道、人道、尤其是地狱、饿鬼、畜生道的众生,赶紧往生他的极乐净土,才能够得到安稳与快乐。又说: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三恶道中,无论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众生,全都往生极乐世界,受阿弥陀佛的教化,不久就能成就正等正觉。所以,阿弥陀佛是愿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不希望还有一人留在六道轮回。因此,无论第十八愿愿文也好、成就文也好、流通文也好、或是成就偈也好,字字句句全都是劝导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成就文说「愿生彼国」,成就偈说「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流通文说「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也就是成佛的功德。所以《无量寿经》经文处处都苦劝、勉励、引导十方众生一定要在今生今世往生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经》也一样,释迦牟尼佛放光,照耀十方世界无量的佛土,将十方世界无量的佛土显示在顶上给韦提希夫人看,让韦提希夫人选择,韦提希夫人详细看了十方国土之後,就告诉释迦牟尼佛说「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意思是说,十方佛土虽然都是清净光明,但是我想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可以说,释迦牟尼佛以他的威神之力,使韦提希夫人选择了极乐世界,所以韦提夫人选择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韦提夫人选择极乐世界也等於替我们十方众生选择极乐世界。
《阿弥陀经》是净土三部经结论的经典,本经首先介绍依报的庄严,说明极乐众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就是说无三界六道的轮回之苦,当然就是无生、老、病、死的苦,也没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的苦;同时也没有菩萨不如意的苦,菩萨的苦是指下阶层的菩萨想要进入上阶层境界的那种心境之苦。这样说起来,这个「无有众苦」就是无六道轮回生死之苦,也没有菩萨从下阶层上升上阶层,从这个时间经过那个时间的过程之苦,所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就是进入佛的境界,受着佛境界的乐,叫做「但受诸乐」,也就是说阿罗汉的乐,菩萨的乐,以及佛的乐,全都可以得到,这叫做「但受诸乐」,这样说起来,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佛。
释尊先说依报、正报的清净光明、安稳快乐来使众生欣慕,随着众生欣慕的心,再进一步劝导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就是《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在三个地方,三次劝我们众生要往生极乐世界。一次不足,再说第二次,第二次不够,再说第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可说是不间断、藉着种种机缘来劝导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三次的劝「愿」,就是无量次的劝「愿」,就是时常劝「愿」,显示出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就是要劝导我们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三次劝我们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十方诸佛也不约而同、异口同声、欢喜主动来为释迦牟尼佛证明,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真理、正确的,众生应该要依教奉行。所以「愿生弥陀净土」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心,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也是十方诸佛的愿心和本怀,当然也是我们学佛人、修行人、念佛人的人生之目的与本怀。
其实不只是学佛的人,无论是人道,还是地狱、饿鬼、畜生,乃至天人,都应求生极乐世界;亚洲的人要求生极乐世界,欧洲、美洲、澳洲,凡是有生之物,都要求生极乐世界,为什麽?因为一切众生都会轮回,都会投胎转世,都会造业造罪、受苦受难;一切众生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轮回的过程,因此,一切众生都必须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彻底断除六道轮回。念佛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岂不是凡有生之物,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要如何往生呢?就是要念佛,要信受弥陀的救度。
《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也说娑婆世界过去已经有六十七亿不退转大菩萨往生极乐世界,此外,往生的小菩萨其数无量无边,难以计数,以这些数目来鼓励我们往生;又说其他十三个佛国,也有无量无数的众生、菩萨往生极乐世界;又说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往生极乐世界者,甚多无数,不可称计。十方佛国、十方众生无量无数已经往生了,还未往生的也要求往生,我们为什麽不求往生呢?
即使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也求生极乐世界。在《观佛三昧经》就引用文殊菩萨愿生偈说:
愿我临终时,净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即生安乐刹。
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他也求生极乐世界。普贤菩萨的愿生偈和文殊菩萨也很相似,普贤菩萨说:
愿我临终时,净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两位菩萨的愿都一样,希望临终时,能够仰靠佛的威神功德,消除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顺利安然地见到阿弥陀佛。
这两位大菩萨他们不仅以身作则引导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而且一有机缘,就劝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譬如,唐朝有一位国师,叫做法照国师,就是受到文殊、普贤菩萨的劝导,才专信念佛、愿生弥陀净土,这件典故已收录在《念佛成佛是佛教》的随身书中。
又如观世音菩萨也劝同样是生在唐朝的一位国师,叫做慈愍国师,也就是慧日三藏往生极乐世界。
慈愍国师在未成为国师以前,叫做慧日法师,他到印度去取经,来回共十八年的时间,非常辛苦。那个时候,他就想:「为了学佛、修行,确实非常艰难,今天他有因缘能够来到印度取经了解真正的佛法,但是并不是其他的众生都能够和他一样,也对娑婆世界的轮回、无常、苦、空有同样深彻的领悟。因此,他就想,无论如何一定要在今生今世就脱离轮回,不要等到下一世再来修行。」於是,他凡每到一个地方,他就请教当地的善知识:「佛法真的很深奥,法门又很多,到底哪个法可以简单、容易,在今生今世就脱离轮回、甚至快速成佛呢?」凡到一个地方,他就这样请教遇到的善知识,对方都回答他:「只有念阿弥陀佛,一方面容易简单,一方面不但脱离六道轮回,也能够快速成佛。」
後来,慧日法师游历完印度要返回中国的时候,经过了北印度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一个山顶,供养一尊观世音菩萨,这尊观世音菩萨非常灵验,只要有人虔诚祈求,往往都能够满愿。慧日法师也把握这个机缘向观世音菩萨祈祷,为了显示自己至诚、恭敬,他断食七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祈求观世音菩萨能够现身来向他开示今生今世能速得解脱轮回、速得成佛的法门。果然,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在第七天的夜晚,观世音菩萨显示在空中向他摩顶,给他安慰,告诉他说:「今生今世想要脱离六道生死轮回,就要称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要真心发愿,愿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之後,不但能够看到阿弥陀佛,也能够看到我,互相在一起,同时能够得到无上的利益。你要知道,唯有净土法门是超过其他任何的法门,是所有法门之中最殊胜、最简单的法门。」这些话说完之後,观世音菩萨就消失了。慧日法师七日不食,甚至也没睡,日夜在祈祷,可以说到了第七天身心已经很疲惫了,不过,经过观世音菩萨的示现摩顶,以光明来照耀他,并对他开示之後,慧日法师非常的激动、欢喜、振奋,所有的疲劳当下消失。回到了长安城之後,他一生就都弘扬净土念佛的法门。
所以不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都劝众生要往生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也是一样,大势至菩萨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於此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
他就是依念佛得证无生法忍,现在在娑婆世界接引念佛的人往生极乐世界。
在释迦牟尼佛佛法流传当中,历史上有几位菩萨很有名,譬如龙树菩萨和天亲菩萨,两位菩萨也都是求生极乐世界。
在《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就预先授记龙树菩萨,「楞伽悬记文」说:
於南天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
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後,大约经过六、七百年,在南印度的地方有一位大德比丘,他的名字叫龙树菩萨,能够破除种种外道邪见,开展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证悟到初地的果位,因为发愿往生,因此将来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显示龙树菩萨虽然已经证得初地的果位,还是要求生极乐世界,没有因为证悟到初地,就不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如果没往生极乐世界,虽然现在证得初地的果位,要达到成佛,也还要经过二大阿僧只劫;那如果往生极乐世界,就不用再经过二大阿僧只劫,当下就可以成佛。这也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要求生极乐世界的原因。
天亲菩萨也是一样。天亲菩萨写《往生论》的愿心就是要「愿生安乐国」,而且要引导众生都往生安乐国,所以一开始就说: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他说,世尊哪,我一心一意,无二心、无虚假地归命无碍光如来,无碍光如来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经》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所以阿弥陀佛另一个名号也叫做无碍光佛,就是无碍光如来。「归命」就是「南无」的意思,所以天亲菩萨的愿心就是一心南无阿弥陀佛,目的就是要「归命阿弥陀佛」「愿生安乐国」。
《往生论》的偈颂文字非常优雅,内容非常殊胜,具有真、善、美的内涵。因为文文句句都是在说极乐世界净土的庄严,说极乐世界佛菩萨的庄严,岂不是最真、最善、最美!其中有一句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他心中所愿望的都能得到满足。我们心中所愿望的,在那里?就是成佛,成佛是我们学佛最高的愿望。可是如果依圣道门来说,要先解脱六道生死轮回,之後才有资格谈将来的成佛,将来的成佛要多久?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如果是净土法门,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成佛,所以《往生论》偈颂说「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往生极乐世界,就永无生老病死的身体之苦,既没有见惑、思惑,也无尘沙惑、无明惑的心苦,唯有涅盘之乐永不间断。因为这麽殊胜,所以我天亲菩萨愿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
安乐国既然有这麽好、这麽殊胜的真善美境界,我们也应该与天亲菩萨一样,发愿往生彼国。「故我慧净愿往生,阿弥陀佛安乐国」,「是故大众愿往生,阿弥陀佛安乐国」,对不对?
净土宗的另一位祖师昙鸾大师就引用《无量寿经》说: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只要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管是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的力,不是靠我们的力,我们只要念佛,专心一意、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现生就在阿弥陀佛的佛光光明摄取之中,将来阿弥陀佛就会显现,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不管将来临终时有无病苦,能不能清醒念佛,还是遇到火灾、水灾、空难,甚至於当下突然间断气了,照常能让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救度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昙鸾大师这二句八字主要是依第十八愿成就文和成就偈而来。第十八愿成就文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样岂不是「愿往生者,皆得往生」。成就偈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愿意往生阿弥陀佛的弥陀净土,这样,自自然然都能够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自自然然能够得到不退转,进入佛的境界。
另外,龙树菩萨的教说也提及:
阿弥陀佛的本愿如是:若能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因此,「愿往生者,皆得往生」这段话,是根据经文和祖论而提出的结论。而且,虽然肉体果报还在这个娑婆世界,还未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已经预先进入正定聚了,因为他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不会再轮回,所以虽未断除烦恼和习气,但已经预先得到涅盘的身分,因此昙鸾大师说念佛人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经典中处处都在介绍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安稳快乐,引导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在一代经藏之中,说到极乐世界以及弥陀救度的经典大约有二百多部;而专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因此历来都将此三部经列为净土主要根据的经典,称为「净土三经」。
净土三经是我们的正依经典,而传承的祖师与论着就是印度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以及中国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尤其善导大师,公认是弥陀所化身。善导大师解释弥陀的本愿文句非常多,而且铿锵有力,不是其他祖师能够比拟的,在这里我简单引用几句。善导大师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我们只要一心一意、无二心、专念、无杂念地称念阿弥陀佛,就「定得往生」。这个「定」就是「决定」、「必定」、「百分之一百」。
二种深信之文的「法深信」说: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无怀疑、无顾虑,依靠阿弥陀佛的佛力就必定往生、就决定往生。
善导大师在四十八字愿成释说: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十方众生,不管圣人、凡夫,不管善人、恶人,不管男众、女众,不管老人、小孩,不管有智慧、没智慧,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
又说: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众生一辈子称念阿弥陀佛,或临终一日也好,甚至是十声、乃至一声、一念,都「必得往生」。「必」就是「必定」、「百分之一百」,不是六十分,也不是九十九分,是一百分,是绝对性的。
所以「定得往生」也好、「必得往生」也好,文字很短,但是意思很清楚,而且铿锵有力。善导大师又说: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不管有功夫、没功夫,不管有功德、没功德,不管出家、在家、会修行、不会修行、有道德、没道德,只要念佛,依阿弥陀佛的愿力,都能够容易往生极乐世界。
「易得往生」是就佛的大慈大悲来讲,并不是鼓励我们不要累积功德、不用求功夫、可以为非作歹,不是这样;「易得往生」是就往生的正因来说的,往生就是靠念佛,不靠自己有任何功夫、功德、身分。
又说: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以上「定得往生,必得往生,易得往生,即得往生,尽得往生,皆得往生,莫不皆往,百即百生…」等文,反覆力说只要念佛必得往生,每一段文都非常明确,不模糊,不模陵两可,而且铿锵有力。
但是,我们是学佛的人,於俗谛来说,就要依个人的身分去圆满自己的职责,是出家众就要做好出家众的职责,是在家众学佛就要做好在家众学佛的职责,做父母要做好父母的职责,做儿女要做好儿女的职责,也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四、广度十方众生
净土宗宗旨最後一句是「广度十方众生」。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大乘的法门就是自利也要利他,往生极乐世界之後,自然就会利他,倒驾慈航去救度十方众生。在娑婆世界众生根机各个不同,愿心的广阔或狭窄,也各自不同,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就都和佛一样,有佛无量的慈悲、智慧、愿力、神通,自然会到十方世界救度众生。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成佛救度众生,因此我们才要求生极乐世界,否则我们也可以求生弥勒菩萨的世界,或是药师佛的世界。但是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和阿弥陀佛一样,所以极乐世界比其他的净土还要超越,也更加容易可以进入,因此我们「愿生弥陀净土」。
由於时间的关系,净土宗宗旨,略说到此。
愿大家: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