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善导释(一)
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手上都有这份「第十八愿善导释」讲义,同时另外有将近六张的「补充讲稿」,对讲义皆有详细的说明,所以即使大家不听我的讲解,仅仅看补充讲稿,也能掌握到这张讲义的意义。现在我先将讲义念一遍:
第十八愿善导释(讲义)
净土宗根源之第十八愿(本愿),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有很简明扼要的解释(称为「本愿取意文」),此解释是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原则、标准的解释,凡净土行人,应依此释,信解之,实践之。兹列本愿文及三段取意文於下:
第十八愿之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本愿取意文」(善全五一页):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本愿取意文」(善全三五四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本愿取意文」(善全五三九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愿与〈玄义分〉、《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取意文」对照表:
故知: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生弥陀净土。
是故净土宗「宗旨」即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当信而行之。
法然上人云(法全六一九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文应常称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
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
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现在我们逐句来稍作解释。
净土宗根源之第十八愿(本愿)
佛法自从印度传到中国,已经超过了二千年,中国古代的祖师大德,根据释迦牟尼佛一代所说的法,建立了八个宗派,每一个宗派都有它甚深的教理,以及摄受的对象。我们这个法门是属於八个宗派之中的净土宗,不是其它的宗派,我们这一宗的传承完全依据善导大师的法脉、流派。
净土宗之所以成为净土宗,它有个根本、有个起源。它的起源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时候,为十方众生广发誓必救度的四十八大愿;它的根本就是四十八大愿当中的第十八愿。
四十八愿的内涵概略为三方面,亦即四十八愿三成就:
一、成就净土:成就清净庄严、殊胜无比的极乐净土,作为将来救度十方众生的归趋成佛之所。
二、成就往生:成就十方众生必定往生的功德资粮。
三、成就佛身:既已成就众生往生功德,自然成就了「佛中之王、光中极尊」的「南无阿弥陀佛」,有实际的力量能够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净土、快速成佛。
这当中有一个根本的、主要的愿,就是第十八愿,所以称为「本愿」。
因为,虽然愿愿都是为了众生,但如果众生不能往生,那麽其他的愿即使圆满了,极乐世界再怎麽样的殊胜庄严,阿弥陀佛再怎麽样的彻底慈悲,那麽四十八愿就没有了意义,所成就的极乐世界也就没有意义。第十八愿就是使十方众生都能往生,若没有第十八愿,十方众生就未必能够往生。
因为阿弥陀佛的每一个愿,都是为了使十方众生能到极乐世界去成就佛果的。那怎麽样使十方众生到他的极乐世界呢?四十八愿当中有三个愿,叫做「摄生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其中之第十八愿、第十九愿是「当机愿」,是今生必定往生的愿。至於只是结缘而对方并没有要往生,阿弥陀佛也势必要摄取他,跟随着他,等待机缘成熟,就救他到极乐世界;总之,只要跟阿弥陀佛结过了缘,阿弥陀佛就永不放弃他、加持他、摄取他,这个愿就是第二十愿,所以第二十愿叫「结缘愿」,跟阿弥陀佛结缘,总有一天会等到他。有一句话说:「总有一天等到你!」。就好像大海的鱼上了钩,即使还没有被拉上岸,可是,既然上了钩就跑不掉,总有一天会把他拉上来。所以,凡是跟阿弥陀佛结过缘的,阿弥陀佛说:「要快速的,二、三世或几世之间,就要把他救到极乐世界。」
当机愿的第十八愿、第十九愿当中,哪一愿是根本、主要的愿,是阿弥陀佛的本怀呢?就是第十八愿。为什麽呢?第十八愿总共有三十六个字,其中有两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八个字只有第十八愿有,其他的愿并没有,由这八个字可知众生的往生跟阿弥陀佛的成佛是绑在一起的,是同时成就的。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如果成佛,众生也就能够往生;能够使众生往生,阿弥陀佛也才能够成佛。至於第十九愿并不是这样的愿,第十九愿的对象是能「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是依对方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根性与立场,来为他发这个愿,引导他回向他的功德来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保证在他临终的时候,现前来迎接他。以这一种临终来迎的保证方式,引导种种根性的众生归入第十八愿。
第十八愿只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就必使他往生。第十八愿所讲的这一种往生方法,可以说完全是阿弥陀佛的佛心的流露,对众生来讲是包含上、中、下任何根器,因为这当中几乎是没有什麽条件,它的门槛非常的低,低到几乎没有门槛,使得能发菩提心、不能发菩提心,能修诸功德、不能修诸功德,都能够往生,彻底显露佛平等的慈悲,彻底彰显佛伟大的力量,这都在第十八愿当中。
所以,就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来讲, 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随自意而发,第十九愿是随他意所发。
同时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都带有第十八愿的内涵,因为每一愿都是让众生产生欣慕心、向往心,向往极乐世界的没有三恶道,向往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够获得六种神通,都能够住不退转,都能够快速证入涅盘,都能够发大乘心,广度十方众生;欣慕每一愿每一愿的内容,向往极乐世界,最後他就会念佛往生。所以每一愿、每一愿,都是在引导他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综合言之,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根本愿,第十八愿也是我们净土宗的根源。
第十八愿的三十六个字,文字是很简短,但它背後的内涵却很深广,因为充满着佛广大的慈悲与智慧,也因此,自古以来,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就有很多,而且各有不同。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我们今天看经、研教,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很难正确的掌握经文教理的内涵,必须要透过祖师大德的着作。
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有很简明扼要的解释(称为「本愿取意文」)
自古以来,净土经论,尤其是第十八愿,不乏祖师大德的解释。在这些祖师大德当中,我们要依据哪一位祖师?哪一位大德?对我们净土宗来讲,我们是依据善导大师的解释,所以这里就说:「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有很简明扼要的解释(称为「本愿取意文」)」。
善导大师的教理思想,必须看他的《五部九卷》着作,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可以说都是在显扬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都是以第十八愿来阐释发挥的。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非常多,我们所编的《善导大师语录》,第一篇就是「本愿篇」,把有关第十八愿最明显的解释编辑在一起,总共十六条。这篇讲义取了其中三条取意文作为第十八愿的解释。善导大师解释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都是简单而不复杂,明朗而不模糊,都扼要的抓住核心点,而非不着边际,所以说「简明扼要」。
此解释是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原则、标准的解释。
接下来,就「弥陀示现」以及「原则、标准」等名相,依「补充讲义」稍作解释。
1.弥陀示现
善导大师是弥陀所示现,有什麽根据呢?在这里列举相关的证文:
唐朝文谂、少康共纂《瑞应传》言:「佛法东行以来,未有禅师之盛德矣!」
唐朝文谂大师跟少康大师,他们两位的时代离善导大师并不是很久,尤其是少康大师有「後善导」的称誉,也就是善导大师专依净土教典,专修净土念佛,达到一声佛号一道光明;少康大师仰慕、效法善导大师的芳踪,也达到一声佛号一尊佛像。文谂与少康他们两位大师共同编《瑞应传》,全名是《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是将《往生传》及《高僧传》当中选出四十八位真实可靠,而又瑞相殊胜、真诚感人、能显佛力不可思议的事迹,汇整成册,给已经信受的人信心更加坚固,也让还没信受的人,能因阅读此书而启发信心。其中第十二位就是善导大师的往生事迹,最後的一段话:「佛法东行以来,未有禅师之盛德矣!」这是对善导大师至高无比的赞叹。
佛法从东汉末年传到中国,一直到少康大师那个时代,没有像善导大师那样的巍巍高盛的德行。这一句话在佛教界当中,可以说是最高的赞叹。隋唐时代是佛法鼎盛的黄金时代,寺院多、出家众多、修行人多、高僧大德多,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都是成立在那个时代。可是,不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的祖师大德,论盛德来讲都不如善导大师。不论世间的修身养性也好,或者是佛法出世的修行证果也好,都是在讲德行。如果修行人没有德行,当然就不能称为修行人;修行人最重视的就是有德无德,如果是被赞扬、肯定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出家修行,才有意义。像对善导大师这样的推崇:「佛法东行以来,未有禅师之盛德矣!」这岂不是至高无上的赞叹吗?这一种赞叹等於是说所有宗派的祖师大德,他们的德行,他们的证果,虽然也是巍巍高盛,可是,善导大师在这当中,是更为高盛的,是个中翘楚,所以说:「未有禅师之盛德矣!」这种赞叹,可以说是佛教界当中最高、最崇敬的赞叹。
「唐朝《实际寺主怀恽大法师碑铭》全名是《大唐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言:「亲证三昧大德善导闍梨。」
《善导大师全集》八三一页的〈善导大师略传〉有引用这个碑铭的片段,其中就赞叹说:「亲证三昧大德善导闍梨。」意思就是说,怀恽大法师的剃度师父,就是亲证三昧的大德善导闍梨,以「亲证三昧大德」这六个字来形容、赞叹善导大师。亲证三昧就是入禅定之中,悠游净土,亲见弥陀,不但可以面见弥陀,而且还可以跟弥陀彼此对话,这叫做亲证三昧。这一种工夫、境界,不论是净土法门,或是其他法门,自古以来就很少有人达到,即使是被推崇为净土宗的十三位历代祖师当中,亲证三昧的也没有几位。庐山的慧远大师是在临终的时候,才有三次在观想佛当中见到佛。一个人专修有德,往往在临终的时候,会蒙佛示现来指示他往生的日期。法照大师也曾经在念佛中蒙佛摄受到过极乐世界。至於近代印光大师有没有证得三昧,我们不知道,不过他有写《念佛三昧摸象记》,既是摸象,就表示并不是开眼看到象的全貌。而善导大师的亲证三昧,是在他年轻的时候。由此可见,「亲证三昧大德」六个字,是非常崇高的在赞叹善导大师。
怀恽大法师本来是个世爵子弟,也就是王公大臣的儿子,这样的身分发心出家,他的剃度师父不可能是泛泛之辈,一定是找一个无论是学问、智慧、修行、道行,都必须是备受公认的,所以他礼请善导大师当他的闍梨。阿闍梨有种种的内容,其中就有剃度的阿闍梨,也就是帮他剃度的师父。帮他剃度之後,当然就是教授他佛法的教理,引导他修行的方法以及生活的规范。善导大师的信众很多,徒弟中最有名的是怀感大师,还有就是这位怀恽大师,再来就是净业大师。古代的出家众是不随便称为法师的,必须是他真正深入三藏、修行有成,真有其德,才能被恭称为法师,不过现在已经是一种通俗的称呼。怀恽大师被皇帝敕赠「隆阐大法师」的名号,如果是一般人尊称他,或许还没有什麽了不起,可是,是由皇帝来敕赠的,这个就非常的不容易,如果不是真正修行有德,实至名归,经过种种的考核,是不可能受皇帝的赠诰的。当然,在这里主要是提出「亲证三昧大德善导闍梨。」
法然《选择集》(法全一一七页)言:「大唐相传云:善导是弥陀化身也。」
北宋慈云《西方略传》、择瑛《修证仪》、用钦《白莲记》皆言:「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明朝莲池《往生集》言:「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
民国印光大师言:「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又以偈赞言:「世传师是弥陀现,所说当作佛说看。」
前面的两段典故还没有点出善导是弥陀化身,然而在法然上人《选择集》的最後跋文就非常的恭敬赞叹善导大师,赞称大师是从大唐时代以来就一直传诵他是弥陀化身。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他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他以这一种口气,这一种崇敬心,来称述善导大师,是从大唐时代到现代,就已经被传诵是弥陀化身的。
接下来是北宋的慈云大师,他跟天台宗知礼大师齐名,慈云大师的本名是遵式,慈云也是宋朝皇帝敕封给他的法号,也叫慈云尊者,他有一本《西方略传》(全名是《往生西方净土略传》),里面就有谈到「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择瑛也是北宋时代的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写了一本《净土修证仪》,里面同样谈到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
用钦大师也是宋朝时代的一位大师,他也有好几本着作,其中有一本《白莲记》(全名是《观经疏白莲记》)里面也谈到:「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明朝莲池大师编辑了一本《往生集》,里面搜集了比较殊胜的往生事蹟,有出家众、有在家众、有国王、有大臣、有一般百姓,甚至有动物往生,其中当然少不了善导大师的往生事蹟。莲池大师在《往生集》的每一个事蹟後面,几乎都有按语,他在集中对善导大师赞叹的说:「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莲池大师是明朝数一数二的高僧,也是净土宗第八位的祖师,他这样的赞叹,当然不是随便的。
近代印光大师也非常崇仰、极为赞叹的说:「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意思就是说,善导大师就是弥陀所显化的,所以他在世的时候,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赞言:「世传师是弥陀现,所说当作佛说看。」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相传善导大师是弥陀所示现化身,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般的着作,而要当作是佛所说一般,是佛经。印光大师在近代中国,也是数一数二的高僧,他也是净土宗的第十三位祖师,他所讲的,他所赞叹的,可说是不随便、不含糊,必须有他的证量,透过智慧思惟之後才敢这样讲的。不然,所讲出来的如果太过轻率,或者是无本可据,岂不是自损人格。由以上的几位祖师大德的证言,更能显现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的份量。
我们今天要来了解第十八愿的内涵,与其依循其他祖师大德的解释,何不以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的解释作为原则标准呢?
2.原则标准──本愿注解,异义多端,唯应以善导之释为其指南。
「本愿」就是指《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无量寿经》自从在中国翻译出来以後,有好几位古代大德为《无量寿经》做注解,而他们并非都是专修净土的,乃至善导大师之後,在日本对《无量寿经》的注解,对第十八愿的阐释也非常的多。综观这一些解释,可说是异义多端,各有不同,甚至彼此相反。在这当中,我们只可以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作为指针,作为原则,作为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跟善导大师的解释吻合,就是正确的,可以参考;不然的话,就不是正确的,不可以参考。不过,既然有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就不必再另外花费时间精神去看其他的解释了。因为,既没有人来引导,而我们又没有能力去分辨正讹,看了之後,反而会在我们的脑海中起了分歧的见解,那就非常的不好。
这几年来,我们对第十八愿也有多次的研讨,可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都是就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在阐释的,再怎麽解释都是回归到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的内涵。所以大家如果有机会遇到有人解释《无量寿经》、解释第十八愿,解释的人如果有引用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那或许能够比较接近善导流的思想,甚至是属於善导流的;如果他不引用善导大师的解释,或者虽然引用了,可是却加上另外的解释,不直截了当的显现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的意涵,当然就不能采纳。
譬如日本,自从法然上人开宗立教,建立净土宗之後,底下也有各流各派。各流各派当中,对《无量寿经》也都有解释,尤其是对第十八愿,也都有充分广泛的注解,这当中尤其是日本净土真宗为多;可是,他们有关第十八愿的解释,都很少引用善导大师的解释,而且另有发挥,如此异说纷纭,可能就会偏离善导大师的思想。所以说:「本愿注解,异义多端,唯应以善导之释为其指南。」那也因为善导大师的解释,简明、扼要、明了,一看就容易理解,而且容易默记,容易行持。它本来就很清楚很明白的,如果把它的几个字发挥得很玄奥,令人摸不着边际,那其实就已经偏颇了,因为它是一目了然,当下可以明了、掌握的,却作过多玄奥的解释,恐怕就会变成画蛇添足,走向偏离。
凡净土行人,应依此释,信解之,实践之。
不研究净土教理则已,不专修净土法门则已,凡是要专修净土、研究净土,就必须依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的解释,去信受它、去明了它,进而依善导大师所解释的去实践。
兹列本愿文及三段取意文於下:
现在这张讲稿将《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当中的第十八愿的「本愿文」以及善导大师的三段「取意文」,同时的并列在一起,一看就懂,一看就知道。
3.设我得佛──「设我得佛」是愿,愿者希求之意,希求成佛度生。
第十八愿总共是三十六个字,第一句是「设我得佛」。「设我得佛」这四个字,是显示阿弥陀佛因地之时,法藏菩萨的愿。愿就是志愿、希求;自己志愿将来成为怎麽样的人物,要达到怎麽样的功能,就是一般所讲的立志。阿弥陀佛立志不是为了功成名就、大富大贵这种世间的志向,也不是只为了得到小乘的声闻缘觉而已,而是要成为天上天下、唯一无二的佛,而且,这一尊佛是要能够救度十方众生的佛。所以「设我得佛」是法藏菩萨至高至伟、无以伦比的志愿。
「不取正觉」是誓,誓者誓约之意,谓若众生称念,不得往生者,我绝不成佛,不得往生而仍成佛,则誓不取。
「『不取正觉』是『誓』」,有愿未必是誓,因为发了愿,这个愿将来成与不成,并没有另外赌注的约定;但是有了不取正觉这个誓约,就是有了打赌,也就是如果十方众生称念他的名号,而不能往生,他就绝对不成佛,因为有了这个约定,这就是誓。
「不得往生,而仍成佛,则誓不取。」如果不能使我们十方众生往生,而他的福德智慧,已经圆满能成佛了,他依然舍掉佛的身分。为什麽呢?一般佛是只要三大阿僧只劫就能够成佛,所谓「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但是法藏菩萨不是因为这样就要成佛,他是必须达到使十方众生能够往生的功能,他才取佛果、取正觉,不然的话,再怎麽样他都不成佛的。所以「誓」跟「愿」各有不同,也就是,誓必包含愿,愿则未必包含誓。
「设」与「若」同。异译之《如来会》多言「若我成佛」,《庄严经》亦言:「我若成正觉」。故大师三段本愿取意文,为易解故,皆言「若」。
「『设』与『若』同」,设我得佛的「设」,跟善导大师解释「若我成佛」的「若」,意义是相同的。
「异译之《如来会》多言『若我成佛』」:《无量寿经》总共有五本的翻译,文字各不同,可是都在说阿弥陀佛成佛的因因果果,以及众生往生的因因果果。其中一本叫做《如来会》也就是《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跟《无量寿经》是同样内容不同样的版本,又是不同样的人所翻译不同样的文字,所以叫做「异译」,它里面的四十八大愿,大部分都用「若我成佛」这四个字。
还有一部异译的经典《庄严经》,也说:「我若成正觉」,也是用「若」这个字。
「故大师三段本愿取意文,为易解故,皆言『若』。」所以善导大师这三段的本愿取意文,为了让一般净土行者都能够容易了解,所以也都用「若」这个字。
设与若皆不定之词。何故置不定之词?略有二意:
一者因位期果:尚在因位,果克难量,故且置不定之词。
二者重愿难成:所发乃十方诸佛未发之愿,所度乃十方诸佛难度之机,如是本誓重愿,非容易可成,故且置不定之词。
「设与若皆不定之词。」就「设」与「若」的意义来讲,是有不定的意涵;设是假设,若是如果的意思。「何故置不定之词?」为什麽法藏菩萨当初发四十八愿,一开始用这个不定之词。「略有二意」大约有两个原因:
「一者因位期果:尚在因位,果克难量,故且置不定之词。」第一点在因地的阶段期盼未来的果报:还在因地的时候,能不能达成这个果报,因为未来变化多端,谁也都不敢骤下定论,所以暂且把不定之词摆在前面。
「二者重愿难成:所发乃十方诸佛未发之愿,所度乃十方诸佛难度之机,如是本誓重愿,非容易可成,故且置不定之词。」第二点是最主要的原因,为什麽?法藏菩萨所发的这个愿,是十方诸佛没有发、不敢发的愿,因为,这个愿所要度的众生,是十方诸佛难以救度的根机,最典型的说明就是《悲华经》言:「烦恼炽盛,业障深重的众生,都随着因缘果报相聚,投生到娑婆世界的地方,十方诸佛难以救度,所以这一些众生,都被千佛舍弃。」被千佛舍弃的众生,唯有法藏菩萨为我们发下誓必救度,若不能救度,他就不能成佛的誓愿。所以这样的本誓重愿,在因地所发的这个深重誓愿,不是可以容易达成的,「故且置不定之词」,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然誓言必得,故《大经》「赞佛偈」言:「坚正不却」,愿後之文亦言:「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然誓言必得」。虽然用假设、如果,这样的口气,但是法藏菩萨的内心,是誓言必定要使我们往生,救度我们离苦得乐,所以在《大经》「赞佛偈」法藏菩萨就说:「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也就是说,他誓言必定成佛,必定依他的愿来广度一切的众生,使他们离开轮回的恐惧,获得成就涅盘的大安稳、大安乐。又说:「坚正不却」:「坚」是坚固,「正」是正直,「却」是不退转,也就是法藏菩萨的愿心是坚固的,真实的,如同金刚不坏、不变、永不退转的。
「愿後之文亦言:『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所谓愿後就是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後,法藏菩萨又特别归纳重新发了三个愿,叫「重誓愿」或「三誓愿」,所谓: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之後,经文说:「法藏比丘,说此诵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 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意思就是说,当法藏菩萨发了这个愿之後,当下十方世界诸佛国土的大地,显现六种震动,而且那时天空降下了妙华,当中自然充满了音乐,有声音在空中赞叹的说:「法藏菩萨所发的愿,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一定能完成,一定能取正觉。刚刚发愿而已,都还没有力行,他的得果是在怎麽样遥远的未来,都还不知道,当下发这个愿,还没有成就果报,可是,空中就已经预言,似乎是授记的说:「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一定成就佛果,印证了法藏菩萨的成佛,同时也预言印证了十方一切圣凡善恶众生,只要愿生称名,都必定往生。
那空中这样的赞叹,是谁来赞叹的呢?当然,六道的凡夫是不可能这样的赞叹,小乘的声闻缘觉也不可能这样的赞叹,菩萨之三贤十圣也不能够作这样的赞叹;空中的赞叹可说是诸佛的赞叹。阿弥陀佛可以说是在这大宇宙,在这历史的无尽的长河当中,不断的示现修行、示现成佛、示现广度众生的。所以,这一种空中赞言可说也是阿弥陀佛不断发愿、不断修行、不断示现成佛度生的一种示现。
「我」者「法藏菩萨」自称。「得佛」与「成佛」同意。
「设我得佛」的这个「我」,是法藏菩萨自己称呼他自己,他是发愿的主人翁,对象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所以在这里显示「能」跟「所」。「得佛」与「成佛」是同样的意思。
「佛」者与通途自觉、觉他、觉满之佛有别。此佛者别意弘愿所成之「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之佛。
「佛者与通途自觉、觉他、觉满之佛有别。」在这里所说的设我得佛的「佛」,跟一般的佛一样不一样呢?一般的佛就是所谓的自觉、觉他,而且觉行已经圆满,才能称为佛。自觉是小乘的声闻缘觉之悟道解脱,若进一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把正觉的方法,发心引导十方众生,这个叫做觉他,也就是菩萨的范围境界。到了觉行圆满,就进了佛的境界。但是,阿弥陀佛发愿所要成的这个佛,跟一般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是不一样的。
「此佛者别意弘愿所成之阿弥陀佛」,所谓愿不同,行就不同,因地的愿行不同,所得的果也就不同。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愿,跟十方诸佛因地所发的愿,是不同的,怎麽不同?刚刚所讲的:「我建超世愿」,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尤其是第十八愿,是超越十方诸佛、是十方诸佛所未发的愿。而且,阿弥陀佛的行,又是经过了兆载永劫的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只是三大阿僧只劫而已。因此,阿弥陀佛所成就的这个佛的正报、依报,自然跟十方诸佛所成就的有所不同。因此,成了佛之後,就称为阿弥陀佛,这就是「别意弘愿」。诸佛所发的愿,有所谓总愿,也有所谓别愿,而阿弥陀佛所发的别愿,又是诸佛别愿中之别愿,特别的弘广深重,所以称为「别意弘愿」。
「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之佛」,所以阿弥陀佛成佛之後,被释迦牟尼佛称为诸佛之王,是诸佛光明中极为尊胜。因为,果从因而来,因如果不特别的殊胜,所得的果当然就没有特别殊胜之处,既然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可见因地所发的「设我得佛」是特别的超越。大家所熟悉的《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就极为赞叹的说:阿弥陀佛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都显示「设我得佛」的这个佛之字意,另具有超胜於十方诸佛的内涵。
此佛即是救度众生之佛,若非救度具足烦恼凡夫、罪恶生死凡夫、逆谤阐提凡夫,悉使往生,即不取正觉之佛。
「设我得佛」成了佛之後的这个佛是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他对众生来讲,是救度众生的佛,这个救度有特别的内涵。既然是谈救度,就对象来讲,就是平等而无差别的;就方法来讲,几乎是不讲条件,几乎是没有门槛的,这个才能称为平等救度。所以,救度必须是绝对性的,超越於讲求种种对象、种种条件的相对救度。救度的爱心必须是彻底的、绝对性的、无穷尽的,它的能力也必须是彻底的、绝对的、无有不能的。这就好像世间良医,他是只管医治病人,他不去管病人是好人坏人、有罪无罪,只要他是病人,医生就有这个义务,就有这个天职去医治他;至於他有犯法没犯法,有罪过没罪过,那是警察、法官的事,是因果、阎罗王的事;对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是救度的佛,你是善人恶人、有没有犯因果,阿弥陀佛不看这个,他只看你要不要回心接受我救度,若你要接受我的救度,我就救度你,不管你是善人恶人,不管你的身分条件,不管你有没有智慧学问,不管你有修无修,这样才是所谓救度众生之佛。
我们都是具足烦恼的凡夫,我们都具足贪、瞋、痴、慢、疑、邪见的烦恼,而且很炽盛、很强烈,可说是罪恶深重,势必永在生死轮回。如同善导大师要我们去自觉机的深信,说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是烦恼具足的凡夫,乃至逆谤阐提凡夫,犯了五逆、犯了谤法、断了善根的凡夫,阿弥陀佛都要救他,而且也有能力都使他们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否则的话就「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一尊佛。
故净土宗「宗旨」首言「信受弥陀救度」。
所以,我们订立净土宗宗旨的四句法语,第一句就是:「信受弥陀救度」,显现出净土宗这一个法门,是讲救度的法门,阿弥陀佛是一位救度的佛,我们必须这样的理解,这样的信受。
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2008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