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二)
──2016年7月2日慧净法师讲於圆光佛学院假日佛学班
请假离开常住後,我一个人住进荒野偏僻的山里面,主要就是看净土方面的书籍,还有当然就是念佛。那个时候有机缘,看到了一本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翻译书,书中有提到善导大师的事蹟与法语,我一看到後就非常的震撼,可说眼目一新。是什麽法语呢?看到善导大师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的法语。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就是这一首法语。
这首偈四十八个字,也叫做「愿成释」。「愿」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第十八愿。「成」是成就,也就是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第十八愿的内容,以及果地成佛之後的功能力用的解释。
善导大师用很浅显的语句来解释,所谓「浅而不深,易而不难,明而不昧」,让我们一看就懂。我当时看了後面那两句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很震撼,也讶异、怀疑。就和同参道友互相讨论,讨论什麽呢?善导大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众生有出家、在家,有修行久的老参跟初修,也有士农工商,还有种种心境不同的人。怎麽说这种种、各类的众生,没有分别的,只要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得往生呢?这个「必」,是必定的,百分之百的,毫无模棱两可的,很坚确、明朗的说只要称念就必得往生。
那时候几个人就互相的讨论: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往生不困难啊?可是为什麽《阿弥陀经》说要「一心不乱」,同时临终的时候还要心不颠倒呢?这些条件都是很高的标准,是不容易的。但是自古以来善导大师被尊为弥陀化身,是光明和尚,一声佛号一道光明的,他做这样的解释不可能是打妄语,也不可能违背经论的。
偈文说:「因为彼佛现在已经成佛,所以他的本誓,因本──因地所发的深重誓愿已经完成了,一点不虚假了。因此念佛等於契应他的愿,合乎他的愿。念佛本身就是依靠他的愿──佛愿、佛力、功德力,念佛本身就乘上他的大愿船。因此只要众生称念,就必得往生,乃至『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後再查善导大师的着作,类似这样的法语非常的多。当时自己除了讶异,也觉得这个教理必须去了解,也值得去深入。
为什麽?因为那时候佛教的出版物不多,有关净土书籍都是一般性的,有一位毛凌云老居士受台北松山寺道安长老的嘱咐编了一部《净土丛书》,将自古以来有关净土的资料收集,影印装订成册,共有二十大本,但是看的人不多。因为是影印又是古本,没有分段标点,也没有人在弘扬解释的。在《净土丛书》里面也有收集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着作,但是当时虽有少数人知道光明和尚善导大师这位人物,但并不晓得他有什麽着作,以及他的着作对净土法门有什麽重要性,因此没有人在解释弘扬。
当时我晓得善导大师有这些着作,而这个法脉自从唐朝末年就已经从中国失传,书籍也不存在了(《往生礼赞》除外),导致北宋和元、明、清的学佛者、净土行者,不管在着作、讲演、学习上都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这一个法脉。
所谓善导大师这一个法脉就是指,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以及他的师父道绰大师的《安乐集》,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还有龙树菩萨的《易行品》,这一个法脉。可是在日本这一系列的着作并没有失传,反而是以这个法脉为教理基础而开展净土法门,大力的弘扬,相关研究的着作也非常的多,也依之创办了大学。如日本净土宗创办有佛教大学、大正大学,真宗创办有龙谷大学、大谷大学、同朋大学等。
那时候我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必须到日本一趟。当时台湾还没有这个法门的弘传,同时看起来善导大师的教理才是纯正的净土教理,给我们当生获得安心;而且也觉得这样的教理才合乎阿弥陀佛的愿,合乎佛的出世本怀。不论从契理或从契机来讲,都是很吻合的。那我是出家人,没有家累,没有後顾之忧,假若我不能到日本,有谁能够去呢?
那个时候又想到,玄奘大师为了到印度取经,他说「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愿东土一步生」,经过八百里的流沙,上看不到一只飞鸟,下看不到一根青草。他宁可死,以最宝贵的生命换取前往印度取经,这样的艰难,他都立下金刚不坏的心愿。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人有善愿,天必从之」。终於,玄奘大师取经回来了,才有现在佛教壮大的荣景。
那时候有一本日文的法然上人传记漫画,但日文我看不懂,就请我父亲翻译给我听(我父亲是受日文教育的)。内容大概是说:法然上人九岁时在他故乡附近的寺院出家,十三岁(或说十五岁)就立志要到京都比叡山学法。从他的家乡到京都比叡山是要用走路的,可能要一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当时他的母亲就伤心流泪的挽留他说:「在我们家乡,也有寺院,也有道场,也是可以学法修行,也不一定要到那麽远的比叡山去」。
法然上人他怎麽回答呢?他的回答就启发了我。他说:「要当一个伟大的和尚,必须走遥远的路途」。当时我想,到日本不用走路,坐飞机顶多两个半钟头就到了;我当然不能跟法然上人比,不过前往日本了解深入这个法门,倒是很肯定的、很期盼的一个愿望,也是非去不可的。
终於在弥陀的安排之下,就自自然然,很快的、很顺利的就到了日本。而且,住的地方也很舒适、很空旷、很便宜,比我在台湾住的消费低很多。
住在那里,一方面在学校听课,一方面四处参访,前前後後四年多。回台之後,陆陆续续把我的心得,还有翻译的一些东西影印跟有缘的人分享。後来有人觉得影印装订不方便,乾脆就出书吧,因此,不知不觉就一本一本的出,一本一本的结缘,一直到现在。这是我学这个法门的过程。
深入了善导大师的教法之後,才晓得以前所学的都不是纯粹的净土,都是掺杂了其他各宗派的教理,因此一般人所接触的净土可以说是「天台的净土」,或是「华严的净土」「禅宗的净土」,而不是真正的净土宗──以纯粹净土的经论解释净土的教理。
因为从唐朝末年到现在,学习净土法门的各宗各派都有,尤以天台宗为多。他们解释净土、讲解净土,都是以他们所学的各宗派教理来解释,这样解释出来的当然就不纯粹了。
净土宗有一个特色就是「易」。龙树菩萨有一部着作叫做《十住毘婆沙论》,里面有一篇《易行品》是专门讲念佛必定往生和必定成就的;而《易行品》的核心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也就是说龙树菩萨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核心而写下了《易行品》。同时,在这一品当中,把整个浩瀚广博的佛教教理判教,分判为两门──「易行道」跟「难行道」。
所谓「易行道」就是净土法门;所谓净土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念佛往生的法门。念佛必定往生,因为念佛容易,因为念佛就靠上了阿弥陀佛的愿力,如同坐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除了这个法门之外的都是难行的、艰苦的、不容易的。
为什麽困难?为什麽容易呢?《易行品》一开始就很明确的点出来了,同时用譬喻说,其他法门就好像走路,本质是苦;念佛法门好像坐船,本质是乐,「安乐」。龙树菩萨就说,同样都是佛教,同样都是菩萨道,但就有这两门的不同。
易行道的念佛是「易行疾至阿鞞跋致」,很容易很快速达到不退转,同时不讲求任何的条件。比如要出家啦、根机锐利啦、深山苦修啦、一生不变啦、这辈子没完成,下辈子必须还要能够当人继续前辈子的法,相续不断的修啊,都不讲这些。是讲今生今世就能够易行,容易做,而且「疾至」。「疾至」就是快速的达到,达到什麽境界呢?达到不退转。同时这个不退转是不需要断除烦恼的,也不需要往生极乐世界之後才能得到,是在今生今世就能够预先获得,拥有这个身分的。
净土宗不是讲「证」,若是「证」必须要开悟、断除烦恼,进入那个境界,身心合一,才是「证」,净土法门不用,所以说「不断烦恼得涅盘」。烦恼没断,原原样样,原原本本,还是贪瞋痴、妄想杂念、有烦恼的凡夫,可是在今生今世预先获得了涅盘的身分。好像一个小孩子,呱呱落地,他也还没有成长,还没有学问,还没有树立功勳,可是一旦他被封为太子的话,那他当下已经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了。论才能、知识、学问、功勳,他有为国家建功立德吗?一点点都没有,可是他的身份就是未来国王的身份,因为一旦国王退位或驾崩,他就要当国王的。这个是「不断烦恼得涅盘」的一种比喻。
净土法门的特色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这些教理都是有根有本的。这个根本也必须来自佛说的,所谓「离佛一字便同魔说」。佛教、佛法都不可以离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
接触了善导大师的法脉才晓得,善导大师就是净土宗的开宗祖师,净土宗一宗的教理、组织架构是到了善导大师才完整呈现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净土教理、修学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善导大师这一法脉的着作,它是最纯粹的,也可以说是最正确的。
善导大师他是怎麽样的人物?我有将其事蹟编成一本《善导大师略传》,也有收录在《善导大师全集》里面。这次发给大家的是《善导大师略传》,全本共有四十几段,今天就简要的引用几段来跟大家探讨。
首先,请大家翻开第十九页,第十一段「一声佛号一道光明」:
大师念佛之精至,达到口念阿弥陀佛一声,即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百声千声,光出亦然,所以後世或称终南大师(因住终南山故),或称光明和尚(因口出光明故)。
那个时代的人都尊称善导大师是「光明和尚」,因为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号,口中就有一道光明,声声佛号就道道光明。这也证明善导大师三昧功深。三昧就是定的功夫。甚至也可以推测是佛菩萨的示现。
其实人的身体都有光明。不只是人,任何动物、植物也都有光明。明的光、黑的光、强的光、弱的光、光大、光小,或是什麽颜色则因人而异。起善念放明亮的光,起恶念则现灰暗的光。如果他是想佛、念佛,他身上就会放佛光,而且佛光灿烂。
我们是凡夫,对於这种种光,烦恼众生的肉眼看不见。如果是佛菩萨,都是清清楚楚、了了明明看见的,乃至於灵界的鬼神也都能够看得到。所以我们应该长存善念,最好能够常常的忆佛、念佛,这样身上就能够常放佛光,永远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不舍。有人说要消灾免难、要增福延寿、要逢凶化吉,或者是临命终时能够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乃至预知时至,顺利安然往生净土,这一些只要虔诚的、专一的念佛,都能够达到。
经典上就说:「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也就是说,念佛人的身上都会放光,范围有四十里宽那麽广大。又说:「念佛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不令冤家而得其便,现生常得安稳,临终任意往生」
四十里的光明大不大?很大。不过自另一角度看,也是渺乎其小的!怎麽说呢?因为我们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叫做「无量佛」,释迦牟尼佛用两个来涵盖他的无量──无量寿和无量光。阿弥陀佛这一尊佛的光明,像《阿弥陀经》所说的「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他的光明遍满整个虚空法界,没有一个地方是阿弥陀佛的光明达不到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阿弥陀佛的光明的。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也在娑婆世界,也在我们圆光佛学院,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信佛念佛,起心动念,就跟阿弥陀佛的光明相通了。
我们的心念很微小,可是我们微小的心念放在无量光的上面,心念也随着延伸到无量的境界去。所以我们的心光也随着弥陀的无量光而无量、无边、无际。所以不只是四十里。
那这样到底有多大?阿弥陀佛他的光明有多大有多远,我们的心光也跟着有多大有多远。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一种因果感应,也是一种互动、呼应。地面上只要有水,不管是大海的水、江河的水、或脸盆的水、或杯子上的水;也不管水是清清净净的,还是污浊不堪的,只要有水,天上的月亮就映现了。只是说,清净的话当下看得到;不清净的看不到。看不到不表示月亮不在里面,还是在里面的。这是一种譬喻。
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的光、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的境界、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力量,他不讲条件、无远弗届、无人不度。以网络来比喻,网络是遍满整个虚空法界的。但是必须要有密码才能进入某个网络,阿弥陀佛的密码是什麽呢?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密码输对了,就能够进入悠游阿弥陀佛的整个网络世界;密码不对的话,再怎样都是相隔、不能进入的。
我们进入阿弥陀佛无量光的世界,密码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污秽的心、罪恶的心、轮回的身心就进入了阿弥陀佛清净的、安乐的、自在无碍的境界;就进入阿弥陀佛无量的、不再轮回的、永恒存在的境界。
所以我们只要靠定阿弥陀佛,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此後专一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时刻、永远的进入阿弥陀佛的频道,进入阿弥陀佛的网络世界,跟阿弥陀佛结合成一体;我们有限的命光跟阿弥陀佛无量的命光就结合在一起;我们无明的、烦恼的黑暗就蒙受着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能够「明来暗去」。「明来暗去」就是指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疑心的黑暗就消除了,肯定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一声佛号、一道光明,可是我们念佛看不到光明,那是因为善导大师他有神通的境界。印光大师赞叹善导大师说:「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有大智慧、有大神通」。善导大师的神通也显现在各方面。
当然佛教不强调神通,所以不随便应用神通,也不随便谈感应。有句话说「宗门忌讳说境界,教下不许谈功夫」,为什麽?因为神通、感应是共外道的,其他宗教也有,民间也有。如果佛教太强调神通感应,恐怕别人不了解教理而迷於神通感应,这样就会跟民间信仰一样,甚至信仰其他宗教,乃至「走火入魔」了。
学佛修行最重要的是今生解脱,对这一点要正正确确,要正知正见,否则的话,所谓「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一时着魔,那何年何月,何生何世才回归正知正见得到解脱呢?所以不随便谈感应,或者是现神通。可是只有在教法被曲解或误解了,为了折服对方,为了引导、启发对方,有时候不得不显一下神通。善导大师是一位戒律精严的人,他不会随便显神通的;他显神通一定有当下时空的背景不得不然的。
前面谈到念佛就有光明,念佛就有光明这是很自然的,而且念佛有光明有什麽重要?有什麽需要?有什麽特别呢?後面的时间,我们都会做一个说明。
大家手上也有一本《念佛放光》。《念佛放光》第三页,第二篇「念一声佛,吐一道光」,我们来念一遍:
我曾经在美国弘法,法会结束後,有一位美国人自我介绍说:「我是学神通的人」,他说他看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口中都会现一道光明出来。有诚心的人,所现的光明很大,大到几乎能把整个地球都包起来;没诚心的人,所现的光明就很微小,噗一下、噗一下,微弱的光而已。学神通的美国人说:因为他看到如此胜境才来学佛的。(法藏法师口述)
按:
口称佛名佛光现
随心大小各不同
若能诚心常念佛
此界西方总相通。
好,我们这一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