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苦
──2020年1月12日讲於净土宗深坑念佛会开示
传晖法师慈悲,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有的莲友跟我是第一次见面,我叫「慧净」,智慧的「慧」,净土宗的「净」,所修所弘都是以净土为主,目的是希望自己和他人,都可以在今生今世就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往生极乐世界,证悟涅盘成佛之乐。这其实是出家人的目的,也是所有修行人的目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乃至悟道、弘法,目的就是要引导所有众生,离开六道轮回之苦,最终证得涅盘成佛之乐。
深坑念佛会自创立以来已经三十几年了,三十年来如一日,依法专修、不改变、不退转,非常的难得。有很多莲友已经往生了,还未往生的莲友,现在继续过着安心念佛,蒙受弥陀照护的生活,到业报尽时,就会往生极乐世界。深坑念佛会的场地虽然不大,但效能、功德很大,因为我们深坑念佛会就是成佛的道场,离苦得乐的好地方,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首先,我们来说佛教的几点内容。
佛教是以什麽为出发点?
佛教的究竟目的是什麽?
佛教的主题是什麽?
佛教的核心是什麽?
若能对这几点内容有正确的了解,自然就知道人生的大事、人生的目的,就能过着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佛教的出发点」是什麽大家有思考过吗?佛教是以什麽为出发点?佛教是以解脱六道轮回之苦为出发点。也就是说,佛教是以彻底脱离痛苦,得到永恒快乐为目标,它的终极点就是成佛,一切修行都是向着成佛这个崇高伟大的目标前进。如此说来,讲经说法若没有说到佛教的出发点,也没说到终极点以及实践的方法,那就不算是佛教,因为已经偏离佛教的本质了。
「佛教的目的」是什麽?扼要的说,固然佛教有很高深的哲理,含藏着世间的学问;佛教也抱持着大慈大悲,含摄种种慈善事业,但这些都只是佛教的一部分,并非佛教的目的,因此,再怎麽谈玄说妙,再怎麽做多少善事,若没说到究竟离苦得乐、解脱轮回及其方法,就不是真正完整的佛教。
不过,以我们凡夫来说,虽有佛性,但佛性被烦恼业障盖住,我们再怎麽苦修苦行都无法显发。就一般通途法门来说,都是谈实相、论佛性,现生靠自己力量来完成佛道,但净土法门不是这样,我们都是靠阿弥陀佛。
「佛教的主题」就是离苦得乐,离什麽苦?离六道轮回之苦;得什麽乐?得究竟解脱之乐。
苦,有现在的苦、未来的苦;短暂的苦、永恒的苦;有大苦、小苦,可以说苦如茫茫大海,是无量无边的。
乐,小乘佛教有离开六道轮回证到阿罗汉的乐,但这还不是究竟的乐,究竟的乐是大乘的涅盘之乐,也就是成佛,证入不生不灭、寂静安详,才是究竟之乐。
人都会起心动念,若能止住,不起心念,自然就有安详寂静的气氛,在安详寂静的当下自然会感到很轻松。有句话说「无债一身轻」,没负债所以很轻松,然而,品质最好的轻松其实是「无念一身轻」,没有念头──没有好的念头、坏的念头、欢喜的念头、悲伤的念头、苦乐的念头,时时止息这些念头,自然就有寂静、安详、喜乐的感觉。
不过,我们从出生到百岁年老,这个心一直都是相续起念,如海水一般,无日不生潮,不曾有一时一刻的无念,乃至亘古以来、旷劫以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回到今生今世,轮回到现在,我们的心念都不曾止息。有一天念头若停止,甚至断除,就解脱六道轮回了。不过,若只想靠自己的有限力量来达成寂静无念,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佛教的核心」就是大慈大悲,慈悲有三种:一种是佛的慈悲,也就是大慈大悲;一种是菩萨的慈悲,中慈中悲;另一种是凡夫的小慈小悲。
凡夫的小慈小悲是污染的、不平等的、有我执的;菩萨的中慈中悲是证入空性,因而我空、法空,没有我执、法执,自自然然从内心产生慈悲要去救度众生;佛则视一切众生是同一本体,所以怨亲平等,自他一如,所有众生都在佛的心中,佛也在所有众生的心中。佛心心念念都要使众生离苦得乐,离开六道轮回之苦,所以佛救度众生是非常自然的。
佛心心念念都在众生身上,心心念念都希望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佛教的核心就是慈悲,这种慈悲是平等的、无条件的,不论对象,没有对价关系及条件交换的,是白白赐给众生的。
佛与众生既是同一体,就没有彼此之分,没有我要救度众生,要怎麽救度的这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没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对佛来讲是没有这种三心四相的。佛只有一种心念,就是救度众生,而且具有救度众生的能力。
从这些内容来分析,佛教有两种:一种是小乘佛教,一种是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具有绝对出离六道轮回之心,行持解脱之道达到解脱,所以小乘佛教的重点就是出离心和解脱道。若没有出离心,就没有动力修行;一般人为什麽会没有出离心?那是因为没有体悟到人生是苦,轮回是苦,所以不会想离苦求乐。
不过,要彻底了解苦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佛陀曾开示,除非是上根利器的人,一般众生是不容易彻底了解苦的;而只有对苦领悟才会有出离心,进而修行。
小乘是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及三十七道品的内容,经由戒定慧的修学过程来断除烦恼。断除什麽烦恼?我们的烦恼很多,基本上有三种烦恼:见思惑的烦恼、尘沙惑的烦恼及无明惑的烦恼。见惑烦恼、思惑烦恼,根源都是因为无明。要断除见惑烦恼、思惑烦恼是很困难的,断除见惑烦恼,就可永离三恶道;进而断除思惑烦恼,就可离开欲界、色界、无色界,究竟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但是,依我们目前的资质条件来说,想要靠我们自己微小的力量来断除见思烦恼可说是不可能的。
断除见惑烦恼就是初果阿罗汉,然而,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了,自古以来修行者很多,而证得四果阿罗汉的没有几个,乃至证得初果的也很少。目前地球七十几亿人口,修行的人如牛毛那麽多,而断除见惑得到初果的人如麟角那麽少,难说有没有一两个。这是就小乘的修行来讲。
大乘的修行可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圣道门的特色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苦修苦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难行能行,这方面,行者必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自力难行的法门,也称为「通途法门」。
发菩提心,首先要有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然後发四弘誓愿;菩萨道就是四摄法及六度万行,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福德智慧双双圆满而成佛。
大乘是建立在小乘之上的,也就是说,发菩提心之前必须先要有出离心,完成解脱道之後才堪真正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因为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怎麽可能能迈向解脱?如果自己尚未解脱,就好像自己仍无能力游出苦海,还需别人救援,自顾尚且不暇,怎有能力去救人?所以必须自己先断除生死轮回,没有烦恼了,所发的菩提心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菩提心,否则还有我执、自私自利,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是大乘当中的「圣道门」,又称为「难行道」。由此检验,现下所谓大乘佛教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都只是学问性、观念性而已,并没有能够真正做到的,因为真已成就初果,乃至四果的人已难得一见了。
再来是净土门。净土门的特色是他力、易行,「他」与「自」是相对待的,「他」是指外力,也就是靠外来力量的救度,这个外力唯有佛力才有办法。凡夫是没有能力救度我们的,阿罗汉的心性重在自求解脱,也不会发心救度众生,而菩萨也仍在修行的过程中,他的福德智慧还没达到圆满,所以也无法圆满救度众生,能圆满救度众生的,唯有佛力。
进一步说,十方诸佛当中,能够救度娑婆世界众生的唯有阿弥陀佛,在《悲华经》中提到,娑婆世界众生是被一千四佛所舍弃的,一千四佛就代表所有的佛。为什麽诸佛会舍弃众生?那是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烦恼炽盛、业障深重,很难救度,无法救度,因而诸佛都摇头、无奈而离开。
唯有阿弥陀佛,未成佛前发的愿特别深,修行的时间特别久,所修的功德特别多。目的就是要使娑婆众生不但能够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而且可以往生净土,得到成佛之乐;如果这目的未达成,阿弥陀佛就不成佛,要继续修行,直到功德资粮可以让一切众生往生净土他才要成佛。所以这个「他力」单单是专指阿弥陀佛的佛力。
「他力」包含两点:第一点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第二点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力。
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因地法藏菩萨时,大悲深彻,不忍众生轮回,所以为十方众生,特别是娑婆世界众生,广发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为众生而发,每一愿每一愿都深深隐藏着阿弥陀佛难以形容的无限慈悲。所以这个发愿之时的深彻悲心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直到他成佛,他的愿力就成为一种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救度十方众生。只要信受弥陀的救度,称念弥陀的佛名,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的救度,往生净土成佛。所以,他力就是易行道,在所有法门中,叫做「特别法门」。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禅宗、律宗、密宗,这些都是通途法门,都是以戒定慧的修行通则来脱离生死轮回,所以称为「通途法门」。
净土宗这个法门与通途法门完全不同,有它特别的地方,所以叫「特别法门」,净土宗的特别就在於是完全靠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而他成佛的目的就是要救度众生,简要的行持方法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为什麽只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呢?那是因为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大愿,以及兆载永劫所累积的菩萨六度万行,直至成佛果地的威神功德,全都融入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内。因此阿弥陀佛因地愿力、果地功德力的结晶,都在这句名号当中,所以名号又称「摩尼宝珠」、「如意珠」,可以随时达成我们的愿望。
我们的愿望很多,但最高的愿望就是往生极乐世界,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达成我们的愿望。只要我们相信阿弥陀佛是一尊要救度我们的佛,不嫌弃我们、不舍离我们,因为他发愿修行就是为了要救我们,成佛十劫以来,就一直在寻找我们,从极乐世界一直找到娑婆世界的深坑念佛会来,终於找到我们了。他马上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赏赐给我们,我们深信阿弥陀佛的救度,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有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可以到极乐世界了。
「念佛」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正行,若是六度万行、八万四千法门通修,虽然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并不能依靠这些功德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些内容并不是到极乐世界的正因正行。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要往生极乐世界,修其他种种功德不是它的正因,它的正因是这句名号。
极乐世界也好,阿弥陀佛也好,六字名号也好,阿弥陀佛的光明也好,这四者是一体的。我们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如不念弥陀名号,就缺乏正因,那怎麽可能往生?那要怎麽办?要靠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可是靠回向就有不稳定的因素,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他所修的功德可以达到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圣道门的修行对我们来说,我们做不到,做不到就永远在轮回了。若是净土门,则人人都做得到,而且现生就可以成就。
回到前面的话题,在佛教中,不论圣道门、净土门,不论小乘、大乘,都须具备「出离心」,不执着这个世间,不想继续六道轮回;而「出离心」必须了解人生是苦的本质,若不了解苦,出离心就不会坚定。
世间有什麽苦呢?首先就是生、老、病、死,这种苦是绝对性的,没有办法避免,也是无可奈何的。
人生必定要经过生、老、病、死的过程,生的苦我们已经淡忘了,老的苦我们正在经历,在座的各位莲友和我都是七十岁以上的人了,老,轻松吗?不轻松,站着也不舒服,坐着也不舒服,睡也睡不好,这里酸、那里痛的,有种种的病苦。
人老了不可能不生病,有的人还没老就有各种病,尤其很多慢性病、癌症,得病的年龄层愈来愈年轻,还有三高,非典SARS,心肌梗塞,所以说老和病是无法避免的。而且老了还会令人嫌弃,是不是?若是以前的孝子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现在是「子不养而亲还在」,所以很多老人都会有心酸的感叹,一方面怕增加孩子的负担,一方面又觉得孩子不孝顺、不贴心。
不过,大家不妨想想,人人若老而不死是很可怕的,怎麽说呢?如果人人都不死,从古至今,不同朝代、不同国家,这麽多人,地球早就住不下了。以台湾来说(很多国家也都同样的情况),已进入老年化、少子化的时代。现在年轻人愈来愈少,需要年轻人做的事,如:警察、军人、消防、义工,已经渐渐後继无人;社会纳税金减少,照顾老人的人力不够,而且照顾老人也很吃力辛苦。所以没有健康的长寿是痛苦、无意义的,坐轮椅甚至卧床,生活起居、吃饭都要人照顾,这样的长寿只有苦没有乐。因此人到一定年龄就要离开,而离开要去哪里啊?极乐世界,不然,若继续轮回,就要一再重复无穷无尽的老、病、死之苦,由现在短暂的苦,进入未来无穷尽的苦,那岂不是苦上加苦!?
佛陀开示我们,生、老、病、死是人生基本的苦,这四种苦自然附带另外的苦,就是「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生、老、病、死是个人自身的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是人事的苦,求不得苦是物欲的苦,五蕴炽盛苦是心理的苦,这是现生几十年的苦,还不是人生根本的苦,人生根本的苦是轮回之苦。
「爱别离苦」,所爱的人、所爱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分离。佛陀开示说「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凡是存在的,终有一天会消失,宇宙万物自然有生住异灭的过程;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体内的细胞有新陈代谢,万事万物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俗话说「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又说「见面是离别的开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就是说爱别离,含括生离与死别。
在《无量寿经》中佛陀有几句话很深刻的描述人生的实相: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我们所爱的荣华、地位、名利、富贵,都不可能永远持有,有一天必然离开,所以人生没有究竟永远绝对的幸福快乐。
佛陀又开示说: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常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也就是说,我们来时孤单一人出生而来,死亡时也是孤单一人单独而去。孝子贤孙都无法代替我们的老、病、死亡,乃至轮回。
《地藏经》中说: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即使再恩爱、至亲之人,也无法彼此代替生老病死,尤其六道轮回;在六道回轮中即使相遇,也无法相认,因为都忘记了,就算知道对方是谁,也无法互相代替对方的轮回,这就是人生的实相。
这种孤独,不只是身体的孤独,还有心灵上的孤独,不论是多麽恩爱的人也无法了解对方的内心。
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所以有缘能够在一起,真应好好珍惜。
「怨憎会苦」,遇见自己所怨憎之人,而产生的痛苦。恩恩怨怨、气愤不满的人,偏偏常要相遇,甚至要住在同一屋檐下,每天见面,真的很苦。
佛法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平时若能广结善缘,不论到那里,都会有贵人相助,左右逢源;如果结下恶缘,日後见面不但难以相处,甚至会产生种种烦恼。
「求不得苦」,就是求到了也是苦。人都希望长寿,可以看到儿女成家生孙子,生了孙子又希望看到孙子长大读书,接着又期待孙子成家生小孩,所以人对寿命永远感到不满足而想再追求更长寿,但是有可能吗?
对於财富,没钱时求温饱、有地方住,等到了有钱时,存了一百万後又想存五百万,存了五百万又想存一千万,这就是对财富的贪求,但往往不能如愿而感到痛苦。
对地位也是一样,升上科长就希望升处长,升到处长希望再升局长,做了总经理就想做董事长。有了地位之後就求名望,欲望难填,人的欲望永远不得满足。
对於爱情也一样,看到心仪的对象,本想能和他结婚就心满意足了,可是结了婚,又喜欢其他异性,就有了婚外情。
多欲为苦,人的种种痛苦都来自於不满足,若能知足,就会快乐,所谓「知足常乐」。人在世间,自身有生老病死之苦,在人事有怨憎会、爱别离之苦,在物质有求不得之苦,而其根本是「五蕴炽盛」之苦。
「五蕴炽盛」又称为「五阴炽盛」,五种掩盖我们智慧,如炽盛大火的苦。若没有了五蕴,就没有痛苦,就可以得到安乐。《心经》中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若能空掉五蕴,就能解除一切苦厄。所以前面所讲的七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这七种的苦都来自五阴炽盛,由此可知,五阴炽盛是根本的苦。
五阴炽盛的苦超越前面七种苦,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指我们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种因素构成;受、想、行、识是指心灵。「受」是感受性,「想」是想像性,「行」是行为性,「识」是认识性。
人有感受,没接触便罢,一接触便生起好、坏、喜、恶、苦、乐、欣、厌的感受。有了这些感受,就开始动脑筋要如何追求所好所喜所乐?孜孜於寻求如何得到、拥有?我们对五尘──色、声、香、味、触的追求,与五欲──财、色、名、食、睡的贪爱,都来自五阴,尤其是受、想、行、识,一接触到就产生好、坏、喜欢、讨厌的分别,五尘也好,五欲也好,喜欢的就想得到,讨厌的就想躲避、远离,於是就开始动脑筋,这就是「受、想」,然後采取语言与行为的种种行动,这就是「行」,接着就产生一种决定性的认识,虚妄性的认识和执着这就是「识」。这些最後都落在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如同仓库,里面充满了受、想、行、识的种子,自然带来了各种数不尽的痛苦。
人生最恐怖是此身仍处在六道轮回之中,怎麽说呢?世间的苦,死了以後就没有了,但却还有後续的轮回──由此生的苦进入下一生的苦,一生又一生,轮转无尽。
佛陀开示说: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三界就是我们所处的欲界及色界、无色界。欲界除了六欲天以外,还包含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色界是四禅定的境界,无色界是四空处定的境界,这些都是苦。不仅三恶道是苦,天界也是苦,为什麽?天界虽在乐中,但它的乐和三恶道的苦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无常的,有为的,同在六道之中,而六道就是不断轮回,天人寿命尽时就会堕落,所以佛陀在《地藏经》中就开示:
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於恶道之者。
天人是如意自在的境界,享乐的境界,寿命尽时一样堕入三恶道。所以佛陀在《涅盘经》中说: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佛陀也在《正法念处经》中说:
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业」无量无边,可以说遍满三千大千世界,遍满整个虚空,所以从天堕入地狱,又从地狱生天。天的业报尽,地狱的因缘到了,就从天堕地狱;地狱的苦报尽,生天的因缘到了,就从地狱生天。如此看来天上和地狱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贪瞋痴烦恼,贪瞋痴若没有断除,就难免随业流转,或因行有漏的善业而生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或因行恶而堕入三恶道。
如此说来,善也好,恶也好,都一样,因为本质没有离开贪瞋痴。行五戒十善圆满生欲界天,四禅八定生色界、无色界天,一样还会堕落,和五逆十恶没什麽差别,来来去去,去去来来。这种苦,佛陀告诉我们,就像在火宅之中,所以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因此,我们最好现在就要念佛,能念佛,马上就可以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今生今世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我们现在专一念佛,临终时,不论是昏迷也好,病苦念不出佛号也好,阿弥陀佛都摄取不舍,都会来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方法很容易,只要我们专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时间已经超过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