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阿弥陀佛,是一尊为大施主的佛
二十、阿弥陀佛,是一尊为大施主的佛
《无量寿经》三誓偈说: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无量寿经》说法藏菩萨在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後,又发了「重誓愿」,四句一行,共十一行偈文,以这重誓,解除众生的疑虑。此重誓愿又名「三誓偈」,此十一行中,三誓偈只是前三行,这三行统摄四十八愿的纲要,由於这三誓偈的重要性,故後八行跟随於前面的三行都叫做三誓偈。
四十八愿中,每愿都有「不取正觉」之誓约,今又重说,理由有四:
一、为显示「统摄诸愿」:四十八愿甚广,约之即是因地愿行与果上名号,今以此三誓偈统摄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愿之纲要。
二、为显示「超世大愿」:四十八愿虽皆大悲,未明示弥陀独有、不共诸佛之超世无上誓愿,故今言「我建超世愿」。
三、为显示「他力回向」:四十八愿未显他力回向之义,故今言「大施主」「为众开法藏」等,示往生正因,皆由弥陀他力回向。
四、为显示「本愿称名」:四十八愿中摄生愿有三,真假并列,为正直舍方便,故今言「名声超十方」,以示弥陀回向本愿名号,令十方众生知念佛为往生正因。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第一首偈是为了显示「超世大愿」。
「超世」,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皆超胜二百一十亿诸佛之本愿,是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之精华。
「愿」,总指四十八愿,别指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以第十八愿统摄诸愿。
「等觉」,等正觉,即成佛。四十八愿不成就,虽成佛亦不取。
第一偈直接显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都超越二百一十亿诸佛的本愿,即是超越十方诸佛,是诸佛之所无。如「光明成就文」说:「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光明既然,余德亦尔。故《弥陀偈经》说「发愿踰诸佛」。
四十八愿虽然都是出自弥陀大悲誓约,然而并未明白显示乃「超世无上」之本愿,是弥陀独有,不共诸佛。因为四十八愿若就一一愿分开来看,於诸佛誓愿中亦非没有,而看不出阿弥陀佛独有殊胜之处。所以在这三誓偈首先就说「我建超世愿」,显示四十八愿看来与诸佛誓愿并无差别,而实际上其深意是大不相同的「超世之大愿」,是不共诸佛的誓愿。
因为阿弥陀佛的愿是要救度十方众生,所以阿弥陀佛说他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亦即:不仅要使圣者能往生极乐世界,也要使凡夫能同时往生极乐世界;不仅善人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也要让恶人、罪人往生极乐世界;不只天界众生、人道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即使是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甚至阿鼻地狱的众生,也都要让他们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因此叫作「超世愿」。
不仅如此,还要让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就像黑暗遇到光明,当下转暗为明——这麽快速的时间就能成佛,所以叫作「超世愿」。如果不是这样,阿弥陀佛的愿就和十方诸佛的愿差不多,没有什麽特别超越的地方。但是,阿弥陀佛说他的愿是「超世愿」,所以这一段文显示出阿弥陀佛的愿是超越十方诸佛。十方诸佛有的,阿弥陀佛也有;阿弥陀佛有的,十方诸佛不一定有。
「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第二首偈是为了显示「他力救度」。
「无量劫」,指成佛以後、尽未来际无量劫之时间。非唯当时,末法万年之後,犹独留此经,以广度众生。
「施主」,财法无畏三施。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愿供具,第三十八愿衣服,第十八愿念佛,第四十六愿闻法。如本偈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如下文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诸贫苦」,通财法二贫。如《法华经》言:「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永明大师《宗镜录》卷九十五解释《观佛三昧经》之「贫穷薄福」说「一切众生以无法财名为贫穷」。结合这些引文可以看出,佛教所说的贫穷是指那些不具足成佛资材的人。
如此看来,阿弥陀佛於因位时誓言,要在成佛後的无量劫间成为济度诸贫苦的大施主,是为了救度那些於无始以来因不具足成佛之法财而常沉沦与生死界中、为苦恼所缠缚的众生;阿弥陀佛施予其法财,使此等众生得脱苦恼之深渊,往生涅盘常乐之净土。
无始以来常沉没於生死之苦界、为罪业所缠缚之众生,依凭自身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解脱的,因此可以说这种众生是完全不具备解脱能力的。而想要使这种不具备解脱能力的众生也能够获救、而且是简单易行的方法,便唯有依靠外力之施予此一途。如此便不难发现,「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是在彰显他力回向之意。
因为在阿弥陀佛因位所发之誓愿中便已存有要将法财施予众生之意涵,故而在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之後才会再发重誓,誓言要将功德法财施予众生。
《大经》说:「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天人,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杂譬喻经》也说:「积大誓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先与其物救其肉身,再与其法救其法身。
《大经》流通分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此文在於说明闻信阿弥陀佛名号而欢喜踊跃之人,在其心生欢喜之当下便获得大利益,获得大利益便等於获得无上功德。而众生之所以在闻信阿弥陀佛名号而心生欢喜之当下便可以获得无上功德,这完全是佛之回向所使然。
天亲菩萨据此於《往生论》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说明凡值遇佛本愿力之人,在其值遇之当下便已满足功德大宝海。
弥陀所发大愿所修大行,从因至果,皆回施众生。愿行成就,可以救度无福慧众生,如《大经》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所以阿弥陀佛不只是无量劫以来,同时也是无量劫的未来,都要成为一个大布施的主人,永远以超世愿的功德来赐予众生、救度众生。
是什麽样的大施主呢?就是要「普济诸贫苦」。这里的「诸贫苦」,不是说没有钱、没饭吃才叫贫苦,不是的,是指六道的众生没有智慧,所以贫;因为没有智慧,就会在六道中轮回,所以苦,因此是指六道苦海。阿弥陀佛要布施给三界六道中没有智慧而受轮回之苦的众生,让他们离开六道之苦,脱离三界火宅。阿弥陀佛要做这样的「大施主」。
我们就是贫苦的众生,阿弥陀佛成为大施主,要普遍济度众生,把他的功德法财布施给我们。若不这样的话,他不成佛。所以,他成佛的目的,就是把功德给我们。我们满身都荷载着阿弥陀佛成佛的功德。
阿弥陀佛是布施者,我们是受施者。阿弥陀佛成佛的功德,全给众生。第二偈正显明「救度」,是佛力、他力的救度。所以这首偈子也在於显示他力,他力是指阿弥陀佛一佛的力量,凡是往生到弥陀净土的众生,完全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
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完成的「法藏」,这个法藏就是六字名号。阿弥陀佛以「大施主」的身分将功德(六字名号)布施给我们,使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便能离开六道轮回之「苦」,离开不能成佛之「贫」。显示往生弥陀净土之因果,完全都是阿弥陀佛他力回向给我们的。
第二偈说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完成的超越十方诸佛的佛身,其本身及其功德、目的,是为了救度「诸贫苦」的众生,也就是贫苦无智慧,常在六道轮回的众生—–就是我们。
如果仅就四十八愿而言,他力救度与他力回向之义并不明显,所以更在此偈中,表明「为大施主」、「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的他力回向与慈悲救度的愿心,显示往生净土之因,完全都是阿弥陀佛他力回向的救度。此救度之经证,唐译「救度之法王」之语,直显无遗。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第三首偈是为了显示「名号度生」。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他成佛的时候,他的佛名叫作「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他要以名号度众生,因此要使这句佛号遍满十方世界;如果有一个世界、一个地方没有这句佛号流布,或还有人没有听到,他就不成佛。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摄生愿有三,真假并列,为了正直舍方便,故第三偈说「名声超十方」,以显示弥陀回向本愿名号,令十方众生知道第十八愿是本愿中的根本愿,是本愿王,唯有第十八愿之念佛才是往生正因。
这三偈,第一偈是发愿,第二偈是回施众生无量德行,第三偈是将第一偈的愿与第二偈的行缩为一句名号。愿行结晶即是名号,以弥陀名号总摄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与无量德行。名号由愿行而完成,愿行由名号而彰显,名号包含弥陀愿行,三誓唯一名号,所以弥陀名号,称为万德洪名。
第三偈也点出第一偈、第二偈的功德与功能,都成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都在这句名号之中,并且要将此名号传遍十方世界,使十方众生同称佛名,同生净土,同证佛果,同度众生。
虽名号能度十方众生,若不超闻十方,何能度十方众生?故发第十七愿之後,又在此重誓超十方。两者有何不同?第十七愿但诸佛称扬,此文称扬之力,名闻十方,此是其异。超有二义:
一、超远,名声闻遍十方世界之意。德小故其所闻亦狭,德广大故名闻十方。
二、超胜,名德超胜十方诸佛之意。普济诸贫苦,使至无上道,诸佛所无故。又,诸经所赞,多在弥陀。世间称佛,弥陀唯多。
故此三誓偈大意:第一偈显示四十八愿是超世愿,且必定满足。第二偈显示以此超世本愿普施众生,并示他力救度之义。第三偈,愿行结一名号,此名德超诸佛,此名声超十方。以此名号广度众生,如《庄严经》译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说: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这段法语的意思是说,一切善恶凡夫之所以能够往生弥陀净土,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这「大愿、大业、大力」正是指「三誓偈」的内容,以表格显示:
《大经》三誓偈:
可知,《无量寿经》在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念佛。因此,净土宗是弥陀名号救度众生的法门,也唯有弥陀超世的智慧慈悲愿力,才能度尽十方众生,满足诸佛的本怀,究竟彰显诸佛的智慧慈悲与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