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二)
--於净宗书院「法义班」课程开示(二)
接续第一堂课最後所讨论的偈语: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这是龙树菩萨《易行品》核心的一首偈,此偈最终目的在於彰显弥陀本愿的念佛。这首偈的重点,一方面是展现「称名」,并且说明「称名」是往生的正因、正定业;同时也显示,只要能「本愿称名」,现生就已经获得不退转地的身份了。不过单从这四句偈,当然看不出肉体还在娑婆世界就已经获得不退转地身份的意涵,下面还有一段文:「若菩萨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这又讲得更明确了。而另一首偈:「若人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也直接点出本愿称名是「即时入必定」,不必等到往生之後。有关这方面的理证,在我编的〈净土宗之特色〉一文,有将「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这四点的相关经文祖语有条理、顺序的列出,此外尚有另一篇〈补充说明文〉,大家都可以参考。
从龙树菩萨这几段简短的法语可以看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愿是主要的愿,也就是「根本愿」。「根本愿」简称「本愿」,《无量寿经》中就有「本愿」这两个字,龙树菩萨上述的偈语正是继承自《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本愿)在说什麽呢?在说信心、愿心、称名,以及往生。
以「信心」和「愿心」来说,如果着重在「信」,则「愿」含盖在「信」中;如果着重在「愿」,则「信」含盖在「愿」中。第一堂课谈到本愿三件事:信心、念佛、往生,就是含盖「愿生心」於「信心」中。「往生」弥陀净土是果,他的因就是「信心」和「称名」;而「信心」不在「信心」的本身,是信──「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必得往生」。所以往生的因是「称名」,信是「信称名」。总结来说,往生的正因是「称名」,本愿就是在讲「称名」,「本愿称名」就是我们净土宗的骨干。
龙树菩萨又说「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显示有疑心就会在苞胎里面,有信心才能花开见佛。这有两种解释:第一,「若人种善根」是在讲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所有善与德的根本,可是第十九愿是以自己修诸功德回向往生,这样恐怕对阿弥陀佛抱有怀疑之心,所以「疑则花不开」。可见真的能够依本愿称名的,就是「信受弥陀救度」,只有「信受弥陀救度」的人才会真的死心塌地的、完全没有怀疑的专一称念弥陀名号。
第二,有人也是一生专念弥陀名号而求往生,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弥陀他力的救度,也不了解本愿的道理,这样的人是在花苞中还是当下化生呢?就名号来讲,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只要专一称念这句弥陀名号,不管他的心境怎样,到净土都是花开见佛的。因为疑心是肉体还在娑婆世界而存在的意识状态,一个专称弥陀名号的人,不管有疑、无疑,所疑是深是浅,到临终见佛的当下,他的疑心就消除了。也就是说,专称弥陀名号的人往生都不在花苞里面,所以龙树菩萨言「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是以「善根」来说明信与疑,而不以「称名」来说信与疑。
第十八愿的内容是信心、称名、往生。
信心──就心来讲,称名──就行来讲,往生──就利益来讲。
信心──就心来讲,这里所讲的信心是「大信」、「无上的信心」。怎麽说呢?比如,我们相信台北有101大楼,这种信也是真实的信,因为确实有101大楼,但这个信与我们的生死大事无关,只是一般世间知识上的信而已,对於了生脱死没什麽助益。进一步来说,相信具足世间法的五戒十善,来世可以为人、可以生天,这种信也是真的,但这种信是小信,不能让我们脱离生死轮回。如果所信的是四谛十二因缘,这也是真实的信,但这种信和大乘的信相比较,就不算是无上的信。只有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不但是真实的信,而且是大信、无上的信,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开头就说「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所以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无上的信心。
所谓的信心,并不是就「根机」来说。一个很有学问、很有智慧的人,难道他的信比没有智慧、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人还要高超吗?不是这样的!信,不是就那个人本身在世间的学问、身份来论信心之真假深浅,而是就他所信的对象。老公公、老太婆,或是一个没有受教育、对教理没有深入通达的人,可是他相信有弥陀救度,这样的信就是无上的信心,他的信就是大信、真实的信。因为这样的信可以让他了脱生死轮回、让他得到无量光寿,并且和阿弥陀佛一样,具足四十八大愿,广度十方众生。这在佛法当中是最稀有、最殊胜的。
称名──就行来讲,也是「大行」。因为弥陀名号具足万行、万善、万德,所有的善德统统在这一句弥陀名号里面,只要称念弥陀名号自然就具足大行了。这样的行当然比持五戒十善的行还要大得多,因为五戒十善是世间法;称念弥陀名号也比修四谛十二因缘的行大,因为四谛十二因缘是小乘;称念弥陀名号也比六度万行高超,因为六度万行还是因地的行持,而这一句弥陀名号是果地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经过五劫思惟,积植无量德行才完成的果觉名号。有一句话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称名」就是直接领受果地觉的名号来作为我们往生成佛的功德。也因为这样,释迦牟尼佛在《观经》用「芬陀利华」来赞叹念佛人,凡是念佛的人就是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胜人,不管这个人的品德、修行、智慧根机如何,一律用「芬陀利华」来形容。可见称名是大行。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下卷)也说「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称念弥陀名号可以破除众生一切的无明,满足众生一切的愿望。无明有分「痴无明」和「疑无明」;愿望也有两种,一种是「往生的愿望」,一种是「所有的愿望」。昙鸾大师在这里所讲的无明是指「疑无明」,亦即不了解只要称念佛弥陀名号,就已被弥陀救度的道理。「实相身」是指证悟了法性法身,有自己受用的功能;「为物身」是指救度众生之身,自受用的本身也成为众生的他受用,就是刚才所讲的,所有善德统统在这句名号里面,作为我们往生成佛度众的功德,所以这一句弥陀名号具足了「实相身」和「为物身」。
在娑婆世界,只要肉体还在,一定会有无明、烦恼、贪瞋痴,不可能有满足一切愿望的一天。可是没有关系,昙鸾大师说「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不断烦恼得涅盘分。」那些烦恼到净土之後自然就断了,所以应先满足往生的愿,往生之後,所有的愿逐渐都可以满足。这一句弥陀名号能够「破疑满愿」,所以是大行。
往生──就利益来讲。第十八愿文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必定能使本愿称名的人往生,所以往生是我们获得的利益,而且是往生报土。所谓报土,是酬报这一尊佛因地的修行,有其因才有此果报,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修了兆载永劫的无量德行,所以他的报土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报土,利益是无上功德的大利。《无量寿经》有两段话,第一段是释尊出世本怀文之一段──「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真实就不是方便,也不是虚假,在佛法当中,所谓的真实是指佛,菩萨以下都还不究竟,还没有完全彻证宇宙人生的真理,只有证得佛的果位,才是完整、彻底的证悟到真理。因为法身菩萨是从初住算起的,破一分无明证得一分的法性,可是往後还有四十个无明要破;一直到初地,还有十分的无明要破。有一分无明未破,就是有一分真理未证,因此所谓真实是指佛的境界。第二段,《无量寿经》所要讲的利益是给十方众生真实的利益,因此〈流通分〉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解释这种念佛的利益是大利、无上功德。
《阿弥陀经》也有两段文,第一、「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第二、「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在这里所说的「是利」,是释迦牟佛以他成佛的智慧所看、所发现、所能彻底了解的利益,并不是菩萨、罗汉或我们凡夫所知道的利益。是怎样的利益呢?就是下面经文所讲的「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所以,对这个法门我们只能信受,不管了不了解,或了解多、了解少,我们都只能信受。因为这种功德之利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要等到理解了才信受,那永远无信受之期,因为只有佛的境界才有办法完全了解,所谓「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也就是说,对於「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我们只能信受。
传承「本愿称名」的下一位祖师是昙鸾大师。昙鸾大师的着作有《往生论注》以及《赞阿弥陀佛偈》,另有一部《略论安乐净土义》,不过因为《略论安乐净土义》有部分思想和《往生论注》不太一致,後人认为此论应不是昙鸾大师所着,因此我们只依据《往生论注》以及《赞阿弥陀佛偈》。
《往生论注》的内容非常的好,文句也很优美,引用的譬喻也很有智慧。《往生论注》是解释天亲菩萨所造的《往生论》,虽然不是天亲菩萨的论着,但是他的内容以及重要性反而超越《往生论》。因为没有《往生论注》,我们就无法了解《往生论》,从文面来看,《往生论》是菩萨的境界,感觉和我们不相关,可是由於有《往生论注》,《往生论》就和我们有关系了,而且大放光明。
在正式解释《往生论》之前,昙鸾大师就先把龙树菩萨《易行品》的精华「难行道、易行道」显示在最前面,作为《往生论注》的基础,整部《往生论》的解释从这个基点开展发挥,可说非常的巧妙。当然《往生论注》有很多地方也都必须经过有经验的人加以解释说明,才有办法正确的了解,不然容易落入依文解义的偏差。现代解说《往生论注》的人,有些地方还是局限於文面上的解释,没有正确展现《往生论》的要义。
解释经论有所谓「一往义」与「再往义」。「一往」就是一度、初次的、最初的,从文面上的文字意义来解说,是浅近的、皮相的。这当然不是这一部书所要讲的究竟义,所以必须要进一步探究其「再往义」。「再往义」就是再度深入文字的背後,去了解作者所要讲的宗旨,这样才比较圆满和究竟。《往生论注》一开始引用龙树菩萨的精华,也就是「难行道」和「易行道」。「易行道」是什麽呢?当然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本愿),昙鸾大师的解释如讲义所写:
(讲义文)
「本愿称名」 之义,昙鸾大师於《往生论注》继承龙树菩萨而标示於「易行道」 言:
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
「佛因缘」 是指第十八愿,因为一切善恶凡夫,愿生净土,只要念佛,必得往生,这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力故。
「乘佛愿力」 即是「乃至十念」 之念佛,念佛即自然乘佛愿力故。是故昙鸾大师於《往生论注》之结论言: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以此明知:十念之念佛,即是乘佛愿力,便得往生;信而行之,即是「信佛因缘」;不信不行,即非「信佛因缘」,亦非「乘佛愿力」,不得往生。
换言之,何以「十念念佛」 之众生,便得往生?因为「念佛」 即是「缘佛愿力」 故,便得往生。信者信此,行者行此。故《往生论注》之结论总结而言:
愚哉!後之学者,闻他力(摄护念佛人之「弥陀愿力」)可乘,当生信心(念佛),勿自局分也。
这里所引用的是《往生论注》最前面的一段话,以及最後面的一段话,如此大家就可以一目了然,知道整本书前後呼应、前後一贯的在讲一件事,讲哪一件事呢?讲阿弥陀佛的「本愿」与「称名」。
「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这里的「信佛因缘」就是信第十八愿,弥陀已发四十八愿为因,以四十八愿成就而有了能使念佛众生获得往生的增上缘,这个因和缘具足了,才能使得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因缘。所以就阿弥陀佛成佛的因缘来看,目的是希望我们往生极乐,只要我们有愿生心,称念弥陀名号就能靠上祂救度的愿力,所以说「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在这一段文中没有讲到称名,让一些人误解乘佛愿力就是信佛因缘,这样的解释不是完整的信佛,将称名念佛完整点出来是在後面的文句:「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要怎麽乘佛愿力?就是十念念佛;十念念佛本身就是乘佛愿力,就能够往生。「十念念佛」即是「乃至十念」的念佛,亦即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一声的念佛。
最後,昙鸾大师很亲切地说,後来的人要有智慧一点,遇到弥陀的救度,当下就应该信心接受,不要自我设限,不然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也有人将「愚」作为「遇」的错别字,意思是说,好不容易得人身闻到佛法,又於佛法当中遇到弥陀本愿救度,就要把握不要错失。不过,不管怎麽解释,昙鸾大师说「後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就是要我们信心接受,殷切的希望後人一定要把握这个法门,不要认为自己根机低劣不够资格,或者业障深重无法往生,或是必须达到某一种境界才能往生,这样都是自我局限了。
讲到这边,大家有没有什麽问题?
问:(1)第一堂课上人有提到善恶之心是空相,善恶业是虚假的、无常的,无关乎我们往生,这样是否会令人误解不需要积极的去恶行善?(2)在「宗风──俗谛」也提到「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的正面心态,可是这样是不是有些自力的作为。在罪恶凡夫的心态中,并没有真实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样的真实心应如何培养?
答:第一堂课曾提到,在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中,善恶本身是虚假的、无常的,为让大家更正确的了解,我再进一步说明。这样的说法是从佛的境界来看,凡夫还没有证悟到佛的境界,还有善念、恶念,尚未破除见惑,对他来说,一切善恶所结的果报、苦、乐,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如果有人因为听了我上一堂课那样说,就以为善恶都是虚假的,不需要去恶行善,甚至可以无恶不作尽情享乐,那就是天大的误解了。
《永嘉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後空空无大千」。就我们生死凡夫来讲,必须要去恶行善,才不会接受痛苦的果报。我之前那样讲,是说从弥陀的救度来看,众生生生世世旷劫以来所累积的恶业对弥陀的救度是没有障碍的,因为就弥陀来讲,我们的恶业都是虚假的,障碍不了祂真实救度的功德。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有谈到「带业往生」,所谓带业是在这里(娑婆世界、六道轮回)是带业,到极乐世界就无业可带。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境界,我们虚假的业到那里就好像黑暗遇到了光明,黑暗当下就消除了。有人疑惑,我们生生世世累积的十恶五逆的罪业到哪里去了?这些果报谁来偿还?其实「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到了那里,我们马上由之前的「未了」转化为「了」,当下佛性现前,证悟本具的空性,就是佛性、觉性、真如、一真法界。所以我们生生世世的业障是不成为往生的障碍的。
凡夫没有真实心,要如何做到宗风俗谛所讲的「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呢?学习我们这个法门,重要的是要有「机法两种深信」的深刻体认,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是卑劣、卑微、渺小、无能无力的,这样他的心就会「谦卑柔和」;同时领受弥陀的救度,就会「恩慈体贴」,因为弥陀就是这样对待众生的。我们体会弥陀的大悲心,知恩报德,就会流露出「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的心情。这是自然会有的向往之心,有向往之心,自然就会一点一滴往这方面前进。
宗风俗谛的内容,都是从「机法两种深信」开展出来的,虽然没办法全部做到,但就像面对大海,大象能吸的水就较多,相较於大象,马所吸的水就较少,鹿所吸的又更少,而如果是一只蚊子,所吸的水就少之又少了。总之,随每个人的根机随分尽力去做就对了。
接下来请看讲义:
(讲义文)
此弥陀第十八愿之义—本愿义,始由龙树菩萨开阐,再由昙鸾大师继承,後由善导大师大成之。祖祖一脉相承,了无异议。
我们这个法门是有传承的,传承有两种,一种是一代接一代,一种是隔代传承,昙鸾大师隔代传承於龙树菩萨、天亲菩萨;道绰大师隔代传承於昙鸾大师;他们彼此都没有见过面,後人依照他的着作,继承了他们的精神。净土宗就是以这些一脉相承的着作、思想,作为本宗自行化他的全部依据。虽然从唐初(善导大师年代)到民国,相距近一千五百年,可是他的法义却没有消失,也没有变质,只因这一千多年当中,他的着作因政乱而在中土散失,因此光明才暂时被掩盖。
可能有人会说,龙树菩萨的着作很多,《易行品》只是《十住毗婆沙论》中的其中一品,怎能作为依据呢?当然能作为依据!因为龙树菩萨的着作很多,有关这个法门的着作就在《易行品》,《易行品》的文字虽然少,但意义非常明确,所以可以作为依据。这就好像净土宗正依的经典是《净土三部经》,更正依的经典则是《无量寿经》,如果有人质疑说,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经非常多,怎能以一、二部经作为立教开宗的依据呢?当然可以!因为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门的,主要就在《净土三经》,除了《净土三经》之外,有讲到净土、极乐、往生的经典,累计起来有两百多部,只是这三部经是纯粹专门讲述这个法门,所以我们就以这三部经作为「正依」,其他的就作为「旁依」。
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什麽问题?
问:除了上人所谈的这几位祖师之外,智随法师在其所着的《净土宗判教史略要》中又介绍了多位祖师,如永明延寿大师、莲池大师、藕益大师、印光大师等等。这本书所写的能不能代表本宗对祖师传承的一种判定?或只是做为参考?
答:可以作为参考。智随法师出家前是担任教职,最早他是专注研究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後来接触到善导流的书,就完全转而依善导大师的思想,可说是鱼跃龙门。《判教史略要》的内容是站在整个中国净土系来论述,只是援引善导大师的思想做为中国净土宗思想的主轴。但是为了适应广大的华人,让研究净土宗的华人由这本书而接触善导大师的思想,此後就以善导大师的思想做为净土宗的主轴,所以将十三位祖师都一一列出,不过虽然列出十三位祖师,但所引用的都是与善导大师思想相关的。有很多本来学习通途净土门的人看到这本书之後,就完全的契入善导大师的思想。所以这本书的意义可分对内和对外,对内(专学善导流的人),这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对外,是进入善导流最方便的入门书。智随法师还有另一本着作《阿弥陀经要解略注》,也是引导学习传统净土法门的人进入善导流很方便的阶梯。
接下来请看讲义:
(讲义文)
「凡夫入报」:善恶凡夫,依本愿之念佛,所得生之土,即是极乐世界之报土,而非化土。大师於〈玄义分〉引经证明而言:
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有关净土是报是化,就所留下的文献,昙鸾大师时代谈论的较少;隋代的慧远大师(非东晋时代的慧远大师)对《大经》、《观经》都有留下着作,他认为极乐世界是粗净土,凡夫也可以往生。智者大师将极乐世界分为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及「常寂光净土」,他认为凡夫往生的是「凡圣同居土」,是较低的净土;法性菩萨(进入初住)往生是在「方便有余土」,至於比较高超的「实报庄严土」是登地菩萨往生的净土;阿弥陀佛是佛,所以是住在「常寂光净土」。四论宗则认为极乐世界是报土,不是化土,报土是登地菩萨才能往生的,所以凡夫、二乘是没有份的。嘉祥大师、元晓大师他们认为极乐世界的净土有报土、有化土,圣人往生圣人的报土,凡夫往生凡夫的化土。
所以每一位大师所判定的极乐世界净土高低都不一样,往生的标准也都不一样,但却都一致认为凡夫不能进入报土。可是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他们的判定就完全不同,他们判定极乐世界是报土,不是化土,而且也不是粗劣的净土,这种报土不只菩萨能够往生,包含二乘和凡夫也都能往生,并提出经典做为依据。
「大师於〈玄义分〉引经证明而言: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引经证是引哪一部经呢?是《大乘同性经》。在此并非文文句句一一引用,而是将他的意义显明出来,说明极乐世界是报土,佛是报佛。同时又进一步引用《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来证明,所谓「报」就是酬报因地的愿行而得的果报,阿弥陀佛因地的愿是四十八愿,行是兆载永劫菩萨无量德行,所以祂所成就的当然是报佛、报土。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当中也有相同的论点,只是善导大师更加的清楚而且有设问与答来彻底的显明。
(讲义文)
因此,本宗以「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净土是报土」,「报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乐,或施与他人(菩萨)受用其法乐。
大家看讲义上的图表就可以一目了然。所谓「报土」就是「受用土」。受用土有「自受用土」及「他受用土」。自受用就是佛本身所受用的,他受用是给净土中的圣者所受用的。举例来说,家里面的东西以及四周的环境是父母在住、在使用,也是儿女在住、在使用,将来也是由儿女完全继承。所以报土就是受用土,所受用的就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也就是四十八大愿和无上涅盘的功德。
(讲义文)
此弥陀报土乃是为凡夫所施设公开之净土,大师於〈玄义分〉设立「凡夫入报问答」之文以明「凡夫入弥陀报土」之义而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念佛为因,佛愿为缘,因缘和合,致使五乘齐入报土。
这一段问答简明扼要,就像日月朗照天空一般,清楚明白毫无模糊。自古以来,提出往生报土的就是善导流,即使後来弘扬净土的人,也不敢这样的提出。
後来弘扬净土的人,大部份是指宋朝时代研究天台宗的行者,他们多是依循智者大师四土的分判,因为智者大师是天台的创宗祖师,後来天台的思想都是以智者大师的思想为标准,认为凡夫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会作这样的分判,一方面是由於他们是依天台宗的思想,另方面也因为他们没有遇到善导大师的思想(唯除元照大师)。其实,智者大师的另一部着作《净土十疑论》,几乎是传承於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因为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引用《往生论注》。不过,这一部书是不是智者大师亲自所写?有的人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但是这部书不仅影响整个天台宗,也影响到其他各宗,凡是研究净土的人,都会看重《净土十疑论》,可是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净土十疑论》是继承自《往生论注》。
就纯粹的净土法门来讲,极乐世界是报土,既非「凡圣同居土」,也非「方便有余土」,也非「实报庄严土」,而是很高超的报土,是有别於十方净土的报土。所以不能以四土来判定极乐世界,更不能以其他所谓的粗净土,或者通於报化土来判定极乐世界。这样说来,以疑惑心往生极乐世界,在莲花中五百岁,不能花开见佛闻法,那里是哪个地方呢?其实也是在高妙的报土中,他并没有离开报土,只是还没有花开见佛而已。在花胎里面,自由活动的空间就被限制了吗?不是,若有机缘,他也会显化给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看,并不是到那里就被包住,活动范围就限制住,不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同处异见」,意思是说,同样在报土里面,可是所看到的境界不同,就好像「一河四见」,同样是一条河水,因为众生境界不同而有四种不同的看法,天人看是琉璃,人看是水,饿鬼看是火焰,对鱼来说是他们的生活空间。业力不同,所感受到的净与秽就不同。
我们这里所说的极乐世界的净土,和一般学禅者所讲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不论唯心净土或自性弥陀,都只是说明此人已证悟了本具的佛性,而弥陀这一尊佛却是经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的愿行圆满所成就的佛,我们何曾以五劫的时间去发愿,何曾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没有啊!既然没有,怎麽能说我们有和阿弥陀佛一样的净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佛德?那一种谈法是因为不了解《无量寿经》的道理,泛泛的以自性天真之佛来比喻阿弥陀佛,以自心没有妄想杂念来认定娑婆世界没有苦乐净秽,那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没有正确的了解,往往就会以这种错误的思想作为他一生的宗旨、指标,这是很危险的。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边地」和「报土」的受用有什麽不一样?
答:「胎宫、边地」是《无量寿经》所讲的,名词虽不同,意义是一样的,也有人用「疑城」或「懈慢国」来说明,这是用其他经典的名相来作我们这个法门的解释。「疑城」是在《华严经》里面所谈的,化土,是还没有到究竟的地方,也叫「化城」。把疑心当作化城来讲,所以也叫「疑城」。「疑城」和「边地、胎宫」意义是一样的,「懈慢国」也是同样的意思。
我们这个法门对精进、懈慢的定义,和圣道门是不一样的。以本宗的行人来说,本愿称名就是精进;如果不是本愿称名,即使发菩提心修诸万行、累积功德,从早到晚精进的修行也算懈怠。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说「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所以《无量寿经》说:「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能够「谦敬闻奉行」就是精进,如果对这个法怀疑不信,再怎麽样都是懈怠,为什麽?因为他有憍慢之心。以憍慢之心来修诸功德,跟这个法门来比较都是懈怠不是精进。
善导大师於《观经四帖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第151页)说:「带惑疑生华未发,合掌笼笼喻处胎,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带惑」就是疑心,「喻处胎」是一种比喻。第159页对「边地、胎宫」也有说明:「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於佛会。」这里谈到边界,也就是边地、胎宫,名词不同,意义相同。
问:是不是可以说,信解「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信此行此,往生直入报土,花开见佛;而《大经》或《观经》所谈的三辈九品那些都是花未开前的状况,经典就形容那样的情形是化土、边城或胎宫?
答:是这样没有错。当然,後来的人分判也各不一样,因为善导大师在其着作中对报化二土的分判并不是很详细,所以有的认为九品当中,上品上生是在报土,上品中生以下是在化土。但是,不论上品上生,或是以下诸品,都是属於九品的范畴,所以还是归类在九品里面。九品既然在化土,上品上生虽然快速见佛,但也只是快一些而已,与一往生便入报又是另有差别。「凡夫入报」是因为「本愿称名」,而上品上生的因是三福中的行福,善导大师判定此为要门非弘愿门,而且是善导大师最後所要废舍的。当然,不管怎样的「因」,到最後「果」都会一样,只是时间上的不同而已。
问:对於三辈九品的理解,我认为应放置在往生之前,因为往生之後都是同样的果,所以往生之後应不用再去论三辈九品的问题,只是有的还有疑心所以在边地。
答:讲三辈是就根机来讲的,目的在导归本愿称名,所以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解释三辈谈到:「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这就显明根机有上中下,但就法来讲,机不同,法都相同,所以有一种引导的作用,引导上中下的根机都来称名,不因为是上辈的根机就修上辈的法,而有一种憍慢;也不因为是下辈的根机就认为自己往生无份,而心生卑劣。如果是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上辈根机不会憍慢,下辈根机不会卑劣,人人有份,真的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也就是藕益大师所讲的:「上上根莫能踰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所以三辈的用意,主要在导归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至於「九品」也是有的,因为经典有这样讲。但以我们这个法门来说,「九品」等同《无量寿经》的「胎宫」,因为四十八愿里面没有谈到「九品」,《无量寿经》里面也没有谈到「九品」,可是有谈到「胎宫」,可见「九品」就是「胎宫」,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当然「胎宫」中没有讲到下三品的往生,不过,因为那都是概略的划分,详细的话,就有九品、八十一品、无量品。
对於「念佛」和「九品」的关系,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中有方便的引导,第一个方便引导是,如果一个人每天念三万声以上就是上品上生,但这主要是为了引导圣道门的行人来专一念佛;第二个方便引导是,回归楷定古今的《观经四帖疏》,《观经四帖疏》的判定就是:「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回归到《观经四帖疏》,专念弥陀名号就是超越九品。
这种方便的引导在《法华经》就有「穷子长者喻」的故事。大意是,某大富长者有一子,从小离家出走,流浪在外,生活非常贫困。有一天他流浪回到了家乡但不认识其父,而其父认出了儿子,於是叫他回家,但儿子以为长者要抓他,於是拔腿就跑了。长者经过很多方便手段才把儿子请回来,并一再善意引导,最後才使儿子认识了父亲。在这里,穷子喻二乘之人无大乘功德法财得以庄严,犹如贫穷之子,缺乏衣食之资以活身命;长者比喻佛陀,以种种方便令除烦恼,增上其心,然後教以大乘智,即以佛道化度声闻,令回小向大。所以,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中的方便引导也是这样。
问:刚才上人提到精进念佛和懈怠念佛的心态。我们念佛时是不是也要察觉自己是以何种心在念佛?
答:信受这个法门的人,与圣道门行者的精进来比较的话,圣道门行者的精进反而是懈怠。我们这个法门,尽管怎麽样的念佛都是精进的。简单讲是这样。这样讲的意思并不是说随意念佛就好了,我们这个法门是「念念不舍」,有「机法两种深信」。对第十八愿有正确的了解,就会念念不舍。只不过是每个人念念不舍的情形各不一样。接下来请看讲义:
(讲义文)
大师於《往生礼赞》亦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因),
以佛愿力(缘),易得往生(果)。
《往生礼赞》整段法语是这样的:「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这段法语在於显明第十八愿的内涵。这里就有「因、缘、果」。称名为「因」,不管人的根机是上辈、中辈或下辈;第十八愿是「缘」,第十八愿如果没有成就,我们再怎样的念(称名)都没有力量,因为缘不具足,如果第十八愿成就,我们乃至十念就可以靠上祂的愿力,所以愿力是指第十八愿,也就是本愿力。因为这样,所以上辈容易往生,中辈容易往生,乃至下品下生的根机也容易往生(果)。
至於下品下生的根机念佛往生之後,是不是十二大劫在莲花之中呢?不是的。因为第十八愿的摄取当中有「抑止──唯除五逆,毁谤正法」。「抑止」的目的是为了更容易摄取,下下品的摄取当中也有「抑止」──十念念佛,五逆十恶可以往生,可是是在十二大劫里面。第十八愿的仰止是方便,下下品的抑止也是方便。将《无量寿经》和《观经》经文互相比较就可以显明其真正的含意。
(讲义文)
又於《法事赞》言: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这是就根机及往生果报来讲。以根机来说,天是善,人有善有恶,或纯恶无善,但不管是极善或极恶,只要遇到了这个法,就通通往生,到那里没有品位阶级、高下、粗妙的差别,而且都不退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无量寿经》「依正涅盘段」所讲的「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以内证来说,是同一的、无上的;以外相来讲,也是无上的、同一的。
《法事赞》这四句话涵盖前面所有的法义,所以将他引用在这个地方,作为善导大师「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一个结论。
今天我们就研讨到这里。
(讲於2006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