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六)
──2016年7月23日慧净法师讲於圆光佛学院假日佛学班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请放掌!
有关下品下生的启示、下品下生的深义,我在《无条件的救度》这本书有列出三十段,请大家利用时间看。
这本书後面有列了几段法语,很能显出我们这个法门的深义和弥陀慈悲的广大,我们一起来诵念一遍,请翻开296页:
一、我溺大海,岸上众人皆大呼:「努力往上游!游上来,游上来!」
唯有一人,躬身入海,救我於岸。
岸上众人者,其他诸行也;
躬身入海者,弥陀一佛也。
二、凡夫罪重,较之佛力,犹如大海一滴。
石头量重,投入大海必沉,投入大船必浮;
凡夫罪重,投入六道必堕,投入愿船必度。
三、若靠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
不靠弥陀,轻罪不灭,何况重罪。
一沙虽轻,直沈海底;重石乘船,可达彼岸。
四、众生受大苦,悉是佛之苦,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
盲聋不见父,父母常见子;众生虽不见,弥陀实在前。
五、烦恼具足的凡夫,犹如黑炭,再怎麽磨洗,也不能变白。
六、人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脱离轮回;
唯靠弥陀救度,不但能离轮回,而且速成佛道。
七、佛教的特色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拔苦与乐」,亦即是纯净平等的爱心。
佛教若无「大慈大悲」,不能「救苦救难,拔苦与乐」,即非佛教。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中,能圆满「救苦救难,拔苦与乐」的法门,即是「净土法门」。
八、净土法门讲爱心,亦即讲弥陀慈悲的爱心、弥陀慈悲的救度。
九、弥陀爱一切众生,但愿众生皆往生,不愿一人独轮回。
十、弥陀爱我们,弥陀为救度我们:
以五劫时间为我们发愿,
以永劫时间为我们修行,
十劫之前终於为我们成就极乐世界,成就我们能够往生成佛的功德,
此功德皆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光明名号中,使我们信心求念。
十一、弥陀爱我们,他若不慈悲,我们得救无望。
弥陀五劫所发的愿为我们而发,
弥陀永劫所修的行为我们而行,
弥陀愿行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净土,
所成就的六字洪名是我们往生成佛的功德资粮。
十二、弥陀慈悲救度,主动积极而来,不因祈求拜托;不问对象,不讲条件;与智慧无关,与学问无关,与修行无关,与道德无关,与善恶无关。
不论何人,只要相信,只要接受,即能得救。
得救之人,已是极乐圣数,已非凡数摄。
十三、弥陀是超越善恶,讲求爱心。
我们如此之恶,佛仍然爱我们,
因为爱能接纳一切,包容一切,遮盖一切,赦免一切,所以救度超越一切。
十四、弥陀救度的爱心,超越一切,超越通途之因果、善恶、报应,超越世间之公平、公道、正义。
也因此,即使我们极恶,无有出缘,也能蒙救。
十五、救度的法门以爱心为原则,非以善恶、公平为原则。
当用爱心的原则,代替善恶、公平的原则。
十六、纯正净土法门乃超情离见之「不可思议」法门,是佛与佛的境界,於凡夫但能无条件的信受,丝毫不可拟议。
「不可思议」即是指弥陀的慈悲救度。
故欲入净土门之人,应「信受弥陀救度」。
十七、虽是凡夫:
若信受弥陀救度,即是大福报、大智慧;
若专称弥陀佛名,即是大善根、大功德;
若弘扬净土法门,即是大慈悲、大愿力。
十八、净土法门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五逆十恶极重罪人,应堕阿鼻,佛可以救;
若不信佛,佛不能救。
因为不信佛、不靠佛、不接受佛的救度之恩。
十九、净土法门谁信受谁得救,谁不信谁沉沦。
二十、信弥陀救度即是真实功德,
疑弥陀救度即是无明颠倒;
信弥陀救度即是绝对之善,
疑弥陀救度即是最大之恶。
二十一、内面有信心,外面就有行为。
内面是什麽生命,外面就是怎麽样的生活。
内面是佛的生命,外面就能过着慈悲爱心的生活。
二十二、信佛救度,自有德行。
生命中没有佛,如何行出善来?
为非作歹,都因为没有佛的生命在里面(心中无佛)。
这几段的内容很浅显,容易明白,但有几段如果没有以正念来看待它,没有正确了解净土法门,就难免会误会。所谓「知之为知之」,就是说我们能理解的话就理解,如果不能理解、有所疑问,那就可以放着,不要因为有疑问就加以批驳,这样对我们不好,所以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这种观念。
刚刚讲的下品下生经文是理证,当然也是事证,不过理证的部分比较多,接下来引用事证,请看「贩鸡恶人异香满室」这个典故。我来念:
「贩鸡恶人异香满室」,先来解释这个标题。贩鸡就是杀鸡卖鸡的人,杀鸡卖鸡或者杀猪杀羊卖动物类的,以一般人来看,这个不算恶,因为那也是世间某种谋生职业。但是以佛法的标准来看,是恶不是善。在我们学佛修行当中,正命是八正道之一,这个命是指自己的职业,亦即养活自己生命的工作。正命就是善的职业,不是恶的职业。如果是以贩卖动物、杀生,或者以贩卖钓鱼或杀生物的器具当职业,就是属於邪命。
一个学佛修行的人,即使不能出家而在家的话,他所做的事业必须是正命,不可以是邪命。在佛教里面卖鸡杀鸡都算是邪命,所以是恶人。「贩鸡恶人异香满室」,这个贩鸡的恶人临终的时候,居然异香满室。异香就是很奇特的香味,唯有佛菩萨现前才会有这样的香味,一般世间人闻不到,一个行善积德的人临终也未必会有香味,为什麽反而杀鸡的恶人临终的时候有香味?难道是因为他是杀鸡卖肉才有这个香味吗?还是什麽原因呢?接着,我们请看内容。
「长安,张锺馗,杀鸡为业。命终见绯衣人驱群鸡至,唱言啄啄,鸡辄向上啄,两目血流,痛不可忍。」意思就是说在是唐朝时代的帝都长安城,有一个人叫做张锺馗,他的职业就是一辈子都杀鸡卖鸡,命终的时候,看到穿红色衣服的人赶了一群鸡来到他的面前,而且还大声地呼唤这些鸡,你们尽量去啄这个人的脸,所以这群鸡就从四面八方拥上来啄张锺馗,张锺馗两个眼睛都被啄得流血,痛不堪忍。
「有沙门弘道,见之,为设像,劝令念佛;忽觉香气满室,群鸡散去,即端坐而化云。」(《佛祖统纪》卷二八、净土圣贤录)这件事情记载在《佛祖统纪》,《佛祖统纪》是宋朝时代所写的。宋朝时代离唐朝虽然有几百年了,但是这种殊胜的、难得的事蹟也一直留传了下来。沙门弘道从那里经过看到了这一景象,就帮他设立南无阿弥陀佛的像,然後劝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啊念的,当下红衣人不见了,一群要啄他的鸡也不见了,反而是香气满室,整个房间都有香味,大家都闻到了,在那当下,他就端坐着往生极乐世界了。
这个贩鸡恶人,他一辈子没有行善积德,或许一方面贩鸡、一方面多少也在做些善事,但是最後导致群鸡啄眼这个样子,表示他的罪业是蛮重的。如果没有遇到弘道沙门劝他念佛,他临终时会一直很痛苦,死後就会到地狱去了。
可以说,人生有时看人要看下半生,前半生即使庸庸碌碌,甚至误入歹途,但临终只要能有善知识引导,就能够脱离轮回,往生极乐。在临终短短的时刻,就能够使得要堕落地狱的人,不但不堕落地狱,而且还脱出轮回,这是很殊胜的一件事。所以临终助念这一件事,可以说是大慈大悲的,同时又是非常容易做得到的,当然靠的是什麽呢?後面我们会另有解说。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典故:「杀牛屠士,紫云绕家」,这两个标题是要做对句的,前面是异香满室,後面是紫云绕家。
「汾州人,不得姓,杀牛为业。临重病时,见数头牛逼其身。告妻子曰『请僧救我』,请僧至。病人曰:『师诵佛经,如弟子重罪,还救得否?』师曰:『《观经》中临终十念尚得往生,佛岂妄言!』遂应声念佛,忽尔异香满室便终,众人皆见异香瑞色,祥云绕其宅上矣。」
这个典故是记载在《瑞应删传》,《瑞应删传》是谁写的呢?就是少康大师跟文谂大师所写的,它的年代离善导大师不久。它这里所写的是汾州人,不晓得姓名。从地图来查,汾州是在山西省,离唐朝长安还有一段距离。
「长安,张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十来云『汝杀我』。善和告妻,急请僧,即为说《观经》:『若有众生,作不善业,应堕恶道;善友告令至心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善和大叫云『便入地狱也」!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捻香,转身向西,厉声念佛,未足十念,即云「佛来也,已与我宝座。』言讫而终。」(《佛祖统纪》卷二八.净土圣贤录)
这两段记载,几乎都是同一个人,因为内容都相同。只是前面说是汾州人,而且不晓得姓名,後面说是在长安,叫张善和,所以这一件事往往都是以张善和来说明这样一个人。
这个张善和一辈子杀牛,死的时候,看到数十条牛,有的牛用牛角来挖他的眼睛,有的牛用腿来踢他的身体,这叫逼触其身,像这种景象是非常恐怖、也非常痛苦的。张善和立刻跟他太太讲,你去请师父来救我。师父到了,他就问:「师父!师父啊!你一辈子诵经,了解佛法,在经典当中,有没有说到像弟子这种重罪的,能够救得了的法,有没有啊?」这个师父就跟他举出《观经》下品下生的人临终十念也能往生净土的例子,并对他说:『这是佛亲口所说的,是可以相信的,所以你现在要临终了,你一辈子虽然没有十恶五逆,但同样都是临终众苦逼迫,只要你念佛,就能够解脱、就能够救得了。』所以他就应声念佛,後面所说的「厉声念佛」就是大声尽气去念佛,念啊!念啊!突然间,闻到满室的香味,死的时候,大家无意中发现屋顶上祥云绕宅。
什麽祥云呢?我们平常看的云不是白色的就是黑色的,祥云就是指其他的颜色,譬如说彩虹的颜色、或其他好几种颜色,所以标题说「紫云绕家」,这个紫云表示有其他彩色的云,环绕着他的家宅,显示着他是往生极乐世界。所以香味从哪里来?从佛菩萨来,因为有香味往往是佛菩萨显现。祥云这是一种瑞象,证明他不是到痛苦的地方,而是到善的境界,这种境界肯定是极乐世界。
接下来我们看按语:「张锺馗,贩鸡恶人,异香满室;张善和,杀牛屠士,祥云绕家。转地狱火,乘宝莲台,瑞应昭灼;皆凭最後善知识之开示助念也。」真的,这两件故事就是最典型的转地狱之火乘上宝莲台,往生极乐世界,所谓火化红莲,而且瑞应昭灼,因为大家都看到、大家都闻到,铁的事实摆在面前,很清楚。
这两个人命终的苦报是花报,断气之後才是真正接受果报,果报就是在地狱,可是竟然转地狱之火坐上宝莲台,而且非常明显,不是模模糊糊的或有或无。究竟凭靠着什麽呢?是凭靠善知识前来开示弥陀救度的道理,引导他称念弥陀佛名,结果一念一念当中,念念都在消除他的亿劫生死重罪。
所以在即将堕落地狱的千钧一发之际,遇到了善知识,就能够乾坤大挪转,这是非常殊胜,而且不可思议的事,各位莲友,对不对?(对!)最後善知识是谁呢?各位是不是善知识?(是!)是啊!各位都是善知识啊!你们如果去帮人家助念,让他往生极乐世界,那麽谁是他的善知识?就是您们!那您们做善知识容不容易?从这一点来讲就容易。当然如果是登堂讲经或者领众共修,这种善知识容易不容易?那就不一定容易。但是要送人家去成佛、让他离开六道轮回,这种善知识容易不容易?容易!大家都可以做这样的善知识。
阿难尊者曾经问释迦牟尼佛说:「佛啊!佛啊!善知识是不是我们得道的一半因缘呢?」阿难尊者说善知识教导我们修行,我们一方面修行,一方面接受善知识的教导,我们就能够证果、解脱,所以善知识就是我们得道的一半因缘。各位,善知识是不是一半的因缘?释迦牟尼佛说不是,善知识是全部的因缘。释迦牟尼佛这麽讲,我们就觉得很奇怪,善知识是全因缘的话,难道我们就不用修行?如果从这个典故来看的话就不难明白,可以清楚的看出,临终帮他助念的人便是他往生成佛的全部因缘。
他固然有念佛,但是他是随着善知识的引导来念佛,所以善知识等於他的全部因缘。佛法讲缘,缘只要缺少了一个,就不能结果,甚至整个都动不了,就像机器再怎麽高明,缺少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恐怕就运作不起来。所以善知识是得道成佛的最大因缘,也可以说是全部的因缘。
用一个譬喻。石头丢入水中一定会沉下去,对不对?石头如果没有让它浮起水面的缘,它一定是沉下去的。那麽它能够浮起来,是它的力量吗?(不是!)是让它浮起来的那个缘。浮起来的缘是一半,另一半是靠石头吗?当然不是,全部都靠浮起来的缘。所以我们说往生极乐世界是绝对的他力,完全靠弥陀的力量,道理就在这里。
因为我们能从娑婆到极乐世界,是因为坐上弥陀的大愿船,是靠大愿船的力量。我们固然要深信、切愿、力行,但总结来说,只不过是随顺着阿弥陀佛的呼唤,老老实实地坐在船上而已。而且所谓「深信、切愿、力行」,信是信什麽?如果信错的话,就不能往生;切愿的话,我们凡夫只有凡夫的至诚恳切心,哪能够跟佛的愿一样呢?譬如佛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四弘誓偈我们是不是常常在念?但是我们有真的做到吗?所以我们的愿不是真切的。至於说力行,我们一天念佛能念多少?顶多几万句,念念当中也是水火交参,妄想纷飞,所以完全都要靠善知识。
譬如我们跟一个人走,这个人往西边,我们就会往西走,这个人往东边,我们就会往东走。意思就是说,我们跟没有纯正信仰的人走,将来就会堕落地狱;我们跟有纯正信仰的善知识走,就会成佛。所以善知识像针,我们像线,针带着线走,针在绕路,线也跟着绕路,针所达不到的地方,线也绝对达不到。这表示我们要选择能够让我们解脱的善知识,就净土法门来讲,他必须是真的懂得纯正净土法门的善知识,才能够让我们这一辈子百分之百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就显示出善导大师所讲的自信教人信,唯有他自己信受这个法门、懂得这个法门、了解这个法门,他才能够教导人家相信、行走这个法门,如果没有遇到净土法门的善知识,那就不能解脱。好像张锺馗跟张善和这两个人,他们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善知识的话,恐怕他们就要堕落地狱了。因为不是遇到念佛往生的善知识,不可能跟他讲念佛往生的道理跟引导的方法,刚好,他们遇到的都是念佛的法师。也显示出在那个时代,念佛的出家人很多,所以才能立刻就遇到念佛的出家人,同时也显示出念佛的在家人更多,因为出家和在家相比,出家总是少之又少的。这个也可以从「家家弥陀、户户观音」、「满城断肉」的说法来证明。
在《大悲经》里面就说:「若能辗转相劝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劝一个人念佛,那一个人再去劝另外一个人,一传十、十传百,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叫做行大悲人。
本来只有佛才有「大慈大悲」,菩萨还不是大慈大悲。但即使我们是凡夫,假设能够劝人家念佛,也等同佛的大慈大悲。如果能够自己念佛往生,等於是自己在行大悲;能够劝人家往生,等於是化他的大悲。所以唯有念佛才是真正的大悲,能够行这一种大悲,才是真正的知恩报恩,才是真正的功德,不可思议。为什麽?因为能够解脱生死轮回。
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只有这一个法才能让自己行大悲,才能弘化他人,辗转行大悲,如果不是这一个法门,就都谈不上了。印光大师就说:「成就一众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这样的功德真的很不可思议,一方面是本来要堕落了,反而让他成佛,这怎麽可思议呢?不可思议。他成佛之後,此後不在六道里面轮回,就不会杀生、吃肉、造罪、造业,就不会使自己痛苦、也不会使他人痛苦,反而成佛之後,就能够广度众生。
广度众生会从有缘的先度,谁最有缘呢?我们的父母兄弟、六亲眷属跟我们最有缘,那麽生生世世以来,我们的父母兄弟、六亲眷属何等多啊!可以说遍满整个虚空法界,因此推究起来,只有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才能谈得到孝,才能谈得到知恩报德、慎终追远。
由於时间关系,这一节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