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二)
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请放掌。
距离上一次大共修已经有四个月了。在这一年当中亲自跟大家研讨法义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我想这不是问题,因为我们这一套书已经很丰富了,另外在我们的净土宗网站也都会有我或者是净宗法师的讲义、或是演讲的内容。另外我们同修平常除了一方面念佛之外,一方面随时可以很方便的反覆阅览这些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同样都是环绕着我们净土宗的教理在阐释的。
今天还是一样接续上一次的讲题,就是「第十八愿善导释」。这个讲稿只有A4的纸一张,不过补充讲义有六张,补充讲义之外又有补充讲义。上次为了解释龙树菩萨《易行品》当中对於第十八愿三十六个字的解释,我另外做了三张的讲稿。上次讲到其中第二张倒数第六行,也就是亲缘这一段,今晚就从这一段开始讲:
亲缘──父精母血故亲,非此则不亲,天性自相关。
所谓「亲」是什麽含意呢?亲就是亲近的意义,跟谁亲近呢?是跟阿弥陀佛亲近。我们是念佛的人,所以阿弥陀佛跟我们,我们跟阿弥陀佛是彼此亲近的,而且是一体不离的亲近,在这里就用父母跟儿女这种亲来做为比喻。首先我们就「亲」这个字,来拆解它的涵义。对这部份,记得以前曾在这里阐释过,可能有些莲友或者同修没有听到或记忆不清,所以再说明一次。
我们中国字造字真的是富有内涵,也很有艺术。这个亲是怎麽写呢?只要把它的笔划拆开来,就可以体会到它的内涵。这个亲就是一个「立」下面一个「木」,也就是站在树木之上,右边一个「见」,向着四方来了望。为什麽这种形象、这种动作叫做亲呢?而且是骨肉之亲的亲呢?在古代缺少出入交通工具,也没有彼此通讯联络的科技发明,在以前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时代,当亲人外出工作或者旅行,当孩子到外面游玩,都是用走路的、爬山的,既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也没有车子可以搭坐。当临近傍晚之时,甚至外面天逐渐暗下来又下着毛毛细雨,可是我们可爱的宝贝,到外面去游玩,还没有见到影子,还没有回来,这个时候焦急的父母就会巴不得赶快爬到高高的树上去看一看我的宝贝回来了没有,天都将暗了,雨也逐渐要下来了,万一在外面不能回来怎麽办,这个就是亲。这种情境唯有身为母亲或者是父亲者才有这种焦急的心,如果是漠不关心的外人,他是不会有这种动作的。所以这个亲,就是站在高高的树木之上向着远处四方焦急地在了望亲爱子女的踪影,这就是亲。
这个亲是代表骨肉之亲、父母儿女之亲,在这里所谓「父精母血故亲,非此则不亲,天性自相关」,父母跟我们的亲、儿女跟我们的亲是最亲密、最直接的,也就是所谓的一等亲。我们的伯父、叔父、姨妈或者兄弟姊妹,都是由於我们的父母而引起的,如果他不是父母的亲兄弟,当然就不是我们的伯叔父;不是父母的儿女就不是我们的兄弟姊妹,所以这种亲是最亲的。
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人身,是由於过去世我们的神识(一般所讲的灵魂)来投胎的,藉着父精、母血,跟我们的神识三者和合:我们的神识为因,父精、母血为缘,然後有我们这个人身,这三种如果缺一的话,就没有我们这个身体。我们现在有这个身体,不管我们年幼年老,我们全身之中不论骨头也好、血液也好、五脏六腑也好,没有一点一滴不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的精髓所成就的,这就是「父精母血故亲」,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感恩父母生下我们,一方面也要想到如何来回报,同时好好藉假修真,来解脱自己和父母的生死轮回。
因为父母跟儿女有这个父精母血的关系,所以父母生下儿子,不管这个儿子是美丽聪明,还是丑陋愚钝,都是自己的宝贝。因为是骨肉,就不会因为生下来丑陋或者是弱智,就把他视为外人舍弃;因为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即使他(父母)贵为皇帝国王,也是视他的儿子为宝贝、骨肉而相亲相近,不会认为我是一国之王,所以我对自己的儿女也跟对一般老百姓那般疏远。所以这种亲是非常的亲,而且是自自然然的亲,天性相关,是不假勉强、不假造作的。
那麽要怎样用这个比喻来形容阿弥陀佛跟我们的关系呢?我们念佛人跟阿弥陀佛亲,不是因为我们念佛人念佛了,就跟阿弥陀佛亲,或者是我们有佛性所以跟阿弥陀佛亲,或者我们发四弘誓愿、行六度万行,所以就跟佛亲,都不是这样。是因为在十方三世恒河沙数诸佛当中,有一尊佛祂是为十方众生发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所以才跟十方众生有了这种亲缘。也就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发了「只要祂成佛的话,必要使十方众生来称祂的名号往生祂的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够使十方众生称祂的名号,而往生极乐世界,祂就不能成正觉,就不能成佛」。因为有了这个愿,所以自自然然的跟十方众生,尤其是跟念佛人,就有了比父精母血的父子母女之亲还要更亲的关系。
为什麽?因为以念佛为因,以阿弥陀佛正觉功德的愿力为缘,内因外缘和合,阿弥陀佛才能成正觉,而我们也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我们跟阿弥陀佛的亲。所以阿弥陀佛之所以有阿弥陀佛的这个生命,是建立在十方众生念佛能够往生之上的;而十方众生念佛之能够往生,也是建立在阿弥陀佛成正觉的功德愿力之上的。所以念佛的众生跟救度的阿弥陀佛是一体不相离的,是相依相存的,是缺一即倒的。这个愿就是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生命,也是我们念佛人的生命,有了这个愿,才有阿弥陀佛这尊佛的存在,有了这个愿,才有我们被阿弥陀佛救度,获得永恒安乐成佛的生命,所以两者是一体不离,这就是「往生正觉、机法一体」。
如果阿弥陀佛没有发下这个愿的话,那我们想想看,佛的境界是超越一切大小乘之上的,三贤或是十地的菩萨距离佛的境界都已非常遥远了,声闻缘觉更是望尘莫及,连佛名都没有听到过,因为小乘教法当中并没有十方净土、十方佛,何况我们还都是具足贪瞋痴的凡夫,再怎麽样经过百劫千劫高声的念佛、谦卑的顶礼或者入定的观想佛,都与佛长相遥隔,而非长相亲近。
今天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听到了;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到了;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知道了。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佛,佛即见之;心常想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是因为阿弥陀佛有发下第十八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为有了这个愿,而祂也已经成正觉,完成了这一句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也具备了佛无碍的光明,因此十方众生随顺这个愿,也就是专称弥陀佛名,阿弥陀佛就听到,礼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看到,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听到,众生只要有心,就与这个频率相应了。因为有了这个频率,我们接上这个开关,自然就能立即跟祂感通,如果根本都没有这个频道的话,哪里会有这个开关让我们去开呢?所以说,我们专称弥陀佛名,就跟阿弥陀佛有了亲缘。
十方诸佛跟我们有没有这种亲缘呢?没有!为什麽?因为天下男人虽多,爸爸有几个?一个;天下女人虽多,妈妈也只有一个;十方诸佛虽多,只有阿弥陀佛跟我们发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其他的佛都没有啊!之所以儿女跟父母亲,是因为有父精母血为缘,自己的神识为因;我们之所以跟阿弥陀佛亲,是阿弥陀佛发下了「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缘,加上我们专称弥陀佛名为因,因缘合和才有「往生成佛」,这个就是亲。接下来: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弥陀既成正觉,即是成就我之往生。
信知此理,一心归命,即与佛一体,自然往生。
阿弥陀佛发下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祂要完成这个正觉是不容易的,为什麽?为圣人完成救度容易,为凡夫完成救度的功德就比较困难;凡夫之中有善有恶,为善人完成救度还不那麽困难,为一切善恶的凡夫,乃至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众生完成救度的功德,那就很费力。所以阿弥陀佛必须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的德行,才能成就救度十方众生的功德力量,使得十方众生,不管圣人、凡夫、善人、恶人,不管平生、临终,只要他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平等地往生极乐世界。为了完成这个功德,所以阿弥陀佛才需要经过这麽久的时间。
阿弥陀佛如果没有成佛,我们固然没有弥陀佛名可以念,也没有极乐世界可以往生;而如果阿弥陀佛成佛的话,那岂不表示极乐世界完成了?也就是十方众生,不管圣凡善恶,任何众生的往生功德资粮已经成就了。那麽所成就的功德资粮在哪里?就在这一句弥陀名号。所以我们如果晓得这个道理,并将它欢喜领受在心中,然後随顺第十八愿,也就是一心归命,就是阿弥陀佛说「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阿弥陀佛说「乃至十念」,我们就现在开始「专称弥陀佛名」,这样就与佛一体,自然往生,不假方便,不假造作,自自然然的就跟阿弥陀佛一体不离,而且自自然然的往生极乐世界。
圣凡善恶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得平生业成,这当中并没有所谓的要功夫成片,梦寐一如,也没有要求要断见惑、断思惑,成事一心、理一心,才有这种功能,全都不需这些,而是只要称名,自自然然的不假勉强的就得蒙佛救度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我们只要称名念佛就可以了,为什麽?因为功德全都是来自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之故,所以说一切皆来自於阿弥陀佛的佛力愿力功德力。接下来:
称名──口业称名,专称弥陀佛名。
因为我们这张补充讲义是在解释龙树菩萨《易行品》里面对第十八愿的解释,这个解释当中「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下面就是解释这句「称名」,我想龙树菩萨这段法语我们应该来念一下,这样比较亲切,就是在第一章倒数第十行的地方,请合掌恭敬跟随我念: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请放掌。
在这之前所解释的,就是「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这十二个字,接下来就是解释「称名」。称名就是「口业称名」,也就是「专称弥陀佛名」,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甚至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龙树菩萨怎麽解释呢?「至心信乐」还有「乃至十念」就解释为「称名」两个字,到底这样的解释对不对?通不通?其实是很通,而且很贴切,也契理契机,同时也彰显阿弥陀佛彻底的慈悲,彰显阿弥陀佛救度的方法是最为易行,是易行道之至极。
为什麽?因为是称名,称名是连动物也都做得来的,譬如说鹦鹉鸟,甚至只要念佛给狗听、给猫听,或是给鸡听、鸭听、猪听,乃至给老鼠听、给蚂蚁听,都能够感动对方,都能够摄受对方,使对方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是称名,也就是说,如果阿弥陀佛不是以祂的六字洪名来摄受救度众生,一般人就不一定做得到,那阿弥陀佛救度的方法就不能够彻底的贯彻阿弥陀佛的慈悲,就不是最为容易的方法了。若是称名的话,小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可以跟着称名念佛,老人家头脑混沌了思辨减弱了,也可以跟着称名念佛,愚笨的人或者是临终的人,称名也都能做得到,全都来得及,都能够称名往生或者是听这句名号而往生。因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微妙、殊胜无上的功德,也就是所谓的万德洪名,同时只要口中称名,就不论是上等根机、中等根机,或者下等乃至下下根机,都能够做得到。
因为只要念佛就能够往生,念佛是往生的正因,跟有没有布施,有没有持戒,有没有禅定功夫,有没有智慧或者是深入经藏,或者发菩提心、修诸功德,都没有关系。因为只要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因正定业,有没有布施、布施多与少,跟往生都没有关系;持戒清净不清净,跟往生都没有关系;有没有禅定的功夫,念佛的时候心中有没有妄想杂念,心中清不清净,跟往生也没有关系;有没有开大圆镜智,或者明心见性,跟往生也没有关系;有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或者修六度万行,跟往生也没有关系。跟往生有关系的是什麽?是称名。所以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为了普遍广泛救度所有众生,祂所设定的就是称念祂的名号,而不是其他的种种法门、种种修行、种种功德或者功行,不是的。所以口业称名最容易,跟我们善恶多少、功行高低都完全没有关系。
那麽龙树菩萨以这个「念我称名」这个称名来解释「乃至十念」,甚至舍掉了「至心信乐」,等於是以「称名」这个行来涵盖「至心信乐」与「乃至十念」,这个就是「以行释信」,以行来解释第十八愿所讲的信。为什麽?因为第十八愿所讲信的内容,是信「乃至十念,就必生极乐」。然而,有的人解释信不是这样的解释,是从另一个方向、内容来解读,这样就模糊了。
如果以行来讲,行是很具体的,行具体的话,所信的也就具体;可是如果解释为其他的内容,那就变得很抽象而不具体了,解释其他的内容为信的话,就会产生一种以凡夫浮动不居的心来作为标准,以心的感动、感触、感受,或者以心的体验来作为往生的标准。总之,在自己内在的心情上去做为往生的标准来解释的话,就曲解了方向,就偏差了,使得易行道不易行反而是难行了。
所以龙树菩萨在这里乾净俐落、简要明了的将「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解释为「念我称名自归」,以行来解释信,非常的具体明澈。因此我们学这个法门,了解这个道理之後,就如我们宗旨所写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不需要另外在自己的心情上去揣摩自己有没有感受到、有没有感动到、有没有体验到,全都不需这样自寻烦恼。而且人的心是无常的,即使曾有过一时的感动、感激,一旦那个短暂的体验过了之後,心境就趋为平淡了,所以那个都不是标准,也不可靠。
在《列子》这本书里面有一段比喻人的心情的故事,《列子》﹤周穆王篇﹥里有一段故事说:有一个燕国人,他出生在燕国,生长在楚国,到了年老才有机会回到他的故乡燕国,在回国的半路中经过晋国时,同行的人就开玩笑的跟他说:「燕国已经到了,这个就是燕国的城墙。」这个人一听,突然间脸色就有一种悲伤的感觉,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近乡情更怯」,到了故国见到了家乡的景物或者亲人,难免都会感动悲伤;又走啊走经过一座社庙,同行的又跟他说:「这是你们故乡庙宇祭拜的地方。」他一听不禁非常地伤心叹息;走啊走,对方又跟他说:「这是你父母的家,现在已经人去楼空了。」这个人听了不禁悲从中来,流着眼泪小声的哭泣着;那个人又指着附近的坟墓说:「这是你父母、祖先的坟墓。」这个人一听,再也忍不住,就放声的大哭起来。这时那个作弄他的同行人哑然失笑的说:「哎呀!我刚才是骗你的,这里不是燕国,这里是晋国啊!」他一听收起哭声不觉非常尴尬。可是当他回到了燕国,真正看到了燕国的城墙,看到了燕国的社庙,看到了祖先留下来的房子,父母、祖先的坟墓,他那颗心已经没有先前的那种激动悲伤的情绪,反而比较平淡了。
这显示什麽?人的心、人的七情六慾都是无常的。我们念佛也是一样,是以经典所讲的教理做为我们往生的凭据,不是看我们的感动、体验,因为这些都是无常的。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传承的祖师解释第十八愿时,都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解释为「称名」,或者「下至十声」、「愿生我国,下至十声」、「上尽一行,下至十声一声。」这就非常的具体,我们只要依据这个而不依据我们的内心,这就可靠了,因为如此一来,一般人全都能够做得到。如果要以我们自己内心的领悟、体悟、感受、感觉乃至体验作标准的话,那就不能够普遍,不一定每个人都做得到,那麽刚刚所讲的动物、小孩、愚钝的人、老人家、临终的人怎麽能往生呢?就不能往生了。反之,如果解释为「称名」、「专称弥陀佛名」,那就非常容易,刚刚所讲的这些众生也都能够做得到。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往生的条件,就是称念祂的名号,所以《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弥陀的光明名号、名号光明是摄取念佛的众生,也唯有念佛的众生才在弥陀的光明名号的摄取当中,修其他法门就不在名号摄取当中,因为他的行门跟名号、弥陀的光明是不相应的。接下来:
净土宗传承祖师解释本愿文之「乃至十念」之「念」为「称念」之念者,始自龙树菩萨《易行品》。
「乃至十念」有的解释为观想、观像、实相的念,乃至《阿含经》的十种念或者是《弥勒菩萨往生经》的十种慈悲的念,这种解释其实跟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是风马牛不相关的,所以那种解释并不正确,唯有解释为「称念」才正确。解释为「称念」是在善导大师《五部九卷》到处都可以看到的,而且是解释最多的。但这并不是善导大师个人的创见或是曲解,而是有传承的,善导传承於道绰,道绰传承於昙鸾,昙鸾传承於天亲,同时也传承於龙树。所以在我们这个法脉传承祖师当中,解释第十八愿「乃至十念」之「念」为「称念」的,是从龙树菩萨开始,我们刚刚所念的《易行品》核心之本愿文就非常的清楚:「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这很显然就是在解释第十八愿,因为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二十愿是「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唯有第十八愿只有讲「乃至十念」,没有讲其他。
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经典自古以来都有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在做注解,我们凡夫当然直接看经典看不懂,多多少少甚至必需完全看高僧大德的注解,才能领悟佛说,可是在这些高僧大德的注解当中,我们采取的就是善导流,所以我们相信龙树菩萨这个解释,就等於是相信释迦牟尼佛的佛说,也就透过龙树菩萨相信释迦牟尼佛,甚至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接下来我们就信受奉行,因为我们自己看经典又看不懂,这麽多高僧大德所解释的又各自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那我们信谁?我们就是选择善导大师这个法脉,也就是相信龙树菩萨的解释。以龙树菩萨来讲他被尊称为释迦第二,是我们中国佛教八宗的共祖,在当年龙树菩萨没有任何一个修行人可以跟他比,所以我们今天信龙树所讲的,信善导大师所讲的,等於就是信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信阿弥陀佛所讲的。接下来请看第三页:
窥基大师《西方要诀》言:
窥基大师就是唐朝鼎鼎有名的玄奘大师的大弟子,也是唯识宗又称为慈恩宗的祖师,他所写的《西方要诀》全名叫做《西方要诀释疑通规》,编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主要的内容是在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并且解释有关念佛往生的一些问题。
《西方要诀》言: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
这六句二十四个字,可以说很简短,但是铿锵有力。
「诸佛愿行」,也就是十方三世恒河沙数诸佛是以祂们因地的愿跟所修的六度万行来完成祂们的佛名,每一尊佛都是一样的,以祂们的愿行圆满了才成佛,那麽祂们的愿行是什麽样的内涵?自然就依据祂们的意义而建立祂们成佛的名号,这个就是「诸佛愿行,成此果名。」
「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所以只要能够称念这尊佛的名号就圆满的包含着这尊佛所有的功德。
「故成大善,不废往生」,所以就具备了大善根、多善根,大福德、多福德,所以必定往生,没有障碍。
窥基大师在这里以这几句来解释《阿弥陀经》所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麽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呢?就是「执持名号」,窥基大师就提出问跟答来做为解释。首先,窥基大师问:「只念这尊佛的名号,名号只是一句而已,再怎麽样的专念,怎麽样的执持,因为只有一句并不多,所以不能成为大善,不能成为多善根多福德,这样怎麽能够往生呢?」窥基大师解释说在这里所显明的念佛,是在显示总修,圆满的修行,接着就说下面这一句「诸佛愿行,成此果名」,因为虽然是一句名号,可是这一句名号是佛因地所发的弘愿,依所修的诸行来成就的,只要能够念佛的名号就涵盖圆满具足这尊佛的种种功德,所以是大善而不是小善,因此必定往生。意义与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相同,意即「念我称名自归」就具有这种「包含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的功能。
所以佛号是佛功德的结晶、佛功德的总体,圆满佛因地所修的众德,没有遗漏、没有缺少。就好像摩尼宝珠,虽然只是小小的一颗,可是它具备产生种种宝物、种种物质的功能作用,我们想要什麽,摩尼宝珠就能吐出什麽;又好像装满宝物的大袋子,只要有一袋这个袋子,所有宝物就通通有了;又好像一张超级的金融卡,只要有这张聚集了中央银行所有财富的金融卡,那麽这一小张金融卡等同中央银行的所有金钱。也由於佛号功德广大,同时佛号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因此我们念佛的功德也一样不可思议的广大,使得一生十恶五逆谤法,临终地狱之火燃烧到脚底了,眼看当下就要堕落下去的众生,一称佛名就能够火焰化红莲。如果这句名号没有功德,没有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怎麽能够灭地狱之火,怎麽能够脱离地狱,甚至脱离三界?这就表示虽然是白纸黑字的佛号,只是一句声音而已,可是这个字不是一般的字,这个声音是不同凡响的声音,它存在有那种功德的,可以说祂的这个声音、祂的名号,跟佛本身的功德、本身的功能,甚至祂的本体是一体的。
在《大藏经》第五十三册《经律异相》第十八卷,有一段出自《譬喻经》的故事说:有一个人辞亲割爱,随佛修行,有一天他证得了阿罗汉果,得阿罗汉果就会有神通,他以神通跟智慧度了跟他有缘有恩的一些人,接下来他的母亲去世了,他以神通观看天上人间都找不到他的母亲,往三恶道一看,他的母亲竟然是在地狱之中,阿罗汉虽然有神通,可是没办法亲自到地狱直接救度他的母亲,怎麽办呢?他就想着种种的方法,他以神通观看到一个国王,原来这个国王是弑父自立,杀死了他的父王然後自己登上王位,以这种罪业也会堕落地狱,因为杀父是五逆会堕落阿鼻地狱,同时这个国王的寿命就只剩下七天而已,他所堕落的地狱跟阿罗汉的母亲刚好同一个地狱,因此可说是机会来了,这阿罗汉就以神通在晚上的时候,显像在国王房间的墙壁上,国王一看墙壁上有人,非常恐怖,立刻拔刀将他的头砍下来,虽然头落地了,可是身体还是如如不动。国王定睛再看,一想,唉呀!这个人是一个出家修行人,他一定有神通,立刻就匍匐在地叩头请他原谅,阿罗汉就问这位国王:「你是不是弑父自立而当上国王的?」对方说:「是!」阿罗汉说:「你以这个罪业会堕落地狱,你的生命只剩下七天,我是来跟你提醒。」国王就哀求阿罗汉教他救度解危的方法,阿罗汉说:「如果要做其他的功德,一方面来不及,一方面也不够救度你脱离这个地狱,你只要专称『南无佛』连续七天不断,就能够免除地狱之罪。」
这个国王为了救自己的生命,就至心虔诚的念「南无佛」,七天不松懈,七天一到,他的命就尽了、气就断了。他的神识到了地狱门口的时候,就称念「南无佛」,当下燃烧的地狱之火立刻就冷却了,地狱的苦刑立刻就停止了,地狱的人一听到南无佛三个字,当下都离开了地狱。一离开地狱,阿罗汉就立刻跟他们说法,当然这当中包含他的母亲,所以这一些地狱的罪人,不但脱离了地狱,也证了须陀洹果,证得初果阿罗汉的果报。
由这件故事我们就晓得,佛号的功德是相当深广、不可思议、很难以想像的,只是这个声音而已,自然能够摄取五逆之罪人,当下离开地狱的果报,如果佛号没有那个功德,没有超乎一般想像的威神力、不可思议力,怎麽会有这种殊胜的果报呢?
「南无佛」没有固定哪一尊佛,可是我们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是有固定的一尊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这尊阿弥陀佛也是南无佛之一,也是十方恒沙诸佛的其中一佛,虽然是其中一佛,可是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十方诸佛虽多,阿弥陀佛是王。所以《大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是「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也赞叹的说: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就是救度众生的功德力量,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功德力量,是其他十方诸佛所不能比的、所达不到的,是最尊贵、最崇高、最第一无比的。阿弥陀佛又称为「法界藏身阿弥陀佛」,意思是法界所有功德,不管是五戒功德、十善功德、声闻的功德、缘觉的功德、三贤小圣的功德、十地大圣的功德、所有诸佛的功德,都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中,所以叫做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因此有一首偈说:「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也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三藏十二部的功德,都在六字洪名里面,所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六字洪名的注脚。
莲池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怎麽称赞呢?他说:「弥陀万德之名,无一愿不包罗,无一行不体备,无一佛不贯彻。」意思就是十方诸佛的愿没有一愿不在六字名号里面的,十方诸佛的六度万行没有一行不在这个名号里面,所以说「无一愿不包罗,无一行不体备」。至於没有一尊佛不贯彻,也就是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所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这一尊佛是十方诸佛中没有一佛不贯彻,是贯彻到十方诸佛的功德威神力量的。
莲池大师又说:「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阿弥陀佛这六字是万德的洪名,只要这一句万德洪名一称念出来,所有万德当下就齐备圆满了。
蕅益大师也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万德洪名,万并不是百千万数目字的万,万是形容词,包含、圆满、具备,而且超越之意,总而言之,阿弥陀佛包含、具足、圆满法界的功德,十方诸佛菩萨的功德。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感召南无阿弥陀佛当中所具备的功德是──圆圆满满、完完全全、没有遗漏的,所以说「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有一首偈非常的好,我也很喜欢,就是在形容这种道理:
以名召德本融通,彼佛分明在口中;
果得持名无异念,声声露出紫金容。
刚刚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的法语在《念佛感应录》的序文里面有,现在念的这一首诗偈也曾经贴在我们的布告栏。
「以名召德本融通」,阿弥陀佛以六字名号来包含祂因地所有的愿跟行──四十八愿跟兆载永劫的六度万行,所以说「名德融通」,佛名跟佛的所有功德本来是一体融通的。
而称念佛名自能招来佛的功德,领受佛的功德,因为佛名与佛德互相融通一体不离,犹如按电灯开关,自然招来一片光明;不需造作,不用勉强,我们只要念佛,自有佛德在身,佛的功德成为自己的功德。
「彼佛分明在口中」,既然如此,则慈悲智慧、神通愿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的阿弥陀佛,分明是在我们的口中啊!并不是在十万亿佛土之外遥不可及,也不是高高在上让人无法高攀,也不是在其他地方难觅难寻,在哪里?就在我们的面前,不只在面前,而且在我们的口中,只要我们一开口,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口中出出入入。
「果得持名无异念,声声露出紫金容」,只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不杂修杂行的话,我们每一声每一声都在露出阿弥陀佛紫金佛身的相貌,这个身色如金山的阿弥陀佛就在我们声声念佛当中应声而现,可以说一声佛号一尊佛,声声佛号就一尊一尊的佛出现,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是有这种道理与事实,所以这一首偈子很好,大家也可以把它记下来。了解这个道理,我们不但会自动的喜欢念佛,同时对往生就会没有怀疑。接下来请看:
口称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称。
这两句话也很好,十四个字而已,我们只要以我们凡夫的嘴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成为往生的正因,往生的功德资粮就完全具备。由於这一句名号不是普通的声音,是有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在里面,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功德在里面,所以口称成因是由於法德。阿弥陀佛因地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无量德行而成就正觉的这句名号,目的就是要让十方众生来称念来往生,所以说「口称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称。」
法然上人有一句法语说:
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六字名号;
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这种解释都非常的妙,让人很喜欢看很喜欢去思惟。
「体外无名,名外无体」,阿弥陀佛的本体还有祂的佛名是在一起的,离开了阿弥陀佛本体就没有六字名号,因为六字名号是本体所成的,而这句名号之外也没有阿弥陀佛。想想看,如果没有这句名号的话,我们要怎样跟阿弥陀佛接触?要怎样跟阿弥陀佛互动?就没有一个对象了对不对?阿弥陀佛浩浩荡荡存在宇宙当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可是若没有了这一句名号我们就不能跟祂沟通,就好像电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若没有管路、没有频道、没有开关,则接不上线。所以说「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六字名号」,阿弥陀佛所有的诸善万德、不可思议的威神力,就在这六字名号中。
「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恒沙无量无边的功德,只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就完全具备,毫不缺少,所以说「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如果不是念弥陀名号的话,我们就不能够完全拥有阿弥陀佛的恒沙功德,所以刚刚讲的念佛就是总修行,包含所有的修行功德在里面。接下来请看:
法然上人《选择集》标宗之文:
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选择集》结归之文: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这两段法语的第一段是《选择本愿念佛集》的开宗明义,另一段是整部《选择集》的结论。前面「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十四个字是在《选择本愿念佛集》的题名之後,也是在整本《选择集》文章的前面,在书名之後按下「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这十四个字,是显明这本《选择本愿念佛集》所谈的念佛也好,本愿念佛也好,或者是选择本愿念佛也好,都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念佛,既不是实相或者无相的念佛,也不是观想或观像的念佛,也不是以我们的意业去思惟佛的内涵、佛的功德的念佛。所以在这里先按下了「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作为书名与本书内容的生前结後。
《念佛集》总共十六章,每一章所谈的念佛都是称名念佛,而且每一章都在指归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才会在这里按下这十四个字,同时也表明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名念佛是本愿的称名,是跟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相应的念佛,这样的念佛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业,是必定往生的。所以接下来就说「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往生,就能够成佛,超越六道生死轮回,甚至横超三贤十圣而进入等觉,所以也显示它的易行跟殊胜。
《选择集》「归结」之文: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这句是《选择集》的总结论,《选择集》开宗明义标举称名念佛,到了最後也以称名念佛作为结论,前後一致,首尾相应。
所谓「正定」,就是有其因必百分之百的成其果,不会偏差的,叫做正定。「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等於往生的业因以及成佛的业因都在称名念佛,所以「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不是靠我们的功德、功夫,是靠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是靠佛德佛力。法然上人这样的解释就给我们莫大的安慰跟希望,因为我们其他的功行也做不到,刚好念佛每一个人都做得到,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往生的正因,百分之百的必定往生。接下来:
自归──愿文「欲生我国」,成就文「愿生彼国」。
「念我称名」即是「自归」,自归即是「南无归命」。身心性命归於弥陀,与佛一体,心心相印,函盖相合;佛命生命,一体不离。
在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呼唤着说:「欲生我国」,等於是呼唤我们,甚至是要求、拜托我们来接受祂的救度,所以在《庄严经》里面又说:「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阿弥陀佛是时刻悲心的在呼唤我们,甚至拜托我们要接受祂的救度,同时显示祂的救度是主动性的,而且是绝对平等,没有任何门槛条件,所以又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阿鼻地狱的众生根本没有能力修习其他的法门,修习他的善事功德,可是也能够往生,必须阿弥陀佛有这个爱心、能力,阿弥陀佛正是有这个爱心跟有这个能力。
第十八愿所讲的欲生我国是因地发愿,而如今阿弥陀佛早就已经成佛了,那祂成佛的功能显现在哪里呢?就是成就文所说的「愿生彼国即得往生」。由此可知,龙树菩萨《易行品》这一段文,是将第十八愿以及第十八愿成就文的这两句法语融合在一起解释的,龙树菩萨在这里就解释为「自归」,阿弥陀佛呼唤我们「欲生我国」,那麽我们随顺弥陀的呼唤而「愿生彼国」,出自内心的来归命阿弥陀佛,所以念佛称名即是自归,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一生不变,这就是自归的显露。归就是归命的意思,自归即是南无归命。身心性命归於弥陀,与佛一体。
「心心相印,函盖相合,佛命生命,一体不离」:什麽是心心相印呢?就是一模一样互相的吻合,有什麽样的因必然会有什麽样的果,这个就是心心相印,阿弥陀佛呼唤我们,我们随顺弥陀的呼唤,阿弥陀佛跟我们感应道交一模一样了,我们的愿相应弥陀的愿,弥陀的愿也相应我们的愿,这个是就心心相印。「函」是盒子,「盖」是盖子,方的盒子方的盖,圆的盒子圆的盖,上下形状大小相符合,这个就是函盖相合。我们随顺第十八愿所讲的愿生弥陀净土,此後专称弥陀佛名,这就与弥陀心心相印函盖相合。反之,如果不愿生弥陀净土,或者不专称弥陀佛名,那就跟第十八愿不相合不相印,就跟弥陀不印不合,那就不是一体了。所谓「佛命生命一体不离」就好像水乳交融,水混在乳当中就分不开什麽是水什麽是乳了,有水之处就是乳,有乳之处就是水;又如共命鸟同一生命,共命鸟是两个生命两个头共用一个身体,这个就是所谓的生命共同体,离开了另外一个就不能生存,因为他们的生命是共同互相使用的。阿弥陀佛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那麽我们就念佛来蒙受弥陀正觉的救度,这个就是念佛人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愿愿相应。接下来:
正觉之弥陀,归命之众生,生佛一体;佛心有生,生心有佛。
已经完成正觉的阿弥陀佛跟已经归命弥陀救度的众生,这一种众生跟阿弥陀佛是一体的,「佛心有生」指阿弥陀佛的心中有念佛的众生,「生心有佛」指念佛的众生心中有阿弥陀佛,所谓「佛念众生,众生在佛心内;众生念佛,佛在众生心中。」接下来:
即入必定──愿文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成就文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必定」者,必定成佛之位,亦名正定聚,亦名不退转。《大智度论》九十三卷言:「阿鞞跋致(不退)即是必定,必定者,必当作佛。」
所以必定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不退转於成佛。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所以我们念佛的人就解释为「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即」有「同时即」,与「异时即」,此是「同时即」,如「即入必定」之偈言:「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易行品》里面以三十二首偈来赞叹阿弥陀佛,其中即入必定的偈文就说:「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这个就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的意思,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就通通在里面,因为这一句名号本来就具备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微妙、殊胜无上的功德,所以龙树菩萨他也自己时常忆念的称念阿弥陀佛。
此「即入必定」显示「念我称名自归」之人,已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人;即时不退於佛格,往生刹那,顿超十地,快速成佛。
这里讲的我们念佛人都即时当下,就是现在就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於佛格,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立刻顿超十地,而且快速成佛。我们念佛人看到「即时不退於佛格」,应该有一种难遭难遇而大欢喜、大庆幸,是不是应该有这种心情?可是我们一般往往欢喜不起来,也没有大感受,甚至整天苦苦恼恼的,整天一张苦瓜脸,一脸阴气,阴气沉沉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一方面或许他没有体会到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大威神力、救度我们的功德、为我们怎麽样的发愿、怎麽样修行、对我们有怎麽样的大恩大德、我们跟阿弥陀佛有什麽样的关系,而且我们如果没有弥陀救度的话,我们又会是怎麽样;另一方面也显示我们本来就是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众生,应该欢喜却欢喜不起来。
虽然是这个样子,可是我们烦恼的众生面对弥陀的救度,如果能够像善导大师所讲「在烦恼的心中生起清净的愿生之心」的话,我们即使再怎样的烦恼苦恼,但是内心却是安详、平静、平和、祥和的,同时我们的生活就是过一种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生活。
平凡:做一个平凡的人,过一般凡人的生活,在家则在家,出家则出家,男则男,女则女;安份守己,安愚念佛。
平常:不寻奇特迥异,不求高深玄妙,不高攀圣境,不以凡滥圣。
平淡:不求绚丽的、多彩多姿的、热闹的、激情的,只是平淡无奇。
平实:平凡、平常、平淡,反而感觉踏实、实在、安稳,宁静、祥和、愉悦。
学这个法门的人,或许有人会时刻的跟阿弥陀佛祈求,希望阿弥陀佛能够三不五时显现在他的梦中,或者在静坐念佛当中现个影子给他看,或者跟他对话,或者希望自己有异於一般人的感觉、感受、感应、感悟,成为阿弥陀佛的骄子、佛的唯一,别人没有但我有,甚至某一种通力、感受、历练,自己也好奇的想要去历练一番。其实再怎麽样,我们的心是无常的,最後也会归回平静,可是还是想去历练一番,然後再回归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念佛。有的同修莲友或许存着这种心,但这是一种危险的观念。为什麽?因为恐怕一去不回,结果万劫不复,所以是很危险的。
在这里,我来念一遍智随法师的一篇文章,智随法师曾经写一篇文章名为〈平淡是真,念佛最乐〉,也曾经贴在我们的公布栏,我想有些同修应该会认为这种说法确实合乎一个念佛人的心态,而触动自己的内心。
智随法师这样写:
世间万物,起伏不定,生灭不息,无不归於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不落的太阳。忧悲苦乐,如同海上浪花,终归消散。
而人心好动、好奇、好玄,无不在浮动与期盼中追逐形形色色的幻影。艳丽之色(喜好的),则执持不舍;灰暗之色(厌恶的),便肆意回避。人人无不在得失忧喜中度过无常的岁月。外在的缘生缘灭,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内心随之而生生灭灭。
静观世间:波涛过後,大海归於平静;风雨过後,大地归於平静;忧喜过後,人心归於平静。
走过风风雨雨,尝过酸甜苦辣,最终会感觉平淡最好,不追逐於风云般的无常,在平淡中度日,在平淡中念佛,在平淡中走过如梦幻般的人生,轻松自然地迈向净土,则生也安乐,死也安乐。
然无常的世间,因其绚丽多姿而感动人心。能安於平淡中,隐於佛光中,实乃人中芬陀利花,世上稀有之人也!别看他一贫如洗,别看他一字不识。摩尼之宝,实非他物能比也。
各位莲友,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弥陀共修会第60课,讲於2009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