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七)
(二)三心的相互关系
有关於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深心来讲,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解释深心说「深心即是真实信心」;就回向发愿心来讲,大师在《观经疏》说「真实深信心中回向」,又说「真实心回向愿,作得生想」,显明这三心并非各自区隔,而是互相包含,三即一,一即三,三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三心。
首先,就至诚心而言,至诚心是深心、回向发愿心的体,离这二心,就不能显出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二心都真实,所以叫作至诚心。
因此,深心就是真实深信,回向发愿心就是真实回向发愿心。取这二心的真实性,名为真实心,并非在深心、回向发愿心之外别有一个至诚心。
换而言之,在真实的深信、真实的回向发愿之中,取它真实的一面,就是至诚心。
但是,这真实心如上所述,是不论何种宗教都必不可少的,信徒不论是对教主还是对自己,都必须真实。所谓虚伪的信心、疑惑的信仰是不存在的。净土宗也是如此,《观经》所说的「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在最初便举出至诚心,说明了至诚心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显明这至诚心乃是净土信仰的基本心。净土宗之意是,以凡夫所起内外相应的真实心,作为信心的基本。
接着,就「深心」而言,三心虽说为三种心,但三心之要在於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但深信又分为信机与信法的二种深信,关於这两种深信前後关系是,先信自己是个罪恶生死凡夫、没有出离之缘的根机,然後信知阿弥陀佛本愿救度,佛之本愿救度不说在前而说在後。这是因为所谓信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救度众生,首先要通过信知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然後才可能信知佛的本愿救度。因此,先说信机,之後才说信法。
这「深心」与「回向发愿心」又有何关系?当然回向发愿的心,这个心如果不真,这个心如果有怀疑,就不成为回向发愿心。
也就是在具足至诚心与深心的基础之上而发起的心,就是回向发愿心。
可知,回向发愿心的体,就是前面二心,至诚心与深心,以这二心为体(基盘)所发起的心就是回向发愿心。
原本,深信的「信」是指信救度罪恶生死凡夫的阿弥陀佛本愿,因为有这个信心,而生起愿生净土的心。如果不信自己的罪障,也不相信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这样的众生是无法生起愿生弥陀净土的愿生心的。正是因为深信自己的罪障,同时也深信弥陀的本愿,才会生起愿生弥陀净土的心。
可见,回向发愿心是以深心为基础,接着深心之後所生起的。所以这三心到了回向发愿心是最顶点了。《观经》之所以列举「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是因为至诚心就是真实心,是共通於任何宗教的、最基本的心理状态,所以最先举出;深心是净土信仰的中心与基础,所以次说;回向发愿心是通过深信而发起的归结之心,所以置於最後。三心的配列顺序是不能混乱的。
这也说明信仰净土宗,应该直到能够发起回向发愿心为最终点。
也就是三心之要,在於愿生心,愿生净土不虚伪,就是至诚心;对於佛的救度不怀疑,就是深心;愿生净土之心就是回向发愿心,将三心收摄於回向发愿心。这说明深心所强调的二种机法深信,信自己的罪障与信佛的本愿,其目的在於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就这点来讲,三心之要在於最终生起回向发愿心。
关於这三心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所谓横三心与竖三心,就是:
横三心,以上三心,并不是三心各各独立、有三种不同的心,而是真实的信佛救度愿生净土的这一个心,从不同侧面的表述。所以是一心具足三心,是横三心。前面所解释的,都是就横三心作解释。
竖三心,三心各别,就是《观经》所说的:「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这「一者、二者、三者」的次序排列,就是竖三心。
因为,学净土教理,如果怀虚假心,就会障碍往生,所以佛说「一者至诚心」,就是排除虚假心,而具足至诚心。接着又说「二者深心」,就是排除疑心,而具足深心。再接着又说「三者回向发愿心」,就是排除不回向心,而具足回向发愿心,这样才正是三心具足的念佛人。
可知,为了对治虚假心,而说真实心;为了对治疑心,而说深心;为了对治不回向心,而说回向发愿心。概而言之,为了除去虚假心、疑心与不回向发愿心,次第具足一者、二者、三者,就是竖三心。
(三)三心具足的相状
如上面所说明的念佛人心理状态的三心,以这三心为念佛行者必具的心。而关於获得这信心(三心)的机缘,日本的法然上人常常说:
闻名不信如不闻,信而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
意思是,如果听闻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因缘,就必须信受,不要怀疑拒绝,如果不信就等同於不闻。听闻名号,信受不疑,就必须称念佛名,如果不称念则等同於不信,因此,唯有称念佛名是最为重要的。这说明通过听闻名号的意义而生起信心,生起信心则应该念佛,所以可以看出「唯常念佛」的前提是「闻」与「信」。也就是说念佛是经过闻、信、行的次第而念佛的。
这也就是大师所说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大师这段法语说明了不论行住坐卧,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环境因缘,都可念佛,都应念佛。
又关於闻法而生起的信心,有智具三心、行具三心与仰信三心。其中智具三心与行具三心是法然上人所说的,而仰信三心是後世学习净土宗的人所总结。
法然上人在《东大寺十问答》中说:
三心有智具三心,有行具三心。
智具三心者,修学诸宗之人,以本宗之智难起信故,出经论之文,以解其义,而起念佛之信。
行具三心者,一向归投者至诚心也,无疑心者深心也,愿往生者回向心也。如是一向念佛、无疑念、愿往生者,行具三心也。
五念、四修者,一向信念之人,自然具足也。
「智具三心」,就是信解三心的内容。通过了解净土宗的经论疏释的意义与内容而获得的信心,就是所谓「信解」的信心。也就是由智慧理解净土教理与三心文句的意义,而发起三心,称为智具三心。
「行具三心」,不知道三心的文句,也不知道三心的意义,一向念佛之中,自然具足三心。如法然上人所说的「一向念佛无疑念」,在一向相续念佛的过程中自然具足三心,就是通过对念佛的薰修而生起的信心。
「仰信三心」,就是由於听闻人格高尚的人,也就是善知识的说法,而直接生起「很难得很可贵」的信心,这种信心名为仰信三心。这是因为遇到被称为善知识者的人格高尚,通过听闻善知识的教导,即使还没有充分的理解念佛的教理,也还没有常念佛,只是因为被善知识高尚的人格所打动,心有所感而感动感激,而生起难得的信心。
这样,以仰信三心为机缘,不断闻法,并且通过对经释的解读理解三心的内容,从理论的角度理解三心,在心中建立起坚固的信念,这便是智具三心;而不断闻法,并且在相续念佛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最终在心中建立起坚固的信念,这便是行具三心。就是以仰信的三心为机缘,而或者具足智具三心,或者具足行具三心,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同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信心具足的形态。但是,不论是智具三心还是行具三心,在还没具足三心之前,必须通过闻法,发起仰信的三心。因此,可以说这仰信三心是净土宗入门的初心。
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一所说: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
可说信是佛教入门的初心,如果不能从一开始就生起信心,便不能入佛教之门。净土宗也与这相同,信是入门的初心,这初心是以闻法为契机所生起的,这就是仰信三心。这仰信三心又进一步因为每个人根性的不同而进一步发展为智具三心或行具三心。但是,仰信三心、智具三心与行具三心,并非个别不同,而是互相有关联的,智具三心之中包含行具三心与仰信三心,而行具三心之中也包含智具三心与仰信三心。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仅在於因为根性的不同,每个人所具足的信心的侧重点也会产生差别而已。
又关於这三心具足的念佛人的心境与生活方式是怎样呢?我曾写一首偈语说明:
生则安心念佛,死则往生净土。
轮回既然断除,此生便无忧苦。
所谓「此生无忧苦」的生,是指虽然还处於生死的世界,还有四苦八苦的现象,但已经是不执着於生,也不执着於死,无畏生死,安心立命的心境与人生了。
又,这是欢喜信受弥陀救度的心境,也是常怀惭愧仰谢佛恩的人生。
这样,「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信佛念佛,便是安心立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