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四)
《观经》散善观
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这几次一直在研讨《观经》的概要、大意。在这之前,讲解《观经》「要弘二门判」,要弘二门判是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序题门」所讲的,也就是《观经疏》一开始便把整部《观经》的大意,以「要弘二门判」显示。
「要」,就是「要门」,是定善跟散善,也就是《观经》的十三种定善观跟三福九品的散善观。
「弘」,就是弘愿门,指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观经》的大意就是定善、散善跟念佛的三种内涵,而目的是为了引导修学要门的定善跟散善的修行人,归入弘愿门的专一念佛。
由於讲「要弘二门判」,必须概要的讲十三种定观,但我们在这之前,只概要的讲第七「华座观」、第八「像观」、第九「真身观」。因为这三观是十三观的核心。
第七「华座观」,彰显阿弥陀佛的弘愿。
第八「像观」,说明「弥陀如来是法界身,影现众生心想中」。这就是《观经》所讲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的意思。所以,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有「身心功德,机法一体」的关系,因此经文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第九「真身观」,显明弥陀光明无量照十方国,但唯有念佛众生才获得弥陀的摄取不舍。这里所说的「念佛」,就是称念弥陀佛名,不是观想弥陀佛像,或其他的观想、其他的法门。
前几次的研讨,都在说明这一些道理。
这三观是十三观的核心,尤其第九观,是核心中的核心。了解了这些核心,其他的几个观,有没有讲解或了不了解,也无关紧要。
接下来,进入《观经》的散善观,也就是三福九品的内容。
第三十五、《观经》散善观
《观经》九品段的经文内涵是「散善观」的说明,散善就是所谓废恶修善,以散乱状态下的心,停止作恶,同时去修善行,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师认为九品段的内容也是应韦提希夫人的「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请而说的。但是善导大师则抱持着「散善自开」的立场,认为夫人所请的只限於定善,而散善不是依夫人之请,是释尊观察因缘,应机而说的。
大凡众生的机类是千差万别的,但归纳起来就是定机、散机两种。定机是心能够平静,可以修禅定;散机是指那些始终不能静下心来的人。所以释尊才依夫人之请为定机说定善,又自动的为散机说了散善。
散善的内容就是《观经》〈序分〉所讲的「三福」,也就是:世福、戒福、行福。《观经》说: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福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戒福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行福
一者是世福,二者是戒福。三者是行福。「世福」就是世俗的善根,「戒福」就是持戒的善根,「行福」就是出世间的善根。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中解释说:
今言三福者:
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尽得往生。
第三福者:名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而修三福的情况的说明,就是在九品段的经文,分成三节:
第一节是上辈观。上辈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这三品都是修学大乘的凡夫,主修前面所讲的三福之中的第三行福,将这分为上中下三品。
释尊在其中的上品上生之中,叙述了三心,也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显示不论定善或者散善,只要是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要具备这三心。有关三心,在以下「三心义相论」另做专题来解说。
第二节是中辈观。中辈就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中品上生跟中品中生,是修学三福的小乘的凡夫,主修三福之中的第二戒福;中品下生是没有遇到佛法,只是做世间善行的凡夫,主修三福之中的第一世福,也就是人世间世俗的善业。
第三节是下辈观。下辈是完全没有三福,所谓三福无分,是只会作恶的凡夫。说来这些人不应该名为善,但是为什麽会被编入散善之中呢?这一点会在下面「三福无分论」中说明。
从上看来,九品都是凡夫,凡夫的根性各各不同,勉强分为九品,只是一种权宜的办法,实际上应该是九九八十一品乃至无量品的。
散善观就是学习这些人的修行,各各回向愿生弥陀净土。
第三十六、三福九品论
三福九品段是《观经》序分中「散善显行缘」的项目之下所说的世福、戒福、行福的扩大说明,三福与九品是开合上的差异,本质上是相同的一样的。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卷头说「散善显行缘」的三福是正因,九品是正行。意思是说:三福是修行内容的深浅来讲的,所以说正因,九品是对修行三福深浅多寡的众生机类来讲的,所以说正行。也就是,三福是对所修的法来讲,九品是对能修的人来讲,所修的法有深浅,能修的人也有高低,因此而有了身分上的品位阶级。
行三福的时候有各种不同的行法。有人三福并修,有人戒福、行福并修,有人只修世福或行福。
三福与九品是一体的,但在身分上有这样三辈九品的区别,所以善导大师才把两者区分为一个是正因,一个是正行。正因是法则,是指行的范畴;正行是行法则的各种机类的众生。
三福九品扩广而言是包含一切万行的,修这三福,或是一切的万行,不管修学多寡深浅,只要回向都能往生,如果不回向就不能往生。因此,善导大师说:
回斯二行(定善、散善),求愿往生。
又说:
就此三福之中,
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
第三十七、三福无分论
再就九品来说,上中六品叙述修三福,而下三品中,就没有提起三福。下三品的人,是不修一点三福,一生之中只会造恶的凡夫。所以下三品可以说与三福毫无关系。
本来散善是修了三福才谈得上的名称,三福无分只是造恶的人,根本谈不上「散善」。但是散善三观,却把下三品也包括进去了,这是什麽道理?
还有,上中六品是修三福的人,可以有多善人、少善人等优劣之分。但下三品是完全不修善的人,既然完全不修善,又怎麽能够加以比较、区分优劣,而分为三品呢?这又是什麽道理?
以上两点听来确实是有疑问的,但是,当把经文细读的时候,这些疑问就自然而然消解了。
下三品确实是与三福扯不上关系,但是这些人最後都称念佛名。这念佛从经文的显义来说,是修诸功德(散善)的一分。也就是与戒福、行福这些善根功德,在阶位上是相同的。所以说下三品的人虽然一生造恶,但是临终念佛,因而可以说也修了一分诸功德,可以说,他们也是散善行者。
还有,同样只称念佛名,不修三福的下三品,如何分成三种呢?这里并非按照善的优劣,而是按照罪的轻重区分的。也就是,下品上生的人是十恶的恶人,下品中生的人是破戒的恶人,下品下生的人是十恶五逆的恶人。
其实,如果就念佛本身的功德来讲,念佛的功德是超越品位阶级的,是超绝的,并非十三观的定善跟三福九品的散善这些杂善所可比类的,所以善导大师说: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意思是说,专一念佛就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的功能力用,是超越其他任何法门,而且是绝对性的,不是杂善可以比较的,因为并非同类,所以不能相比。所谓「杂善」,是指《观经》之中所说的「定善」跟「散善」,也涵盖其他的任何法门。
善导大师又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意思是说,念佛以外的任何法门,不论是小乘大乘、显教密教,虽然都是善的,都是有功德的,可是那些法门如果跟念佛做比较,就完全不能比较了。因为彼此相差悬殊,天差地别,不同等级,所以完全不能做比较。
法照大师也说: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这首偈语非常的好,非常的殊胜,简明扼要的说出了净土宗的核心内涵,也显出了净土宗的特色。在这里稍微解释。
十恶五逆至愚人:像十恶五逆这样极为愚恶的人。
永劫沉沦在六尘:就因果道理来讲,应该永劫的沉沦在六道的苦海中,受无量无边的巨苦。
一念称得弥陀号:由於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来跟他开示、教他念佛,那时即将命终,最後念了一声佛号就断气了。
至彼还同法性身:也能当下往生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同样证悟法性身而成佛。
只是念一声佛号,就有这样殊胜超绝的功能与功德,这不是靠这个十恶五逆的愚人曾经有修什麽定善或散善,而是完全因为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大悲愿力的功德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