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善导释(二)
上次共修的讲题:「第十八愿善导释」,共有一张「讲义」及六张「补充讲义」,今天晚上就接着由补充讲义的第四点来开始研讨。这份讲义载明了我们这个法门非常根本性、核心性的教理,所以,不管是经典的依据,或者是祖师的传承,这张讲义都是很核心的、很根本的、很主要的。当然,经典的佛语以及祖师的法语,都必须在深入这个法门且融会贯通之後,才能够正确的掌握与理解;不过,大家如果能够详细地阅读、思惟补充讲义,不用我来讲解,也能够理解体会。今晚我们是彼此切磋琢磨。
补充讲义第一张的第四点:「十方众生」。这十方众生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当中的第十八愿的第二句,「十方众生」是什麽内涵?是指什麽对象?过去我们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研讨第十八愿之义,也有阐释过十方众生,不过,在这里要就另一个方向来阐释。
十方众生──弥陀救度之对象。
阿弥陀佛是能救,十方众生是所救。阿弥陀佛既然发愿,就一定要有个对象,而佛是慈悲救度的,必须要有救度的对象。
「十方」是指十方的世界,我们这个世间是娑婆世界,除了娑婆世界之外,在这个大宇宙当中也有其他的世界,更有无量无边恒河沙数的世界。「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所以,「十方三世」就时间上来讲是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就空间上来讲是包含整个大宇宙。整个大宇宙的任何世界的任何众生,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都是属於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可见十方众生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是非常的广,广到没有一个众生是遗漏在弥陀救度之外的,所以说「无一遗漏」。
即大师言:「一切善恶凡夫」之意,包含逆谤阐提。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开宗明义就显明整个佛法有要门与弘愿门。「要门」,包含定善跟散善;「弘愿门」,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就是善导大师所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若论众生的话,有所谓「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的众生是包含圣人跟凡夫;圣人是:佛的法界、菩萨的法界、缘觉的法界、声闻的法界,这四个法界的众生已经超越三界六道的轮回,不会再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已经超凡入圣,是属於圣者。另外六法界的众生就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六种凡夫的众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一切众生归纳起来就是这十个种类。本来十方众生是含盖除了佛以外的六道凡夫,以及超凡入圣的菩萨、缘觉、声闻三种圣人,可是,善导大师把它浓缩为「一切善恶凡夫」,也就是不包含声闻、缘觉、菩萨的圣者,而是指六道轮回的善恶凡夫。因为六道的众生,不是善就是恶,恶固然是凡夫,善也是凡夫,除非他断除了烦恼,超越了三界,成为超凡入圣的圣人,否则,不论是恶、不论是善,都还是属於凡夫;即使上生在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他们修行的功夫很高,禅定功夫很深,但都还是凡夫,不是圣人。
善导大师用「一切善恶凡夫」来解释十方众生,对我们而言是很贴切的,也让我们容易掌握。因为十方众生看起来范围太广了,我们会误以为其他的众生能够往生,恐怕我没有份,遗漏了我,因为,我是一个卑贱低下、恶多善少的凡夫,恐怕是没有份吧?所以善导大师就直截了当的用「一切善恶凡夫」来显示十方众生的涵义,给我们很大的、绝对性的希望,晓得十方众生就是指「我」。因为,「我」即使不是「一切善恶凡夫」之中的善凡夫,可是也是属於「一切善恶凡夫」之中的恶凡夫,尽管是恶凡夫也是往生有份的,并不因为是恶凡就在弥陀救度之外,所以给我们莫大的希望。
善恶凡夫也包含逆谤阐提,善有五戒十善,恶有五逆十恶。在这里的恶,不但包含了十恶,也包含了五逆的众生、谤法的众生,甚至是一阐提的众生,一阐提就是断善根的意思,也就是他否定有善恶报应。所以「一切善恶凡夫」是含盖着五逆、谤法、阐提的。
故大师言(善全三八三页):「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这一段法语在善导大师《五部九卷》之中的《法事赞》内,意思就是说: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善的凡夫固然能够往生,五逆十恶的凡夫,只要回心转意,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佛力、阿弥陀佛的功德力量,也能够使他五逆十恶的罪消灭,而得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所谓的「罪灭得生」。乃至诽谤佛法的众生、一阐提的众生,他也只要回心转意,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同样也通通没有一个遗漏的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通通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得生」,这就是「皆往」。
由此可见,我们若没有佛力、他力可资依靠的话,在临终的时候,由於业重者先牵,我们将随着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业力,立即头下脚上的快速栽进阿鼻地狱。可是,因为我们念佛就乘上了佛的愿力,靠上了佛的力量,就立即不降反升,往生极乐世界了。
我们应知,阿弥陀佛有救度十方众生的功德力量,他的力量来自於兆载永劫之前,为十方众生积植了菩萨的无量德行。这一些功德都是为我们十方众生所修、所建立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都在回向给我们十方众生。因此,只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每一声、每一声都在领受弥陀的功德,都在消除我们的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罪业,每一声、每一声都拥有了必定得生弥陀净土的功德。所以,我们之所以能离开地狱,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因为我们的贤能、有修行,完完全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
然而,弥陀愿救我们,也必须是我们愿意被救,否则的话,就有所谓的不相应,我们就会继续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就好像灯固然有亮的功能、但是我们若一直没有去按开关,灯就会一直没有亮;月亮本来会照映在水面,可是我们若一直没有将盖子打开,月跟水便不能相应。总之,不怕我们有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罪业,只怕我们不信受弥陀救度,不专称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
可以直截了当的这样说,在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的救度之下,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罪反而不重,最重的罪是不信弥陀的救度。
以自力法门来讲,最重的罪业是五逆十恶、谤法阐提,因为他有了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罪,而且他是靠他自己,没有外力可依靠,使得他生生世世都会背负着这个罪无法解脱;但就他力的法门来讲,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罪,远远不如不信靠他力的罪来得重,因为阿弥陀佛虽然能够救度犯了五逆谤法的人,若是我们不信受弥陀救度,也无法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而被救。
以上是善导大师对「十方众生」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并不是善导大师自创的,他也是根据经典、根据祖师的传承。
《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的同本异译)对於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是这样的形容:「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诸天」就是六欲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人民」乃至我们世间的人。「蜎飞蠕动」,「蜎飞」就是在天空飞的小小的虫类,「蠕动」就是在地面爬的很微细的昆虫。这段法语意思就是指十方众生包含天界的天人、人道的众生,以及畜生道的众生,畜生道包含最微细的昆虫,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连三恶道中那麽渺小卑微的众生,阿弥陀佛都看重牠、不舍弃牠、为牠发愿、为牠修行;反面来说,我们人道的众生,岂不是更能够蒙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庄严经》是另一部《无量寿经》的同本异译,《庄严经》对於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又是怎麽说明的呢?它说:「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所谓十方众生包含三恶道,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弥陀佛对三恶道的众生,也为牠发愿、为牠修行,势必要救度牠们;若不能够救度牠们,或没有力量救度牠们,阿弥陀佛就没有资格成佛,就要舍弃佛的生命、佛的阶位。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我们能够理解,可是,地狱之中还有种种的地狱,到底它包含了那些范围呢?《庄严经》又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阿弥陀佛金刚不变的佛心,对十方众生要拔苦与乐,所谓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之心,阿弥陀佛说他要「常运慈心拔有情」,常以大慈大悲之心,救度十方众生、度尽十方众生,同时也度尽阿鼻苦众生,让他们离开阿鼻地狱的罪苦。阿鼻地狱是果,它的因是由於造作了十恶五逆、谤法阐提的重罪,如是因,如是果,才会堕入阿鼻地狱的。连有这样罪业的众生,阿弥陀佛也为他发愿、为他修行,发誓说:如果不能让他们往生极乐世界、离开阿鼻地狱、离开三恶道、离开六道轮回,他就不成佛。
由这一些经文就可以知道,「十方众生」是无所不包的,是无一遗漏的,每一个众生都是弥陀救度的对象,每一个众生在弥陀的救度之中,都有资格往生。只要他回心转意,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他再怎麽样深重的罪业,都能够因弥陀的大愿业力,都能够因弥陀的六字万德洪名,而罪业消除,都百分之百能够往生极乐净土。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讲「信受弥陀救度」的法门。
这一些重要的经文和祖师的法语,都已编在随身书《净土宗经论释要文》中,这本小册子所蒐编的是核心法语中的核心法语,希望学这个法门的莲友,能够把它背起来,或者是把它读熟一点。如果是有志於弘法布教的人,那还不够,所要背诵的范围还要更广一点。
四十八大愿当中,有关救度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的愿,有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这三个愿也称为「摄生三愿」。其中第十八愿、第十九愿是「当机愿」,第二十愿是「结缘愿」。第十八愿与第十九愿同样都有「十方众生」这四个字,到底它们所指的对象和内容有没有什麽不一样的意义?其实,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平等而无差别的,无所谓一样、不一样;会有一样、不一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众生的根性,我们众生的信受而有所不同。
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是讲「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众生,这一种众生跟阿弥陀佛是一对一的,阿弥陀佛的生命是为他而存在的,是绑在一起的。而且,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的往生之命之所以存在,也必须因为有阿弥陀佛生命的存在,他才能够存在。所以,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跟阿弥陀佛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体不离的,是休戚与共,同一个生命的。
第十九愿的「十方众生」就不是这样的,他不是专称弥陀佛名,他是以「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然後至心发愿,欲生极乐世界的。他不是专靠阿弥陀佛,他是靠他自己,阿弥陀佛对这种的众生来讲,并不是绑在一起的,并不是生命为他而存在的。而是跟他保证说,你如果将这些功德回向愿生极乐世界,为他保证在他临终的时候,会来迎接他,使他即使没有专依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要救他,迎接他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第十八愿的众生与第十九愿的众生是不同的,而且差别是很大的,这个差别不在於阿弥陀佛,是在众生的根机,众生因理解不同、信受不同,因此,行持也不同。第十八愿的众生是优游自在於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第十九愿的众生因为他不了解第十八愿,他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悲心,他固然想要往生,可是自己又起一个心情,认为如果没有一种条件、没有某一种程度,恐怕不能往生,所以,他以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来作为往生的条件。
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所以,不管是第十八愿也好,第十九愿也好,通通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不是说因为第十八愿专念弥陀名号,所以是靠弥陀之力往生;第十九愿是靠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往生的,不是的,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是因为他有这一些发愿,阿弥陀佛就很便宜的把往生的功德卖给他,跟他做这样的兑换条件,假设他不发菩提心、不修诸功德的话,他就会认为他没有东西可以回向,而心生不安。第十八愿就不一样了,第十八愿是不管他有没有发菩提心、有没有修诸功德,他都不依靠这个菩提心或修诸功德,他都是依靠这句万德洪名的弥陀名号,这就是它的不同了。
当然,第十九愿也是引导圣道门进入第十八愿的,因为圣道门所修的法,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诸功德就是三学、六度、万行,本来修圣道门的,他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以自己的力量来成佛的。阿弥陀佛为了引导他们离开娑婆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你如果至心发愿,欲生我国的话,临终的时候,我也会来迎接你,依你这样的功德,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是先以这样来引导,阿弥陀佛的目的是要他不用靠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要他直截了当的进入第十八愿,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功德力量。因为他的功德力量已经圆满了,已经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了,所以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目的是在引导所有的根机进入第十八愿。
如果能够理解第十八愿是根本愿,第十九愿是欣慕愿、是引导的愿,这样的话,万机就通通是一种根机。法然上人在《法然上人全集》第一三五页说:「万机摄於一愿,千品收於十念。」也就是说阿弥陀佛以第十八愿来涵盖、来救度所有的根机。根机概分九品,开展下去,九九八十一品,甚至於无量品,每一品、每一种根机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通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万机摄於一愿,千品收於十念。」意思也就是以第十八愿一愿来度尽所有的根机,以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来广救所有的众生。
依第十八愿而念佛,就是我们坐在阿弥陀佛的愿船当中,任凭阿弥陀佛的愿船从此岸到彼岸。我们在弥陀的愿船当中,我们只要安分守己的坐着就可以了,坐在愿船上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没有种种的条件限制;坐在阿弥陀佛愿船当中,也不必为阿弥陀佛掌舵、加油、看门、整理东西……,通通不用,一概由阿弥陀佛包办。总之,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是自自然然地乘坐在阿弥陀佛的愿船当中、自自然然地往生弥陀净土。
第十九愿好像是自己要游泳到彼岸,然後祈求阿弥陀佛的救度,他不晓得直接登上阿弥陀佛的愿船,所以,他就以他自己的力量来游泳。以他自己的力量,可以从此岸到彼岸吗?根本都不可能。因为极乐世界是无上涅盘的境界,以他这种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游泳力量,根本不可能游到彼岸。只是,由於阿弥陀佛的悲心,也让他能够登上无上涅盘的极乐彼岸。所以,他的游泳其实是阿弥陀佛一方面扶着他,拉着他上岸的,如果阿弥陀佛不扶着他,不拉着他上岸,他老早就沈溺下去了。
所以摄生三愿的当机愿当中,第十九愿固然也能往生,但是,也是靠阿弥陀佛另一种的善巧方便接引。第十八愿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就没有,这个差别就很大。因此,第十八愿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第十九愿也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同样都有「十方众生」,可是这两种众生是天差地别的。当然如果第十九愿的众生体会到弥陀的悲心,体会到弥陀的功德,自觉到自己其实不是真的发菩提心,所修的诸功德并不是三轮体空的功德,要回向往生净土是不相应的;往生弥陀净土的正因正业,就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名号当中,如果能够理解到这一点的话,他就会归入第十八愿。不管他是上辈、中辈、下辈,不管他是出家、在家,有智慧、没智慧,善人、恶人,清净、不清净,就通通是一种根机,是第十八愿的根机,是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
由这一些解释大家就晓得,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是乘上第十八愿弥陀的愿船,像我们这样的众生也往生有份,让我们有希望、有光明、有安慰!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说:「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人界的众生、天界的众生,不管是善、是恶,通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通通一样的不退转,同样的进入一生补处。因为,《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所以,我们不往生则已,一旦往生,通通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不退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一旦往生,就通通是成佛的境界,就不会从成佛的境界退下来。「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是因为有成佛的身分,所以就在一生补处的地方等待成佛的位置,也就是他有成佛的资格;只是,一个佛土只有一尊佛,好像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国王,必须等国王退位,太子才能够登基,太子虽然还没有登基,可是,他已有了国王的身分,一旦他登基成为国王,他就掌握了国家的大权。所以,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有这样的内涵,给我们所有的修行人有了最後的希望而没有绝望、光明而没有黑暗、安慰而没有痛苦。
然莫因良医而好病,应体佛心而念佛。
虽然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条件,任何善恶的凡夫都平等的救度,这样会不会让我们懈怠?会不会让我们有恃无恐而作恶多端?(众答:不会。)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有良医,反而喜欢去无病生病,应该要体会佛的悲心而念佛。要成为良医必需具备医德与医术,所谓的医德,就是医生要将所有的患者视为自己的儿子,不管患者有钱、没钱,不管患者是重病、轻病,一旦找上他,或是他遇到了,他都会尽心尽力的医治这个患者,毫无保留也不计较有无报酬。同时这位良医必须能够医治所有的疾病,任何癌症、爱滋病……他都能手到病除,有这样的医术才堪称为良医。既然名为良医,他对病人是抱持着同情的心,盼望他的病人早日康复,这是一个良医的心怀。如果病人因为有良医在身旁,任何疾病都可以得到治疗,即使没有病而盼望生病,且任凭疾病的滋长,这样可以吗?对吗?当然是不可以的,是不对的,因为生病是痛苦的,有病的人之所以需要良医,表示他没有能力自医,才需要靠外面的良医,因此,他就向外寻求良医。所以,病人需要体会生病是痛苦的,既折磨自己也连累别人的,不要因为有良医而喜好生病。同样的意思,我们念佛人不因为有阿弥陀佛这位高明的医生,念佛众生都能够救度,而喜欢作恶,应该要体会佛心而念佛。
佛是怎麽样的心呢?《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以平等而无条件的慈悲,来救度一切所有的善恶凡夫。《观佛三昧经》也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由这几段佛语可以知道佛是大慈大悲,特别针对苦恼的众生,要赶快拔除他的苦恼,让他早日获得安乐。我们是不是苦恼的众生?(众答:是。)我们是苦恼啊!苦不堪言啊!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晓得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就是我。好像舞台的灯光很强,它照来照去都不是在照观众,都是在照表演的主角;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个光明所要照射的主角是谁呢?是「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我们应该体会阿弥陀佛是以悲悯同情的心,来包容我们、不计较我们的恶,如果他计较我们的恶的话,就等同阎罗王在审判我们,我们必定会被审判到地狱、饿鬼、畜生。可是,阿弥陀佛包容,阿弥陀佛不计较,阿弥陀佛主动积极的,平等无别的,为我们发愿修行累积功德,来偿还我们的业障,使我们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使我们顺利安然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应该体会阿弥陀佛这样的悲心,对我们的包容,对我们的体谅,对我们的不计较,对我们积极的给予。所以,我们体会佛心,对一切众生也应该要这个样子。
因此,有体会佛心而念佛的人,他的个性会转变,他的性情会转变,他的脾气会转变,他的相貌会转变,他的命运会转变;如果他念佛了,他的个性没有转变,他的脾气没有转变,他的相貌没有转变,他的命运没有转变,就表示他没有体会到弥陀的悲心,也可以说他没有真正的信佛念佛。所以,我们念佛人要检讨自己的性情改变了没有?是不是跟以前一样,喜欢动不动就闹情绪,动不动就不平不满、比较、计较、不能够体谅包容?信佛念佛的人要「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是一个重生的人,如果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心态观念,就要深深的自我检讨。当然凡夫都是烦恼强盛、业障深重,并非一信了佛,就立刻一八○度、甚至三六○度的大转变,当然不可能。可是,观照、反省的敏锐力,是要比以前更强、更敏捷的。
讲到这里,我引用《见闻录》的一篇故事,这一篇故事我非常的喜爱,也在效法。
《见闻录》是明末清初蕅益大师根据他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的,其中有一篇念佛往生的事蹟,在第十四页,它的内容很短,但是,启发的意义非常大,我用八个字作为标题:「念佛无诤,预期坐脱」。对这一篇故事有印象的请举手?出家众应该要有印象,如果没有印象的话,就应该要跪在佛前忏悔,因为故事中的几段法语,有特别写下来挂在墙壁上的,就是:「随作务,随念佛,不与人诤,亦无怒容」。我先来念一遍:
念佛无诤 预期坐脱
佛日寺释实相,中年出家,惟勤修苦行,照管常住为事。随作务,随念佛;所得即施,不留余赀;不与人诤,亦无怒容。
壬申秋(一六三二年),忽一日,语人曰:「吾明日当西逝!」乃借云栖一老人坐龛。次日,洗浴剃发,发未竟,已坐脱矣!
羡慕不羡慕?(众答:羡慕。)他的往生殊胜不殊胜?(众答:殊胜。)
我来稍微解释一下:「佛日寺」是寺院的名称,这个寺院在那里?我也不知道。但是作者蕅益大师是在苏州吴县的地方,所以佛日寺应该也在那附近,不过,如果从故事的最後一段话来看的话,说不定也有可能是在浙江,因为浙江省与江苏省是连接在一起的。
「释实相」就是这个念佛人的法号,「释」是释迦牟尼佛的释,出家人舍掉自己俗家的姓,都以释迦牟尼佛的姓为姓。「实相」这两个字非常的好,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实相就是我们的佛性,也是法性,也是空性,是属於涅盘寂静、不生不灭的境界。我们学佛的修行人,不管你是学显教、密教,不管是八大宗派的哪一个宗派,目的都是为了证悟真如实相;真如实相是共同的目标,只是方法各个不一样。我们净土宗是念佛靠佛的救度,被救度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证入实相,犹如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忽然间大彻大悟,真如实相立刻现前,当下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完全展现。这就是实相,所以,他的法号很好。
有一句话说:「登山道路各不同,同在岭上赏月光」,就好像各个法门都不同,但最终都要同证真如不生不灭的境界。善导大师《般舟赞》说:「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八万四千法门各个不同,它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是「为灭无明果业因」,都是为了消除、破除我们的无明。我们的烦恼有: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最後要破尽无明,无明是我们果报的业因。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哪一个法门是顿教的、快速的呢?就是我们这一个念佛法门,所以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其他所有的法门都要生生世世才能够灭罪、证果,可是,我们这一个法门只要专念弥陀佛名,就能够罪灭往生极乐世界,离开三界六道轮回而成佛,岂不是这句弥陀名号如同利剑,当下就能够断除无明果业因。如果不是弥陀名号的话,就不是利剑,都不是顿教。
善导大师《般舟赞》的另一句法语:「门门不同名渐教,万劫苦行证无生;毕命为期专念佛,须臾命断佛迎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行的法门,只不过是各不相同而已,可是这一些法门都属於渐教,因为他要经过万劫的苦行,才能够证悟无生。但,只要我们专念弥陀名号,一生都不改变,命终之时,佛与圣众当下就来迎接,当下就离开三界六道轮回,罪业未灭而灭;当下往生极乐世界而成佛,功德未成而当下现前。
佛日寺的释实相是「中年出家」,不是童贞入道,也不是年轻时出家,是中年出家。在座的各位都是过了中年了吧?我在孩童读私塾的时候,有一本薄薄的书《人生必读》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月亮过了十五光明就逐渐减少,我们人生到了中年以後万事皆休。大家有没有这一种的感触?(众答:有。)《人生必读》又说:「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时间一去不回头,过了一天就老迈一天,就更接近死亡的那一天,「如牛赴市,步步近死」,对不对?我们都已经过了中年,都已经进入老年了,还能够像枯木遇到春天再开花结果,再回到少年的岁月吗?不可能了,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中年给我们在座的各位感触特别的深,中年代表着历经了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嚐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深感人生是苦啊!对不对?(众答:对。)对於红尘俗世的工作,已经感觉到没有意义,对於人世的浮华与宴乐,感觉到都是虚假与负担,所以,他要追求真实的、安乐的。何况过了中年,等於进入一半的棺材里,到了中年往往凡事都力不从心,精神、体力、记忆力……什麽力都不如从前,真正领悟的人,他就会看破人情世事,而来追求真实的、追求安乐的。有句话说:「英雄到老多皈佛」,英雄叱吒风云,奋斗了一辈子,拥有了功名富贵,可是最後仍是空虚一场,这个时候,他就会想要修行了。什麽是真实的?什麽是永恒的?所以,中年给人的感触很深。
释实相法师出家以後,「惟勤修苦行,照管常住为事。」他的执事是修苦行、做卑微的工作。在佛门里面,有所谓执事四十八单,就是四十八种类的职务,在这些职务当中,日本怕吃苦耐劳的年青人有所谓三K不做,三K就是:辛苦的(kitsui)、肮脏的(kitanai)、危险的(kiken)。可是,这个实相法师中年出家,他能够吃苦耐劳而勤勉、不懈怠地修苦行。刚刚所讲的丛林四十八单执事当中,有「火头」,就是砍柴、捡柴、烧柴的;有「水头」,负责担水的;有「饭头」,负责煮饭、分配饭菜到各个殿堂的;有「园头」,负责种菜的;有「菜头」,负责在厨房切菜的;有「圊头」,以前没有卫生间,都是茅坑,是负责清洁茅坑的,这一些都是苦差事,都是一般人所要逃避的,因为一般人都好逸恶劳,想找轻松的。可是,他不是,他出家修行是惟勤修苦行。其实出家人在刚刚出家的时候,往往都不敢享受,都要先修苦行,因为他要先消业障才能增福德,不然在他的修行人生当中一定会有障碍。所以,以前的广钦老和尚,他是有神通的,凡是有徒弟到他那里出家,他都告诉他的徒弟:「做别人不做的,吃别人不吃的」,做人家畏惧辛苦不想做的,吃人家剩下且不喜欢吃的,就是这样来消磨自己的习气,来淬链自己的耐力、耐性,淬链自己刻苦耐劳的本性,以消业障、增福慧。「惟勤修苦行,照管常住为事。」照顾常住,顾前顾後,睡得比人家晚,起得比人家早。
「随作务,随念佛。」这句话非常好,作务会不会妨碍念佛?不妨碍,念佛会不会妨碍作务?都不会妨碍。所有的修行法门当中,能够不妨碍作务的就是念佛法门;所有的修行法门当中,能够让他不离开红尘,也能够修行的就是念佛。所以,念佛不妨碍作务,作务不妨碍念佛。不离世间法,而能修出世法;虽修出世法,也可不离世间法。他能够一方面作务,一方面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不舍。由於他生死心切、愿生心切,如果他生死心不切,愿生心不切,就会悠悠泛泛过日子。如果生死心切,重要的事情挂在心中,所谓「切事系心」的话,他自自然然的就会念念不舍,所以不管人到了什麽地方,做什麽事情,那件重大的事情怎麽可能会忘失掉呢?如果会忘失掉的话,表示那件事情对他来讲不重要。那麽,对一个修行人来讲,什麽事情最重要呢?「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对我们而言,我们没有办法了脱生死轮回,所以,我们要靠阿弥陀佛,有这一种观念,他就会念念不舍,就会「随作务,随念佛」。
「所得即施,不留余赀」,凡是单银,或人家有供养也好,他都是右手拿进来,左手就布施出去了,不留下一毛一角。可见他的生死心切,一心在道,一心在佛法上。从整篇的内容来看,晓得他是与人无诤,於世无求。一方面他不留身外之物,甚至於单银、供养也是即刻就布施出去,对世间的名利都不贪着,不为名利而患得患失。一般人所重的就是财色名食睡,为了五欲而患得患失,为了五欲而非常的烦恼痛苦,为了五欲而造了无边的罪业。一个出家人就是专业的修行人,他志在修行,对於财色名利都不应挂念在心中,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一个有志於道的人,应该是安贫乐道。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就会怎麽样呢?甚至於是隐姓埋名、消声匿迹,就像他一样,作一个愚夫愚妇,什麽都不会,只会念佛。
「不与人诤,亦无怒容。」他也不跟人家争长论短。若是表面上不跟人家争长论短,但是嘀咕在心中,这还是有诤心,若是他也没有怒容,就表示他也没有嘀咕在心中,不积压在心中。一个人固然在外表上很忍让、忍辱、忍耐,可是心却放不下,这样往往就会得重病,那就是情绪。所以「不与人诤」表示连情绪也没有,如果有情绪就不是真的「不与人诤」。人生在世,有一分的计较,就有一分的痛苦,有十分的计较,就有十分的痛苦,你没有计较,就没有痛苦。尤其是学佛的人要深信因果,既然是深信因果的话,今天人家欺负你、或是被倒债、生意失败、感情失和……,他不会不平不满,不会怨天尤人,不会以牙还牙,他会逆来顺受。他晓得这个是他的果报,是过去世做来的,不是人家带给他的,也不是上帝创造它的……,他都不会抱怨,这样才是深信因果。所以,深信因果的人,他不会抱怨,更不会报复,不会跟人家誓不甘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有一个念佛的妇女,她也是很精勤的念佛,可是她的丈夫有外遇,她一直积压在心中,在她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要来迎接她,她却不想跟阿弥陀佛去,她在执着什麽?她要留下来报复她的丈夫,你看,这是多麽可惜的事。她不晓得就是因为过去世跟他结为夫妻的时候,自己有了外遇,所以这一辈子因缘和合,跟他结婚了,他也会有外遇,这个就是因果。能够深信因果,心中就不会不平不满。
「壬申秋」(一六三二年),终於有一天他忽然跟人家说:「我明日要往生极乐世界,事先跟你挥手道别」。
「乃借云栖一老人坐龛。次日,洗浴剃发,发未竟,已坐脱矣!」隔天,他就洗身剃发,坐在那里剃头发,头发都还没有剃完,他已经安详的往生极乐世界了。
一般念佛人,天天都在念「西方发愿文」,希望「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我们固然要有这样的愿,但是,要有什麽果,需有怎麽因,所谓「要怎麽收成,先怎麽栽」。能把自己当成愚夫愚妇,与人无诤,於世无求,「不与人诤,亦无怒容」、「随作务,随念佛」,这样就能预知时至,顺利安然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看一些预知时至的人,往往都是一些个性诚朴老实念佛的老阿公、老阿婆比较多,至於会讲经说法而不务实修、喜欢展现聪明智辩、钻牛角尖的,往往与一般人一样,如佛所言:「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你看,他剃头发,头发还没有剃完,就已经坐脱了!高僧大德修行功夫很高的也不过是如此。
(2008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