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讲演

  1. 「信心一决定,当晚便往生」的启示(下)
  2. 「信心一决定,当晚便往生」的启示(上)
  3. 阿弥陀经是在说什麽?
  4. 2024龙年新春讲话
  5. 皈依开示(2023年11月11日新营)
  6. 庆祝弥陀圣诞暨净嵩法师往生二十周年纪念讲话
  7. 2023中元开示
  8. 剃度开示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开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三)
  11.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下)
  12.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上)
  13. 2022中元开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为净土宗志工干部讲话
  17. 清明节慎终追远与念佛(2022年清明节开示)
  18. 念佛超度之胜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二)
  21.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一)
  22.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必得超绝去
  23.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荐法会开示
  27.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弥陀诞开示
  30. 2020中元法会开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无常三根本
  34. 两种深信、触光柔软、感恩欢喜
  35. 剃度开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节开示(2019)
  37. 剃度开示(2019年5月12日)
  38. 猪年话猪
  39. 剃度开示(2018年7月31日)
  40. 净土宗──往生净土成佛宗
  41. 受戒与持戒
  42. 趋向净土的关键密码
  43. 剃度开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种成佛法
  45. 横超的净土法门
  46. 往生与预知时至
  47. 剃度及皈依开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极乐的条件(下.问答)
  49. 剃度开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极乐的条件(中)
  51. 往生极乐的条件(上)
  52. 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愿分类归结
  54. 弥陀愿心的根源
  55. 净土宗的结论──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点
  57. 慈心法门
  58. 念佛不妄语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脱离轮回之上
  60. 净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托父母於阿弥陀佛
  62. 为何吃素?
  63. 略谈佛教的意义与净土宗之殊胜
  64. 「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65. 爱与佛命
  66. 不请之友
  67. 岁末聚餐对僧众的谈话
  68. 学佛的目的
  69. 说爱(二)
  70. 说爱(一)
  71. 念佛名号 学佛爱心
  72. 心平气和 无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涂众生
  74. 澳门净土宗学会 赞颂辞
  75. 「以诚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届净土宗志工研习会勉言
  77. 慧净法师除夕团拜电话致辞
  78. 在心、在缘、在决定
  79. 佛教点灯的意义
  80. 念佛的方法与要领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处?
  83. 志工服务精神的内涵
  84. 净土行人应具备的根本知见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莲
  87. 三涂众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弥陀救度
  89. 为新戒比丘开示
  90. 归依劝嘱
  91. 念佛的音调与心态
  92.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93. 「澳门弥陀共修会落成法语」略讲
  94. 厌秽欣净 切愿往生
  95. 初机念佛群疑问答
  96. 简介净土宗专纯念佛的道风及心态
  97. 净土法门 理事互含
  98. 初学净土法门应有的认识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
  101. 念佛即圆满悲智功德
  102. 〈人有实德,天有奇报〉一文的启发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圆满人生的目的
  105. 万行不凭凭念佛(二)
  106. 万行不凭凭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终直入涅盘城
  108. 弥陀名号 不可思议
  109. 守愚念佛 弥陀住顶
  110. 阿弥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众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业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弥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为念 以净为归
  116. 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
  117. 乘本愿船 登涅盘岸
  118.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119. 世间虚假 唯佛独真
  120. 一心念佛 无疑无杂

法义开示

  1.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三)
  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二)
  3.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一)
  4.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
  5.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九)
  6.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八)
  7.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七)
  8.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六)
  9.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五)
  10.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四)
  11.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三)
  12.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二)
  13.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一)
  14.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
  15. 弥陀净土的特色-超
  16. 《观无量寿经》概说(九)
  17. 《观无量寿经》概说(八)
  18. 《观无量寿经》概说(七)
  19. 《观无量寿经》概说(六)
  20. 《观无量寿经》概说(五)
  21. 善导净土教理的核心
  22. 净土宗带三法数
  23. 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24. 善导净土教理特色
  25.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五)
  26.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四)
  27.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三)
  28.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二)
  2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一)
  30. 《观无量寿经》概说(四)
  31. 《观无量寿经》概说(三)
  3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
  33. 《观无量寿经》概说(一)
  3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七)
  3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六)
  3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五)
  3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四)
  3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三)
  3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二)
  4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一)
  41.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
  42.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九)
  43.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八)
  4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七)
  4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六)
  4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五)
  4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四)
  4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三)
  4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二)
  5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礼开示
  54. 「弥陀三约定」
  55. 为新戒弟子开示
  56. 净土宗「四不」
  57. 《无量寿经》大意(九)
  58. 《无量寿经》大意(八)
  59. 《无量寿经》大意(七)
  60. 《无量寿经》大意(六)
  61. 《无量寿经》大意(五)
  62. 《无量寿经》大意(四)
  63. 《无量寿经》大意(三)
  64. 《无量寿经》大意(二)
  65. 《无量寿经》大意(一)
  66. 《无量寿经》概说(续)
  67. 《无量寿经》概说
  68. 净土宗特色略说
  69. 净土宗宗旨略说
  70. 略说净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礼开示
  72. 自信教人信 担当向前行
  73. 成佛何时、极乐何处、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价值与意义
  75. 略说弥陀名号之义
  76. 为什麽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77. 净土宗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
  78. 娑婆众生 无不是业
  79. 龙树菩萨往生安乐国
  80. 华光出佛
  81. 弥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场的灵魂
  83.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84. 弥陀诞辰念弥陀 (二)
  85. 弥陀诞辰念弥陀(一)
  86. 「名号的功德」与「念佛的利益」
  87. 「《大经》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极乐安身实是精
  89. 大悲传普化 真成报佛恩
  90. 相劝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经》「念佛度亡」之文略讲
  92. 口称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与佛,机法一体
  94. 净土法门的大根大本
  95. 何谓「一心不乱」?
  96. 略谈念佛方式与庄严道场
  97. 极乐无为涅盘界
  98. 如何真正纪念「弥陀圣诞」
  99.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
  100. 为回龙寺常住僧众开示
  101. 净宗宗旨与敦伦尽分
  102.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略讲
  103.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问答)
  104.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开示)
  105. 净土宗的几个名词略释
  106. 成佛如林的法门
  107. 善导大师-《观经疏》大愿业力与《大经》三誓偈
  108. 善导大师-略说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109.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五)
  110.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四)
  111.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三)
  112.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二)
  113.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一)
  114.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四)
  115.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三)
  116.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二)
  117.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一)
  118.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四)
  119.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三)
  120.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二)
  121.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说
  123.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二)
  124.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一)
  125.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三)
  126.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二)
  127.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一)

宗风

  1. 宗风学习(七)
  2. 宗风学习(六)
  3. 宗风学习一~五

临终开示

  1. 临终的殷切劝导叮嘱
  2. 娑婆旅程尽,辞别归莲乡
  3. 信顺弥陀救度

访问篇

  1. 辅仁大学宗教系所师生参访慧净法师记
  2. 传承的路_与越南团法师谈话

问答

  1. 为善导寺干部莲友开示(问答)
  2. 他力与因果,有矛盾吗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随缘的念佛?
  4. 如何从自觉愚恶契入弥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莲友问
  6. 於弘愿寺答僧众问

第十八愿善导释

  1.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十)
  2.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九)
  3.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八)
  4.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七)
  5.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六)
  6.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五)
  7.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四)
  8.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三)
  9.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二)
  10.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一)
  11.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
  12. 第十八愿善导释(九)
  13. 第十八愿善导释(八)
  14. 第十八愿善导释(七)
  15. 第十八愿善导释(六)
  16. 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17. 第十八愿善导释(四)
  18. 第十八愿善导释(三)
  19.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
  20. 第十八愿善导释(一)

净土法门的核心

  1.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十)
  2.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九)
  3.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八)
  4.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七)
  5.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六)
  6.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五)
  7.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四)
  8.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三)
  9.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二)
  10.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一)
  11.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
  12. 净土法门的核心(九)
  13. 净土法门的核心(八)
  14. 净土法门的核心(七)
  15. 净土法门的核心(六)
  16. 净土法门的核心(五)
  17. 净土法门的核心(四)
  18. 净土法门的核心(三)
  19.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
  20. 净土法门的核心(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四、忆与念
  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着不能忘
  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二、闭关念佛的苦恼者
  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一、念佛先要认识佛
  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现往东方的佛
  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令众成佛的佛
  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使凡入报的佛
  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报身报土的佛
  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诸佛证诚的佛
  1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临终来迎的佛
  1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亲近增上的佛
  1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身心无碍的佛
  1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息三涂的佛
  1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无碍的佛
  1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唯摄念佛的佛
  1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名号的佛
  1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名体一如的佛
  1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
  2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为作大安的佛
  2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召唤众生的佛
  2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不摈众生的佛
  2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代众受苦的佛
  2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以身为质的佛
  2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主动救度的佛
  3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狱的佛
  3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众生的佛
  3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阿弥陀佛,是一尊为大施主的佛
  3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八)
  3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七)
  3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六)
  3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五)
  3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四)
  4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三)
  4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二)
  4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一)
  4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
  4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九)
  4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八)
  4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七)
  4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六)
  4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五)
  4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
  5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
  5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
  5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一)
  5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目录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净土宗「四不」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净土宗四不」。是哪四不呢?净土宗有净土宗自己的宗旨及特色,宗旨是: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特色是: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净土宗四不」是特色之外的另一种特色。论净土宗的特色,除了上面所说的四句之外,「易行」也是特色,显示净土宗是易行道的法门。不过,易行其实也含在四句偈里面,因为「本愿称名」就能够「凡夫入报」,只要称名,本身就是靠上弥陀的根本愿,弥陀的根本愿是念佛,念佛本身很容易,所以净土宗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易行」。

       「四不」,是指四种不一定需要的行持或条件:

       一、不靠开悟,
       二、不靠三学,
       三、不靠忏罪,
       四、不靠断惑。

 

一、不靠开悟。不依靠或不假藉开悟的境界,因此不需要另外特别去追求开悟。

 

二、不靠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可以说是大乘佛教的总纲,开展的话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再开展的话,就是无量法门。净土宗之往生成佛不依靠戒定慧的功德、功夫与境界。

 

三、不靠忏罪。以种种仪式,譬如:拜大悲忏、地藏忏、金刚忏、药师忏、梁皇宝忏或者朝山等等,来忏悔自己的罪障。净土宗也不依靠这一些。

 

四、不靠断惑。「惑」就是烦恼,烦恼有见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净土宗也不依靠断除烦恼而解脱。为什麽?因为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所谓「现生不断烦恼得涅盘」。因此特色才说「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如果详细来说,也不只这四点,譬如:不靠观想、观像的念佛,不靠实相的念佛,也不靠其他种种法门。但约略而言,可以这「四不」来概括。不过,对这「四不」的内容,如果没有正确、详细的理解的话,恐怕就会有误解净土宗的可能。

 

       比如「不靠开悟」,一般通途法门都认为学佛修行最根本、首要的就是要开悟(也就是见道),如果没有见道的话,後面的一切修行都免谈。确实,如果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一定要先开悟见道,不然无法修行,因为若连「道」都不知道要怎麽修呢?在这方面,净土宗有可行的特别管道,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理解的话,会以为我们排斥或否定佛教这一根本的说法。

 

       「不靠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如果没有正确理解,会以为净土宗只要念佛,不持戒,甚至可以犯戒,可以我行我素,这样就大大误解了。我们说不靠戒、定、慧,原因是:(一)「戒」本来就是佛弟子所应做的;(二)只是如实检点自己,虽然我们想持好戒,但常常是做不来,持得不清净;(三)因为只要念佛,必定脱离三界六道轮回,持戒念佛者能往生,不知持戒者念佛也能往生,所以说不靠三学。

 

       「不靠忏罪」,一般学佛一定要忏悔罪业,为什麽我们说「不靠忏罪」呢?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以净土宗来说,念念称名,就是念念忏悔,念念灭罪,因此不在念佛之外另求忏罪的方法。

 

       「不靠断惑」,「断惑」就是断除烦恼。断除烦恼是学佛的最终目标,可是我们却说「不靠断惑」,这样还是佛教吗?是佛教。因为只要能够脱离三界轮回,往生弥陀净土,有断惑、没断惑就都不是问题了。

 

       所以净土宗「四不」──「不靠开悟」「不靠三学」「不靠忏罪」「不靠断惑」,我们只靠「专称弥陀佛名」,这是净土三经的核心,也是祖师的传承。

 

       净土宗「宗风.真谛」有六点,第一点就是「一向专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段是善导大师的法语。善导大师融合《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三经的核心,而做成这样的结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只是善导大师对《大经》《观经》《小经》的结论,也是整个佛法的总结论。意思就是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它的总结论就是在於「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当然,这必需是站在净土宗的立场来看整个佛教,才能肯定这样的总结论,如果从其他宗派的立场来看,结论就不同了。

 

       《无量寿经》经文一开始就彰显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说:「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十一个字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的目的。「拯济」就是救度,「群萌」是指烦恼还没有断除的凡夫,「惠」就是赐予的意思;「真实之利」,「真实」与「虚假、权假」相对,真实就是佛,唯有佛才是真实的,十方法界之中,除了佛之外,其他都不究竟,都不是真理。「真实之利」,就是大利,因为它是成佛的功德,是佛的境界。

 

       佛法赐给众生跟解脱生死轮回的利益,乃至现生消灾免难、安乐吉祥的利益,但是最究竟的利益就是成佛,世间再也没有比成佛更大的利益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不但要拯救十方众生出离三界六道轮回,而且要让他们能够成佛。在《无量寿经》最後「流通分」的地方就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可知,所谓的「大利」就是以欢喜踊跃的心,念念称念弥陀名号,这个就是「大利」,这个就是「真实之利」。这也就是《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我见是利,故说此言」的这个利益,这个利益才是真实的利益。如果,不是专称弥陀佛名的话,那就失去大利了。《无量寿经》「流通分」的地方,也特别的警惕所有众生,而说:「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也就是说,如果对这个法门起疑心,那就失去了大利益了。为什麽?因为不信,就不会念佛;如果相信这个法门,就会专称弥陀佛名,就得「具足无上功德」的「大利」。

 

       所以,由净土宗的《净土三经》来看释迦牟尼佛一代所说的佛法,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目地,就是要让十方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因此,我们宗风第一条就说:「一向专称」。

 

       宗风第二条:「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这也是接续第一条的「一向专称」而来的。既然一向专称的话,当然就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

 

       宗风第三条是就根机来讲,对念佛人的一个规范:「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争论,唯守愚念佛。」我们专弘扬念佛法门,但是对於其他法门,是高、是低、是胜、是劣,都不应妄自评论,唯守愚念佛,无诤念佛,老实念佛。高低胜劣,或者是真假权实的分辨,那是有智慧、有口才的人才有办法做到的。对於普遍、大多数的莲友,我们只有「守愚念佛」,因为我们愚痴,无法开悟,不能圆满三学,念念都有罪业,没办法断除烦恼,我们是这样的罪恶生死凡夫,所以我们就安於这样的本分,无诤地、老实地、踏实地、朴实地、务实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接下来正式来谈「四不」。

 

 

一、不靠开悟

 

       以佛教而言,由发心修行到成就证道有一个必经的概略过程,就是所谓的「见道、修道、证道」,先见道以後才能修道,修道有成才能证道。这是万圣同途,从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一直到末法时代的今天,要证道、证果都必需依循的管道,可以说已是一个千古不易的定论。任何一位得大成就的圣者,必然是依循这样的管道而修成的。

 

       什麽是「见道」?容易或困难?非常困难。

 

       如果依照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等侧重教理的教乘宗派来说,必需要大开圆解,开佛知见,也就是融会贯通、圆满的理解佛说的教理,在解说佛法时,能够触类旁通,辩才无碍;如果是依宗门,也就是禅宗,就必需要大彻大悟。有了大开圆解或大彻大悟,才算是见道。

 

       见道之後才进一步论修道。如果没有见道的话,那麽,他所修的,就是四个字──盲修瞎练,难免如盲人骑瞎马,最後堕落。为什麽?还没有见道,既未大开圆解或大彻大悟,就是还没有入门,在门外再怎麽样的来来去去,还是在门外,不是在门内,这样的人,再怎样的精进修行,都不是正精进,都还在三界六道当中。三界是火宅,六道是苦海,三界六道如果没有脱离的话,在未来无尽的生死轮回长河之中,必定有一生一世会堕落三恶道,所以未出轮回,难免堕落,非常危险。一旦堕落,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一旦堕落三恶道,要等到什麽时候,才能够恢复人身,得闻佛法,依法修行呢?就非常难以把握,何况堕落三恶道苦不堪言。以上是一般的修行方法,一定要见道、悟道,否则根本谈不上修行。

 

       以净土法门的判教来讲,见道、修道、证道的通途修行方法称做「难行道」。这个「难」,与「易」是相对比的。一般来说,纵然是「难」,但还有可能成就,可是对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众生来说,这个「难」的意思,可以说是「不可能」。也就是说,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凡夫,要依自力见道、修道而证果,是不可能的。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就说: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这是道绰大师一段很震撼人心,令人深深惊讶、警惕的法语。

 

       道绰大师所生长的隋唐时代是历史上有名的佛教黄金时代,从西域来的三藏法师很多,中原的高僧大德也不少。在那个时代,据道绰大师的见闻说,就小乘修入见谛,「见谛」就是见道、开悟的意思,见谛之後才能修道,之後由初果、二果进入三果(那含),进而四果(罗汉)。在这修道过程,必需要断除欲界的五下分结,以及色界、无色界的五上分结。简单来讲,就是属於贪、瞋、痴、慢、疑、邪见,这六种根本烦恼,这六种根本烦恼没有完全断除,就不可能证得阿罗汉果。可是,道绰大师说,不论是见谛,或者是修道、证道,不论是出家、在家,都没有人能够做得到。

 

       在大师的那个时代,见道、开悟、证果的人都那麽少了,何况到末法时代的我们这个时候呢?

 

       又,假设已经见道、开悟了,也依开悟的境界去修行了;可是所证得的顶多是小乘的阿罗汉而已,还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

 

       净土宗不靠开悟,那是靠什麽呢?净土宗是以佛的知见为自己的知见,以《净土三经》所讲的为自己的见道。譬如《大经》说四十八愿,根本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在说什麽?说「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为什麽要十方众生专称弥陀佛名,往生弥陀净土?因为这是阿弥陀佛永劫以来悲心的呼唤。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就彰显弥陀的呼唤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这四句偈充分显示了弥陀对我们的悲心呼唤,呼唤人道的众生,乃至造罪造业、将来会堕落阿鼻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这样的众生要接受他的救度,快速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够离开三界火宅,六道苦海,获得究竟成佛的安乐。所以第十八愿的「欲生我国」就是弥陀的呼唤,「乃至十念」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是弥陀对我们的明确规范。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二河白道喻」就以一段法语扼要地解释第十八愿弥陀的呼唤而说: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

 

       「汝」是指十方众生。圣凡善恶,只要一心(一心就是专心,也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专念弥陀的名号,所以说「一心正念」。

 

       「直来」,从这一条路直进,不要改变法门,不要改变方向,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要往生极乐世界,正因正行只有一个,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我们就由一条路直行直进,不走叉路,不三心二意,不夹杂其他法门,这样的话,永远都在弥陀的光明保护摄取当中,一旦临命终时,弥陀便立即亲自来迎,当下往生极乐,永离三恶道的堕落跟六道的轮回。这是谁所讲的?是大圣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所讲的。佛这麽讲,我们就这麽信受,依教奉行,岂不是就是我们的知见?!

 

       在《观无量寿经》最後的流通之文也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则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根据第十八愿解释这一段文而下了一个定论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句专称,弥陀佛名。

       又说: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又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又说: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依弥陀本愿而称名,本身就是念佛三昧,他的功能是超越性的、绝对性的;「实非杂善得为比类」,「杂善」概括来说就是「要门」的定善跟散善。善导大师说这一些杂善与念佛是无法相比的,念佛的功能是「超绝」的,「超」是超越,「绝」是绝对,绝对性的,绝对性就是最尊、第一、无比,没能相比的,所以是绝对。

 

       就《阿弥陀经》来讲,释迦牟尼佛一开始就说「二有」──有极乐、有弥陀。经文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所见,佛心所知而作如实之言,所以有弥陀净土,有阿弥陀佛,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讲的西方净土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的演化,是虚构的,是方便的,愿东愿西都不是究竟的,并不是那个样子。有西方净土,有弥陀救度,是真真实实的。

 

       经文接着又说极乐世界为什麽称为「极乐」?因为──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那个世界就是极乐的境界,不往生便罢了,一但往生,当下就脱离「见思」烦恼的苦,以及「尘沙」与「无明」的苦,所以说无有众苦。

 

       人生的苦来自烦恼,烦恼归纳就是「见思烦恼」与「无明烦恼」;至於「尘沙」本身是没有体性的。「无有众苦」,显示破除了见思二惑以及四十一品无明,也就是成佛。「但受诸乐」,阿罗汉果的乐,菩萨的乐,佛的乐,这一些乐通通拥有,显示极乐世界是涅盘的境界,到了极乐世界就会进入涅盘,才能「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阿弥陀经》又说:

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又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又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唯有「执持名号」,「一日、七日,一心不乱」,才能够往生极乐。接着就说: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净土三经》是释迦牟尼佛以佛心所知、佛眼所见之如实开示,我们如果不相信,就无法到达那样的境界、得到那样的利益。释迦牟尼佛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我们就相信、接受、依教奉行;释迦牟尼佛说要「执持名号」,我们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岂不是见道、修道都在里面了?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描述极乐世界说: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到了极乐世界,没有身体病痛的苦恼,也没有心灵的忧悲苦恼。在娑婆世界,没吃就饿,没穿就冷,有天灾地变,环境的障碍、人事的困扰……,极乐世界,一切圆满,通通没有这一些,所以说永离身心恼,而且受乐常无间。这是根据《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所讲的。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在娑婆世界我们常常祝福别人心想事成,万事吉祥,事事如意,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祝福,一种好言好语、好的愿望而已,现实的人间却不可能达成,因为娑婆世界毕竟是五浊恶世,是业障果报的地方。可是到极乐世界就不一样了,到了极乐世界,我们烦恼无明立即消除,功德智慧当下显现,想什麽就能够变现什麽,所以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故」就是「是故」,「我」是天亲菩萨的自称。因为有这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利益,所以我天亲也要往生极乐世界。天亲菩萨是十回向圆满的菩萨,即将进入初地,他为了快速成佛,因此他也要求生极乐世界。龙树菩萨也一样,乃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一样,都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就以释迦牟尼佛的亲见、亲知作为我们的见道,作为我们的开悟。

 

       因此,以净土宗的立场来说,什麽是「见道、修道、证道」呢?

 

       「见道」,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以「信受弥陀救度」为我们念佛人的见道。《阿弥陀经》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以释迦牟尼佛的所见、所说为我们的见道,因为这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心佛眼,亲知亲见的境界,不是三乘圣贤(声闻、缘觉、菩萨)所能够知道、看到的。所以我们只要深信、信受释迦牟尼佛所讲,而「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我们的开悟、见道。

 

       「修道」,就是净土宗宗旨所讲的──「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证道」,就是净土宗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昙鸾大师也说「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所以以「业成不退,不断得证」为净土宗的证道。

 

       因此,大乘与小乘见道、修道、证道的过程都没有离开净土宗的宗旨、特色,没有超越念佛人的范围。念佛人,只要依据净土宗的宗旨与特色,就等同是大小乘法门的见道、修道、证道。而且这样的见道,是至高无上的见道;这样的修道,是最极容易而殊胜的修道;这样的证道,是大利无上的证道。因此,不必此外别求悟门。

 

       昙鸾大师说净土法门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上衍」就是大乘,意即净土法门是大乘的登峰造极──也就是佛的境界。往生极乐世界就获得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另一面来讲就是成佛,只是尚未登居佛位。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极乐世界不可能有第二尊佛,必须到其他没有佛的国土才示现成佛,这一种资格,叫做「一生补处」。所以一生补处是有佛的资格,但是还没有成为佛。

 

       「不退之风航」,以圣道法门来讲,有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净土宗所说的不退,是一生补处的不退,而且要到达这个不退位是很容易很快速的,只要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专称弥陀佛名的纯粹净土宗,本身就是易行道。之所以容易,不是靠自己的力量,是靠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佛力、愿力。因此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

 

       净土宗宗旨第四句说「广度十方众生」,这是我们的目标、发心与任务。这种发心任务,是自然而然,不用特别起心动念的。因为到了极乐世界自然成佛,既然成佛,自然会有悲心愿力、神通智慧来广度十方众生。

 

       我们现在在这里只能随缘的「自信教人信」。唯有自信才能够教人信,因为必需有东西才能够给人;而自信必定会教人信,因为信受了弥陀救度,没有把弥陀救度弘扬出去是不可能的。所以,自信才能够教人信,自信也必定会教人信。

 

       如果没有教人信,不想教人信,那表示他还没自信。因为自己没有东西怎麽可能给人?意思是说,他不晓得世间有这麽重要的好东西,自己的父母也非要不可,儿女也非要不可,六亲眷属也非要不可,所有众生都是我们的六亲眷属,他们非要不可。除非不知道,一旦知道,却不教人信,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於净土宗的念佛人,在现生是随缘的自信教人信,一旦往生极世界之後,烦恼、无明、罪业、障碍彻底远离、断除,智慧功德究竟圆满现前,百千陀罗尼不求自得,自然就能够显化十方,一念来去,随缘度众。就如《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圣众的一种楷模、显现。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之後,就会像观世音菩萨那样的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第二、不靠三学

 

       「三学」,即是「戒、定、慧」,为佛法的总纲。

 

       以小乘来讲,是以见道、修道、证道,成就阿罗汉果而脱离三界;若以大乘法门来讲,小乘还要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所以如果以其他大乘宗派来讲,必须是开悟了之後继续再依法去修学。依什麽法修学呢?就是「戒、定、慧」三学,展开来讲,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依着这一条路线、过程而前进,不能退。

 

       首先,以戒来讲,有所谓「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就是所谓的「诸恶莫作」;「摄善法戒」就是「众善奉行」;「饶益有情戒」就是菩萨的牺牲自己,利益他人。

 

       「摄律仪戒」是规范我们的口业与身业,什麽不能说、什麽不能做。「摄善法戒」,简言之,就是世间所有的善事都应该去做。违背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也就是不该说而说、不该做而做,或者该做、该说而没做、没说,都是犯了戒。

 

       以大乘来讲,没有利益众生也是犯戒。犯了戒,要向前进步就不可能了,因为戒是基础,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因为戒清净了,心才能够寂静,也就是外面的行为规正了,能够导致内心的不浮动,不浮动就能够寂静,能够入定,所谓「摄心成定」,最後「依定发慧」;依寂静之中显露出佛的真如实相,也依慧来断除无明,所谓「依定发慧,因慧断惑」。同时,也依据所开发的智慧高低来论其所断无明惑的深浅。破了见思二惑以及尘沙惑之後,就进入「初住」,即所谓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无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证,到了「无生法忍」,才能获得不退转,否则都有退转的可能,这个就是三学「戒、定、慧」的过程跟目标。

 

       这一种行持、发心非常的不容易。龙树菩萨在《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就说这个是「难行道」,很困难,往往半途就退转下来了。在这里说一个「舍利弗挖眼,七住退转」的典故。

 

       舍利弗尊者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当中智慧第一的弟子,在《阿弥陀经》当中,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对告众。因为像净土这样既深奥又浅显,既高深又平常的法门,不是其他的弟子所能理解的,只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能够领受,所以释迦牟尼佛无问而向舍利弗等述说《阿弥陀经》,当中呼唤了舍利弗三十六次,舍利弗都只有默默地、专一地听闻,无法回答或者表示什麽。

 

       大乘行者在因地证果之後,必须回小向大,生生世世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在《杂譬喻经》就有说「发积大善愿」,就是累积大的善愿。什麽是大善愿呢?也就是「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这个就是「积大善愿」。

 

       「慈悲众生」,「慈」就是给乐,给众生快乐、安乐;「悲」就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为众生排难解纷,使他离苦得乐。假设对方需要头,就献上自己的头,需要眼睛就给眼睛,要这样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牺牲自己,利益众生,就是菩萨行。所以六度当中,布施放在最前面,这是「饶益有情戒」最基本的。

 

       「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又有外财与内财。外财就是以外面的财物布施,无条件的、无偿的,奉献给需要的人;内财也叫做生命施,身体的、生命的布施奉献,像刚刚讲「求头与头」,头布施出去了,生命也就没有了,这种布施叫做生命施。「求眼与眼」,以现代的科技来讲,还不至於影响生命。但在古代而言,是有可能丧失生命的。

 

       舍利弗尊者发了菩提心,要行菩萨道,有一位天人就要来考验他了。

 

       有一天,天人显化为一个孝子,坐在舍利弗尊者经过的路边,伤心的啼哭。舍利弗尊者经过听到,於心不忍,就向前问他:「某某人啊!有什麽不如意的事呢?为什麽在这里哭呢?」对方说:「你走开,不关你的事!」舍利弗不以为忤,还是和颜爱语,下心微笑的说:「请你告诉我吧!我是佛陀的弟子,专门喜欢为人排难解纷,你有什麽困难说出来,或许我能够帮助你啊!」对方这麽一听,就说了:「我的问题很难,恐怕你也帮不了忙。」「你就说来听听吧!」舍利弗尊者这样催促着。对方叹了一口气,就说道:「唉!我的母亲一辈子辛苦的扶养我们长大,现在年纪大,本该是享福的时候,偏偏染了不治之症,医生说唯有用活人的眼睛煎药,才能够治疗,而且必须要修道的圣者才有用。活人的眼睛已经很难找了,何况是要修道的圣者,要到哪里才能找到呢?一想到我病重的母亲就快要死去,叫我怎麽不伤心流泪呢!」

 

       舍利弗一听之後,就微笑的说:「请你不要难过,我正能够帮助你。」「真的吗?」「一点也不假,我已经是证果的圣者,而且也已经发大乘心,一切身外之物,我都已经布施给众生了。这个时候,我正想有机会,也将这个身体,甚至生命,布施给需要的人。请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帮你救活你的母亲。来,你现在就来把我的眼睛挖过去吧!」舍利弗一面说着,一面把头偏过去。这个天人所显化的孝子说:「唉呀!那不可以,我怎麽敢挖你的眼睛呢!这不是犯法吗?假若你真的愿意救我的母亲一命,希望你自己把眼睛挖下来给我。」舍利弗一听,说的也有道理,就当下勇猛的把左边的眼睛用手挖出来,然後诚心诚意的交给对方,说:「祝愿你母亲早日康复。」

 

       可是这个化现的孝子,不但当下不肯接受舍利弗给他的眼睛,连忙摇手说:「唉呀!糟了,医生说要煎药治病必须要右边的眼睛才有用,左边的我要了做什麽呢?」舍利弗一听,可是大惊失色,心里想:「唉呀!这真糟糕,我怎麽这麽性急,这左边的眼珠挖下来,还有右边的可以看,现在怎麽办呢?」他怪自己粗心,当时没有问清楚。可是又再想想,本来修学菩萨道,发大悲心,过去的圣者都是舍头目脑髓的,而且又经过多生多世的牺牲奉献,所以我现在应该效法过往的圣者。当下他又毫无踌躇的把他右边的眼睛挖下来给对方。可是对方一接到他的眼睛,不但没有高兴、感谢,反而很气愤地把他的右眼丢在地上,用脚一方面踩踏,一方面还骂说:「这是什麽圣者的眼睛,怎麽这麽臭!」舍利弗一听,心里就难过了。他想:「你要眼睛,我挖左眼给你,你说左眼不能用。我挖右眼给你,你又嫌臭不能煎药,我到底哪里对不住你,让你这麽样的嫌厌。」当下舍利弗尊者非常感叹,菩提心就这样退转了,从此不再想为众生奉献头目脑髓了。

 

       可见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到达不退转的境界,非常的不容易,是难行道。

 

       从上述的事例来检视自己,不难发现:我们即使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但其实所发的这个心并不是真实的,所做的「菩萨道、菩提行」也是很表面的,一遇到考验,恐怕人人都会退转,难以过关。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行谊,这也是天人显化来考验的。释迦牟尼佛过了这关,所以才成为「天上天下无如佛」的佛。这是以自力来行菩萨道,以自力生生世世要达到不退转的难行道,难行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有退转可能性的意思。

 

       如果是净土法门的话,就不会有这一些障碍与关卡。因为净土法门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尽管我们没有戒定慧的功夫,可是只要信受弥陀救度,真心不变;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永不夹杂;只要愿生弥陀净土,永不退转,那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来接引,一刹那间就往生弥陀净土。唯有我们这一个法门,是不必靠戒定慧三学或六度的苦行,而能够今生圆满、一世成就的,所以净土宗的特色就说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而且是「平生业成」,是「现生不退」。

 

       《阿弥陀经》就说:

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一生补处」是跟佛同等的资格、身分。由这一段经文可以晓得,即使是烦恼凡夫,乃至持戒没能清净,也能往生;往生後跟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样,都是一生补处的菩萨。

 

       近代被人所发现到的梵文(印度文)《阿弥陀经》,里面就说,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後,就都成为清净的、不退转的、一生补处的菩萨。如果由梵文本的《阿弥陀经》这一句话来看的话,是很直接、明朗、令人一目了然的,不含糊、不笼统、不模棱两可的。

 

       若以《观无量寿经》来讲,《观无量寿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念佛的众生一辈子当中,都安处在弥陀的光明里面,受着弥陀光明的保护,临终必定会被光明摄受,往生极乐世界,永不再六道轮回。

 

       《观无量寿经.流通分》,对於念佛人的身分有预先授记。怎麽授记呢?释迦牟尼佛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音菩萨、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段经文为所有念佛之人授记,授记念佛人与等觉菩萨是同格的身分。怎麽说呢?因为唯有佛是五浊恶世当中的芬陀利花,不受五浊所污染,犹如莲花不受污泥所污染。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花,因为他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从因说果,已经是芬陀利花的身分,所以等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与他并肩的同参道友,这也叫做「凡夫菩萨格」,所谓「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经文非常的清楚、明白,没有模糊,没有模棱两可的解释。       

 

       有关救度众生这麽重要的法门,必须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旗帜鲜明的高高举出,让人家一眼就能够看到,而且能够认得,为什麽?净土法门太重要了!是众生唯一解脱轮回的依靠,如果不讲清楚,不说明白,不把旗帜鲜明的高举,而是模糊、笼统,这也可以、那也可以……,最後就会误导众生。这样,就不慈悲,也是没有智慧的。

 

       在这里,释迦牟尼佛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这麽样的赞叹,让我们欣喜、仰慕,决定修学净土,专一念佛,永不改变,更不退转,这多麽可贵!

 

       善导大师也根据这一段经文赞叹念佛人说: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
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

 

       几乎世间最真善美的辞句,都汇集在念佛人身上了。

 

       好人,我们堪称是世间的好人吗?到底好人的标准在哪里?孝顺父母、奉事师长、友爱兄弟,敦亲睦邻,甚至所谓和谐社会,使国家富强,使世界太平,这样的人应该能得诺贝尔奖了。但即使这样,都远远不如念佛人。为什麽呢?善导大师说,那虽然堪称为好人,可是不足以形容念佛人,因此又加一个「妙」──妙好人。

 

       「妙」是什麽意思?「妙」就是不可思议。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办法赞叹形容他的好,因此进一步又用「上上人」。人间最尊、最上的就是国王,中国称为皇帝,日本称为天皇,泰国称为国皇,英国称为女皇,可是跟念佛人来比,他就下了,而不是上了,念佛人才是上人中的上人。

 

       世间的人,不管地位多麽崇高,如果不念佛往生,都还在阎罗王的手掌当中,所以都是可怜悯者,因此唯有念佛人,才能获得这样崇高的赞叹。善导大师进一步又说「稀有人」,真的,这样的人很稀有。最後说是「最胜人」,最殊胜的,没有比这更殊胜的。所以在座的各位念佛人,都是好人、妙好人,都是上上人、稀有人、最胜人。

 

       不过,善导大师说,我们要「常怀惭愧,仰谢佛恩」。我们以「好」这一把尺来量自身,只有让自己觉得惭愧,无地自容,所以更加仰谢佛恩。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念佛必定往生」,意思等同是说「往生必定成佛」。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是往生的正因正行的愿。有这个因,他到极乐世界所获得的果是什麽呢?显现在阿弥陀佛的第十一愿。第十一愿就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除非阿弥陀佛还没有成正觉,阿弥陀佛若成正觉,那第十一愿必然是圆满成就的;第十一愿圆满成就,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还要等待时间,还要从这一个阶级上到另一个阶级吗?不用的,当下就领受了「必至灭度」的果实。

 

       四十八愿当中,如果有一愿没有成就,阿弥陀佛就还不能成佛,还不能成佛的话,也就还没有极乐世界,还没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一旦阿弥陀佛成佛,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显现的话,所有的众生──此世界、他方世界、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当下都应该往生的。

 

       有预先听到、信受,他就先往生;有现在听到、信受,就这一辈子往生;有一辈子没有佛缘听到、没有善根来信受,阿弥陀佛也不放弃,一直等待着他、引导着他,将来他信受了,就将来往生。这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就会怎麽样呢?就会「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可说有愿必生。

 

       所以到极乐世界都是依第十一愿而成佛,可是一个国土不可能有两尊佛,因此到极乐世界都称为一生补处的菩萨,而不称为佛,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尊佛,这个就是第二十一愿、第二十二愿。

 

       第二十一愿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成佛」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之後,就跟佛一样都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增不减,都跟佛一样。第二十二愿说:「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而且当下「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所以净土法门称为横超的法门,不只横超三界,而且横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接到达一生补处的等觉,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常伦」,一般通途法门,由初地到二地,由二地到三地……,一直到十地、到等觉,有一个阶层、一个阶层的过程,同时也各有时间性。可是净土法门它是超越性的,直接到达的,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普贤之德」不是指普贤菩萨,是倒驾慈航,广度众生的意思。《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成就文就说:

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又说: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就是涅盘不生不灭的意思。

 

       所以,由《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观无量寿经》这三部净土宗正依经典来看,净土法门的因跟果都非常的清楚明白──念佛是往生的因,念佛成佛是往生的果。这个理论的经证、文证、理证在哪里?在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不管是因、是果,完全是阿弥陀佛平等的、无条件的,甚至主动、积极的呼唤我们,惠赐给我们,期盼我们早日来领受,所以《无量寿经》本愿成就偈就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依据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偈」而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观佛本愿力」的「观」,不是入定观想的观,是观看、信受的意思。

 

       闻信弥陀的本愿力,没有一个人会空过,都是功不唐捐的。怎麽功不唐捐呢?──「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能够快速地在今生让我们圆满、具足、拥有成佛的功德之宝。

 

       一般通途法门是从因向果,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依六度次第趣进而修行实践,由因向果,一步一步地前进,一生一生、一世一世的不退转菩提心。而净土法门是从果向因,直接领受无生法忍、一生补处的果,再倒驾慈航救度芸芸众生。所以净土法门它另一个特色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是直接领受弥陀惠赐给我们成佛之功德的果实,这就是所谓的「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庄严经》也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又说: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大阿弥陀经》也说: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说经行道,皆如佛。

 

       在末法时代,唯有净土法门才能够圆满学佛修行的目的,《大集经》就说: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往生论注》也说:

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触之者,无明黑暗终必消除。

 

       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明土,是阿弥陀佛的真如智慧所显现,我们一旦到了极乐世界,碰触到阿弥陀佛的清净光明,愚痴黑暗当下就消除,戒定慧就当下成就。因此,即使我们现生在这里不能圆满戒定慧,可是只要专念弥陀佛名,就是高深的禅定与智慧,《大集经》就说: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

 

       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已经在无上深妙禅的境界当中。

       念佛本身就是深妙禅,所以,以我们的根机,虔诚的专一念佛就可以了,不用求自力功夫的念佛三昧,或者入楞严深定。净土宗的一位祖师省庵大师就说:「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圣道门之修行,要成佛必须「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可是净土法门不用三只修福慧,那要什麽?──「但凭六字出乾坤」。只要专依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能够出乾坤。这里的「乾坤」不是指天地,而是指三界六道轮回。

 

       另有古代大德说:「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只要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夹杂其他,则「不劳弹指到西方」,时间一到,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另一位净土宗祖师藕益大师则说:「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印光大师说:「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一念弥陀就超越十地,为什麽?因为这六个字是涵盖大、小乘,涵盖戒定慧、六度万行的功能、功德在里面的,所以莲池大师说:「越三只於一念,齐诸圣於片言。」一念就能够跨越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齐诸圣於片言」,十地圣者乃至成佛的境界,都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当中。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智,能够「以短为长,以长为短,以少为多,以多为少。」

 

       「以少为多」,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几个字而已,可是它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以多为少」,我们的罪业多如大地微尘,可是一念之间就能够消除,这就是不可思议。

 

 

第三、不靠忏罪

 

       纯正的净土法门,众生与阿弥陀佛是结合一体的,就是所谓的「机法一体」。我们的身心完全投入弥陀的怀抱,与弥陀合为一体,无论时处诸缘,都以弥陀为念,弥陀也跟我们同出同入,一辈子跟我们在一起,没有片刻离开我们;弥陀的光明不仅从外面环照影护着我们,也一直映照我们的内心,进而彻入我们的骨 髓,这就是纯正的净土宗。如果懂得这个道理话,就会一句佛号念到底──这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净土法门的「一心不乱」是这样的道理和意义。只要是专於研修净土法门的人,一定会有同样的见解,虽然是千人、万人,可是同一鼻孔出气,这个就是「六和敬」当中所谓的「见和同解」。净土法门的「见」──知见,就是这个。有这个知见的话,则所谓「千里同风无古今」。

 

       不靠忏业,共分八点来探讨:

 

 

一、罪业障碍解脱

 

       有罪业就无法解脱,因为罪业就好像马路上的大石头,必须把石头搬开,车子才能前进。因此,为了解脱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任何修行法门,都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业障。

 

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矣。(彻悟禅师)

 

       这一段法语是净土宗的一位祖师彻悟禅师所讲的。

 

       彻悟禅师是清朝人。「余门修道」,余门就是净土法门之外的其他法门,以八大宗派来讲,净土法门之外的宗派就是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禅宗、密宗、律宗,这一些都属於余门。这一些法门的修行,首先都需要忏悔「现业」──现生所造的种种罪业,如果现业不忏,就会障碍修道;修行上一旦被障碍,就「进修无路」;进修无路的话,接下来的就一切免谈。这是以其他各宗各派的修行来讲的,所以佛门早晚课都要唱念《忏悔偈》,做忏悔的仪式;也要发愿,发菩提心、行菩萨愿。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

我於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这一段说明:每一个人从旷劫以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流转在三界六道中,由於内心有贪瞋痴,因此推动外面的身口意做了种种的恶业。而且这一些恶业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罪业到底有多少呢?这里形容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我们的罪业有物质的形体现象的话,那整个虚空都容纳不了我们的罪业。我们的罪业多到整个虚空不能容受,这是很可怕、很吓人,而且没办法想像的。虚空到底多大?虚空无限的大,而且虚空无边。但是我们的罪业却比虚空还要大、还要多这情形如同时下广大虚空中的网路资讯一般,没有体相,却无量无边,还一直在无止无尽的增加,我们的罪业有多少?不难由此体会,更糟的是这一些罪业是障碍我们解脱成佛的,真的非常可怕!

 

《地藏经》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业」,在这里是指「恶业」。「业」的定义就是「行为」,行为有「有形的」与「无形的」,就是「有表业」跟「无表业」。有形的就是外在,大家看得到、听得到;无形的是看不到、听不到,指内在的起心动念,所以起心动念也是行为的一种。

 

       不管是有形或无形的业,一旦造作之後,就有一股力量──即使没有说出来、没有做出来,单单在心中起心动念,也会产生一股无形的力量,这就是业力。

 

       业力会存在阿赖耶识当中,因缘和合的时候,就会结果。业力有一种能量,能使未来开花结果,以唯识学来讲,业力可以说是一种种子,将来会起现行;而起现行的本身,又是另一个种子,所以说「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循环无尽,除非是没有起心动念,才会没有业。可是众生哪有不起心动念的?除非是阿罗汉以上的圣者,因此《地藏经》说众生都有业,而且业力很可怕、很大,多大呢?──能敌须弥。须弥山有多大?佛经上说,太阳是在须弥山的半腰绕,可见须弥山有多大。「能深巨海」,用巨海来比喻业力的深广。「能障圣道」,用障圣道来比喻业力对修行的妨碍。所以「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这是一种譬喻,表示业力的可怕。

 

《地藏经》:「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於恶道之者。」

 

       这是指欲界天来讲。欲界天的天人天寿、天福享尽时,就会产生五种衰相,五衰相现表示即将临终,一旦死了之後,「或有堕於恶道之者」,有的就直接堕落到地狱,或者饿鬼道,或者畜生道。很可怕,也很无常。因为欲界天是修十善──不贪、不瞋、不痴,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因为行十善的功德很大,才能够升在天上,享受天福。可是,有一天他也会跟造作五恶十逆的人一样的堕落三恶道,这岂不是很无常?由此可以了解,善跟恶是在一起的,而且也不是究竟的。

 

《涅盘经》:「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前面是讲欲界天,现在是色界天。色界天最高的境界是四禅天,也就是梵天。虽然生在色界的梵天,甚至是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天,有八万四千大劫那麽长的寿命,可是「命终还堕三恶道中」,命终还是有可能堕落地狱、饿鬼、畜生。

 

       这真的令人觉得很无奈与悲哀,为什麽呢?能够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是不但具足五戒十善,而且禅定的功夫是非常高深的,已经有五种神通了。以无色界天来讲,是处於非常寂静的定中,是纯粹意识的境界,所以称为「无色」,但是终有一天还是跟地狱有分、跟饿鬼有分,跟畜生有分,比人道还要可怜、悲惨。

《正法念处经》:「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旷劫以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我们每一生、每一世没有不造业的,所以业好像一匹很大的网,覆盖着整个虚空世界。现代都说网路无远弗届,其实业网更广,广大到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讲的──无量无边,尽虚空不能容受。

 

       「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这个讲得就更直接了。从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直接堕落地狱之中。因为天人的天福尽了,刚好他无始生死业网中的地狱之业显现了,直接就堕落地狱;如果地狱中的众生,地狱果报尽了,刚好他无始生死中生天的善业呈现了,就离开地狱,上生天堂。这显示,天堂和地狱是分不开的,六道轮回是一体的、是循环的。除非离开六道轮回,超越了善业跟恶业。不过这里所讲的「忏业」,是指恶业,要忏悔自己的恶业,能够改过重新,最後再超越恶跟善。因为有恶的业,固然会轮回,有善的业,也是不究竟的。

 

       接下来看第二点。

 

 

二、人皆有过,皆须忏悔

 

       每一个人都有罪过。这样讲起来,每一个人都需要忏悔。

 

善恶六句偈:

善多恶少,恶多善少,善恶具多,善恶具少,纯恶无善,纯善无恶。

 

       人的一生业行情况,都含括在这六句里面。我们一辈子不是善多恶少,就是恶多善少,不然就是善恶都同多,或者是善恶具少,没有什麽行善,也没有什麽做恶;或者是五逆十恶,纯恶无善;如果是阿罗汉,就是纯善无恶,若没有到阿罗汉的话,多少都有恶,即使善多,还有少恶在里面。所以这六句当中的「纯善无恶」可以说不存在。因为世上修行而能达到证阿罗汉果的人非常少。

 

       以我们自身来讲,我们可以反问自己:是善多恶少,还是恶多善少,还是善恶具多、善恶具少,还是纯恶无善?我们都是学佛的人,基本上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本应是「善多恶少」才对,但是认真地自我反省会发现自己其实是「恶多善少」。

 

       或许有的人理直气壮的说:我不杀人、不害人、不贪取、不做贼,所以我是一个好人。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还没有学佛、没有佛法的观念。其实不杀人、不害人、不贪取、不做贼,这并不算好人,顶多只能说是一个不做世间坏事的人而已。为什麽?所谓「好人」,必须是有做种种的好事,也就是「十善业」,才能称为好人;「坏人」,是因为做了坏事,所以才叫做坏人。世俗要被称为好人,必须要做好事,也就是「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样才堪称为一个好人。若是以佛教的标准来要求,要被称为好人、善人,就更不容易了。有一句话说:

若把身口二业所作所言,作为标准,则天下尚有完人;
若把意业中的所思所念,作为标准,则天下无一完人。

 

       看得到的行为──说出来、做出来的是有礼貌的、恭谨的、审慎的,以这个条件来说,世间上还有完人;可是看不到、听不到的行为──一个人内心的起心动念是怎麽样呢?那就不堪告人了,若以此为标准,天下就没有一个是完人了。

 

       又有一句话说:

若从人所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尚有贤人;
若从人不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皆是罪人。

 

       以在公众场合大家所看得到的作为标准,大部分的人都堂堂正正、循规蹈矩的;如果是一个人独处的话,那每一个人可说都是罪人。因为独处的话,能够像《四书.中庸》里面所说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也就是儒家所说的「慎独」,能够达到那个标准吗?有一句话说: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天下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古今无完人。

 

       可是佛法修行是讲心,因为心是言语、行为乃至思想的根源,也是轮回的主体,因此修行都要从心去掌握。七佛通戒偈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最後则是「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超越善恶,如果心中还执着善、执着恶,就是还没到达究竟。

 

《往生论注》: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的好事,如果不能达到三轮体空,都仍是杂毒之善、有漏之善。

 

       「杂毒」就是还有贪瞋痴掺杂在里面,所以还会堕落到三恶道,这就是「有漏」,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人天诸善」,人的善就是五戒,天的善就是十善,这一些戒善以及所感的果报,都是颠倒、虚假的,都不是真实的功德,因此才会「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什麽是「颠倒」呢?把黑的当作白的,白的当作黑的,正的当作反的,反的当作正的,都是属於颠倒。「虚伪」就是假的,不是真的。人天诸善、五戒十善,是假的善、颠倒的善,这是从佛的眼光来看的,如果以世间来讲的话,本来就是要诸恶莫作,不论是五戒也好、十善也好,都要众善奉行的。只是,佛教是讲解脱生死轮回的教法,因此这些善虽也都是佛教修行人应具足的基础,却不能只停留在这个阶段,要超越它。

 

       接下来,进一步来看我们是怎麽样的人。《净度菩萨经》说:

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中所做,皆是三途业。

 

       每个人一天当中都有八亿四千念,每一念、每一念都是三涂之业。为什麽这麽讲呢?这很微细。《地藏经》说:

众生心性刚强,难调难伏。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众生都有贪、瞋、痴、慢、疑。「慢」,慢心,就是在这里所讲的「刚强、难调、难伏」。众生都有我执,而且个性显明者又会更固执,往往内心所喜好偏袒的,就会坚持,心不调和、不调柔、不谦卑,这其实是修行的大障碍。

 

       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如果个性刚强的话,无论是正心也好,修身也好,都谈不上。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举」跟「止」就是动、静的意思。我们的行为不是动就是静,动中所起的念头也好,静中所起的念头也好,都是业。这个业是指恶业,所以「无不是罪」。这就像前面所讲的,以身口业做标准,尚有完人,以意业做标准,没有一个是完人;以所看到的外在行为作标准,尚有贤人,以看不到的内在意念作标准,几乎都是罪人。

 

       「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一个人如果没有仁民爱物的心,而且不能够自我约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事情不能够理性的话,往往都会造作这一些罪过。

 

       这里只简单举出这几段经文,显示我们众生都有罪过,都需要怀着惭愧忏悔的心。

 

       以净土宗的祖师来讲,他们都有很深刻的惭愧忏悔的心,譬如昙鸾大师有一首偈,很典型的点出我们的人性与果报。昙鸾大师说: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这一首偈可说是昙鸾大师内心真诚的吐露,真诚惭愧的忏悔。他说我昙鸾啊,一念一时之间所造的业,都足够被绑在三界六道轮回之中,甚至沉沦到三恶道,难得解脱。

 

       道绰大师也说: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未曾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
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也就是说,大乘法门的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连想都不用想,我们根本都谈不上;即使小乘法门的见道、修道、证道也没有分,我们也不是这种根机。前面两个是讲出世法,接下来讲世间法,即使人间的五戒,天上的十善,能够做到的人也微乎其微。可是论起恶造罪,那就很强烈,好像暴风駃雨。我们就是这样,如果不掌握自己的情绪,情绪一起来真的像暴风駃雨,很暴烈、很猛烈,一点都不肯退让,很可怕。

 

       善导大师就是要我们相信自己现在是个凡夫,什麽样的凡夫呢?是罪恶生死的大凡夫。法然上人也说自己是「三学无分」,是一个谈不上戒定慧,没有这种身分的人。意思就是说,法然上人自认为他没办法修戒定慧,不是这个根机。又说自己是一个无智的人、破戒的人。这其实是祖师的机深信,由於祖师们的智慧深、学识广,又加上努力的修行,老实的检点自己,因此能看出自己真实的面貌就是这麽丑陋。如果不是努力修行的话,就难以这样深入的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因为努力修行又深入法藏的人,他会很清楚地以法镜来照自己,把自己的内外钜细靡遗地显露出来,才晓得,啊!原来自己是这样的罪恶生死凡夫!以自己的力量永无出离之缘啊!

 

三、忏悔之字义

 

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後过。

「忏」,从心、非、戈、双人,戈就是割,也就是从心里面割舍去种种

「非」,种种不对的行为,并向对方至诚道歉,请求原谅。

「悔」,从心、每;每时每刻每事观照这念心,小心谨慎永不再做同样的行为,永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故悔有「不再犯」「无二过」之意。

 

       「忏」是从心、从非、从戈、还有双人,大家看文字就能够理解。「悔」是从每、从心,也就是无论何时、何处、何事,都要时刻观照这一念心,不使这一念心稍微起不好的念头,所谓「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所以修行人二六时中,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要观照内心,所谓「一时不在,如同死人」,如果不观照内心的话,那当下他就不是人,所以说「如同死人」。

 

       以净土法门来讲,就是时刻念佛。当然,我们有睡觉的时候、有动脑筋、思维事情、打妄想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念佛没关系。但是睡醒了就念佛,脑筋动过了、事情做过了就念佛,妄想打过了就念佛。只要是内心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念佛是无时或忘的,是存在内心永不变更的。

 

       有一句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只要是人都有贪瞋痴慢疑;只要不是圣贤,没有哪个人是没有过失的,过失肯定会有。但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没有悔过之心。不知错、不愿悔改,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後,一定要诚心忏悔,痛改前非,保证以後不再重犯,这样在修学佛法上,才能够进步,才会有所成就。

 

       譬如我们欠了人家债务,那就要还钱,以还钱来赎欠债的罪业;如果伤害了人,不论是有意或者是无意的,一定要赔偿医疗费,甚至照护他的整个医疗,同时还要诚心诚意的向对方道歉,使对方能够原谅我们。这样的忏悔方式,才算是彻底圆满的。一个不肯忏悔的人,是没有办法在灵性上有进展和进化的,因为不忏悔意味着灵性的停滞和继续的污染下去,不忏悔同时也意味着以前的过错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又将源源不断的产生。

 

       所以忏悔不仅要「忏其前愆」,也要「悔其後过」,以後不再产生同样的过错。一般人如果只知道忏其前愆,而不知道悔其後过,以致前罪还没有消灭,後过又产生了,那就不是真正的忏悔。当一个人出现了後过,就代表忏悔不够彻底;要真正的将以前的罪过忏除掉,就必须要能够真正的悔其後过,也就是相同的过错不再重复续犯。当一个人可以不二过的时候,就可以说已经完全忏除前过了。俗话说「过去种种犹如昨日死,未来种种犹如今日生」,所以忏悔能够使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学佛不管是圣道门或净土门,也不管是哪个宗派,都要忏悔。净土法门,也要忏悔,也要有忏悔的心,而且忏悔的心反而是一辈子都不能缺的,只是在方式上不同。从结论上来讲,净土法门是以「信受弥陀救度」为忏悔的心情,以「专称弥陀佛名」为忏悔的行法,除了这个以外,我们是不另外依靠的。

 

 

四、忏悔之重要

 

 《涅盘经》说: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

 

       「二白法」,指清白之法,也就是佛法,在这里是指「善法」。

 

       「善法」与「清白之法」并不完全一样。善,一般理解的是「五戒」之善,以及「十善」之善,是就世间法来讲的。「清白之法」则是指出世间法,是超越善跟恶的。最究竟的白法,就是成佛的法,到达无生法忍。这里所说的「白法」是世间与出世间法二者都有涵盖,程度则有深浅之别。

 

       有两种白法能够救众生,使众生去恶行善,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乃至成佛。哪两种白法?一就是「惭」,二就是「愧」。何谓惭愧?《涅盘经》接着说:

惭者自不作恶,愧者不教他造。
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
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
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

 

       这里对「惭愧」下了三个层次的定义,同时作了一个结论。

       第一层,「惭者自不作恶,愧者不教他造。」

       「惭」,是对自己来讲的,自己有羞耻心,不敢做恶事,不去做恶事;

       「愧」,是自己不做恶事,同时也不教人家做恶事,也不学习人家的恶事。

       第二层,「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

       「惭」,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甚至起了不好的念头,有羞耻心、羞愧心、羞恶心,认为这是不好的、不应该的,心中有一种忏悔的心。

       「愧」,自己做了不好的言行之後,找一个对象来表达,不掩盖、不覆藏,为什麽?因为向人家发露,等於忏悔过了,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安乐;如果覆藏的话,内心是不安的。当然这是指有惭愧心的人来讲的,没有惭愧心的人,他是不会这样想也不会这样做的。

       第三层次是「惭者羞人,愧者羞天。

       「惭」,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怕让人家看到、发现,甚至羞於见人;

       「愧」,做了不好的事情,对不住天,晓得天无所不知,就像俗语所讲的:「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自己暗中所做的以为没有人知道,哪里晓得天知、地知,鬼神、佛菩萨都知道。因为懂得这个道理,有羞耻的心,一旦有了不好的言行,自然就会心生惭愧。所以羞人也好,羞天也好,这个都是具有惭愧心的表现。

       接下来说:「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那就失去了人格,人若失去了人格就等於是畜生;外型是人的形相,但是实质上跟畜生没有两样,就是一般所讲的「披着人皮的野兽」。佛陀对「人」作了这个定义,有惭愧心就是人;没惭愧心就不是人,外表是人,其实本质不是人,是畜生,下辈子就一定轮回在三恶道中,轻一点的转为畜生,严重的就入饿鬼、地狱了。

 

       所以不管有学佛、没学佛,要真正被称为人,一定要有羞耻的心。

       《涅盘经》又说:

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
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

 

       这是以佛法来为「智」跟「愚」下定义。

       什麽叫有智慧?什麽叫愚痴?佛陀以「造恶」跟「忏悔」来解释。

       有智慧的人,他不会去做坏事,假使他做了,他有忏悔的心。

       愚痴的人则相反,「一者作罪,二者覆藏。」造了罪业、坏事,尽量地掩盖,尽量地隐蔽,这就是愚者。《涅盘经》又说:

虽先作恶後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
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
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
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

 

       意思就是说虽然以前做了恶事,後来能够发露忏悔,忏悔之後,怀着惭愧心,无二过、不再犯,就好像浊水中放入一颗明珠,因为这一颗明珠的功能,使水得到清净,好像烟云消散,月亮清明,月光就能够照彻大地。作恶能悔也是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如果作恶不能悔,则永远都是恶,不能获得清明、清洁。

 

       这里所说的「王」是阿闍世王。阿闍世王杀父害母,这个典故记载在《观无量寿经》中。佛陀跟阿闍世王说,你如果能够彻底的忏悔过去的种种罪业──不孝之罪、五逆之罪,种种大小罪恶的话,这一些罪就能够消除,如同本来未犯的样子。

 

       前面所讲的两种人,在修学佛法上皆能有所成就:第一种是能如法如律的修行、生活,不去犯戒、造罪、为非作歹。第二种是犯了罪之後能够忏悔。

 

       「忏悔」可说是人格的清洗剂──经由不间断的清洗过去心灵的污秽,以获得灵性的净化和再生。「忏悔」也像心灵的沐浴,对我们心灵上的种种污染,进行一次、一次彻底的清洗。当忏悔愈深切,愈能够洗涤我们微细的心念污垢,愈能够清除我们重大的罪业。

 

       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内心都被贪瞋痴所盘踞,也被妄想、杂念所侵袭、污染。贪心的对象往往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有贪心就是有物慾,被物欲所蒙蔽就是贪。瞋,就是瞋恨心,瞋心往往起於情绪,情绪大的话,就发脾气、愤恨、打骂一一而起。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清心寡欲,一方面也要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一起来就立刻观照,使它不再增长,让心始终都能安忍、平静、平和,这对我们修身养性是很重要的。

 

       一旦有了过失,就一定要忏悔。忏悔就是要将深藏内心的不好的业识种子,如:贪瞋痴、妄想杂念……投入忏悔的改造机里面。忏悔能够改造我们的心性,改造我们的性格,改造我们的命运,使我们的心灵能够净化。一念真诚的忏悔心,可以洗涤内心的尘垢跟染浊;忏悔如同法水,可以使内心变得澄明清澈。因此要常能观照,反省自己,自己在身口意上有无犯错,并且多忏悔,勇於认错。

 

       《四书‧中庸》第一篇有一段话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般人都有情绪,但一个人在喜怒哀乐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也就是心还没有历缘对境时,是处在一种平和的、平稳的,不偏不倚的状态,这叫做「中」。

 

       以佛教来讲的话,「中」就是涅盘的佛性,涅盘就是不生不灭,不好不坏,不过与不及。我们平静的心也较接近佛性,早上睡醒的时候,内心还没有面对外境,那时候的心是平和的、平静的,平衡的,这就是「中」。所以我常强调晨起打坐,因为晨起的心灵有三净(静):心灵宁静、空气清净、环境安静。这时若能细细体会,好好念佛,能增长心灵的寂静;这样面对外境起心动念时,即使起情绪有喜怒哀乐,也比较能「合乎节度」。所谓「合乎节度」就是说不会过与不及,都能维持在一种平稳、平和、协调的状态。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宇宙万物之根源;和,是古今众人所应遵循共通的道路。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能够达到中和,天地万物就能够各安其位而欣欣向荣。团体也是一样,如果能够处在中和的状态,这个团体就能够协调一致、和合无诤,就能够永续发展。所以「中和」很重要。

 

       「中和」的根本原则就是「观照内心」,无事的时候不起念头,有事的时候能够适当的对应。所谓适当的对应就是不过与不及,最好的原则是尽量的不起情绪、不发脾气、不生气,更不要批评、责备、抱怨,因为这些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一个人内心如果中和的话,五脏六腑就能够协调。有关情绪管理,《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先要正心,要怎麽正心呢?《大学》说: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意思就是说,心发脾气了,甚至愤怒了,那心就不平正、不端正了;同样的,有恐惧的心,有好乐──贪慾的心,有忧患──患得患失的心,也不得其正。不得其正会怎样呢?就会心不在焉──心不在位置上。就好像一个人,可是没有心,也就是没有灵魂,这样就会视而不见,眼睛明明张开,可是没有看到东西;听而不闻,耳朵明明有在听,却听不清楚;吃东西也吃不出味道,这就是心不在;若要心在的话,必须是不生气、不恐惧、不贪慾、不忧患。

 

       儒家所讲的这些修身养性、成贤成圣之道,对我们学佛人来讲是一种基础。对净土法门来讲,出世法(真谛)就是念佛,世间法(俗谛)方面则可以多多运用儒家所讲的这些道理。

 

       《大学》修身,说: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人往往都会有偏袒、偏颇、偏私的弊病。第一句说「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对亲人,对所喜好、兴趣的,就会偏袒、偏私,甚至执着,产生我执的现象。一旦有我执、偏袒、偏私,心就不正了,更何况是修身呢?同样的,对所畏敬的、贱恶的、哀悯的,同样也会有这种过失。所以,人一定要理性、客观,不要执着自己的观点、看法,要舍己从人,与人为善。

 

       《孟子》有一段话说: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於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说,如果有人告诉子路他哪一方面有错误,子路都会欢喜地接受,也就是愿意真心的想去恶行善。一般人如果被指出错误或批评,不但会不高兴,甚至还会怀恨对方,想办法要报复。但是别人指出子路的过错,子路是欢喜接受,谦虚面对,勇於认错,勇於改过。

 

       「禹闻善言,则拜。」大禹听到了美善的话,就向对方礼谢,表示他很有心向上、向善、向净。别人告诉他善的语言,等同是一位难得的善知识,即使花钱也买不到的,费工夫也找不到的。

 

       「大舜有大焉。」舜帝又比前二位伟大、超越,为什麽呢?「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他说大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只要别人有好的行为,他就舍掉自己的想法来跟随对方,不会固执己见,违背众人,以众人的善为善,效法众人,这就是「善与人同,舍己从人」。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这就是舍己,舍掉自己。;「禹闻善言,则拜」,这就是从人,有善的我就遵从,舍掉自己的恶,舍掉自己的不是、不对,然後随顺对方的善,表示没有固执。

 

       「乐取於人以为善。」大舜是乐取於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这在赞美大舜一辈子都是这样。从他还没有当皇帝,还是当农夫或者是制作陶器,或者在海边捕鱼的时候,以至到最後当皇帝的时候都是这样。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取诸人以为善,以别人的善来自省,并且以身作则推广出去,这个等於是帮助天下人来做善事,与天下人共同来做善事。所以孟子就下了一个定义说「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一个君子最大的功德,就是「与人为善」。

 

       我们学佛也是要这样,不固执自己的成见,应该要随顺他人。当然真理有不变的原则,但是在团体当中,以众人中好的意见为意见,不要固执自己的成见。

 

       《佛遗教经》说:

惭耻之服,於诸庄严,最为第一。

 

       我们所穿的衣服就是惭耻之服。有惭耻的人才会穿衣服,没有惭耻、没有羞耻心的话,他不会穿衣服,就好像禽兽,禽兽就不会穿衣服。所以,有穿衣服的才是人,不穿衣服的就是禽兽。在所有衣服当中,惭愧这件衣服是最庄严、最有气质的。我们穿衣服要得体,怎麽样才算得体呢?男众有男众的衣服,女众有女众的衣服。如果男不男、女不女的话,这得体吗?就不得体。而且年老的跟年轻的衣服又不一样,不能七老八十了,还穿十八岁少女的服装,这样也不得体。这里讲最庄严的衣服,就是惭耻之服,有惭愧心、有羞耻心。

 

       《佛遗教经》又说:

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

 

       惭耻心、羞耻心就像铁钩,我们的心就好像狂象、狮虎豺狼,必须要有惭耻的铁钩来控制我们,不然我们会就放纵、为所欲为。就像之前台北捷运的杀人事件,一个年轻人看到人就杀,不管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或少,这可说已经失去了人的心了。

 

       人的心基本上都具备着像孟子所讲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无恭敬之心,非人也。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像捷运这样的杀人事件,第一,他没有恻隐之心;第二,没有是非之心,不能明辨好坏;第三、没有恭敬之心,对於老人家、长辈也杀;第四,没有是非之心,不懂得杀人是罪恶的行为。仁义礼智就通通都犯了,那就可以说不是人了。

 

       一个人会有这样的行为,主要在於小时候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现在学校都偏重智育,但其实德育才是最根本的。德育就是爱心,爱心是最根本的,一个感受到被爱的人,他不可能会去杀人,做不爱人的事情。会这样,表示内心缺乏爱,缺乏被爱,缺乏被关心。

 

       爱能够包容一切,爱能够转化一切、释放一切,爱也能够成就一切。爱心给人有希望、有盼望,有未来。希望家庭教育儿女尽量注重爱,给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真心的爱。

 

       《佛遗教经》又说:

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

 

       所以我们应该常怀惭耻的心,不能片刻失去;如果离开惭耻的话,就会失掉许多功德。又说: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有惭愧的人,就会有功德、有善法;没有惭愧的人,就会失去功德,甚至造作种种坏事。又说:

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没有惭愧的心,就跟禽兽没有两样。

 

《菜根谭》说:

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
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我们内心都有贪、瞋、痴、慢、疑,「慢」就是骄慢,「慢」的过失很大。这里说,一个人即使他有功德、功劳,甚至善事做得非常多,遍满天下,可是如果有骄慢心的话,他那一些功德当下就消失了。所以,我们为人应尽量谦虚、谦让、谦卑、谦退、不居功,这样才能存住功劳、功德。「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一样的,充满天地的罪恶,只要真心忏悔也能够消除,这个後面会引用故事来做解释。

 

 

五、忏悔之功效

 

       《心地观经》说:「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做了不好的事情,如果掩盖的话,这个罪会生利息,而且这个利息就像高利贷,利率很高的,将来的果报很可怕。「发露忏悔,罪即消除。」就像东西放在阴湿的地方,一段期间一定要拿出来晒晒太阳,甚至清洗,否则一定会发霉。我们的心也一样,要时刻的清洗,同时要常常拿出来晒晒太阳,否则就会生菌、发霉、坏掉。

 

       《金光明经》说:「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

 

       即使千劫、万劫这麽长久以来所造的罪业,一次做忏,也能够完全获得清净。

 

       有一句话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辈子所做的善与恶,有的是这辈子受果报,有的是下辈子才受果报,有的是下下辈子以後才受果报。好像植物,有春天播种,秋天就能收成的;也有今年播种,等到明年才能收成;有今年播种,要好几年之後,才会开花结果的。这表示:只要播下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只是看它是什麽种子,还有看它是处在什麽环境。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如果落入善恶的话,那一定有果报;即使今世不报,来世一定会报。可是如果对此予以忏悔的话,那这个业因就会消除。好像洒下荆棘的种子,如果我们隔绝它生长所需的一切环境外缘,比如:不为它施肥,甚至时常践踏,这些荆棘的种子就无法生长,甚至就会毁坏,这是一种譬喻。

 

《业报差别经》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

 

       最重的罪,没有过於五逆罪,若能够深自内心自责,忏悔之後不再造,这根本的罪就能够拔除。

 

《大集经》说:「百年垢衣,可於一日浣令鲜净。如是百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惟,可於一日一时尽能消灭。」

 

       穿了一百年从来没有洗过的衣服,可以想见衣服上的污垢一定非常深厚,但只要我们将它拿出来用清洁剂好好的洗,好好的揉,它也还会恢复原来的新样子,就好像一个器皿,经过刷洗,甚至刮垢磨光,它也会恢复原来光亮的样子一样。所以,身体也好、衣服也好、东西也好、地板也好,都必须要清洗,而我们的内心更要清洗,因为我们的内心长久以来就已经被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毒素所盘踞了,又常常有妄想杂念在浮动、侵袭、污染,怎麽可以不常清洗呢?「洗心」就是要存着惭愧的心,同时要常常忏悔,因为我们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

 

 忏悔得安乐。忏悔得清凉。忏悔得自在。忏悔得解脱。

 

       我们做了不好的言语行为,如果不忏悔的话,内心就会愧疚、难过、痛苦,不得安乐;一旦忏悔了,就安乐了,内心就清凉自在,就获得解脱释放了。

 

忏悔的力量犹如「热汤浇雪」「朝阳照霜」「水中之盐」。

 

       「热汤浇雪」「朝阳照霜」这个容易理解,「水中之盐」怎麽理解呢?我们将一把盐放在小小的一杯水里面,会不会咸?非常的咸,很难喝。如果将这把盐放在大湖水里面的话,或者是放在一个大盆里面的话,那咸味就淡了。我们罪恶的盐,如果用大湖的法水来清洗的话,罪恶的盐就会释放。

 

       有关骄慢心的严重过失,历史上有一则有关《慈悲三昧水忏》作者,也就是唐朝悟达国师的故事。悟达法师贵为国师,被当时的皇帝所尊崇。一有高贵的东西,皇帝就会先想到国师。有一次,从国外进贡了一把很高贵的椅子,皇帝就想到:这把椅子如果敬献给悟达国师当作讲经说法时的座椅,岂不是更适合?所以就将这把高贵的座椅供养悟达国师。悟达国师接受了皇帝这把高贵座椅後,产生了骄慢的念头,结果他的功德就消失了。功德一消失,业障就马上跟着来了,就得到了人面疮。幸好有一位尊者为他解决这个冤债,同时告诉他就是因为他起了骄慢心,往昔的冤债趁虚而入,才会得到这人面疮。由此可知,骄慢心是非常可怕的。

 

       另一则,是有关宋朝高峰妙云禅师的故事。高峰禅师是修禅,他修行很精进,可说是舍身为法。是怎麽样的舍身求法呢?他不是在禅堂里面打坐,而是在悬崖上打坐。因为一般人打坐不是昏沉就是散乱,如果在悬崖上打坐,就比较会提起正念,不敢随便打妄想,也不敢让自己昏沉,因为一打妄想、一昏沉,就掉下崖底了。所以为了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他都在悬崖上打坐,可说是存着「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决心在修行。

 

       但是再怎样想抵住不妄想、不昏沉是很难的,有一天高峰禅师打坐昏沉了,身体就掉下了山崖,掉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被一种力量捧了上来,安放在平坦的地方。本来应该没命的,可又被捧了上来,他想:是谁捧我上来的呢?他就问了:「是哪一位善神、护法神来救我的?」空中就回答了:「我是护法韦陀,看你精进修行,我来护法。」

 

       高峰禅师当下内心就沾沾自喜,起一个念头:「唉呀!我的修行还获得了护法神在我旁边保护。」他当下就问护法神说:「像我这样修行的人,大概有多少啊?」护法神见他心生傲慢,就生气说:「像你这样修行的人,如恒河沙数很多,而且你是一个懈怠的人,连打坐也会昏沉,因你这样的骄慢,我五百世不再护你的法了。」高峰妙禅师一听,他就反省、忏悔了:「真是贪瞋痴慢疑啊!我刚刚起了一点点的慢心,结果障碍就这麽大,罪过就这麽大,护法神此後不再护我的法了,怎麽办?那没办法了,还是要在悬崖上打坐,更要警惕自己了。」

 

       有一天,高峰禅师还是控制不住昏沉,掉下悬崖了,他心想:「唉呀!这次是非死不可了。」快掉到崖底的时候,又被捧上来了,这个时候他就更疑惑了,就问空中,又是哪一位善神护法来护我啊?对方说:「我是护法韦陀。」

       「啊!你不是说五百岁不再护我的法了吗?」

       「因为你一念忏悔,当下就消了五百岁的罪过。」

       由这则典故,可见骄慢之心的罪过,还有忏悔之念的重要性。以我们这样的根机,起心动念,有意无意都犯了很多罪过──,骄慢的心、忌妒的心,不平、不满、比较、计较的心,尤其是贪欲的心、瞋恨的心、情绪的心很多,就好像大地之草一样。愈努力修行,愈深入法义,愈真正面对法镜,愈能看出、看清自己真实的面貌。所以,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惭愧的心,没有忏悔的心,甚至没有罪恶感,老实讲,那不是学佛的人,不是真正在学佛。因为没有以法的镜子来照自己。

 

 

六、忏悔之对境

 

       「对境」就是「对象」,也就是要向什麽对象忏悔。

 

       修行人每一天都要忏悔与发愿。不只佛教重视忏悔,凡是宗教没有不重视忏悔的,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也都很重视忏悔。只是佛教忏悔跟其他宗教有点不同,其他宗教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是向他们的上帝或教主忏悔,求得他们的主宽恕。主宽恕了,他们的罪业才能够消除;如果不向他们的主忏悔的话,他们的根本罪永远都不能消除。因为他们是讲「原罪」,每一个人生下来,一辈子当中不管行善或行恶,有修行或没有修行,有修心养性或没修心养性,都有那个罪,而且那个罪只有他们的主能够赦免,其他任何方法,任何对象,不论是谁,都无法消除这个原罪。

 

       佛教的忏悔对象是什麽呢?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净土宗圣教集》910页)说:

或对四众,或对十方佛,或对舍利、尊像、大众,或对一人,若独自等;
又向十方尽虚空三宝,及尽众生界等,具向发露忏悔。

 

       也就是看我们所造的罪是属於那一方面,忏悔对象就不同。

       「或对四众」,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或对十方佛」,因为虚空无尽,因此世界无尽;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世界都有佛。

       「或对舍利」,佛不在了,留下了他的舍利,见舍利如同见佛。

       「尊像」,无论是铜铸的、木刻的,或者雕塑或者画像,把这尊佛像当做佛的真身。

       「大众」,指现前大众。

       「或对一人」,如我们得罪了对方,那就向对方忏悔,请求对方宽恕;或者是只要某一个人,这个就是或对一人。

       「若独自等」,或者静静的在某一地方,内心至诚恳切的自我反省、忏悔。

       「又向十方尽虚空三宝,及尽众生界等」,若从这两段话来讲,等於是对十法界的众生──包括地狱、饿鬼、畜生。等於是至心的向虚空的佛法僧三宝,乃至我们所面对的任何人,甚至任何畜生──「具向发露忏悔」,彻底的向他们发露忏悔。

 

       因为,只要造作罪业都会引起内心的忧虑、懊悔与不安──不管知道或不知道,有意或无意,是大是小,无论在家、出家,有受戒或没受戒。如同古人所说的「内心负疚,良心不安」。为什麽?因为我们每人都有「良心」,什麽是良心呢?如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就是良心,又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就是仁爱;羞恶之心就是义气、道义;是非之心就是智,能够分辨好坏。

 

       也就是说,只要是人都有「仁爱的心、道义的心、是非的心」。这一些都是良心,违背这一些就是违背良心,违背良心就会负疚,引起内心的不安。负疚的念头如果长时间盘踞在心底的话,就会污染心灵,障碍修行。

 

       所以,不论在家或出家,修行很重视忏悔,每天都要发愿忏悔。唯有经常在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发露忏悔,请求原谅,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如法如理的忏悔才能够消除罪业,消除内心的障碍,此後内心才能够安定喜乐,顺利修行,达到灭罪清净的目的。

 

       经典上说:「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反之,如果不忏悔的话就不得安乐。以律宗来讲,如果是犯了根本大罪,必须在二十位清净比丘前发露忏悔,但是现在要找二十位清净比丘的确不容易。轻一点的话,向四个比丘忏悔,或者两个比丘或者一个比丘忏悔,或者在大众面前表白,或者是独自在佛前求忏悔。总之,依所犯的罪内容轻重不同,忏悔的对象就不同。

 

 

七、忏悔之种类

 

       忏悔有「事相忏」与「实相忏」。

(一)事相忏:分为上中下三品,如《往生礼赞》(910页)说:

       忏悔有三品,上、中、下:
       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

 

       上品忏悔有三项:要流眼泪,不但要流眼泪而且要流血泪,同时毛孔中不止流热汗而且流血。这种至诚的心,恳切的心,悲切悲痛忏悔的心,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一般人身流热汗、眼流热泪是常有的,流血泪还可以看到,流血汗就不曾看到,这样讲起来,能够做到上品忏悔的人是凤毛麟角了,必须是上根利器的人才能如此。

 

中品忏悔者:遍身热汗从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

 

       中品忏悔,即使毛孔不流血汗,但至少眼睛要流血泪,达到这样的地步才算是中品忏悔。

 

下品忏悔者:遍身彻热,眼中泪出者,名下品忏悔。

 

       下品忏悔,即使没有流血汗,也没有流血泪,但是全身发热,而且眼泪像溃堤的江河一样。

 

此等三品,虽有差别,即是久种解脱分善根人。

 

       这三品忏悔有上、中、下的差别,但只要是这三品忏悔,即使是下品忏悔,也算是宿世以来种下了这一辈子可以解脱的善根的人。

 

致使今生敬法重人,不惜身命,乃至小罪若忏,即能彻法彻髓。

 

       因为是宿世的解脱善根,所以今生今世对法彻底的敬重,一点不敢违犯,小小的违犯就立刻忏悔,这就是「敬法重人」。「不惜身命」,这一种忏悔几乎是付出生命、不惜生命。「乃至小罪若忏」,即使小罪也这样的忏悔。这样的话才是「彻法彻髓」,完全依照佛法,而且是出自内心,至诚恳切的忏悔。

 

能如此忏者,不问久近,所有重障,顿皆灭尽。

 

       能够这样三品忏悔的话,不管时间长短,所有大小重业的障碍,都能够消除。

 

若不如此,纵使日夜十二时急走,众是无益,若不作者,应知。

 

       如果不能像这样的三品忏悔,即使日夜十二时(一时是两个钟头)的拜忏,看起来外表是很精进,但还是没有效果,不能达到忏业除罪的利益,就好像没做一样。意思是说,那只是外表,并不是出自真心的忏悔。

 

虽不能流泪、流血等,但能真心彻到者,即与上同。

 

       这一段话很重要。
       虽然不能流血汗,甚至不能流血泪,可是如果能够真心彻到的话,那就跟三品忏悔一样。那什麽是「真心彻到」呢?後面会解说。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一首「忏悔偈」出自《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十大愿行中的忏悔业障,也是佛门中早晚课必诵的。每一个人、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起心动念都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此就利用做课的时候对佛流露忏悔,请佛加持,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往昔所造诸恶业」,旷劫以来所造的大大小小、杀盗淫妄、五逆十恶,还有一些很微细看不到的种种罪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它从那里来的呢?最先是从贪、瞋、痴。如果没有贪,就不会有追求五欲的罪;如果没有瞋,就不会被八风所动,动不动就起情绪,导至身心病变,身体的病变大部份都是由於情绪而来的,也导致家庭的不美满,团体的不和谐,这都是由於瞋心而起的情绪。发脾气,心有不平不满,批评、抱怨、责备,这些都会引起不和谐,这个就是瞋。痴,就是愚痴,不明理。为什麽会有贪、瞋,根源就是心中无明,不了解空性,不了解真理。

 

       「从身、语、意之所生」,由贪、瞋、痴所推动的所有身的动作,口的语言,还有心的意念,「一切我今皆忏悔」,这种种的一切,现在我在佛前彻底地、至诚地忏悔。以上是这首偈的含意。

 

       前面所讲的都是「事忏」,是有形的。接下来讲「实相忏」,也就是「理忏」,是无形的。理忏就不须诵经,也不须有对象,纯粹只从内心去领悟。

 

(二)实相忏,理是证悟真如实相第一义空。

 

       要证悟空性,证悟无我,离开我执,离开法执,才能够达到实相忏。

 

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

 

       「一切业障海」表示业障很多,多如大海,显示我们的业障广无边、深无底。

       「皆从妄想生」,不管多少、多重的罪业,其实都是从妄想产生的。这个「想」,的根源就是贪、瞋、痴。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要真正彻底忏悔,必须静坐思维实相的内涵。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罪不论多少、大小,就好像早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露珠很快就乾掉了。

 

       「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因此我们要老实地、至诚恳切地忏悔六情根,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由於六根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或者贪,或者瞋,因此种种罪业就出现了。「端坐念实相」,「实相」就是前面所讲的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真如实相就是佛性,要证悟佛性,才能达到实相忏,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是思想、语言、行为的根源与枢纽,万法都是心识所产生的。就好像一棵毒树,要拔除这一棵毒树,单单摘掉树叶或者锯掉树干是不彻底的,除非将根拔除不然它还是会继续生长。「实相忏」就是直接从「心根」拔除业障,但是这方面很不容易,行者必须要达到「无我」──「人无我」与「法无我」,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达到业尽情空才能做到。这是「实相忏」。

 

       如果是以禅宗来讲,是直接从实相忏下手的,因为禅宗讲一切唯心,要证悟心的本体,所谓「父母未生前,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参念佛是谁?」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如《正法眼藏》所说:「参禅者,身心脱落也。只管打坐始得,不要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

 

       一首偈说: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这是接续前面所讲的从心这个根本下手,一切唯心所造。如果悟得空性,业尽情空,则「心若灭时,罪亦亡」,没有心,也没有对象,当然也就没有罪了。「心灭罪亡两俱空」,这样就能所双忘,达到第一义空,这才叫做「真忏悔」。

 

       能做到这样的人,可说已经是超凡入圣了,以我们的根机来说,这「实相忏」我们是根本做不来的。即使「事相忏」三品忏悔的下品忏也不容易,那怎麽办呢?接下来请看第八点:

八、念佛是究竟忏悔

 

真正忏悔不容易,一般人都是业力重,习气深,屡犯屡忏,屡忏屡犯,犯了又忏,忏了又犯,遑论三品忏悔,无有其份。

 

       《观无量寿经》所讲「三福」──「世福、戒福、行福」,我们也无份。

 

       「世福」是指世间的人伦道德,也就是「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世间该尽的人伦,我们也做不到圆满。所以说「真正忏悔不容易」。

 

       「一般人都是业力重,习气深」,有头脑、有学问、有口才,在台上可以讲很多殊胜的教理,在台下也可以跟大众分享很多心得,但这些都只是一种知识、观念而已。一个人懂得道理,会写、会讲,并不表示他就是那样的人。有句话说:「若文如其人,古来诗人皆神仙」,因为讲是第六意识的知性,可是人的习气、烦恼是第七意识。尤其第八意识阿赖耶识的业,如同虚空那样的多。所以,懂得道理之後,必须进一步去刻苦修行,那刻苦修行首先就是要忏悔自己旷劫以来的罪业,还有要能够导正自己的习气。但是习气的改变是很难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人说八岁定终身或三岁定终身,其实人一出生就已经定终身了。出生的时候,你是男人或女人,生在哪个家庭,跟谁当兄弟,六亲眷属是哪些人,将来会不会当官,事业会不会成就,身体是健康或衰弱,相貌是美或丑,是智慧或愚痴……,这些都是一出生就定下来了。

 

       修行人不用算命,如果被算准了,就不是修行人,也不是真正行善积德的人。对真的在行善积德,真的在修行的人来说,算命是算不准的,所以说不用算命。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更不用算命,因为一生下来就已经定了。

 

       因此,大善之人、修行之人他会转变命运。但是能够转的都是业力比较轻、习气比较不深的;业力重的,或者是比较刚强的脾气,是不容易转的,因此常常犯,常常忏悔,每天都在忏悔,每天也都在犯,犯了又忏,忏了又犯,到最後会很无奈的自问:「我这样一直地欺骗自己,欺骗佛菩萨,到底要不要再忏?」

 

       所以我们讲「不靠忏业」这个主题,一开头是讲要怎样真心诚意的忏悔,忏悔的重要,忏悔的功效,忏悔的对象,忏悔的种类。可是谈到最後,发现这一些都是多余的、不管用的,这一些都只是常识──因为知道却做不到 。那怎麽办呢?接下来我们看善导大师怎麽讲:

《往生礼赞》「前序」(圣教集860页)说: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
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
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意思就是说,修行如果舍掉专修念佛而去杂修杂行的话,这样要往生极乐,一百个当中稀得一个二个往生,一千个当中稀得三个五个往生。为什麽?原因在哪里?善导大师提出十三个原因,这里引用五个:「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这是前面四个,後面还有九个,其中第九个是「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也就是说,如果是专修念佛,就没有十三种缺失,反而会得到十三种利益;如果杂修,就有十三种缺失。

 

       首先说「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不是专一称念弥陀名号,肯定是杂行,杂行的话,就会被杂的缘动乱了专一念佛的心。譬如不专念阿弥佛而去念八十八佛,就被这个缘引导而不念南无阿弥陀佛,失去念阿弥陀佛的正念。拜万佛、诵其他经典也是这样,修其他法门更是这样。

 

       这样说,并不是表示不能拜其他佛,不能诵经典,而是要看时节因缘。譬如:我们现在也不是在念弥陀名号,是在温习跟弥陀名号有关系的教理。以善导大师的教理来讲,是属於五种正行之一的「读诵正行」。礼拜其他诸佛也是因为在某种机缘之下,遇到某一尊佛像须要礼拜,我们就用一种感恩的心来礼拜。为什麽?因为我们今生今世能遇到专修的法门,都是因为生生世世以来有十方诸佛菩萨、甚至善知识的引导,不然我们不可能归根结柢地专一念佛。因此十方诸佛、菩萨、众生都对我们有恩。我们在这个时候向他礼谢,就不算杂缘乱动。

 

       「与佛本愿不相应」,因为念其他的佛、菩萨,以及修其他的行,跟阿隬陀佛的根本大愿──第十八愿不相应,没有感应道交。就好像要电灯亮,却按其他开关一样。

 

       「与教相违故」,与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相违,所以说不相应。

 

       「不顺佛语故」,《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都赞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专一不杂乱的执持名号,就能够今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殊胜利益。这样的利益诸佛都在一齐赞叹、一齐证明,也鼓励我们要专一念佛。我们如果不专一念佛,不专修而杂修的话,那就是不顺十方诸佛的劝导了。

 

       「无有惭愧忏悔心故」,修杂行的人其实没有真正的惭愧忏悔心,唯有专修念佛的人才具有惭愧忏悔心。这样说来,虽然我们没办法达到三品的忏悔,可是如果专一念佛,就等同三品忏悔,达到三品忏悔的功效。

 

《往生礼赞》「忏悔方轨」说:「虽不能流泪、流血等,但能真心彻到者,即与上同。」

前所说三品忏悔,属要门自力杂行之人;後所说「真心彻到」,即是弘愿门真心「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之念佛人。

 

       三品忏悔是靠自己的力量,以我们而言是达不到的。

 

       而且靠自己的力量,即使现在达到了,但是以後还是会再犯,不犯这个也会犯那个,因为贪、瞋、痴并没有断除。後面所讲的「真心彻到」就是指弘愿门,真心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专一念佛的人,就是这里所讲的「真心彻到者」。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意即:
「信受极善最上之法,能度我极恶最下之根机,而欢喜称名。」

 

       「欢喜称名」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才会「欢喜称名」。

 

       所谓「信受弥陀救度」就是信受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万德洪名,阿弥陀佛本身是佛中之王,他的慈悲彻底,能力也最彻底。所以就佛来讲,就名号来讲,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善、最上的法,能够救度我们极恶最下的根机──连下品忏悔也达不到,甚至并没有真正、真心忏悔的这一种根机。

 

       这样的信受,就是「真心彻到」。

 

忏悔之目的在於消除业障,断除罪根,以出轮回。
但能念佛,即能消除业障而出轮回生净土证佛果,
功能等同於「上品忏悔」与「实相忏悔」。

 

       一个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是怎样相应於「真心彻到」呢?一方面是信受「机、法」,信机、信法就是有「深心」,真信的心,也就是「至诚心」的内容。所以有「机法两种深信」,就是「真心彻到」。

 

       那如果没有信机跟信法,只是惯性的常念佛,或者临终的时候才念佛,这样也等同真心彻到。为什麽?真心忏悔的目的就是要「消业障、出轮回、成佛果」,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跟真心忏悔与上品忏悔及实相忏悔一样。这个就是讲方法论了,只要懂得方法,即使不懂得原理,也没有真心的要那样做,可是依照那个方法去做,就达到那个效果了。这样岂不是跟懂得道理而真心去做,最後结果都是一样的。

 

       我来讲一个「大石乘船」的譬喻。

 

       在古印度时代有一位那先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有了神通的罗汉。当时的国王叫做弥兰陀王,弥兰陀王对佛法很敬重,尤其对那先比丘很尊敬,经常请那先比丘到宫中为他以及他的皇亲贵族宣讲佛法。

 

       有一天弥兰陀国王问那先比丘说:「如果一个人一生之中没有遇到佛缘,不知道学佛修行,也没有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他是遇到恶人恶境,因此一生从无善行,反而是造恶多端,五逆、十恶、谤法,无所不造,而且根本都没有惭愧心。这样的一个人,死了之後应该要堕落地狱的。可是这个人,临终的时候念了几句佛号,却也能够避开地狱的果报而往生净土,不必受平生所造业的果报,这似乎有违因果,我实在信不来。」国王又说:「一个人在生的时候,只是杀害一条性命,死了之後也要堕落地狱,这一种因果法则我也相信不来。」

 

       那先比丘听完了国王的问题之後,就说:「请问国王,如果拿一粒小小的石头,放在水面上,它是会浮在水面上,还是会沉下去呢?」

 

       国王回答:「当然会沉下去,因为石头的本性就是会沉的,因此不管是大石头或是小石头,一旦放在水面上的话,一定会沉下去。」

 

       那先比丘又问:「如果有一百颗大石头,把它放在船上,它会沉下去吗?」

 

       国王回答:「当然不会,因为是放在船上呀!」。

 

       那先比丘又进一步说:「同样的道理,一个一生做恶多端的人,罪业非常的重,死了之後应该堕落地狱,不可能超脱的,就好像一颗大石头,照说一定会沉入水底,不可能浮起的。可是那个人如果临终的时候念佛,靠佛的慈悲,还有佛的愿力、功德力的救度,他就不会堕落阿鼻地狱,甚至会出离六道轮回,往生成佛。这就好像把一百颗大石头,放在船上,它不但不会沉下去,还能藉着船的运行而到达彼岸。」

 

       那先比丘又说:「一生只害过一个人,罪业相对没有那麽重,但因为他没有靠佛的力量,所以就随着自己的业力堕落地狱,就好像一颗石头虽然体积小,但因为不是放在船上,所以就随着这颗小石头的重力而沉入水底。」

 

       弥兰陀王听了这个譬喻就恍然大悟,欢喜合掌的说:「善哉!善哉!」他相信了,疑问也获得消除了。

 

       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又称「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众生内心都充满了贪、瞋、痴、慢、疑的业力种子,只是有的善多恶少,有的恶多善少,甚或一生做恶多端,不曾行善积德,可是绝对没有谁会是一生都在行善积德,不曾做过坏事的。

 

       众生出生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有共同的业,共同的本质。也就是说,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都有烦恼、有罪业,这些烦恼罪业虽然各有轻重,好像石头有大有小,但只要有罪,就必定还要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可是如果有佛力让我们依靠,那不管轻罪、重罪,都能够解脱;如果没有佛力让我们依靠,那不管轻罪、重罪,都不能解脱,依然都要再沉沦。

 

       所以,如大小石头乘船,自然通通不会沉入海底而能一齐顺利到达彼岸。同样地,我们学佛的人,尤其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要自觉自己是一个五浊恶世的罪恶凡夫,就像刚才譬喻里所讲的大石头一样,甚至於不只一颗大石头,是百颗大石头。其实我们的大石头无量无边,因此必须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大船,才能从六道苦海的此岸到达涅盘安乐的彼岸,也就是极乐世界。因此我们要真心的念佛,这才是所谓的「真心彻到」,真心的乘坐在阿弥陀佛的本愿船。

 

       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可以就佛和众生这两方面来讲,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毫不虚假的,如同金刚永不改变,而我们众生愿生极乐世界,仰靠弥陀的救度必须也是真心不虚假,诚心、诚意、实实在在的出自内心,救度的阿弥陀佛与被救的苦恼众生都是同样的真心。就好像我们人坐在船上,这艘船是真的要让我们搭乘到达彼岸,而我们也真心诚意地坐在船上,依靠船,不离开船,这样船跟人、救与被救,就一体不离,永不分开,同时到达彼岸。

 

弥陀佛名亦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六字洪名,它的功能也像《往生咒》一样,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就是能够拔除我们的贪、瞋、痴、无明,让我们离开六道,往生弥陀净土的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咒」的意思,《往生咒》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的咒,其实这一句弥陀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往生咒》也是阿弥陀佛的心咒,但是《往生咒》的功能在弥陀名号当中都已具备,念弥陀名号反而直接、单纯、简单、方便。

 

《观经》又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观经》原名为《观无量寿佛经》,另一种名称为《净除业障生诸佛前》。因为《观经》最後的《流通分》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持佛名、执持名号,就是《观无量寿经》的核心与重点,只要能执持名号的话就能够净除业障,就能够往生极乐。因此《观经》另一个别名就是《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故《观经》明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直超弥陀佛国,往生报土。

 

       如果名号没有拔除业障根本的功能,没有净除业障的功能的话,怎麽能够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而往生极乐世界呢?

 

故道绰大师说:「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既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

 

       「一念」能够灭生死之罪,我们岂止一念,我们是常常在念,那念佛人岂不是恒常忏悔的人呢?

 

善导大师也说「念念称名常忏悔」,若常念佛,则自然成为常忏悔人、常惭愧人,如同「实相忏悔」,亦名为「如实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是实相法,称名即是实相忏。实相忏如阳光出,群暗消,一切重罪无不灭除。其余忏法,凡夫行之,只能灭小小罪,而且有时处诸缘诸般限制,故远不如称名念佛。

《大集经》:「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真能得度生死,有什麽罪不能忏呢?要我们真心忏悔,以我们的根机是做不到的,都是忏了又犯,只有「称名念佛」我们做得来。只要一辈子的称名念佛,即使没有真心,它的功能也等同真心一样。

 

       世间真正的善是什麽?真正的恶是什麽?真正的善就是净土宗宗风所讲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反过来说,不信受弥陀救度,不专称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的话,不仅没有超脱生死轮回,只要遇缘,所有的恶事都会做。

 

       所以,一个大慈善家如果不念佛往生,他最後还是输给一个回心念佛的恶人;一个恶人临终能够念佛往生,胜过一辈子行善的大慈善家。同样的,出家不学净土法门输给在家,在家能学净土法门胜过出家。

 

       最後,希望大家怀着惭愧忏悔的心,专称弥陀佛名,如同宗祖善导大师所讲的──「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五年元月七日、十一日,二月二十、廿一日於弘愿念佛会开示

(注:本文已编入净土宗「四不」一书 )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