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五)
今天继续上次的讲题「第十八愿善导释」
(补充讲义:)
23.此四十八字愿成释,前六句因位本愿,後六句果上胜益,因果相依相摄。
凡因果相依而立,因必具果,果必具因;若唯因无果,唯果无因,则失因果之所以为因果之理。
「四十八字愿成释」是善导大师特别以四十八个字来解释第十八愿以及第十八愿的成就文,这叫作「愿成释」,也可以说是第十八愿「因」和「果」的取意之文,取其意而简要明了的解释。这简要不繁的「四十八字愿成释」对净土宗来讲,可以说是根本,非常的重要。请大家合掌一起念一遍: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前六句因位本愿:前六句是解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根本愿──第十八愿,是有关法藏菩萨因地所发根本愿的内涵。
後六句果上胜益:因为法藏菩萨已经证果成圣,因此後六句是解释弥陀法性法身的本体,以及方便法身的名号,也就是弥陀体、相、用的殊胜功能,以及应用的目的。
因果相依相摄:第十八愿总共三十六个字,善导大师以二十四个字来解释;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总共四十个字,善导大师也以二十四个字来解释。第十八愿的「因」与成就之後的「果」,是相依相摄的,「相依」就是互相依靠,「相摄」就是彼此包含,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第十八愿的目的就是要成佛度众生,所以第十八愿不是为了第十八愿,而是希望将来能够成就,达到「因」所设定的目的。所以「因」依靠着「果」,包含着「果」。同样的,如果没有「因」,就没有所谓的「果」,所以「果」之所以有果,是依靠「因」,以「因」为根本而来的。同时「果彻因源」,「果」是跟「因」通达,贯彻到因,与因一体不离,因与果是一而二,二而一。也就是「果」是从种子而来的,所以「果」不离开种子,通达种子的功能。
在唯识论典当中,有一部论叫作《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八卷就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也就是说起心动念也好,言语举止也好,一旦做出去,将来必定会结果。「已作不失」,不可能有这个「因」,而没有那种「果」;「未作不得」,如果没有那个念头,没有那个言行,自然不会得果。所以,不论所种的是善也好、恶也好,除非不种下去,如果种下去了,三业行为是善,将来有一天必定会获得快乐的果报;三业行为如果是恶的话,有一天必定会惨遭痛苦的果报。不论重业轻业,善业恶业,有业就有报,今生不报来生报,来生不报後生报。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种什麽「因」得什麽「果」,这是佛教的特点,也就是善恶因果报应论(因果论)。宇宙当中,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而成果,依靠种子,假藉种种的缘而成就果报;而这个「果」又成为「因」,等待其他众缘的和合,又成为「果」。所以宇宙无穷无尽的森罗万象,彼此都是相依相摄,因此说「因果相依相摄」。
凡因果相依而立,因必具果,果必具因;若唯因无果,唯果无因,则失因果之所以为因果之理:凡是因果都是互相依靠才能存在的,因必定具备果,果也必定具备因。如果宇宙当中没有「因」,或只有「因」,而将来没有「果」;或者是有「果」,但是它是突然出现的或是人所创造的,并没有开始的「因」,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失去因果之所以为因果之理。
因果是宇宙运作的原理与轨则,除非不动,一旦动了,未来必定会形成一个结果。三业行为中,不论是看得到的身业、口业,乃至看不到、听不到的意业(起心动念)也好,一旦三业产生了,就必定会导致将来的「果」,差别只在是善还是恶,是大还是小而已,任何人起一念、发一言,立即遶遍全宇宙,然後回归自己身心上,这就是所谓的「自作自受」,因此对我们而言,可说每一天都是受报的日子。
譬如我们心怀悲悯、同情他人,这个无形的心念还没有说出去、还没有做出来,但是它已经遶遍全宇宙,将来自己一定会获得好的果报;如果瞋恨他人、对他人诅咒,即使是内心诅咒,未形之於口,举止也没有显现,可是依然有果报。而这个果报不是我们诅咒而他人受报,而是我们起了负面的心念,自己承受那个果报。
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不见得有重视善恶因果报应,乃至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虽然婆罗门教也有谈到,但总不如佛教谈得正确和细致。宇宙本来就有这样的活动性因果轨则,只是少有人证悟到。彻证宇宙真理、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释迦牟尼佛证悟到了,因此将他所证悟到的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宣说出来,让我们信受而知所取舍,就这样而已。所以因果法则并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创见,而是释迦牟尼佛的发现。
因、果之间还有一个「缘」;「因」就像种子,「缘」就像土壤、阳光、肥料、水份,之後才会结「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除此之外,「缘」也很重要,种子如果一直放在仓库里面,它永远也不能结果。假设我们过去世因为无明而做了坏事恶事,那要如何避免恶果呢?就是要尽量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不要有那个「恶缘」,自然就没有那个「恶果」。如果以前就是存着爱心,说好话、做好事、援助别人、为人设想,甚至肯吃亏、不计较,这已经种下了好的种子,那必须让这个「善因」有充分的善缘,使那个「善果」能够早一点产生,同时「小因」获得「大果」,让这个「果」更加地茂盛。总之,生而为人要尽量接近善人、善缘、善事,同时尽量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成为一个好人。
世出世法当中,唯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而且是宇宙真理。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起心动念都能够称念这句名号与之结合在一起,岂不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当下跟阿弥陀佛身心都融合在一起!
如果以阿弥陀佛的成佛来说明因、缘、果的关系的话,阿弥陀佛是以发四十八愿为「因」,然後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经过永劫的修行为「缘」,然後在十劫以前成佛为「果」。所以说阿弥陀佛的发愿为「因」,修行为「缘」,成佛为「果」。那我们众生呢?是念佛为「因」,佛力为「缘」,往生为「果」,所以都符合因果的道理。只不过因果有「自作自受」(自因自果),也有「他作自受」(他因自果)。
什麽是「自作他受」?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所修的行,都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回施给十方众生,让十方众生有功德可以偿还业障,有功德可以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同时到极乐世界能够快速成佛。所以对阿弥陀佛来讲是「自作他受」。
对我们众生来讲,这个因果就是「他作自受」。因为这句万德洪名,不是我们凡夫所累积的,我们也没有力量累积那样的功德,我们有的只是造罪造业的心而已。
阿弥陀佛把万德洪名赏赐、回向给我们,我们信受弥陀名号的慈悲救度,专称弥陀慈悲救度的名号,自自然然就有了「缘」。什麽样的「缘」呢?「佛的力量」的这个缘,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乘我愿力」。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以三十二个字来解释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专称弥陀名号,自自然然就是「乘我愿力」了。从阿弥陀佛那边来讲是「乘我愿力」,从众生这边来讲是「乘彼愿力」,也就是乘佛愿力。只要念佛,自然依靠上了阿弥陀佛的功德力(救度力量);以阿弥陀佛光明摄取不舍的救度力量为「缘」,因缘和合,自自然然就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果。
往生弥陀净土代表什麽?就是「成佛」。所以「往生」是简略的说法,完整的说是「往生成佛」。
因为极乐世界是弥陀的报土,具足「自受用」与「他受用」。自受用、他受用的当中,就泯除了自、他,泯除了正、反,就没有所谓「自己」、「他人」,或者「圣人」、「凡夫」的观念。所以到了极乐世界,就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无量寿、无量光。
《阿弥陀经》就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寿命」是指整体来讲的,寿命既然同佛无量寿,那外相、功能(无量光),自然也含纳在其中,所以说「念佛往生成佛」。
念佛自然就会往生,自然就会成佛。当然,这是因为乘靠着弥陀愿力,靠着光明名号摄取不舍的「缘」,因、缘、果都相依相摄。
阿弥陀佛是愿行圆满而成佛的,四十八大愿之「愿」,兆载永劫无量德行之「行」,如果这当中有一愿不圆满,有一行不具足,那阿弥陀佛的因、缘就有缺陷,就不会有阿弥陀佛这个果报、果体,所以「愿行圆满而成佛是弥陀因果」。「念佛往生而成佛是众生因果」,弥陀已成佛,所以不论任何众生,念佛必往生,这是因果自然之理则。
既然必定往生,对我们众生来讲,是应该庆喜的。因为这不只是我们人生的目的,也是我们学佛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学佛的目的都在念佛当中达成。而追究其「因」,是因为阿弥陀佛成佛,我们众生才有可能达成这些目的,可以说阿弥陀佛成佛的因果,对我们来讲,意义非常的深,而且非常的重大。
24.此四十八字愿成释,四字一句,文法严整,意义完备,无欠无余,不可加减,一旦加减,则文不顺、意不全,故法然上人言:「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既结为「四十八字」,自不可加减,况言「四十八愿之眼」,结成「四十八字之文」乎!
此四十八字愿成释,四字一句,文法严整,意义完备,无欠无余,不可加减:古言「文以载道、文以传道」,对於阅读载道之文、传道之文的我们来讲,是要信道、行道、证道。文有长、短,意有圆、缺,这「四十八字愿成释」就文法来讲,前六句、後六句,每句四字,刚好四十八字,要再增加一字或减少一字都不容易,而且一旦增减,严整的文法就破坏掉了。同时这四十八个字,字虽四十八,对於「本愿」以及「成就」的内涵,都是圆满具备的。所以就文法来讲、就意义来讲,没有欠缺,同时也不需要加减,也不可以加减。
为什麽这麽强调呢?因为有人引用这「四十八字愿成释」,将後六句的前两句「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八个字,略掉「世」这个字,变成「彼佛今现在成佛」七个字。他们为什麽要这样变更呢?他们说这个「世」是指五浊恶世,这个世间是有漏的,而阿弥陀佛是无漏的,所以不可能在有漏的世界成佛,而且世间意理比较肤浅、不深妙。
其实,这个「世」也不一定是指娑婆世界,可说是极乐世界的「世」,同时阿弥陀佛成佛是无所不在的,既在清净世界成佛,但也不离在有漏、有染的世界来广度有漏、有染的罪恶生死凡夫,何况阿弥陀佛的成佛本来就是为了要救度罪恶生死凡夫。所以法然上人就说「此四十八个字为四十八愿的眼、肝、神」,於此可见,这四十八字是四十八愿的精神、骨髓,是四十八愿的核心、纲要,非常重要,是不可轻易改动的。
《孟子》有一句话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一段话对我们读书、求学问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指导性的文字,尤其阅经、体会佛说的文意,更应该如此。
「不以文害辞」,看经总要去体会经文真实的意义,涵咏在心中,然後根据经文意义去宣说,如果拘泥字面的文字,而误解了词句的内涵,即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所以说「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也不可拘泥词句文字的内涵,而误解了作者写这本书的本意。总是要前後细细的思惟,融会贯通,体会作者的本意。
所以我们看书,尤其是读经,都不能依文解义。依文解意就「三世佛冤」,尤其对於佛所说的,或者祖师的论释,都不能轻易更动、改变。即使自己有所不知,只能存疑,客观的来看待,不能主观的加以评断,或者否定。
善导大师当初特别以这四十八个字来解释因愿及果德,可说大师当初为文的心是很崇敬、很殷重的,非草率,非随兴。也因此这四十八个字不仅文法严整,意义也完备,无欠无余,所以不可有任何加减。
法然上人对这「四十八字愿成释」非常的珍惜、重视与赞叹,因此说它是四十八愿的「眼、肝、神」,而且要「称於口、浮於心、寓於目」;法然上人同时也常以这四十八字来传写给他的弟子们,作为法脉相承的证明。
这四十八个字也可说是净土宗的宗旨,也是净土法门的眼目与手足。净土宗讲什麽?在这四十八字当中;净土宗眼睛在哪里? 在这四十八字当中;净土宗要如何落实、实践?也在这四十八字当中,所以这四十八字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们要像法然上人所讲的,要「浮於心,寓於目,称於口」,意思就是要把它记下来,同时常常去宣说、阐释,自信教人信。
25.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大经》言: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这一段问答对我们来讲可说心有戚戚焉,为什麽?有心之人应该都会这样问。
当释迦牟尼佛对阿难尊者介绍法藏菩萨如何地悲悯十方众生,如何地为十方众生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如何地以不可思议兆载永劫具足菩萨无量德行,法藏菩萨不成佛便罢,如果成佛的话,那是全人类的救星──不,是十方世界、十方众生的救星。所以阿难尊者听完了法藏菩萨修行的因果,急切地想要知道这一位伟大的人物到底是已经成佛而灭度了呢?还是还没有成佛?还是已经成佛现在仍在?简单来讲,阿难奉问,自含二疑:一、正觉成未成之疑:这位伟大的人物祂成佛了没?二、成佛现不现之疑:再者,现在还在不在?
这二个疑问之中,还包含有三个涵意:
第一,若未成佛,即得救尚远。如果法藏菩萨还没有成佛,那到底他什麽时候成佛?他成佛的时间还要多久?自己能不能有这个福报可以遇到?
第二,若灭度即业重,解脱无期。如果他已经成佛,而且也已经灭度的话,那自己可说是非常的悲哀。有一首偈说:「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後我出世;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我想末法时代的学佛者,都有这样的感慨、悲叹。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我们不晓得轮回在哪一道,现在好不容易我们得生而为人了,可是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所以出生在佛前、佛後,不能遇到佛,跟佛就没有相遇、亲近的缘,可见自己佛缘不深,应该要深切忏悔。
第三,若今现在,即有希望。
释迦牟尼佛就回答说:「今已成佛!」
「今已成佛」这四个字对我们来讲重不重要?(众答:重要!)。阿弥陀佛的成佛这一件事重不重大?(众答:重大!)。阿弥陀佛成佛是法界大事,因为十方众生都应该因为阿弥陀佛的「今已成佛」而解脱,也同样跟阿弥陀佛成佛。
以世间来讲,古时国王登基时会普天同庆,现代有人当选总统、当选市长了,支持者会踊跃欢喜,乃至生日就会筹办宴席。然而真可普天同庆,甚至法界同庆、十方众生欢呼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成佛」。
因为世间的现象再怎麽样都是无常、生灭的,只有「阿弥陀佛的成佛」是现在佛,也是永远的佛,是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救星。「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法界的所有众生都应该念佛,都应该蒙受弥陀的救度,更应该对弥陀的「今已成佛」出自内心深处的庆幸、欢呼、喜乐,而全身心的归命「今已成佛」的阿弥陀佛!
《三宝歌》说:「人天长夜,宇宙黮闇,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光明与希望,离苦与得乐,都寄望在法藏菩萨的成佛;如果法藏菩萨还没有成佛,那宇宙将永远黮闇,三界火宅的煎迫,将永远无法解脱。如果法藏菩萨已经成佛了,那就是离苦、安乐、光明与希望之所寄。所以宇宙黮闇、众苦煎迫,都要靠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来启以光明,都要靠阿弥陀佛的功德来济以安宁。
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最终如果没有宣说阿弥陀佛「今已成佛」的弥陀救度法门的话,那释迦牟尼佛可以说是白白的来到了这个世间,没有达到成佛的目的。因为成佛是要广度诸众生,尤其是不能够被救的众生,更需要靠佛来救度;越不能够离开三界六道的众生,越需要佛的援手,所有法门中能达到这个目的的,就唯有法藏菩萨的「今已成佛」,所以净土法门是救度所有众生的法门。
遇到佛法未必能够解脱,可是遇到净土,任何人百分之百一定能解脱。如果遇到净土法门,还在忐忑不安,担心自己能不能往生,那就是遇而未遇,逢而不逢;遇到净土法门,还认为要达到什麽境界、条件才能往生,这个都是错解净土法门了。
净土法门是所有众生都能够往生的法门,不论圣、凡、善、恶,在家、出家,会修行、不会修行,是只要遇到,必定今生解脱的一种法门。所以,念佛人弘扬净土法门,如果还强调要累积多少的功德、要成就多高的功夫,其实都是还不知净土、错解净土。这样的强调,可说如同拿一把刀割掉十方诸佛的广长舌。阿弥陀佛既已成佛,宇宙任何一个众生都应该解脱,也应该往生成佛,所以「阿弥陀佛的成佛」其事重大!
阿难又问:「其佛成道以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小经》亦言:「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
自从成佛到现在经过多少时间呢?佛陀回答说经过十劫的时间。
「劫」这个字在印度来讲是数目字的单位,而且是最高的数目单位。用「劫」来形容的有「盘石劫」、「芥子劫」,这在《第十八愿讲话》第61、62页有说明。「劫」又分为「小劫」、「中劫」、「大劫」。一般而言,一个「小劫」是几年呢?大约一千六百八十万年。这多不多?(众答:很多!)。这不算多,当然就人间来讲,「劫」都是非常长的时间。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大约有三亿三千六百万年;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大约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万年,这是一个「大劫」的时间。可是在其他的经典也有说八十个「中劫」为一个「大劫」,那这样一个「大劫」就要二百六十八亿八千万年。也有说四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那这样一个「中劫」大约六亿四千万年;八十个「中劫」为一个「大劫」,那这个「大劫」就是五百一十二亿万年。可是不管是哪种算法,总之「劫」的数目非常高。但是,纵然「劫」的数目非常的高,还是可以算,如果是「阿僧只劫」,或者「三千尘点劫」,或者「五百微尘劫」,那已经超越了数目,而且也超越了想像与形容。
《庄严经》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於今十劫。」
前面是《无量寿经》中阿难问阿弥陀佛这尊佛的过去、现在、未来,但是在《庄严经》却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法藏菩萨所成的这一尊阿弥陀如来其实成佛是久远旷劫以前的事,甚至超越时间,所以说「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超越时间,所以说「无生无灭,无始无终」,因此不能用过去、未来或现在来论断。那为什麽说「西方」?为什麽说「十劫」呢?经文又说:「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於今十劫。」是因为这一尊佛悲悯十方三世的众生,所以屡次地再度发愿、修行,然後显现在某个方位,目的就是要令众生启信、令众生解脱。
就这段经文来看的话,所谓三世就非三世,因为无始无终,久远元初的永远佛,所以「现在佛」就是「永远佛」。所谓「西方」即非「西方」,但以酬愿度生,故特现在西方,是於无方所中显示方所,因此「西方土」就是「十方土」,「西方佛」就是「十方佛」。关於「弥陀成佛,现在西方」的「西方论」,有几个名词:
指方立相论:西方说,无边说;平等观,差别观;此土入圣,彼土得证。
这几个名词,我引用前人的解释来作说明。
由阿难的启问,世尊的回答,可以知道安乐净土所在之处。关於阿弥陀佛的净土位於西方,古来有很多的议论。或说这是释迦牟尼佛方便之说;或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也就是说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都在我们的心中;或说娑婆就是寂光土,离开娑婆的此土,别无极乐的西方世界……等等这些,可说议论百出。
但是以我们净土宗来讲,就是遵守「指方立相」(指出方向,分辨色相)的纲格,「指方」就是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指出「西方」;「立相」就是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
所以「指方立相」是我们净土宗的纲格,而不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或说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常寂光土,所以没有「西方净土、十方净土,净土都离不开自心,离不开娑婆」这些说法,更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一种「方便说」。
关於极乐净土的所在,为什麽会生起种种的议论呢?因为在同一部《无量寿经》当中有说极乐净土是「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又说「恢廓旷荡,不可限极」。天亲菩萨也在《往生论》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而《大经》在另一段文中又说:「现在西方。」净土既然是恢廓无边无际的话,就不能只限於在西方。一方面说「无边」,一方面说「在西方」,完全是相反之说,就难免会引起议论。
这样相反的解释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平等」与「差别」的两种观点。
从「平等观」一面来看,本来没有所谓「净」与「秽」的差别,从这看法来说,净土可说是「恢廓旷荡,无边无际」的。
若从「差别观」一面看,就如「证悟的佛」与「迷妄的凡夫」,当然有所差别。因此「以凡夫迷妄为因」所成的娑婆世界,跟「以佛愿行圆满为因」所成的极乐净土,就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阿弥陀佛净土何以在西方十万亿佛土彼方的原因。
以人类做譬喻,就「平等观」来说,西洋人与东洋人同样都是人类;但就人种的「差别观」而言,两者之间存有很大的差异,其道理是一样的。
「平等」与「差别」二者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本体是一,无二也无别。就人类、人种来讲,也就是人类之外没有人种,人种之外也没有人类的存在。
同样,如来的净土,「有限的西方说」跟「无限的广大说」,也只是表示同一物的两面,一体两面,一个非两个。「差别」跟「平等」也就如同波浪和海水,风平浪静时的海是水,惊涛骇浪时的海也是水,波浪没有离开水,「差别」也没有离开「平等」。即不离无限而有限,不离有限而无限。虽然有限不是无限,但无限包含了有限。所以有限在无限之内,但有限之内没有无限。
为了显出这两面,在《大经》之中才会有这两种说法。
就净土说明「有边」跟「无边」的两种说法,已如前述,然而在佛教不同的宗派当中,在说明净土的时候,圣道门是倾向於从「无边」说起,而净土门则是倾向於从「有边」开始。
圣道门强调「此土入圣」,也就是在这娑婆世界修行,在娑婆世界入圣证果的教门,所以先体悟平等的道理,然後再出差别门比较方便。就净土门来讲是「彼土得证」,也就是到弥陀净土之後,才入圣证果的教门,所以先从有限差别渐进之後,才入无限平等。
以上是从「差别」方面来说,有净土、秽土的差别;然而,十方世界中为什麽极乐世界特别指向西方?这也是以差别界为中心的说明。因为我们这个差别的世界,「东方」表示万物的发生,「西方」表示万物的归趋,例如日是出於东而没於西。阿弥陀佛选择含有归趋意义的西方,特别建设安乐世界,订为我们最後的安住处。人生之夕到来之时,我们的识心就要静静的回归西方弥陀慈父的佛国,在那里有数不尽的怀慕之情。
关於净土之处的议论,大体如此,不过若再进一步深入来说,这是我们还在迷中的凡夫所不能推知其究竟的事,我们只有仰信从西岸上不断传来弥陀悲切的呼唤声而已。
这一段「指方立相论」,是就平等、差别观,有边、无边论,此土入圣、彼土得证等来做阐述。接着引用《安乐集》下卷第四大门,有关昙鸾大师信愿、修行及他最後往生的殊胜瑞相来作为结论。
《安乐集》说:「昙鸾法师,康存之日常修净土。亦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法师曰:「十方佛国,皆为净土;法师何乃独意注西,岂非偏见生也?」法师对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念力须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虽复难者纷纭,而法师独决。是以无问一切道俗,但与法师一面相遇者,若未生正信,劝令生信;若已生正信者,皆劝归净国。是故法师临命终时,寺傍左右道俗,皆见旛花映院,尽闻异香音乐,迎接遂往生也。」
昙鸾大师健康存在的时候就专修净土法门,毫不动摇。当时的皇帝就指责他,问他说:「十方都有佛国,十方都有净土,你怎麽舍弃掉其他九方的净土,而偏偏独锺西方的弥陀净土,这岂不是有执着偏见吗?」这里所指的皇帝,不是南朝的梁武帝,就是北朝的北魏皇帝,这两位皇帝对昙鸾大师都非常的恭敬,尤其梁武帝曾向着北方顶礼昙鸾大师,赞叹他是肉身的菩萨,北方的皇帝也赞叹昙鸾大师是神鸾不可测。这可说「不打不相识」,两位君王因为还没有完全了解昙鸾大师,所以来跟他辩论,经过一番辩论之後,才晓得昙鸾大师学问之深、道德之高,修行专注真的令人钦佩,所以南北皇帝都来恭敬昙鸾大师。
昙鸾大师那个时候怎麽回答呢?昙鸾大师说「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我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没有智慧,只有罪业。在他所写的《赞阿弥陀佛偈》最後的地方就说:「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途。」昙鸾大师被两位皇帝这麽样的恭敬,可是他自觉自己是一个起心动念都是跟地狱相应的人。
接下来他又说「未入地位,念力须均」:还没有进入不退转位,甚至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因此信仰、修行都必须专一不杂。应「如似置草引牛」:就好像放草来引牛吃草,这譬喻什麽呢?「草」譬喻极乐世界的庄严,以极乐世界的庄严来引起十方众生的欣慕之心;我们就像「牛」,对牛来讲,草是放在槽枥,「槽枥」譬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恒须系心槽枥」:这颗心就要常常挂在西方极乐世界,而不是说十方都有净土,所以有时候向着西方,有时候向着东方,有时候向着南北方,这样就不能依附。因此昙鸾大师说「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怎麽可以随便地什麽地方都可以,而没有一个固定的归宿呢!
「虽复难者纷纭,而法师独决」:虽然来跟他辩论的人不少,而且理由也很多,但是昙鸾大师都决定不移。这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之所退失牵动也」,不受它们影响而退失,不但不受退失,而且也不受牵动。
「是以无问一切道俗,但与法师一面相遇者」:所以不管出家众、在家众,只要跟昙鸾大师相见,如果对方还没有信佛,昙鸾大师就会劝导他们信佛;如果已经信佛的话,昙鸾大师也会劝导他们要专心一意、归向西方极乐世界。
「是故法师临命终时,寺傍左右道俗,皆见旛花映院,尽闻异香音乐,迎接遂往生也」:昙鸾大师由於这样的专心致志,所以在他临终的时候,玄中寺附近的出家众及在家众,都看到空中有宝旛、莲花充满了整个寺院,而且都闻到了世间所没有的香味,听到了天乐等来迎接昙鸾大师,昙鸾大师就在这样浩浩荡荡佛菩萨的迎接之下往生极乐世界。
有一首偈说:「念佛临终见宝台,宝幢宝盖满空排;弥陀势至观音等,合掌相随归去来。」这样殊胜的境界,我想大家都很盼望吧! 那就要「恒须系心槽枥,不得纵放全无所归」。
有关「十劫久远论」,阿弥陀佛成佛已经十劫,可是从其他的经典来看不只十劫,而是非常非常遥远的过去。这里我也引用前人的解释来说明一下:
十劫久远论:十劫成佛说,久远成佛说;赴机十劫,常演十劫,十久两实。
阿难尊者提出了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时间多长的问题,世尊回答说:「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然而关於阿弥佗佛成佛的时间,也有种种议论。或有人引用本文说是「十劫」,或有人说是「久远」,此二说应如何会通呢?可说「十久两实」,两说都是真实。
《大经》文面清楚地说是「十劫」,何以又立「久远义」呢?我们先对此疑做说明。
先举「久远」文证:《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说:三千尘点劫的往昔,有一位佛叫作「大通智胜佛」。这位佛还没出家之前,有十六位王子。在父王成道之後,十六位王子也通通得道成佛。
有关「三千尘点劫」,《法华经》是这样说的:在很遥远很遥远的过去,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一位佛叫大通智胜如来,这位佛自从灭度到现在,已经非常非常的久远了,怎麽样的久远呢?没有数目字可以计算,也超越了形容、想像,譬如把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呢?有十亿个太阳系那麽多。把这麽多的大地磨成细粉,把这些细粉、这些微尘从西向东,经过一千个国土就落下一个微尘,又经过一千个国土落下一个微尘,这样从西到东,一直把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通通下完了,这些数目有多少?释迦牟尼佛就反问弟子说,如果有高明的数学老师或者是学生,他们能够算得出来,晓得它的边际跟数量吗?根本不可能,也无法想像。释迦牟尼佛说:「好,再进一步把这一些有下到和没下到微尘的所有国土通通磨成粉,一粒微尘算一劫,这位大通智胜如来所灭度的时间,比这些劫数还要超越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只劫。」
这位大通智胜如来成佛的时候,十六位沙弥那时候也成佛。这十六位沙弥当中,有一位在西方成佛的,叫作阿弥陀佛。可见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是多久了?是三千尘点劫,成佛久远的三千尘点劫之前。从这说明看来,阿弥陀佛是「尘点久远的古成之佛」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楞严经卷五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也说:「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以这段经文跟《无量寿经》的十二光佛比较,更可清楚的知道所说的就是阿弥陀佛。依据这些经文的证据就可确定阿弥陀佛是「久远实成」的古佛。
有关「久远成佛」之意,已如前所述。本经的「十劫」之文又该如何解释呢?有所谓的「赴机十劫」或「常演十劫」的解释。
「赴机十劫」:是「赴机」与「应机」之言,也就是阿弥陀佛是久远成佛之说虽属真实,但因为实在过於遥远反而会引起众生的怀疑。为了相应众生的根基,因此十劫之前再度示现法藏菩萨发愿修行而成佛。
「常演十劫」:所谓「十」这个数目字是常用的满数,「十劫」只是举出一个常用的满数而已,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十」此数只是好用,所以就说「十劫」,实际上阿弥陀佛是久远的古佛。
「十劫」、「久远」所表示的无非说明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经过一次、再一次连续不断地示现成佛,所以是久远实成的古佛。「成佛以来十劫」之说乃是果後的方便,显示阿弥陀佛的誓愿,也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而必定要使十方众生解脱生死往生成佛,而一再地示现。
所以「久远」与「十劫」之佛其实是一体的,没有什麽两样,只是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一再地方便示现,就如前面《庄严经》所讲的:「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於今十劫。」
有关「十劫」和「久远」的彼此关系,就谈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2013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