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上)
一、志工的定义
志工的定义,「志」就是志愿,「工」就是工作。
简单来说,志工就是志愿从事某一项服务工作的人,以这项服务工作为志愿的人。
这个志愿是出自於自己清醒的头脑、思辨的能力,内心的虔诚、自动自发的志愿。并不是头脑不清楚、盲目的,或勉强性的,受人压迫的行为。
「志工」是个人自由的意志主动所发的志愿,不是义务,也不是法律的责任,是自动自发,为他人、为团体、为社会、为国家的利益,奉献自己的智慧、经验、体力、时间。而且不获取任何报酬,朴实真挚无私无我的奉献,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付出,这是志工最基本的发心。
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他的个性,也有他的专长。如果个性能够往好的方面发展,就会给自己带来好的成就;专长如果能够无私的付出、奉献,就能够贡献给更多的人,甚至给整个社会、国家带来更大的力量。
二、佛门的志工
(一) 佛门志工是发菩提心
大乘佛教的根本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佛门的志工来讲,志工的志是「发菩提心」,志工的工是「行菩萨道」。
发菩提心是学佛的根本,《华严经》就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可见发菩提心是多麽的重要。学佛修行,不论是依据圣道门或净土门,一旦学佛都要发心,发心就是发成佛的心,也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发菩提心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且是以「下化众生」为终极目标。也就是说,上求佛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能力来下化众生。我们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必须先发这个心,就好像要先种下种子,将来才能够开花结果;如果没有先下菩提心的种子,则再怎样修行,都不能开成佛的花,结成佛的果。因为我们学佛就是要成佛,所以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就不是真正的学佛,反而是增长生死轮回的魔业。
(二)佛门志工是行菩萨道
佛门的「志工」就是行菩萨道,也就是「菩萨行」。今天大家发心来担任志工,就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因为已不是坐而言,而是起而行。只要是教团的活动,志工们都是站在最前线,而且是所谓的「牺牲奉献」,牺牲自己的时间,奉献自己的能力、体力、财力,而「不求任何回馈,不为名也不为利」。我们很多志工都是这样地出钱出力,不求任何回馈;同时为了不负使命,都始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为什麽说「无怨无悔」?因为一件事情的开始与结果,大家难免有不同的看法、意见,最後不管任务有没有达成,结果圆满或不圆满,都很难受到大众百分之百的肯定与满意,所以过程中不仅要任劳,免不了有时还要任怨。能够任劳任怨,而且无怨无悔,这样功德才能够圆满。否则,自己好不容易尽心尽力辛辛苦苦的付出了,最後却抱怨懊悔,岂不是所谓的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吗?所以希望我们志工们,一定要任劳又任怨,无怨也无悔。
(三) 佛门志工要行四摄
大乘佛教讲「四摄六度」,也就是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过程当中,要实行四摄、实践六度。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四摄」,佛教度化众生的方法很多,其中四摄法门是菩萨度化众生的权巧方便,是度化众生所必备的方法,实践四摄法,就能与人广结善缘。所谓的佛教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一、「布施」,担任志工,甚至传播佛法,引导他人来学佛,首先要力行「布施」。布施可分为三种:一、财施,施舍财物,惠济贫穷困苦;二、法施,演讲佛法,使人明白真理;三、无畏施,援助厄难,使人远离怖畏。我们布施自己的财物、智慧、经验、体力,解决他的困难,满足他的需要,让他得到好处,让他对我们有好感,不排拒我们。能先这样与众生结善缘,接下来要引导对方亲近佛门,信佛学佛念佛,对方才容易相信接受。因此不管四摄也好,六度也好,布施都是摆在第一位的。
二、「爱语」,以志工们来说,最具体、最典型的布施,就是「爱语」。因为志工站在第一线,直接与大众接触,要尊重、赞美对方,让对方欢喜,因此讲话要尽量讲「爱语」,所谓「和颜爱语,下心含笑」,甚至是笑脸迎人,未言先笑。讲出去的话,要让对方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真诚实意、恩慈体贴,也就是所讲的是对方所需要的,让对方感动的,甚至一句话让对方永难忘怀的,这就是「爱语」;而不是讲「粗言」甚至「恶口」,让对方受到刺伤或不愉快而畏惧远离。所以「布施」「爱语」都很重要。
三、「利行」,利益对方的行为,让对方离苦得乐。我们所做的利行,如果对方感受不到,或不是对方所需要的,他就不会接近我们。因此要尽自己的能力,以诚恳、欢喜的心去服务利益他人,就能够成就许多好因好缘,让人家感动、欢喜,肯接受我们亲近我们,让我们引导进入佛门,而信佛念佛。
四、「同事」,就是同行共事,为了度化对方,就要设身处地的为他设想,跟他站在同一线上,扮演同样的身分、性格、性情,与他同感同受,使他有「同气相求、同频相应」的感觉而来接近我们,只要对方能够接近我们,我们就有机会引导他来学习净土法门,进而离苦得乐。
菩萨度众都要有同事摄的善巧方便,就像《观音赞》中所描述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又像《普门品》所说(取意)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门品》中虽然没有这些文字,但具有这种内涵。
我们志工也是一样,不摆自己的架子,也不固执自己的身分,应该以什麽状态来接引对方,就随顺对方的根机来接引对方,这叫做「随类应同」。随顺对方的根机,显现跟他相应、同样的身体。
因此,志工也是「同尘之身」,同尘就是「和光同尘」的意思。同尘之身也可以说是「应同之身」。
又如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可是为了要救度深陷五浊污秽泥巴当中的众生,阿弥陀佛不惜他的金玉之身,跳下来五浊恶世与我们同流但不合污的救度我们,因为佛是永恒清净而且不受污染,却又与污染的众生在一起,目的当然是为了救度罪恶污染痛苦的众生。
(四) 佛门志工是福慧双修
凡是学佛都要福慧双修,乃至成佛也必须福慧圆满。担任志工也是一种「福慧双修」的修行,因为奉献时间,奉献体力,为对方做事,就可以增长福德;为对方做事毫无期求,不求回报,也不求钱财名利,甚至被误会,事後被批评也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去执着,心无罣碍,不生苦恼,这就是修慧,所以志工是一种利己利人、福慧双修的行持。
(五) 佛门志工要三轮体空
以大乘佛法来讲,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一切平等,没有人我分别的对待,所以没有「我」在当志工,没有「对象」让我服务,也没有「服务」的内容,没有这三者的对待,这三者的本身都是空性的,更不心存回报的念头,这就是所谓的「三轮体空」。如此「三轮体空」的布施,才是真正清净的布施。
我们佛教的修行者,不管怎麽修行,不管为大众如何服务,不管做了什麽,不管结果如何,最後都要回归到空性,这就是「三轮体空」。不能体会三轮体空,那是不能成佛的,因为空性是佛法的根本。所谓学佛甚至出家,就是进入空门,要体会这个空性,因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虽然体会空性,但不执着空,就要下化众生。下化众生的同时,又没有在下化众生的那一种观念。
这就好像做父母的,再怎麽样为自己的小孩牺牲奉献,都没有我在牺牲奉献的那一种感觉,直觉从心里产生一种──这就是我的任务,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生自然的爱,是至真、至纯、无私、无我,不求回报的爱。这种天性的爱可以作为佛教三轮体空的另一种譬喻。
菩萨的心就是这样的心,如《无量寿经》所说的「於诸众生,视若自己」,也就是视人如己,把对方看成自己,没有人我亲疏的对待,而且是怨亲平等、自他一体。所以,有心要扮好志工的角色,就必须体会志工的菩萨精神,这样就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会自苦自恼,这一点很重要。虽然这是没有我执的菩萨才能够完全做得到的,凡夫虽然还不可能完全做到,但志工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来行菩萨道。
三、净土宗的志工
以上是先就一般的志工以及佛门的志工来讲,接下来要就净土宗的志工来讲,净土宗的志工跟一般的义工、志工是不一样的,而且非常的不一样。一般义工也好,志工也好,尽管付出劳力,付出智力,但是所利益的对象,最终还是在生死轮回当中……这一辈子需要让人服务,下辈子还是一样需要让人服务……,生生世世都一样要让人来服务。
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那众生真正的苦难是什麽?是生死轮回。这一辈子没饭吃我们给他饭吃,没衣服穿我们给他衣服穿,需要什麽给他什麽,解决他的灾难困苦。然而,纵使是这样,也只是让对方这一辈子能够离苦得乐而已,这样虽可解决一时之苦,但并不究竟,因为接续在後面的仍然是生生世世的生死轮回。
但是,净土宗的志工所服务的对象就不只是这样,大家的服务,都是当阿弥陀佛的手脚,当阿弥陀佛的分身,给对方带来弥陀救度的利益,引导对方出离轮回,带领对方往生极乐,这一种才是彻底的救急、救贫、救困、救灾、救难。我们是要直接让他们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成佛。我们服务的内容,服务的目标,是要达到这一种使命的,所以从意义上、价值上来讲,跟其他的义工、志工都不一样,是更超越的。
(一) 净土宗志工的根源—阿弥陀佛的愿
净土法门是超越的法门,因为它的根源是来自於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的愿是超世愿。《无量寿经》最前面的「赞佛偈」,也就是法藏菩萨对世自在王佛所表白的志愿,就说:
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再怎样的伟大人物,推究他的根本,是在「心」,在「志愿」。
有大志愿,才有大修行;有大修行,才有大功勋;有大功勋,才有大果报。
这几段经文是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菩萨的时期,之所以广发四十八大愿的根源。在兆载永劫之前,法藏菩萨对世自在王佛所表白的志愿,可说是法界登峰造极的志愿,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为佛中之王,就在於这个伟大的超世志愿。
「过度生死,靡不解脱」,法藏菩萨看到众生旷劫以来生死轮回,无穷无尽,无能解脱。即使十方诸佛出现於世,也没办法救度,甚至对於五浊恶世的众生,十方诸佛个个摇头而去。因此触发了法藏菩萨的大志愿、超世愿,说「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过度」就是救度,救度众生的生死轮回,使每一个众生都能够解脱生死轮回,达到成佛。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众生最恐惧的就是轮回,尤其是三恶道中的地狱。法藏菩萨说:「一切恐惧,为作大安」。首先,法藏菩萨说,他不成佛便罢,一旦成了佛,就要让我们极苦的众生,没有苦恼,没有恐惧,获得大安心。也就是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阿弥陀佛保证不让他再堕落地狱,也不让他再堕落三恶道,甚至要让他出离六道的生死轮回,彻底解除众生根本的恐惧不安,乃至解除现在与未来,所有一切大大小小的恐惧不安。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要拔除我们的根本烦恼,使我们永远离开六道生死轮回。
「悉令如佛」不但使我们离开轮回,又能使我们快速成佛。
这三段经文是阿弥陀佛无尽的大悲,超世的志愿,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悲志愿,让人仰天呼号,俯地哭泣。请大家把这几段经文背下来,永远记着,不要忘记,因为这是我们志工「学佛大悲心」的来源。
(二)净土宗志工是「学佛大悲心」
净土宗的志工是「学佛大悲心」,因为净土宗就是传承阿弥陀佛的志愿,弘扬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与功德、功能。而净土宗的志工就是禀承着阿弥陀佛这样的愿心,来引导莲友,甚至引导还没有信仰的一般人士进入这个法门,成就他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净土宗志工的发心是来自於阿弥陀佛的发心,也就是「学佛大悲心」。因此我们净土宗志工的目标是要让服务的对象都能够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由此可知,净土宗志工的性质和一般社会团体或宗教团体的志工、义工之不同,何只是天差地别,可说是不能比较的,是超越性的。
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认知,我们就能够发自内心,心甘情愿,甘之如饴的来为这个法门做志工。大家要抱着这样的认知而发心,这样才能够走得稳定,才不会退转。(待续)
2022年9月24日,讲於净土宗北区志工团聚
地点:台北市张荣发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