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一)
──慧净法师 2021 年 11 月 17日讲於台北净宗寺
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我们继续《观经》概说的课程。上一堂讲到第二十五「凡夫入报论」,接下来讲另一个主题,第二十六「佛光唯摄念佛论」。
第二十六、《观经》佛光唯摄念佛论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我们净土宗的道场,或者莲友的家中,佛堂的本尊南无阿弥陀佛像的左右两边,往往有一副对联写:「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观经》第九观的一段经文,这段经文是净土三经的大纲要领,净土三经无不显示「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是净土宗的一个核心教理,也是净土宗传承的眼目。
一、六个显示
这段经文有六个显示:(一)显示废要立弘;(二)显示全凭他力;(三)显示机法一体;(四)显示平生业成;(五)显示万机平等;(六)显示容易殊胜。
(一)显示废要立弘:也就是废舍定散诸行,建立念佛一行。如善导大师对这段经文的解释说: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又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又在《观经‧流通分》说: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观经》十三种定观之中,第九观「真身观」最为首要,也是定观的最顶峰。废舍定观之首的「真身观」而说「全非比较」,「唯摄念佛众生」,不摄取能观成就者,即是显示定散之外,有非定非散的念佛。这是选择废立的极要,这极要也显现在《观经‧流通分》的付嘱文以及善导大师的解释。
有关「废要立弘」所提到的这些法语,等一下会再解释。
(二)显示全凭他力:往生弥陀净土,完全依凭弥陀光明摄取。如龙树菩萨《易行品》所说:
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自度亦度彼。
又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又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三)显示机法一体:《观经》第八观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这是「众生念佛,佛在众生心中」之意,有「身心功德,机法一体」的自然功能。
《观经》第九观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佛念众生,众生在佛心中」的意思,有「彼此三业,机法一体」的自然功能。
我们都是念佛人,弥陀的光明永远摄取不舍,而有「弥陀众生,机法一体」的自然功能。可说:
弥陀功德纳入我心,弥陀光明摄护我身;
我在弥陀光明中,弥陀在我信念内;
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如火烧木,一体不离。
我与弥陀共起卧、共出入,如影相随,不相舍离。
(四)显示平生业成:就是往生决定,既蒙佛光摄取不舍,就必定往生,使常没常流转的罪恶生死凡夫,一念发心,永被摄取,往生决定,无有障碍。这是佛教中最巨大最穷极的利益,也正是念佛人最大的期盼与最高的安心。
(五)显示万机平等:五乘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众生,千差万别;但只要念佛,便平等蒙佛光摄,平等往生极乐成佛。一句佛号,让万种根机,平等无差别。换言之,万种根机因称名而无有差别。
(六)显示容易殊胜:即是显示净土宗的修行是极其容易,获得的功德境界是极其高超。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说:
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
又如印光大师所说: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二、出处
以上是先简要的归纳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有这六点的显示。接下来,说明这句经文的出处。
《观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
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阿弥陀佛是酬报四十八愿的报身佛,这里虽说八万四千光明,实际上是无量光明。所以经文接着说:「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是《无量寿经》十二光佛之中,无量光、无边光的相状,如果不是无量光、无边光,就不能遍照十方世界,所说的八万四千,这是以有数量来显示非数量。同时由於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所以佛陀的教法也以八万四千来对治。而佛陀八万四千的教法、功能,都在阿弥陀佛一佛的功德之中。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光明名号,以这句光明名号消除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因此说,八万四千相、八万四千随形好、八万四千光明,实际上是无量的相好光明。
又,以四句分别光明的常与遍:有佛光常而不遍,有佛光遍而不常,有佛光不常不遍,有佛光既常而遍。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既是「常照」,而且「遍照」,永恒性的遍照十方世界,目的在於救度摄取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十方念佛人。
三、根源
前面两点是谈到显示和出处,接下来是谈根源,也就是阿弥陀佛遍照光明的来源。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中,第十二愿说: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愿说: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这两段愿文翻译成白话就是:
我将来成佛的时候,光明如果有限量,最低限度达不到照彻无量百千亿亿佛国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我将来成佛的时候,寿命如果有限量,最低限度达不到超过无量百千亿亿劫,而有穷尽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具有无量之德,而这里却只发誓了光明无量与寿命无量,为什麽?这可以从阿弥陀佛二利圆满一事来理解:
一、就「自利圆满」而言。大乘佛教是以光明无量与寿命无量作为报身佛的特色。在许多经文中,有关佛的报身果体,常以光寿之德做说明。
「无量光」是智慧相,代表「报身」和「化身」,属於「力用」,指证得无限的正智,觉悟究竟的真理,在空间上是超越空间,无所不在。
「无量寿」是涅盘德,代表「法身」,属於「体性」,指证得常住不变的佛身,永离分段与变易二种生死,在时间上是超越时间,永恒存在。
所以,在自利之德中,再无有胜於此二德者。
二、就「利他圆满」而言。光明无量之愿,横的在於空间上,普遍救度十方众生;寿命无量之愿,竖的在於时间上,久远救度三世众生。
所以在利他之德中,也无有胜於此二德者。
如上所述,正是因为光寿二种无量,不论是在自利的层面还是在利他的层面上,都超胜於其他功德,所以才以这二种无量来统摄含盖其他所有功德。
因此,可知「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这两个特质与象徵,是佛法上一个重要的核心,这除了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理解,也要从体性和力用上的关系来了解。
可见,光寿二种无量不仅是阿弥陀佛自证的妙果,同时也是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大根大本,所以日本净土宗开宗法然上人说:「光明寿命之誓愿,为大悲之本。」
四、光明第一之由
接下来谈阿弥陀佛光明第一的原由。
《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释迦牟尼佛以「最尊」、「第一」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所谓「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大阿弥陀经》更说: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又说: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佛佛道同」与「佛佛平等」是经论中众所熟悉的理念,既然如此,为什麽阿弥陀佛的光明能够超胜十方诸佛,而成为「诸佛之王」、「光中极尊」、「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所不能比」呢?释迦牟尼佛在《大阿弥陀经》就解释说:
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时,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
至其然後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
释迦牟尼佛说,十方诸佛的光明是随着他因地为菩萨时,志愿与修行的差异,而各有大小的不同。法藏菩萨就是在这一原则下,发愿要在十方诸佛之中成为最尊第一的佛。所以《无量寿经》说: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
又说:
我建超世愿。
《弥陀偈经》说:
发愿踰诸佛。
这些经文都在显明阿弥陀佛的光明之所以超胜十方诸佛,正是由於在因地之时,就已经发超世之愿。因为有大志愿才有大修行,有大修行才有大成就。阿弥陀佛「胜过一切,唯我第一」的雄心大愿,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使一切众生都能方便、容易的往生到他的净土快速成佛。阿弥陀佛一一誓愿,都是这个雄壮悲愿的具体展现。
阿弥陀佛超胜十方诸佛的愿文,在《大阿弥陀经》有比较具体的说明。《大阿弥陀经》之中,首先法藏菩萨表明,他要成为「诸佛最尊」的佛,而说:
令我後作佛时,於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
相关愿文如下:
第十七愿:「令我洞视、彻听、飞行,十倍胜於诸佛。」
第十八愿:「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胜於诸佛。」
第二十四愿:「顶中光明,绝胜诸佛。」
以上三愿,表明阿弥陀佛的佛身与佛光,绝胜诸佛。
第九愿:「皆端正、净洁、姝好,悉同一色,都一种类。」
第十五愿:「皆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
第十六愿:「说经行道,皆如佛。」
以上三愿,是阿弥陀佛誓愿十方所有一切众生,只要往生到了他的净土,「都一种类」、「皆令如佛」。也都是说,十方众生根机善恶千差万别,但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都统统成为一种类。哪一种类呢?就是进入不退转,证入涅盘。所以说「皆令如佛」,令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来的众生,跟他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这一点令我们倍感欣慕以及赞叹。欣慕有这样容易殊胜的境界,我们容易往生又能够高超获得这样的境界,也倍感赞叹阿弥陀佛的大悲心、大愿力,真的是超越十方诸佛。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因此,在《大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特别用一千多字来说明阿弥陀佛的光明超胜十方诸佛,最後结论说: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又说: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平等觉经》则说:
光明胜於诸佛之明,百亿万倍。
佛的光明即是佛的智慧之相,此智慧涵盖广度十方众生的慈悲与愿力。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既然在十方诸佛之中,是「最尊、第一、无比,十方诸佛,皆所不及」,而成为「诸佛之王」,即是彰显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与愿力,也同样超胜十方诸佛!这种超胜的果德,正符合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愿「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度众生之意),十倍胜於诸佛」的因地超世愿行。
所谓「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从刚刚引用的《大阿弥陀经》以及《平等觉经》的经文来看的话,不但是第一,而且也是唯一。
《无量寿经》就说: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又说:
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又《阿弥陀经》也同样说十方诸佛都在称赞阿弥陀佛,并且护念念佛人。而一大藏教之中,更有多达二百七十多部的经典,或者赞扬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或者提到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所以天台宗九祖荆溪湛然大师就赞叹地说:
诸教所赞,多在弥陀。
又,《无量寿经》上卷之末「华光出佛」之文(意)说:
极乐世界莲华,现出无量诸佛,
是诸佛等,现往十方世界,普为十方众生说微妙法,
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於佛正道。
《楞伽经》七卷本‧卷六「极乐出佛」文说:
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由这两段经文可知,「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的根本佛」、「十方诸佛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因此可说阿弥陀佛一佛涵盖十方一切诸佛,代表十方一切诸佛。
本来「阿弥陀」三个字是梵文,译为中文即是「无量」之意;所以阿弥陀佛即是「无量佛」,如有限量就不能包含一切,无量才能含摄一切功德。所以凡是十方三世诸佛,八万四千法门,无不含藏在阿弥陀佛一佛之中。这也突显了大乘佛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一佛即是一切佛,一切佛即是一佛」,也就是阿弥陀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就是阿弥陀佛。
《观无量寿经》说:「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观阿弥陀佛成就,应该只见阿弥陀佛一佛现前;而经中说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因为阿弥陀是无量,无量即是一切,所以阿弥陀佛即是一切佛,一切佛即是阿弥陀佛,所以见阿弥陀佛等於见一切佛。称念礼拜阿弥陀佛也等於称念礼拜一切佛,往生极乐世界也等於往生十方佛国。
阿弥陀佛的「无量」,包含了诸佛与诸法,也包含了所有的宗教理想,乃至人间所有的愿望,所以阿弥陀佛统摄十方诸佛,代表十方诸佛。
也因十方三世诸佛及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漫无统绪,在弘传上焦点不易集中,因而有指方立相之必要,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正在於引导十方众生聚焦於「诸佛之王」的阿弥陀佛,往生於极乐世界速得佛果。弥陀的慈悲救度,不简众生,弥陀要救度十方众生,使得净土的信仰,深植人心,流传广远。
五、常光与放光
诸佛光明的功德,具备种种不可思议的大利益。若细分别,有多种光明。大分为二:一是「常光」,二是「放光」,又名「神通光」。
首先「常光」,是常恒不断的光明。十方诸佛常光各随其意,有远近长短不同。如《无量寿经》(简称《大经》)说:
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或有佛光,照於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
这段经文是在说,十方诸佛的光明所照的世界,各有远近大小不同。有的佛光照百佛世界,有的佛光照千佛世界,有的佛光照十方世界。也有佛光所照的是七尺,或者是几由旬,乃至一个佛刹。而阿弥陀佛常光,凡於八方上下无央尘数诸佛国土无所不照。这个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如同《阿弥陀经》所讲的。所以在《无量寿经》当中就称赞阿弥陀佛的光明有「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等十几二十几种的赞叹。这就显示阿弥陀佛「常光」的光明、功能无量无边。
其次「神通光」,是临时发起的光明。如释尊要说《法华经》之时,光明照东方万八千土,即是神通光。《大经》说到阿弥陀佛将为十方来觐的菩萨说法时,欣然口中放光,遍照十方国土,而言:「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这也是神通光。
凡诸佛功德,虽然一一皆遍法界,然其余功德遍满法界的相状并不明显;只有光明,其相分明,故诸佛种种功德之中,以光明最为殊胜。又诸佛中,阿弥陀佛光明是殊胜中的最殊胜。
六、色光与心光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佛的光明有「色光」与「心光」。「色光」是从身上放出的光明,「心光」是从心上放出的智慧光明;「色光」是指佛的身德或人格,而「心光」是指佛的智慧。
《观经》说「身相光明」、「一切色身相」是指「色光」;「佛心者大慈悲是」等是指「心光」,佛心的本体就是慈悲,以慈悲之心救度众生所放的光明叫做「心光」。
弥陀光明,略而言之有两种:「色光」与「心光」。「色光」照而不摄,也叫作「调熟光明」,起调熟作用;「心光」照而摄取,也叫作「摄取光明」,起摄取作用。
「调熟」就是调熟十方众生,如母鸡孵蛋,以其本身的体温调熟鸡蛋,直到孵出小鸡为止。有的众生在三恶道中,还没能出生为人,阿弥陀佛就以光明不断地调熟他,使他能够快速得为人身;还没有遇到佛法的,阿弥陀佛就以光明调熟他,使他能够遇到佛法;还没有遇到净土法门,还不能专一称念弥陀名号的,阿弥陀佛也以光明继续调熟他,使他进入净土法门。就好像水果在树枝上,日光能够调熟它,使它由青转红、由苦涩转为甘甜,弥陀光明就有这种功能。
因此,我们今生能生而为人,并能学佛,进而能信佛念佛,非自己之能,是蒙弥陀十劫以来以调熟光明不断调御成熟我等信心念佛,故法然上人称此为「他力佛恩」。当我们生起信心念佛,佛便放光(心光)摄取不舍,现生护佑,临终接引往生,往生之後成佛。这便是《观经》所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法益。
七、弥陀十二光
《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弥陀光明,除以色光、心光分类外,另以十二光佛之名显示其功德。此十二光是阿弥陀佛第十二愿「光明无量愿」所成就,此十二光普照十方微尘世界,摄受念佛众生。这十二光只是取要而言,弥陀功德无量,广说不尽。如《大经》说: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所以我们只要了解这是从各方面来称赞弥陀光明之德的伟大便可。
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是阿弥陀佛本身,就光明来讲,是以「无量光」来涵盖其他各种光明而作为总说明,但由於功能力用无量无边,因此佛光的名称也是无量无边。
佛的光明力用,可以说只有佛才能了解、洞彻,即使声闻、缘觉、菩萨,也无法透彻了解阿弥陀佛的光明力用,这便是《大经》所说的「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但由於要广度众生,要使众生发自内心欢喜踊跃地称念这句佛名,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要赞叹阿弥陀佛的慈悲、智慧、威神功德,来让我们凡夫欣慕、向往、信受。释迦牟尼佛在《大经》里简明扼要地把阿弥陀佛的光明功德浓缩为十二种来赞叹。对於弥陀光明的赞叹,另有经典以十三种光明来赞叹,也有经典以十四种光明来赞叹,或是以二十种光明来赞叹,但不论几种,都没办法赞尽弥陀光明。
所以十二光,非必有光十二,光明之体唯有一个,而与六字名号一体,光明即名号,名号即光明;光明即佛体,佛体即名号。善导大师说「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可知,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弥陀光明的任运无造作的自然功能。
众生的希望
无量光佛是就时间性来讲,无边光佛是就空间性来讲。每一种光明都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而且无能障碍;但因在说明上必须有次第,所以先说无量光,接着说无边光,再说无碍光等等,而其中是以无量光来总包含其他所有光明的种种功能。
无量光是超越时间,永恒存在,永远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过去已经过去,现在乃至尽未来际的十方众生,都在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当中,无时无刻阿弥陀佛都要救度十方众生,这是就「无量光佛」来讲的。这使得任何时代、任何时段的众生都有希望,即使到临终最後一念才念佛就断气了,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也不因今世不能出生为人就没有希望,将来出生为人也有机会遇到这个法门,因为阿弥陀佛是尽未来际要广度众生的佛。
因此,以人间的众生来讲,如果还没有学佛,乃至学佛还没有进入净土法门,阿弥陀佛都等待着他,同时也以光明调摄着他。
八、第十八愿成就文:
「光明遍照」即愿文「设我得佛」之弥陀成佛之光明。
「十方世界」即愿文「十方众生」之世界。
「念佛」即愿文「三信十念」。
「众生」即愿文「十方众生」。
「摄取不舍」显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益,即是现生所得利益。
九、三断句,三意义
那麽,「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中的光明,是指「色光」还是「心光」呢?再者,此照是摄之意,或照与摄有别?可依据经文的断句不同而分为三种:
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三、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第一种,不作断句,照摄具通诸行。这个光明是「色光」,也是「心光」,这个光明是「照」跟「摄」都一样;同时也「照摄」所有的修行人,无论定善、散善或念佛,统统照耀,也统统摄取。
第二种断句,照通诸行,摄局念佛。前面「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句是指「色光」,後面「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一句是指「心光」。「色光」是「遍照光明」,广通於任何根机,智愚善恶,不分念佛、不念佛,都平等照耀;「心光」是「摄取光明」,只摄取念佛人,接引往生,其他行者只是照而没有摄取不舍。。
第三种断句,照摄唯在念佛。则是将光明之中的「心光」分别出来。
就是光明所照以及所摄取的,只限於念佛众生,其他行者既不照也不摄。
由於断句不同,含义也不同。这三种解释之中,以第二与第三才是正确,但主要是在第三种的解释。因为「照」的目的就是要「摄取不舍」,不是摄取不舍,那就不是照。从佛的平等慈悲来看,是普照一切众生,但就内涵来讲,只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其实就佛的光明来讲,「色光」、「心光」没有不同,都是一体的,无二无别的,没有「心光」就没有「色光」,而这个「色光」也是从「心光」而来。因此,「色光」也好,「心光」也好,都普照十方世界;不管善人、恶人,甚至地狱众生也受弥陀光明普照。
只是众生根机不同,还不是念佛的根机时,阿弥陀佛也以「色光」照耀他,以「色光」逐渐的引导他能来信佛念佛,这时「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的光明(色光)叫调熟光明,是花开果熟之前的一种方便,培养的过程。
如前面所说的,就像阳光照果树,目的是让水果能够成熟。
而当我们生起信心念佛时,佛便放摄取光明(心光)现生护佑,临终接引往生。
所以阿弥陀佛的遍照光明,就分为「调熟光明」与「摄取光明」。
可见,我们今生能生而为人,并能学佛,进而信佛念佛,不是靠自己之能,而是蒙弥陀十劫以来不断调御成熟我等根机,所以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法然上人说这是「弥陀他力的佛恩」。
十、善导大师二科判解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观经疏》将这段经文分为两句,并分为二科,作题纲契领的判别解释。
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指「色光」。这句显明阿弥陀佛的色光,总照十方世界众生,使十方世界众生有归命弥陀愿生净土之缘。法然上人略解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为令一切众生悉结缘,立光明无量愿也。」但这时还没有摄取不舍。
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指「心光」。这句显明阿弥陀佛的心光,另外特别照摄念佛众生。「念佛」,就是「专称弥陀佛名」之意。「摄取」,就是对於念佛的众生,平生保护,临终接引,永不厌舍。
十一、善导大师解释「唯摄念佛」之义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段经文,善导大师解释说:「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可能有人疑问,既然阿弥陀佛的光明都已经遍照十方世界了,为什麽不直接摄取所有被普照的众生,只摄取念佛众生呢?这是个重点,这样的重点不是凡夫可以看出,善导大师接着以问答的方式作了详尽的解释。文字稍长,我先念一遍: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此例非一也。广显念佛三昧竟。
接下来,我稍做讲解。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备」,就是具、皆、咸。「众行」,总指《观经》定散万善。随修一善,也能至心回向,皆得往生,如九品文。并不是必需备修诸万行才能回向而得往生,这里举出备修,是包含所有修行人之意,如《散善义》说:「就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
「但」,显示不回向则不得往生。
《观经》以「要门」的诸行与「弘愿」的念佛相对,目的在於引导「要门」归入「弘愿」,诸行归於念佛。
定散众行,不是往生正因,非本愿行之故,必须回向才能往生,所以说回向求愿,始得往生,然而没有弥陀光明摄取不舍的利益。
念佛是本愿行之故,有名体不二义;摄取不舍之故,现住正定聚,当来必得往生。
称名是名,佛光是义;名义不离,自然光明摄取不舍。
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善导大师所说的「唯摄念佛者」,是隐劣显胜的「唯」。也就是不说诸行,只说念佛,因为诸行的功德与念佛的功德,胜劣悬殊,完全不能相比,所以下面之文说「全非比较也」。
「唯」是唯一、专门,「摄」是摄取、救度,唯一摄取、救度念佛的众生。经文中没有这个「唯」字,没有说「唯摄取念佛」,但有这样的意思。善导大师作为弥陀示现的身分,让我们明了弥陀的本愿,让我们选入专修念佛,所以把这段经文的意思特别明显地说出来,加了一个「唯」字,说「唯摄念佛」。
「意」有二义:一义意,二佛意。问是问义意,答则显明意义与佛意。《观经.玄义分》有密意的意,又有别意的意,《观经》付嘱文的解释有「意在众生」的意,「意」之一字的重要可知。
答曰:此有三义。
就整个回答之中,可分为段:
(一)「此有三义」,也就是三缘义:「亲缘、近缘、增上缘」,显示摄取的原因;
(二)「自余众行……全非比较」以下,比对显胜,答唯摄念佛之义;
(三)「是故诸经中」以下,引经证成摄取之故,必定得生的道理。
(一)三缘义
首先善导大师回答解释说,念佛人与阿弥陀佛有「亲缘、近缘、增上缘」等三缘的缘故,所以佛光明摄取。三缘就是光明,三缘就是名号,三缘就是善导大师「六字释」所说的「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的「行」。
初,三义,义是「所以」的意思,说明唯摄念佛的原因。
这三义,是《观经疏》很重要很精彩的地方,释义幽邃,不可不精穷。
先辨大意,「亲近增上三缘」,正因为阿弥陀佛是一尊无量光明的佛,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光明,而且弥陀光明与弥陀名号融合,成为名体不二,本体是光明,名称也是光明,可说「体光一体」、「名体不二」、「光名一如」,阿弥陀佛的「体、光、名」是一体的,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叫做「光明名号」,光明是无声音的名号,名号是有声音的光明。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就自然任运地与弥陀的光明亲,与弥陀的光明近,而弥陀的光明有消灭罪业、增长福慧、摄取救度往生极乐世界、使其成佛的功能力用,因此,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就自然任运地获得弥陀光明的增上缘。所以只要念佛,自然与弥陀的光明亲近,同时获得增上功能,这是弥陀光明唯摄念佛的道理,并且念佛人与阿弥陀佛就有「机法一体」的功德。因此,念佛众生发露在三业的称、礼、念,与阿弥陀佛的本体功德不相离。弥陀本体功德的光明,永恒照摄念佛人,不相舍离之故,因此念佛人自然获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的利益。
皆下来,分别解释:
第一「亲缘」说:「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亲缘」,这是摄取不舍三缘中的亲缘。「亲缘」的「缘」是缘分,关系或条件的意思。「亲缘」是说,念佛的众生与摄取的弥陀,有「亲」的关系。也就是彼此互相亲昵亲密,相亲相近在一起不分离,如影随形。
「众生起行」,这里的起行就是称、礼、念,也就是五正行的内容,而以称念为主。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说:「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
「安心」就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说的「至心、信乐、欲生」的三心,也是《观经》所说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的三心。而三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三心;三即一,一即三。要而言之,就是净土宗宗旨所说「信受弥陀救度」的一个「信心」。所以,安心就是「信心」。
「起行」就是天亲菩萨《往生论》所说的「五念门」。「五念门」从《往生论》的文面来看,似乎很深奥、很艰难,其实「五念门」是易行道。简要而言,就是「信心、称名、愿生、欣慕、回向」等五念门,要而言之,就是宗旨四句偈「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此外就是「五正行」,也就是善导大师《观经疏》所说的「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供」,其中的核心也就是正定业的称名念佛,就是宗旨所说「专称弥陀佛名」的一个「称名」。所以起行就是「称名」。
「作业」就是「四修」,就是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所说的「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这四修简要而言,就是净土宗宗风所讲的「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的一个「专一」。所以作业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因此「安心、起行、作业」,这三者的内涵,都统摄在净土宗宗旨的四句偈:「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而这里的「众生起行」,就是从「信受弥陀救度」的「信心」所流露出的称佛、礼佛、念佛的身口意三业。众生口常称佛,佛就听到;身常礼敬佛,佛就看到;心常念佛,佛就知道。
「众生忆念佛者」,众生忆念是归命的一心,信佛忆佛念佛之意。
「佛亦忆念众生」,弥陀忆念是摄取不舍,以无碍光摄取不舍之意。
「彼此三业」,「彼三业」,指弥陀三业,「此三业」,指众生三业。在此,弥陀这一边虽只是身业与意业而无口业,这是相从为言,也就是佛边的见闻知,相从於众生的称礼念三业,而说「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再者,既然是机法一体,则众生起行的三业自然都是与弥陀一体不相舍离。虽说「彼此三业」,其体是「念佛」与「摄取」之二,众生三业是念佛,弥陀三业是摄取。弥陀与众生,三业不离。弥陀所有全体三业,与众生所有全体三业,彼此互相融合,这便是不相舍离的亲。
又,按大方等《大集经》第四卷说:
诸大菩萨,住是大海陀罗尼已,一切众生,身口意业,各各於是菩萨身中,
一一印现,十方众生,所有口业,悉於菩萨口中印现。
依此而论,念佛众生,口业称名,於佛口中,通达印现,名佛闻之(六根互用),就是彼此口业,不相舍离之义。众生身礼,於佛身中通达印现,名佛见之,就是彼此身业,不相舍离之义。众生心念,於佛心中彻底感通,名佛知之,就是彼此意业,不相舍离之义。所以归结说「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众生忆念」,这里所说的「忆念」,是信心的意思。「忆念」是本,「起行」是末,「起行」以「忆念」为体,从「忆念」流出起行。也就是众生的三业起行,是出於忆念的信心。而前文所说的口常称佛、身常礼佛、心常念佛的三个常,是四种作业中无间修的事。
《无量寿经》说:「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可知,阿弥陀佛的全部功德成为念佛人所拥有,都在念佛人的身上,都没有离开念佛人,所以念佛人与阿弥陀佛有机法一体的利益,犹如炭火,众生的炭与弥陀的火一体不离,所以说称、礼、念,都不是自己的修行,而是信受随顺阿弥陀佛的行,也可说是行佛之行。
「亲缘」,指父母儿女的亲子之缘。光明名号因缘,如父母,念佛众生如儿女,天性相关。如世亲子,虽隔十万里程,但是心常亲昵。阿弥陀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光明,恒摄不离,故名亲缘。
众生念佛和阿弥陀佛心心相忆,三业不离,如同母子,故说是「亲」。有这亲缘,所以蒙受阿弥陀佛心光照耀摄取。
杂行的人,口不常称佛,身不常礼佛,心不常念佛,无三缘之故,疏佛远佛,和阿弥陀佛疏而不亲,没有这种心心相忆、如同母子的亲缘,所以佛的心光不摄取。
又,佛与众生之亲,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佛性而亲,也不是因为我们发四弘誓愿、行三学六度而亲,而是因为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发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第十八愿,所以,阿弥陀佛的发愿成佛跟念佛众生的往生是绑在一起、缺一不可的。因此,不管任何人,只要念佛,成为念佛人,就和阿弥陀佛自然就有亲缘的关系。
光明遍照的照,通遍诸行,遍照光故,故说普照;摄取不舍的摄,局限念佛,由三缘故,故说唯摄。弥陀佛心虽平等,众生根机有亲疏,善导大师举出三缘,解释「唯摄」之义,并示不通诸行。所以照摄,唯在念佛,普照本意,为唯照故。善导大师《般舟赞》说:「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又,四种正行,非本愿故,无摄取之益,故处处的解释,都说唯摄念佛。但此文姑且举出疏远的行门,不论四种摄或不摄。而《往生礼赞》所说的「何不相续称观礼念也」,是就助业而言,并非有单独的摄取之益。
月光虽无处不照,唯宿仰望者心中。
弥陀虽无人不救,唯与念佛者同在。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
弥陀虽慈,难度不归之人。
念佛与摄取是佛凡的呼应关系
「佛」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烦恼凡夫、常没众生为救度的对象而不舍,誓愿一人不漏地皆悉度尽。
「凡」是烦恼凡夫、常没众生,烦恼凡夫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而将全副身心都归投於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与烦恼凡夫,双方通过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也就是「弥陀呼唤」,与「众生称念」,而在彼此心灵上直接互相呼应,於是便有了对应的关系。
《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段经文显示,佛凡之间的宗教关系是「我与汝」的密接关系,这种心灵的对应,善导以「三缘义」解释说: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烦恼凡夫、常没众生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而流露出自己身口意三业的称名、礼拜、忆念,阿弥陀佛便在自己的三业之上立即清楚明白地见闻觉知。这显示佛凡双方都具足身口意三业的人格(功能),同时通过这一人格上的对应,而有了一体不离的亲密关系。如天上明月,影现下方万水,佛凡之隔虽然依旧,却能相互接触,结成亲密关系。
进一步说,佛凡之间的呼应关系是,阿弥陀佛将自己救度的悲愿,托於可传与众生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名号)来呼唤;对此,烦恼凡夫、常没众生则将信受阿弥陀佛救度之心托於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称名)来呼唤(回应)。佛凡双方对此呼唤的声音直接相互回应,称为佛凡之间的呼应关系。这就是善导大师所指出的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建立的誓愿之中说:
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据此可知,阿弥陀佛向他所要救度对象的烦恼凡夫、常没众生不停地召唤说:「信我救度,称我名号,凡称我名号者,必迎往我国。」因此,信受的烦恼凡夫、常没众生就发声称佛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回应阿弥陀佛的召唤,所以念佛并非无信无愿无内涵。这称名之声是信受而回应阿弥陀佛的召唤,因此,称念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与念佛人彼此直接呼应的密接关系。善导大师解释「南无」与「阿弥陀佛」这六字的关系说: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据此,则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信受归命阿弥陀佛的救度,而获得心灵与生命的支撑与依靠,在凭靠阿弥陀佛这样一种归命的心情之下,将深厚的愿生之心寄托於「南无阿弥陀佛」的念佛之声。这样来看,烦恼凡夫、常没众生把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一切都依靠阿弥陀佛这样一种心情之下,将「欢喜得救,欢喜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这样一种深切的信心欢喜,流露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之中,来回应阿弥陀佛。这样,念佛人就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之中,获得了往生决定;并且「南无」的念佛人与救度的「阿弥陀佛」,成为机法一体,彼此不离。
总之,佛凡之间的呼应关系之中,有从阿弥陀佛这边的呼唤,和从众生这边的呼唤,及佛凡双方对此呼唤的相互回应。并不是只有佛的呼唤而没有众生的回应,也不是只有众生的呼唤而没有佛的回应,因此,这一种不同的两个人格上心灵上的呼应,可以说是通过称名念佛而形成的佛凡之间的对应。所谓「机法一体,佛凡一体」,就是这种道理。
第二「近缘」说「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
「近缘」,这是摄取不舍三缘中的近缘。众生与弥陀亲近之缘,其体也是念佛与摄取不舍。
亲缘、近缘,似同而别。心灵上的心心相知为「亲」,身体上的空间无隔为「近」。专修念佛的人,阿弥陀佛时时应声现在目前,如形影相随,所以说「近」。有这近缘,所以阿弥陀佛光明摄取。杂行的人和阿弥陀佛疏远,没有这种形影相随的近缘,所以佛的心光不摄取。
近缘有二:平生与临终。
一、平生,平生已经摄取不舍,也就是念佛人在平生之时,阿弥陀佛时时都跟念佛人在一起,念佛人时时与佛同在,相亲相近。
二、临终,这是平生摄取不舍的佛菩萨,於念佛人临终之时现其面前。平生摄取不舍的白云佛,就是临终来迎的彩云佛,这是念佛人佛光摄取的利益。
但,如果是诸行往生的人,只是蒙佛临终的来迎,而没有平生摄取的利益。诸行之人临终的来迎包含在摄取的功能之中,所以来迎是属於诸行往生人。
其实,佛本来时刻都在十方众生的面前,就像无线电波,不论何时都在这个空间,可是开关不开,电视影像就不会出现,打开开关,电视影像才会出现。所以只要念佛,佛就应现在我们的眼前。不论平生、临终,阿弥陀佛都是常来、常守、常护、常迎念佛之人,所以念佛人与佛是最亲最近,同在一起的。
《观经》说:「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小经》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法然上人说:
念佛草庵虽隘,而恒沙圣众云集,同庵罗园之华座;
三昧道场虽狭,而无数贤圣侧塞,等灵鹫山之苔筵。
十万亿刹,宛如咫尺;容膝丈室,殆如太虚。
若人不念佛,则恒沙圣众一个不接,无数化佛一佛不来。
念与不念,得失天渊,行者应知。
法然上人这一段内容是讲念佛和不念佛的差别,文字很优美,让人听起来很欢喜。
念佛的小茅草蓬虽然很局隘、很简陋,但是有恒河沙的圣众都群聚在这个地方,这里的场景就像庵罗园、灵鹫山。
释迦佛在世的时候,庵罗园和灵鹫山都曾经有过无数菩萨云集聚会的盛大法筵。法然上人说,念佛的人在一个小破茅蓬里面,这个场景实际的状况,就跟释迦佛在庵罗园、灵鹫山讲法一样。释迦佛在那里讲法,有恒沙圣众云集;我们念佛人在破茅蓬里念佛,有无数的化佛菩萨云集在这里,因为念佛法门是十方诸佛共同护念的法门,也是诸大菩萨共同护念的法门。只要我们在这里念佛,十方诸佛都来护念,无数菩萨都来保护。
「贤圣侧塞」是什麽意思?就是太多了,要把肩膀侧着才能挤得进来;挤进来做什麽呢?要保护我们,听我们念佛。
「三昧道场」是指念佛的地方。像这里,大家都在念佛,就是三昧道场。不是说里面的人都证得三昧,而是说只要专一念佛,就叫做行「念佛三昧」。
所以,念佛的人是宇宙法界的轴心,整个宇宙法界,都围绕你旋转。
有人疑问,都说念佛,佛就在目前,所以说「近缘」,但大多的念佛人从未见过佛,怎麽说具有近缘呢?简要的回答是:念佛佛现前,念佛佛光摄取,这是念佛自然的功能,无关於有没有祈求,只是我们都是业障凡夫,所以看不到,并非佛没有现前。源信上人《往生要集》就说: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我亦在彼,摄取之中,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护我。
再者,不懂教理,没有正见的人,看到佛未必有好处,因为容易引起魔境而着魔,所以佛不会随便让我门看到。善导大师《观经》「华座观」就说:「见以不见,皆是佛恩力」。
其实,名体不二之故,应声即现,与善导大师所说「现在目前」,并不相违。
见佛有二种:眼见与闻见。《大般涅盘经》说:「善男子,见有二种,一者眼见,二者闻见。……心不生信,不名闻见。」虽闻弥陀本愿救度的教理,心不信受便非闻见。现代人都要以眼见为凭,於闻见不满足,无慧无信之故。《大经》说「如来音声,微妙最胜」,这就是弥陀救度的呼唤声,能够明信,就是闻见,以闻见佛,以闻为信,以闻为慧,所谓信心的智慧。
「见佛」论
一般以见佛身谓之见佛,而有「眼见」与「心见」之别。
眼见:有「净土见」与「秽土见」。
「净土见」,《易行品》说「华开则见佛」。《往生论》说:「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这是往生净土之後,在净土见佛。
「秽土见」,秽土见佛,有「临终见」与「平生见」。
「临终见」,《阿弥陀经》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是临终见佛。
「平生见」,平生见佛,有依佛力加被而见,及依念佛三昧而见。
佛力加被而见,《观经》第七华座观所说,韦提希夫人见西方三圣住立空中,光明炽盛。这是全由佛力加被而见。
念佛三昧而见,念佛三昧的念佛,分为「观想」、「忆念」、「称念」。
「观想见佛」,《观经》第九观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则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这是依观想见佛。
「忆念见佛」,《念佛圆通章》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是依忆念见佛。
「称念见佛」,《大集经》卷四十三(日藏分.念佛三昧品)说:「至心念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无量念者,见佛色身,无量无边。」《净土群疑论》卷七说:「令声不绝,见佛圣众,皎然常在目前。」这是依称念见佛。
心见:有「证悟佛性」及「体悟佛心」之别。
「证悟佛性」,《大智度论》卷十八说:「则能见般若,如虚空无染,无戏无文字;若能如是观,是即为见佛。」卷十一说:「佛常说: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之最。」又说:「观诸法空,是见佛法身,是为真供养。」这并非见佛之色身,而是证悟佛性的见佛。
「体悟佛心」,就净土宗念佛法门而言,体悟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亦即宗旨所说「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不论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义。能这样体悟弥陀愿心,也就是「信受弥陀救度」的信心,乃是真正见佛,胜於见佛色身。为什麽?明信佛智故,随顺佛愿故;平生时时蒙佛光摄,往生明见真佛实相。
自力行者由於不知弥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愿心,以自力作勤行精进,息虑凝心的见佛;善导大师谓之自力「要门」,非他力「弘愿门」。若能因此而体悟弥陀悲愿,则能由观想、忆念等的方便「要门」,回入「本愿称名」的真实「弘愿」。如《观经》第九观说「以见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受众生。」亦如《般舟三昧经》阿弥陀佛告入定见佛的行者说:「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佛言:专念故得往生。」也因此而悔责先前见佛之方法,而见如不见,彻底归命弥陀,一向称名,不作他想。
念佛人之中,也有一类,虽见佛色身,然无自力心,不执着所见,不以所见为往生之助,见如不见,依然如宗祖善导大师所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谓「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平生在佛摄取之中,往生决定,光寿同佛,尚何不足,须藉见佛色身的方便,以帮助往生及证果呢?
我在〈六不四平讲记〉有提到:
初学佛的人,难免好奇特、好灵异,往往期盼能够亲自见证灵异的现象或感应的事相,来让他更肯定佛教,更增长信心。
如果是初入净土门的念佛人,也会期盼能够看到弥陀,看到佛光,看到极乐世界的净土庄严。没有的时候很期盼,可是一旦有了,甚至是常常看到佛、常常看到光,反而就会觉得是稀松平常的,没什麽奇特;而且常常出现,反而是一种罣碍。
然而,最重要的是,所出现的到底是纯正的,还是邪魔外道的,教理不通,没有智慧,没有真正的神通去明辨;尤其还没有证悟实相,还没有断烦恼,没有业尽情空,起心动念都是跟十法界之中的凡夫境界,尤其是魔界相感通。也就是起妄念,以躁妄之心妄求圣境,要见佛、见光,这会引起魔事。譬如:有邪灵外魔冒充佛菩萨形象,满足自己的躁妄心,这是自己招感来的;或者自己内心现出虚幻景象,错认境界,以为自己有了修行,有了功夫,有了证悟。
印光大师也说:
「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有正念,勿生取着。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
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
平常专欲得见圣境,不知圣境之得,须到业尽情空地位。否则勿道所得者皆属魔境,即是圣境亦无所益,或有大损。
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即令是圣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着,便致误事,不是得少为足,便是着魔发狂。故经云:『不作圣心(谓己已证),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着魔发狂。」
因此,不论圣道门或净土门,修行或念佛过程中,凡是身体上的任何觉受,或者见到什麽、听到什麽,应视为如幻如化,一律不当真,一律不当一回事。善境不喜,恶境不惧;见如不见,闻如不闻;有若无,实若虚,归无所得。回归平凡、平常、平淡、平实。若不如此,恐生魔障,着魔发狂,如《楞严经》所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只要专一称名念佛,不要期盼见佛、见光、见花、见净土殊胜的景象。为什麽?一方面我们对道理不了解,万一所出现的是怨家债主所显现,而被牵引进去,怎麽办?所谓「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我们念佛是为了这一辈子就解脱永恒的六道生死轮回,如果这一辈子没有解脱,失去了这个机缘,下下辈子怎麽办?尤其着魔的话,那就被牵入三恶道了,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危险之至。所以,宁可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凡平常平淡的念佛人,而不好奇特、好别异、好高远。
第三「增上缘」说:「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
「增上缘」,这是摄取不舍三缘中的增上缘。增上缘就是增胜强胜的条件,这里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威神力。所以增上缘是决定性的百分百往生净土的正因,必使念佛众生百分之一百的决定往生净土,名为「增上缘」。
有这种增上之缘,所以佛光摄取,直至临终,都不舍离。有三种增上:
第一,「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除罪增上缘。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念念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指平生蒙佛摄取不舍,三世业障一时消灭,这完全是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功能。念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有无碍的光明力用,所以能够有增上殊胜的强缘,我们即使生生世世的障缘再怎麽多,都不能障碍阿弥陀佛救度我们往生极乐,快速成佛。
但是就念佛众生的根性,还在娑婆还未进入极乐世界之前,还是贪瞋痴具足的烦恼凡夫,无明惑业的罪体丝毫未灭。然而,不再轮回,必生极乐,必定成佛。所以昙鸾大师说:「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第二,「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见佛增上缘。
这是指命终佛圣来迎往生弥陀报土之时,也是正觉华化生之时。无始以来的元品无明(根本无明),以及所有烦恼恶业,都彻底消灭,佛性的智慧功德,究竟现前。
第三,「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往生无碍增上缘。
诸邪就是业系,罪恶众生的三界业系种类众多,故说诸邪。然而诸邪再多再重,丝毫不能障碍阿弥陀佛的接引救度,因为摄取不舍之故。
一般人命终,种种邪魔业障一时并发,历劫冤亲债主前来障碍,会把他系缚在三界六道之中,不能出离;念佛人临终的时候有阿弥陀佛现前迎接,邪魔潜踪,万障齐灭,当下往生。
杂行之人没有这样的增上缘,所以佛光不照摄。
众生罪障很多,生死轮回的根,已经在我们信佛念佛的平生之中截断了,但肉体还在,烦恼还没有断,就还有残遗的罪业,而这一些残遗的罪业,一旦到了命终弥陀来迎之时就会彻底断除。
所以玄奘大师翻译的《称赞净土经》说: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数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後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既然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就可以明确的知道佛与圣众现前,除其烦恼业障,令心不乱。若说无障,其心何乱?
念佛是因,来迎是果
《阿弥陀经》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一般没有深入净土宗教理的人,大多以为命终之时必须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颠倒,才能感得弥陀现前,接引往生,而不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现前」的经意,所谓「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因为平生专持佛名故,临终佛必现前;因为佛现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颠倒。
所以善导大师解释说:
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
这两重因果,经文分明,祖释显然,若静心思惟,其义自现。
来迎有二
(一)「平生来迎」:也叫做「常来迎」、「不始来迎」。依第十八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与弥陀有「亲、近、增上」的三缘,常蒙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可说不论何时何地,都与佛同在一起,蒙佛摄护不离,如善导大师所言:「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平生之时已蒙佛来迎,故是「常来迎」,非临终方始来迎,故是「不始来迎」。只因凡夫障眼,未能得见,直到临命终时,才彻底清楚的看到平时摄取不舍的佛身,所以这个来迎,不是临终才开始的,而是平生之时即与佛同在,与佛如影随形一体不离,常蒙佛光摄取不舍,是平生来迎,常来迎,不是临终才来迎。
(二)「临终来迎」:也叫做「始来迎」。依第十九愿「回向诸功德」往生之人,由於平生并非「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乃是杂修众行诸善作为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故平时不蒙弥陀光明摄取不舍,与弥陀没有「亲、近、增上」的三缘,如善导大师所说:「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佛光普照,唯摄念佛。」又说:「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然而由於回向往生之故,临命终时,也蒙弥陀前来迎接。平时不来,佛光不摄,直到临终方始前来,故谓之「临终来迎」、「始来迎」。
(二)比对显胜
善导大师以这三缘来解释念佛人跟阿弥陀佛特别的关系。所以,接着善导大师就以比较的方式作了一个总结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这一段是总结三缘的意义,同时也是以比较来作废立,并且承上启下。
除了念佛之外,其他种种修行虽说也是善行,但是,如果比念佛,「全非比较」。因为念佛有亲缘、近缘和增上缘,其他种种修行没有这三缘,所以杂行和念佛全非比较,阿弥陀佛光明也不照耀摄取。
用现代话讲,缘就是缘分、关系。专修念佛的人与阿弥陀佛缘分好,关系亲,关系近,关系增上,关系特别,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杂行之人与阿弥陀佛关系疏,关系远,关系不增上,所以佛光不摄取。
这是首先举出念佛功德,绝待无比。此文若与《观经‧流通分》「若念佛者」的解释文对照便可了解。
《观经‧流通分》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作道场,生诸佛家。
善导大师解释说: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自余众善」,这句之意虽然广通诸善,但这是对净土门定散二善等诸行,所作的比较而论废立,若是圣道门的诸行并非愿生之故,不在这里比较论废立。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念佛是万德之所归,众行只是一隅之善,何况凡夫所修无非是有漏有相之善,此善是虚假不实的功德,故说「全非比较」。
再者,念佛是阿弥陀佛从二百一十亿佛土中所选取的妙行,诸行是从二百一十亿佛土中所选舍的粗行,粗妙相对,以粗比妙,舍粗取妙,岂可比较?故说「全非比较」。
定散二善虽然同名为善,但对比念佛的大善,胜劣可说天差地别,念佛的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寿经》说:「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阿弥陀经》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修定散二善的人,从《观经》的文面来看,虽然是个很殊胜的修行人,但却不能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的念佛并肩而论;同时,为定散二善是阿弥陀佛所没选择的,而念佛是阿弥陀佛所选择的根本愿;尤其是弥陀佛名、弥陀本体是名体一如;再者弥陀光明、弥陀名号也是一体不离,所以只要念佛就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便获得了平生业成,必定往生成佛的功能,而定散二善没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定散与念佛不能相比,故说「全非比较」。
可说,以净土宗来看净土三经及一代经时,则诸善万行都是念佛的家中之物。若以法相宗来看时,万法唯识;以法性宗来看时,万法唯真如;《起信论》也是。但若以净土宗来看时,万法唯他力,我等每日吃饭穿衣,所做的事情,所用的物品,无不是弥陀的他力。广而言之,《华严》、《法华》与念佛相比就是偏渐之教,而非圆顿之教,一切万法无非念佛,都不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之外。
可知四十八愿就是一个第十八愿;就是一句名号、一个称名,弥陀名号开展出四十八愿、开展出净土三部经、开展出一代佛教,所以印光大师说「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磬无不尽」,又说「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又说「偏圆顿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以净土宗来看,弥陀名号之外,没有诸善万行、没有净土三经、没有一代经。应以名号看净土三经,以名号看一代经。
由於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节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