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五)
--於净宗书院「法义班」课程开示(五)
今天开始研讨第二份讲义。第二份讲义的标题与第一份相同,也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虽然题目相同,讲述的内涵也都是紧扣「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教理,但内容却不同。
讲义一开始是先引用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一章「赞叹念佛章」的两段法语,这两段法语等一下会加以解说。不过希望大家回去之後能将这两段法语的前後文详细看一遍,同时再参考《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五章的内容。第五章是「利益章」,也就是「念佛利益之文」,就更能了解称名念佛真的是具足无上功德,是超越品位、阶级的。不过,祖师说「读经要有读经眼」,所谓读经的眼光就是不可「依文解义」,而应深入经义去了解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文章的宗旨目的在哪里,否则有可能会曲解或错解。很多人就是因为错解了经典的真正意旨,而误解这个法门的教理。今天我们应该会有机会谈到这一段文的重点。请大家看讲义第一段:
(讲义文)
法然上人《选择集》第十一章(法全八一)言:「念佛之行,广通九品。」又言(法全八三):「九品配当,是一往义。五逆回心,通於上上;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
法然上人在《选择集》第十一章说念佛法门是广通於九品的。《观无量寿经》中说「九品往生」,九品分「上品」、「中品」、「下品」,九品修行的方法也各不一样。
「上品」分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上品上生的修行内容主要是「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经典,修行六念」;上品中生是「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上品下生主要在「发无上道心」。这是「上品」根机所修的法门。
「中品」也分为三种: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中品上生是「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回向往生;中品中生是「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回向往生;中品下生是「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以此回向往生。这是「中品」根机所修的法门。
那「下品生」是哪一类的众生呢?,是指「纯恶无善」的众生。刚刚讲的「上品」或「中品」的众生的都是「善多恶少」,譬如中品下生是世间的善,中品中生以上都是以佛法的善来回向的。可是「下品」根机是纯粹恶,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靠自己任何修行功德来回向,最後才靠「念佛」来获得弥陀的救度,不但免除地狱之难,而且脱离三界、六道,甚至往生成佛。因为这样,所以「念佛」才在九品的下三品才谈。虽然经文上「上品」、「中品」没有谈到念佛,但这并不表示上品、中品就没有念佛。「虽无其文,而有其义」,经文上虽然没有,可是道理上是有这样涵意的。
另外,虽然《观无量寿经》的经文没有谈到「念佛」,但是《无量寿经》下卷的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都有谈到念佛。上辈、中辈、下辈跟九品之中的上品、中品内容是大同小异的,既然《大经》的上、中、下辈都有谈到念佛,可见《观经》的上品生、中品生也含有念佛的意义,才说「念佛之行广通九品」。
法然上人进一步又说:「九品配当,是一往义」,意思是说,九品搭配是一往义。以「上品生」来说,上品上生的内容是「慈心不杀、具足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可以说,上品上生是搭配「慈心不杀、具足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这三种。如果修这三种回向往生的,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不一定要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但却是「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毁谤大乘」,以这个来搭配上品中生。「上品下生」是「也相信因果、不毁大乘,发无上道心(菩提心)」,以这个来搭配上品下生。
另外还有「中品」的配当、「下品」的配当:「受持五戒、持八斋戒,修行诸戒」是搭配中品上生;「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持沙弥戒、持具足戒、威仪无缺」搭配中品中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搭配中品下生;「做众恶业,虽不毁谤方等经典,多造恶法,无所惭愧,最後十念念佛回向往生」搭配下品上生;「毁五戒、八戒、具足戒,最後听闻这一句弥陀名号而回向往生」搭配下品中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最後十念念佛往生」搭配下品下生。以上叫作「九品配当」。
「是一往义」,什麽叫「一往」?「一往」就是一度,初次的、浅近的、皮相的;再度的探求深理,开显他深远、幽玄的意义,这就是「再往」。《摩诃止观》第七.上卷也说:「一往则然,再往不然」。也就是说,「一往」言非尽理,必须要「再往」才能够得到实在、真正的道理。所以法然上人说,《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九品搭配只是浅近的、皮相的粗略讲法,是一往义。
「五逆回心,通於上上」,下下品的五逆恶人,如果他生命延长而回心转意的话,也可以通於上上品。也就是说,五逆谤法的人,他回心转意了,寿命延长了,他修上上品的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这样他岂不就是上上品了。「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可是如果原来是修上上品的人,後来他只是悠悠泛泛的读诵,并不很恳切、精进,同时本身也造了种种罪业,毁犯了五逆,岂不是和下下品一样?所以说「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十恶轻罪是下品上生的根机,破戒次罪就是下品中生的根机,他们如果回心转意的话,也各各能和上上、上中、上下,或中上、中中、中下,或下下互通,所以说「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解第一义是上品中生,发菩提心是上品下生,这就表示九品互通,九品中每一品又都各具九品,这样就是八十一品。如果细论的话,就有无量品。所以说九品配当只是粗略的配法,细论的话就有八十一品,甚至无量品。接下来:
(讲义文)
亦即九品各自配当诸行,是文面浅近之义(一往义),不可执定;应就行者心之浅深,行之多少,时之长短而论,其配当有种种不同。
刚才我们就是依行者「心之浅深」来解释的。譬如以「读诵妙行」来说,心恳切与不恳切,品位就有不同了。就「行之多少」来说,上辈生要具足五种条件,中辈生要具足四种条件,这就是以「行的多少」来分上下。就「时之长短」来讲,中品上生是尽一辈子持戒;中品中生是一日一夜的持戒。所以说,就他心的浅深、行的多少、时的长短来说,配当就有种种的不同。
以上是就其他诸行来讲,现在以念佛来说明:
(讲义文)
以「念佛」而言,念佛即是无上功德,直接蒙受弥陀救度,远非余行可比,故五逆罪人,回心念佛,依其心行,或生上上。
这是关键的地方,「无上功德」这四个字很重要。「直接蒙受弥陀救度」就是不必假藉回向,没有迂回的。「远非余行可比」,余行就是九品之中其他六品,五逆罪人在九品来讲是搭配在下品下生,他如果回心念佛,心很恳切,而且又念很多的话,岂不是不止在下品生,而是或生於上上品了。这是就九品来说明,还没有谈到究竟义。
(讲义文)
反之,上上所说「读诵大乘,修行六念」等,依行者之浅深、多少,或生下下。
反过来说,如果行者的心不很恳切,就不是在上上品;如果心很恳切,就在上上品。如果读诵大乘、行六念很多就在上上品;如果很少,不可能在上上品。如果很浅、很少,同时又犯了恶,或许在下下品也不一定。当然这都不是执定的,是有那种可能,所以说「或生下下」。
(讲义文)
初言「念佛之行,广通九品」,次显念佛第一,当在上品上生。然此犹是九品配当诸行(含念佛)而言。
「念佛之行,广通九品」是就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一章那一段文来讲的,那一段是以问答方式呈现,先有问,後有答,所以最初回答念佛之行广通九品,之後才显示念佛是第一,胜过其他诸行,应在上品上生。不过那些文字没有引用在这一篇讲义上,大家可以自行阅读《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一章。讲义文又说,虽然法然上人这样讲,但那样的解释还是迁就搭配九品来讲,还不是特别、单独的就念佛的功德来显明。接下来:
(讲义文)
克实而论,念佛是弥陀本愿所誓,是弥陀本愿之行,善导大师明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即「本愿称名」之义。善恶凡夫,但依本愿之称名,由弥陀愿力之强缘,直入弥陀之报土,善导大师释为:「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报土」,此即「凡夫入报」之义。故《大经》言:「念佛具足大利无上功德」。
「克实而论」意思是就实际来讲,不就其他方便而说。念佛是弥陀本愿所誓言的,是弥陀本愿之行,其他之法不是弥陀本愿所誓,是在弥陀本愿之中所没有的,所以善导大师才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而不说修其他的行。也就是说,本愿除了「称弥陀佛名」之行,没有其他,而且是一向专称,不掺杂其他之行。所以我们这个法门的旗帜就是「本愿称名」。
众生虽然有善、恶、九品的差别,但如果九品统统依本愿而称名,九品就只是一品,到净土也就没有九品,因为统统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强缘,直接进入弥陀的报土。所以在这里没有九品,当然到那里也没有品位阶级。到那里都是进入报土,报土只有一个境界,没有种种的差别。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报土」,在这里有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高低的不同,到净土就没有不同了。「齐」就是「平等」,平等的进入同样一个地方。「此即凡夫入报之义」,前面说「本愿称名」,这里说「凡夫入报」,如果不是依本愿称名之因,就不能得到凡夫入报的果。因为本愿称名具足大利无上的功德,跟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其他法门来回向往生的九品完全不同。因为其他法门不是大利、无上的,因为不是大利、无上,所以就有高低的不同。
(讲义文)
念佛既是无上功德,即是「唯一」、「绝比」,无有第二、第三等有上功德可相比较。故《观经》以「芬陀利华」喻「念佛」,以显念佛功能超绝,非诸行可比。
念佛既然是无上功德,表示是「唯一」;「唯一」就是绝对的、没有可与比较的,所以说「绝比」、「绝待」──绝诸对待。
阿弥陀佛的光明,依功能而有不同的名称,在《无量寿经》概略以十二种光来说明:「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中「无对光佛」的意思就是没有其他的佛能够与弥陀相对待。因为阿弥陀佛是唯一、绝比,所以是「无对光佛」;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其他诸佛望尘莫及的,所以叫作「焰王光佛」。因此念佛的功德不在品位阶级里面。
那为什麽念佛是在下品生说明,而不是在上品生说明呢?因为下品生是极恶的人,不是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的功德能够救度,也不是中品中生一日一夜的持八戒斋、沙弥戒、具足戒的功德能够救度,也不是中品上生的尽形寿具足众戒的功德能够救度,更不是上品下生的发菩提心的功德能够救度,也不是上品中生的解第一谛的功德能够救度,也不是上品上生读诵妙行的功德能够救度,唯有超越上品生、中品生功德的念佛能够救度极恶的众生,因此才在极恶的地方说明念佛的功德。极恶之人,无他法能救,唯称名念佛一法能救,显示「称名念佛」一法,易行功高,至高无上,最尊第一,无其他任何法能与之相比。
所以,并不是说念佛只能往生到下品生的地方,或是一定要念三万声才能上品生,这样解释经典是没有智慧的;如果那样解释经典,经上说念佛是大利无上功德,就等於是白说了。因为念佛是无上功德,所以《观无量寿经》才用「芬陀利华」来比喻念佛。
(讲义文)
而《观经疏》则释言:「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妙好人、上上人、最胜人」等。并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观经》以「芬陀利华」比喻念佛,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解释「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妙好人、上上人、最胜人」。一个人念佛,他就是人中的妙好人,不管他是在家众、出家众,是男众、女众,是善人、恶人。总之,一个人只要念佛,他就是人群中、世界上的好人,不但是好人更是妙好人。所谓「妙」就是难以想像、不可思议,所以不但是好人,更是难以想像的好人;不但是上人,更是上上人;不但是上上人而且是最胜人。因此,念佛的功德真的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没办法以文字来形容、来称说、来比较。所以《观经疏》又说,其他的修行法门虽然都是善,都是修行法门,都是功德,可是和念佛相比,就不能比较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念佛这麽殊胜、简单,就悠悠泛泛的,想到才念个几句,然後说自己是一个念佛人。如果这样,以心的深、浅来说,这样的心是很肤浅的。
一个真正一心归命南无阿弥陀佛的念佛人,他的心是很恳切的,他归命的心是怎样的呢?是全身心投靠在阿弥陀佛之上,他把他的身心、性命都归投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他的生命就是阿弥陀佛的生命,阿弥陀佛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念佛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念佛。他的人就是个念佛人,他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是一体的,是机法一体不离的,这样才是个念佛人。以我们来讲,我们「念念不舍」;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摄取不舍」。就像一个即将沈没大海的人,忽然被救上了船,这时候他一定不可能离开这一条船,船也不会离开他一样。
(讲义文)
加之,唯念佛之人,弥陀光明,摄护不舍;观音势至,形影不离。诸行不然。
进一步来讲,也只有念佛的人阿弥陀佛才「摄护不舍」,修其他法门的人,阿弥陀佛的光明哪有摄护不舍呢?也就是说,一个念佛的人就像睡在蚊帐里面,蚊帐一定是在身体的外面保护着他,不让冤家债主的蚊子来叮他,也不让天魔外道的虫进去咬他,临终的时候弥陀就显现来迎接他,所以说「摄取不舍」。同时,念佛的人,观音、势至菩萨都在他的身边形影不离,就像天空的月亮,只要有水,不管是长江大河或是井水、杯水,都能够显现,月亮跟水一体不离。如果不是念佛,学其他的法门,就没有这些现象、功德了。
(讲义文)
可知:念佛往生极乐报土,即非有上之九品所摄。
念佛本身的功德是无上,不是有上的,所以念佛往生的报土,自然不是九品阶位所涵盖的,一旦念佛往生都超越九品阶位。谈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什麽问题?
问:有人质疑:「虽然第十八愿是本愿,可是第十九愿也有提到诸行往生,第十九愿也是本愿」。要如何解说呢?
答:本愿有两种,一种是「因本之义」,一种是「根本之义」。就「因本」来讲,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本愿;现在我们讲的是「根本之义」,四十八愿当中,如果寻求哪一愿是根本?只有「第十八愿」。无论是《无量寿经》或是祖师的传承,譬如龙树菩萨《易行品》所谈的本愿内涵,或是天亲菩萨《往生论》所讲的本愿,或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讲的本愿,或是善导大师《观经疏》以及《四部五卷》所讲的本愿,都是指第十八愿,而不是其他的愿。因此,我们只要谈本愿,就是指第十八愿。
一般人之所以会误解,是因为他们不是专研这个道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无量寿经》里面有一段文:「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里就有谈到「本愿」两个字。同时又说「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这一段的意思是在讲四十八愿中的哪一愿呢?当然是指第十八愿,而不是第十九愿。「成就文」、「流通文」也都是在讲第十八愿。可是如果对方的理解还没有到达一个程度就无法了解,当他到达那个程度时,只要善知识稍微一点拨,立刻就通了。
问:(1)《观经》有谈到下品下生往生後是在胞胎里面,除了下品下生之外,其他的品位往生是不是也在净土?(2)《无量寿经》说往生净土後是「咸同一类」,可是如《观经》所说有的是在胎胞内,境界是不同的。要如何理解统贯这些说明?
答:极乐世界只有一土,就是报土。九品是在胞胎里面,胞胎是在哪里呢?也是在报土,只是他在胞胎。胞胎是什麽情况呢?就是还不能花开见佛、闻法、供养诸佛,是这样的差别。如果花开的话,他就能够自由的见佛、闻法、供养诸佛。花开的时间要多久呢?《无量寿经》说「五百岁」;《观经》是说上品中生是一夜,上品下生是一日夜,中品中生是七天,中品下生也是七天,下品上生是七七天。总之,《无量寿经》说五百岁,有一个数目;而九品,就有一层一层各有不同的时间,但是意义都是一样的。可是虽然有一个时间性的数目,却也不是固定的,只要他忏悔自己不信佛智,莲花立刻就开了。
还有,刚刚讲念佛超越九品,之所以说在下品生说明,是为了显示念佛的功德。这样讲的话,五逆罪人他念佛,真的是在下品下生吗?不是的,他是超越九品的。所以法然上人在〈十二问答〉(《法然上人全集》第576页):「问:极乐有九品之差别,阿弥陀佛所立乎?答:极乐九品非弥陀本愿,四十八愿中所无;此是释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恶人同生一处,恶业之辈易起慢心,故显示品位,而言善人升上品,恶人降下品。应速往生,以见其实。」这一篇大家也可以参考。
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之後,就应该常怀惭愧,仰谢佛恩的念佛,而不应该起骄慢之心。我们都以为我们不是一个下品下生的人,其实我们内心都有十恶五逆的种子在蠢蠢欲动,只是没有那个环境而已,只要有那个环境,我们都会造五逆十恶的。
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以「法」来照自己,使我们原形毕露,看清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必须要老老实实的依靠弥陀的救度,专念弥陀的名号,获得摄取不舍,往生决定、平生业成的身份。所以这一个法门,给我们大安心、大满足,让我们一生当中,像善导大师所讲的,常怀惭愧而仰谢佛恩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问:经典上说,观音势至菩萨会到胎胞为行者说法;印光大师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佛之後,佛性自然会显现;《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风声鸟鸣都是法音宣化。请问上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後是否还要再修行?是不是有一个修行的次第?
答:到那里无修而修,修而无修,是自自然然证悟的境界,因为那里是涅盘的境界,所以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盘界」。极乐报土没有所谓修不修的次第问题。
在娑婆世界,如果依自己的力量修行,必须要先断除见惑,然後断除思惑,之後再破除尘沙惑、断除根本无明,一直到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了,才能由等觉进入妙觉。可是极乐世界不需要这样,所以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就用「速」来形容。在娑婆世界,「速」是指一寸一寸逐渐生长,可是有一种「速」是一天就生长百尺,昙鸾大师用这种来譬喻极乐世界。
比如古代,如果你告诉别人搭一种器具(电梯)几秒钟就可以到一○一大楼的高度,人家一定不会相信,他们相信的方式就是用跑的,或是健步如飞的概念,可是在现代这样的观念大家就会相信,因为看得到。
极乐世界不是像娑婆世界这样的,大家都以在娑婆能想像的在想像极乐世界,这都是错误的。以凡夫的见解来想像极乐世界,就是以可思议的来想像不可思议的。所以经典上讲的非常清楚,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是「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现在我们都是用可思议的去想像不可思议的,是完全错误的。
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百千陀罗尼当下现前,当然释迦牟尼佛是经过了六年苦行,而且在这之前是从兜率陀天下来,已经是经过了三大阿僧只劫。相同的,在这之前,阿弥陀佛已经为我们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虽然我们凡夫没有积植任何的功德,可是阿弥陀佛有啊!所以才说「他力」。
问:刚才上人有提到九品互通,甚至是无量品,唯有本愿法门是唯一的解脱之道。那为什麽释迦尼佛或其他诸佛菩萨还要说八万四千法门呢?
答:刚刚讲九品互通而有无量品,是就自力法门来讲的。如果都依靠弥陀的救度,无量品就只有一品,无量机就只有一个根机──就是无有出离之缘的根机。释迦牟尼佛为什麽一开始不讲这个法门,因为观机逗教,在引导种种根机。一开始就讲这个法门的话,恐怕大家难以接受,所以就调熟种种的根机,等根机成熟了再讲这个法门。就像《观经》一样,《观经》一开始不讲这个法门,先讲十三种定观、讲三福九品,到最後才讲这个法门。纯粹讲这个法门的是《阿弥陀经》。所以就三经来讲,《阿弥陀经》可以说是一部结论的经。《阿弥陀经》不讲三福九品、不讲十三定观、不讲三学六度万行,只讲执持名号,只讲十八愿的「三心」和「称名」而已。接下来请看讲义:
(讲义文)
问:《观念法门》所言:「日念三万以上,是上品上生人」,其意何在?
有人看了这一句话,不能融会贯通,就被文面上的意思卡住了。以为日念三万以上是上品上生人,以念佛数目之多少判定品位之高低,甚至要去追求「念佛三昧」,因此落入自力难行道的范畴而不知。不晓得念佛是无上功德,不是三万以上或是任何数目才是上品上生。也不晓得「念佛三昧」有两种:一种是圣道门禅定功夫的念佛三昧,另外一种是他力法门的念佛三昧,也就是本愿称名的念佛三昧。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念念不舍,这就是念佛三昧。只要他信受弥陀的救度,在其自身士农工商的行业上,不管是专心念或是散心念,都是念佛三昧。学这个法门不了解这个道理,就无法专学与专持,就会偏失了 。
(讲义文)
答:此文用意有二:一对外,二对内。
对外有二,一为引导要门,二显念佛功胜。
一、为引导要门。善导大师为了对外引导「观佛」入「念佛」,特将「观、称」作「难易」、「胜劣」之比较,亦即「观佛难」,故言「三昧难成」;「念佛易」,故言「唯须」。
这可以参考《观念法门》那一段文。《观念法门》那一段文主要是要引导「要门」进入「弘愿门」。善导大师解释「要门」有两种,一种是息虑凝心,修习十三种定观的功夫;一种是废恶修善。刚刚讲的息虑凝心是定善的范畴,废恶修善是散善的范畴。不过这里所讲的「要门」是属於定,也就是「观佛」的范畴。
对外,善导大师是为了引导「观佛」进入「念佛」。「要门」和「弘愿门」是相对的,本愿念佛是「弘愿门」,所以进入念佛就是进入「弘愿门」。特别将「观佛的要门」跟「称名的弘愿门」作比较:一种是「难易」的比较,难易是就「根机」比较;一种是就「胜劣」来比较,胜劣是「法门」的比较。就法门来说,善导大师说观佛非常困难,因此善导大师说「三昧难成」。
自古以来作十三种定观成就的不多,不用说十三种定观全部成就,就说初观的「日观」,或是最後的「杂想观」,自古以来观成就的非常非常的少,何况其他的观?而念佛就很容易,所以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的这段文就说你只须要念佛,人人当下都能成就。《般若经》说:「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无不中者。」除非是箭手,否则我们要射中靶心很不容易,可是如果射大地的话就很容易了,不必要是神箭手,甚至是盲人也能射中。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如以箭射地,一射即中。念佛就像以箭射地,因为只要开口念就对了,一念就是佛,念念都是佛。所以有一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讲义文)
二、显念佛功胜。观佛得成,仅言「上品往生」,何况未成者,比比皆是。而念佛精进,则言「上品上生」。以此比较,显明念佛行易功高,胜於观佛;并以此方便,引导观佛入念佛,亦以之引导自力难行之圣道门进入他力易行之净土门。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说,观佛能够成就的话,仅是上品往生,并没有说上品上生,何况观想没有成就的比比皆是,表示他不仅方法上困难,成就上也不高。就念佛来讲,善导大师说,念佛精进的话是上品上生,以这个来比较,显示念佛「行易功高」。
所以,善导大师之解释「日念三万以上是上品上生」,对外来讲是为了:第一,引导要门;第二,显明念佛功德超胜。
(讲义文)
对内有四:一防懈怠,二防杂修,三防一念邪义,四防错解曲解。
一、防懈怠。愿言「乃至十念」,释言「称佛名号」、「念念不舍」,欲人念念不舍,故言日念三万则上品上生,以策励念佛。则终日无事之人,自不懈怠;而多忙之人,亦知忙里偷闲、闹中取静以念佛。
善导大师为什麽说「日念三万是上品上生」,对学这个法门的人,第一是防范他懈怠。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善导大师解释「乃至十念」就是称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解释为「念念不舍」。既然是称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而且是念念不舍,为了让人家念念不舍,所以说每一天念三万声就是上品上生,这有什麽用意呢?就是策励人家念佛。因为这样终日无事之人就不会懈怠,想到可以上品上生,他没有事情,正好可以每天念三万声;多忙之人,他想到三万声可以上品上生,就可以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来念佛。可是到那里是上品上生吗?其实到那里都是超越上品上生的。懂得这样的道理,晓得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是要我们不懈怠,就要尽量念念不舍,不要懈怠。应该取他的精神。
(讲义文)
二、防杂修。《大经》第十八愿唯言「念佛」,不说余行;《观经》流通分唯嘱「持名」,不说余行;《小经》往生正因唯标「执持名号」,不说余行。三经唯在念佛一行,不在杂修杂行。无事之人,若能日念三万以上,自无杂修之暇;而多忙之人,亦可得守专一之行。如是则「三心、四修、五念」,皆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第二是为了防范杂修。为什麽不可以杂修,因为《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只有说念佛没有说其他的法门。《观无量寿经》的「流通分」也唯有付嘱持名,不说余行。《小经》往生的正因,也唯有标举执持名号,没有说其他的修行法门。所以净土三经都一致的只说念佛一行,不说其他的杂修杂行。善导大师为防范我们杂修杂行,要我们固守依据三经专修专行,所以说日念三万以上是上品上生。无事之人如果能够日念三万以上就没有时间修其他法门了;即使多忙之人也可以守专一之行,因为他再也没有其他时间,每日念三万都来不及了。能够这样的话,三心(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也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四修(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五念(五正行)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皆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讲义文)
三、防一念邪义。愿文说「乃至十念」,成就文说:「乃至一念」,为防偏执一念邪义,而废乃至之称名,故劝言日念三万等,即一念邪义自破。
「成就文」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而说「乃至一念」。後来有少数人就专重「成就文」的「乃至一念」,认为乃至一念就是信心的乃至一念,进一步解释为体验的一念,更进一步解释为所谓往生就是在於体验的一念,只要有体验的一念,往生就决定了。所以往生不在於念佛,只要这一念,因此必须要去追求这体验的一念,有这体验的一念就万事OK了。以为学佛的目的、听闻佛法的目的就是在这一念,人生的目的也在这一念,不在於其他,所以就偏执一念邪义,而废乃至之称名,这就很极端了。因此提出日念三万,这样的话,一念邪义自自然然不破而自破了。
(讲义文)
四、防错解曲解。本愿文「乃至十念」,自力圣道门之人,易作他解。今言日念三万以上,自无错解曲解之虞。
第十八愿本愿文的「乃至十念」,善导大师是解释为称名──称念弥陀的名号,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五声、一声的念佛。在善导大师之前也有许多大师做各种不同的解释,譬如解释为十种念(慈悲……等),跟「成就文」的念不一样,跟「下品下生」的念也不一样,跟《阿弥陀经》的念也不一样,跟《易行品》的念也不一样,很明显是错误的。表示他们当时并没有用「下品下生」的经文来对照,也不晓得有龙树菩萨《易行品》的文可以对照,所以产生那样的错误。善导大师这样解释,那一种误解、错解、曲解自自然然的就破除了。
(讲义文)
然,念佛功德,唯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无上功德;岂可就念佛多少,论功德多少、品位差别乎!故知「念佛之行,广通九品」之言,犹属一往方便之说,而非究竟实义。
如果论功德,念佛的功德根本不是我们凡夫所能够想像、思惟,或是其他经典所能够解说的,所以说「不可称、不可说」。他是不可思议的无上功德,就如《大经》所说:「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是不能以念佛的多跟少来论功德的多少以及品位的差别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念佛之行,广通九品」这一句话也是「一往方便之说」,而不是究竟的实义。
(讲义文)
其究竟实义者,如《选择集》第五〈念佛利益章〉(法全四三)所言:「以余行而为有上,以念佛而为无上也。既以一念为一无上,当知以十念为十无上,又以百念为百无上,……」
下文是「又以千念为千无上,如是辗转,从少至多,念佛恒沙,无上功德,复应恒沙。」,总之念念都是无上的。既然是无上的话,就不是有上的中品生或上品生。这些都是非常显然的。只要看文不必加以解说当下就可以明白的。
(讲义文)
可知:但专一念佛,多念少念,皆是无上功德;犹如「如意珠」,粒粒皆是如意。非定善非散善,非多念非一念,念念皆具足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无上功德;其往生者,皆是报土化生,无品位阶级。
只要我们专一念佛,多念少念都是无上功德。什麽叫多念少念呢?每一个人的根机不一样,时间比较多的人就多念,有的人时间没有那麽多就少念;有的人时间同样的多,可是精进度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多念,有的人少念,可是功德上来讲都是一样的。因为不是靠他的功夫,而是靠弥陀本身的功德。就好像「如意珠」,每一粒每一粒都是如意。所谓「如意珠」,就是有一颗如意,你要吐黄金就是黄金,吐白银就是白银,你有两颗如意、或是一百颗如意,或是两百颗如意,多一颗并没有增加,少一颗并没有减少,因为只要有一颗,他就能够吐了。并不是说有两颗就吐得多,一颗就吐得少。因为念佛本身是超越定善、散善,也超越多念、一念,每一念每一念都是具足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无上功德的。所以他的往生都是报土,我们说的报土是化生,不是胎生。
(讲义文)
若不信此行此,将如善导大师《观经疏》(善全一五九)所言:「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胎宫;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於佛会。」
如果不这样相信,不这样行持,就会像善导大师所讲的,虽然能够往生,可是「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胎宫」,所谓「边界」是一种形容,意思是说不能出生在人文荟萃的地方,是出生在佛法不发达、不能闻到佛法的地方,所以「边界」和「胎宫」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表示不能当下见佛闻法。人能够见佛闻法,他不能见佛闻法,所以「所见不同」。
(讲义文)
问:言念佛得报土化生,无品位阶级,何以《观经》「势至观」言:「演说妙法,度苦众生。」而《观经疏》释言:「为进下位令昇上位」等,岂非有上下乎?
这里问说,念佛可以得报土化生没有品位阶级,可是《观经》第十一观「势至观」说大势至菩萨在极乐世界演说妙法救度痛苦的众生,使他们能够进下位,而生到上位去。这样说岂不是有上、下的差别吗?
(讲义文)
答:此正善导大师所言,不信念佛,「虽得往生,含华未出,因菩萨入开华三昧,除其疑障,以度其胎宫不见闻三宝之苦。」此谓之「度苦众生」、「为进下位令昇上位」之意。
极乐世界没有所谓「痛苦」的事情,经典上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如果有苦的话,就是以不能见佛闻法供养三宝为苦,除此之外,丝毫无有任何之苦。也就是说,他因为疑惑佛智,修其他诸行回向,就这麽一点点的差别,到那里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虽然能够往生,可是含花未出,所以菩萨入开花三昧来除他怀疑的障碍,度脱他胎宫不见闻三宝的苦。那里除了这个苦以外,没有其他的苦,所以才叫做「度苦众生」,才叫做「进下位,令昇上位」。
(讲义文)
上来所说,皆为令行者,确信:
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报土;
直入一生补处,不经品位阶级。
这一篇讲义从一开始到这个地方,都是为了让大家确确实实的明了、相信,只要专称「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就必定往生弥陀报土,直接进入一生补处。也不经过初地、二地,不经过一劫、二劫,不必经过任何品位阶级,所谓不经劫、不经地、超劫超地、超品位阶级,直接进入一生补处,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也是《无量寿经》所讲的「不住定聚必致灭度者,不取正觉」,也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些经典在在都证明我们这一个法门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横超法门。讲到这里,再给大家发问。
问:修诸行回向往生就一定是是疑惑佛智吗?
答:这互有因果,由果可知因。如果不疑惑佛智怎麽会回向诸行呢?就因为他不信受、不了解弥陀本愿的救度,以致修诸行来回向。这必须看《无量寿经》的「胎化段」:「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也就是说,对阿弥陀佛的佛智不信,但是他还是相信有因果报应而修种种的功德来回向往生的,这样的话就在他的花苞当中。
我们今天晚上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讲於2006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