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讲演

  1. 「信心一决定,当晚便往生」的启示(下)
  2. 「信心一决定,当晚便往生」的启示(上)
  3. 阿弥陀经是在说什麽?
  4. 2024龙年新春讲话
  5. 皈依开示(2023年11月11日新营)
  6. 庆祝弥陀圣诞暨净嵩法师往生二十周年纪念讲话
  7. 2023中元开示
  8. 剃度开示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开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三)
  11.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下)
  12. 谈净土宗志工的发心与行持(上)
  13. 2022中元开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为净土宗志工干部讲话
  17. 清明节慎终追远与念佛(2022年清明节开示)
  18. 念佛超度之胜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二)
  21. 阿弥陀佛依名号来救度众生(一)
  22.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必得超绝去
  23.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荐法会开示
  27.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弥陀诞法会开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弥陀诞开示
  30. 2020中元法会开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无常三根本
  34. 两种深信、触光柔软、感恩欢喜
  35. 剃度开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节开示(2019)
  37. 剃度开示(2019年5月12日)
  38. 猪年话猪
  39. 剃度开示(2018年7月31日)
  40. 净土宗──往生净土成佛宗
  41. 受戒与持戒
  42. 趋向净土的关键密码
  43. 剃度开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种成佛法
  45. 横超的净土法门
  46. 往生与预知时至
  47. 剃度及皈依开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极乐的条件(下.问答)
  49. 剃度开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极乐的条件(中)
  51. 往生极乐的条件(上)
  52. 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愿分类归结
  54. 弥陀愿心的根源
  55. 净土宗的结论──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点
  57. 慈心法门
  58. 念佛不妄语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脱离轮回之上
  60. 净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托父母於阿弥陀佛
  62. 为何吃素?
  63. 略谈佛教的意义与净土宗之殊胜
  64. 「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65. 爱与佛命
  66. 不请之友
  67. 岁末聚餐对僧众的谈话
  68. 学佛的目的
  69. 说爱(二)
  70. 说爱(一)
  71. 念佛名号 学佛爱心
  72. 心平气和 无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涂众生
  74. 澳门净土宗学会 赞颂辞
  75. 「以诚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届净土宗志工研习会勉言
  77. 慧净法师除夕团拜电话致辞
  78. 在心、在缘、在决定
  79. 佛教点灯的意义
  80. 念佛的方法与要领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处?
  83. 志工服务精神的内涵
  84. 净土行人应具备的根本知见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莲
  87. 三涂众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弥陀救度
  89. 为新戒比丘开示
  90. 归依劝嘱
  91. 念佛的音调与心态
  92.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93. 「澳门弥陀共修会落成法语」略讲
  94. 厌秽欣净 切愿往生
  95. 初机念佛群疑问答
  96. 简介净土宗专纯念佛的道风及心态
  97. 净土法门 理事互含
  98. 初学净土法门应有的认识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
  101. 念佛即圆满悲智功德
  102. 〈人有实德,天有奇报〉一文的启发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圆满人生的目的
  105. 万行不凭凭念佛(二)
  106. 万行不凭凭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终直入涅盘城
  108. 弥陀名号 不可思议
  109. 守愚念佛 弥陀住顶
  110. 阿弥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众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业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弥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为念 以净为归
  116. 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
  117. 乘本愿船 登涅盘岸
  118.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119. 世间虚假 唯佛独真
  120. 一心念佛 无疑无杂

法义开示

  1.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三)
  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二)
  3.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一)
  4.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十)
  5.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九)
  6.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八)
  7.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七)
  8.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六)
  9.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五)
  10.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四)
  11.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三)
  12.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二)
  13.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一)
  14. 《观无量寿经》概说(十)
  15. 弥陀净土的特色-超
  16. 《观无量寿经》概说(九)
  17. 《观无量寿经》概说(八)
  18. 《观无量寿经》概说(七)
  19. 《观无量寿经》概说(六)
  20. 《观无量寿经》概说(五)
  21. 善导净土教理的核心
  22. 净土宗带三法数
  23. 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24. 善导净土教理特色
  25.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五)
  26.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四)
  27.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三)
  28.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二)
  2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一)
  30. 《观无量寿经》概说(四)
  31. 《观无量寿经》概说(三)
  32. 《观无量寿经》概说(二)
  33. 《观无量寿经》概说(一)
  3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七)
  3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六)
  3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五)
  3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四)
  3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三)
  3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二)
  4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一)
  41.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
  42.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九)
  43.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八)
  44.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七)
  45.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六)
  46.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五)
  47.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四)
  48.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三)
  49.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二)
  50.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礼开示
  54. 「弥陀三约定」
  55. 为新戒弟子开示
  56. 净土宗「四不」
  57. 《无量寿经》大意(九)
  58. 《无量寿经》大意(八)
  59. 《无量寿经》大意(七)
  60. 《无量寿经》大意(六)
  61. 《无量寿经》大意(五)
  62. 《无量寿经》大意(四)
  63. 《无量寿经》大意(三)
  64. 《无量寿经》大意(二)
  65. 《无量寿经》大意(一)
  66. 《无量寿经》概说(续)
  67. 《无量寿经》概说
  68. 净土宗特色略说
  69. 净土宗宗旨略说
  70. 略说净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礼开示
  72. 自信教人信 担当向前行
  73. 成佛何时、极乐何处、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价值与意义
  75. 略说弥陀名号之义
  76. 为什麽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77. 净土宗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
  78. 娑婆众生 无不是业
  79. 龙树菩萨往生安乐国
  80. 华光出佛
  81. 弥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场的灵魂
  83.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84. 弥陀诞辰念弥陀 (二)
  85. 弥陀诞辰念弥陀(一)
  86. 「名号的功德」与「念佛的利益」
  87. 「《大经》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极乐安身实是精
  89. 大悲传普化 真成报佛恩
  90. 相劝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经》「念佛度亡」之文略讲
  92. 口称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与佛,机法一体
  94. 净土法门的大根大本
  95. 何谓「一心不乱」?
  96. 略谈念佛方式与庄严道场
  97. 极乐无为涅盘界
  98. 如何真正纪念「弥陀圣诞」
  99.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
  100. 为回龙寺常住僧众开示
  101. 净宗宗旨与敦伦尽分
  102.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略讲
  103.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问答)
  104. 兼具胜易特色的纯正净土宗(开示)
  105. 净土宗的几个名词略释
  106. 成佛如林的法门
  107. 善导大师-《观经疏》大愿业力与《大经》三誓偈
  108. 善导大师-略说善导大师「赞佛偈」之深广内涵
  109.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五)
  110.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四)
  111.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三)
  112.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二)
  113. 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一)
  114.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四)
  115.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三)
  116.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二)
  117.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一)
  118.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四)
  119.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三)
  120.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二)
  121.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说
  123.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二)
  124. 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一)
  125.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三)
  126.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二)
  127. 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一)

宗风

  1. 宗风学习(七)
  2. 宗风学习(六)
  3. 宗风学习一~五

临终开示

  1. 临终的殷切劝导叮嘱
  2. 娑婆旅程尽,辞别归莲乡
  3. 信顺弥陀救度

访问篇

  1. 辅仁大学宗教系所师生参访慧净法师记
  2. 传承的路_与越南团法师谈话

问答

  1. 为善导寺干部莲友开示(问答)
  2. 他力与因果,有矛盾吗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随缘的念佛?
  4. 如何从自觉愚恶契入弥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莲友问
  6. 於弘愿寺答僧众问

第十八愿善导释

  1.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十)
  2.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九)
  3.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八)
  4.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七)
  5.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六)
  6.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五)
  7.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四)
  8.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三)
  9.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二)
  10.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一)
  11. 第十八愿善导释(十)
  12. 第十八愿善导释(九)
  13. 第十八愿善导释(八)
  14. 第十八愿善导释(七)
  15. 第十八愿善导释(六)
  16. 第十八愿善导释(五)
  17. 第十八愿善导释(四)
  18. 第十八愿善导释(三)
  19. 第十八愿善导释(二)
  20. 第十八愿善导释(一)

净土法门的核心

  1.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十)
  2.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九)
  3.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八)
  4.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七)
  5.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六)
  6.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五)
  7.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四)
  8.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三)
  9.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二)
  10.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一)
  11. 净土法门的核心(十)
  12. 净土法门的核心(九)
  13. 净土法门的核心(八)
  14. 净土法门的核心(七)
  15. 净土法门的核心(六)
  16. 净土法门的核心(五)
  17. 净土法门的核心(四)
  18. 净土法门的核心(三)
  19. 净土法门的核心(二)
  20. 净土法门的核心(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四、忆与念
  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着不能忘
  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二、闭关念佛的苦恼者
  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前言 ── 一、念佛先要认识佛
  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现往东方的佛
  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令众成佛的佛
  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使凡入报的佛
  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报身报土的佛
  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诸佛证诚的佛
  1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临终来迎的佛
  1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亲近增上的佛
  1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身心无碍的佛
  1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息三涂的佛
  1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无碍的佛
  1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唯摄念佛的佛
  1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名号的佛
  1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名体一如的佛
  1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机法一体的佛
  2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为作大安的佛
  2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十)阿弥陀佛,是一尊召唤众生的佛
  2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不摈众生的佛
  2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八)阿弥陀佛,是一尊代众受苦的佛
  2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七)阿弥陀佛,是一尊以身为质的佛
  2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六)阿弥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五)阿弥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主动救度的佛
  3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三)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狱的佛
  3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二)阿弥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众生的佛
  3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十)阿弥陀佛,是一尊为大施主的佛
  3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九)阿弥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八)
  3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七)
  3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六)
  3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五)
  3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四)
  4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三)
  4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二)
  4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一)
  4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
  44.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九)
  45.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八)
  46.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七)
  47.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六)
  48.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五)
  49.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四)
  50.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
  51.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二)
  52.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一)
  53. 阿弥陀佛四十八题 目录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二)

--於净宗书院「法义班」课程开示(七)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这次讲义所讨论的《往生论注》的内容,对初学的人来讲可能有一点艰涩,觉得不易了解。但这一部份对念佛人来说,意义却非常的重要,如果大家能够多阅读几遍,对这一段文有所了解与体会,就会深生法喜。

 

       上一次,我们研讨到「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一段偈颂中的「平等法身」,今天接续讨论。

 

       有关「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我设了一个问答来说明:

 

       (补充讲义文)

 

 

问:若依论文,未证净心菩萨,指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若如此者,永不摄地前及博地凡夫耶?

 

       这则问的意思是:未证净心的菩萨是指初地以上七地以还(七地以下)的菩萨,如果依据《往生论》所说,是不是初地以下──包括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以及一般三毒具足的凡夫阿弥陀佛就不救了呢?

       (补充讲义文)

 

答:不然!《往生论》为显示未证净心菩萨若往生即时与净心菩萨、上地诸菩萨平等,永无自力退堕之难,故就净心未净心对待显示以明。若论弥陀本愿力之救度,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摄此「未证净心菩萨」一句之中,故《安乐集》卷下(一一八页)云:「《净土论》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由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薄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时同八地菩萨,且证第九第十地之寂灭平等身,此则生极乐,皆至菩萨极位(十地、等觉,只是开合之异)。故此段论文,乃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补处」,及「随意修普贤行」,故此论文之後,便是菩萨四种功德,故《论注》释此论文,亦取四种功德之义,以显明安乐菩萨行普贤行之相(四功德三无想)。

 

       回答是说:从结论来讲,完全不是这样的!

 

       以圣道法门的次第来讲,一个人发心修行,从累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然後降伏烦恼,生生世世都没有退转,这样经过一大阿僧只劫,才能够到达初地;又经过二大阿僧只劫,才能够到达七地。但是,到达七地就有可能会退堕,所以称为「未净心菩萨」;如果到八地就永远不会退堕,因此称为「净心菩萨」。可是如果依靠弥陀的愿力,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就即时跟净心菩萨(八地以上),以及上地诸菩萨平等无别,一定会到达成佛而永远不可能有退堕之难。所以天亲菩萨才以「未净心」跟「净心」来作为对待显示。不过如果本来就是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就没有这种问题存在,所以接下来说「论弥陀本愿力之救度,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

 

       「地前」跟「凡夫」有什麽差别呢?菩萨道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阶位,「地上」是指十地属於圣者的阶位,「地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属於三贤位,也称为「内凡位」;十信称为「外凡位」。不过不管「内凡」或「外凡」,都已经离开了生死轮回;「外凡」以下还有生死轮回,是属「博地凡夫」。所以说「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摄此『未证净心菩萨』一句之中」。

 

       接下来引《安乐集》作为证明。

 

       「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在《安乐集》中,道绰大师体会天亲菩萨的含义,直接用「十方人天」来说明,使後来的人能够直接了解《往生论》的意思。「十方人天」当然包括净心菩萨,包括外凡、内凡,以及一般的博地凡夫。「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不只未证净心的菩萨到极乐世界立即跟净心菩萨无二,即使内凡、外凡,乃至一般博地凡夫也是和未证净心菩萨一样;「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而且也跟上地菩萨一样。所谓「寂灭忍」就是八地以上,包含十地等觉。

 

       「由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薄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时同八地菩萨,且证第九第十地之寂灭平等身」。净土宗将凡夫分为「内凡位、外凡位、薄地」等三类,即三贤位称内凡,十信位称外凡,以下称薄地。这里的「薄地」和前面的「博地」两个博字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薄地」详细的解释是: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薄」有「逼」的含义,意思是凡夫是居於种种烦恼、痛苦逼迫之位,所以称为「薄地」;「博」有广博之意,因为凡夫之位数量广多,所以又称为「博地」。

 

       「此则生极乐,皆至菩萨极位(十地、等觉,只是开合之异)」,依第十八愿--「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而「往生弥陀净土」的话,通通到达「寂灭平等」的地位,也就是等觉之位。「十地」跟「等觉」只是开合的不同,他们是一体的。好像手,合起来是一个拳头,打开来就是手掌,拳头和手掌虽然形状不同,但是它是同一只手。

 

       「故此段论文,乃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补处』,及『随意修普贤行』」,这一段文主要在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的成就相。二十二愿的成就相在说明什麽呢?在说明两件事:第一是「必至补处」,第二是「随意修普贤行」。这个等後面解释到第二十二愿的时候就会显明。

 

       「故此论文之後,便是菩萨四种功德」,「故此论文」是指《往生论》「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一段论文。这一段论文之後,接着就是说明菩萨的四种功德。

 

       「故《论注》释此论文,亦取四种功德之义,以显明安乐菩萨行普贤行之相(四功德三无想)」所以《往生论注》解释这一段论文时,也采取菩萨的四种功德来显明极乐世界的菩萨行普贤行之相。这一段内容是:「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於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这一段其实就是菩萨的四种功德,昙鸾大师将它引用在这里,用以解释菩萨的「报生三昧」。

 

       (补充讲义文)

 

       又,此《论注》上卷「四种菩萨功德」之中,第三「无余供佛德」言(六一页):「菩萨、声闻、天人大众」,故知「通摄下凡」。

 

       这一段再次解说未证净心菩萨是包含一般的凡夫。这里是引用《往生论注》上卷四种菩萨功德之中的第三「无余供佛德」(六一页):「是故愿言:我成佛时,愿我国土一切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雨天乐天华天衣天香,以巧妙辩辞,供养赞叹诸佛功德。」由这一段法语也可以知道弥陀本愿力之救度是通摄一切下劣凡夫。

 

       (补充讲义文)

 

       又,《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言:「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故知「通摄所有众生」。

 

       这里是「以经印经」。《无量寿经》的第二十二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从愿文上来看,好像是单指他方佛土三贤十圣的诸菩萨众,而不是指一般众生;可是如果就《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来看的话,就不是这样了。《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是指「所有众生」,包含内凡外凡及博地凡夫。

 

       《庄严经》跟《无量寿经》是同本异译的经文,同样在说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修行成佛的因果,以及众生往生成佛的因果,同样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内容。《庄严经》中第二十二愿的内容是「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这一段文虽然比较简短,但跟《无量寿经》的第二十二愿文意义却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内容比较简要。

 

       以上这一段问答,主要是在解除我们对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是不是只认为未证净心才能够达到「毕竟得证平等法身」的境界,而一般凡夫不能够拥有这个功能的疑惑。

 

       在《往生论注》中,昙鸾大师将「平等法身」解释为「法性生身」。什麽是「法性生身」呢?《大智度论》云:「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法忍,断诸烦恼,舍是身後得法性生身。」意思就是说,八地菩萨证悟无生法忍,也就是证悟到了平等寂灭真理,断尽了所有烦恼,而且离开了分断生死,不过还是留有烦恼习气而受变易生死,所以有「生」这个字。但是他能够自在显化度众生,或显化大身,或显化小身,或在此显示,或在彼显现,隐显自在。如果他连烦恼习气都没有了,他就完全跟佛一样,不受法性生身。接下来,我们来解释讲义:

 

       (讲义文)

       「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补充讲义文)

       寂灭──《智度论》七十四卷云:「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灭诸烦恼戏论,不动不坏,无所障碍。」


意谓:法性真理,在佛不增,在生不减;在悟不高,在迷不下。灭诸烦恼,离诸戏论,常住无碍。见思断尽故,无彼我之念故。

 

       所谓「寂灭」就是处於一种空性的状态。什麽是空性的状态呢?以我们可以理解的譬喻来说,当静坐念佛时,突然间感觉只有这一句佛号,没有其他的念头,心处於一种「心一境性」,始终都是一句佛号,除了这一句佛号以外,没有其他的念头,杂念当下都停息、灭除了,这几乎就近似寂灭的状态。在那一种心理状态之下,没有贪欲、瞋恚与无明(愚痴),没有是非、善恶,没有冤亲、爱憎、顺逆、喜怒,时刻都是心气平和、动静一如,不管有没有什麽境界,都是如如不动,就像一般所讲的「八风吹不动」,因为不觉得有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即使有境界,也只不过像镜子一样,物来即现,物去即无;不管是什麽东西或什麽颜色,镜子都毫不改变它,那就是寂灭的状态。

 

       「寂灭平等」是八地以上诸菩萨所同证的平等理体,此理体即《论》文所谓之「净心、平等法身、寂灭平等法性」,是一体异名,其体无别,也是一切众生的本性。所谓本性、佛性、法性,真心、真如、实相、一真法界,虽然名相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指同样一个心性,就是寂灭的本体。即使成佛了,这个心性也没有增加;还没成佛,心性也没有减少,只因以前被妄想杂念盖住,而现在只是恢复本来的样子。所以说「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

 

       什麽叫作「戏论」呢?就是没有意义、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的言论。戏论又分二种戏论、三种戏论、九种戏论,但主要是指和真理相违背的言论。在寂灭的状态当中,是既没有烦恼也离诸戏论。他不变动、不消失,永远都是自在无碍的,这就是寂灭。所以说「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灭诸烦恼戏论,不动不坏,无所障碍」。

 

       「见思断尽故,无彼我之念故。」见思就是「见惑」跟「思惑」。对真理不了解,迷於四谛的真理叫「见惑」;对真理不了解,有贪、瞋、痴、慢等烦恼叫「思惑」。如果证悟真理,又断除了贪瞋痴慢的烦恼,称为「见思断尽」,一个见思断尽的人,就没有你我、冤亲、善恶、顺逆、爱憎、喜怒、苦乐……等种种彼我对待。这是一种证悟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且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现在只是就文字上、学理上来解说,但尽管再怎麽解说,跟实际上的境界完全是两码事,犹如天地之别。

 

       如果真正证悟到那个境界,就会有《往生论》所讲的四种菩萨功德显现出来。我们连一张纸都看不过去,何况一念、一处、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种种示现、种种度化呢?

 

       (补充讲义文)

       以得此寂灭等四句──身法互显,配释论文。初二句释论文之「平等法身」,後二句释论文之「寂灭平等法」,能证之身与所证之法互名。所证理平等故,能证智亦平等;能证智平等故,所证理亦平等;寂灭与平等,体一不二,但分能所。例如修定善人,名定善机,定机所修之法,名定善法。

 

       「得此寂灭」四句是指讲义文中的「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身法互显,配释论文。」身是指「平等法身」,法是指「寂灭平等法」,证悟到「寂灭平等法」就称为「平等法身」,这里是就身跟就法来互相显示,搭配解释《往生论》的法语。前面两句「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是在解释《往生论》的「平等法身」;後面两句「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是在解释《往生论》的「寂灭平等法」。

 

       「能证之身与所证之法互名」,能证之身就是「平等法身」,所证之法就是「寂灭平等法」,因为证得这个法才名为这种身,能够名为这种身,是因为他证到这个法,所以能称为「平等法身菩萨」,就表示他已经证到了八地以上的「寂灭平等法」了。

 

       「所证理平等故,能证智亦平等;能证智平等故,所证理亦平等;寂灭与平等,体一不二,但分能所。」因为证悟到了平等寂灭的真理,因此他能证悟的心智(智慧)也是平等的;因为能证的智慧平等之故,因此他所证的真理也是平等。寂灭跟平等,平等跟寂灭,其实他的体是一样的,只是分为能所而已。证悟到了真理的境界,能证、所证、内、外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八地以上已经离开了肉体、离开了分断生死,也就是证得平等法身。

 

       (讲义文)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於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这一段很有意思。大家先看补充讲义:

       (补充讲义文)

       报生三昧──《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言:「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复具足五法,何等五:知上下诸根,净佛国土,如幻三昧,常入三昧,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此五法中,第四「常入三昧」即是「报生三昧」,故此经释言:「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依此经说,八地菩萨所入定有二种,初入如幻三昧,次常入报生三昧。

 

       「三昧」是梵语,意思是「等持」、「定」或「正定」,也是刚才讲的「心一境性」;等──离开心中的浮沉而得平等安详,持──将心专止於一境,而不散乱,心一境性。

 

       「报生三昧」是怎样的三昧呢?《大般若经》言:「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於八地之中,复具足五种法。」哪五种法呢?「第一,知上下诸根;第二,净佛国土;第三,如幻三昧;第四,常入三昧;第五,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由此可知,八地菩萨具足的五种法里面就有两种三昧:「如幻三昧」和「常入三昧」。「常入三昧」就是「报生三昧」,因为经中有解释:「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

 

       (补充讲义文)

       《大智度论》五十卷云:「常入三昧者,菩萨得如幻三昧,所役心能有所作念,转身得报身三昧,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中,度众生安稳,胜於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

 

       这一段是解释「如幻三昧」和「报生三昧」(常入三昧)的不同。

 

       「如幻三昧」也能够变化种种的宫殿、楼阁、树木、花园……,甚至山河大地、饮食歌舞等来度脱教化众生,可是必须「所役心能有所作念」,要运心造作而入定。如果他得「报生三昧」,就不用心役。好像我们睁开眼睛就能够看东西,不假藉其他的功用,不必靠其他的帮助。

 

       「住是三昧中,度众生安稳,胜於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安住於「报生三昧」的菩萨,能够安稳自在的度化众生,远远的胜於「如幻三昧」,是自自然然,不假种种的功用。「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好像我们求财,一般人必须要每天上班、靠劳力得到薪水,少数人因为父执辈的关系,留下财产给他,不须要靠劳力赚得。

 

       (补充讲义文)

       凡得一切法有二:一生得,二加行得。
       一、生得──亦名果报得,其人因业所感果报,自然得之。如眼见色,耳闻声;鸟飞空,鱼游水。
       二、加行得──初未得此法,後修习方得此法,如学习书画等得之。

 

       「生得」就是生下来自然就拥有,所以「生得」就是「果报得」。就像我们生下来,眼睛自然就能够看东西,耳朵自然能够听声音,不用学习。如果是生在天界的话,不必修定,自然就有五种神通。如果是生在畜牲道,飞禽不必学习,一生下来就会飞,可是如果是走兽,牠再怎样的学习也飞不起来。果报如果是鱼,牠天生就会游泳,鸭也是天生就会游泳,可是如果是鸡的话,再怎麽学也不会游泳,这就是「生得」(果报得),任运自然,不假造作。

 

       「加行得」就是必须经过学习锻链才能够拥有的,如果不经学习就永远不会有。同样的,「常入三昧」和「如幻三昧」也是这样,一个是「生得」,一个是「加行得」。

 

       (补充讲义文)

       「以三昧神力」等句──此下之注解,甚为巧妙精彩。本来论文素明弥陀之不虚作住持功德,此功德者,乃令往生人皆得八地以上之平等法身,此即显明佛德之中,自然兼明菩萨之德,《论注》欲明此佛德与菩萨德,乃采菩萨四种功德以明之。

 

       天亲菩萨《往生论》这一段文字,是在显明阿弥陀佛能使往生的人都达到八地以上的平等法身,并即时拥有四种菩萨的功能,用以显现阿弥陀佛的「不虚住住持功德」。所以昙鸾大师在《论注》中就以菩萨的四种功德来显示。

 

       也就是说,必须使往生者能够快速的拥有这四种菩萨的四德,快速的达到八地以上,乃至等觉,达到第二十二愿所讲的两种功能──第一,一生补处;第二,还相回向。才能够显示出阿弥陀佛的不虚住住持的功德。

 

       如果阿弥陀佛这种功德还没有成就的话,天亲菩萨说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等於就白讲了。所以昙鸾大师在解释「不虚住住持功德」的时候,就引用菩萨四种功德来解释。哪四种功德呢?

 

       (补充讲义文)

       以三昧神力──用报生之三昧神力。
       一处──不动而至德;一念──一念遍至德;
       种种──供佛自在德;能於──遍示三宝德。
       以上「四德三无想」,参考一○四至一○五页,及五九至六二页

 

       《论》文所讲的「以三昧神力」就是「报生三昧」的威神力。「一处、一念、一时」,「一处」就是不动而至德;「一念」是一念遍至德;「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是供养自在德。「能於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是遍示三宝德。这就是「四德」。「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就是「三无想」。所以就是「四德三无想」。

 

       「四德三无想」完整的说明是依据《往生论》来的(104~105页),《论》文言:

 

       「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就是这里所解释的「不动而至德」──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这就是「一时遍至德」──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就是「供养自在德」──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就是「遍示三宝德」──能於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

 

       虽然菩萨以种种显化,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来来去去,可是对证悟到寂灭平等法的法身菩萨来讲,是没有「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的,因此「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这个就是所谓菩萨的「四德三无想」。如果大家要了解更详细的话,可以参考《论注》的104~105页,甚至再参考59~62页。

 

       菩萨得「报生三昧」(常入三昧),以三昧的威神力拥有这「四德三无想」,这是我们学这个门法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够立即所拥有的,所以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又很亲切的内容。

 

       (讲义文)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盘头菩萨辈,愿生彼者,当为此耳。

 

       这一段《论》文也很容易了解。

 

       (补充讲义)

       若百若千──初地住百佛国,二地住千佛国,如是地地倍增,故言「若百千万亿」。

 

       初地的菩萨能够化身到一百个佛国,同时能够一处、一念、一时到一百个没有佛法僧的地方去显现佛法僧,或者去供养一切诸佛,二地的菩萨就能够住千佛国,也就是说,每升高一地能够住的佛国就增加了十倍之多,地地倍增,因此说「若百千万亿」。

 

       (补充讲义)

       要须作心──就作心、不作心,辨未证净心、已证净心之异。

 

       所谓「作心」就是造作分别之心,是属於有功用定。虽然初地以上七地以还的菩萨也能够化身佛国,施作佛事,但必须要「作心」入三昧才有办法。不像得「报生三昧」的菩萨,因为常在三昧当中,所以不用作心,就能够任运自然、不假造作化身佛国。这里是就「作心」和「不作心」来辨别未证净心和已证净心的差别。

 

       这位未证净心的菩萨如果愿生安乐净土,就能够见到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就能够与上地(八地)诸菩萨(九地、十地、等觉)毕竟身等法等。身等就是「平等法身」,法等就是「寂灭平等法」。

 

       「龙树菩萨、婆薮盘头菩萨(天亲菩萨)辈,愿生彼者,当为此耳。」龙树菩萨是证到初地,婆薮盘头菩萨是证到十回向,差初地一级。也就是说,龙树菩萨和婆薮盘头菩萨都还没有到达净心。所以他们之愿生极乐世界,是为了快速得到净心菩萨而求生极乐世界。

 

       接下来,昙鸾大师以两则自问自答来说明:

 

       (讲义文)

问曰:「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勳;经多劫数,然後乃得。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

 

答曰:「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

 

(补充讲义文)

问曰:案《十地经》──问答决疑,此「以渐难顿」。
《十地经》者,即是《华严经》之〈十地品〉,印度自古别行,天亲造论,名《十地经论》十二卷,菩提留支译。此《十地经》说明自力修行,从初地至十地渐进次第之相。《仁王经》、《璎珞经》等,皆属渐教之经典。

 

       这则问是以圣道教理的渐教来疑难顿教的教理。

 

       《十地经》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十地品」为什麽称为《十地经》呢?因为《华严经》文文句句都是属於经文,所以称为《十地经》。也因为「十地品」自古以来在印度都有另外流通,就像《普门品》是《法华经》的一品,但自古以来这一品也是另外流通一样。天亲菩萨为《十地经》造论,名为《十地经论》,总共有十二卷,跟《往生论》一样,也是菩提留支所翻译的。

 

       「此《十地经》说明自力修行,从初地至十地渐进次第之相。《仁王经》、《璎珞经》等,皆属渐教之经典。」也就是说,从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从一大阿僧只劫,又经过二大阿僧只劫,又经过三大阿僧只劫……都是经劫经地,所以叫做「十地渐进次第之相」。因此《往生论注》这里问说:「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勳;经多劫数,然後乃得。」依照菩萨进趣的品位阶级,逐渐有无量的功勳,经过多劫的时间最後才得到那个果位,这里为什麽说见到了阿弥陀佛之後就毕竟与上地的诸菩萨身等法等呢?回答的部份,我们等一下说,先看补充讲义:

 

       (补充讲义)

       此系圣道门自力难行道,以修行六度万行为宗,有诸久堕之苦,如陆道步行。所谓「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

 

       这是就龙树菩萨的判教。龙树菩萨的判教说佛法有「难行道」和「易行道」,「难行道」是以修六度万行为宗旨,他的内容是「诸、久、堕」。「诸」是要修种种的法门,「久」就是所谓的三只百劫,「堕」是说有可能会退堕下来的,落入二乘或是七地沉空难。「难行道」如同陆路步行,所以是辛苦的法门。

 

       「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自力法门从初发心,降伏烦恼,然後要生生世世不退的累积福慧二资粮,到达初地要一大阿僧只劫;初地到七地又一大阿僧只劫;八地到十地又一大阿僧只劫。这就是三大阿僧只劫,这叫作「三只修福慧」。到了登地的时候,为了修佛的方便法门,又累积相当的功行,那个时间又要经过一百劫,所以说「百劫种相好」。这就是所谓「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勳;经多劫数,然後乃得。」

 

       (补充讲义)

       本愿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以信受本愿称名为宗,有一速必之乐,如水道乘船。

 

       龙树菩萨所判的「易行道」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的法门,所谓「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本愿法门是以称名为宗,有「一、速、必」之乐。「一」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所谓「念我称名自归」,只要专一的称名,当下就入必定,所以说「一速必」。龙树菩萨说这一种法门如同乘船,比较安乐。

 

       (补充讲义)

       所谓:「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这是清朝省庵大师所讲的,不需要经过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但凭六字万德洪名,就能够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而证悟八地以上寂灭的法性生身。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这是印光大师所讲的。不要怀疑惊讶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能够超越十地,不必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应该知道这六字万德洪名的功能是含盖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而直至等觉的功德的。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这是澫益大师所讲的。六字万德洪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他具足一真法界的功德,只要我们依靠这六字洪名,不须方便,自然横超。不必经过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这样的竖出,从凡夫横超、横越直接到达等觉,这个叫「不须方便自横超」。所以六字洪名是真正的法界功德。

 

       (补充讲义)

       昙鸾大师之时,他师执《十地》、《璎珞》、《仁王》等历劫修行,渐次成佛之法,疑难净土门「净土三经一论」等念佛往生见佛,顿同上地之道。故今以彼疑难,设此问题,以通别二义回答,以通为先,别为後,为先者以共许之义诱引,终入正义之善巧也。

 

       为什麽昙鸾大师要设立这样的问答呢?因为在昙鸾大师那个时代,其他法门的学者执着《十地经》、《璎珞经》、《仁王经》等等历劫修行渐次成佛的法门,并以此来疑难以「净土三经一论」为根据,念佛往生见佛就能够快速同上地菩萨一样的净土法门,所以昙鸾大师就以这样的疑难,假设这种问题,以「通别二义回答」。

 

       这两个问答,前面是一般「通途」的问题,第二个是「特别」的问题。将一般的问答摆在前面,这样一般人较能够理解信受,较容易接引;特别的就摆在後面,是因为一般人较不能相信,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所以先将一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理解了,然後再引导入真实的法义来。也就是说,前面是方便接引的,後面的回答才是主要真正的教理。

 

       回答说:「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也就是说,在这里所谓的毕竟并不是当下就跟八地菩萨以上的相等,只是说他「不失此等」,所以说「等」。也就是说,只要他一旦往生,就永远不退堕,假以时日,总有一天会跟八地以上相等。就好像生在皇宫为太子,他总有一天就会当皇帝,他终究跟一般的老百姓不同,甚至跟文武百官不同,甚至跟宰相不同,他一出生就高超文武百官,甚至高超宰相之上,虽然他当下不是皇帝,但是总有一天一定会当皇帝。所以说「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

 

       这里,昙鸾大师是用一般所能够理解、相信的来回答。当然往生极乐世界,是「当下即等」,而不是不失此等而已,昙鸾大师先用这样来回答,是为了方便接引,真正所要回答的教理是在後面。

 

       (补充讲义文)

       毕竟者,末言即等──本段论文,有二处毕竟。显示虽非即时等,终得齐等。

 

       「本段论文,有二处毕竟」,第一处是「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第二处是「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接下来请看讲义第二则问答:

 

       (讲义文)

问曰:「若不即等,复何待言。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

 

答曰:「菩萨於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於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是故须言毕竟平等。

       这个问是说,如果不是当下相等的话就不用说了,因为菩萨只要登上初地的话,随着时间一步一步前进,自然就能跟佛相等,何况跟上地菩萨等?

 

(讲义文)

答曰:「菩萨於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於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是故须言毕竟平等。

 

       问题就在这里。菩萨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的话,恐怕到七地时就进入「大寂灭」,就不能再前进了,「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於实际」。那时候如果没有十方诸佛神力来鼓励,他一旦进入大寂灭、舍佛道,就跟二乘声闻、缘觉没有差别了;可是他如果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个问题,因此必须要说「毕竟平等」。详细的解释请看补充讲义:

 

(补充讲义)

       大寂灭(七地沉空难)──《智度论》卷十云:「如七住菩萨,观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如是观已,於一切世界中,心不着,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盘。譬如人梦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劳,生厌患想,在中流中梦觉,自念言:何许有河,而可渡者!是时勤心都放。菩萨亦如是,立七住中,得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盘。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以右手摩其头,语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莫入涅盘。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

 

       这段是说明「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盘」,就里所说的涅盘就是「沉空」,也就是「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的「七地沉空难」。一般说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有菩提可求,有众生可度,可是他在这里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就跟二乘没有差别了。

 

       在这里十方诸佛劝导他的有四件事:第一是「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第二是「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莫入涅盘」;第三是「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第四是「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这时候菩萨听到佛的教诲,就回复到原来的发心,而继续的行六度波罗密,上求菩提下度众生,就不会有七地沉空之难了。这也就是天亲菩萨所强调未证净心菩萨求生极乐世界的重要性。

 

       在第二则问答之中,所回答的内容,重点在下一段讲义的内容:

 

       复次《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
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於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是树地生,百岁乃具。一日长高百丈,日日如此。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见松生长,日不过寸。闻彼好坚,何能不疑。即同有人闻释迦如来,证罗汉於一听,制无生於终朝;谓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闻此论事,亦当不信。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谓之不然,亦其宜也。」

 

       这段内容有很深的涵义,但因为内容较长,我们就留待下次说明。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发问,彼此讨论。

 

问:上人刚才有开示,「十念记数」的念佛可以得证寂灭,或者可以得到念佛三昧。这一部份,上人以前好像从未谈到,也没有劝勉我们往这个方向,都是导引大家「厌离娑婆,愿生极乐,一向专称」。是否担心有其他的流弊?

 

答:刚才用十念记数说明三昧只是一种「譬喻」。十念记数可以达到比较寂静的状态,至於类似三昧,还差之太远太远,那种寂静的状态相似於定,但若说真正入定的话,一点都谈不上。

 

       刚才讲三昧有「如幻三昧」,有「常入三昧」,「如幻三昧」固然要作心、运心才能够入定,但我们连「如幻三昧」一点也都谈不上。我们即使很用心、很专注的念佛,但再怎样专心十念记数的念佛,也很难达到所谓的入定。

 

       自古以来,念佛能够入三昧的不多,在历代祖师当中,善导大师有念佛入三昧,法然上人也有,慧远大师到老年也有,印光大师有相似入三昧,除此之外,就很少听过。澫益大师、莲池大师、永明大师都没有,法照大师在钵中看到胜境,也不是念佛三昧或如幻三昧。所以我刚才讲的那只是一种比较寂静的状态,并不是真正的三昧。

 

       以前我曾谈到董子明居士的故事,董子明居士退休之後在青岛湛山寺佛学院担任国文教师,因为任的课不多,因此空闲的时间较多,每一天就自我要求念四万声的佛号。他念佛都是在自己的房间,从外面把房门锁起来。有一天他在自己的房间经行念佛,不知不觉就从自己的房间走到大雄宝殿的後面,等於穿墙而出,不经过房门,其实房门这时是锁着。等他发觉的时候,要走进房间已经不可能,因为门锁着所以他就去向客房拿钥匙将他的房门打开,他看见自己的钥匙还是放在他的书桌上。他觉得奇怪,自己明明在房间念佛,怎麽会不知不觉走出房门,走到大雄宝殿的外面呢?他就问当时极乐寺的住持倓虚大师,倓虚大师就跟他说,他因为专注念佛,念到根尘能所两忘,才能够有这一种心物无碍的状态,但等发觉的时候就不可能了。因为他不是真正的「报生三昧」,如果是「报生三昧」的话,就随时随地任运自在。这件事当时也轰动了整个湛山寺。

 

       董子明居士生死心也很恳切,每天都固定念四万声佛号,很纯不杂,所以我很强调大家固定的、很纯的念念不舍,把念佛带入生活当中,让生活就是念佛。

 

问:讲义的第一张倒数第二行为什麽要写「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而没有直接指明是阿弥陀佛?

 

:因为那是一般的法门的说明,不是净土法门。

       

       今天晚上就暂时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讲於2007年6月3日)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