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摘錄

  1. 真正、絕對的「三好」
  2. 人生是什麼──攀藤食蜜喻
  3. 以念佛超度祖先
  4. 何故生命很尊嚴
  5. 一念,就是念念,就是相續
  6. 念佛中,祖先與嬰靈都往生
  7. 生命的價值
  8. 彌陀三約定略說(摘要)
  9. 彌陀光明的作用
  10. 極樂世界──真正的家
  11. 曠劫輪迴 唯靠彌陀
  12. 善來諸友──與淨土宗善導寺幹部談話(摘錄)
  13. 阿彌陀佛久已成佛
  14. 「如來出世本懷文」略說
  15. 淨土宗「迴向偈」大意
  16. 順佛本願:三經一致,唯說稱名
  17. 以仁為己任的淨土法門
  18. 淨土宗的見道、修道與證道
  19. 無諍念佛,預期坐脫
  20. 「第十八願」與「第十九願」的「眾生」
  21. 莫因良醫而好病,應體佛心而念佛
  22. 出聲與默念
  23. 心念彌陀 身有光明
  24. 念念在定慧  
  25. 緣佛願力,念佛才與彌陀親
  26. 眾生求彌陀 徒令彌陀悲
  27. 萬德洪名具足彌陀的大願業力
  28. 「自信教人信」與「發心」
  29. 名號獨運 稱名獨達
  30. 三種念佛
  31. 念佛人應有的平常心態
  32. 專稱佛名,易行頓超
  33. 名號有聲光明,光明無聲名號
  34.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即是「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35. 稱名念佛即是口業稱名
  36. 淨土宗根源之第十八願(本願)
  37. 萬德洪名是──「名即體」「名即法」
  38. 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39. 念佛的現當二益
  40. 不可思議的名號功德
  41. 學佛之人理當眾善奉行
  42. 人生唯一大事
  43. 顓蒙念佛,暗合道妙
  44. 機法二種深信
  45. 黑奴小孩與船長的故事
  46. 普勸有緣常念佛
  47. 一切恐懼 為作大安
  48. 彌陀的呼喚
  49. 色與空
  50. 隨順
  51. 得道因緣
  52. 為道日損
  53. 殊勝的淨土法門
  54. 廣結佛緣
  55. 東土釋迦智者大師
  56. 略談如何從「俗諦」邁向「真諦」
  57. 不斷煩惱得涅槃
  58. 稱名念佛
  59. 極樂世界的蓮花
  60. 十念當往生
  61.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62. 我們是怎樣的人呢?
  63. 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佛呢?
  64. 學佛從「否定自己」開始
  65. 罪惡生死凡夫
  66. 人的心
  67. 芬陀利花
  68. 不念彌陀更念誰
  69. 淨信
  70. 教念彌陀專復專
  71. 專稱名號至西方
  72. 轉識成智
  73. 轉苦為樂
  74. 人在世間
  75. 佛光是佛智慧之相
  76. 一失人身 萬劫不復
  77. 吳信叟 歸去來
  78. 長劫輪迴
  79. 人天皆苦
  80. 帝釋天三皈依的故事
  81. 彌陀的救度
  82. 苦海眾生
  83. 極樂無為涅槃界
  84. 報冤行與隨緣行
  85. 慧日法師弘揚淨土始末
  86. 法照大師的念佛奇緣
  87. 明來暗去 暗去明來
  88. 心如太虛空
  89. 「劫」的譬喻
  90. 無限的慈悲
  91. 願生──是智慧的結晶
  92. 光明名號
  93. 萬德洪名
  94. 關於念佛
  95. 妙好人
  96. 臨終三隨
  97. 「山海空市」與「四不可得」
  98. 「四不久保」的典故
  99. 佛陀「四門遊觀」的故事
  100. 「大石乘船」的譬喻
  101. 隨口稱名 萬德齊圓
  102. 彌陀的誓願
  103.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4. 實踐的佛法
  105. 高深又平常的法門
  106. 道基
  107. 修身的法鏡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演講摘錄
top

演講摘錄

念念在定慧  

    歐陽公問一僧曰:「古之高僧,有去來翛然者,何今世之鮮也?」僧曰:「古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而亂?今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而定?」公深然之。

    此說卻是正理,如吾儒易簀結纓之類,皆是平日講貫得明,操守得定,涵養得熟,視生死如晝夜,故能如此不亂。

    靜春先生劉子澄,朱文公高弟也。病革,周益公往拊之曰:「子澄澄其慮。」靜春開目微視曰:「無慮何澄?」言訖而逝。(摘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我早年看到這段典故就很警惕,也很受啟發;尤其是我又是一個出家人,當然也自勉要像個出家人,因此當初看這一段時,感受就很深刻。

 

    歐陽公就是宋朝的歐陽修,他是宋朝的一位大儒、大學問家。歐陽公有一天問一個出家人說:「古之高僧,有去來翛然者」,「翛然」就是來去自如,也就是說鎮定、不恐懼、不慌亂的意思。為什麼這時代很少看到呢?

 

    這個出家人就回答他說:「古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而亂?今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而定?」你所問的古之高僧去來翛然者,因為他們都是念念在定慧,也就是起心動念很少妄想雜念,大多是正念。

 

    所謂正念,隨對方所修的法而各有不同,如果是淨土法門的話,他念念在定慧的就是這一句名號,因為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沒有雜念,就是定;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清清楚楚就是慧,這就是念念在定慧。平生都念念在定慧了,當然臨終也就還是在定慧,就不會散亂、不會慌亂,甚至不會驚亂。今人念念在散亂,不在定慧,臨終怎麼能夠定呢?歐陽修聽到這麼回答,就深深的肯定,覺得很有道理。

 

    念念在定慧,對修行人很重要,同樣對念佛人也很重要。雖然,我們願生彌陀淨土、專念彌陀佛名就必定往生,但如果平常念佛不多,妄想雜念很多,甚至動不動就鬧情緒、動不動就生煩惱、起無明,喜歡計較,屢屢不平、不滿,心中常不平和,這樣的話,恐怕往生就會不平順。不平順不是不能往生,阿彌陀佛依然會來迎接他,但是他就會有身心方面的病苦。

 

    此說卻是正理」,這個作者認為那位僧人的回答很有正確的道理,而自己也引用兩個實例來為這個道理作證明。

 

    如吾儒易簀結纓之類」,就好像儒家有「曾子易簀」跟「子路結纓」的典故。

 

    曾子易簀這個典故記載在《禮記.檀弓》。曾子將死的時候,他知道所躺的這個草蓆是大夫的身分才可使用的,可是他本身不是大夫,如果他死在這個草蓆上面,豈不是他違背了禮嗎?所以現在要斷氣了,也必須把它換掉,因此曾子在臨終的時候,就跟他的兒子講,把這個草蓆換掉。他的兒子說:您現在到這個地步,最好不要動,如果能夠留一口氣,到明天再換吧!

 

    曾子當下就義正辭嚴地糾正說:「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也就是說,君子愛人是以德、以道來愛他,使他能夠成就這個道、這個德。如果是小人的話,不懂大體、不知分寸,同時如果是一般觀念的人,那就得過且過,就是姑息、放任。

 

    接著曾子又說:「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我沒有什麼所求的,只要守正而死,那就可以了。曾子是一個大儒家,儒家就是學君子、學聖人,儒家的思想就是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曾子又是孔子底下最有名的弟子,對於修持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是非常純熟,而且非常重視,可以說堅守這個道至死不渝的,即使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也不違背四維禮義廉恥。這就是「曾子易簀」的典故。可見守禮守正的重要。

 

    「子路結纓」的典故,出自《左傳》。子路的個性比較剛直,儒家講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忠擺在第一位,子路很重視忠,為了忠於他的主人,即使明知有可能會被謀害,也義不容辭地慷慨前往,從容赴義。當他被襲害時,他所戴的帽子歪斜了,雖然即將斷氣,他也要把帽子扶正,繩子綁好。這就是「子路結纓」的典故。

 

    這表示什麼呢?底下就說了──「皆是平日講貫得明,操守得定,涵養得熟,視生死如晝夜」,他們能夠臨終守道,至死不渝,是因為「明定純熟」。也就是「平日講貫得明」,講貫就是講習,平日講習研究得很清楚很明白;「操守得定」,就是實踐得很實在;「涵養得熟」,對這一些已經做得很純熟了。「視生死如晝夜」,他們看生跟死就像晝跟夜,看得很開,很放得下,有白天就有晚上,所以有生必定有死,臨死的時候,他能夠理性的面對,坦然的接受,不會抗拒它,排斥它,留戀它,或者恐懼慌亂,所以「故能如此不亂」。

 

    一個人死的時候,如果有懊悔啦!恐懼啦!留戀啦!那一定是慌亂,不得善終。《無量壽經》說:「大命將終,悔懼交至」,因為一般的人在死的時候有兩種心境,就是悔跟懼。

 

    懊悔過去沒有行善積德,沒有修行,沒有先為臨終準備,現在臨終,已然來不及了。而離開這個世間之後,到底有沒有下輩子?如果有的話,到底是苦的還是樂的?到底會到哪裡去?就產生懼怕了。

 

    當然,在過程當中,他會留戀,有的留戀家屬,有的留戀金錢,有的留戀名、利、地位、權勢,但最留戀的還是家人,比如恩愛的丈夫、妻子啦,或是子孫等等。如果學佛、念佛的人就不會這樣,為什麼呢?一方面他曉得,有生必有死,再恩愛的眷屬也不過是一時因緣的和合,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當眷屬的,同時,有一個極樂世界是我們安樂的歸處,我們到了極樂世界,將來就有能力引導子子孫孫到極樂世界再度團圓,並不是永遠離開。

 

    所以念佛人,儘管他未斷煩惱,還有執著,但是面對臨終,取捨得很清楚,不會跟一般人一樣的懊悔、留戀、害怕、慌亂;同時他「操守得定」,也就是說,這一句名號他都時時在心,而且「涵養得熟」,所以臨終自然就會在這句佛號上,也就是「念念在定慧」,所以「臨終安得而亂」,就不會慌亂,不會驚怕。

 

    平時是修鍊,臨時是考驗。平時貫鍊涵養的是什麼,當下反應展現的也是什麼。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尤其生死大事,更須預先準備,讓其熟練深固,一旦臨終,就能明定不驚,從容以對;否則,難免六神無主,驚慌失措,不得善終。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又說:「拳拳服膺而不失。」《論語》也說:「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個道,孔門兩位大儒曾子與子路,他們確確實實地做到了,圓滿了,令人深為敬服。

 

    《論語》又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無。」小時候讀《四書》,對這兩段話就深以為然,也深有印象。因為自己俗名叫杜俊信,由於有個信字,因此從小就期盼,將來自己能有一個信仰,而且這個信仰能夠讓自己堅守到臨終,能夠完成它而不改變。「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可以說,由這些因緣,導致將來我能夠學佛、出家,而且找一個法門來讓自己「篤信好學,死守善道」。

 

摘自《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