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根源之第十八願(本願)
佛法自從印度傳到中國,已經超過了二千年,中國古代的祖師大德,根據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的法,建立了八個宗派,每一個宗派都有它甚深的教理,以及攝受的對象。我們這個法門是屬於八個宗派之中的淨土宗,不是其它的宗派,我們這一宗的傳承完全依據善導大師的法脈、流派。
淨土宗之所以成為淨土宗,它有個根本、有個起源。它的起源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為十方眾生廣發誓必救度的四十八大願;它的根本就是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
四十八願的內涵概略為三方面,亦即四十八願三成就:
一、成就淨土:成就清淨莊嚴、殊勝無比的極樂淨土,作為將來救度十方眾生的歸趨成佛之所。
二、成就往生:成就十方眾生必定往生的功德資糧。
三、成就佛身:既已成就眾生往生功德,自然成就了「佛中之王、光中極尊」的「南無阿彌陀佛」,有實際的力量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往生淨土、快速成佛。
這當中有一個根本的、主要的願,就是第十八願,所以稱為「本願」。
因為,雖然願願都是為了眾生,但如果眾生不能往生,那麼其他的願即使圓滿了,極樂世界再怎麼樣的殊勝莊嚴,阿彌陀佛再怎麼樣的徹底慈悲,那麼四十八願就沒有了意義,所成就的極樂世界也就沒有意義。第十八願就是使十方眾生都能往生,若沒有第十八願,十方眾生就未必能夠往生。
因為阿彌陀佛的每一個願,都是為了使十方眾生能到極樂世界去成就佛果的。那怎麼樣使十方眾生到祂的極樂世界呢?四十八願當中有三個願,叫做「攝生三願」,三個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其中之第十八願、第十九願是「當機願」,是今生必定往生的願。至於只是結緣而對方並沒有要往生,阿彌陀佛也勢必要攝取他,跟隨著他,等待機緣成熟,就救他到極樂世界;總之,只要跟阿彌陀佛結過了緣,阿彌陀佛就永不放棄他、加持他、攝取他,這個願就是第二十願,所以第二十願叫「結緣願」,跟阿彌陀佛結緣,總有一天會等到他。有一句話說:「總有一天等到你!」。就好像大海的魚上了鉤,即使還沒有被拉上岸,可是,既然上了鉤就跑不掉,總有一天會把他拉上來。所以,凡是跟阿彌陀佛結過緣的,阿彌陀佛說:「要快速的,二、三世或幾世之間,就要把他救到極樂世界。」
當機願的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當中,哪一願是根本、主要的願,是阿彌陀佛的本懷呢?就是第十八願。為什麼呢?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在研討第十八願,所以知道第十八願總共有三十六個字,其中有兩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只有第十八願有,其他的願並沒有,由這八個字可知眾生的往生跟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綁在一起的,是同時成就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如果成佛,眾生也就能夠往生;能夠使眾生往生,阿彌陀佛也才能夠成佛。至於第十九願並不是這樣的願,第十九願的對像是能「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是依對方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根性與立場,來為他發這個願,引導他迴向他的功德來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保證在他臨終的時候,現前來迎接他。以這一種臨終來迎的保證方式,引導種種根性的眾生歸入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只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就必使他往生。第十八願所講的這一種往生方法,可以說完全是阿彌陀佛的佛心的流露,對眾生來講是包含上、中、下任何根器,因為這當中幾乎是沒有什麼條件,它的門檻非常的低,低到幾乎沒有門檻,使得能發菩提心、不能發菩提心,能修諸功德、不能修諸功德,都能夠往生,徹底顯露佛平等的慈悲,徹底彰顯佛偉大的力量,這都在第十八願當中。
所以,就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來講, 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隨自意而發,第十九願是隨他意所發。
同時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帶有第十八願的內涵,因為每一願都是讓眾生產生欣慕心、嚮往心,嚮往極樂世界的沒有三惡道,嚮往極樂世界的眾生都能夠獲得六種神通,都能夠住不退轉,都能夠快速證入涅槃,都能夠發大乘心,廣度十方眾生;欣慕每一願每一願的內容,嚮往極樂世界,最後他就會念佛往生。所以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引導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綜合言之,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根本願,第十八願也是我們淨土宗的根源。
--摘自「第十八願善導釋(一)」(2008年8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