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解脫輪迴之教法
釋迦牟尼佛出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是釋迦族的王子。他看到世間有生、老、病、死之苦,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之苦,更有六道生死輪迴之苦,為了追求離苦得樂的生命真諦,不但自己能離苦得樂,也令他的親人乃至所有的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因此,他捨棄了王子之位,歷經眾多苦行,最後成佛。成佛之後,一方面向有緣的眾生宣說宇宙人生的真理,一方面教導大家離苦得樂的方法。
一、佛教以解脫輪迴為出發點
歷史上所記載的開悟成佛者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位,也就是說十方三世眾多的諸佛菩薩大多不是歷史上的人物,而是透過釋迦牟尼佛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後,為我們宣說,我們才知道宇宙是無窮無盡,有此方世界,也有他方世界,更有十方無量世界,十方諸佛菩薩都各在十方世界中講法度眾生。比如:阿彌陀佛、藥師佛、阿閦鞞佛,乃至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所以佛教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之教」,而此教的基本教義是以「解脫輪迴」為出發點的。也就是說,佛教就是解脫生死輪迴之教,因此,說法者若不是站在解脫生死輪迴為出發點,即使把道理說得非常深入,也不能說是佛教,因為已經離開佛教最根本的出發點了。
生老病死也好,六道輪迴也好,這些都是存在的事實,都是無可否認的現象,而且其本質都是苦,不是樂;這個苦可以經由如實依佛教所說教法修行而解脫與拔除,得到永恆自在的安樂。所以佛教基本上就是使眾生脫離六道輪迴的宗教。
二、解脫輪迴之教法
佛之教法分為兩種:第一,解脫道;第二,菩薩道。
解脫道是屬小乘教法,菩薩道屬大乘教法。中國所傳布的佛教是屬於菩薩道的大乘教法。那解脫道和菩薩道所修學的內容,以及最後的結果有什麼差別呢?
(一)小乘解脫道
解脫道的修行,主要是依據「四聖諦、十二緣起」為中心;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十二緣起是釋迦牟尼佛依十二個次第來解釋我們從過去世到現在世,現在世到未來世生死輪迴的起因與過程。解脫道必須依靠修行種種戒律為基礎,亦即五戒、十善、十重戒、比丘戒等等;還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及「禪觀」──心寂靜,不起妄想雜念的觀照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觀察三界的本質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必須捨離,不執著三界。以此來斷除對三界執著,然後脫離三界輪迴,證得四果阿羅漢。這是解脫道修行內容及過程的簡單說明。
解脫道雖是屬於小乘,卻也是「難行道」。譬如要證悟四果阿羅漢,自古以來能證得的可說少之又少,所以有一句話說:「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這是事實。
不要說證得第四果的阿羅漢果,就以初果而言,《大涅槃經》說:「須陀洹人(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猶如縱廣四十里水。」斷見惑就如以人力去阻斷四十里流水一般,四十里的流水是很強大的,洪水來時,再怎樣強壯的人都會被大水沖走,更何況是四十里流的強水呢?又有一個譬喻說,修行就像是「一人與萬人敵」,一個人和一萬個人打鬥,是誰贏?當然是一萬個人贏。我們曠劫以來的貪、瞋、癡、習氣、業力像是一萬個人,我們今生再怎樣刻苦修行,要和曠劫以來的無明煩惱和習氣對抗,是非常艱難的。
小乘修行者斷見惑便證了初果,就時間來講,利根也要三生,鈍根則需要六十劫。然而我們曠劫以來都曾學佛修行,但無量劫以來直到今生,我們還在輪迴,可知我們是鈍根中的鈍根,不曾斷過見惑。以上是就解脫道而言。
(二)大乘菩薩道
若就菩薩道來說,境界更高超,不但要斷見惑、思惑,更要向上斷塵沙惑及四十一品無明惑,所修的行更多、更艱難、時間更久。內容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六度萬行」。
菩薩道以「六度」與「四攝」為主,「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攝」就是以四種善巧方便來親近眾生、教化眾生、救拔眾生之法,內容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人與人能夠親切甚至親密,首先都要先行「布施」。要使對方願意接受我們,對我們有好感,就必須先對他布施,對他有好處,對他有恩惠。他缺什麼,就給予他什麼,如此一來,彼此自然就有「恩惠之緣」。布施不只限於物質方面,言語、行為、精神上各方面的關照、幫助,這些都屬於布施的範圍。所以不管四攝也好、六度也好,布施都置於最前面。
「愛語」,所說的話都是讚歎的話,都能適合對方的需要,讓對方喜愛聽;言語中沒有批評、發牢騷、起情緒。如此自然拉近彼此的距離,不會有衝突及排斥,所以布施、愛語,之後是「同事」與「利行」。
「同事」,站在對方的立場,和他以一樣的身分,做同樣的工作,這樣才方便引導、勸化他。
「利行」,即是對他人有利益、有好處的種種善行。
大乘行者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累積「六度」「四攝」的智慧與福德,以「福慧兩足」來利益眾生,自利利他,自己解脫,也有能力度化眾生解脫,最後才得以圓滿佛果。菩薩行是「因」,成佛為「果」,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這就是「菩薩道」。
所以佛教基本教義是從解脫輪迴為出發點,解脫輪迴之教義與方法,就是這兩大項──「解脫道」與「菩薩道」。
大乘法門是以「菩薩道」為主,也就是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目標;至於「解脫道」則是成就阿羅漢果,他如果沒有迴小向大,就直接進入涅槃,沒有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去累積福德智慧,行六度萬行來利益眾生。
三、佛教的基本教義
再者,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法印」「十二因緣」及「四聖諦」。「四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靜」。如果「一切皆苦」不納入的話,就叫做「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一)三法印
什麼叫「法印」?「法」是佛教基本教理;「印」就像在社會上的印鑑,文件蓋上印鑑之後即可證明,沒蓋印鑑就無法證明一樣。同樣的,「三法印」就像是佛教的印鑑,舉凡符合這三法印道理的就是「佛教」,就是正確的「佛法」,如果背離了三法印的道理,就非佛教,非佛法。
所以「三法印」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是佛教的不共特色。其實三法印也是宇宙之人生的真理,因為真理只有一種,沒有二種、三種,真理是「唯一不二」的。
諸行無常
所謂「諸行無常」,「常」就是固定不變,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永遠都是如此,才能稱之為「常」。反之,若是「無常」就是會起變化、會消失,所以才說「諸行無常」。
凡是存在的必定是無常的,它的過程都會變化,最後都會滅亡、消失。過去存在的現在已經變化,甚至滅亡、不存在了;現在存在的,未來也會變化、滅亡、消失,不可能永遠存在,也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不變化,所以說「諸行無常」。
天地萬物、森羅萬象,舉凡存在的都是無常的。人的身體是無常的,所謂生、老、病、死,細胞也時時刻刻都在生滅變異;而在生滅過程中,並不是愈生滅愈強壯,也不是愈生滅愈長壽,過一年就增長一年壽命,並不是這樣。而是身體時時刻刻都在變弱,壽命時時刻刻都在減少,而且減少了,就無法從其他地方來彌補。想要返老還童、青春永駐,是不可能的事,這就是人的宿命。
人類之外的動物也是一樣,植物──樹木、花草也是一樣;甚至礦物──石頭、牆壁、大地也是一樣;即便太陽、月亮,所有的星宿也都是一樣,都在變化之中。
依照天文學家的說法,太陽的壽命已經超過五十億年,未來還有五十億年,也就是說再過五十億年之後,太陽就會爆炸,連帶整個太陽系也會爆炸。如此種種即釋迦牟尼佛所說「生、住、異、滅」,現在存在者為「住」,「異」即為變化,最後會消滅,此一過程就是「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諸法無我」,為什麼「諸行無常」呢?因為「諸法無我」。
凡是存在的,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皆稱之為「法」。肉體是有形的,屬於「法」,思想是無形的,也是屬於「法」。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張佛桌與上面所供的花都是「法」。簡而言之,舉凡眼睛看得到的種種景物,耳朵聽得到的種種聲音,心思、念頭都是屬於「法」,所以「法」非常非常的多,總稱為「諸法」。
「諸法無我」,「無我」的意思是說,它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本體,目前一切呈現出來的,皆是藉由種種條件來和合、累積、形成的,也稱為「因緣假合」,佛教稱之為「緣起論」。
也就是說,凡是存在的都是藉由種種因緣才能產生、才能存在。譬如:我們的肉體是過去的「業識」,藉由父精母血而成,所以這個肉體本身是「地、水、火、風」之色加上宿世的業識,所謂「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成的。
而此「五蘊」並非永遠固定,而是時時刻刻都在改變,所謂「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因緣具足就產生,因緣分散就消滅,所以說「緣聚即生,緣散即滅」,沒有一個固定的本體。總之,凡是存在的皆是「無常、無我」。因為「無常、無我」,才能瞭解原來一切都是「緣起」的,是藉由種種的因緣所產生的。
(二)十二因緣
「緣」,釋迦牟尼佛是依「十二因緣(亦稱十二緣起)」來解釋的。「十二因緣」的內容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一切眾生依過去的「無明」和「行」,有了「業識」才來現世投胎;現世投胎之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面的六塵(色、身、香、味、觸、法)而出現「感受」;有了好的感受,就會生貪、起愛,執「取」追求,若是追求不到,內心就會產生不平不滿;若遭遇阻礙,就會瞋恨、氣憤,這就是「愛、取、有」。
「取」就是因貪欲或瞋恨,而生起執取,因之而作出的行為都名為「業」,也就是《地藏經》所說的:「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種「業」是污穢的、罪惡的,故「無不是罪」。今生有了「愛、取、有」,「業」就會留在阿賴耶識成為種子,這種子稱為識,肉體死亡之後,業「識」再去投胎轉世,繼續生、老、病、死的無盡輪迴。
斷除十二緣起法
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的過程,釋迦牟尼佛以十二因緣來作解釋。如果這十二種條件有一項斷除的話,這十二種就全部都斷了,也就是說,只要其中一項斷除,我們就可以解脫「生死輪迴」。
比如:沒有「取」就不會有「有」;要沒有「取」,就要沒有「愛」,沒有感覺好,也沒有感覺不好,凡事皆以平淡的心對待。但這對我們眾生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眾生的本質即是「貪、瞋、癡」「分別」與「執著」,若無「貪、瞋、癡」與「分別」「執著」,眾生即已脫離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迴了。
我們的本質既然是「分別」與「執著」,就不可能看見、聽見、接觸而沒有一點感覺。有人可能會想:那就不要「觸」就好,但是那也是不可能的,為什麼?一個人一旦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父母、兄弟、眷屬,也一定會和其他人接觸、互動,在接觸互動當中,就一直在「造業」了。這是相當無奈的事。
凡有執取皆苦
因為眾生的本質是具足「貪、瞋、癡」「執著」「分別」,面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真實現象時,也是看不破、放不下,因此就產生了「苦」,所以說「一切皆苦」。現在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之苦,未來是無窮無盡的輪迴,更是苦上加苦。因為有過去世的善惡業因,致使現在有生、老、病、死的報應之果;現在的生、老、病、死生活中又造了種種善惡業因,引起未來世無窮無盡的六道輪迴之苦。這就是所謂的「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人生本質便是如此。
因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才看得出凡是存在的都是「因緣假合」,假合就難免聚散無常,所以凡有執取,最後皆是「苦」,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最初所說的法即是「苦、集、滅、道」之「四聖諦」。
三界火宅,眾苦怖畏
無論在人道還是天道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皆是「苦」。並不是說三惡道才是苦,人生則苦樂參半,天界眾生皆為樂,並非如此。
三惡道是苦,人間也是苦,欲界的天人,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也是苦。為什麼?因為天人的壽命有時而盡,一旦命盡,就會墮落而不可能再重新昇華,因為天的境界是享受果報,不像在人間可以修行。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就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無安」即是恐怖,三界是怎樣的恐怖呢?釋迦牟尼佛以大火燒屋來形容。身在起火的房屋中,怎麼可能安穩呢?眾生若沒有脫出輪迴,將來業緣一到一定會墮入三惡道。經言:「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也就是說,雖然他現在持五戒、十善、四無量心,而且禪定深高,達到四禪天,甚至是無色界最高之境界,有八萬四千大劫的生命,但天壽一盡,照常墮入三惡道中。
三惡道不只是投胎做畜生而已,也會墮入地獄(道)、餓鬼(道)。地獄之苦根本無法形容,用火燒來形容是最為貼切的。因此釋迦牟尼佛就用「火宅」來譬喻。
(三)四聖諦
「苦」:四聖諦中,首先將「苦」排在最前面。佛教說:「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果」。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苦是果,那苦的因是什麼呢?
「集」:苦的因就是「集」,收集、聚集、集合,集合「貪、瞋、癡、慢、疑、邪見」,集合種種妄想、分別、執著,集合種種善業、惡業,才引起輪迴之苦。
「滅」:是滅苦得樂,滅除煩惱之苦、證得涅槃之樂。簡化來說,「滅」就是「涅槃」,就是寂靜、清涼的意思。
「道」:滅苦得樂必須要有方法,就是要修「道」,也就是修習「八正道」,以「八正道」的內容、步驟來修行,直到斷苦而離苦得樂。
佛教的基本教義即「三法印、十二因緣、四聖諦」,菩薩道的大乘教法也是依「三法印」開展出來的,所以佛教的最基本教義都是以「解脫六道輪迴」為出發點。
(摘錄自《略談佛教意義與淨土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