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法然上人全集》第468頁)
這段法語大致講了三件事,都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有人問云:
色相觀者,《觀經》所說也;
設雖稱名之行人,可觀之歟?
上人答曰:
法然初時亦曾作此無益之事也,
今不爾,但信稱名也。
這是第一件事情。有人問上人「色相觀」,什麼叫「色相觀」?就是有顏色,有相狀,像《觀經》所說的,就叫「色相觀」,觀阿彌陀佛的光明,觀阿彌陀佛的相好,觀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色相觀之外,更難的,就是所謂的理性觀,法理的無形無相,法界觀,佛性清淨觀,這就不叫色相觀,不落入色相當中,那就更難,講大乘第一義空)。「色相觀」是有所形象的,這是《觀經》所說的。
「設雖稱名之行人」:《觀經》是我們淨土宗正依經典。就是問:「念佛的人,是不是也可以觀呢?」(很多人回答:「可以觀。」)法然上人也沒有回答說可以觀不可以觀,他是以過來人的身份說了一句話,說:
「法然初始亦曾作此無益之事也,今不爾」:「我當初也做這些事情,不過這個沒有利益,現在就不這樣了。但信稱名。」什麼叫「無益之事」呢?不是說觀想無益,是我們的根機做不來,這個多少都有點好高騖遠、好高務勝,以為觀想殊勝,同時,對於教理方面也是不瞭解,以為稱名比較下劣低等,所以,他心有不甘,才心有旁騖。法然上人說:現在不爾,以前曾作此無益之事,現在不這樣了,就是「但信稱名」。只要稱名,就一切皆足。所以,法然上人又說:「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觀想。」你只要稱名,一切功德都包含無餘。下面第二段:
上人又曰:
不飾人目,往生正業之念佛相續者,
自然具足三心也。
譬如茂葦之池,
十五夜月雖宿,遠處不見;
若近前撥開葦草見之,月影朗然也。
妄念之葦雖茂,三心之月宿心。
此是上人所常譬喻之語也。
這裏是通過一個譬喻來說明念佛跟妄念的關係。上人怎麼說呢?
「不飾人目」:就是不在人前作裝飾。人的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就把自己裝扮裝扮,打扮一下,這個叫「飾人目」。就是人前人後,人家看得到也好,看不到也好,他都是這個樣子,這個叫做:
「往生正業之念佛相續」:念佛是往生的正業,不管有人見、無人見,有人知、無人知,他都是相續念佛。像這樣的人,就是老實念佛人。前面講的「靜默往生人」,也是這樣的人。「靜默」就是不是在人前炫耀自己。這樣的人,上人說:
「自然具足三心也」:「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為什麼說自然具足至誠心呢?不管人見到、人不見到,人知、人不知,他都是念佛相續,說明他真的願往生,不是作表面文章給人家看。所以,具足至誠心。
他念佛的目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具足迴向發願心。
念佛能夠相續,不管人見、人不見,相續念佛,是內心對這個法門深信不疑。所以,具足深心。
不然的話,都不是相續念佛的。師父一來,「哎呀!這個師父,天天叫我念佛,趕緊把《楞嚴咒》放下來,迎合他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個師父來了,教別的,他又修別的給人家看,那就是飾人的眼目。這個不能相續。
不管怎麼樣,都是這一句佛號相續念下來,自然具足三心。
剛才講到這裏,我想就這一段文,對「靜默往生人」──法然上人講了:成為一個靜默的往生人。就是在「兩種決定往生人之心性」裏邊講到,就是「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457頁),這段法語,當時標題沒有解釋,「從配流上洛之後」是什麼意思呢?法然上人弘揚淨土宗,提倡「一向專念」的宗義,當時教界有很大的紛爭,人們對這個宗義還一時難以接受,就覺得有一點偏執,有的人就在那裏上告,告狀。種種的因緣,朝廷就下了一個不恰當的決定,「配」是發配,「流」是流放,把法然上人流放到邊疆地區,很邊遠的地區去。後來,又反悔了,朝廷又改了這個決定,就是上人也可以回來。「上洛」就是回到京都。這是回來之後開示的法語。457頁倒數第二行就講:
唯乘彌陀之本願,成為靜默往生人。
我這裏有慧淨法師解釋「靜默往生人」的一段法語,我念一下:
所謂靜默往生人,就是所謂的老實念佛人,無諍念佛人,不跟別人爭論高低長短是非,老實念佛,無諍念佛。什麼叫老實念佛、無爭念佛呢?即是不講理論學問,不談閑言雜語、人我是非,不計較稱、譏、毀、譽、苦、樂、順、逆,也不愛攀緣,不愛炫耀,既不突顯個人,也不裝模做樣,只是安分守己,安於念佛,安愚念佛(前面是「安於念佛」,我念佛就安心了;「安愚念佛」,我很愚癡,但我就這樣念佛,安守我愚癡的本分)。有事無事,一句佛號,常掛心口,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也默默地協助他人。這樣的念佛人,往往預知時至,順利安然,自在莊嚴地往生極樂淨土。
這個是靜默的往生人,也是靜默的念佛人。就是很實在,很老實,他也沒有學問來炫耀,也不炫耀。
這個往往都是那些沒有什麼文化的老太婆,她們是實實在在的,一句名號,有事無事,常掛心口,不管是非得失,你講我好也好、壞也好,我還是南無阿彌陀佛。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也默默協助他人。
下面就是一個比喻了:
「譬如茂葦之池」:「茂葦」就是長得很茂盛的蘆葦草。蘆葦,像在洞庭湖地區就有很多的蘆葦。像這樣的一個周圍長了很多蘆葦草的池塘,十五的夜晚,月亮雖然投影在池子當中,但是,從遠處看不到,看見的都是一片蘆葦草,可是近前撥開葦草見之。劃了一個小筏子,或者走到岸邊,把葦草一撥:哎!「月影朗然也」,就看到一個很清楚的月亮,映照在蘆葦池當中。
這是一個場景了。上人接著解釋說:
「妄念之葦雖茂」:「妄念」就是我們的雜想妄念,這個像蘆葦草一樣的,一根一根,密密麻麻,非常茂盛。我們念佛的人,都有妄想雜念,就是這樣的東想西想,就像蘆葦草一樣。
「三心之月宿心」:雖然是妄念紛飛,但是,我們內心對阿彌陀佛本願的仰靠、信賴(所謂「三心」就是信心,就是信願往生的心)、信順不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的心,這個明月(因為明月代表光明),這樣的心中就有光明,就有安慰,就很明朗,心中知道念佛決定往生,雖然心中也妄念紛飛,但是無有妨礙,所以說「三心之月宿心」。我們心中映到了阿彌陀佛救度的明月,知道我稱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
我們每個人想一想:我們的心裏是不是這樣子?有的人就不是這樣子,他就要拿刀來割葦草了。往往是內心沒有安心,以為要除掉妄想才能去看月影──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辦法除掉的。只要我們常行念佛,妄念也自然的會少一些,如果離開念佛之外,另外想辦法來除掉妄想、妄念,那是不可能的。等於是說池塘當中沒有月影,然後在那裏割蘆葦草,那沒有意義啊!下面第三件事。
或時上人曰:
「今生得遂往生歟!」
乘願聞之云:
「上人尚且作此不定之語,況餘人乎?」
此時上人揚聲朗笑曰:
「迄至上蓮台之前,何能斷此念乎?」
有一段時間,在某一個時候,上人講了這麼一句話,說:
「今生得遂往生歟」:「得」是能夠,「遂」是達成。「今生應該能夠達成我的往生吧!」「歟」是一種語氣詞。這麼一說之後,弟子乘願就聽到了,就有疑問了,說:
「上人尚且作此不定之語」:「哎,上人講話這麼含糊,『今生得遂往生歟』,你都這麼作不定之語,那我們其他人怎麼辦哪?那豈不是不能往生了?」這個時候,上人就揚聲朗笑,這個詞用得很恰當,聲音就提得高了,面且爽朗的,非常開朗地,從內心裏笑出來:
「迄至上蓮台之前」:「直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捧著蓮台來接我之前,像這樣的念頭怎麼會斷絕呢?」什麼念頭呢?就是心中期盼著往生,「我今生可以往生吧,決定可以往生了」,這樣的想法都不能斷絕。
我第一次見到這段文,就有一個很深的印象,為什麼呢?因為有的人在那裏很誇耀自己說:「乘彌陀本願,現在信心決定,就往生決定。不用等待臨終,不等待臨終佛來迎接,現在都已經定下來了。等待佛來迎接的人,是信心不定的人。」這句話聽起來有沒有道理呢?那要看他這個人到底是要表達什麼。也有的人在這方面更加極端地說:「我們現在就已經往生了,現在已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了,哪還有阿彌陀佛來接這回事情呢?不存在這件事情。」
這樣,就不是淨土門的思想了。我們淨土門的思想是指方立相,就是有所方位,有所相狀,是分別的,是有差別的,時間上有距離感,空間上也有距離感。
聖道門的思想就沒有了,時間上沒有距離感,他現在開悟了,現在這個地方,他就過去、現在、未來打成一片了,也無所謂未來(當來)怎麼回事情;空間上他也沒有距離感,「這個地方是穢土,但是也是淨土」,他是平等的。
淨土門不這樣說,是順了凡夫的心性,凡夫都是在分別當中,所以,對淨土門來講,它會有方所,「十萬億國土之外,有極樂世界」。你就會有期盼。
我們的期盼是臨終佛來迎接。雖然這樣期盼,並不是心裏不定的。並不是說,「哎!我能往生還是不能往生呢?」是心中知道決定佛來迎接,但是還是有期盼的──這樣的心態。
難道能說法然上人不安心嗎?如果說「念佛不等佛來迎接」,不等佛來迎接,誰來接你啊?你不等佛的迎接,還是有人來接你啊!那可能不是好地方。
如果是聖道門,他就不存在這回事情了,他證悟法性平等了,無所謂接不接,法身跟佛是一體了。
所以,上人揚聲朗笑,顯示他的內心對往生這件事情是沒有任何的疑惑,沒有任何的疑雲存在。但是,說的這句話是非常符合我們的心態:
「迄至上蓮台之前」:我們的心也這樣子,直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捧著蓮台讓我們登上去之前,我們心中都有這個念頭,「哎呀!今生應該可以往生吧!」就是對往生,心心念念在期盼它,在欣慕它。並不是說「現在我已經往生決定了,無所謂往生這件事情了」。所以,我們往生決定,雖然是現在平生業成,可是期盼臨終來迎的心,還是不間斷。不僅不間斷,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加的期盼。這個才是阿彌陀佛發「臨終來迎願」給我們的安慰,給我們的一種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