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放掌。

 

       今天我們要講學的題目是:「名號本義,稱名必生」。黑板上也有,第二個標題,「名號本意,稱名必生」。「名號」就是指「南無阿彌陀佛」。

 

       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是什麼含義呢?它本來所具有的含義、「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本身所具足的功能,那就是:使得一切願生淨土的人,稱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這就是標題的含義。

 

       我們上一講是說到「本願不虛,稱名必生」,這是從阿彌陀佛因地的誓願,到果上的成就。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作為法藏比丘的時候,發了四十八大願,每一條願都已經圓滿成就,而成為阿彌陀佛。所以,每一條願都不虛假。比如第一條「國無三惡道願」,已經成就,可知極樂世界現無三惡道;乃至第二願,「不更三惡道願」,可知往生淨土之人不會再墮落三惡道;乃至第十八願,是說:「我成佛之時,眾生稱念我的名號,願生我國,如果不能來生我的淨土,則我不成佛!」這一條願已經實現,所以,因地的誓願,成為果上正覺。

 

       本願、本願力,曇鸞大師就說:

願以成力,力以就願,
力願相符,畢竟不虛。

 

       願圓滿了,就有力量了。願是指因地的發願,力是果上的救度眾生的力量,所謂「願以成力」。

 

       我們發了願,如果這個願沒有實現、不能滿足,就沒有力量,還是一個修行的過程,甚至是虛願。

 

       果上救度眾生的力量來自於因地的誓願、修行,所以是「力以就願」,果上救度眾生的力量和因地發願救度眾生的誓願相吻合,「若和符節」,叫「力願相符,畢竟不虛」,不會虛假。這是從阿彌陀佛因地誓願所說的。所以,我們現在稱念這尊佛的名號,就順了這尊佛因地的誓願,必得往生。

 

       阿彌陀佛因地的誓願賭誓說:「你稱念我的名號,若不能往生,則我不成佛。」這樣也就是說,他果地的名號必然要具足能夠使得稱念、願生的人都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功能,他這個願望才能實現,不然的話,就不能實現。所以,也就從「本願不虛,稱名必生」,我們也有這一講:「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反過來說,如果名號本身不具足這樣的功能,沒有這樣的含義,那麼,阿彌陀佛的誓願也就虛假了。

 

       所以,這兩個題目可以講意思是一樣的,不過角度有所不同。一個是從彌陀因地誓願不虛假,我們稱名必生。第二是從果上正覺名號具有這樣的功能,我們稱名必生。這是這一講的內容。

 

對六字名號的不同認識

       我們看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隨著對佛法瞭解的深淺不同,都有自己的認識。

 

       成語說:「顧名思義」,看見一個名字,就想到它的意思;佛法說:「名以詮義」,就是這個名啊,它詮釋一定的義理。比如我們看見一個名字,說「茶」,看見這個「茶」的名字,我們就想到它是一種飲品,可以喝,可以解渴,可以清目。總之,任何一個名相、名詞,它都詮釋了一定的含義,也讓我們能夠知其所指。

 

       那麼,「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我們看完之後有什麼感想呢?或者說顧名思義,能想到什麼呢?

 

       這個就很多了。剛才說的,隨著大家對佛法瞭解深淺的不同,比如說社會上的人,他看見這六個字,念也不會念,「nanwu」,「南方沒有阿彌陀佛」,他就念「nanwu阿彌陀佛」,「哎,師父,怎麼南方沒有阿彌陀佛?」這個是一種無知和誤解。

 

       也有的人看見這六個字木訥訥的,熟視無睹,看到就像沒有看到。

 

       作為我們稍微瞭解佛法的人一看:「哦!這個就是一尊佛的名號。」底下也沒有更深入的東西。

 

       做學問研究的人呢,他看了,「哦,這個是印度話的翻譯,語音的翻譯」。

 

       或者也有人看見這六個字,稍微有善根的,都會覺得這個很神秘,這個是什麼,他不清楚,但是他感覺到這個很神秘,有一種敬畏感。對六字名號,他就認識這麼多。

 

       也有人認為這句六字名號就代表一種因果報應。在我們老家,不管信佛不信佛,都會念一句阿彌陀佛,不管好事壞事。遇到他高興的,「哎呀,這個事情終於……」比如冤案昭雪了,「哎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它也代表好。遇到惡人遭報應了,果然現在報應現前了,他也感到幸慶:「哎呀!阿彌陀佛。」他也念一句阿彌陀佛。那麼,在他心中,這一句阿彌陀佛就代表因果報應。

 

       還有很多人,「阿彌陀佛」對他來講,就是一種安慰,是一種求福報:「念阿彌陀佛保佑我」,代表保佑啊、代表平安哪。

 

       所以,可以講,對於這一句阿彌陀佛的認識是人見不同。那麼,這樣的認識,是不是「南無阿彌陀佛」本身所具備的意義和它本身所具備的功能?這就不一定了。所以,要按照名號本身所具備的來瞭解,這個就要根據經典和祖師的解釋。

 

       我們學淨土法門的人,對這句名號的瞭解應該說比較深入了,看見這六個字就知道:「這六個字是管往生用的。」不過,這個認識還不夠透徹。他會覺得說:「這是讓我念到某種功夫,光這六個字還不夠,還要加上我其他的修行」,或者說「我要達到某種清淨心」,或者說「我臨終那個時候,這六個字管用,臨終的時候只要念出一句,肯定可以往生;現在或許還不足」。所以,願往生的人,雖然說對於這句名號的認識比一般人深入多了,知道是跟往生有關係,可是,還是不夠圓滿。

 

       至於說參禪的人,他參「念佛是誰?」他對名號的認識,是作為一個話頭在參,或者認為說:「這個名號是我的本地覺性,是無量光明,無量壽命。」

 

       總之,有種種不同的理解。

 

       我們世間上也一樣:看見一個員警,我們就有反應:員警是幹什麼的呢?員警就是管交通秩序的;我們看見公安人員,也知道他是維護公安秩序的。

 

       我們看見阿彌陀佛,也要想到說:「這就是救度我的佛。」像這樣,見到名、見到像,產生對他的一種認識。這是個人所見不同。

 

名號本身具足往生

       我們今天是來說明六字名號本身所具足的功能、本身所具備的含義,就是:使得我們念佛的人必然往生。

 

       所以,我們念佛往生都在阿彌陀佛的本願當中、都在這句名號本身當中已經具足了。這個是大根大本。不是在我們眾生這一邊:功夫的深淺、根機的上下、功德的大小,都不在這一邊論,完全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

 

       所以,雖然下面我們接著還有六講來說明「稱名必生」,但是這兩講是法的源頭,後面是根據眾生的根機來說明:任何眾生,念佛必生。那原因就在於這兩講:「本願不虛」、「名號本義」。

 

天親菩薩釋「如實修行相應」

       這下面所講的很重要的幾條文,我來慢慢說,可能大家陌生一點。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中開出「五念門」,說:「五念門」成就,必定往生安樂世界。這「五念門」就是:第一「禮拜門」,第二「讚歎門」,第三「作願門」,第四「觀察門」,第五「迴向門」。

 

       這裏所引用的就是第二「讚歎門」。天親菩薩說:

口業讚歎:
稱彼如來名,
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如彼名義,
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這有四句話,可能大家不熟悉,也不容易記住。我再來說一遍:「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如果下面大家聽不懂的,也沒有關係,這個是教理上的。有這個能力的,你就往下聽,對於我們教理的瞭解、對於我們信心的建立有幫助。

 

       我們把這四句分開來,這樣短一點,來理解。先看第一句和最後一句,第一句說:

 

       「稱彼如來名」:這句好懂,就是口稱彼阿彌陀佛名號,「如來」就是佛(也有人講:「如來佛祖,有一個如來佛。」──不是另外有一尊如來佛,所有佛都叫做「如來」,有十個通號,「如來」是其中的一個號。所以,阿彌陀佛又叫阿彌陀如來,釋迦牟尼佛也可以稱之為釋迦牟尼如來,藥師佛則可以稱之為藥師如來)。「稱彼如來」,就是彼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的名號,叫「稱彼如來名」。

 

       那為什麼要用這個讚歎門呢?為什麼要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呢?第四句說:

 

       「欲如實修行相應故」:「欲」是想要,「我之所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想幹什麼、達到什麼目的呢?」達到:「如實修行相應」;「故」是緣故,所以這樣做;「欲」是有這個願望、意願,是想要達到「如實修行相應」,那就解釋「如實修行」。

 

       修行有兩種:一種叫做「如實修行」,一種叫做「不如實修行」。那「不如實修行」的話,你就是千劫、萬劫、恒河沙劫也不能了生脫死。所以要「如實修行」。能夠和「如實修行」相應了,了生死才可以。

 

       「如實」,「實」就是指真如實相,就是指我們的本地覺心,我們本來具足的覺性、佛性,這個就是指「實」;所謂「如實修行」,是按照真理的本身,真如實相,它實際理體的本來狀況來修行,這個才叫「如實修行」。

 

       在我們這裏,老法師講解過《楞嚴經》。《楞嚴經》說「妄心」和「真心」,那「妄心」就不叫「如實修行」了。

 

       你能夠發明本來心地,用真心,所謂的「悟後起修」,悟得我們本然清淨的心體,這樣的修行,叫「如實修行」,他雖然在修行,但是沒有修行相。因為一切法本來如是,不生不滅,常住涅槃。

 

       可是我們妄想執著呢,就顯出種種的生滅變化,生老病死、顛倒輪迴就產生了。

 

       如實修行,就是如實通達諸法實相,安住在諸法實相本來的法位之上。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個就是如實修行。

 

       那「不如實修行」呢?《楞嚴經》裏也有一個比喻,不如實修行,這個叫做「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因地修行,所起這個因心就不真,那麼,果當然就是曲的,不能得到正直的解脫之果。它打什麼比喻呢?「蒸沙求飯」,大家在家裏煮飯,煮米飯就要加米,才能得米飯。如果買了一個高壓鍋,很現代化,很好;液化氣也很充足,結果在裏邊裝的是沙子,這個沙子,你煮的溫度再高、時間再長,能夠煮出白米飯嗎?所以,「蒸沙求飯」,這個是得不到的。如果我們不如實修行的話,就如同蒸沙求飯。你煮了這個沙,不如實地在用功,不是按照真如實相的本來面貌來修持,是我們妄心用事,你想得到涅槃果位,想解脫生死輪迴,就好像在高壓鍋裏蒸沙,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鍋蓋一揭,想吃飯,那不可能。

 

       所以,我們如實修行,這個是第一。

 

       以聖道法門來講,要達到如實修行不容易。所謂講的「悟後起修」,沒有開悟之前,都叫做「盲修瞎練」,還沒有摸到門兒。悟後才是真正開始起修(這一點,我們都沒開悟,我們都做不到,談何容易)。

 

       所以,這裏天親菩薩就舉出五念門當中的第二「稱讚門」:你能夠稱彼如來名,以稱阿彌陀佛名號這個修持方法達成我們的如實修行相應。

 

       就說以我們這樣的凡夫,我們開不了悟,不能夠悟得本來心地,我們要如實修行,只有一個辦法:「稱彼如來名,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我們為什麼要稱念彼如來名號呢?因為除了名號之外,我們凡夫造作的所有的修行,都是我們本身有為、有漏,我們有為造作,有為造作都是不如實修行,貪瞋癡三毒沒有熄滅,我法二執沒有空,這樣都不是如實修行,這樣猴年馬月、千萬劫、恒河沙劫也不能出離生死。

 

       所以,天親菩薩說:「你要稱彼如來名,欲如實修行相應故。」這麼一個原則。

 

       大家要知道:我們念彌陀名號,這個是超越所有其他的行法。以凡夫來講,其他的行法我們做不來,這個才是唯一的能夠達到如實修行的道路。

 

       中間有兩句,這兩句就規範著我們怎樣如實修行。說:「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這樣就能夠與如實修行相應。

 

       「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就是彼阿彌陀佛,佛的光明就是佛的智慧之相。這個「相」是就「體」而說的,阿彌陀如來以無量壽為體、無量光為相。「相」也是它的作用,有這樣的相,就有這樣的作用。阿彌陀如來的光明,他這個相是什麼樣的相?他的光明智慧起什麼樣的作用?你能按照阿彌陀如來的智慧之相狀和作用來稱念彌陀的名號,這樣,就是「如實修行相應」。如果你不這樣的話,就反了,「不如實修行相應」。這是第一句。

 

       第二句:

       「如彼名義」:你能按照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本來的含義、本來所具足的功能來修持,這個就是「如實修行相應」。那不然的話,就是「不如實修行相應」,就不能夠如實修行了。所以有這麼兩句。

 

       「名義」:我們剛才也說過,任何一個名,它都能詮釋一定的意義。在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裏有解釋「名」和「法」,他講:

有名即法,
有名異法。

 

       (這裏講的都是些名詞概念。)

 

       名和法是一體的,叫「名即是法」。

 

       名和法是分開的,名是名,法是法,叫「名異法」。

 

       「異」就是不同、分離。比如說我們餓了,我們想吃飯,嘴上喊飯,我們喊這個名字,但是肚子裏邊還是空的,對不對?飯的名稱和飯的實際(法),是分開的,叫「名異法」。

 

       那麼「名即法」呢,在我們世間找比喻不太好找,我想了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在軍隊裏邊,軍營當中,晚上崗哨有口令。軍營安營紮寨,要有警衛。如果是自家人,每天晚上有口令,一報出來,就可以通過了。你報得不對,就知道不是自家人,就是敵人了。那麼這個口令,就是「名即法」,你只要喊出來了,就通過,就是法了。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裏面說明:諸佛菩薩的名號,還有我們佛教的一些咒語,甚至包括民間的一些咒語、外道的一些咒語,它都有它的功能,只要你這樣念出來,它就有它法本身所具的功能來起作用。這個叫「名即是法」。

 

       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本身就有法的功能在運轉。我們不能把「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跟阿彌陀佛分開,說:「佛是佛,名號是名號。」那就是凡夫了,你喊我的名字,我還在這裏,不在你的面前;你喊我的名字,也不能救你。但是,佛菩薩就不一樣,「名即是法」──名就是救度我們的法;「名即是體」,阿彌陀佛的名,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所以,這個跟我們世間常途的思維就不一樣。

 

       曇鸞大師也舉了一個比喻,他很懂醫術:如果一個人扭了筋了,痛苦啊,找一個木瓜,用火來燒,敷在扭傷的地方,這樣就能夠緩解,就不疼了。如果沒有木瓜,你就把手捂在那個地方,你就喊木瓜的名字也行。你就喊:「木瓜、木瓜、木瓜……」它也能好。他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名就是法」,有這樣的功能作用。

 

       間一個木瓜都有這個作用了,你喊木瓜,它就能好,那何況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所以,就更加不可思議。

 

       我們把這段話再來學一遍:

稱彼如來名,

 

       這句好懂。

 

       怎麼稱呢?

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

 

       目的是要達到:

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善導大師釋阿彌陀佛「光明智相」

       好了,那什麼樣子是阿彌陀如來的「光明智相」?什麼是阿彌陀如來的「名義」呢?在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裏面有解釋。不過,我們今天不用曇鸞大師的解釋,我們是用善導大師的解釋。

 

       大家可以看黑板。這下面一句就是來解釋阿彌陀如來「光明智相」,這是善導大師的解釋。

 

       阿彌陀佛的光明和智慧是什麼樣的一個相狀?什麼樣的一個作用?善導大師綜合《阿彌陀經》和《觀無量壽佛經》這兩部經的經文來說明。在《往生禮讚》當中,他說得非常好。

 

       何故號阿彌陀呢?《阿彌陀經》裏講: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故名阿彌陀。

 

       如果光是從這一句,我們還感到不親切,我們是一個概念性的,「哦,彼佛光明無量,很大!無量無邊──無量光;照十方國──無邊光,沒有一處遺漏;無所障礙──無礙光。」這就是前面的三光: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這是《阿彌陀經》的經文。

 

       《觀無量壽經》經文說: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光明的作用是攝取念佛的人。

 

       所以,善導大師把這兩段經文合在一起,說: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故名阿彌陀。

 

       這個解釋特別絕妙!說:阿彌陀為什麼能叫阿彌陀?他有什麼含義?他有這樣的作用,他才有資格叫做阿彌陀。如果不是如此,他就不能叫阿彌陀。那麼: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這樣無量光、無邊光和無所障礙的光,他要幹什麼呢?要起什麼樣的作用呢?他是什麼樣的光明智相呢?佛的光明、佛的智慧要起什麼樣的功能和作用呢?就根據《觀經》說: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佛的光明,只有一個目的。「唯」是唯一;「觀」是觀察,或者尋找。善導大師又說「唯覓念佛往生人」,「覓」就是尋找,尋尋覓覓。佛的光明像探照燈一樣,到處探照(要找一個目標,哎,找到了!);或者像雷達一樣,雷達,虛空裏面在掃描,它是要捕捉目標的,是不是?不是無緣無故開這個雷達。那麼,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他也是有目的的,他在尋找念佛人,施給我們名號功德。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念佛,「找到你了!」叫「唯觀」,看到了:「哦!在娑婆世界,南閻浮提,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長春市般若寺,有一個念佛人──不是有一個,有好幾百、好幾千,哦,看到了!」他就放光,當下放光攝取。

 

       「唯觀念佛眾生」:這個「唯」有兩種含義:一個叫「顯勝」,一個叫「簡他」。「顯勝」就是說:念佛優勝,勝於其他法門;「簡他」是說:別的修行,阿彌陀佛光明不照耀,唯獨照耀念佛眾生。所以,你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佛光當下就看到你。善導大師不是講嘛:「眾生念佛,佛則聞之。」他聽到了,他不來照你嗎?他聽到了,當下就照你了;「眾生拜佛,佛則見之」,看到了,佛光也來照耀攝取你;「眾生心中念佛,佛則知之」,佛心知道了,就來攝取你。「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所以這裏說:「唯觀念佛眾生」。

 

       佛的光明,都有其作用。像我們現在這裏,講堂裏很亮,我們就不用開電燈,對不對?如果天黑了,開電燈是為了照明;晚上外邊大街上開了路燈,那也是為了行人照明。那麼,阿彌陀佛光明的作用,是要尋找念佛的人,攝取而不捨,這是佛光的作用。

 

       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光幹什麼呢?就找念佛的人。你要想被阿彌陀佛找到,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

 

       就像媽媽找孩子,孩子丟掉了,在野外,媽媽就喊:「哎呀,我的兒……」就喊他;這孩子喊「媽媽」,哎,媽媽當下聽到,就找到你了。

 

       我們在娑婆世界流浪,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一切通具足。不要說你隔得遠,你說:「我沒有在大廟子裏面念佛,在我家的小黑房子裏念佛,阿彌陀佛能不能找得到?」找得到啊!你念南無阿彌陀佛,說:「我在這裏啊!」哎!阿彌陀佛馬上來到你面前,說:「我知道。我來救你,我來迎接你。」

 

       我們在五欲六塵的娑婆五濁惡世,在這裏念佛,感應道交,阿彌陀佛來攝取不捨。「攝取」,「攝」就是救度的意思,也是保護的意思,所謂攝護、保護、救度;「取」,就是找到你啦,把你抱在懷裏,不丟開你,叫「攝取不捨」;「不捨」就是不捨棄我們,不嫌棄、不捨離、不放棄我們,白天、晚上,今天、明天,現生、平生,一直到臨終,阿彌陀佛的光明不間斷,攝取、救度念佛的眾生。

 

       這是善導大師來解釋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

 

佛光作用: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如果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知道說:「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被阿彌陀佛的八萬四千光明、無量億的光明攝取不捨啦。」我們這樣叫做「如實修行相應」。

 

       既然如此,往生決定不決定?

 

       (「決定。」)

 

       阿彌陀佛的這麼多光明把你攝取不捨,往生就一定了嘛!

 

       如果我們一邊念佛一邊說:「哎呀,我念佛不知道能不能往生?不知道阿彌陀佛要不要我?」阿彌陀佛明明說:「我的光明攝取念佛的人不捨。」我們在這裏說「我念佛,不知道佛光照不照我」!

 

       進了道場,有的居士就講:「哎哎!靠後邊!你沒有搭衣,沒搭衣,你念佛,佛光不照你;佛光照我,為什麼?我搭了菩薩衣,所以佛光要照我。」這個,不是這樣,不是你衣服穿得好,佛光就照你。是你只要念佛,哪怕在家裏,不在道場裏,佛光都照耀你。

 

       如果我們念佛,心中懷疑說:「阿彌陀佛不知道見沒見到我?阿彌陀佛不知道照不照我?阿彌陀佛不知道救不救我?阿彌陀佛不知道要不要我?」這樣就不瞭解「攝取不捨」,就不知道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

 

       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就起這個作用: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我們心中知道:我念佛,被阿彌陀佛光明照耀攝取。你看,多安心哪!晚上睡覺,躺那個地方──睡在哪裡呢?睡在阿彌陀佛光明的蚊帳裏面──不是蚊帳,是阿彌陀佛光明的寶帳當中。我們晚上雖然睡著了,但是,我們不要擔心掉到閻羅王的手掌裏面,因為阿彌陀佛的八萬四千光明就像我們的蚊帳一樣,左一條,右一條,上一條,下一條,密密麻麻地把我們包裹在這當中。所以,白天、晚上,佛的眼睛都看著你,「慈目不瞬」,佛的慈悲的眼睛啊,時刻地盯住他的寶貝兒子,一刻都不願意離開。

 

       你看媽媽看孩子啊,年輕的媽媽看她的小寶寶,看得簡直是眼睛都不丟開了。

 

       我們來念佛,阿彌陀佛看著我們,一剎那都不離開。他生怕人家……來了一個蚊子,他就要給它擋開;有煩惱來侵蝕我們,有種種的業障要來障礙我們,阿彌陀佛想方設法為我們排除。

 

       所以,我們念佛為什麼感到會有佛的保護啊?為什麼我們念佛能夠增長福報、消除業障啊?為什麼我們念佛能夠消災免難、遇難呈祥啊?因為阿彌陀佛的眼睛在看著我們,阿彌陀佛的光明在保護我們,阿彌陀佛的寶手在旁邊照護我們。所以大家念佛,心中穩當、安慰。

 

       這樣念佛叫「如實修行相應」。

 

       能不能做到?

       (「能!」)

 

       如果按照禪宗、按照通途法門的「如實修行相應」,你一定要開悟的。你不能悟得諸法實相,沒門!肯定不可能。

 

       但按照淨土法門,阿彌陀佛六名名號就是實相法。我們這樣念佛,在彌陀光明的攝護當中,這樣安心念佛,這叫「如實修行相應」。這是第一句。

 

       很感恩我們的善導大師,把《阿彌陀經》和《觀經》的經文結合在一起。所以,善導大師是彌陀示現,他講的話,好像也在彙集,把《阿彌陀經》和《觀經》捏在一塊兒,但是,天衣無縫,說得這麼巧妙!佛的光明智相就是如此。

 

       「故名阿彌陀」:這樣他才叫做阿彌陀佛。

 

       如果佛的光明智相不是如此,阿彌陀佛自己站不住,他就沒有資格叫阿彌陀。

 

       比如說這個人,他是局長,如果他不能行使局長的工作職權,那就是名不符實,他這個名就是虛的。

 

       阿彌陀佛之所以能稱為阿彌陀佛,就是因為他能「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也是善導大師的解釋。這一點,雖然我們剛開始學習的這些文字挻生澀,但是道理一通,就覺得這個也不難懂,是不是?

       (「是!」)

 

善導大師釋六字名號

       下面第二句:

 

       「如彼名義」:「如」還是如實,按照事情的本來面貌,按照彼彌陀名號本來的含義,這樣來念佛,就叫「如實修行相應」。如果不是如此,反過來,那叫「不如實修行相應」。

 

       阿彌陀佛名號有什麼意思呢?剛才我們說過了,有很多答案,如果讓大家自己回答,有很多。關於名號的解釋,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面有兩處解釋:

 

       一處是在解釋經名的時候,解釋《觀無量壽佛經》的「無量壽」三個字,用梵語和漢文逐字對翻,「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解釋為:

歸命無量壽覺。

 

       這是字面上翻譯法的解釋。

 

       第二處,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這個叫「善導大師六字釋」,這個是最有名的解釋。善導大師對「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解釋,叫「六字釋」,最有名啦!這個解釋是站在阿彌陀佛名號的功能這個立場上來解釋的。

 

       比如說米飯,對米飯如果來做解釋的話,也有兩種解釋:一種就從它的營養成分,它是碳水化合物,它含有多少成分;它是一種水稻作物──這是植物學、營養學方面的解釋。另外一種解釋,比如說現在是饑荒年,收成不好,一個大富長者要拿米飯來賑災。災民都等在那裏餓得不行了,你跟他解釋這是碳水化合物,他聽了就搖頭,對不對?「我不感興趣」;「這個米飯,你吃了就飽」,這個就是它功能的解釋。或者大米飯,或者小米粥,或者別的水果、糕餅,它的實際的作用,就是讓我們能夠免除饑餓之苦,不至於被餓死。

 

       那麼,善導大師第二處對於六字名號的解釋,就是站在六字名號本身所具足的功能這個立場來解釋的。我先把這段文讀一遍:

今此《觀經》中,
十聲稱佛,
即有十願、十行具足。
云何具足?
言南無者,
即是歸命,
亦是發願迴向之意;
言阿彌陀佛者,
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我這樣讀下來一遍,可能大家模模糊糊。後面四個字聽清楚了──「必得往生」。前面「言南無者」、「言阿彌陀佛者」,就是把六個字分為兩段來解釋。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必得往生」。這樣聽一聽:哦,似乎有一點知道,「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就是「必得往生」,大家能夠猜到一點。

 

       我想這一段文,大家跟我一道念一下,好不好?

言南無者,
即是歸命,
亦是發願迴向之意;
言阿彌陀佛者,
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善導大師解釋這六個字,他最後就說:這六個字是什麼意思?就是:

必得往生。

 

       所以,我們的標題說:「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別時意:十念念佛只種遠因

       這一段文,它的來歷是這樣子的:在善導大師的時代,有很多人解釋《觀經》,《觀經》下下品、下中品、下上品──下品往生,是造惡眾生往生淨土。尤其是下下品,他是一個造作五逆重罪的人,臨終只是念了十句佛,都往生極樂世界去了。所以,這樣的一種經文和教理、教義,一般的人站在自力修行的立場上,所謂「要靠戒定慧斷貪瞋癡煩惱,這樣才可以了生死」,他不能夠接受,他說:「怎麼可能一個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只念十句佛就能往生呢?」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但又是佛講的,於是,他就用自己的想法來理解,做出自己的解釋,就站在通途法門的立場上來解釋這一段,這個叫「曲解」,就拐了彎了。他怎麼解釋呢?當然也有依據──這一段,叫做「別時意」。「別」是特別,就是另外的意思。他說:佛說法本來就有別時意、別義意,有種種說法的心態和攝受眾生的方便。什麼叫「別時意」呢?就是:

 

       佛為了鼓勵懈怠眾生,說微因而得大果。如果說修行成佛很難,可能這個懈怠眾生就退墮了,「哎呀,那太難啦!」所以佛就講:你以小小的修行,乃至一禮拜,乃至一低首,乃至一合掌,你都可以成佛道。這樣講,來鼓勵你,讓你不至於退心。其實本身並不是說你一磕頭就能成佛的;也不是說你一合掌就能成佛的。是讓你有一個不退墮的心,生起喜悅,然後來合掌、來禮拜、來稱名。真正來講啊,是要到很久以後──你現在種了一個善根了,將來,來生來世,慢慢慢慢累積修行,長劫之後,那個時候才成佛。

 

       這叫「別時意」。他用這個意義來說明《觀經》下品:

 

       《觀經》下輩往生的人只念了十句佛,什麼修行都沒有,那麼,佛為了鼓勵我們、安慰我們,怕我們失去信心……

 

       意思說:

       這個不是真的,是一種鼓勵的話、安慰的話,說:「你啊,念十句佛可以往生。」他其實這一輩子不能往生的,是種了一個善因,來生來生來生,到以後哪一生再轉過來做人,再修行,然後才能往生。

 

       這是當時有人對這段經文的解釋。

 

       這麼一解釋(這樣的解釋大家願意聽嗎?很願意哈?如果這樣願意聽的話,那我們不要念佛了,你就是「別時意」了,我們這一輩子不能往生了),這樣的解釋,在當時,對淨土法門起了很大的阻礙。有很多人看見這種解釋,就不念佛了。他說:「念佛今生不能往生,還要搞到多生多劫,那我念了有啥意思?我不如現在就修別的。」

 

       所以,懷感禪師就說:這是當時一般叫「攝論宗」的人,這個見解一出來,就障礙了很多人修學淨土的信心。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他來就要把這個錯誤更正,所謂「楷定古今」,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所楷定的一個內容。

 

       這些人做這樣的解釋,也有他的依據,他是根據經典裏所講啊,如果你修行要達到你的目的地,要「願行具足」,這樣你才可以到達你的目標。比如說:我們現在發願,我有這個願望,想到北京去,光是起這個願望,你腳不動,那麼你能不能到北京呢?不能到。這個叫「唯願無行」。你只有願、沒有行,你是空願。

 

       這個道理聽起來合情合理。所以,當時解釋「別時意」的人,他就認定:下品下生的人,是「唯願無行」,他現在被地獄的苦所逼迫,他肯定願往生。你講有極樂世界,他不相信就算了,只要相信,他是願意去的,有這個願,因已經種下來了。但是,他沒有修行,因為站在他的角度說:「你念十句佛,無論如何這個算不上修行。你就嘴巴念十句、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談得上是什麼修行呢?」他是站在一般通途的立場、站在自力修行的立場,認為這個沒有修行。所以,他判定下品下生叫做「唯願無行」。既然唯願無行,就不能到達目的地。那麼什麼時候呢?等到你來生來生來生,你的行持再豐富、圓滿起來,願行具足了──有願、有行,這樣才可以達到你的目標。他就這麼解釋。

 

       同時,他也舉了一個比喻,他說:好像拿一枚錢給一個人做本錢,說:「你有這一枚錢,就可以發大財,可以賺一千枚錢。」這個,也叫「別時意」。一枚錢給你,不是你現在就能得一千枚錢,是你慢慢慢慢積累,最後賺一千枚。他又說:念阿彌陀佛名號也是如此。你念這十句,現在不能往生。慢慢慢慢積累,你的行持豐富、圓滿,慢慢可以往生。

 

       他這麼一講,人們聽起來都覺得有道理,這樣,就退心了。

 

       善導大師以彌陀示現的身份,聽到這樣的解釋,當時就講:

 

       「自失誤他」:自己失去往生,對眾生也構成了誤導。這個對眾生:

 

       「為害茲甚」:對眾生很有為害作用。

 

       所以,他就奮筆疾書,寫了這一部《觀經疏》。這一段就是來破斥「別時意」,來說明往生淨土是「當生成就」。

 

       以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不僅是「當生成就」,而且是「當念成就」。我想這段文等一下再解釋。

 

別時意引申:念佛要累積到某種程度才可以往生之誤解

       我想把這個「別時意」再作一點引申:

 

       如果我們按照一般的觀念,說:「我現在念佛還不能往生,現在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哪能往生?『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也不行……一定要積累每天三萬、五萬,然後積累三十年、五十年,到最後了,要臨終了,要斷氣了,那個時候才決定往生。」如果抱這種觀點的人,也可以講叫「別時意」。就是:現在念佛,當念不能決定往生,要累積累積累積累積,到那個程度,才可以往生。這個算不算「別時意」呢?這個「別」,就是不在當下。

 

       它的反面就是「即時」,即時得往生。

 

       所以,善導大師的解釋是讓我們明瞭:我們念佛,念念之間,具足願行。念念、聲聲,每一聲名號的當下本體,就具足讓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這個才不會落入「別時意」的一種解釋。

 

傳承的重要

       所以,同樣一部經、同樣一段經文,你站在不同宗派的立場上,就能給出不同的解釋。我們瞭解這一點,就更加知道:學法要有傳承,學法要依據我們本門、本宗的祖師。比如同樣看《觀經》,《觀經》歷史上解釋的很多,那我們是以善導大師的解釋為標準,這樣才有把握。不是所有的解釋我們都可以看、都可以依准。

 

       如果說我們對善導大師的教義明瞭了、透達了、很穩定了、眼睛很明亮了,旁參其他的解釋,看一看,瞭解它,也未嘗不可。不過,真正瞭解善導大師思想之後,再看別人對淨土宗的解釋,我覺得是索然無味,沒有什麼味道。因為它講得比較玄妙,不那麼親切。對我們這樣的根機來講,有一定的距離。

 

       或許有人覺得很好,那是根機各有不等了,歷代的祖師善知識都有他方便設化的手段,也有他教化眾生的物件。

 

每一句佛號都願行具足

       我們來看文: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因為善導大師《觀經疏》是在解釋《觀經》,所以,他就說「今此」,就是這一部《觀經》當中;「十聲稱佛」是指下品下生的人十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麼,這十聲稱佛是不是像「別時意」所講的是「唯願無行」(只有空願、沒有行持)呢?不是的。他「即有十願、十行具足」。首先,善導大師就把答案給出來,說:我們念十句佛,就有「十願、十行」。

 

       這個並不是說:念八聲就有八願、念七聲是七願。這個是說什麼呢?每一聲佛的名號裏面,都具足願行。那麼,十聲就有十願、十行,不會說裏面漏掉一個、空掉一個。比如說我們念三萬聲佛,每一聲裏邊都是願行具足,不是說哪一句不具足,或者最後那一句才具足。我們念一輩子的佛,聲聲念念之間都具足願、也都具足行。不是說我們臨終了、要死了、斷氣那一念才具足願行。

 

       所以,這裏說的「即有十願十行具足」是這個含義。

 

       我們一般的人念佛,之所以覺得往生沒有把握,是我們本身對於這句名號覺得空蕩蕩的,說:「我很想往生啊,我不知道能不能往生啊?」很想往生,有這個願,我們感到人世間這樣的苦惱,大家都願往生,所以,願是有的。那麼,為什麼覺得自己不能往生呢?「想一想我們沒有什麼修行啊,我只會念一句佛,哪裡叫修行呢?我也不會誦經,又不會打坐,又不會參禪,又不能開智慧……」一般的觀念,都認為: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叫修行的,很簡單,只是隨口念幾句。

 

       所以,我們的思想啊,如果沒有善導大師來給我們校正,那個「別時意」的人一解釋,你說:「哎呀,解釋得好啊!你解釋的跟我想的一樣,所以你解釋得好,解釋得對!」因為他講的跟我們心裏想的剛好是一樣的。我們心中本來就認為說:「念佛哪能算得上什麼修行呢?我也不會誦經、不會誦咒,持戒也不行,又不能開智慧……」那麼,「別時意」一說:「你單念佛雖有願,但是行不夠。」這樣我們的心就會搖擺,就會動搖。

 

       好,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謝謝大家!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