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四十六、有念佛處,皆我之遺跡
信空問:古來先德皆有遺跡,
然今未建一宇之精舍,
入滅之後,以何處為遺跡乎?
上人答:若蔔一廟為遺跡,
則遺法不普遍;多之遺遍滿諸州。
何故?興行念佛,是愚老一期之勸化,
因此,不論貴賤,
山夫村婦之柴扉,海人漁父之茅舍,
有念佛處,皆我遺跡。
我往生之後,不造墓塔;
我之遺跡者,
有念佛處,皆我之遺跡也。
又,為祈冥福而造墓塔者,
輪迴之人所作之事也。
信空是上人的弟子,常隨上人身邊。「古來先德」,佛教當中的大德法師,他們都有遺跡,像我們現在的紀念堂之類的,是紀念他們的地方。「上人一生教化,建立淨土宗,這個廣大的德行,不要說是不讓古德,甚至超過古德,可是到現在,連一個小茅蓬的精舍都沒建起來。這樣,你入滅之後,往生淨土了,把哪裡當做遺跡?我們到哪裡去憑弔,到哪裡去紀念呢?」弟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仰慕師德,希望有個地方,作為他心中掛念、崇敬師父的這麼一個地點。
上人就回答他了(法然上人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所以他講話都不按照我們世間的邏輯,他講的話很廣大):「如果要建一個廟子作為遺跡,則遺法不普遍。這樣,雖然是有個地點,但是不普遍,就局限在這一個地點。」(「就是這一個廟子,是某某的遺跡」)
不光要遺跡,要遺法:
「我之遺跡,遍滿諸洲」:「我今天不建精舍,但是我的遺跡,遍布全國各地。」
「何故?」:為什麼這樣講呢?
「興行念佛,是愚老一期之勸化」:「愚老」是上人自稱,「我是一個愚癡的老者」,叫「愚老」,很老了。這段話,應該是在上人晚年,將要往生之前,弟子很懷念,來問。將近八十歲了,「愚老」。
「興起念佛」:把念佛這個法門興盛起來。「讓大家普及念佛,這是愚老我這一期生命的目的,勸化眾生的目的在此。」
「因此,不論貴賤,山夫村婦之柴扉,海人漁父之茅舍,有念佛處,皆我遺跡」:「既然這是我所勸化的目的,那麼,不管是貧富貴賤,是山民也好,是村婦也好(「柴扉」就是柴房,柴棍子編的門,很卑賤、很貧窮的這麼一個狀況),哪怕是在海邊打漁的,他們的茅草蓬,這裏只要有人念佛,這個地方就是我的遺跡」。
上人完全是以法為身──這個就是法身。這裏有人念佛(上人一輩子所勸化的教法),這個就是法的生命,法的光明就在這裏,這裏就是遺跡。
如此說起來,我們今天雖然時隔善導大師一千幾百年,我們在這裏念佛,也是善導大師的遺跡。我們每一位蓮友,如果家裏有念佛堂,我們依循善導大師的教法來專修念佛──這是善導大師一期教化的目的,那麼,你的念佛堂就是善導大師的紀念堂。所以,不要感到有所不足。這個,就是精神的存在。
「我往生之後,不造墓塔,我之遺跡者,有念佛處,皆我之遺跡也」:這句話,簡直就是阿彌陀佛所說的,跟阿彌陀佛一體講話:有念佛的地方,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光明閃爍之處。「有念佛之處,」法然上人說,「也就是我的遺跡了。我往生淨土了,不要造墓造塔。」
「又,為祈冥福而造墓塔者,輪迴之人所做之事也」:「冥福」,就是人死了之後,選一塊風水寶地,保佑自己子孫發達,保佑自己在陰間不至於受苦。這個是輪迴人所造的事情,我們往生淨土用不著。
昨天我們去助念,那裏有很多事情都稀奇古怪的。那個病人就講了,說她的三叔叔來找她,找她幹什麼呢?兇狠地說:「你住這麼好的房子,我的房子那麼破,我要跟你換個房子!」什麼意思呢?她是因為請她的後人給她買一口棺材,比較大,他三叔叔的棺材是破的,大概他在陰曹地府裏面感覺到他的房子不行,在鬼道當中,說要跟她換房子。
四十七、死生皆無憂惱
生則積念佛之功,
死則往生淨土。
不論如何,此身若無憂惱,
則死生皆無憂惱。
四十七、四十八都是令人警覺的話,大家可以記,也可以這樣做。
「生則積念佛之功,死則往生淨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活著一天,我就念一天佛,積累念佛的功德,只要活一天,就念一天佛,生命不息,念佛不止;死了呢?死了就往生淨土。在這一生當中,只有這一件事情。活著一天,就念一天佛,死了就往生淨土。所以,今天死也可以,今天就往生;明天死,今天到明天還有一天,就再念一天佛,明天再往生。」所以,印光大師也講了:念佛的人,今天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也可以。什麼時候往生都可以,心裏邊穩定、踏實。下面講:
「不論如何,此身若無憂惱」:「此身」就是「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此身」,就是我們這一期的生命,閉眼之後,我們會永遠告別六道輪迴──所以,沒有輪迴的憂悲苦惱,這件事情解決了。既然如此的話,不管是死是活,都很自在,叫「死生都無憂惱」。活著就念一天佛,享受佛恩,在阿彌陀佛的攝取光明當中;死了,死了就乾脆到淨土去,更好。這句話是這個意思。
我們也一樣,「生則積念佛之功,死則往生淨土」。
不要說「生呢,我就為兒孫操勞;死了,到閻羅王那裏報到」,那就苦了。
四十八、得病患偏樂
待曉天之商客,驚雞鳴猶喜;
欣淨土之行人,得病患偏樂。
如果我們哪位蓮友臨終的時候,我就把這個寫成對聯送給他。「欣淨土之行人,得病患偏樂」。其實,我們平時也可以這樣思維。
什麼叫「待曉天之商客」呢?「商客」就是生意人,做生意的。古人做生意,一般坐船,半夜就要出航了,趕到市場碼頭,早早地停泊在那裏,天一亮就好上市場去賣貨。也有的是找一間客棧住下來,就等天亮(天不亮,沒法做生意)。所以「待曉天」,他晚上睡覺的時候,就盼著天快快亮起來,好出去做生意賺錢。
「驚雞鳴猶喜」,什麼叫「驚雞鳴」呢?那個時候也沒鬧鐘,就靠雞叫。五更天雞一叫,哎,天要亮了,打攪了他的好夢,夢給驚醒了,但是他不懊惱,他反而歡喜。「哎呀!我要起床了,我要去做買賣了!」(如果是個懶漢,那就不一樣了:「哎呀!我睡覺睡得正香,雞把我叫醒了!」)「驚」就是把他驚醒了。雖然雞叫把商人驚醒了,但是他感到歡喜。為什麼?他馬上就可以去做生意,就可以有好處了。
同理,我們一個願意往生淨土的人,「欣淨土之行人」(如果他不想往生,像那個懶漢一樣,他也無所謂),我們這些希望往生淨土的人呢,病就是我們的雞叫,得了病患,就是「雄雞一唱天下白」,雞叫了,「哎呀,我快到淨土了,鐘聲響起,我大概就快往生了。我現在八十多歲了,不得病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雞叫,這雞叫了,天快亮了。」漫漫長夜──六道輪迴的長夜,我們就要告別了;極樂淨土的無量光明就要顯現了。那麼以什麼為報時鐘呢?就以病患。肝癌了,肺癌了……那就是小公雞、大公雞,就要叫醒了。所以,「得病患偏樂」,得了病反而感到歡喜了。「好!我往生淨土的時間快到了。」
有病苦固然難過,但是心裏面要知道:這個,不是催命鬼,這是催我們到淨土去的報時鐘。
小結
這四十八條法語,每一條都簡潔明朗,易讀易懂,乾脆直接。其實,我講這麼多,反而把它的意思蓋住了。大家回去可以反覆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你反覆念,反覆讀,心中正念分明,知見穩固,信心就堅固。所以,像我們上次說的:「憑而尤憑,『乃至十念』之言;信而更信,『必得往生』之文。」我們凡夫的心總是容易搖擺,你一發現搖擺了,「憑而尤憑『乃至十念』之言」,不動搖;「信而更信『必得往生』之文」,不懷疑!
翻到第288頁。這些法語是慧淨法師從《法然上人全集》當中選出來的,選了四十八條,可見得是很精要的。我每次讀起來都很歡喜。選這些條,有它的道理:四十八條,當然吻合四十八願了;哪一條放前面,哪一條放後面……因為不是法然上人自己寫的文章。如果是法然上人自己寫的文章,放前面就放前面,放後面就後面,不能改變。
現在,慧淨法師把它編成這樣的次第,他也是有考慮的(所以,大家以後看書不能那麼馬虎),我試著來說明一下,未必完全符合慧淨法師的心意。
前面三條,一、二、三這三條,是說明法然上人所依據的傳承在哪裡。這三條,都跟善導大師有關係,尤其第一條,是整個法語、乃至整個法然上人思想的結晶,這一條也就是「四句三選」當中的「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講來講去,就是講這一條,所以叫「萬變不離其宗」,這一句就是宗,這叫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把宗旨標示出來。後面的所有各句,離不開這一條。這一條,我們講過,是脫胎於善導大師的正定業之文:「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為什麼叫「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所以,這是第一個綱目,第一條。
第二條,是善導大師的分判。第一條直接講本願念佛,第二條是要弘二門。這是傳承,教判的基礎。
第三條,是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得往生。那麼,這三條就代表法然上人的傳承,他的教理的基礎和依據。
後面,第四、五、六條,這三條是法然上人自己的領解和行持。其中第四條,是他的解,他的理解、安心──解門。五、六兩條是法然上人自己的行門。所以第四條說:「拜見善導和尚之釋,法然眼中,三心、五念、四修,皆具見南無阿彌陀佛也。」他怎麼理解善導大師的教義呢?他不管幹什麼,通通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他的理解;他這麼理解,就這麼做,也就專修念佛。同時,不做文字的、學問式的研究,是「還愚癡生極樂」。第五條、第六條,是說法然上人他自己這樣做,「我是『不足取之男也』;我是『黑白不辨之童子、是非不知之愚人』」。
我們蓮友和學人也這樣講:「我也是不知黑白的童子,我也是是非不辯的愚人。」這個,其實我們講,是不夠資格的。我們如果這樣講,就有一點太……要如實講。你是黑白不知的童子嗎?我看我們什麼對啊、錯啊,跟別人吵嘴吵了半天。吵嘴了,意見分歧了,就是因為是非觀念很重啊!你果然是不知黑白、不辯是非,哎!那這個人……這個是法然上人這樣講才可以啊!我們是希望達到這個境界,但根本沒有達到。如果這樣一講,人家馬上就不服氣了,「你這個傢伙,天天跟我吵嘴」,對不對?什麼事情都搞得很清楚,就是念佛搞不清楚──這就麻煩了。
所以,像近代的印光大師(我這個想法,也是受慧淨法師的啟發),印光大師叫「常慚愧」。我們學印光大師,當然自己也就可能自稱「慚愧僧某某」。慧淨法師說:「其實,我們沒有資格這樣講。我們是不懂慚愧的人。」印光大師他可以這樣說,他是如實的,他可以叫「常慚愧」;如果我們自己這樣寫,就把帽子戴高了。所以,我們往往有的時候謙虛謙虛──你不夠那個資格啊,你沒有那個謙德,你在那裏講大話。還說:「某某人,我很慚愧啊!」你真的懂慚愧嗎?真懂慚愧,就不是這樣子了。所以,我們確實是很可憐!
從第七條開始,是上人化他──勸化他人。一直到最後的結尾。是這麼一個次第。
第七條和第八條,主要是指安心。第七條是講一個比喻,是講法爾之道理,勸我們要安心;安心底下要起行念佛了,當然,安心和起行是不分離的,只是各有側重。如果懂得這個比喻的話,我們就安心了。這個比喻非常好,我經常會讀誦。
這些法語,讀習慣之後,你自然會背。「師父,你會背。」其實,我也沒有背它。那我們講,經常讀,經常念,自然心中就有了。「有法爾之道理,如炎升空,水下流,果中亦有酸有甘,此皆法爾之道理也」,這很簡單,不要你背,很好懂啊,不用背啊,你感興趣的時候,不用故意背,你看了,看了就記住了。
很多人,我很佩服他,他都知道世界上那麼多的歌星。我說:「你能背得住啊?」「那不用背啊」,他感興趣,「噢!球星是哪一個,歌星是哪一個……」他腦子裏一大堆。一樣的道理,他感興趣。
我們呢,對法義感興趣,我們只要看就可以了。「阿彌陀佛之本願者,是以名號引導罪惡眾生往生淨土之誓願故。所以,一向稱名者,即蒙佛之來迎……」這也是法爾之道理。
我上次也打了這樣的比喻:就像打鼓一樣,做鼓的匠人說:「如果我的鼓做了,你打不響,我就沒有資格叫鼓匠。」如果做的鼓打不響,那叫什麼?他現在既然是做鼓的匠人,鼓做出來了,那你一打就響。
阿彌陀佛在他成佛之前叫法藏菩薩,他要做六字名號的鼓,讓我們十方眾生一敲,他就顯現在我們面前,迎接我們回歸淨土。現在這個六字名號的法鼓已經做好了嘛!那你一敲──一念,用心「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下應聲現前。在《觀經疏》裏面,善導和尚解釋說:「阿彌陀佛應聲現前。」應著我們念佛的聲音(就好像應著我們打鼓的鼓點一樣,聲音就出來了),阿彌陀佛就現在我們面前,保護我們,護念我們。這個是法爾之道理。
法爾之道理,就是自自然然、不加勉強造作。你看那個水往低處流,這個很自然嘛!萬川歸大海。我們念佛的人,自然地流淌到極樂淨土的蓮池海會;我們念佛的人,心自然升進到淨土──炎往上升。
阿彌陀佛的本願願力的吸引,就好像長江的江水一樣。我們念佛,我們就好像投到江中的一塊木頭一樣,請問各位:這塊木頭投到長江裏面去,前浪後浪往前推,它的目的地在哪裡?它肯定是到大海裏面去!除非被旁邊的樹枝掛住。
好了,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法水──誓願的力量就像滔滔不絕的長江水一樣,我們念佛,就像這塊木頭投到阿彌陀佛名號的長江裏面,那你不到東洋大海到哪裡去(東洋大海就是極樂世界)?你肯定遲早是要到那個地方,你命終的時候,就到了長江三角洲──長江入海口的地方,那個時候就是命終了。哎,到了大海了。那麼,會不會被繩子掛住、被樹擋住?不會的,因為兩岸都有十方諸佛在護念你,你想到岸邊上,他們就給你往裏推一推,觀音菩薩他們的工作就是這個。你起了疑惑心了,掛住了,或哪天雜行雜修了,一推你,進去了。除非你在旁邊愛好雜行,「哎,你看看,那個法門不錯啊!」旁邊一個雜行的樹枝,你掛在上面,好了,到不了大海了。等到什麼時候一個浪頭打過來,你才從樹枝上下來,再往前走。
所以,我們很多人,過程就是這樣子。他念念佛就停一停,就好像水中的木頭往前走一走,遇到一個雜行雜修的樹杈,在那兒停一下。然後遇到善知識給它一拔,點開了,又往前走一截。哎!又遇到人給他講,「哎!對呀!」他又出了問題了,又在那兒停一停。就是不能夠老老實實地歸到江心,到大海去。
第八條,「雖然懷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這個安心就是破除疑惑的。第七條說法爾之道理,「無可疑也」,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不可能懷疑的事情。如果懷疑念佛能往生,那就是懷疑長江水能到大海去。一旦你還是有懷疑,也沒關係──第八、「雖然懷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這下就不懷疑了吧!你雖然心中多少還有疑惑心,只要你念佛,決定往生,「邊疑邊念佛,即得往生」。如果疑心比較重的人,就把這句話經常讀一讀,「沒關係啊,大勢至菩薩告訴我的,雖然懷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那沒關係。」
從第九條開始,就是講他的起行。起行,先是講念佛容易,易。容易在哪裡呢?第九條說了,「念佛雖有種種之義,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你也不需要去研究很多的教文、法語。
第十條也一樣,「不知其義,不知其文,也無妨」,你不識字也沒關係,大老粗、文盲,沒關係。很容易,「唯依稱名,必得往生」;「念佛無甚深義」,也不是那麼深奧,也是很容易。為什麼?「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這幾條都是講它的容易,九、十、十一、十二都講容易。「唯思本願不虛,稱念必生之外,心無所繫」,很簡單。
第十三、十四是說「念佛無別樣」,也是簡單、容易,你就是稱念六字名號,沒有什麼特別複雜艱難的修行,要這樣做,要那樣做,達到這個,達到那個,沒有,只是「口稱六字名號,心思彌陀之救度」。所以很簡單,「無樣為樣」,臨終佛必來迎。
從第十五到第十七,則是講念佛跟學問的關係,也是反映念佛容易。念佛跟學問是什麼關係呢?「念佛第一」。那麼,念佛第一,是不是學問第二呢?不是。學問沒有位子。「念佛第一,不用學問」。「第一」一般是跟「第二」相比較的。法然上人在這裏講:「欲往生者,念佛第一也。」學問?學問不用,「不用學問」。不過呢,有個轉語,「若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學之也」,學問如果能幫助我們念佛,那是可以學的;學到之後,如果干擾我們念佛了,就不要學了。所以,上人講了,雖然學,「未知念佛往生之義學而知之,粗知足矣;設得廣學,凡智無幾。莫徒好智解,廢稱名之光陰」,如果那麼學,就是障礙我們念佛了,這樣看,那樣學,研究來研究去……大概知道原則綱要,把握住心要,來念佛就好了。所以,你不懂得念佛往生之理,「學而知之,粗知則足」。這個就是以學解來讓我們行持,不是以這個做為目的,那樣反而干擾了我們念佛的行持。這個是十六條。十七條也是一樣的,「我門徒不可喜好義理,不可喜好理論,若成學者骨,則失念佛矣」,成為一個學者的樣子,外表是個念佛的,皮肉上是念佛的,骨子裏邊認為自己是學者,是一個有智慧、有修行的人,這樣的話就失去念佛了。「若失念佛,則失往生矣」。若失往生呢,則六道輪迴矣。
從第十八條開始往下,到二十五條,是講念佛跟「三心」的關係。「念佛嘛,固然不要學問,但是「三心」很重要啊。「三心」就是說我們念佛人的信心了……」「三心」當然很重要,可是「三心」跟念佛的關係,這裏就把它講解清楚:是以念佛自然具足三心。一心念佛,願生淨土,仰信彌陀的誓願不懷疑,這個自然具足「三心」。
從二十六條開始往下,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是指念佛和我們的根機、罪障、煩惱的關係。這幾方面其實都是一般人容易疑惑的地方,比如學問跟智慧的關係,「念佛要不要學問呢?念佛跟三心的關係怎麼處理?念佛跟罪障,害怕罪障多,害怕妄想重、妄念多……」這幾條都說明:不顧煩惱厚薄,不論罪障輕重,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應思決定往生。道理都是一樣的。不是說罪障的人沒有資格念佛、念佛不能往生,恰恰相反,罪障凡夫是彌陀本願救度之正機,是阿彌陀佛大悲急切救度的第一對象。阿彌陀佛正是為我們這樣的人,發這樣的大悲誓願。十方諸佛還沒有像阿彌陀佛這樣救度凡夫眾生「三念五念佛來迎」的誓願;十方淨土還沒有容受我們這樣五逆造罪、十惡謗法眾生這樣的淨土。唯有阿彌陀佛是這樣的佛,唯有極樂淨土是這樣的淨土。所以,我們不念彌陀更念誰啊?不生極樂更生哪裡?
三十一條說明厭欣的關係──厭離穢土和欣慕淨土的關係。
三十二條是指我們念佛與工作的關係。這個對我們都有指導意義。
再往下,大多是講信行、善惡、專雜,往生定與不定,自力、他力等等關係。
像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等,這些文都是講信和行的關係、一念跟多念的關係:信取一念,行是多念。關於罪福、善惡的關係,雖然知道罪人也要救度,但應謹慎,不犯小罪;雖然知道五逆十惡都要救度,但應謹慎,道理如此。
第三十八條講念佛跟雜行的區別。念佛是「獨立不插助」,「插助之人生於邊地」。上次沒有講解,也有人問了,說:「哎!插助之人怎麼生到邊地呢?」「插助」,我們講過了,也打過比喻了。「插助」就是它本身軟弱,獨立不起來,就像我們齋堂門前的塑膠水管,它立不起來,必須拿來一根木頭,插在旁邊幫助它。不然的話,它就歪倒了。
做為一個念佛的人,覺得說:念佛,這個六字名號是不是軟得很,要靠我的智慧、靠我的修行來插助一把?那個用不著。
插助的人為什麼生於邊地呢?在《無量壽經》裏邊說:「疑惑佛智,生彼邊地。」你之所以要插助,就是因為疑惑佛智,懷疑:這句名號到底能不能救得了我啊?這句名號到底有沒有力量,是不是軟弱無力、救不了我?有此疑惑,所謂「疑惑佛智」。佛智,如果按照一般通途法門的講解,很複雜:大圓鏡智、根本智……等等,查了很多字典,但是我們不知所云。
以我們淨土宗來講,所謂佛智,就是阿彌陀佛的智慧,就是「稱名必得生」,「你念我的名號,我能讓你往生,這就是我的智慧。我阿彌陀佛就有這個智慧」,其他諸佛還沒有這個智慧,其他諸佛,五逆謗法的眾生稱念他的名號,未必能到他的淨土去成佛啊;法藏菩薩成為的阿彌陀佛,智慧就是如此,慈悲也是如此,願力還是如此。所以,一切的一切就是六字名號。疑惑佛智就是懷疑六字名號,「單獨念佛,能不能讓我往生成佛?」這樣,當然就生於極樂邊地了。
三十九、四十、四十一都是指往生一定,以及不定和一定的關係。「一定」就是心中決定、信順不疑。第四十條,「九個人以為臨終不能往生,也應思我一人決定往生」;若一萬人念佛,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以為臨終不能往生,也應思我一人決定往生,這個就是經典中所講的「處眾無畏」。一般的人在大眾當中,心不能夠堅定起來,有畏懼。人一多,比如上臺講話,看到底下黑壓壓一片,他就不敢講了,發抖了,這就是有畏懼。一萬個人,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人都說「念佛臨終不能往生」他一聽,就不敢講了,「對啊!這裏邊有大法師,這裏邊有修苦行的,這裏邊有修行幾十年的,有功夫成片的,他們都說臨終不能往生,我怎麼敢講我一定能往生呢?」他就沒得到處眾無畏啊!信順彌陀救度的念佛人,我們出去,那叫處眾無畏。猶如獅子,在山林當中,牠是獸中之王,牠出來是沒有任何懼畏的。那些兔子啦、狐狸啦……這些動物見到獅子,「嘩」,四處逃散。我們念佛人走出來,如獅子王,步出林中,怎麼可能怕那些雜行雜修、異解異見的?給人家一講,嚇得抖抖的,「哎呀!這個可能不能往生了」,你心中無底!他不知道阿彌陀佛本願,他不是專修念佛的人。念佛的人,一萬個人,九千九百九十九個說往生不定,應思:我一人決定往生。為什麼?獅子王嘛!對不對?猶如太子墮地嘛!太子墮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人說他不能做皇上,應知我一人可以做皇上。為什麼?「我是太子嘛!你們不能做皇上,是天經地義的,你九千九百九十九、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你當然不能做皇帝啦!應思我一人可以做皇帝。為什麼?我是太子啊!你們不是啊。那我做皇上也是天經地義的。」雜行雜修的人,一千個裏邊,難得三五個去往生;我們專修念佛的人,你拍著胸脯,沒有關係!告訴人家:「我某某人,我念佛往生一定。」當然這個不是我們自己炫耀,「某某人,你也來,像我這樣念佛都能往生,你肯定能往生啊!你比我強多了。」
阿彌陀佛要唱歌了:「佛子,你大膽地往前走!」對不對,為什麼?「正念直來,我能護汝」啊,我們背後有靠山,前面有阿彌陀佛招喚、護念,頭頂上還有阿彌陀佛光明,兩邊還有十方諸佛合掌排隊在保護,我們怎麼會不往生呢?所以,這個就能得處眾無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心中對阿彌陀佛有堅定的信仰,也是因為我們真理在握,這個才可以處眾無畏。不然的話,給人家一講──因為他是大法師,他有名氣,他年紀大,所以他一講話,你馬上把舌頭一卷,哎!不敢講了,不是這樣子的。
法然上人有一個例子,最有意思:他跟他師父兩人,有一次在一塊兒有一個討論。他師父就說:「觀佛為勝。」(念佛,口稱名號不如觀佛)。法然上人不同意,法然上人說:「稱名為勝。」弟子怎麼跟師父兩個辯起來了?弟子非同一般,師父沒辦法了,他就找原因了,他說:「良忍上人(師父的師父,是一位有名的先德)也以為觀佛為勝。」法然上人怎麼講?「良忍上人,不過是早生幾年罷了!」(他不過早出生幾年。不是因為他早出生,他講的就對)「善導和尚亦以稱名為勝。稱名是阿彌陀佛本願」。因為法然上人,他就是處眾無畏,你搬多少人來,「他不過是早出生而已,並不代表他就瞭解淨土的教法」,並不是「他活了一百二十歲,他講的就正確,你這個黃芽子二十歲才出頭,你講的就不對」,不是這樣子。是以你有沒有依據經教,你是不是依善導和尚的教法專稱佛名,決定往生。這叫處眾無畏,不管什麼人來,我心都不動搖。
善導和尚在《觀經疏》裏邊講到,這麼一個念佛的人,面前黑壓壓一片,什麼人?雜行雜修、別解別行的人,在那裏講:「哎呀!造罪凡夫,你只是念佛,怎麼能往生呢?肯定不可以的!」還引經引論。這個念佛的人說:「我也不動搖,不受你破壞,反而增加我念佛往生的信心!」
好了,這幫人走了,又來第二批人,第二批人更了不起了,不是別解別行的人(別解別行的人他還自己沒證果,他還是靠引經據典)。第二批人是阿羅漢。阿羅漢也來了。「你這個造罪凡夫,你光念佛怎麼可以往生?」(那我們一看,馬上嚇得退回去了)他也是沒有關係,「你來也不能破壞,我仍然是專修念佛。為什麼?你講的這些東西都是佛所說,但是這些講的是聖道法門,時別,處別,對機別,利益別,我也仰信,但是我念佛還是決定往生。你講的那些道理都是佛講的,既然聖道法門有道理,淨土法門當然也有道理啊。相信佛所說聖道的教法,也要信佛所說淨土的教法,所以,我都相信。而你不是這樣。你只信一邊,不信另一邊,你只相信聖道門,修戒定慧,斷貪瞋癡,斷除貪瞋癡煩惱才能往生。不相信淨土門所說『不斷煩惱得涅槃』。要知道這兩個法門都是佛講的。為什麼只信其一、不信其二的呢?我兩個都相信。雖然兩個都相信,但是我修行選擇淨土門。為什麼?我貪瞋癡煩惱斷不了啊。所以,那個我雖然相信,但是我修不了啊。我就選擇淨土門。」
第二批打退了,第三批又來了。第三批位次更高,什麼人?是三賢十地菩薩。都來了,揮光吐舌,說:「某某人,你專修念佛,這樣怎麼可以往生?你造罪這麼重,罪業沒有消。」他也不動搖,心中清淨,「增加我上上信心」。
第三批走了,第四批又來了。第四批更不簡單了,報佛、化佛揮光吐舌,遍滿虛空,說:「某某人,這個法門有問題,我有更好的法門,可以讓你學習。」他講:「這個法門決定正確!」他知道這些報佛、化佛不是真的。為什麼?佛佛道同,不可能講的跟釋迦牟尼佛不一樣,更不可能違背阿彌陀佛的誓願。「雖然你們現在揮光吐舌,現神通,現神變。你們講的既然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不一樣,我就知道你們是魔所變化。」心中不受動搖。
所以,不管何人來動搖,連報佛、化佛來了,都不動搖,何況等而下之?真是菩薩,真是聖者,真是報佛、化佛,那必然跟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是一個聲音,異口同音,一個鼻孔出氣,決定不會講兩樣話。
這樣我們就正念充足,正見堅固不動搖。
所以,往生這件大事情,不是聽人家的,也不是比較看人家,而是要看阿彌陀佛的誓願。
第四十二條是講自力和他力的關係。這個也解釋過了。
第四十三條是講臨終正念和來迎的因果次第關係,這個都是容易誤解的地方。
從四十四條往後就是臨終來迎了。我們念佛的人決定往生,彌陀決定來迎。
第四十八條給我們所有念佛的人要臨終的時候,給我們一貼安心劑。「你不要怕病苦,得病患偏樂」。
這四十八條的次第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