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三、如何判教
下面說教相判釋的過程,它是怎樣慢慢產生、達到成熟的。首先就在經典裡,經典本身也有這樣的開端和內容。
就經典自身而言,例如《法華經》示以大乘小乘之別,《楞伽經》示以「頓漸」之別,《華嚴經》說「三照」,《涅槃經》說「五味」,《解深密經》說「三時」,凡此皆是開教相判釋之端緒。
「《華嚴經》說三照」,太陽出來,首先照高山,再照幽谷,然後照平地,叫「三照」。中國佛教教判很發達,這也是受經典的啟示和經典來到中國的情形的影響。
在我國所翻譯的諸經論,並非依其產生之先後次第,而是同時傳譯不同時代、甚至教理內容相互矛盾之經論,以致初學者不易理解其中奧義而無法入門。
「產生之先後次第」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佛教在印度,從小乘到大乘,從顯教到密教,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有一個自然產生的過程,有先後的次第。可是,佛教經論傳到中國,就不是按這樣的時間次第傳譯過來的,而是同時傳譯過來的,而且互相之間有矛盾,初學者就會很茫然。
印度佛教為什麼判教不那麼發達呢?因為它有時間上的成長過程。打一個比喻,比如種豆,先是種子,然後發芽,長出小苗,然後長高、開花、結豆,最後收成。從時間上的自然生長當中,無所謂判不判教,到哪個時候看就是哪種狀態,互相之間不會產生矛盾。任何看到它的人都很明瞭當下它是什麼狀態,看見葉子就是葉子、豆就是豆,或者是豆苗、豆花,很簡單;因為以前的狀態也不必追蹤,它當下就是這個狀態。當然,這樣比喻也未必很細膩。
如果不是按照時間自然成長的次第,豆苗也拿來,豆芽也拿來,桿也拿來,花也拿來,種子也拿來,你說這些都是豆,別人看了會覺得:這都是豆?這是怎麼回事?必須把它們排列、分類,來說明這是什麼狀態,在什麼情況下豆是展示成這個狀態的——這是發芽的狀態,那是長成苗的狀態。要給它分析出來,這樣看到的人才會有一個整體感、時間感,才會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不會混淆。
整個佛教在印度是一個自然演變的過程;但來到中國之後,好像把它所有不同的生長段都同時展示了出來,這樣就必須有說明,教判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而且發達起來,不然初學的人看不明白。
具有創見之諸大德,為明示其所信奉教義之立場,以指導初學者,故常將此諸經論之繁雜教說加以分類比較,判定其價值,解釋其教相,形成完備的組織體系。因此,我國佛教在教相判釋方面特別興盛,並由此推動佛教諸宗之成立。
「創見」就是對整個佛法有很深入的理解。「為明示其所信奉教義之立場,以指導初學者」這句話很重要。「明示其所信奉教義的立場」是什麼意思呢?每一位有創見的大德都有他信奉的經典,他一定是站在他本身所信奉的法門立場上來判教的。
判教有它的立場,淨土宗當然要立於淨土宗的立場來判教。如果不站在這個立場上,怎麼能看得清楚呢?立場很重要,要修學淨土法門,如果沒有站在淨土宗判教的立場上,而是站在他宗的立場上,那就看不清楚。每一個人看自己的事情,從自己的立場出發,這樣才和自己相應。
之所以判教,第一是自己修學的需要,「明示其所信奉教義的立場」;第二是指導初學者、教化他人的需要。
判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佛教傳到中國來,教相判釋特別興盛,這有它的背景,有它的時機因緣。由這樣而推動了佛教諸宗的成立。前面也說過,佛教的宗派成立是依據教相判釋演變的結果。判教不是說毫無目的、毫無原則的。我為什麼學習這個法門?是因為,以我對整個佛教的理解,這個法門在所有法門中最殊勝,是佛陀出世的本懷。
判教通過這種格局,把這個法門推到最崇高的位置,宗自然就建立起來了。宗是尊、崇、主的意思。如果沒有判教,你怎麼把你修持的法門推到這樣的地位呢?如果不是最高、最好、最殊勝的,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懷,那你為什麼要修這個法門呢?所以判教是自己的安心,也是學佛人為什麼要學這個法門的原因,同時也是弘法的需要。
四、結論
最後得出結論:
可說宗派的成立,乃是依其教判為宣示。
如果沒有教判,哪有宗派?每一個宗派成立是有這麼個前提的。
五、解釋分科
我們看下面的分科表。
分科表對第一節作了一個科判,首先是分成四個大科:
第一,是何,什麼是教相判釋,為《淨土宗概論》本節第一段。
第二,為何,為什麼要教相判釋,為第二段。
第三,如何,如何教相判釋,為第三段。
第四,結論,就是最後一句話:「可說宗派的成立,乃是依其教判為宣示」,即立宗的宣示。
解釋教相判釋的意義,有總釋和別釋。總釋,就是解釋一個名相的時候,首先是總體地、概括性地解釋一下。看人也一樣,先看總體。別釋就是特別地再釐清一下,這是分科時經常出現的名詞;有的叫「標科別釋」,就是先標出來,然後再解釋。
總釋又分成兩個細則:一個是名義,第一句「判別、解釋佛陀一生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稱為教相判釋」,解釋它的名稱的意思,對應每一個字來解釋;然後說明略稱有哪幾種。
別釋首先是定義——教相判釋,是對佛教分類的體系,目的是以明佛陀真意。
第一段就是這麼詳細分科的。
第二段「為何」,就是教相判釋的因由。
從客觀來講,第一個是佛理,佛陀講的教法義理很難明瞭,客觀上難懂,有必要判教;主觀上也有必要。就是說,要明佛陀的真意,不管是從客觀上還是從主觀上,都必須判教。
怎樣判教呢?這有一個歷程,首先是在印度發端的。在這裡舉了幾部佛經:《法華經》《楞伽經》《華嚴經》等等,在佛經裡面有先聲。判教到中國就繁榮了,中國的判教特別發達,有二十多家;有的判一教,有的判兩教,有的判三教、四教、五教、六教,種種的分類;結果就推動了諸宗的成立。
六、補充資料:《概說佛法之判教》
智隨法師寫的《概說佛法之判教》一文很簡略,很好。我就不讀全文了,大家可以自己看(全文見附錄二)。我們來看下面這一段:
佛教於中國之發展,大體而言,經歷了譯經、格義、判教、創宗、定祖之一過程。
首先是經典翻譯,叫譯經。
經典翻譯之後是格義。什麼叫格義呢?就是用中國道教、儒教的名相、術語來解釋佛法。因為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對於它的思想,當時中國人都陌生,它講的是真理界的佛法,中國沒有這樣的名詞來表達它,沒辦法,只能借用道教、儒教的名相,比如老莊的虛無、自然等等,然後來互相比擬:這是一個過程。其實這不足以表達佛法的思想,但是一開始經歷了這個過程。就像學英語,自己創造了一些方法,但不能完全表達,還沒有用英文思維。初次學習佛法,也都是用中國人的思想來思維,還沒有用佛法的觀念來思維它,這就是格義過程。
然後經過判教、創宗、定祖這樣的過程。我們看文章的最後三段。
判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必然興起的一種解讀整個佛法的特別方式,是對所有譯來之佛經作一總觀,梳理會通,各明其教,各判其位。判教之功大要有四:
一是促使佛教義理研修之發達;
二是形成各自獨立的宗派體系;
三是顯彰佛陀出世之本懷;
四是指引學人清晰之修學路徑。
有了完善之判教體系,才有後來之宗派及定祖。
通觀佛法於中國之弘傳,就宏觀的整體史實看,以上五個歷程,以判教為最重要,是中國古德在本有文化的基礎上,慧觀、判釋整個佛法的特別法眼。可以說,中國佛法之特質,在判教;中國佛法之發達,在判教;佛法體系之完善,在判教;各大宗派之形成,在判教;確定祖師之依準,在判教;簡別法門之異同,在判教;學修佛法之門徑,在判教……判教之重要,以此可知。
故瞭解佛法、學修佛法、弘傳佛法,最便捷、最通暢、最明瞭、最系統者,無過於判教。當我們翻開佛經,一一比照,即會覺知,佛法之深廣,猶如汪洋大海,莫測邊際;而各經之所說,又彼此不一,甚至互相矛盾;疑慮叢生,自所難免。如何解決此一根本問題,使吾人能一覽佛法之種種異說,而不致盲然無緒?判教即為一把鑰匙,可開啟佛法寶藏之門,可理順不同之說,使人一觀而井然有序,美輪美奐!
這一段說得很好,很清晰,對判教的重要性、貢獻說得很清楚。智隨法師接觸淨土法門首先就是從判教入的,這是他的因緣,之後他在這方面也特別著力。在這一方面,現代的研究、重視還不夠。智隨法師還著有一本《淨土宗判教史略要》。法師目前也在著第二本著作,想對佛法判教論作進一步的研究和瞭解。
七、複習思考題
1.什麼是判教?
見本節「(一)何為判教」。
2.略說判教之目的、方法、對像、結果。
目的是明佛陀出世本懷、佛陀的真意。
方法是對一代佛的教說進行分類、歸納、判別和解釋。
判教的對象是一代佛法,這樣判教才比較科學。如果判教沒有針對一代佛法,而只是一部分,這樣判教顯然拿不出去,因為還有一類沒有判,不能包括整個體系,就有漏洞。
判教的結果:形成義理研究的發達局面,促使宗派的成立。
3.為何中國佛教判教特別發達?
見本節「(三)如何判教」。
4.為什麼說宗派成立以其判教為宣示?
這個題目有特別意義,希望大家好好理解,這樣才會覺得淨土宗判教以及各宗判教很重要。
下面幾個問題是就智隨法師的《概說佛法之判教》這一篇文章提的(全文見附錄二)。
5.略說佛教東來,完成中國化的五個環節。
6.「學派判教」與「宗教判教」。
「學派判教」,這也在智隨法師的這篇文章裡有介紹。判教在中國是個慢慢發育的過程,開始沒有這樣完整。一個完整成熟意義的宗派,必然有那幾個特點。判教一開始並沒有這樣完整和成熟,而是學派意義上的,在判教的規格、廣度、深度以及科學性、圓融性方面,還是初級階段,還是不夠的;但是它推動了整個判教的發展。要成為宗派的判教,必須要有廣度、深度和圓滿性。宗派判教就圓熟了,才會成立宗。
7.略述判教之功績。
8.略述判教之重要。
上面這些問題,都可以參考智隨法師的這篇文章。
還可以再提幾個問題,比如:
什麼是教相?教相比較抽像,大家可以再思考。
為什麼多家教相分判各有不同?這也說過了,是基於他的目的,他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像前面講的,人也可以有很多種分法,男女是一種分法,善惡是一種分法,高矮是一種分法,胖瘦也是一種分法,都有他們各自的目的性。所以教相分判各不同是有原因的。彼此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就像對人的判斷一樣,人有男女,有胖瘦,都可以說,只是從不同角度而已。
有人說:「教判產生了這麼多分判,太複雜了,能不能統一起來?」那是毫無必要的,沒有必要統一,甚至可能分得更多,都是根據需要。它們之間不矛盾,所以追求統一毫無必要,統一起來就死了。
其中淨土宗的判教很特別,是非常非常特別的,等學到後面我們會講。
打比喻說,百貨公司有很多貨品,那就一定會把它們分類展列出來,然後賣給顧客。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分為五金、衣服等等;擺放在百貨公司,擺放的樓層也不一樣,比如這個地方靠近學校,可能會把文具擺在一樓,讓學生一進來就能買著;根據季節可能也不一樣,如果現在冬天,為了方便大家買衣服,大概會把大衣放一樓;還要考慮服務對像、人群,比如考慮老年人;還有產品本身可以排列很多,哪一種更方便、更科學,這都是有說法的。
淨土宗的分類是不一樣的,不在細節上講太多,它就講一個事情。是哪件事情呢?所有商品都是要花錢買的,可是窮人沒有錢怎麼辦?有沒有不花錢的東西?淨土宗說:「有!不花錢,白送的!」有兩類商品:第一類是白送的,放一邊;另一類是要花錢買的,放另一邊。這樣不就很清楚了嗎?乞丐看到了說:「這是白送的,我就到這一邊來。」淨土法門妙就妙在這個地方,對於所有顧客,它都直接能打動他的心——「還有白送的?而且還超過要花錢買的!」這樣不就所有人都可以來了嗎?淨土宗的判教是非常科學的,後面會有解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