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善導大師機法二種深信之文:
一者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一者,深信自己必定墮地獄。
二者,深信必墮地獄的自己,已蒙彌陀所救。
前者,如《涅槃經》說:「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又如《正法念處經》說:「無始生死中,業網覆世界。從天生地獄。」
後者,所謂「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二種深信,即是信心決定,往生一定,已行走在彌陀保護的無畏之白道,佛光攝取的無礙之一道,機法一體,佛凡一體,過著大安心大滿足,念佛即生活,生活即念佛的生活。
其人心性脫胎換骨,心中常存歡喜與慚愧,能夠慈念眾生,加厚於人,讓美歸功,分怨共過,對人恩慈體貼,對己謙卑柔和。
其人於世無爭,與人無忤,不會說是非、傳是非、較是非。
其人凡事認自己的錯,體諒包容,吃虧不較。
其人凡事為人設想,給人利益。
《無量壽經》讚歎此人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觀無量壽經》讚歎此人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善導大師以五種嘉譽,讚美此人說:「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觸光柔軟
《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因此,信佛念佛之人,現在直至臨終,蒙受攝取不捨的光益,時處諸緣都在彌陀光明的照耀當中,如同嬰兒在母親的懷抱裡。
罪惡生死凡夫,念佛蒙光攝,就像墮落三惡道懸崖之際,突然被佛扶救;或在生死海中掙扎喝水時,被佛抱上願船,從此絕處逢生,安樂無懼。
因為自覺愚惡,又蒙受彌陀慈悲的溫暖與救度,機的罪惡感在內心發露與法的大悲願於內在發酵,不禁生起對佛的歸命投靠之心,性情也轉變成謙卑柔和。如《大經》說:「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
以前剛強計較,現在隨順不爭;以前缺乏慈愛,現在有了悲心。
凡一切的逆境挫折,都會反省是自己的過失或宿世所造的罪業,不去責怪對方。
心中有平安、喜樂,也有感恩、慚愧。
此後的生活對佛有信心,對己有愧心,對人有愛心。這即是念佛人觸光柔軟的具體展現。
感恩、歡喜、慚愧、愛心、包容、接納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歡喜念佛就能得到大利,還有什麼比這更便宜的、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具足無上功德」,跟佛的功德一樣大,充滿了歡喜心、滿足心,粗茶淡飯也很滿足,受人欺負也不會計較不平、怨天尤人。
有時間念佛就感覺很幸福了,因為具足無上功德,無常世間其他雞毛蒜皮的事不放在心上。
無上功德帶給我們現生大安心、大滿足、大安慰、大圓滿,走在念佛之道,生死無懼,如《心經》說「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念佛無礙之一道」,念佛人心無掛礙,充滿歡喜、滿足。
念佛是「信心歡喜」,深感彌陀將我抱在他慈悲的懷中,不相捨離,往生決定,因此安心、喜悅、溫暖、滿足。所以,真正念佛的人不會愁眉苦臉,更不計較不平、怨天尤人、生氣瞋恨。
一個真正信受彌陀慈悲救度的念佛人,蒙受彌陀絕對的包容與無條件惠施成佛的功德,往生決定,必覺是非成敗、恩怨情仇,如過眼雲煙,彼此體諒包容接納,生活簡單樸實過得去便可,不會去貪圖什麼、爭奪什麼、計較什麼、怨恨什麼、苦惱什麼。
在信佛念佛,佛光攝取下,三毒煩惱自然而然就會淡薄。
彌陀以絕對的慈悲救度任何眾生,真正信受彌陀慈悲救度,決定往生圓成佛道的人,心地自然柔軟,所謂「觸光柔軟、香光莊嚴」,真正深信彌陀慈悲救度,柔軟心自然增長,因他是時刻受到彌陀大慈悲的愛心,與大智慧的光明,所照護所感化。
信佛念佛就是自己浸潤在彌陀慈悲的願海,感染彌陀無限的慈悲愛與包容,久而久之自己也有慈悲的氣氛,愛與包容的心性。
自己將要自信教人信,傳承彌陀慈悲的弘願家業,引導眾生離苦得樂往生成佛,哪會去瞋恨眾生、計較眾生、說是非傳是非,有瞋恨計較說是非傳是非,就與彌陀慈悲救度不相應。
世間都是罪惡苦惱凡夫,應互相體諒寬恕,彼此包容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