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智慧慈悲願力
一、十方諸佛
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建立在人人平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的理論上。
(一)智慧慈悲願力,皆為眾生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這個人格(佛性)人人原都具有。所謂理智即是至高的智慧、情感即是無限的愛心、能力即是最大的願力。
佛的眼光中,一切人類及所有眾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佛不以自己成佛為滿足,佛的悲願與目的不只是要使人人成佛,也要使一切眾生都成為和他自己一樣至善至上的佛陀。
(二)空性中,生大慈悲
佛的愛心,也就是大悲願力,是無條件的、無限的、絕對的。佛的慈悲是超越一切相的。這超越一切相的慈悲大愛是和空性合一的,空性即是一切法不可得,證悟空性時,無緣大悲就會任運生起。這是空悲不二,或悲智不二,這個悲智不二的境界,是佛教教義中,最高深最不可思議之處。
諸法與此心的無生空性,是法爾現成的。情感至極的同體大悲,也是本來具足的。證悟諸法空性時,大悲心會不假造作地任運生起,這是微妙不可思議的!
(三)空性中,證自他一體
證入佛性(或空性),即是證入一切即一或自他一體的境界。
既然自己親證到自他同體,而又看見眾生迷而不覺,長期於生死輪迴中起惑造業受苦,大悲心就會自然生起,救世利人的願行就自然的不可遏止。因此慈悲、寬恕、布施和自我犧性的實際利他行為就會表現出來。
就邏輯上來講,這也是必然的趨勢,因為一切的自私、殘酷與邪惡的行為,都是由「自他分離」而起,此「自他分離」一面造成強烈的自我,一面形成種種的排他思想和行為。
證悟自他一味之大統一,我、你、他都已消除,沒有我、你、他,我、你、他都成為一體,何有自私及殘酷之可能呢?自他既然同體一味,則自必以眾生之苦樂為自己之苦樂,而盡力去作利他之行。
諸佛為何一定要度眾生?乃是由於「無緣大悲」。眾生被無明習氣所覆蓋,不能開顯本具的佛性,這樣的眾生,諸佛自然會生起無比的悲心。佛之慧眼,看我們眾生之本性,都是佛性,一切眾生確實都是佛,而眾生則渾然不覺,在生死中長期受苦,因此佛本能地覺得眾生的不成佛,是他自己的不夠圓滿,全部圓滿之境界並未達成。如父子是一體的,而父親雍容華貴,兒子卻愚賤窮困,作為父親的永遠不會覺得富貴與圓滿,因此就有一股自然的推動力去作利他之行。所以佛會自然地盡未來際去救度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都成佛道。
這個自然的利他推動力,是由自他一體的無緣大悲所產生的,此悲智不二的境界,實是大乘佛法之精華及其終極之目標。
(四)無緣平等的大悲
何謂大悲?大悲就是至上的、無比的、和圓滿的慈愛。至上的慈悲,應具有兩種內涵:
一、視一切眾生如自己,無差別、無厭倦的「平等大悲」。
二、從空有雙融,無生心性中法爾流露出的「無緣大悲」。
唯有這種無緣平等的大悲,才是無偏私的,平等的,最徹底的,最圓滿的,和超越一切分別與限量的愛。
(五)慈悲與智慧相融
佛的大悲不只是單純的高度情感,而是最極情感與最極理智融為一體不可分的「智慧」。佛的理智與情感是和凡夫眾生不一樣的。
凡夫的理智和情感,是相抵消而不相成就的,是不能並起的;是時高時低,此起彼伏的。
佛的情感和理智(悲智)卻是相成而不相消的,是同時並起的;是永遠保持在最高極而不退失的。
理智與情感,在凡夫是水火不容;在佛卻水火相濟。
理智與情感,在凡夫是兩樣東西;在佛卻一體不分。
這個不可分開的理智和情感,佛法上叫做「無緣大悲」。
無緣是理智之極,大悲是情感之極。
至極理智與至極情感融合為一,就是所謂「無緣大悲」;而其表現出來的慈愛,則是平等一律,不分怨親,不分善惡,不分任何眾生,悲愛所庇,如陽光普照,所以叫「平等大悲」。
學佛人或有「我與諸佛同一體」的領悟,而十方諸佛卻時時刻刻在「我與眾生同一體」的境界中。
二、彌陀一佛
(一)慈悲智慧,最尊第一
諸佛尚且如此,何況是諸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中,釋尊極其尊崇讚歎地說:「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又說:「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又說,阿彌陀佛的光明是「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光即智,智即悲,智與悲一體不二。亦即,佛的光明即是佛的智慧,光明是智慧的外相,兩者是一體的。而且說智慧即涵蓋慈悲,說慈悲即涵蓋智慧。
佛的智慧體現在何處?體現在救度眾生的功能。既然阿彌陀佛的光明智慧,在十方諸佛之中是最尊、第一、無比,是諸佛所不能及,是諸佛中的王,是諸佛中的極尊,顯示阿彌陀佛具有絕對的超越性與絕對的救度能力。
(二)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無量壽經》第十七願成就文說: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威神功德開顯於兩方面:一是名號,名號具有不可思議威神功德。二是念佛之人,其所受用的威神功德也是不可思議,致使往生彌陀淨土,皆至一生補處。因此《阿彌陀經》說,這句名號是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的名號。
(三)唯有彌陀能度十方眾生
其次,即使十方諸佛有這樣的慈悲,未必能夠度盡十方眾生,尤其是未必能救度娑婆世界的眾生。《悲華經》說:
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皆悉充滿娑婆世界;
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這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說諸佛有這樣的慈悲,一方面說娑婆世界的眾生是被一千四佛所捨棄的。為什麼?因為娑婆眾生煩惱厚重。這些眾生,唯有阿彌陀佛能夠救度。所以《大集經》說:
末法時中,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顯示末法煩惱厚重的眾生都能夠依念佛而得度,何況是正法時代、像法時代,何況是娑婆世界以外的眾生,更能依念佛而得度。
是故,淨土法門顯示「名號度生」,是阿彌陀佛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在運作,彌陀名號度盡一切眾生。
(四)救度的經證:三誓偈
因此,《無量壽經》中,法藏菩薩在發下四十八大願之後,又發了「重誓願」;重誓願的前三偈,名為「三誓偈」。四十八願甚廣,約之即是因地願行與果上名號,今以此三誓偈統攝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願之綱要,並以這三誓解除眾生的疑惑。
又,特別建立這三誓之偈,亦有三種理由:
(1)為顯示「超世大願」
第一偈: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第一偈直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
四十八願雖然都是出於阿彌陀佛大悲心的誓約,但並未明白顯示是「超世無上的本願」,是彌陀獨有,不共諸佛的本願。
因為四十八願如果就一一願分開來看,在諸佛的誓願中也是常有的,而看不出阿彌陀佛獨有殊勝之處。所以在這三誓偈首先就說「我建超世願」,顯示四十八願看來與諸佛誓願並無差別,而實際上其深意是大不相同的「超世之大願」,是不共諸佛的誓願。
(2) 為顯示「他力救度」
第二偈: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第二偈說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完成的超越十方諸佛的佛身,其本身及其功德、目的,是為了救度「諸貧苦」的眾生,也就是貧苦無智慧,常在六道輪迴的眾生──就是我們。
如果僅就四十八願而言,他力救度與他力迴向之義並不明顯,所以更在此偈中,闡述「為大施主」、「為眾開法藏」等語,顯示往生淨土之因,完全都是阿彌陀佛他力迴向救度的。
所以阿彌陀佛不只是無量劫以來,同時也是無量劫的未來,都要成為一個大布施的主人,永遠以超世願的功德來賜予眾生、救度眾生。
阿彌陀佛是布施者,我們是受施者。阿彌陀佛成佛的功德,全給眾生。
第二偈正顯明「救度」,是佛力、他力的救度。
(3) 為顯示「名號度生」
第三偈: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四十八願中攝生願有三,真假並列,為了正直捨方便,故第三偈說「名聲超十方」,以顯示彌陀迴向本願名號,令十方眾生知道唯有第十八願之念佛才是往生正因。
第三偈也點出第一偈、第二偈的功德與功能,都成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都在這句名號之中,並且要將此名號傳遍十方世界,使十方眾生同稱佛名,同生淨土,同證佛果,同度眾生。
初偈發願(四十八願),次偈迴施眾生(無量德行),第三偈將此願行縮為一句名號。願行結晶即是名號,以彌陀名號總攝彌陀願行。名號由願行而彰,願行由名號而著,三誓唯一名號,故此彌陀名號,稱為萬德洪名。
雖名號能度十方眾生,若不超聞十方,何能度十方眾生?故發第十七願,又在此重誓超十方。
超有二義:
一、超遠。名聲遠聞(遍滿)十方世界之意。德小故其所聞亦狹,德廣大故名聞十方。
二、超勝。名德超勝十方諸佛之意。普濟諸貧苦,使至無上道,諸佛所無故。又,諸經所讚,多在彌陀。世間稱佛,彌陀唯多。
此三誓偈大意:第一偈顯示四十八願是超世願,且必定滿足。第二偈顯示以此超世本願普施眾生,並示他力救度之義。第三偈,願行結一名號,此名德超諸佛,此名聲超十方。以此名號廣度眾生,如宋譯言: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大經》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又言: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因此,淨土法門是彌陀名號救度眾生的法門,也唯有彌陀超世的智慧慈悲願力,才能度盡十方眾生,滿足諸佛的本懷,究竟彰顯諸佛的智慧慈悲與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