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的意義與念佛安心立命
一、凡夫的意義
淨土教中,對於被救度的人稱為凡夫。
凡夫雖然一般是指凡庸的、平平凡凡的一般人,但這個詞語是梵語pṛthagjanaiḥ的翻譯語,直譯則為異生。
「異生」是指出生於種種相異不同的世界者。「不同的世界」是指六道,也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人。依煩惱而起業,轉生於六種不同的世界,所以叫作異生。
以大乘佛教而言,勤苦修行的大乘菩薩,從初發菩提心開始刻苦修行,一直到達證悟的過程,分為五十二階位。五十二階位是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其中十地之初稱為初地,又稱歡喜地、不退轉地、阿惟越致、阿鞞跋致,是指進入此初地階位的菩薩,不會再次退回到十迴向位或十信位。所以初地以上者稱為聖者,而未達初地的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位者統稱為凡夫。這是因為進入初地,初得無漏智(沒有染污的智慧),證悟一分法性,而成為聖者,因為長養佛智的同時,也普遍攝化一切眾生的緣故,所以叫作十聖或地上菩薩。
與此相對,初地以前的菩薩叫作凡夫,其中最初的十信位者為外凡,十住、十行、十迴向位者為內凡,還未進入十信位者為底下凡夫,也稱為底下薄地凡夫,又稱為信外輕毛凡夫。依據《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大正藏二六卷二三六頁)說:
遠離聖人法,染著身見等,住五欲資生,故名凡夫人。
疏遠聖人之法,住於我見者稱為凡夫。所謂依煩惱,而生起我欲我見等,而叫作煩惱迷惑的人。於《法華經》中,認為這樣的凡夫是不能救度者,《法華經》〈譬喻品〉(大正藏九卷一五頁)說:
舍利弗,驕慢懈怠,計我見者,莫說此經。
凡夫淺識,深著五欲,聞不能解,亦勿為說。
凡夫智慧淺,執著五欲(財欲、色慾、名譽欲、飲食慾、睡眠欲)故,即使聽聞《法華經》的教法,也不能夠理解。因此,以《法華經》的教理而言,凡夫是不能被救度的。
「煩惱」是梵語kleśa的漢譯,也翻譯為「惑」。這被認為是佛教中所說的人類(眾生)惡的根源,對於想要達到證悟這一佛教的終極目的,此煩惱則成了障礙的精神作用。這使人類(眾生)的身與心,煩、惱、擾動、混亂、迷惑、染污之故,所以被認為是不善之物。此煩惱使眾生起惑、造業、受六道輪迴的苦報,長時持續在迷妄的世界中。所以,除非斷除此煩惱,否則不能證悟,不能出離六道輪迴。因此,在佛教的修道中,煩惱的斷與不斷成為了中心話題。
此煩惱通常是指貪欲(不滿足的我欲)、瞋恚(憎怒)、愚癡(不明道理)之三毒煩惱,再加高慢、疑心、惡見三者,稱為六煩惱,或說為見思惑(迷惑於三世的道理),塵沙惑(如塵和沙般多的惑),無明惑(無智之惑)三惑,更可細分為百八煩惱。
所謂百八煩惱,是煩惱的數量算起來有百八。關於此計算方式有不同的說法,其一,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感覺器官)各有苦、樂、捨(不苦不樂)的三種作用(受業),共計為十八的數量。又,六種感覺器官也各有好、惡、平(無好無惡)的三種感情,所以合為三十六。因為此三十六種感覺器官的作用橫亙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以總計為百八的數量。此外,又說為八萬四千煩惱,說明此煩惱非常多。又根據煩惱的作用,也可稱其為隨眠、惑、染、漏、結、纏等。
總之,這些煩惱使得眾生住於迷妄的世界,障害向證悟前進的正道。所以,只要這些煩惱沒有完全斷滅,就不能脫離輪迴,達到證悟。因此,佛教修行的中心是在於如何斷除煩惱。小乘佛教論見道所斷、修道所斷,大乘佛教則論頓斷、漸斷。
二、救度凡夫的念佛法門
綜上所述,凡夫雖被稱為是煩惱者,淺識者,執著五欲者,染著身見者,而且還被認為是難救度者。但是淨土宗的開宗祖師善導大師依據淨土三經,闡釋即使是這樣的凡夫,也能因為專一念佛而被阿彌陀佛救度,往生阿彌陀佛真實高妙的報土,而提倡「本願念佛,凡夫入報」說。
不論是佛在世或佛滅後,不論男女貴賤、出家在家、善人惡人,所有眾生都是凡夫。可說此凡夫是「罪障造惡凡夫」、「具足煩惱凡夫」。
「罪障造惡凡夫」一語,是依據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中所說的現實之人:「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具足煩惱凡夫」一語,是依據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所說「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可說凡夫是具足煩惱者。
善導大師認為現實的人都是「罪惡煩惱凡夫」。此外,同時認為大乘佛教中所說的淺識者、執身見者,也是「罪惡者」、「具足煩惱者」。於是,善導大師針對造罪造業的罪惡凡夫,具足煩惱的凡夫,開展了最合適、最好的彌陀救度的念佛法門。
所以,彌陀救度的對象,是以造罪造業的凡夫為優先,此凡夫是指所有現實中的人。亦即不分男女貴賤、出家在家、善人惡人,都是罪惡凡夫、具足煩惱的凡夫。
三、念佛人的自覺
以淨土宗而言,所有一切的煩惱是在往生彌陀淨土之後便可完全斷除,並且證悟成佛。這是因為末法今時的下根下智凡夫,現世中無論如何都斷不了煩惱的緣故。因此,先往生淨土,之後斷煩惱,得證悟。
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中,機深信說:
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具足煩惱凡夫」,這種深信的「凡夫」,是指自覺「自身是煩惱的存在」的「自覺凡夫」,能夠深入反省並自覺現實自身的苦惱和迷惑的凡夫。即,深刻自覺我是具足煩惱的凡夫,叫作機深信的凡夫。
這是主體性的自覺自己的惡業罪業的心境,是深信自己具有這樣的罪業,這是對現實永遠無助的自己,深重罪業的自我反省。
日本法然上人在其《登山狀》中對此心境說:
流浪三界之中,往何界乎?不遇釋尊之出世;
輪迴四生之間,受何生乎?不聞如來之說法。
未參華嚴開講之筵,亦未列般若演說之座;
未臨鷲峰說法之庭,亦未至鶴林涅槃之場。
我宿舍衛三億之家乎?我住地獄八熱之底乎?
可慚可恥!可悲可傷!
講述了自身流浪於迷界之三界間,對於不能生在佛世,不能親聞佛法而感到悲嘆的心情。
此心境是將自己從曠劫以來流轉生死,迷於三界六道的世界,主體性的自覺境地,明顯的表露出來。這是自身因為煩惱而流轉於生死世界的存在,又因為沒有遇到佛的教法,而屢犯罪業的自己罪業之自覺心境。
如上所述,罪業惡業的自覺是對自己的主體性自覺,認為自己是愚癡者,是罪惡者,是具足煩惱者,換一種客觀的角度來看,可以認為這是極為虔敬的念佛者。如法然上人自稱是「愚癡法然」、「十惡法然」,又說「法然非三學之器」,雖然以這樣的文字流露自己的自覺,但絕對不是說法然上人是愚癡無智的人。在當時法然上人被大眾尊崇為戒德優秀的高僧,是被稱為「智慧第一的法然」而被尊敬的人。
雖然又自稱「十惡的法然」,但法然上人絕對不是去做如殺生、偷盜、邪淫等十惡的人。法然上人是念佛的聖者、清淨僧。
所以,主體性的自覺到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的人,這種人是信心極深的念佛者。這主體性的罪惡之自覺就是機深信的內容,可以說此人是具足深心的虔敬念佛人。
四、念佛是安心立命的生活方式
阿彌陀佛大悲無盡,願力深廣,為了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三世十方,所有一切罪苦的凡夫眾生,而發四十八願;又為了完成四十八願,而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在十劫之前,終於願行圓滿,而成為阿彌陀佛,他的淨土名為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是梵音,翻譯成中文就是無量壽佛與無量光佛。
「無量壽佛」之意,在於顯示時間上永遠救度三世眾生;
「無量光佛」之意,在於顯示空間上普遍救度十方眾生。
釋尊極為讚歎阿彌陀佛光明的殊勝超絕。釋尊在《無量壽經》說:
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在《阿彌陀經》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在《觀無量壽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在《大阿彌陀經》說:
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又說:
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釋尊如此絕對性的讚歎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非是在於顯示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光明,能夠救度三世十方所有一切罪苦的凡夫眾生,不受任何障礙。
所以善導大師《觀經疏》說: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又說: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阿彌陀佛以他的光明名號救度眾生,任何罪苦眾生,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聲一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阿彌陀佛就以無礙的光明攝取不捨,平生之時保護他,使他逢凶化吉;臨終之時接引他,使他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念佛人永遠不再六道輪迴,而且現生得安樂,命終生極樂。彌陀名號度生,眾生念佛往生,因此,念佛不但是易行,而且殊勝,因為今生便得往生極樂,並且在極樂世界便能斷煩惱證菩提。
因此,關於人的生死問題,生(老病)之苦與死之苦,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生苦的種種相狀,只要信受彌陀大悲救度而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雖然還有四苦八苦的現象,但已是此生無有憂苦的人生了。因為:
生則安心念佛,死則往生淨土。
輪迴既然斷除,此生便無憂苦。
所謂「此生無憂苦」的生,是指雖然還處於生死的世界,但已經是不執著於生,也不執著於死,無畏生死,安心立命的人生了。
又,這是歡喜信受彌陀救度的人生,也是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的人生。
如此,「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信佛念佛,便是安心立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