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的解脫觀
修學淨土法門,要有五個觀念。
一、因果觀,二、生死觀,三、無常觀,四、罪惡觀,五、救度觀。
這五個觀,前三觀是佛教各宗各派都必須具備,無此三觀非佛教修行人。
前三觀為基礎,加上後二觀(二信),就是淨土宗的信者;無此五觀,難稱淨土宗人。
一、因果觀
因果是佛教的基礎,不知因果不能講解佛教,不信因果非佛教徒。
對「因果」的無知,佛陀稱之為「無明」,而對「因果」的瞭解稱為「智慧」。
「因果論」是佛教「業論」的基礎,「因果論」是從「心」出發,與自然科學的「因果」不同。
因與果是相伴隨的,如影隨形,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如車輪留下車轍。
(一)因,原因;果,結果。無因則無果,一切現象必有其因果,萬中無一。非創造,非偶然,非無中生有。
(二)因果三柱:一、善因善果,二、惡因惡果,三、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因果三柱,決定幸與不幸。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努力就成,吃飯就飽。
我們凡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甚至動一個念頭,都是在種因;隨其善惡的性質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結果在後面,自己遲早總要接受其果報的。
即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報應分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涅槃經》說: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
善報屬人天道;惡報屬三惡道。
我們說法律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但法律有時也會讓作姦犯科的人逍遙法外。但,在因果業報之前,為善者必獲福,為惡者必遭殃,一切自作自受,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任何人也替代不了,所謂「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
因果通三世,《三世因果經》說: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鑑古知今,從現知未,三世生命,一偈可明。
受報分三世,《大寶積經》說: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三)因、緣、果之關係:因遇緣則果現,依緣之不同,果亦不同。如碳素以常溫常壓則成碳。若加以攝氏二千之高溫、五萬五千之氣壓,則成鑽石。
(四)因果無例外:如車禍,如夫妻。
(五)第八識,如櫻樹。把櫻花樹一分一分地切斷來觀察,連一片花瓣也沒有。即使如此,到了春天,花又盛開了。雖然當下沒有,但令花盛開的「勢力」就充滿在樹之中。勢力是因,一遇到春天陽氣這個緣,就會開出美麗的花。蓄積在第八阿賴耶識的業力是不滅的,只要遇其緣,則無論何時都能顯現。
(六)現在念念,含過去與未來,現在是打開未來解脫的鑰匙。
二、生死觀
佛在《無量壽經》說得很直白透徹: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古語因此說:
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無量壽經》又說: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古人因此說: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地藏經》說:
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般泥洹經》說:「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
《涅槃經》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因果經》說: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大寶積經》說: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地藏經》說:
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
《涅槃經》說: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正法念處經》說:
無始生死中,業網覆世界。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又說:「彼人若聞一切地獄所有苦惱,皆悉不堪,聞此則死。……如此阿鼻大地獄處,於千分中,不說一分。何以故?不可說盡,不可得聽,不可譬喻。……無人能說,無人能聽。若有人說,若有人聽,如是之人,吐血而死。」
有首偈說:
常人聞輪迴,猶如手上鹽;覺者聞輪迴,猶如傷口鹽。
又說:「羅漢憶及地獄苦,遍身恐懼流血汗。」
佛說:「每一眾生於無始生死長夜輪轉,劫數不可算計,積骨成山,髓血成流,所出身血、所飲母乳多過恆河水,死此生彼,無有窮盡,不可限量,無有邊際,無有出期。」
又說:「無盡輪迴中,生於人道者,少如佛指甲上土;生非人者、生邊地者、不知佛法者、不持戒者、從地獄餓鬼畜生命終還生地獄者、人中沒生三惡道者、從天上命終生三惡道者,多如大地土。」
《雜阿含經》說:
從闇入闇,從冥入冥,從廁墮廁,以血洗血,捨惡取惡。
《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為何再怎樣都非得解決生死不可?因為人非一死便了,死後還有六道輪迴,往往是墮落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多,再度出生為人的少。因此,死後稱為「後生一大事」。古德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宗教的起源都在於人生之「苦」。產生宗教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類之「苦」。
佛學是解脫學,佛教是解脫苦(生死)的宗教。
佛教核心、根本、目的:在於解決生死輪迴之苦。
佛陀大談輪迴業報,縷述生死之苦。超越生死,是佛教生死觀乃至全部教義的立足點和核心。佛教明確將「了生死」作為自家之標幟。
佛教生死觀的基本思想,可以歸結為由畏懼生死、正視生死而超脫生死。
生死輪迴確實是苦,是應該畏懼的。畏懼生死、戰勝生死、超出生死,可謂佛教的出發點。《太子大善權經》記載,佛陀出家後對父王的表白說得明白:
我今不為生天樂故,亦復非不孝順父母,亦無忿恨瞋恚之心,但以畏彼生老病死,為除斷故,……
老病死至,豈有定時,人雖少壯,焉得免此!
釋尊痛感於人生之苦惱,輪迴之無盡,無法安心,半夜離城,入山修行。
極度正視死亡,將對生死問題的考慮解決,當做人生的頭等大事,是佛教的突出特徵。
自無始以來,眾生被業力驅迫,沒有休止地輪迴於六道中,若非修行超出三界,這一過程永遠不會完結。
世上無不死之人。人生惡多善少,死後必墮惡道,雖有少數生為人天,但難以生生世世皆生人天。所謂:
一息不追,千古永往。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每一眾生出生入死,始終是孤獨的,如《無量壽經》所說:「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佛經常說,眾生輪迴生死「無義利」——沒有意義和價值。
佛教將如實觀察人生諸苦,如實觀察生死輪迴之可怕、無義利,列為佛教徒修行的重要內容。諸乘通修的「十念」(十想)法門中有「念死」,內容為想像死亡的痛苦,佛陀教導弟子「當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
印光大師教人要時常將「死」字貼在額顱上。
深觀生死輪迴之可怕、無義利,目的在厭離生死,力求超出生死,證得「常樂我淨」的涅槃,是佛教生死觀的精髓。在佛教看來,具有很強理性、意志力的人類,理應反省人生的缺陷和生死輪迴的無義利,追求超出生死。《雜阿含經》說:
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
超越境界,即超越生死,了結無始生死,這才是難得易失的人生之意義和價值所在。缺乏對自身存在的理性審視,不謀求超越自己存在的生死,佛陀說這是:「與畜生同死,自投黑暗。」被佛斥責為未超出動物界的「人身牛」。能思考生死問題而追求超越解脫,是人與動物之間的一大區別。
在佛陀看來,了卻生死,應當作為最重要、最急切的大事,精勤修行,爭取利用這寶貴的人生,乘佛法智慧之舟,渡過險惡的生死流。《雜阿含經》佛陀反覆告誡弟子:
頭衣燒燃,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
應該把渡過生死流看作比頭和衣服著火更為急迫,因為人身難得,人命無常,今生若不能獲得解脫,死後墮入輪迴,則再得人身、重遇佛法,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佛教根本的意義,是要出離生死,而文字、思想、制度都是因緣所生法。
生與死是佛教的原點。佛教只有一個:
以「後生一大事」為開始,以「後生一大事」的解決為結束。
唯有生死輪迴的解決,是人生窮極的目的,也是學佛的最終目的。
宗教是就死生問題給人安心立命。
所謂哲學,是研究死亡之學。哲學者,每日皆為此而準備。
活了一天,便是死了一天,便與閻羅王更接近一天;
活了一年,便是死了一年,便與閻羅王更接近一年。
人再怎樣的有健康、有智慧、有學問、有道德,又有財產、有地位、有名聲,這些世間價值,死時一點都用不上。
《無量壽經》說:「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人永遠孤獨不安,死時更是無助無力、黑暗絕望、恐懼痛苦。
最後只有孤零零的面對閻羅王(自己業力)的審判。
面對死亡時,沒有演技的空間,亦無意氣與驕慢,唯吐露本音。
凡人對死難懂又忌諱,平生儘量地忘懷於死,便是一般人的心態。
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但死卻不會忘記我們,且會突然襲擊我們;
我們平生雖然逃避死,但死卻不會離開我們,且會突然接近我們。
這種心態並不能解決死的問題。
生是現在,死亦現在,現在是決定解決生死輪迴之刻。
每個人現在都踏在雙叉路口上,是往極樂,還是往地獄,現在必須決定。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等待的是死亡,一個有信仰的人等待的是重生。
無論是誰,心中都盼望過著快樂、幸福、安心、滿足的人生,真的安心滿足,唯有將死解決。
只要不解決死的苦,人生就不能獲得真正的安心與滿足,也不能好好的生活。
唯有正視死,了解它、解決它、超越它,人才能安心、快樂、幸福。
古德說:「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今現在不達成人生之目的,度脫自己的生死,則永遠失去救度的機緣。
故學佛修行目的,在於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之苦。
生死不了,危險太大;輪迴未出,難免墮落。因此,今生就要了脫生死大事。
人生大事,莫如生死,而人生最難解決的,亦莫如生死。
生死的解決是世間絕對的難事,非自力可成,唯依彌陀救度。
三、無常觀
無常、苦,是入道之門。觀修死亡無常十分重要,且利益深遠。
佛說:
在一切想中,無常之想最為殊勝;
一切足跡當中,大象的足印最為殊勝。
《無常經》說: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中論》說: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所謂:
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會合要當離,有生無不死。
無常念念至,恆與死王居。
觀無常是第一用心。
所謂「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無常簡言之就是「死」。死真正之相,不用說當然是自己的死。一切正念中,念死最尊貴。生命無常有「三根本、九原因」:
(一)必定會死。因為:不論身分;壽命只減不增;時間短修行少。
(二)死期不定。因為:無常比明天先到;生緣少死緣多;命脆弱,小刺可奪命。
(三)唯佛可救。因為:死時親人、財產、名位,學問、智慧、修行,一切無力可助。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是非成敗轉頭空,恩怨情仇瞬眼矇;
綠水青山依舊在,人生幾度夕陽紅。
人生誰都是過客,相守百年也是夢;
世上萬般帶不去,一雙空手見閻羅。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生老病死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一切的榮華富貴都是剎那間,都是過往雲煙。
王侯將相,於今安在;恩愛榮華,到此成空。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朝暮課誦中的《普賢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生命就如石火電光,無常大火在頭上燃燒,應該早日尋求出離生死大海之道。
房子已經著火了,不可沒有強烈急迫感。不要心存僥倖,以為今天過了還有明天,今年過了還有明年,卻不知人命無常,生命在呼吸間,由不得人。古人說:「晴天備傘,白天備燭。」今天必須預備好。
無常觀與罪惡觀:道綽大師《安樂集‧第二大門》(《聖教集》395頁)以無常觀與罪惡觀,譬喻念佛人的心境說:
譬如有人,於空曠迥處,值遇怨賊,拔刀奮勇,直來欲殺。此人徑走,視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為脫衣渡,為著衣浮?若脫衣渡,唯恐無暇;若著衣浮,復畏首領難全。」
爾時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無餘心想間雜。……
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
三定死: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聖教集》657頁)以「二河白道喻」,譬喻念佛人歷程的三定死說: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因此,現在就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不等明天或未來。
四、罪惡觀(機深信——自己罪惡的深信)
五、救度觀(法深信——彌陀救度的深信)
此二觀是淨土宗的核心,有此二觀,就自然涵蓋前面三觀,因此,將此二觀特別編寫成〈機法深信淺說〉一文,有心之人,敬請參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