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弘願寺記

  1. 寫弘願寺
  2. 弘願寺〈讚佛偈〉說明
  3. 來迎殿本尊阿彌陀佛簡介
  4. 來迎殿「殿名、本尊、化佛、聖眾」釋義
  5. 弘願寺「寺名、匾額、楹聯」釋義
  6. 弘願寺奠基法會致辭
  7. 弘願寺緣起

貳、淨土宗義

  1. 佛名為體
  2. 六根通說救度法
  3. 《大經》五文舉要
  4. 淨土宗十五祖界說
  5. 宗的邏輯
  6. 靠我即死,靠佛即活——淨土宗「機法二種深信」釋
  7. 淨土宗義概說
  8. 中國淨土宗第一人 ——略論曇鸞大師對淨土宗的貢獻
  9. 略論末法淨土與諸宗的關係
  10. 王本願五喻 --第十八願與四十八願的關係
  11. 「乃至一念即得無上大利功德」 與 「念念稱名、奉行戒善」之關係
  12. 《觀經》三行門
  13. 《觀經》法門概要
  14. 論「胎生」與「化生」 ——兼答蓮友問
  15. 關於報土、九品、胎生
  16. 〈淨土宗之特色〉導讀
  17. 《善導大師語錄》導讀
  18. 什麼是清淨心
  19. 彌陀本願初探
  20. 淨土八高僧簡介
  21. 略解集
  22. 「第十八願」引釋指要
  23. 淨土宗教章釋(一)
  24. 略論淨土之開宗

參、專文

  1. 淨宗法師出家前的證境
  2. 淨宗法師出家的意志
  3. 母親的懿德與果報
  4. 人生的重心
  5. 凡夫出離之佛
  6. 彌陀名號超諸佛
  7. 實相為體與名號為體
  8. 信心即清淨心
  9. 《念佛人六不四平》講記
  10. 極樂航班 免費送票
  11. 〈一枚起請文〉釋
  12. 我們念佛的時候佛知道嗎?
  13. 如何從佛法來看待和應對當下疫情
  14. 念佛人遇事四觀
  15. 勸念佛,哪來時間發脾氣?
  16. 《無量壽經大意》序
  17. 迷信與信迷
  18. 正依經典之意義
  19. 越文「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系列著作」前言
  20. 當代弘揚淨土宗之難與易
  21. 什麼是淨土宗?
  22. 本尊阿彌陀佛安奉文疏
  23. 阿彌陀佛的救度
  2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真宗的區別
  25. 《淨土宗宗旨法語》前言
  26. 念佛人能在蓮友圈裡做生意嗎?
  27. 談佛教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28. 介紹英文版《念佛感應錄》
  29. 五台山續講《往生論註》祈願疏
  30. 中國佛教的危機與希望
  31. 探討當代佛教革新之路
  32. 念佛絕思絕議
  33. 《淨土宗聖教集》前言
  34. 念經 念咒 念佛
  35. 佛心愛語(一)
  36. 第十八願 「乃至十念」辯義
  37. 如何應對道場中的人事煩惱(下)
  38. 如何應對道場中的人事煩惱(上)
  39. 略談中國佛教的「宗」
  40. 示宗圓及諸學子
  41. 做事與念佛
  42. 給人接受
  43. 做己貴人
  44. 佛教靠我
  45. 透視人間佛教
  46. 略談人間佛教
  47. 愛國愛教 導歸蓮池
  48. 《觸光柔軟》前言
  49. 為寺院買菜
  50. 關於念佛感應
  51. 默念與口稱
  52. 為彌陀盡形壽
  53. 念佛媽媽,越老越值錢
  54. 念佛人自律規範
  55. 浴佛節憶釋尊出世本懷
  56. 「慈溪居士林」讚頌辭
  57. 二○○九年秋剃度勸勉
  58. 「淨土宗法脈字號」之意義
  59. 聽聞善導大師思想的幾種反應
  60. 淨土宗要文及背誦方法
  61. 淨宗法義學習的心態與次第
  62. 淨土法門的人間佛教觀
  63. 淨嵩法師的淨土法緣
  64. 回歸善導,德化眾生

肆、短文

  1. 因緣成事
  2. 我的煩惱很寶貴
  3. 「請易」
  4. 效仿韋提希夫人心路歷程
  5. 「傳佛悲化,普勸有緣」之「勸」意
  6. 苦,向佛傾訴;路,歸向淨土
  7. 18歲=48歲=88歲?
  8. 面向彌陀
  9. 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10. 信順佛名號
  11. 易行與難信
  12. 學而知愚
  13. 躺著成佛
  14. 我們都是有情人
  15. 平等與遠近(親疏)
  16. 念佛不垢不淨
  17. 心柔軟了,到哪裡都不會有障礙
  18. 慈悲與救度
  19. 專住卑下觀,莫發憍慢心
  20. 還愚癡生極樂
  21. 歸命彌陀 壽同無量
  22. 管道之外無水電 本願之外無攝取
  23. 什麼是真實之懺悔?
  24. 善護這顆心
  25. 稱名之外 不用我心
  26. 田翁爛醉身如舞,兩個兒童策上船
  27. 荷花嬌欲語
  28. 念念相續 已是臨終
  29. 彌陀備下聘禮 只待我等點頭
  30.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31. 淨土法門第一課——寫檢討書
  32. 念佛不要等明天
  33. 念佛人即是善男子
  34. 凡夫一稱名 諸佛齊讚歎
  35. 孤獨是人的宿命
  36. 念佛不是特權
  37. 淨土門的「開悟」因緣——苦
  38. 怎樣跟佛相應?
  39. 南無就是要歸命
  40. 念佛人是真正的「貴族」
  41. 春日遊 杏花吹滿頭
  42. 流光容易把人拋
  43. 真話與假話
  44. 成與不成
  45. 你本來就是極樂世界的人
  46. 如何斷煩惱?只需一招釜底抽薪
  47. 最好的報恩
  48. 青山不識我姓氏,我亦不識青山名
  49. 春水船如天上坐
  50. 《涅槃經》說了七種人,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51. 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是怎麼照攝我們的?
  52. 唯有君家老松樹,春風來似未曾來
  53. 你真會開玩笑
  54. 滿眼兒孫身外事,閒梳白髮對斜陽
  55. 野渡無人舟自橫
  56. 蜻蜓倒掛蜂兒窘,催喚山童為解圍
  57. 今宵不忍圓
  58. 學會退
  59. 山澗清且淺
  60. 只要佛號念到底,道理不懂沒關係
  61.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62.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63. 和無不善
  64. 話數與氣數
  65. 閻王與我的旅程
  66. 耳順
  67. 彌陀賜我出其不意的欣喜
  68. 慎言
  69. 事事經心皆偉大
  70. 一葉知秋
  71. 佛號免死牌 一生永不摘
  72. 泰國少年足球隊獲救的背後
  73. 事實與解釋
  74. 點點滴滴都是業 心心念念生淨土
  75. 「楷定古今」的善導大師,到底楷定的是哪些人?
  76. 恨最傷心
  77. 你真的沒時間念佛嗎?
  78. 念一句阿彌陀佛,等於念一遍《大藏經》
  79. 沒人關心對錯
  80. 多餘的擔心
  81. 往生的訣竅
  82. 慢,才是好心情
  83. 略談佛教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84. 活得好與死得好
  85. 我們為什麼會念阿彌陀佛
  86. 「業風」一吹,你我降世
  87. 無條件的愛 在呼喚你
  88. 名號氣血
  89. 請可憐可憐那柔嫩的心
  90. 你還在糾結「信願行」嗎?
  91. 什麼是阿彌陀佛的安排
  92. 做一個無公害的人
  93. 信佛沒有理由
  94. 想到.說到.做到
  95. 老司機是阿彌陀佛
  96. 泥碗也能盛甘泉
  97. 從娑婆世界到達極樂世界的橋
  98. 糖衣妙藥傻傻分不清楚
  99. 十字架的阿彌陀佛
  100. 來自極樂世界的家書 你讀懂了嗎
  101. 說信心
  102. 收音機
  103. 修行與選票
  104. 「專復專」即「一心不亂」
  105. 微笑,永不失業
  106. 凡夫虛假 彌陀真實
  107. 淨土宗行人怎樣安心
  108. 說算命
  109. 莫理妄念草,但守名號蓮
  110. 臨終念的一句佛才管用?那你就錯了!
  111. 首富
  112. 阿彌陀佛的手機
  113. 當愛走過
  114. 愛的短語
  115. 愛的道路是悠閒的
  116. 用愛的眼睛看世界
  117. 愛的特性
  118. 有愛便有一切
  119. 愛是真正的領導力
  120. 以不變應萬變
  121. 私底下發牢騷可以嗎?
  122. 既不辛苦也不忙
  123. 我們都是有情人
  124. 如何看待專求往生與現世利益?
  125. 雪地潛逃
  126. 讀慧淨法師〈為新戒弟子開示〉有感
  127. 阿彌陀佛畫了一個大大的圓
  128. 念佛人切勿「自局其分」
  129. 念佛圓超萬法
  130. 大海與微滴
  131. 都是阿彌陀佛
  132. 何等眾生應願生?
  133. 凡夫五筆
  134. 為何唯標念佛,不標持戒
  135. 善導大師判要門與弘願
  136. 道綽大師之聖淨比較
  137. 逃避
  138. 給病重老居士的一封信
  139. 狡猾的「我」
  140. 望佛本願
  141. 往生全靠佛力
  142. 「阿彌陀佛饒了我」的故事
  143. 淨土法門易行五喻
  144. 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
  145. 三對照
  146. 「自然之所牽」之義
  147. 念佛與感覺
  148. 捨己歸佛
  149. 心的活眼
  150. 話緣
  151. 談心
  152. 放下
  153. 說苦
  154. 說 謙
  155. 家中有愛
  156. 凡事無礙
  157. 松子與松仁
  158. 不計較
  159. 念佛四兩拔千斤
  160. 吃瓜與聽法
  161. 講 法
  162. 不生氣
  163. 耐 煩
  164. 寄語佛能、佛量
  165. 待人宜寬
  166. 心靈病毒
  167. 心的對接
  168. 知了的邏輯
  169. 鏡 子
  170. 慈悲由近及遠
  171. 贈佛月
  172. 唯愛能補心
  173. 心是總駕駛
  174. 建寺與修行
  175. 飛機與汽車
  176. 不可比
  177. 最可惜
  178. 因果在心
  179. 一切事當做不當做之標準
  180. 善惡無性
  181. 心能轉人
  182. 欲開口 先問心
  183. 是對是錯
  184. 土地與心地
  185. 最 後
  186. 修行人當如樹
  187. 一葉之舟
  188. 瘋話成真
  189. 心的運載
  190. 飛機上念佛
  191. 導 航
  192. 迷 航
  193. 忍辱波羅蜜
  194. 利 害
  195. 慈悲走遍天下
  196. 多些慈悲 少些道理
  197. 出家須發三心
  198. 三種父母三種孝
  199. 天地有三子
  200. 一俊遮百醜
  201. 花 樹 人
  202. 阿彌陀佛與吝嗇鬼
  203. 念佛不垢不淨
  204. 念佛人是蓮花
  205. 蓮花一樣的朋友
  206. 道場以無事為興隆
  207. 念佛道場的人際關係
  208. 大和尚與小和尚
  209. 歸去來
  210. 人生快樂度
  211. 最累者虛名
  212. 不敢入俗
  213. 自題
  214. 居山雜記之二
  215. 佛法與感情
  216. 大殿裏可以照相嗎
  217. 看病四法
  218. 人的尺與佛的尺  
  219. 得金失金喻
  220. 念佛往生——佛與我的分工
  221. 「念佛往生」的不同解讀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文章
top

文章

《念佛人六不四平》講記

目錄

一、不可自期臨終瑞相

(一)釋義

(二破疑

二、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三、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四、不可期盼見佛見光

五、不可期盼靈異境界

六、通靈屬神鬼境界,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七、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實

 

印光大師論魔事(三)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念佛人六不四平》。這篇文章非常短,文字也好懂。在一線弘法的法師、蓮友,可以先嘗試著自己消化理解,與大家分享。只有當我們確實想和大眾分享而作深入的思考,才會有比較深入的理解。

  這篇文章很短,總共七條,不超過一百個字,都是條目式的,但是它的內容還是非常豐富的。如果我們不深入細緻地思維,只是讀一遍,一會讀完了。

  下面我就與大家分享。先把「六不四平」讀一遍,「六不」就是前面六條:

  1.不可自期臨終瑞相;

  2.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3.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4.不可期盼見佛見光;

  5.不可期盼靈異境界;

  6.通靈屬神鬼境界,物以類聚,牽引輪迴,故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這是「六不」。

  第七條是「四平」:

       7. 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實。

 

緣起

  這篇短短的法文是上人因為某種因緣而寫的,有特別的針對意義。因緣是有蓮友以前會通靈,念佛之後還有人找他問一些通靈、吉凶禍福的事,他就拿不定主意了,所以大家就討論「我們念佛了,還要不要從事這方面的事?」上人就非常慈悲地寫了這篇短文,對我們非常有針對性和指導性。人都好奇,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喜歡問些通靈的事,一旦沾染之後,就很難擺脫。

  所以,這篇法文主要是上人引導念佛人,導正知見,規範行為。我們念佛人應該具有怎樣的正知正見?怎樣保證我們念佛安穩、行為得當,不至於走岔路、走錯路?所以,這篇文章非常實用,對我們有非常慈悲的呵護,非常感恩。

  這七條中,第六條的文字多一些;前五條的每一條都是八個字,比如「不可自期臨終瑞相」,五條共四十個字;第七條「四平」也就八個字,加上「四平」兩個字就是十個字。而第六條將近三十個字,可見第六條在整個七條當中的份量比較重。前五條和第七條都只是列出綱目,沒有解釋;第六條加了一些解釋的話,後面再三叮嚀「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文序

  我們根據這篇文的緣起,可以推想上人寫這篇文的順序是這樣的:先寫了第六條文;然後覺得還有相關的事情也需要打招呼,所以加了前五條,就是與第六條相關的,這些也不可以做。前六條是講不可以做的,那從正面來講,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又補充了第七條「四平」,這「四平」是以前就提過的。

  這七條文寫完之後,顯得比較綱要,都是骨頭,沒什麼肉,可能有人理解起來顯得有點乾巴巴的,不那麼滋潤、豐富,所以接下來又加了一段「印光大師論魔事」,這就寫得比較具體、詳細,也是為前面的「六不四平」作一個引證。

組織結構

  前面「六不」是這樣一個結構:「六不」當中的前「五不」是就「自身因」來說的,就是念佛行者本人內心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這是因,自身不要發生這樣的事;後面一條是「借他緣」,不是自己搞靈異,是借助別人的緣。所謂「通靈」,就是假借其他的靈體,而自己是一個靈媒的作用。所以,「六不」大分兩類:前五是「自身因」,後一是「借他緣」。不管是「自身因」,還是「借他緣」,都不可以貪圖靈異。

  前「五不」又分為兩類:前四個「不可」是約念佛來說的;第五個「不可」是念佛以外的,其他所有靈異境界也不可期盼。這是第二重分判。

  第三重分判,就念佛的四條原因來講,又分為兩種:一個是臨終,一個是平生。我們看得出來,第一條和第二條是關於臨終的,第三條和第四條是關於平生的。

  第一和第二條關於臨終的也有分別:第一條是關於自己的;第二條是關於他人的,為他人助念的時候也不盼望瑞相。

  第三條和第四條是關於平時的:第三條是關於修因的,修因不能夾雜觀想念佛;第四條是講得果的,果上也不盼望見佛見光。

  所以,我們這樣看就會發現,這六條的結構非常規整,大約可以分為六對:自他一對,因果一對,平生和臨終一對,聖道與淨土一對,佛法與外道一對,因緣一對。這六對,不論是於自於他、於因於果、於平生於臨終,不論是聖道還是淨土,不論是佛法還是外道,不論是講自身因還是講他人緣,方方面面徹徹底底都不應該追求靈異,都不可以行這樣的事,可以講是徹底打死,每個漏洞都堵住了,都不可以做。

 

 

釋義規則

  前面我們把「六不四平」的框架大約說了一下,下面我們分條解釋。

  每一條的解釋大分為兩科:一個是釋義,一個是破疑。

  釋義又分為三科:第一是文義,就是把文字解釋一下;第二是因由,為什麼不可以自期臨終瑞相,講原因、理由;第三是反證,既然不可以這樣做,那反過來應該怎麼做呢?

  解釋完之後是破疑,有人對此可能有疑惑。

  我們是大約這樣來分科。

 

一、不可自期臨終瑞相

(一)釋義

  先講文義。

  「不可」兩個字就是「不可以、禁止、杜絕」的意思。

  「自期」的「自」是自我,自己這麼想,也含有「自發、自願、自動、自然」等含義。自己這麼想,沒有別人逼迫。

  「期」是期盼、期許、預期,時間沒到的時候就事先盤算「我臨終應該有什麼樣的瑞相」。

  「臨終」就是臨命終,相對於平常的生命。一般認為這是人生升沉的關鍵,是上升還是沉淪,所謂「臨門一腳」。

  「瑞相」就是祥瑞的表相。瑞相就多了,「我要見光啊,見花啊,聞到妙香啊,聽到天樂啊,見到佛菩薩浩浩蕩蕩在虛空排列」,或者說「我臨死的時候能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如入禪定,談笑風生;死了之後身體柔軟,面色紅潤。哎呀!我自己也能帶動一大批人」,一般人心中對這些都抱有過多的妄想。

  很多人都在盤算「我死的時候要怎麼死」,上人這裡的一句話給我們澆了涼水,「不可自期臨終瑞相」。上人的意思是,臨終有瑞相沒瑞相暫且不論,不談這些,或許有,或許沒有,有也好,沒有也好,重點是「不可自期」,就是不可自我期許。只要沒有自我期許,來了瑞相也不拒絕,沒有瑞相也隨佛往生,都是沒關係的。

  為什麼作這樣的誡止呢?我說五點。作為一個念佛人,如果心中對臨終作種種盤算,可能就有五點心態不正確。

  第一,可能心存驕慢,缺乏機深信。

  也許有人這樣期許、打算是可以的,但對我們來說,要有機深信。如果我們抱有這樣的想法,就是非分妄求,如同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像我們這樣罪業深重的人,碎屍萬段都是罪有應得,怎麼敢想「我臨終的時候要死得好,甚至給別人表法」,這就是過於驕慢了。我們的業障之深重,怎麼餓死、病死,對我們來說都是死有餘辜。這樣罪業深重的人,居然還在做春秋大夢,不瞭解自己的罪業多麼深重,還盼望自己死的時候有瑞相,那豈不是過於驕慢了嗎?

  這是第一條,就是跟自己的身分不相應,是自己這麼認為的。

  第二,可能對彌陀的救度也有誤會,對「平生業成」沒有領納和把握,這樣就是缺乏法深信。

  如果我們真正知道念佛一定往生,那麼現在我們在世間活著,就是已經得到往生的人,說實在話,也就是個活死屍而已。這個活死屍怎麼死,你怎麼為它打算呢?往生都已經得到了,至於怎麼個死法,不會在屍體上做文章,作種種盤算和經營。所以,念佛了,還要盤算死的時候怎麼個死法,這也是一種微細的偷心不死,不老實。最好現在就死得乾乾淨淨,那個死屍到時候是坐著、躺著,硬的、軟的,都不管它。

  所以,第二點可能是缺乏法深信。

  第三,有可能會偽作,就是造作得很。

  定了這個目標,作了這樣的盤算,內心這樣期許。所謂「期許」,就是「我到時候應該會這樣,我也要爭取這樣」。那怎麼辦呢?一定要努力,這樣就缺少至誠心。倒不是說你故意裝假,只是離開了彌陀的救度。

  我們的至誠心、真實心都是以佛為對境而發的,「阿彌陀佛真實救度我,我就一心仰憑他」,這樣就可以了。結果我們在彌陀救度之外另外造作,「我臨終要如何,表相如何」,這就是缺少至誠心。

  第四,或許存有諂曲之心。

  表面說的好,「我來表法,我要給別人看看,增加別人的信心」,其實是對世俗有諂媚,以悅人耳目。用不著這樣,我們不是要臨終表法,我們活到現在,天天都在表法,表什麼法?表罪惡凡夫稱念名號,現生就在彌陀的光明攝取之中,臨終自然往生。現在就活在彌陀的光明當中,很自由,很灑脫,老實念佛,一向念佛,內心很安定,很喜悅,這就是表法,不是臨死的時候搞一下給別人看。

  有人說「我平時表法,他們看不見啊,臨死搞一些天樂鳴空、天香妙幢的,不是大家都知道了?表法就很明顯嗎?」如果大家平時看到你,覺得你活得不一樣,具體哪裡不一樣也不知道,但是你很安穩,外面的世界這麼鬧騰,你都能活得很安穩,很安詳,很安樂,別人就會親近你,受到佛法的熏染,不受外相的迷惑,因為不是被外相吸引過來的。

  所以,表法有深有淺,有從教理上表法的,這是真正的表法;也有從事相上表法的,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表法的作用,只是我們不要偽作,不要事先預作期盼,到時候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第五,或許心有掛礙。

  如果心有掛礙的話,反而有礙於往生,因為沒有通身放下、徹底靠倒。你總想著自己臨終時要這樣做、那樣做,這樣念佛就不夠踏實。前面講「偽作」,每次念佛總有另外的小心思,打著小算盤,「我臨終要如何」,不是這樣的。應該怎樣呢?只管老實專念,好死、賴死都一任宿業和彌陀的安排,就是說「我臨終什麼死法,一概不打算,好死也行,賴死也行」。

  人臨終什麼死法,不是自己能盤算的,它取決於兩個方面。

  第一,自己的宿業。大家知道,玄奘大師去天竺取經,他的師父戒賢法師,那是高僧大德,他都有那樣的苦境。我們臨終到底會怎麼樣,宿業難以預料,所以打算又有什麼用呢?宿業不清楚。

  第二,我們念佛消除宿業,彌陀能善巧調化,他有不可思議的攝取光明,臨終接引到底怎麼樣,一任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比我們有智慧,比我們更慈悲,比我們更善巧,比我們更懂得怎樣表法度眾生,不需要我們想太多。所以,到底怎麼個死法,不管不顧,不聞不問。不管怎麼死,不掛礙,不關心,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只管念佛,這也叫「一向念佛」,這也叫「老實念佛」,這也叫「死盡偷心念佛」。

  就像我們開車,路很平順,車直接就開過去了;如果路上設了減速帶,車就需要減速。比如在學校門口,為了讓車減速,就有一條減速帶,開到那裡就要減速,然後小心翼翼地開過去,就不能很平順地一下正念直來,一瀉千里,不能很平順地開過去。

  關於臨終,如果心中有盤算,等於在平順的路上,在彌陀接引的本願大道上,自己另外設了一個小卡,設了一個路障,那樣就不順,甚至車被擋住,說不定還翻車,這是不安全的。不如現在就把地面的路障撤了,管他好死賴死,一切任憑阿彌陀佛,心中不掛礙,也不擔憂,也不關心這件事,這就等於把它撤了。不要自己另起一個心念,設一個障礙放在那裡。

破疑

  下面破疑,我列了四條。

  第一疑,有人懷疑說「我這樣的想法是從道理來說的,符合佛法的道理,什麼道理呢?自利利他。我臨終死得好,走得好,瑞相顯著,我自己得利益,看到、聽到的人不也得大利益嗎?讓他們對佛法有嚮往啊」。在前面五點因由當中已經說過了,這樣做可能不能自利,反而會給自己造成障礙,失去機法深信,最後還可能失去往生。既然不能自利,當然就不能利他,不能讓眾生從教理契入。

  第二疑,有人懷疑說「盼望死得好,這是人之常情嘛。再說,念佛人想往生淨土,當然希望走的時候有瑞相,怎麼說不可自期瑞相呢?」這裡上人說「不可自期臨終瑞相」,倒不是不近人情。要知道,人情要有正常的度。而且,學佛要得真實利益,有的時候還要打破常情,因為人之常情有時候會有格外的繫縛和障礙。

  如果僅僅是人之常情,比如有一個總體的希望,希望走的時候好一些,這個大家都可以理解,沒有哪個人希望走的時候非常差。如果僅僅是這樣,我覺得是可以的。

  但這裡要杜絕的是什麼呢?就是在人情之外,又格外加了東西。打個比喻,比如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年輕,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希望自己年輕,但是照照鏡子,發現不夠年輕,然後就去整容,這就沒必要了。你可以盼望年輕,但仍然是素顏對人,是很自然、很樸實的本來面貌,這樣就很好了。你因為這個就要違背自然規律,自己又去整容,那就不許,會造成麻煩,甚至引起困擾。

  所以,如果只是一般地說「我希望阿彌陀佛加持我,走的時候好一些」,這是可以的。但是,煞有介事地要爭取什麼樣的瑞相,那就不許。

  這是第二疑。

  第三疑,有人懷疑說「從古到今的往生傳記都盛談瑞相,你看《往生傳》裡的一些記載,不是都講臨終的時候有怎樣的瑞相嗎?我們看了很多啊」。是這樣的,但是傳記裡寫下來,目標是接引初機。因為初機之人,你說教理他很難信受,他沒有那個智慧,沒有那個宿善,所以需要通過一些事例來激發他的好樂。如果是上等根機,還是用教理來引導;教理引導不夠,等而下之的,就可以用《往生傳》來引導他。並不是以往生傳記作為標準,標準還是教理,傳記只是起到輔助功能,不能為主。

  既然寫傳記,就是要引導別人的。因為對教理方面,他沒有這個善根或者智慧,所以要靠一些事相來引導他,那就要記載一些常人看起來是瑞相的內容,才能打動他。所以,《往生傳》記載這些,可以講是投初機之所好。既然是投初機之所好,就有利有弊。如果通過這些外相的引導,能夠從教理上深入,這就是有利;如果迷於外相,不從佛法的教理入手,這就是有弊。所以,傳記不是標準,教理才是標準。

  再來,傳記是別人根據臨終人已發生的實際情況記載的,並不是事情還沒有發生時自己預先期盼的。傳記的目的在以瑞相導入教理,而不是讓人表面執著於瑞相。

  第四疑,他又懷疑了,「你說教理是標準,這就是教理講的,經教有據啊。比如《大經》第十九『臨終來迎願』,說『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觀經》也是這麼說的,九品往生,每一品都說佛菩薩來迎接,佛怎麼安慰他,怎麼放光,臨終的人怎麼喜悅,這不也是瑞相嗎?《小經》也有,『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不也是講臨終佛菩薩來迎的瑞相嗎?淨土三經都這麼說,祖師的著作裡也有不少,很多都說到臨終走得好,甚至自己也發願要見好相。比如《往生禮讚》(《聖教集》869頁)就說『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等等,這難道不是自期臨終瑞相嗎?」

  《大經》第十九願所講的內容,就是臨命終時佛與聖眾一定現前接引,它和這裡所講的「自期臨終瑞相」是不一樣的。

  第一,一個是佛許的,是佛的誓願許可、保證我們的;一個是行人自己想的。一個是佛許,一個是自期,兩者不一樣。

  第二,佛許的內容是確定的;自期是不確定的,「我希望臨死的時候有什麼瑞相」,這不一樣。

  第三,如果對佛的本願瞭解,就是一種任憑的心,而且是絕對有保證的;可是自期臨終瑞相,就有造作的心,自己要如何,不是任憑彌陀的誓願。

  第四,任憑彌陀的誓願,他的心是質直無偽的,就是「直心」;如果自己造作,心就諂曲,不一樣。

  第五,這是最重要的,佛所示的是臨終來迎,是實體,不是一種虛幻的現象。什麼叫「實體」?就是真實的本體,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這是佛現前接引的根本保證。至於在相上,臨終之人自己見沒見到都不影響,有見沒見佛都必來迎。

  所以,往生之後到底是當下蓮花化生還是胎生,不是看他臨終的瑞相怎麼樣,而是看他有沒有完全仰憑阿彌陀佛。一向念佛,仰憑彌陀,這就是明信佛智,則蓮花化生;如果加了自己的造作行為,疑惑佛智,這樣即使往生,也是胎生。

  疑惑佛智的人也會有瑞相嗎?當然也會有,外道的人也有死得很好的。比如生到天界的人,他顯然沒有往生淨土,因為他的知見不是佛法的,而是外道的,但是他臨終也有瑞相。所以,瑞相不是標準。

  另外,《觀經》九品也是依據阿彌陀佛的來迎本願,所以它的內涵也跟前面說的一樣,不能拿來作為證據說是「自期臨終瑞相」。另外,這是佛說的,不是九品往生人自己期盼的,是佛宣說彌陀本願成就之後的功能作用。

  《小經》臨終佛聖來迎也一樣,都不是往生人自期臨終瑞相。

  《往生禮讚》869頁這段發願文內容很好,但是不要錯誤理解。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這是發願,「願」也是一種期盼、期願,當然也是講自己,也是講臨終。但是,下面七句「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前三句講心;中間三句講身心,是合在一起說的;最後一句講聖眾現前。

  如果我們現在就自期臨終有怎樣的瑞相,而不是一向仰憑阿彌陀如來,隨順過去的宿業和彌陀的救度,這就已經顛倒了,心就已經錯亂了,而且也失去正念了,不在一向念佛上面,也不在一向歸順、一向歸投、一向任憑念佛的正念上面,夾雜了自己的私心見解。如果夾雜了私心見解的話,恐怕「身心無諸苦痛」就會很困難,因為沒有完全放下、任憑,心不調柔,心不隨順,這會增加障礙,所以希望身心無諸苦痛也會落空。

  「身心快樂」,只有像龍樹菩薩說的,如「水道乘船則樂」。水上乘船為什麼樂?因為完全是他力。所以,如果希望臨終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反而要徹底放下一切。我們前面說了,不要自己設一個障礙。假如我們完全隨順彌陀都不能臨終身心無苦的話,如果再夾雜自力,那不是更造成違緣了嗎?

  另外,這是一個總體的願望,要達成這個願望,後面說明「乘佛本願」,這就交代出願的實體,就是「乘佛本願」。

  第七句講「聖眾現前」,這就是第十九「臨終來迎願」給予我們的保證。也就是說,前面七句都是隨順、仰憑阿彌陀佛的本願,其中,「聖眾現前」是所乘的依憑;前六句「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這是從行者這邊,從能乘者的身心狀況來說的。

  「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以念佛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往生為上,以雜行為下,所謂「萬行俱迴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迴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好,第一條我們解釋得稍微詳盡一點。接下來幾條,大略也可以按照第一條的框架來理解。

 

二、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這一句跟前面也有關聯。前一句是自念,這一句可能有兩種情形。

  第一,有的人念佛,對臨終瑞相抱有強烈的執著,他認為自己可能達不到,自念難以有瑞相,所以轉而期盼別人為自己助念的時候會有瑞相。這也不要打妄想了,還是一樣的,我們要押寶,還是完全仰憑阿彌陀佛,不是押寶在助念人的身上,「誰來幫我助念?然後我有瑞相」。理由在前面第一條裡說過了,這也算是自期臨終瑞相的一個局部。

  第二,當我們為別人助念的時候,有的人專門成立了助念團,這個發心非常好,成立助念團,以此作為他的招牌。那麼,給別人助念的時候,他心裡就有一種想法,「盼望被助念者有瑞相,有瑞相就會增加我的信心,讓我的招牌更亮,說明我助念有證驗。同時,有瑞相也能利益家親眷屬」,其實也不必這樣。

  我們助念的時候,貴在什麼呢?不是臨終的時候現什麼瑞相,只貴在老實、虔誠、專注地念佛,這最重要。當然,也可以加一些善巧安慰。如果被助念者有這樣的善根福德,有這樣的宿業,能夠隨順彌陀的誓願,他自然會有好相,至少會平安落氣,安詳去世。即使不現好相,我們助念的人保持老實、專注、虔誠地念佛,也一定有不可思議的利益。

  所以,助念者的心思不要放在有好的瑞相方面,而要放在實實在在、虔敬專注地幫他念佛上面,這是根本。一切交給阿彌陀佛,在這種情況下,佛力自然會發揮不可思議的作用。

  至於臨終者到底會不會有瑞相,這一切都不考慮,也不要貿然地為他的家屬打包票。當然,這也要看場合。家屬總是希望亡者走得好,這會安慰家屬的心,善於安慰就行了,未必打包票說一定怎麼樣,因為有幾點:

  第一,宿業難知。臨終者的宿業到底怎麼樣,我們不知道。

  第二,死法不定。他臨終是什麼死法,我們不清楚。

  第三,他心難知。臨終者自己的心態怎麼樣,他願不願意隨佛往生,我們都不清楚。

  第四,大願業力難思議。臨終者的具體狀況,他的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不清楚,阿彌陀佛的願力我們也不清楚,所以在這中間我們就是局外人。往生畢竟是臨終者的事,是他跟阿彌陀佛之間的事,我們頂多是一個介紹者,是旁邊做媒的,我們畢竟不是當事人,我們是局外人。對阿彌陀佛那邊,我們瞭解多少?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不思議,我們根本就不清楚,阿彌陀佛會怎麼接引、怎麼救度,亡者是怎樣的走法,我們都不知道。那麼,臨終者過去的業力、現在的心念、臨終的死法,這些我們清楚嗎?我們也不清楚。所以,我們貿然地說東說西,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我們所清楚的,就是根據淨土三部經、阿彌陀佛的誓願和淨土宗的教理,如果我們這樣善巧安慰,助其念佛,老實,虔敬,專注,一定會有大利益,這一點是我們知道的。知道多少就說多少,不要說過頭話。這不代表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反而是對法的尊重,對彌陀的隨順和依憑。

  如果抱了一種心思,為別人助念的時候一定要見好相,見瑞相,這恐怕會起壞作用。因為心有旁騖,一邊念佛一邊用眼睛偷偷地瞧,盤心思,「到時候如果沒瑞相,我這臉往哪放啊?我在當地也是挺有面子的,大家都對我挺尊重的,萬一這次砸了場子,那我將來說話就不響了啊」。特別是第一次助念,一邊助念一邊心裡忐忑,以這種心情能把事情做好嗎?

  往生是阿彌陀佛的事,走得好不好,有面子也是佛的,沒面子也是佛的。所以,抱有忐忑的心,一方面是對佛信靠不過,另一方面還想在這裡攔截一下,邀一點功,「好像是我的功勞」,這也是不老實的心,也是缺少隨順和任憑的心,所以心裡才不踏實。這樣,打自己的小算盤,心裡當然就有掛礙,心掛兩頭,念佛也不專注,也可以講對亡人不尊重,效果就會打折扣。所以,不管這些,只管坐在那裡老實念佛。

  其實,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講,走的人怎麼樣我倒不清楚,我覺得助念的人如果念得很安定,很法喜,走的人一定很好。我參加助念的機會並不多,但每次助念的時候,我幾乎都忘記了旁邊的亡人,只管自己念,念了覺得很好,我就感覺對亡人是有幫助的。

  如果心裡過於掛礙,難免會有造作。我聽到有些人臨終助念,那是不太如法的,在那裡虔誠地磕頭,跪求阿彌陀佛一定要顯現一個瑞相,讓亡者走得好,還擺出划船的姿勢。這些就太不自然了,造作得太多了。不需要這樣。

  如果走得稍微好一點,就開始誇耀了,「你看,我們來助念,效果怎麼樣?」這就是貪功,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貪到自己頭上。

  如果沒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難免會沮喪,甚至下次別人請他助念,他就不敢去了,「萬一我去了弄不好,多丟面子啊」,到底是你的面子重大還是亡人的利益重大,還是阿彌陀佛的誓願救度重大?

  甚至因為瑞相不如所期而疑惑佛智,「這好像……」,嘴上不說,心裡起疑惑。所以,今天就把這個說破: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當然,這不代表助念一定沒有瑞相,也可能會有,也可能沒有。其實助念的時候,助念的人坐在那裡,老老實實、穩穩定定、安心定意、一聲一聲地稱名,這就是最大的瑞相。

  一般人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唸一聲佛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我們這樣的罪業凡夫,身口意都是罪業,口中居然稱念出十方諸佛所稱讚的阿彌陀如來的名號,而且是隨順阿彌陀佛的本願,這可以講是法界最大的瑞相。凡夫覺得無所謂,但是諸佛看見這個稱念佛名的人,都說這是「人中芬陀利華」,有什麼瑞相比「人中芬陀利華」更加祥瑞呢?

  所以,口稱佛名是一切瑞相的根本——根本的來源,根本的瑞相,瑞相之體。至於其他的,身體柔軟啊,面色紅潤啊,走得好啊,那些只不過是枝末之事。得其本必得其末。現在放棄根本去追求枝末,這就是本末倒置。所以,還是回歸到名號本身,回歸到稱念的本位,回歸到阿彌陀佛的誓願,隨順,任憑,一向念佛,其餘一概不談。

  

三、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這也經常被人問,「師父,我念佛的時候加觀想怎麼樣啊?觀想阿彌陀佛的光明像牛奶一樣從我頭頂澆灌下來,灌注到我的身心,或者根據十三觀來觀」。這裡上人非常慈悲,直接說不可以這樣。念佛就單純、單調、單一地念佛,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有人也有疑問,「《觀經》講的十六觀,後面三觀(第十四、十五、十六觀)就不說了,前面十三定觀講的就是觀想念佛,怎麼說不可夾雜觀想呢?我們不是不可夾雜,我們是沒那個本事,觀不來,有本事我們肯定夾雜」,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另外又有疑問,「善導大師立五種正行,觀察正行就是其中一種;天親菩薩《往生論》裡的五念門,觀察門也是其中一門。所以,不論是經論還是祖師的著作,都列了觀想念佛,怎麼這裡不許觀想呢?道理在哪裡?」

  道理就是,這是隨我們的根機,正因為我們是不堪之機,是不堪行觀想之人,怕我們受傷,所以這裡誡止說「不可夾雜觀想念佛」。非我們能力所及的,一定要強行去做,就可能會受傷害。就像小孩挑不動重擔,只能挑三十斤,如果給他一百斤,他一定要挑,腰不就壓壞了嗎?

  《聖教集》858頁,《往生禮讚》引用《文殊般若經》說:

明一行三昧,唯勸獨處空閒,捨諸亂意,繫心一佛,不觀相貌,專稱名字;即於念中,得見彼阿彌陀佛及一切佛等。

  叫我們不觀相貌,不夾雜,專稱名字,這叫「一行三昧」。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為什麼不讓我們作觀,而是直接專稱名字呢?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眾生」就是指我等。我們的業障太深重了,障礙重重。

  「境細心粗」,如果一定要觀想念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莊嚴是非常微妙、微細的,而我們的心非常陋劣、粗獷,這樣觀就不能成。

  「識颺神飛」,我們的心粗到什麼程度?飄忽不定,動盪不安。想想我們的心,不都是這樣嗎?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觀,就會出問題。

  「大聖」就是佛。佛慈悲、憐憫我們,說「算了,這對你太難了」,所以直接勸我們「只要專稱阿彌陀佛名號就行了」。稱名容易,簡單,而且隨順阿彌陀佛的本願,只要相續稱名,「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決定往生。

  這樣稱名,雖然沒作觀想的功夫,但其實觀想的功德都在稱名當中,這也是《觀經》的意趣。

  《觀經》有兩種三昧,先開觀佛三昧,然後由觀佛三昧導入念佛三昧。十六觀是這樣的:前面十三觀是定觀,其中第十二觀「普觀」作自往生想,就是說,觀的目的還是要得往生;但是後面第十三觀就說了,前面所觀的那些境界太微細,太殊勝,太大,而凡夫的心太小,觀不成。

  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剛才說『境細心粗』,境是細的,心是大的;這裡第十三觀又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是境大心小」。這兩點並不矛盾,一個是講它的微細、微妙,一個是講它的量大,我們凡夫不論在哪方面都跟它不相應。所以,第十三觀就說「非是凡夫心力所及」,轉過來讓他作雜觀,雜觀是觀小的,觀丈六金像在池水之上。

  所以,《觀經》就是這樣的,難的不行,就做容易的。先說「你看,叫你觀」,這是考考我們,我們說「不行」,「好,那轉過來,作小觀」;小觀也觀不成,雜想觀我們觀得了嗎?觀不了怎麼辦?定觀修不成,就修散善,這樣才轉到九品;九品散善裡,先給出大的來考驗我們,「大乘善行不行?」不行;「小乘善呢?」小乘善也不行;「世間善呢?」連世間善也做不到,這才講念佛,所以下品講念佛。

  所以我們就知道,定善也好,散善也好,十三定觀也好,三福九品也好,都是拿來檢驗我們的,是調機的方便。那麼,真實救度之法,普救定散二善、九品凡夫的是什麼呢?念佛,所以下品說出念佛。所以,善導大師才解釋說「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等到最後翻出底牌才知道,原來說定善、散善,目的是講念佛往生。

  所以,定善文這麼說,散善文也指向這裡。定善文中,第九「真身觀」觀成了,見彌陀光明唯攝念佛眾生而不捨。九品散善,三福當中,上上品說了修行六念,這六念就是以念佛為主。

  五念門裡講的觀察門,曇鸞大師說「起觀生信」,其實跟我們所想的觀想念佛是不一樣的。整部《往生論》裡沒有一句話教我們怎麼觀想,也就是能觀的做法,只是說所觀的依正二報功德莊嚴之相。所以,這個觀不是教我們修定觀,而是「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這種「觀」就是一種「了知」,我們聽到了,相信了,這就是「觀」。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一切莊嚴都是阿彌陀佛願心成就,是本願所成就,只要我們隨順彌陀本願,稱名必定往生,這就達到了觀的目的,叫「起觀生信」。

  所以,這裡的「觀」其實跟「聞」的內涵是一樣的。通過講《觀經》,或者講極樂依正二報莊嚴,讓我們聽聞而起欣慕好求之心,這就是觀察門。

  五種正行當中的觀察正行,用意也在於此,就是由觀察助業進入稱名正定業,所以觀察稱為「助業」。

  當然,如果是上等根機,心能入禪定,所謂「定即息慮以凝心」。善導大師本身也證悟了兩種三昧,即觀佛三昧、念佛三昧。有的人也喜歡用定心觀佛。以我等根機,自視下劣,正是阿彌陀佛本願所憐憫之人,我們直接一向念佛就可以了,守愚念佛,不要再去作怪。

  我等下劣障重的根機,如果一定要強行作觀,既不瞭解自己根機的分限,也不瞭解佛願是為了我等下機而發,這就是不明教理。再加上一種躁妄心,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成就,要作一種艱難的修行,這樣很可能起魔事,最後著魔發狂,或者是起一種幻象,不是正境界,沒有乘上彌陀的本願,最終會障礙往生,這就損失太大了。

  而且,也是根本不瞭解《觀經》所講之觀,所謂「無量壽觀經」,「無量壽觀」是什麼觀?並不是靠我們自己做到觀想,前面已經解釋了,就是「起觀生信」,觀知、瞭解就可以了。這樣的「觀」,誰都修得來,通過聽聞淨土三經,瞭解淨土的依正二報莊嚴,知道這是彌陀願心成就,為我等成就,白白地免費送給我們,都在六字名號當中,但只稱念,光明攝取,決定往生,而一向任憑,「觀」就在當中了。

 

四、不可期盼見佛見光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能也有懷疑,「我們念佛就是盼望見佛嘛,天下人都有這種想法,怎麼這裡說不許見佛呢?何況《觀念法門》五緣功德利益當中,第三就是『見佛增上緣』,引用了很多經文、例證說明念佛見佛,這裡怎麼說『不可期盼見佛見光』呢?」

  這裡講的「六不」都是從我們的根機立場出發的,主要是因為下機不堪,所以就不要過於強求、妄求,可能會出障礙。所以,自身根機陋劣,業障深重,不知道自身根機的分限,這樣求就是非分妄求。不是你的身分、根機能承擔、達到的,一定要做,這就叫「躁妄心」。比如有的人一心求開悟,他根本不懂什麼叫開悟,教理也不明白,修行的路徑也不明白,如果一定要求,最後得到什麼結果呢?一定是錯誤的「誤」。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道理是一樣的。

  修淨土門,如果是陋劣下機,一定要以躁妄之心妄求聖境,見佛見光,也會起魔事:或者有邪靈外魔冒充佛菩薩形象,滿足你的躁妄心,這是你招感來的;或者自己內心現出虛幻景象,錯認境界,以為自己有了修行,有了功夫,有了證悟。一般人的心不夠沉潛,不夠沉穩,另外也不是定機。凡夫有定機和散機,我們是散亂凡夫當中的極散亂者。所以,還是以我們本有的根機,隨順阿彌陀佛本願,一向稱名,千足萬足。

  在《聖教集》848頁,《觀念法門》當中有這麼一段: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密行品》(第十二卷第十),

  「密行」就是秘密而行,不張揚,不讓別人知道,這一定是沉潛深厚的人才做得到的。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做之前就張揚吆喝「我要做種種盤算,打主意,見佛見光」,得不到效果,就捏造一些事情來說。如果稍微有一點感應,就吆喝得不得了,「我怎麼怎麼樣了」,就要表白。這些都不可以,這也是受魔境的一種緣。

  經文是這樣說的:

佛告阿難:「未來眾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觀佛諸相好者、得諸佛現前三昧者,當教是人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貢高。」

  這些人的根機超過我們,他們得了念佛三昧,得了佛現前三昧,能觀佛相好,都已經修成就了。修成就了尚且還有過失,還有可能走錯路,還有心思不穩的,這些人的根機比我們強多了,何況修不成就的人?

  為什麼要「密身口意」呢?因為一般人如果根機不牢不穩的話,都會有兩種情形:邪命、貢高。

  「邪命」,就是以邪命自活,以此作為自己生存的一種手段,向別人炫耀,得到一些資養。

  「貢高」,就是認為自己了不起,得證聖果了,看不起別人。

「若起邪命及貢高法,當知此人,是增上慢,破滅佛法,多使眾生起不善心,亂和合僧,顯異惑眾,是惡魔伴。如是惡人,雖復念佛,失甘露味。」

  雖然念佛,雖然曾一度得三昧,但其實根機不牢,失去念佛的種種殊勝利益,所以說「雖復念佛,失甘露味」。為什麼呢?被邪命、貢高所染。

  有人或許會說「我不會的。如果我得念佛三昧了,我就藏著,我不起邪命,不生貢高」,你還不是這種根機的時候就已經強行妄求,沒得到的時候就開始吆喝了。比如豆腐還沒做好,甚至豆子還沒長出來,就說怎麼吃、怎麼做,如果等到熱豆腐端上來,那種飢餓的樣子還不知道怎麼表現呢。

  果然是不貢高、不邪命的人,一定不會妄自強求。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到一些地方去,比如到一些公司去,你看他們就喜歡掛一些大照片,什麼照片呢?就是他們跟一些明星或領導的合影。這是什麼心理?你們想一想,這只是跟一般人合影,如果見到佛了,跟佛合影了,那還不把它掛起來?當然,也沒法跟佛合影,所以就在嘴上說,掛在嘴上,「你看我怎麼怎麼樣,我跟哪個大人物合影,我跟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合影」。所以,由辦公室掛的照片就想到人心就願意顯擺,這不就是貢高、邪命嗎?在世間人看來,這很正常,大家都這樣,但是站在佛法修行的立場,這是非常忌諱的,這就是邪命、貢高,會有很大的過失。

  另外,要知道什麼是見佛。見佛的「佛」,分為本和末,「本」就是根本,「末」是枝末。以我們這種散心、障重的下劣根機來講,我們的根本之佛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名號為本,形相為末。得其根本,自然能收穫枝末;如果以枝末為主,就會本末倒置。

  一般人看不起這句名號,以為名號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隨口一念就出來了。其實,這就是彌陀本願的殊勝尊貴之處,也正是淨土宗念佛超越常情之處,是特別法門的特別之處,是「別意之弘願」。什麼「別意」?特別之意,就是名號收攝一切,名號被十方諸佛讚歎,名號是阿彌陀佛本願成就。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千穩萬當。你不會因為見到名號而起貢高心、邪命心,不可能;但是如果你見到佛了,見到形相了,就會起貢高心、邪命心,就不穩當。你也不可能因為專一稱名而起魔事;但如果你一定要求見佛見光,那就可能起魔事。你也不可能跟別人顯擺說「你看,我會念南無阿彌陀佛」;但如果你能見佛見光,就會顯擺了,就會起貢高心。

  稱名,只會念南無阿彌陀佛,被別人看不起,這正是我們的好處,這會抑制我們的驕狂心、驕慢心。為什麼說名號是我們的根本佛,是我們的本尊?因為名號是彌陀本願成就的,專門為我等下劣根機的眾生而成就的,下機為本。

  如果是上機的人,他或許觀佛形相,以形相為本。以念佛三昧來講,就是以名號為本;以觀佛三昧來說,就是以形相為本。但是,觀佛三昧,觀佛屬於五正行當中的助業;而名號是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名號作為佛法的根本,作為佛功德法身的根本,無有不堪,上、中、下三根普被,沒有人會說「做不到,稱名沒法稱」,不可能。所以,這才是阿彌陀佛五劫思惟、兆載修行所成就的,所謂「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

  對我們來說,聞名就如同見佛,聽到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與我們的根機、身分相應,與彌陀本願相順,千穩萬當,百利而無一弊。所以,在淨土門當中,所謂「見佛」就是聞名,就是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佛。如果建立這樣的根本知見,那就千穩萬當,百分之百往生。如果不以名號為本,妄求見佛見光,這就是偷心不死,這裡面就有縫兒,就有危險,就有障緣。

  為什麼不以形相為本呢?因為那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容易起魔事,我等下劣根機也不堪。所以,不要說我們不容易見佛見光,即使見到了,見的是真佛,也不如聞名,還是要歸入稱名。

  《觀經》第九「真身觀」見的是報身佛,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無量光明。但是,觀想成就之後,就見到佛光遍照,攝取念佛眾生而不捨。

  跋陀和菩薩定中見佛,問阿彌陀佛(《聖教集》818頁):

「持何法得生此國?」

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

  這也是《觀念法門》裡的。

  所以,我們稱名念佛的人一定要有這種認識,這叫「名體一如」,就是佛的名號和佛的本體是不二不分的,我們稱名就夠了。如果一定要強行分別,仍然要歸在稱名,名號為尊,為貴,為本。為什麼呢?本願成就故,正定之業故,順彼佛願故,無有不堪故,千穩萬當故,下機為本故。

  名號本來就是為我們成就的,所以不要以為「我稱名沒見到佛」。稱名,名號就是佛,當下就見佛了,這是見佛的慈悲、見佛的本願、見佛的攝受功德。

  另外,能見之「見」也分為眼見和心見。我們一般人講的「見佛」就是眼睛看見的,佛的形相在眼前。眼見固然是一種見,其實其他的也都叫作「見」。眼之所以能見,根本還是依據心,心見更根本。

  我們在日常的語言當中會說:「你看見了嗎?」這是用眼,說「見」;「你聽見了沒有?」聽也是「見」;「你有什麼意見?」意也是「見」。以我們下劣根機來講,還是心見為本。心見是什麼呢?就是聞名生信,聽到阿彌陀佛名號就生起信心,這種作用功能跟見佛一樣。也可以說見到了佛本身的慈悲,因為「見」就是了知、領納、感悟,這不都是「見」嗎?

  所以,眼見為枝末,心見為根本。

  心見,沒有人見不到,就是聞名生信,這都可以。但眼見是隨眾生的根機,有的人就可以,現生得念佛三昧,能見佛見光,但絕大多數根機不堪。

  另外我們要知道,見佛又分為平生與臨終。平生就能見佛,那不容易。但是,因為我們口稱佛名,所以臨終一定會見到佛,這是佛的本願成就的,也是我們平生所稱的這句名號當中就有這樣的功能。所以,臨終所見的佛不是從虛空中來的,從哪裡來的?就從我們現在念的這句名號當中來,從彌陀的本願當中顯現出來。所以,說佛是從西方來的也可以,但是從本源來說,這是彌陀本願所成就的。

  說「從西方來」,其實是一種說法。阿彌陀佛臨終接引我們往生,就我們分別的凡夫眾生說「我從西方來,顯現這樣的形相來接引你」,其實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是無法想像的,他未必要顯現為某種形相,沒有形相也可以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人說「那怎麼可能?」怎麼不可能?

  有一個譬喻說「如水吞水,如空含空」,彌陀救度我們就是這樣。水吞水還有什麼痕跡嗎?空含空,空和空相吻合,貼合,中間還有縫兒嗎?阿彌陀佛本願來接引我們,雖然說「接引」兩個字,其實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盡虛空遍法界,把我們整個包圍在裡面,光明遍照,攝取不捨,我們還往哪裡去啊?所以是沒有縫兒的。不是一定要有個佛的形相,或者一定要顯現什麼。

  就像冰在水裡化掉一樣,我們就是一塊冰,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就是環繞在我們周圍的水,可以說不落一點痕跡,所以不要找痕跡,甚至把痕跡當作佛本身。彌陀的誓願,它是實體,是彌陀的大願業力;而相是虛相,是為了引起我們的欣慕、好求,投其所好,為我們這樣的眾生作這樣的開說。

  「見佛增上緣」當中所講的,也分成兩種見佛:上機的人,平生可以在三昧定中以眼見佛;下機之人,就在平生稱名當中以心見佛,還有臨終也可以眼見。

  我們看《聖教集》828頁:

非直夫人心至見佛,亦與未來凡夫起教;但使有心願見者,一依夫人,至心憶佛,定見無疑:此即是彌陀佛三念願力外加,故得令見佛。

  這裡說「定見無疑」,就是未來凡夫也是定見無疑。有人說:「我怎麼沒見到呢?」這必須與前面所講的一起理解才不會有錯。不然的話,難道善導大師說錯了嗎?就平生來講,我們念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臨終的時候也能見到佛的形相。所以,不是在平生,就是在臨終,不是見形相,就是見名號,這不就是為「未來凡夫起教」嗎?未來凡夫都能像韋提希夫人一樣見到阿彌陀佛和光台現國嗎?我們沒有那個因緣。

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經》說云:
一者以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
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見佛;
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見佛。

  我們稱念這句名號,難道不是阿彌陀佛的大誓願力嗎?難道不是阿彌陀佛的三昧定力嗎?難道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嗎?所以,念佛稱為正定之業。

  看《聖教集》829頁:

答曰:佛是三達聖人,六通無障,觀機備教,不擇淺深;但使歸誠,何疑不見?

  我等根機稱為「淺」,能修定觀見佛的根機稱為「深」。

  「觀機備教」,佛一切通達,不論是淺機、深機,散機、定機,只要「歸誠」,一心歸命,為什麼還懷疑,以為不能見佛呢?這裡的「見」,一定包括眼見與心見,平生見與臨終見,見佛形相與見佛名號,也就是聞名生信。不論哪一種,都屬於見佛,這樣才能說「定見無疑」,「何疑不見?」

  《聖教集》830頁說:

一切凡夫,但使傾心,定有見義,應知。

  又說:

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稱三昧者,心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說無窮盡也。

       這裡說「心眼即開」,有心見,有眼見。

       「定心三昧」是定,「口稱三昧」就是口稱佛名。

       《觀經》說:

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如果你不能見到阿彌陀佛,佛就有特別不同的方便法讓你見到阿彌陀佛。什麼叫「異方便」?就是彌陀本願成就,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異方便」。當然,對「異方便」也有不同的解釋:總的來講,十三觀都是「異方便」;由十三觀導入專稱佛名,這就是「異方便」中的「異方便」。

  《般舟讚》說「定散俱迴入寶國,即是如來異方便」,阿彌陀佛本願成就的名號,就是阿彌陀如來的勝異方便,是殊勝、特殊的方便善巧,讓我們可以見佛,這就是以名號為根本。

  聞名生信即是見佛本願、見佛慈悲、見佛的心,所謂「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見佛的形相還不如見佛的心。當然了,佛的身心是一致的,見到佛身就悟到佛心。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見到外表的形相不如見到內心,心為根本。

  還有《聖教集》597頁(《觀經疏》):

又念彼彌陀本願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處深。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願得成就。今頓捨身命,仰屬彌陀,見以不見,皆是佛恩力。」

  前面說「彌陀本願」;中間說「所觀之境,願得成就」;後面說「頓捨身命,仰屬彌陀,見以不見」,見到佛以及沒見到佛,這叫「見以不見」。

  「皆是佛恩力」,有人說:「見到佛了是佛的恩力;我向彌陀祈願,沒見到,怎麼也是佛的恩力呢?」見到是指眼睛見到了,就是觀想成就了;沒見到是因為「頓捨身命,仰屬彌陀」,雖然眼睛沒見到,但是心裡見到了。心歸屬彌陀了,往生絲毫不差,即使眼睛沒見到,也不影響往生,不影響成佛。我們這樣下劣的散心凡夫,觀想是不能成就的,但是同樣往生成佛,這不就是佛的恩力嗎?所以叫「念彼彌陀本願言」。

  這是靠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所以這叫「佛恩力」。我們不能把阿彌陀佛的深重恩德拋到一邊,浪費了。阿彌陀佛特別為我等下劣、散心、障重的凡夫開出這種異方便,我們要感恩戴德,老老實實念佛,不要把念佛丟到一旁,另外打小算盤,妄求見佛、見光、見花等等,這就是不知佛恩。《往生禮讚》就說「無有慚愧懺悔心,不相續念報彼佛恩」。

  另外,《聖教集》824頁,《觀念法門》說:

若有人一切時處,日夜至心,觀想彌陀淨土、二報莊嚴,若見、不見;無量壽佛化作無數化佛,觀音、大勢至亦作無數化身,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若見、不見」,「若見」就是眼見;「不見」就是沒有定心成就,眼睛沒見到。這個「不見」,眼雖沒見,但心中有見,有歸命。這樣的話,即使眼睛沒見到,但是無數化佛和觀音、勢至還是在我們周圍保護我們。所以,以下機來說,歸命為根本,稱名為根本,名號為根本,不要在稱名之外別求見佛見光。名號就是真佛,是本願成就之佛,稱名是我等根機所堪之行,千穩萬當。

  當然,前面說不追求瑞相,這裡說的見佛見光也算一種瑞相。這是從哪個角度來說的呢?是指平生。前面講的瑞相是指臨終的,這裡是講平生的,平生以觀想為因,盼望見佛為果。

 

五、不可期盼靈異境界

  前面四種也算超越常情的靈異境界,那第五點跟前面四點有什麼區別呢?除了前面講的四點以外,其餘的一切境界也都不期盼。前面四種是與淨土、念佛相關的境界,有經文的引導和證據,只是我們自量根機陋劣,所以不期盼。既然如此,何況是其他的境界呢?就更不期盼了。

  其餘境界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從佛法內部來談的,前面四種境界是淨土門的,我們不期盼,聖道門的靈異境界也不期盼;如果以佛法為內,以佛法之外為外的話,民間信仰、外道靈異境界也不期盼。這就多了,他們不是求見佛見光、臨終瑞相等等,比如「我見到天界,能到陰曹地府,我有種種神通,能預知未來,可以預判大事,還可以靈魂出竅,飛身自在,穿牆無礙,出陽神」,稀奇古怪的境界特別多。總之,這些都是讓人感到好奇的,是靈驗超異的境界,所以就叫「靈異境界」。

  念佛人就是大氣,這些東西都捨而不要。說到底,這些都是垃圾,沒什麼用。名號摩尼寶珠都得到了,怎麼會在垃圾桶裡扒來扒去呢?在垃圾桶裡扒來扒去,顯然是沒得到摩尼寶珠。貪圖靈異境界,就如同一個乞丐在垃圾桶裡扒一個爛蘋果,就像蒼蠅在垃圾桶裡嗡嗡地飛,這種境界太低了。

  凡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會自誤誤他。你好奇,就有人投其所好,當然不可能是正的,都是邪的。因為你是邪心邪念,好奇,要顯擺自己,要張揚自己,要格外得到什麼東西,偷心不死。那麼,跟你相應的是什麼頻道?都是邪靈邪鬼。之所以被別人騙,就是因為貪,你想貪這些,就會受騙上當,著魔發狂,欲升反墮。本來想提高自己的修行境界,結果反而墮落了,被不正的境界誆騙。

 

六、通靈屬神鬼境界,物以類聚,牽引輪迴,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第六條的文字最多,有六句。前三句有十五個字,說的是因;後三句有十二個字,說的是果。

  所謂「通」,就是交通、溝通、接通,互相是通的;「靈」是指靈界的眾生,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我們肉眼看到的都是物質界,所以這裡的「靈」是指靈界眾生。「通靈」就是接通了靈界的眾生,接通了一些來自靈界的訊息,由此獲得一種靈異的力量,這叫「通靈」。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靈」,所謂「人為萬物之靈」。以佛法來說,人有佛性,我們的佛性、本心是靈明洞徹的。但是,通靈不是跟自心相關的,不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然後把佛性的功能展現出來,不是這樣的,而是借助於外靈的力量,所以通靈不是從自身顯發出來的。

  如果通過修行戒定慧,以外道來講,就能發得五通;以佛法來講,就能獲得六神通:這都屬於「證」,是自身的一種靈驗力量展現出來。但通靈不是的,自身沒有靈異力量,要借助於外靈,接通靈界眾生,獲取一種靈異的力量。就像一個燈泡,它自己並不發光,但是通電之後,借助於電的力量就發光了。

  「通靈屬神鬼境界」,通靈到底是哪種境界呢?屬於神鬼境界。

  「物以類聚」,你經常和神鬼溝通交流,就沾染了神鬼的氣氛,就跟神鬼歸到一類,叫「物以類聚」。

  「牽引輪迴」,你就受神鬼的牽引。這些神神鬼鬼都是六道輪迴裡的罪業凡夫,你經常通靈,和他們攪合在一起,將來必然走到他們的方向。何不念佛呢?念佛就跟佛在一起,就到淨土,所謂「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我們念佛人要追求往生,不願意輪迴。通靈有輪迴的危險,所以不能做。

  「故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喜好」是指初機,覺得挺喜歡,「挺好,我也想試一試」,有了喜好,就要追求,所以「不可喜好」是初步制止。有的人已經有了喜好,接下來就想追求,所以第二步再設一道坎兒,說「不可追求」。有的人還沒有喜好、追求,所以就從緣上斷絕,說「你不要和通靈的人打交道」,如果你說「我覺得好奇,我去看看他們搞什麼」,說不定你就沾染了,所以說「不可親近」。

  二十年前,我曾經在東北遇到一位居士,這是他後來親自告訴我的,那也是血淚斑斑,他現在已經出家了。他當初就羨慕別人有靈異,會說事看事,會看病,他就喜好上了,就產生一個念頭:「什麼時候我有這種功能就好了。」這一喜好,問題就來了。因為他一起心動念,邪神邪鬼都有他心通,馬上就給他一種能力,他就能看病了,也能說事了。但是,從此身心不得安寧,因為是附體,所以生不如死,苦不堪言。還好他有佛法的善根,通過念佛,下定決心建立正知正見,邪神邪鬼才漸漸遠離。

  有人或許會懷疑,「怎麼知道通靈一定是神鬼境界呢?說不定是佛菩薩呢?」這都是冒充的。我年輕的時候遇到一個人,就在我們當地。通靈的人都會冒充佛菩薩,多數都冒充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名氣大。他就說自己是南海觀世音,裝模作樣地說話,給別人看病。不懂的人都向他膜拜,「這是觀音菩薩」。我說:「你是南海觀世音啊?那你背一下《大悲咒》給我聽聽。」他不會背。如果真遇到會背的,就說:「你把《心經》講給我聽聽。」南海觀世音連《大悲咒》都不會背,連《心經》都不懂,怎麼會是南海觀世音呢?

  還有冒充玉皇大帝、孫悟空的,或者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比如李世民,其實都是神鬼,而且不是很高上的神鬼,屬於小神小鬼、邪神邪鬼。玉皇大帝能幹這種下作的事嗎?這是很下賤的事。貪圖兩根香、一塊臘肉,貪圖人間的煙火和名聞利養,一看就是窮酸潦倒的小鬼小神,靠欺騙的伎倆騙吃騙喝。正神、天神尚且不屑於做這種下流下作的事,所以更不可能是佛菩薩。佛菩薩已經破除人、我二執,究竟徹悟眾生本具的佛性,不可能展現出這樣的相狀。

  我們眾生覺得不可思議、大神奇的事,比如星球爆炸、世界挪移,以佛菩薩來看都是稀鬆平常的事。大勢至菩薩行時坐時,十方世界震動,無量分身雲集,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我們覺得一棵小草、一粒沙子、一片樹葉很平常,可是在佛菩薩看來是無窮奧妙之事,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裡面可以有無量的剎土。所以,以佛菩薩的神通境界來講,他們證悟了宇宙真理,根本不屑,也不可能作這種表演,這都是我執驕慢特別強的迷惑顛倒眾生所為。

  有人說:「佛菩薩度化眾生不能以這樣的形式嗎?」不可能。佛度化眾生都是以正道化人,點出我們自性本具的功能:或者是讓我們開悟的聖道門;或者是淨土門,把阿彌陀佛兆載永劫修行成就的六字名號給我們,讓我們稱念萬德洪名,往生淨土,這才是諸佛菩薩度化眾生的常規。

  通靈都是害人的;佛菩薩大慈大悲,救人都來不及,怎麼會害人呢?通靈為什麼是害人的?這就是昧理招害,不明白道理。從聖道門來講,不明白自性本具之理,對外界好奇,認為靈妙,這不就是昧理嗎?從淨土門來講,不知道彌陀救度之理,這樣就有無窮的過患。所以,凡是通靈的,這些神鬼的境界都不太高,可以講是邪靈為多,邪神邪鬼蠱惑人心,貪圖供養,貪著名利。而且,一旦纏上了就難以擺脫,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講的就是這種事。所以,上人很慈悲地講「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這「六不」就是讓我們老老實實,死盡偷心,一向念佛,不要尋奇覓怪,不要另盼稀奇,要甘於「四平」。

 

七、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實

  第七條是「四平」,就是甘於平凡,甘於平常,甘於平淡,甘於平實。「甘」就是心甘情願,以此為喜悅。

  這「四平」當中,四個都是「平」,從字義來講也都相近,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其中,「平凡」是「總」;「平凡」的表現就是後面三個,叫「別」,就是「平常、平淡、平實」。

  這「四平」總結得特別好,對我們真的是護身鎧甲。前面「六不」是把一些可能引起障礙的緣切斷,這「四平」是讓我們從正面瞭解該怎麼做。

  「平凡」,我們是平常人、凡人,這就是具有機深信,這是對治一般人的自命不凡。一般人就願意追求驚天動地、自命不凡、高人一等,讓他做平凡人,他不願意,人都想出人頭地。所以,「平凡」兩個字就消除了我們的野心。

  「平常」,念佛就平平常常的。就像我們居家過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平平常常的。不可好奇玄巧,裝神弄鬼。不甘於平常的人,總喜歡搞些奇奇妙妙的,覺得跟別人不一樣,如果跟別人一樣,就覺得羞恥。念佛,大家怎麼念我也怎麼念,像老太太一樣念佛就行了,人人都是這樣念佛的,從早到晚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平平常常,沒什麼奇妙、玄妙的。如果聽到有人自誇,說「我念佛這樣那樣」,就知道這個人不甘於平常,很危險。

  「平淡」,一般人不喜歡淡,吃飯都要找點口味。但是,淡才能常。喝水,不能天天喝可樂、雪碧,總之水是淡淡的;吃飯,米飯也是淡淡的。所以,平淡就是不濃妝艷抹,不炫人耳目。

  「平實」,就是實實在在的。「實」是真實、老實、實在,一句一句地念,不偷奸耍滑,不投機取巧。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真實功德,念一句得一句,雖然說是「一句」,其實是無上功德大寶。所以,念佛並沒有什麼訣竅,念佛就是作笨功夫,念佛就要老實,就是一句一句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定心這樣念,散心也這樣念;歡喜這樣念,悲傷也這樣念;人前這樣念,人後也這樣念。

  「平凡」是破除我們的驕慢心,「平常」是破除我們的好奇心,「平淡」是破除我們的懈怠心。一般人不甘於平淡,太平淡了覺得沒味道,就懈怠了,「就念這句佛啊?從早到晚就念這句?我都念好長時間了,還念這一句,我沒畢業嗎?我學點新鮮玩意兒」,這就是不甘平淡,總要追求一些神妙的東西。念一句佛,他覺得淡而無味,覺得沒有力量,就懈怠了。所以,我們甘於平淡就破除懈怠心。

  「平實」是破造作心或虛妄心,破除虛妄造作。自己要搞花樣,另外弄點動靜,不是那樣的。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地念。講到修行,凡人有什麼修行呢?能夠做到這「四平」,就是大修行人。

  我們看一個人,不是看他多會入定、多有神通、多了不起、多有智慧、多有辯才,那些都談不上修行,就看他是不是老老實實念佛。如果能甘於這樣,可以講這個人沒有修行也有點修行。

  修行是「為學日增,為道日減」。本來我們的佛性一切具足,只是我們身上虛假的東西太多了,把虛假的東西拿掉,真實就顯露出來了。可是我們總給自己貼金,總把虛假的東西往自己身上堆砌。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內心空虛,需要靠外表來裝飾,給自己壯膽;如果內心實在,就不需要在外表壯膽了。

  念佛人為什麼能老老實實做到這「四平」?因為內在有這句名號摩尼寶珠,有信心,所以自自然然可以平凡做人,不需要裝神弄鬼,顯示自己是賢聖,或者自己超過別人、不一般,讓別人誇獎,豎大拇指,點讚,這些通通不需要,就是很平淡無奇的。

  可以講,這就是做平凡人,行平常事,持平淡心,得平實果。我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做的事也是平平常常的,心也是很平淡的,這樣得到的結果就是實實在在的。

  果然能夠平凡,就有機深信,就很謙卑;當然也有法深信,如果沒有法深信,我們也做不到機深信。如果沒有彌陀救度,就想作怪,就不甘於平凡,也不敢平凡,也不願意平凡,也不曉得怎麼平凡。阿彌陀佛給我們智慧,給了什麼智慧?讓我們甘於平凡,願意平凡,也曉得怎樣才是平凡,也敢平凡,勇氣有了,智慧也有了。

  平常就能穩當,平平常常才能千穩萬當,尋奇覓怪就容易受騙上當。

  果然平淡,就能持久,淡才能久,肥甘厚膩不能久。生活當中的常識也告訴我們是這樣的,不論是飲食的味道還是人情交往的感情,都是平平淡淡見真常。

  平實就能得實實在在的利益,不會受欺騙,不會唐喪無功。

  所以,這「四平」可以說是四寶。一般人不甘平凡,要打破常規;也不願意平常;平淡,嫌淡而無味,不願意淡;平實,實實在在念佛也做不到,要投機取巧。

  所以,「四平」是從正面來說的,也有對治的功能;「六不」是對治而說的,但是也有正面的功能,因為翻過來就是正面的。

 

 

 

印光大師論魔事(摘自《印光大師文鈔》)

  下面我們學習《印光大師論魔事》。

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

  「勿存」就是不可以存這樣的心,也就是不可期盼見佛見光。

  「見境界」,不僅是見光見花,也包括一切靈異境界。所以,對這句「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上人就把它展開為「六不」。

倘正念佛時,或有忽現佛像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

  我們自己沒有求見境界,但是正念佛的時候,突然出現這個境界了。有人有這種情形,忽然看見佛菩薩的形象顯現了,怎麼辦呢?心存正念,還是一句一句老老實實念下去,平平常常,不覺得稀奇古怪,心仍然很平常,這就是功力。不會見到之後馬上狂喜起來,不會那樣,心裡仍然平淡如常,仍然看作是平常境界,仍然實實在在念佛。不論見到什麼,還是做到「四平」,這就是看家本領。

  如果生了取著,那就不平了,「哎呦,太好了,我歡喜」,就粘著在這裡,覺得神異,這樣就離開了這句名號本身,離開了彌陀本願。還有什麼神異能超過彌陀本願?這才是不可思議之至。十方如來都稱讚彌陀的名號,以此為寶貴。得到摩尼寶珠了不可能羨慕一個易拉罐,那些境界就是被扔到旁邊的易拉罐。

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故亦無甚境界發生。

  「修淨業人」,就是求生淨土的念佛之人。他的目標是什麼?是以往生淨土成佛為目標,不是以見種種境界為目標。所以,這個大根大本、大原則不能放棄,不能搞錯了。不以種種境界為事,心中不這麼求,跟這種境界當然就不發生交接。所以,真正穩當、知見正確、行持踏實的淨業行人,不會有什麼境界發生。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見到境界?

若心中專欲見境界,則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損。

  這就是心不老實,也偏離了初心。念佛了還專門想見境界,一個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就是要炫耀,另外是心中不老實,也不踏實,「光念佛能行嗎?是不是見了境界往生更有把握?」總之,前面分析過了,這裡有很多微細的不老實的念頭。一切都是自心招感,如果心裡不把它當回事,這些境界也不會來;如果心裡專門以此為主要目標,專門想見境界,境界就會像雲一樣,那就多了。

  境界多了,又不能正確判斷。「不善用心」,就是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不知道用「四平」來保護自己,然後取著它,這叫「不善用心」。善於用心,就是很平常地看待,平淡地處置,平實地念佛,還是一句接一句,這叫「善於用心」。不善用心會怎麼樣?會招致損害。

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

  「常有境界」,有人念佛經常看見境界,「我經常聽到阿彌陀佛跟我講話,經常有觀音菩薩來教導我」,經常這樣,一定有問題。什麼問題呢?「當是未曾真實攝心」,這是從行持來講的。如果真實攝心,就是念一句聽一句,心裡穩穩定定的,不動搖,不動盪,不動亂。從根本來講,就是沒有真實歸命,不瞭解彌陀本願救度,不瞭解自己是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

  「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就是浮在表面。或者想被別人誇讚,這就是「場面」,不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持佛名號,不是在根本緊要關頭切切實實念佛。「別人說念佛,我也念;別人有境界,我也要有」,簡單講,就是湊熱鬧,講排場,求好看,滿足一種虛榮心。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聖境界現,及得種種神通。

  念佛也是一種修行。對世間人來講,我們求往生極樂,這是大修行,叫「如實修行」。這種修行是靠他力的,如同乘船,坐在船上,自己沒有步行,船行即是己行,所以說「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念佛的修行是大修行,所謂「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自己沒有什麼修行,就念這句名號還講什麼修行呢?沒有修行就是大修行,為什麼?仰靠阿彌陀佛。善導大師說「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沒有修行的人歸命阿彌陀佛了,「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這就是大修行。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躁」是急躁,「妄」是妄想,非分所求叫「躁妄」,急切所求叫「躁妄」。為什麼會有躁妄心呢?沒有得到才會有躁妄心。如果我們真實歸命阿彌陀佛,「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內心全部充滿了,「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自然安心定意生極樂,當然就不會有躁妄心了。

  有躁妄心,一個是沒得到,再就是沉不住氣,想通過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突然拿到。就像發財一樣,不是通過勤勞致富,不是慢慢積累,修福報,積功德,就想一晚上發財,這樣的話,沒發財還好,真發財就離坐牢不遠了。

  以聖道修行來說,如果穩重踏實行去,等自己煩惑斷盡,自然能感得聖境現前,有躁妄心也是不可以的。就像體育比賽,踢足球想拿冠軍,就要靠平常的訓練,平時不踏踏實實訓練,上場就想得冠軍,有躁妄心,那就要跟對方球員打架,那不可能。「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所以不能有躁妄心,要踏踏實實用功。

  以淨土門來說,就是要具足機法深信,才不會妄求,也才會心滿意足稱念名號。

  這句也是說,我們念佛之人不要求見佛見光,得種種神通感應、靈異之事,這些通通要抹殺。凡是抱有這樣的心,都是小心小量,小伎倆、小算盤、小九九。念佛之人發了大菩提心,是求往生極樂成佛的,這些通通不在話下,這叫作大氣、大心大量。這樣就不會被別人隨便收買了。別人賄賂你,「我給你點小神通、小境界」,一般人馬上就被他收買了。

  念佛人為什麼大氣?除了六字名號能把我們買去,別的東西來買我們,我們還不願意呢,還買不到呢。所以,我們是歸命,「言『南無』者,即是歸命」,六字名號一命換一命,要買我們得用六字名號。

  不要說小鬼小神的邪靈邪通,就算是百千三昧,我們也不看重,因為阿彌陀佛出高價了。就像在拍賣市場上,有人都喊到五億了,突然有人喊五百塊,你就賣掉了,這不是傻嗎?我們在十方諸佛面前拍賣,阿彌陀佛舉牌了,舉了六字名號,這是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無量光壽、無量神通功德的名號,來買我們小凡夫這條賤命,阿彌陀佛舉牌了,「砰」的一聲,拍賣槌就敲下去了。

  我們的命是很貴的,在美國叫「黑命貴」,我們叫「凡命貴」,不隨便給別人,別人說「我出五百塊」,我們不賣。什麼見聖境界,見種種神通,這些我們通通不羨慕,不會隨便把自己賣掉。

平常專欲得見聖境,不知聖境之得,須到業盡情空地位。否則勿道所得者皆屬魔境,即是聖境亦無所益,或有大損。

  聖境界不容易得到,什麼時候才能得到?業盡情空。業障鏟除乾淨了,情執與邪見蕩空了,沒有了,這時候自然得證聖果,聖境現前。

  這談何容易?我們一身業障,妄攀聖境,要出故障的,所以決定見不到,見到的都是魔境界。就算在某種因緣下見到聖境,也得不到利益,反而有大損失。因為你不認識,心態不正,心一邪,一切境都邪了。就像人的眼睛有問題,看什麼都有花點,因為眼睛花了,不是外面的世界花了,所以看什麼不都是花的嗎?

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實多半是魔境。即令是聖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著,便致誤事。

不是得少為足,便是著魔發狂。故經云:「不作聖心(謂己已證),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著魔發狂。」

  「近人」是指近代的人。古人沒有這種事嗎?也有,但是相對少一些。因為古人心地比較樸實,那時候的環境因緣比較清淨,與「道」比較近。近代的人更虛華,現代的人更是這樣了。所以,上人提出這「六不」,對我們真的是頂門針。

  近人多是這種情形,稍微一用功就有境界,好像自己是大根機的人了,得證了,見到什麼了,其實這些境界大多是魔境,不是聖境。

  就算在某種因緣下見到的是聖境,也要怎樣呢?心地要明,理路要清。所謂聖境,就是在修行的路上有重重顯現,這時心要清楚,心地要明白,知道到哪個程度了。就像修禪,知道自己禪定到了哪個層次。《楞嚴經》裡講,有五十種陰魔,修到哪個程度會顯現什麼境界,所以心地要明。

  心地要明,這是自己的證悟;理路要清,是對佛法的路數非常清晰,是佛經當中給我們的指導:這兩點都是必須的。

  一般人的心地是一片黑,對理路又不清楚,就很容易取著,所謂認賊作父、認假為真、認虛為實、認魔為佛。

  「不是得少為足,便是著魔發狂」,哪有幾個人見到境界不取著?一生取著就誤事了。小誤是得少為足,不能往前進步,這還是小失誤;大誤就是著魔發狂。

  「故經云:『不作聖心(謂己已證)』,「經」是指《楞嚴經》。就是心裡不認為自己得證聖果了,不會說「我成聖人了,你看我的修行功夫多深,多了不起!我都已經得神通了,我見到什麼了。你出家這麼多年了,你不行」。即使見了種種境界,心裡也淡然處之,知道「我還是個凡夫,這並沒什麼了不起,仍然是空花幻影一般」。如果這樣的話,這些境界就是墊腳石,能讓你更進一步,有善的助緣。所以這裡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這樣才能說它是好的,能幫助你修道成功,往上進步。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如果認為自己得證聖果了,有神通道力了,恰恰相反,這時候就被無窮無盡的邪知邪見所中,中箭落馬,乃至著魔發狂。

  下面舉了幾個例子: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

  明朝有一個人叫虞淳熙,他在天目山高峰閉死關,就是靜修,死也不出來,到死為期,在那裡清淨修行。

久之,遂有先知,能預道天之陰晴、人之禍福。

  閉關久了,心靜久了,而且他也有這樣的根機,所以他就有一種先知先覺的能力,能預知陰天下雨或天氣晴朗。那時候沒有天氣預報,幾天以後的天氣情況他都知道了,人的禍福他也清楚。

彼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聞之,寄書力斥,謂彼入於魔(意為繩套),後遂不知矣。

  這是他的福報,遇到了善知識。他的歸依師是蓮池大師,蓮池大師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寫了一封信寄給他,全力地破斥、呵斥他,說「你要入魔了」。被大師一呵斥,他才驚醒過來,病就好了,從此以後就見不到這些境界了。

  古人有這種根器。我們現在的人,自己見了境界以後,也沒有人指出來。如果徒弟見了境界,師父就說「哎呀,了不起,我印證你開悟了」,師徒兩個都是糊塗蛋。就算有師父來破斥他,徒弟也未必能受教,「師父自己沒見到,我見的都是親眼所見,你還說我呢」。所以,既要求師父能夠識破,也要求弟子能夠受教。知見一端正,被破斥之後,魔境界就消失了,因為魔怕正。所以,蓮池大師的信一到,魔境就退了。

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

  確實如此,學道之人「要識其大」,哪個利益大,以此為根本。如果不知道什麼為大、什麼為小,不知道輕重緩急,可能得了小利益,但一定受大損失。我們念佛人以什麼為大?往生淨土為大,一向專念為大,稱佛名號為大。這樣的大事、這樣的摩尼寶珠丟掉了,忘記了,被小事牽動了心,不是得小失大嗎?

  對我們來講,不要說五種神通、六種神通,一個是我們做不到,根機不堪,再就是六字名號裡都有了,所以那些神通我們也看不中。聽到別人入定、開悟了,就當故事聽一聽,道個喜,「好好好」,就行了。

聞城中有韓某者,神通廣大,能知人宿因,又能令病人立即痊癒。倘一去親近,必隨彼魔力所誘,以致失正知見,增邪知見,反以一生能了之資用,輪轉於長劫,無有出期也。

以此魔子,初則妄充悟道,人未歸附。近則妄充得道,故得遠近爭赴。且自謂:「我所說法,令人易於得道。」故一境若狂,咸相崇奉。妄充得道,須有事實,人方肯信,故肆無忌憚,隨口亂說。常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淨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間及三惡道……」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婦靡然從風,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為實屬得道,而歸依信奉者日見其多。縱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說入人深故,了不見信。

  這種情形今天也不少。這裡舉了一個姓韓的人,他說自己神通廣大,一般人就被吸引了,因為他能知道你的過去、未來,他看病能讓你馬上就好。剛開始他還謙虛一點,說「我悟道了」,這樣來的人還不多;後來乾脆就說大一點,「我得道了」。得道要有證據,他就胡亂說,來了一個人,他就說「你前世是誰家的媳婦……」,前世誰能考證啊?所以他就亂說。「某某人,我已經把他超度生天了;某某人,你家的什麼人還在地獄裡呢」,就說些空口無憑的話,但是他膽子大,嘴巴大,他敢說,別人也不知道。所以,愚夫愚婦之類的就被他騙得團團轉,跟在他後面,蜂從相隨。

  按說讀書明理的人能夠辨別吧,但是在佛法方面,還真不是你讀書讀得多,你是教授、博士就能明辨的,主要還是靠過去的善根。

  像中國的某某功,騙了多少人?他不就是嘴巴大、敢亂說嗎?他說「我超過釋迦牟尼佛幾萬倍,我都成佛了,自己都有世界了」,所以練那個功的人可不少,連一些大學教授、高級幹部、政府官員都去學。懂得的人說他是虛假的,但是他的勢力很大,邪說深入人心了,怎麼破都難以破掉。

南昌一舉人之門人,在省城扶乩看病,很靈。巡撫之母有病,醫藥不效,因請令看。開一方,藥服後,人即死矣。急令醫看方,則內有反藥,因拿其人來問。其人言:「此吾師某教我者。」巡撫因令其師抵償,謂汝誣世害人,遂殺其師。

  這應該是清朝的事,也是通靈。「扶乩」就是通靈,看病很靈。但最後還是出問題了,不光他自己出問題,還連累他的師父也一起被殺了。

  所以,大家要謹慎,念佛只貴老老實實念,要「六不四平」。

 

總 結

  再來總結一下:

  1. 不可自期臨終瑞相;
  2. 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3. 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4. 不可期盼見佛見光;
  5. 不可期盼靈異境界;
  6. 通靈屬神鬼境界,物以類聚,牽引輪迴,故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7. 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實。

  以後,我們所有念佛人都以此為標準,要「六不」,要「四平」。我們念佛,如果能夠甘於這「四平」,就會漸入佳境,保證有好結果。

  好,南無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