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真宗的區別
淨宗法師
問:淨土的本願法門和日本真宗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果問「現在所弘揚的善導大師思想和日本真宗有什麼區別」,倒是可以回答。因為「淨土本願法門」這個概念怎麼定義呢?我們還是以「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來說吧。
日本淨土法門發展脈絡
淨土法門在日本的發展有一個脈絡,從善導大師到法然上人再到下面的分支,我們把這個關係稍微梳理一下,對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與真宗的區別就比較清楚了。
善導大師是站在總體的立場上,站在四十八願的立場上。在四十八願當中,突出第十八願,所以他說「四十八願一一願言」「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善導大師的著作比較廣泛,有《觀經疏》《觀念法門》《法事讚》《般舟讚》《往生禮讚》,其實是配對五種正行的,尤其是四本書,配對四種正行:《法事讚》──讀誦正行,《觀念法門》──觀察正行,《往生禮讚》──禮拜正行,《般舟讚》──讚歎供養正行。《觀經疏》是教理的闡述,屬於教義分(其他四本是行儀分),重點說明稱名正定業,五部著作是以這部作為主幹的;而正定業是依第十八願建立的。所以,善導大師的思想非常開闊、廣大。善導大師是這麼一位祖師。
到日本以後,法然上人是把善導大師的思想作了提煉。因為淨土法門這麼廣大,一般人沒有心量接受,也找不到主幹,所以法然上人就寫了《選擇本願念佛集》,列了十六章,這十六章都是突出選擇本願念佛,是突出本願稱名的。
所以我們就知道,善導大師廣泛、磅礴──四十八願;然後到法然上人,簡單、突出主題,選擇本願──第十八願。
法然上人下面,又進一步細化,有很多流派。我們簡單講三個流派:一個是真宗,一個是時宗,一個就是西山淨土宗。
真宗又以第十八願當中的「至心信樂,願生我國」,以三心為根本,落在「信心」這方面來展開。當然它不可能反對「乃至十念」的行法,雖然有信有願有行,它是以信作為立宗之本。就是說,在十八願當中,它又強調某一方面,也就是「信」這一方面。這樣不就更加細緻了嗎?很顯然,善導大師是一棵大樹,法人上人是一個主幹,到後來又分出細枝。所以,真宗是「至心信樂」這個立場上。
時宗的一遍上人,他是以「乃至十念」來立宗的。無論如何,有信無信,信深信淺,都歸到「一向專念」。他總是叫人念佛,「你就歸到名號,其他一切凡夫之心都是虛妄」,善惡皆迷,唯有「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也是非常乾脆的,把「乃至十念」發揮到極致。
這樣來看,真宗也好,時宗也好,都有發揮極致的地方。發揮到極致,既是長處,也是不足。長處是因為發揮到極致,不足也是因為在一個極處的地方,沒有像法然上人那樣完整地顯現。
西山淨土宗是強調「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謂機法一體。它的教理,意義也非常好,非常深入,機法一體的思想非常透徹。
真宗、時宗、西山淨土宗,包括正西等等,其實是在淨土宗這棵大樹上,做了一個子系統加以展開。這樣,我們知道了它們的位置,就會有一個通盤的考慮:有助於扶持教理的,可以吸收;枝杈過多的,就避而不談。
簡單地否定是不嚴肅的,也說明眼界太狹窄,根本就沒看懂。有的人只知道真宗,其實日本的淨土宗,大的系派是非常發達的。近一兩百年間,真宗勢力比較大,信徒比較多。歷史上像時宗、西山淨土,像鎮西,都很強盛。
瞭解這番因緣之後,再回頭來說區別在哪裡。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真宗區別
真宗有八個字,「信心正因,稱名報恩」。在信心和稱名的關係上,說:你只要信了,完全歸命阿彌陀佛,因就具足了,往生就定了;為什麼念佛呢?念佛是報佛恩的。
我們不這樣說,我們說「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我們的落腳點,就落在「本願稱名」上,就行立信,以行攝信。前面講信講願,是要歸在一向稱名當中,這樣不落空。不論信深信淺,都歸在一向專念。所以善導大師最後的結論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它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它的高度和歸趣,和善導大師本身所要表明的義趣是完全一致的,沒有偏離。
信心在本門也很重要,講在哪裡呢?就講在「三心」的地方。深心屬於「散善門」的內容,雖說定善散善,雖說兩種深信,最後都要歸在一向專念。在修行的立場上,我們知道,前面的信願都是前方便,到最後一向專念的時候,就不再把信願放在嘴上,而是信願行三都攝在這句名號當中。你說我念這句「阿彌陀佛」沒有信沒有願嗎?就不再說了。講信講願還是初期的,到最後信願都不提了。
打個比喻叫「依解起行,行起解絕」,「解」就是信願,「行」就是一向專念;一旦專修念佛了,信願自然融在其中。就像跟人打交道,初次打交道,「我很相信你」,講這句話的時候,彼此之間還不是很默契的;如果是老朋友,甚至刎頸之交,就不講這些了。所以,如果真正體會到機法一體,念佛和阿彌陀佛一體,就不要再談信談願了,那都是過渡階段,早就過了,已經成為一體了,還談什麼信願?一向念佛就可以了。
當然,這也是對機說法,也不要講得太玄太高,否則會脫離法門的方向和利益。
歸到稱名這個地方,即使你懂的不多,也能「不虛入品之功」。如果以信心為正因,少數人能正確理解,也沒有問題,他也會稱名的,念念稱名,「常懷慚愧,仰謝佛恩」;只怕有的人會概念化,而且主觀的東西比較多。不像稱名,稱名就是事相,事就把理含在裡面,不可能跳出去的。但是單講信心就可能會損減稱名,有人會說「我信了就可以了」,最後可能會落空。
當然,講稱名也可能有不足,比如,有的人會執著於自力。所以,我們所講的稱名,是「本願稱名」,是仰憑彌陀本願力的,這就不至於落入哪一方面。
總之,善導大師的思想完整、開闊、穩健;雖然非常高,但也能高能低,攝受一切根機的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