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住卑下觀,莫發憍慢心
「專住卑下觀,莫發憍慢心」,這就是所謂下心下意,經中說「下心含笑」,把自己的心放得很低,不是放得很高。但是這個我們不容易做到,尤其作為出家師父,尤其是大德長老,在臺上說法的,受大眾恭敬頂禮膜拜的,難免會好為人師,把自己擺在高高的位置,心不往下放,這往往會起麻煩。如果我們的心放得很卑下,就感到很安穩,很自在,很清涼,很灑脫。
把心放在高位,往往會引發無名煩惱。像古代的僕人,古代講究門第,等級森嚴,僕人在主人家裡幹活兒,因為他把自己的心放得很低下,「我就是做僕人的,就是聽主人差遣的,我拿一點生活費」,所以不管主人怎麼呵斥他,他都可以接受,都會很恭順地垂手聽命。
如果反過來,有一天突然倒過來了,在下位的僕人對著主人吼叫起來,你想主人是什麼心態?一定是暴跳如雷,「啊?不得了,翻天了,你敢對我這樣?」這都是因為他的位置放在那裡,他把自己放在高位,就覺得別人冒犯了他。
所以,如果能把心放下來,把自己放在最低位,受到別人呵斥,就說「我是做僕人的,他是主人,他呵斥我是應該的」,心裡就感覺無有障礙。
像我們,如果把自己擺在師父這個位置上,徒弟說了什麼話,心裡就很難過;如果不把自己放在這個位置上,說「我是給他做徒弟的,他這樣對待我都是應該的」。
且不說把心放得很卑下,能放平就不錯了。在家庭關係當中,父親跟兒子,父親一直是在上面威風凜凜的,突然有一天,「這小子怎麼對我這麼說話?」他就不能接受了。如果能平等尊重,甚至能下心下意,心就很調柔。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因為我們都很驕慢,都很自我。
希望我們所有人,從我開始,每個人都能住卑下觀,知道自己是下下品的眾生,毫無資格教訓他人,毫無資格發脾氣。發脾氣一般都是要有資本的,如果沒有資本,亂發脾氣,那就是愚蠢。我們既然不想做愚蠢的人,就要少發脾氣。想沒有脾氣,就要把自己放在最底下,做僕人,就是下品下生。
一些老太太沒有文化,也沒有高遠的想法,她們就把自己的身分放得非常低,對誰都很和善,無形當中就賺到了。
做官的都有官威,做員警的看別人都像犯人,這都是職業病。在講臺上,在師父的位子上待久了,難免也有師威,其實如果別人不買你的賬,你一分錢都不值,到後來自討沒趣,還不如自己心裡放明白點。
摘自《念佛金言錄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