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弘願寺記

  1. 寫弘願寺
  2. 弘願寺〈讚佛偈〉說明
  3. 來迎殿本尊阿彌陀佛簡介
  4. 來迎殿「殿名、本尊、化佛、聖眾」釋義
  5. 弘願寺「寺名、匾額、楹聯」釋義
  6. 弘願寺奠基法會致辭
  7. 弘願寺緣起

貳、淨土宗義

  1. 佛名為體
  2. 六根通說救度法
  3. 《大經》五文舉要
  4. 淨土宗十五祖界說
  5. 宗的邏輯
  6. 靠我即死,靠佛即活——淨土宗「機法二種深信」釋
  7. 淨土宗義概說
  8. 中國淨土宗第一人 ——略論曇鸞大師對淨土宗的貢獻
  9. 略論末法淨土與諸宗的關係
  10. 王本願五喻 --第十八願與四十八願的關係
  11. 「乃至一念即得無上大利功德」 與 「念念稱名、奉行戒善」之關係
  12. 《觀經》三行門
  13. 《觀經》法門概要
  14. 論「胎生」與「化生」 ——兼答蓮友問
  15. 關於報土、九品、胎生
  16. 〈淨土宗之特色〉導讀
  17. 《善導大師語錄》導讀
  18. 什麼是清淨心
  19. 彌陀本願初探
  20. 淨土八高僧簡介
  21. 略解集
  22. 「第十八願」引釋指要
  23. 淨土宗教章釋(一)
  24. 略論淨土之開宗

參、專文

  1. 淨宗法師出家前的證境
  2. 淨宗法師出家的意志
  3. 母親的懿德與果報
  4. 人生的重心
  5. 凡夫出離之佛
  6. 彌陀名號超諸佛
  7. 實相為體與名號為體
  8. 信心即清淨心
  9. 《念佛人六不四平》講記
  10. 極樂航班 免費送票
  11. 〈一枚起請文〉釋
  12. 我們念佛的時候佛知道嗎?
  13. 如何從佛法來看待和應對當下疫情
  14. 念佛人遇事四觀
  15. 勸念佛,哪來時間發脾氣?
  16. 《無量壽經大意》序
  17. 迷信與信迷
  18. 正依經典之意義
  19. 越文「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系列著作」前言
  20. 當代弘揚淨土宗之難與易
  21. 什麼是淨土宗?
  22. 本尊阿彌陀佛安奉文疏
  23. 阿彌陀佛的救度
  2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真宗的區別
  25. 《淨土宗宗旨法語》前言
  26. 念佛人能在蓮友圈裡做生意嗎?
  27. 談佛教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28. 介紹英文版《念佛感應錄》
  29. 五台山續講《往生論註》祈願疏
  30. 中國佛教的危機與希望
  31. 探討當代佛教革新之路
  32. 念佛絕思絕議
  33. 《淨土宗聖教集》前言
  34. 念經 念咒 念佛
  35. 佛心愛語(一)
  36. 第十八願 「乃至十念」辯義
  37. 如何應對道場中的人事煩惱(下)
  38. 如何應對道場中的人事煩惱(上)
  39. 略談中國佛教的「宗」
  40. 示宗圓及諸學子
  41. 做事與念佛
  42. 給人接受
  43. 做己貴人
  44. 佛教靠我
  45. 透視人間佛教
  46. 略談人間佛教
  47. 愛國愛教 導歸蓮池
  48. 《觸光柔軟》前言
  49. 為寺院買菜
  50. 關於念佛感應
  51. 默念與口稱
  52. 為彌陀盡形壽
  53. 念佛媽媽,越老越值錢
  54. 念佛人自律規範
  55. 浴佛節憶釋尊出世本懷
  56. 「慈溪居士林」讚頌辭
  57. 二○○九年秋剃度勸勉
  58. 「淨土宗法脈字號」之意義
  59. 聽聞善導大師思想的幾種反應
  60. 淨土宗要文及背誦方法
  61. 淨宗法義學習的心態與次第
  62. 淨土法門的人間佛教觀
  63. 淨嵩法師的淨土法緣
  64. 回歸善導,德化眾生

肆、短文

  1. 因緣成事
  2. 我的煩惱很寶貴
  3. 「請易」
  4. 效仿韋提希夫人心路歷程
  5. 「傳佛悲化,普勸有緣」之「勸」意
  6. 苦,向佛傾訴;路,歸向淨土
  7. 18歲=48歲=88歲?
  8. 面向彌陀
  9. 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10. 信順佛名號
  11. 易行與難信
  12. 學而知愚
  13. 躺著成佛
  14. 我們都是有情人
  15. 平等與遠近(親疏)
  16. 念佛不垢不淨
  17. 心柔軟了,到哪裡都不會有障礙
  18. 慈悲與救度
  19. 專住卑下觀,莫發憍慢心
  20. 還愚癡生極樂
  21. 歸命彌陀 壽同無量
  22. 管道之外無水電 本願之外無攝取
  23. 什麼是真實之懺悔?
  24. 善護這顆心
  25. 稱名之外 不用我心
  26. 田翁爛醉身如舞,兩個兒童策上船
  27. 荷花嬌欲語
  28. 念念相續 已是臨終
  29. 彌陀備下聘禮 只待我等點頭
  30.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31. 淨土法門第一課——寫檢討書
  32. 念佛不要等明天
  33. 念佛人即是善男子
  34. 凡夫一稱名 諸佛齊讚歎
  35. 孤獨是人的宿命
  36. 念佛不是特權
  37. 淨土門的「開悟」因緣——苦
  38. 怎樣跟佛相應?
  39. 南無就是要歸命
  40. 念佛人是真正的「貴族」
  41. 春日遊 杏花吹滿頭
  42. 流光容易把人拋
  43. 真話與假話
  44. 成與不成
  45. 你本來就是極樂世界的人
  46. 如何斷煩惱?只需一招釜底抽薪
  47. 最好的報恩
  48. 青山不識我姓氏,我亦不識青山名
  49. 春水船如天上坐
  50. 《涅槃經》說了七種人,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51. 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是怎麼照攝我們的?
  52. 唯有君家老松樹,春風來似未曾來
  53. 你真會開玩笑
  54. 滿眼兒孫身外事,閒梳白髮對斜陽
  55. 野渡無人舟自橫
  56. 蜻蜓倒掛蜂兒窘,催喚山童為解圍
  57. 今宵不忍圓
  58. 學會退
  59. 山澗清且淺
  60. 只要佛號念到底,道理不懂沒關係
  61.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62.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63. 和無不善
  64. 話數與氣數
  65. 閻王與我的旅程
  66. 耳順
  67. 彌陀賜我出其不意的欣喜
  68. 慎言
  69. 事事經心皆偉大
  70. 一葉知秋
  71. 佛號免死牌 一生永不摘
  72. 泰國少年足球隊獲救的背後
  73. 事實與解釋
  74. 點點滴滴都是業 心心念念生淨土
  75. 「楷定古今」的善導大師,到底楷定的是哪些人?
  76. 恨最傷心
  77. 你真的沒時間念佛嗎?
  78. 念一句阿彌陀佛,等於念一遍《大藏經》
  79. 沒人關心對錯
  80. 多餘的擔心
  81. 往生的訣竅
  82. 慢,才是好心情
  83. 略談佛教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84. 活得好與死得好
  85. 我們為什麼會念阿彌陀佛
  86. 「業風」一吹,你我降世
  87. 無條件的愛 在呼喚你
  88. 名號氣血
  89. 請可憐可憐那柔嫩的心
  90. 你還在糾結「信願行」嗎?
  91. 什麼是阿彌陀佛的安排
  92. 做一個無公害的人
  93. 信佛沒有理由
  94. 想到.說到.做到
  95. 老司機是阿彌陀佛
  96. 泥碗也能盛甘泉
  97. 從娑婆世界到達極樂世界的橋
  98. 糖衣妙藥傻傻分不清楚
  99. 十字架的阿彌陀佛
  100. 來自極樂世界的家書 你讀懂了嗎
  101. 說信心
  102. 收音機
  103. 修行與選票
  104. 「專復專」即「一心不亂」
  105. 微笑,永不失業
  106. 凡夫虛假 彌陀真實
  107. 淨土宗行人怎樣安心
  108. 說算命
  109. 莫理妄念草,但守名號蓮
  110. 臨終念的一句佛才管用?那你就錯了!
  111. 首富
  112. 阿彌陀佛的手機
  113. 當愛走過
  114. 愛的短語
  115. 愛的道路是悠閒的
  116. 用愛的眼睛看世界
  117. 愛的特性
  118. 有愛便有一切
  119. 愛是真正的領導力
  120. 以不變應萬變
  121. 私底下發牢騷可以嗎?
  122. 既不辛苦也不忙
  123. 我們都是有情人
  124. 如何看待專求往生與現世利益?
  125. 雪地潛逃
  126. 讀慧淨法師〈為新戒弟子開示〉有感
  127. 阿彌陀佛畫了一個大大的圓
  128. 念佛人切勿「自局其分」
  129. 念佛圓超萬法
  130. 大海與微滴
  131. 都是阿彌陀佛
  132. 何等眾生應願生?
  133. 凡夫五筆
  134. 為何唯標念佛,不標持戒
  135. 善導大師判要門與弘願
  136. 道綽大師之聖淨比較
  137. 逃避
  138. 給病重老居士的一封信
  139. 狡猾的「我」
  140. 望佛本願
  141. 往生全靠佛力
  142. 「阿彌陀佛饒了我」的故事
  143. 淨土法門易行五喻
  144. 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
  145. 三對照
  146. 「自然之所牽」之義
  147. 念佛與感覺
  148. 捨己歸佛
  149. 心的活眼
  150. 話緣
  151. 談心
  152. 放下
  153. 說苦
  154. 說 謙
  155. 家中有愛
  156. 凡事無礙
  157. 松子與松仁
  158. 不計較
  159. 念佛四兩拔千斤
  160. 吃瓜與聽法
  161. 講 法
  162. 不生氣
  163. 耐 煩
  164. 寄語佛能、佛量
  165. 待人宜寬
  166. 心靈病毒
  167. 心的對接
  168. 知了的邏輯
  169. 鏡 子
  170. 慈悲由近及遠
  171. 贈佛月
  172. 唯愛能補心
  173. 心是總駕駛
  174. 建寺與修行
  175. 飛機與汽車
  176. 不可比
  177. 最可惜
  178. 因果在心
  179. 一切事當做不當做之標準
  180. 善惡無性
  181. 心能轉人
  182. 欲開口 先問心
  183. 是對是錯
  184. 土地與心地
  185. 最 後
  186. 修行人當如樹
  187. 一葉之舟
  188. 瘋話成真
  189. 心的運載
  190. 飛機上念佛
  191. 導 航
  192. 迷 航
  193. 忍辱波羅蜜
  194. 利 害
  195. 慈悲走遍天下
  196. 多些慈悲 少些道理
  197. 出家須發三心
  198. 三種父母三種孝
  199. 天地有三子
  200. 一俊遮百醜
  201. 花 樹 人
  202. 阿彌陀佛與吝嗇鬼
  203. 念佛不垢不淨
  204. 念佛人是蓮花
  205. 蓮花一樣的朋友
  206. 道場以無事為興隆
  207. 念佛道場的人際關係
  208. 大和尚與小和尚
  209. 歸去來
  210. 人生快樂度
  211. 最累者虛名
  212. 不敢入俗
  213. 自題
  214. 居山雜記之二
  215. 佛法與感情
  216. 大殿裏可以照相嗎
  217. 看病四法
  218. 人的尺與佛的尺  
  219. 得金失金喻
  220. 念佛往生——佛與我的分工
  221. 「念佛往生」的不同解讀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文章
top

文章

淨土宗義概說

壹、宗的定義與特性


        要瞭解淨土宗,就要先瞭解什麼是「宗」,它的定義是什麼,它的特性是什麼,要素有哪些,等等。

 

        對「宗」有了正確瞭解之後,調子就定下來了;有了調子,就可以拿來作為尺子,一比量──善導大師的思想符合這個定義、這些特點,才是淨土宗。調子定下來了,就不會偏,解題就是起這個作用。比如,要瞭解蘋果,就要瞭解它的內涵、外延,要瞭解它和水果的關係,就先要說明什麼是水果,然後再說蘋果,兩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

 

一、宗的定義

宗,為尊、崇、主之義,引申有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亦即:在佛說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並以此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即稱為「宗」,也稱「宗派」。

 

      「宗,為尊、崇、主之義」,這是窺基大師在《大乘法苑義林章》中解釋的。窺基大師用「尊」「崇」「主」三個字說明「宗」字,這是字義,是從漢字學角度來說明它的意思。

 

    「引申有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尊、崇、主就是這個意思:尊是獨尊的;主是唯一的,也是最勝的,主能統攝臣屬。

 

       宗有這幾項涵義,據此,後面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定義。

 

    「在佛說一切法門中」這一句,是說明建立宗派的範圍:不是說淨土宗就只講淨土法門,而是以整個一代佛教作為立宗的基盤。「在佛說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淨土宗就獨尊念佛為主,禪宗獨尊明心見性為主。

 

    「並以此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即稱為『宗』,也稱『宗派』」。首先,宗其實是一個教義的體系,它的基盤是一代佛教;其次,一代佛教裡有一個主的法門,淨土宗就以念佛為主;第三,主的法門必須對所有法門有統攝關係。這樣,一個宗派就建立起來了,它有體系性,非常科學。

 

二、宗的特性
  由此可知,宗有這樣幾重特性:

一、獨尊性──獨尊某一法門為主,唯一而無二,不可能有與之並列、平等的法門存在。

二、統攝性──以此獨尊無二的法門,統攝其餘一切法門。

三、體系性──一宗之內,所有法門,依其相狀、地位、價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完整而嚴密的體系。

第一,獨尊性。獨尊某一法門為主,唯一無二,沒有與之並列、平等的法門存在。在宗派之內,一定有主的法門,這是獨一無二的,最高峰的,沒有和它平等的法門存在。

 

       大家聽了會覺得很奇怪:「都說法法平等,你講的怎麼不一樣?」這是兩個概念,沒有宗的時候才這樣講。有宗了就不一樣,一定有獨尊性,不然不成為宗。每一個宗都一樣,禪有禪獨尊的,法華、華嚴等都有獨尊的,淨土獨尊念佛。

 

第二,統攝性。依此獨尊無二的法門,統攝其餘一切法門。

第三,體系性。在一宗之內,所有的法門,依其相狀、地位、價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完整而嚴密的體系。

 

       什麼叫相狀呢?就是大乘、小乘,頓法、漸法等等。所有法門,在整個佛法中,各自是站在什麼地位上,它們各自有什麼價值,作用如何,每一個都按照它的位置而安立,這樣形成完整而嚴密的體系:這就是體系性。

 

       以宗的定義和體系性判斷,善導大師這一系思想才夠淨土宗這個資格。

 

       下面的圖表說明宗的三個特性。


     
 

三、立宗要素

宗,為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之後所形成。教理上完整意義之宗派,必須具有宗派名稱、教相判釋、正依經典、法脈相承,簡稱「宗名」「教判」「經典」「相承」,此為一宗成立之要素。

 

       佛教在印度沒有宗,宗是在中國才形成的。

       關於一宗成立之要素,後面「教判」「經典」「相承」三章的內容會詳細地展開。

       下面的圖表說明立宗的四個要素。


       
 

四、略談中國佛教的「宗」

        我們看補充資料:〈略談中國佛教的「宗」〉。這是我寫的一篇文章,登載於淨土宗網站和《淨土宗》簡報2013年3月期,和大家共同學習一下,因為它和第一節的內容很有相關性。

 

        〈略談中國佛教的「宗」〉的內容分成五點:

        第一,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
        第二,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
        第三,宗的定義;
        第四,宗的特性;
        第五,成熟、完整意義的宗。



  (一)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

 

普通人說話、做事、寫文章都要有宗,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佛教修行當然更要有宗──有所宗才有主心骨,才能左右逢源、貫徹始終,不會自亂陣腳、進退失據。

     

  這是宗的重要性。

 

       有宗就是有主旨、目的。任何事都要有宗,比如寫一篇文章,也一定要有宗。修行,有了宗就有了主心骨,就像人有脊樑一樣,遇到任何的言語、評論,你就會左右逢源,不管是左是右,都會在源頭的地方契合,都會歸到源頭。

 

       修學淨土宗,我們以阿彌陀佛本願為主心骨,不管人家怎樣說,我們都不會動亂;同時,不管怎樣千變萬化,都會匯合到阿彌陀佛本願這個源頭上,我們就不會動搖,也會貫徹始終──從初發心修學這個法門,到人生的終點,都貫徹在宗的立場上。這樣就不會自亂陣腳、進退失據。所謂進退失據是指什麼呢?就是沒有宗,沒有宗就會被別人的言語所左右,說東好往東偏,說西好往西偏,沒有方向感。

 

       這是說明宗的重要。這還不是宗派意義的宗,只是一般性地講宗的意思。

 

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最初是經典翻譯,往往譯場同時也是教學的地方,譯出一本便講學一本、流通一本。這時候還很單純,沒有什麼宗不宗的問題。

 

       翻譯一本經,譯師翻譯的時候有講解,有證義。有很多人在一起合作,邊翻譯邊講解,講學譯本就會在市面上流通了。比如,翻譯《阿彌陀經》,在翻譯的時候,鳩摩羅什大師肯定有所解釋,這本經典翻譯出來之後,就會流通到市面上去。那個時候還比較單純,一本一本地翻譯,數量很少,就是翻譯、流通、講學而已,還沒有宗派這個問題。

 

但隨著經典翻譯的累積,情況變得複雜起來:

一是佛教經典法門很多,號稱八萬四千,浩若煙海,一般人不可能都學,要如何選擇。

 

       這麼多經典都是佛講的,那怎麼選擇呢?就要說明自己怎樣選學某部經,選修某個法門。

 

二是諸經典法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要如何分判決擇,理出頭緒。

 

       雖然經典都是佛說的,但裡面差別很大,因為佛是對機說法,要如何分判、抉擇,理出頭緒,也是實際的問題。

 

三是人師教學的不同,同一部經典往往有不同甚至矛盾的解釋,學人又要依何為準。

 

       經典傳出來之後,流通在外,很多人在解釋、演繹、教學,而且各不相同。同樣一部經典,互相之間往往有不同甚至矛盾的解釋,有人這樣解釋,有人那樣解釋,後學的人要以何為準,要怎樣學習呢?比如,這麼多經典,選學哪一部?為什麼學這一部?要怎麼學這一部?《法華經》要怎麼學?《阿彌陀經》要怎麼學?問題很自然地就出現了。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個修行人,必然會在心中反覆地詢問:我要修行哪一個法門?為什麼要修這個法門?怎麼樣修這個法門?又如何看待其他法門?

 

       如果大家踏踏實實修行過,這些問題都曾經存在,我本人學習淨土法門也是這樣。

 

       現在資訊很發達,電腦一打開什麼都有,南傳的、北傳的,藏傳的、漢傳的,小乘的、大乘的,這個宗、那個宗,有這麼多,要選哪一個?怎麼選擇?你會反覆地詢問:「我要修行哪個法門?我為什麼要學這個法門,理由何在?我怎樣去學這個法門?跟著誰學?以什麼為標準?又如何看待其他法門?我學這個法門能放心嗎?能安心嗎?」每個修行人心裡肯定會反覆思考這些問題。還有人會跟你說:「我這個法門比你的更好,你怎麼那麼執著,你也可以學我這個法門嘛。」今人、古人都一樣,像這些問題都存在。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化解,你走不過去。

 

起初這只是個人的事,帶有隨機性;但當這些問題成為普遍性、而普遍覺醒了這種意識時,整個佛教界便萌生了「創宗運動」。終於,經過數百年的努力,到隋唐時期形成中國佛教大乘八宗。這八大宗派,其實是為大眾提供了八套指導修行的理論系統。

 

       每個修行人都在考慮這些問題,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宗」來解決這些問題,不然問題解決不了,就是一團粥。

 

       創宗不是短時間的事情,也不是少數人的事情,是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很多人的努力。因為大家修行都存在這些問題,慢慢地,師資的培養、教義的研修累積到一定程度了,到隋唐時代才順勢開出大乘八宗。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八大宗派為大眾提供了八套指導修行的理論系統。因為每個人都存在這些問題,有智慧的大德祖師就建立一套系統,用這套系統來指導人們修行,不然人會被絆住。

 

       系統是什麼意思呢?就好像導航系統,有美國的GPS、中國的北斗,還有俄羅斯的、歐洲的,好幾套,每一套都有它的長處和特點。八大宗派就是八大系統,指導每個人怎麼去修行,都有規範。如果你不瞭解,會覺得宗派是多此一舉;你瞭解了,就會覺得這是必不可少的。導航系統有幾種,你可以選擇。如果你一家都不選,就在地上跑,用肉眼看,那頂多看五百米。你如果和導航系統銜接上了,整個地球都清晰可見了。有了宗派,八萬四千法門都在系統之內,修行之路該怎麼走就很清晰,所以創宗非常有必要。

 

佛教宗派,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所形成的特有現象,亦是中國佛教之根本特色。

 

       佛教宗派在印度是沒有的。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色,就是宗派佛教,這是在中國環境、因緣的情況下必然有的現象。

 

說到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人們往往關注的是那些開宗立教的大祖師的作用與貢獻,這本無可厚非;但更本質地來看,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絕不止是幾個屈指可數的祖師用其短暫的一生所能完成的,而是綜合了自佛教初入中國直到隋唐,總共六七百年間,所有佛教徒共同探索追求、共同參與其中的成果。它是一項持久而廣泛的群眾運動,借由諸宗開宗祖師們的智慧,而有了畫龍點睛、臨門一腳的功效。

 

       講到開宗立教,肯定要講天臺宗,智者大師是開宗祖師;而淨土宗,善導大師就是開宗祖師。八大宗派開宗的不僅僅是八位祖師,宗派創立是一個浩繁的工程,歷時六七百年,涉及到所有佛教徒。在開宗之前,雖然有很多人在做,但是並沒有把宗派完整地顯現出來。時機因緣一到,祖師出來畫龍點睛,一點──活了,臨門一腳──進了,宗派就創立出來了。佛教宗派的創立是這麼一個過程。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深厚的群眾土壤,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才成為佛教在中國真正紮根繁榮的標誌,從此影響久遠,並昂首闊步地走向世界。

 

       如果沒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怎麼能說宗派佛教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色呢?又怎麼能說它是中國佛教繁榮的標誌呢?又怎麼能說它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成果呢?宗派佛教就是在這六七百年間逐漸推演,逐漸成長,成為中國佛教真正紮根、繁榮的標誌,而且有這樣深厚的基礎,影響久遠;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深受影響。而且地域廣大,從中國昂首闊步地走向世界。印度是佛教的祖國,中國成為佛教的第二故鄉。

 

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佛教史上的大事,有著不可逆轉的必然性。宗派創立,是佛法修行實踐的現實需要,是選擇法門、修行法門、弘揚法門的必然。

 

       宗派佛教是祖師智慧的結晶。只要想修行,在中國這樣的環境中,一定會出現這樣的結局,這是選擇法門、修行法門、弘揚法門必然的結果。在這三個過程中,我們選擇法門要依靠宗派理論的指導,修行法門也要依靠宗派理論的指導,自信教人信、弘揚這個法門,也離不開宗派理論系統的指導,佛教宗派的創立有它的必然性。

 

現在有人不瞭解這些,以為宗派理論很繁瑣,宗派建立沒必要,甚至以門戶之見鄙薄之,可說短視無知;沒有宗,甚至也沒有宗的意識,鬍子眉毛一把抓。

 

       這可以說是短視無知,目光非常短淺;也不瞭解歷史背景,不瞭解佛法生存的必然空間,不瞭解中國佛教一定要這樣走。他對這方面不瞭解,沒有宗的概念,說自己沒有依哪個宗,甚至沒有宗派的意識。他不知道一定要有宗,連這個意識都沒有,那他在修行上根本還沒有起步,就是很模糊的,「都是佛講的嘛」,這叫「鬍子眉毛一把抓」。

 

猶如入大海而棄南針,行暗路而迷北斗,美其名曰「兼修兼弘」「圓融無礙」,恰是佛門自掘其根的衰象。

 

       駕船駛入大海,把指南針丟掉了,大海茫茫,你怎麼辦?這叫「入大海而棄南針」。佛法浩若煙海,你來修行,說不要宗派,八套宗派系統一套都不要,這就是把指南針丟掉了。「行暗路」比喻自己沒有智慧,如同在黑夜裡,修行的路是迷暗的。夜晚本可以靠北斗星指示方向,但是北斗星被遮住了,方向就迷失了。

 

       這是佛門自掘其根的衰象,還自己誇大其詞,看不起祖師,認為祖師「多此一舉,搞門戶之見,創立宗派,還搞得不圓融。應該兼修兼弘」。問他什麼叫「兼修兼弘」,他說:「我又想修聖道門在這個世界成佛,又想修淨土宗到淨土成佛。」這不是矛盾的話嗎?你想修淨土宗,到淨土成佛,就不在這個世界成佛;你想修聖道門,在這個世界成佛,那就不在淨土成佛。想修淨土往生,又不想往生,這怎麼兼修?當然,用意是好的,但方向不夠明確。這樣的「圓融無礙」恰恰有了障礙。

 

       各個宗派的創立反而是圓融無礙。因為宗派的創立是以整個佛法作為基盤的,每一個法門是有安立的,宗派本身是圓融的。宗派有一個為主的法門,並不是把佛教這個系統破壞了,還要比較高低──不是這樣的。

 

       佛教到了今天,佛法衰微的表像之一,就是沒有宗的意識。我們之所以學習善導大師的宗派理論,講學《淨土宗概論》這本著作,就是喚醒大家「宗」的意識。因為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很茫然,所以我們也有楷定古今的必要性,也有立「宗」的必要性。當然,這不是說我們現在要來創宗,善導大師已經創立了淨土宗這個宗派,我們也不是那種根機。這是說,對於宗,它全體的形象、特質,我們要正確地瞭解。這就像在大海上航行有指南針、晚上走路有北斗星。這樣,我們心中就明確,就有方向。特別是弘法布教的人,一定要有宗學理論的素養。

 

  (二)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

 

    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大約有四個方面:

  第一,彼此消長。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三論、唯識、密宗、律宗這幾個宗派比較弱,臺、賢、禪、淨這幾個宗派比較盛,是消長關係。

  第二,互相滲入。在教理、教義方面,有互相滲入、互相影響的關係。

  第三,諸宗歸淨,匯歸淨土。

  第四,淨土宗本身成為「寓宗」。當然,到了這個時代,淨土宗新的因緣出現,祖典回歸了。

 

中國佛教宗派成立之後,一切的弘法修行都依據各宗的規範而進行。

 

  各宗派以各自的宗派理論在弘揚,指導學人修行。在這種情況下,宗派理論在弘法中的巨大成果、顯著功效就展現出來了。離開八大宗派,要弘法幾乎沒有空間,沒有完整的系統理論,個人發表觀點來講經說法,和宗派理論不可匹敵,就像個體戶和大集團公司比較,那沒法比。

 

其中唯識宗、三論宗、密宗不數傳而中止,律則被「清規」所取代,故漢地八大宗派中相對長盛不衰、影響久遠的是天臺、華嚴、禪、淨土四家,簡稱「臺賢禪淨」。其中天臺、華嚴因其理論宏富嚴密,稱「教下」;禪則自標「教外別傳」,稱「宗門」。

 

  戒律是佛法共同的基礎,它傳到中國之後,受地域、歷史、重視程度等方方面面的影響,逐漸被「清規」所取代,就是叢林百丈清規。

 

在長期弘傳的過程中,諸宗教理與行法不可避免地互相涉入,互相影響,但本質上各宗還是保持著本有的特點,這是因為他宗思想融入本宗之前,先經過本宗的解釋,完成了本宗化。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宗派間互有影響,各宗都吸取他宗長處,為我所用;但它吸收進來後,經過自己消化,按照自己的宗派理論,有自己的說法,一定要回歸到自身的宗派理論上,仍然保留了本宗的本質特點,不會改變。

 

由此可以證知,中國佛教各宗派理論的完善圓熟,在相互包容開放的同時,有類似「防火牆」的自我保護功能,同時有強勁的力量消化吸收他宗有益的思想,為我所用。

 

  什麼是相互包容開放呢?因為各宗都有體系性,在這個體系中,除自宗所主法門之外,其他法門各有一個安立系統,這樣就是包容。

 

但其中淨土宗的情形最為特別:一方面諸宗匯歸淨土,淨土法門的影響日益壯大;另一方面,淨土失去本來的創宗理論,無法面對諸宗進行本宗化的改造吸收,以致淨土一法成為「共宗」的同時,也成為「寓宗」,成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宗派」。

 

  為什麼說淨土宗失去了本來的創宗理論?每一個宗派的創立都有它完整的系統理論,淨土宗有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等等。可是這些著作流失了,其他宗派的理論、行法、觀念匯歸淨土,把它們本宗的一些氣息帶進來了;帶進來之後,淨土宗沒有完整的系統理論來消化、吸收它們,沒有改造、吸收的過程。這樣,淨土宗本身的特色就隱沒了,就成為了「共宗」。大家都來匯歸淨土,學天臺的也求生淨土,學華嚴的也求生淨土,修禪的很多人也求生淨土,淨土宗不就成為一個共同的宗派了嗎?宗派都有各自的個性和特點,可是淨土宗成了「共宗」,就沒有特點了。它又成為「寓宗」,就是寄附於天臺、禪等宗派。

 

  淨土宗曾是這麼一個狀況,成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宗派。淨土宗很大,人很多;但是,在骨幹建立方面,從完整宗派的理論意義講,淨土宗處於一種隱沒狀態。這段歷史,大約是從唐末、五代十國,一直到清末、近代、現代,大約一千多年。

 

所謂諸宗匯歸淨土,乃是由於時代的推移,眾生根機難以適應諸宗自力修行的法門,而紛紛轉入念佛求生極樂。

 

  修禪、天臺、華嚴的,都念佛求生西方,這是因時代、根機的不同而產生的結果。

 

一般人不要說按天臺宗「一念三千」的理論修持一心三觀,或按華嚴宗「十無礙」修持法界圓融觀,即使只研讀、理解其宗派理論,也缺乏心力與智慧。

 

  這些宗派的理論建設都比較繁密,好處是廣大精微,有深度;不足的地方是一般人學不明白,讀懂就不容易。這是臺、賢二宗的特點。

 

  「一念三千」,就是在一念心中具攝三千現象,宇宙法界一切都融攝在這一念當中。一心三觀,就是在修行中,當下即空、即假、即中。空觀、假觀、中觀這三觀有次第觀、不次第觀,不次第觀是當下同時具足。這些修行理論、方法都很嚴密,一般人很難修學。

 

  華嚴的「十無礙」思想讀起來確實很過癮,它是讚歎佛功德和廣大無礙的圓融智慧,它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聽起來很好,會讓人內心非常景仰佛陀偉大的智慧,確實會讓人對三寶充滿信心;但是落實下來是很難的,理解起來也要一定的腦力。

 

禪宗則更因法門高峻,直接上上根機,令人無從下手。

 

  禪宗則直接上上根機,令人無從下手,無從措心,對一般根機來講比較困難。

 

故大約從諸宗創立不久,甚至諸宗創立之初,諸宗大德就開始或作疏宣揚、或實際兼修淨土法門了。如著名的天臺宗智者大師,在生有淨土的疏釋,臨終瑞相昭著往生極樂。經此示現,此後天臺一家皆修淨土,而有「臺淨不分家」之說。

 

  天臺和淨土不分家了。怎麼不分家?天臺的人都修淨土,因為他們的祖師智者大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天臺的子孫沒有不求生西方淨土的。淨土宗的人怎麼和天臺也不分家呢?善導大師思想在歷史上曾一度失傳,淨土宗的人幾乎都用天臺宗的教理、教判來解釋淨土教義,所以淨臺也不分家,融到一起了。

 

其他如華嚴、禪、律諸宗大德自行化他,也多求生西方,數不勝數,以致形成諸宗匯歸淨土之風潮。降至明清,已然是淨土一家統領諸家,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成為整個佛教的代表;現代的佛教徒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彌陀淨土法門。

 

  諸宗匯淨是一個歷史過程。八大宗派在唐朝建立,諸宗歸淨的過程,從創宗開始就有端倪,從宋代開始往後越來越明顯。

 

  現代佛教徒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彌陀淨土法門。要是出去問一問「你是什麼宗派?學什麼法門?」多數人可能搞不清楚,要是問急了,會說「我學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寺院的圍牆上都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歷史上,禪宗是很發達的。禪宗是最有中國化特色的宗派,很多寺院都稱什麼什麼禪寺。現在,不管什麼禪寺,一定有念佛堂。

 

然而諸宗匯歸之後的「淨土宗」,也大大削弱了當初善導大師所創立的淨土宗的宗派特點,不論是在理論建構上,還是在修行儀則上,都明顯地依附聖道諸宗進行,掩蓋了淨土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根本特色。

 

  這一段裏的「淨土宗」打了一個引號。為什麼打引號?因為它在淨土宗的骨幹框架方面不具備淨土宗的特點,所以大大削弱了善導大師所創立的淨土宗的宗派特點。「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是淨土宗的根本特色,是骨架。只有善導大師的教法才提出這兩句話、八個字。翻開中國一千多年來有關淨土的教著,都沒有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是善導大師系列著作中才有的。這一千多年來,歷經唐末、宋、元、明、清,淨土的著疏很多,但都沒有這八個字。在理論建構上,都依據天臺和華嚴;在修行儀則方面,畢竟經過善導大師陶化、法潤,也是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可是,對於念阿彌陀佛,解釋方法又不一樣,天臺用「觀」來解釋,禪用「淨」來解釋。所以,在修行儀則方面,淨土宗也受了聖道法門的影響。現在大家常提到「念佛要達到功夫成片,要達到清淨心」,那都不是善導大師的說法,都不是淨土宗的說法。「本願稱名」,沒有要求一定要以清淨心稱名,沒有要求一定要達到某種功夫稱名——那都加了一個首碼;稱名,依阿彌陀佛本願,口稱名號就可以。

 

這是因為大約唐末宋初之際,創立淨土宗之根本教典,如善導大師《觀經疏》、道綽大師《安樂集》、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在中國失傳,以致後人失去依準,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權附他宗。

 

  老祖宗的家業——文獻、根本祖典失傳,以致後人失去了依準,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權附他宗。形勢因緣就是這樣。

 

  任何宗派都一樣,祖典失傳了,一定會沒落。教派要興起,一定要有文獻、祖典,尤其是創宗的根本教典必須要恢復。

 

  天臺宗也經過這樣的過程:經過會昌法難、五代十國的戰亂,天臺智者大師的法華三大部在中國也都失傳了,那個時代的人也都不瞭解,所以講經說法也都不發達;到了宋代,又從韓國請回了法華三大部,到四明知禮大師天臺宗又中興起來。

 

  一個宗派如果沒有教典,法脈傳承中斷了,就一定會沒落。

 

  律宗也是一樣,道宣律師也有三大部,律宗在宋代元照律師時有中興,後來這些也都失傳,失傳了就沒辦法弘揚了。即使像蕅益大師、蓮池大師,在這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和研究,也弘揚律學,但是和道宣律師的南山律相比還是有相當的差距。也是在民國時期,律宗的經典傳回來之後,弘一大師就有看到,而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他對南山律的研究、解釋,和民國之前的比較起來就不一樣,他有新鮮的氣象。這一定和該宗派的教典、儀式相關。不管是自修還是弘化,都要有理論指導。

 

  那淨土宗呢,是因緣吧,在修行儀則方面,總是受諸宗的影響,權附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方便權巧、暫時、過渡、替代性地依附於其他宗門。

 

直到清末民初,由楊仁山居士從日本請回善導大師《觀經疏》、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等等清晰而完整的淨土宗宗派理論,以及由此理論支持的修持方法才漸漸呈現出來。

 

  修行方法、實踐是由一個理論系統支援的。比如淨土宗,善導大師判定正行和雜行,五種正行中又判定正定業和助業,這都有一套理論來支持。為什麼要提倡本願稱名?為什麼這五種是正行?為什麼專修念佛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這個修持方法有它的理論支持。天臺宗也一樣,一心三觀有它的理論系統,有「一念三千」的理論來支持這種修行方法。如果沒有理論系統,修行的法門、儀則、方式、方法就缺乏基礎,修行的功效、力量就很薄弱。

 

  修學淨土宗,如果缺乏善導大師清晰的理論,就要用禪、天臺或華嚴的理論來作旁釋,修持方法也一定是模糊的。我們現在講專修念佛,心裏很清楚,很明瞭,非常清晰,因為有一個非常完整、系統的理論來支援。稱名為什麼稱為正定業?稱名為什麼百分之百往生?「順彼佛願故」,這就很明瞭。「稱名這麼簡單,這麼卑劣根機的人念幾聲佛就能往生,誰相信啊?」如果沒有理論、教著來支持,全世界沒人會相信,你當下信心就破碎了。善導大師為建立稱名必生的信心,在《觀經疏》「三心釋」中說道,即使是阿羅漢、菩薩,乃至十方諸佛,說造業眾生念佛不能往生,都不動搖。這讓我們稱名必生的信心非常堅固。

 

現代交通方便,資訊發達,除了傳統佛教,其他如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人們也都很容易接觸到,「人間佛教」也成為一時之新。藏傳佛教講究傳承清淨,故其宗派特點依然鮮明,這是非常難得的傳統。

 

  對藏傳佛教,我沒怎麼研究、瞭解,不過多多少少接觸過一些,它很講究傳承清淨,修學者都知道他的祖師從哪裡來、是哪一派的。傳承清淨是很好的傳統,使它有一個非常穩定的架構,對歷代的祖師都非常崇仰。怎麼叫傳承清淨呢?就是不染污,它的教法必然純淨不雜地傳授下來,這就有效果。密宗往往說某某人就是文殊菩薩化身,它和漢地不一樣。漢地很少說某某人活著的時候是某某菩薩,漢地的人都很難理解:「這不就是一般人嗎?說他是觀世音菩薩化身,或者某某菩薩化身,他有什麼神通道力?說某某是阿彌陀佛化身,阿彌陀佛化身來了,你就這樣對待他?」漢傳佛教不這樣,都是大德往生後才說他是某某佛或菩薩化身。但是,這一定有教理上的說明,有它的解釋、規範,可以得法的利益,這不虛假。

 

  要怎麼去理解傳承呢?傳承就像竹竿一樣,所謂「竹竿傳承」。比如,我有一根竹竿,推到你身上,我的手是發力點,我的力量通過這根竹竿到你身上後,你身上就有一個受力點。從我這裏到你那裏,這根竹竿就有傳承。你那裏的力量從哪裡來?簡單地看是從竹竿來的;但是,推本求源,力量是從我手上發過去的,通過這根竹竿就傳過去了,這樣一脈相承傳下去,力量就到了你身上。這個傳承的關係,不管傳承過程當中是什麼人,是顯現凡夫形態或其他什麼樣的,只要傳承關係清晰,受力的人就能得到利益。從這個簡單比喻可以看出,傳承很有力量。藏傳佛教講究這一方面,這是很好的傳統。

 

但現代人心粗氣浮,似乎難以適應精密的理論抉擇,而習慣於速食式進食。

 

  現代人生活節奏相對快,心粗氣浮,事情也多,習慣於速食式的進食,似乎難以適應精密的理論抉擇,這是時代特點。在過去農耕時代,大家都慢悠悠的,走路像老牛甩著尾巴搖搖晃晃,心比較靜定一些。現在都市裡,車一輛快過一輛,稍微開慢一點,後面的人就急死了,喇叭直按;還有快速的鐵路,高鐵、動車。

 

故只要有人隨便舉出一部經典,或宣揚某個法門,立即就可以吸引大量的人眾。

 

  大家都希望速食式地解決問題,也不會去選擇,也沒有這樣的基礎,根性、時代就是這樣。現在五花八門的說法很多,就有與之相應的人。現在賣東西,什麼都賣得掉,往那裏一坐,拿一堆土疙瘩放旁邊,就有人來問土疙瘩是怎麼回事,只要有人賣,就有人買。假冒偽劣的東西根本沒有用,也有人去經營。物質上、精神上、信仰上都是這樣,這是知見稠林。

 

  凡夫在這個時代很難遇到正確的法,就看各人的緣分。你能遇到一個正確的法,能遇到讓你得益的善知識,那是你過去的因緣福報;不然很難遇到。

 

人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宗」,也無心尋「宗」。

 

  對於宗學理論意義上的「宗」,一般人不知道,也無心尋宗,也沒有這樣的心思和心情去依完整的宗派理論來建立修行。就是遇到什麼算什麼,網路一打開,看到某個法師覺得比較有緣,就學他的了。

 

可是對於一個嚴肅的修行者來說,必然不肯如此草率盲從。

 

  什麼叫「嚴肅的修行者」?面對這麼多法門,他要有一個完整、嚴密的取捨。在唐朝時代,諸宗大德為什麼要建立宗派?因為他們都是非常嚴肅的修行人,他們總有一個交代,自己也好,弘化勸他人也好,必須有完整、系統的理論作指導。

 

諸宗匯歸淨土,淨土宗必須復其獨立、完整的本來形態,這樣才能使衰靡已久的佛教重豎脊骨:此為當今佛教的時代課題。

 

  這是一句結論的話。

 

  「諸宗匯歸淨土」,為什麼諸宗要匯歸淨土?就是諸宗依照本宗的修持方法,已不能使普通大眾得到法門利益,諸宗力量不夠了,所以要依靠淨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八個宗派就像房子的八根柱子一樣,本來是八根柱子支撐著一所房子,後來七根柱子對淨土宗說:「我們支撐不住了!我們靠你,把你當中柱。」結果淨土宗說:「我也靠不住,我要靠你們!」這間房子就倒掉了!所以,七根柱子要靠淨土,淨土就一定要獨立起來。讓淨土宗豐富、充實、獨立起來,這是挑起重任,這是因為各宗各派都要倚仗淨土法門,這不是標榜自己、打擊人家。

 

  隋唐時代有很多高人,法勢特別興盛,也不存在諸宗匯歸淨土的問題。而現在大家都倚靠淨土,如果淨土宗再不能給大家信心,說「我也不行」,那怎麼行!就像開車一樣,一輛車上坐了四個人,你問司機:「這條路怎麼走啊?」司機說:「對不起,我也不知道。你們看往哪裡走?」車上幾個人都靠司機,司機說「我也不知道」,那整個車上的人不就完了嗎?諸宗匯歸淨土,淨土宗再不獨立,不就散架了嗎?

 

  你說淨土宗要獨立,你想獨立就能獨立嗎?大家在迷失的道路要靠你,你自己手一舉高,但你本來就不知道路,要靠你也靠不住。

 

  這就是歷史因緣,善導大師的著作回歸本土面世,我們一看,兩眼放光,這下靠得住了!這是給整個佛教帶來希望和利益,是當今佛教的時代課題。這樣佛教就有脊樑骨了,出去說話就有力量了。

 

  不管怎麼樣,修行的人對自己本宗的法門,對自己的信仰,如果沒有這種堅實的信念,怎麼去教化人家?你是一個傳法者,高喊:「大家都來學佛吧!學佛很好啊!」

 

  「怎麼好啊?」

  「你自己學就知道了。」

  「你證道了沒有?你開悟沒有?三業煩惱斷盡了沒有?」

  「沒有,我在努力學習。」

  「今生行不行?」

  「佛教修行是長遠的,今生是不行的,來生吧。」

  「來生到什麼時候?多長時間?」

  「發菩提心,要『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這樣發大心的人是很少的,而且來生怎麼保證不退步?來生一定能做人嗎?一定能夠生在有佛法的地區嗎?能夠接續上世的善根嗎?而且生生增進都沒有把握。把佛法修行放在毫無把握的狀態下,作為一個嚴肅的修行者,也是不敢苟同的。

              

  (三)宗的定義

 

法相宗的窺基大師(玄奘大師的弟子)在《大乘法苑義林章》當中解釋:宗,為尊、崇、主之義。尊,至尊至上;崇,特崇特仰;主,統領一切。引申即為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
 

八萬四千法門,有尊、有崇、有主才有宗,否則就沒有宗。

據此,我們可以簡單定義:在佛說的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並以此法門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即稱為「宗」。
 

  (四)宗的特性

 

由宗的定義,可知宗有以下幾重特性: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

1.獨尊性

獨尊某一法門為主,唯一而無二,不可能有與之並列、平等的法門存在。
 

如國無二主,在一宗之內,也不可能有兩個平等、並齊的法門。如禪宗獨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淨土宗獨舉念佛。這樣才能立宗,不然宗就不能成立。
 

  這是從哪個角度說的呢?是說宗門在修行當中一定是唯一的。
 

  「法都平等」,這話一聽就是沒有宗,修行就沒有宗骨,抓不住要點。

但這並不是因為要立宗才有的武斷主張,而是因為經中本有此義,故據而立宗。比如《法華經》說「唯此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天臺據此而立宗。《無量壽經》稱讚阿彌陀佛「我建超世願」「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極尊」,淨土依此而立宗。
 

  《法華經》中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三乘教法是方便,匯三乘歸一乘,天臺據此立宗。如果《法華經》沒有這樣說,能說統攝三乘、建立宗派嗎?所以,依據「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天臺才可以立宗。祖師大德立宗都有他們的教理依據。
 

2.統攝性

以此獨尊無二的法門,統攝其餘一切法門。

這樣就能很好地兼顧佛法的整體。同時,這個宗派才能建立起來。如果在法義上不能高屋建瓴地統攝其他法門,那就無法獨尊無二。
 

  一個宗派,如果不能統攝其他法門,就獨尊不起來。要是國王不能統領全國大眾,怎麼能成為國王?比如,淨土宗念佛稱為正定業,念佛就統攝四個助業:念佛是順彼佛願;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是協助,像四個大臣,協助修行人進入本願稱名。念佛為王,統攝四個助行,五個加起來是正行;正行統攝一切雜行、定散萬善;雜行,以要門來講,又可以覆攝一切聖道門的修行:這樣就有統攝性,也有獨尊性,宗才能建立起來。
 

比如小乘和大乘相比,小乘要獨尊,尊不起來。小乘心量也小,證果也小,怎麼能夠統攝大乘呢?大乘就可以統攝小乘。

大乘裏面又有種種不同:有漸法、頓法,有權法、實法,有偏法、圓法。總是頓法、實法、圓法統攝漸法、權法、偏法。
 

  實,是真實法。權,是方便法。圓,是圓滿的教法。總是以頓速的、真實的、圓滿的教法,來統攝漸次的、方便的和偏而不圓的教法:這是大乘的通則。
 

  關於小乘和大乘,現代的學術界有人從歷史考據的角度,提出了大乘非佛說的觀點,說大乘不是佛講的。這種觀點是有局限性的,因為佛教的境界,是超越世間語言、邏輯和時間序列的。用世間做學問的方法來推測、判斷、考證佛教,當然就會存在局限性。這就好像用英語的發音標準和語法規則來衡量漢語,於起步處即已埋下錯根。
 

  那麼從佛法的角度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其實在佛陀時代,佛陀講法有種種的形式,有的顯說,有的密說,有的人間說,有的天上說,有的龍宮說,說法的地點和方式都是不可思議的。在佛陀時代,雖然大小乘並說,也並存,也有不同的結集者,但是,在佛滅後幾百年間,因為大乘的根機還沒有普遍成熟,所以大乘經典在人間流行得並不廣泛,只是默默地口耳相傳,傳續下來。大約在佛滅後六七百年間,大乘根機成熟了,大乘經典才紛紛應現在世間。後來考據的人會說「你看,這個時候才有大乘經典」,其實不是那個時候才有,是那個時候根機成熟了,就顯現出來了。佛法的顯現、流通就是這樣,什麼時候相應的根機成熟了,相應的經典就展現出來。比如說善導大師的《觀經疏》,難道是今天才造出來的嗎?顯然不是,它原本就有,只是在中國這一千多年來隱沒了,因為眾生的根機、時節因緣沒有成熟,它就傳到日本,直到近代才回到中國。

 

3.體系性

為了達成統攝,必須有系統的安立,以使一代佛教所有法門,依其相狀、地位、價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整然而嚴密的體系。

有了這個體系,才能保證自宗法門處於獨尊的地位,同時維護佛法的整體性,以使佛一代所說法門各各都有其相應的位置。如此,左右逢源,進退自如,建立一家理論,指導行人修學;否則,支離破碎,漏洞百出,宗都建立不起來,如何指導修行。
 

  統攝,不是強制命令說「我來統攝」;要達成統攝性,必須要有教理體系,必須要有系統的安立。比如,建制封王,要有體系才能保證王位是穩定的,才能保證國家整個架構是穩定的、國家運轉是正常的。這樣,一方面保證自宗法門處於獨尊地位,同時維護佛法的整體性。
 

  建立一家理論,指導行人修學、弘法,必然會面對不同法門、不同根機、不同學派,一定會有激盪的。在教理、行持方面,大家互相之間一定會辯難,因為這是修持,真理越辯越明。如果沒有完整的系統理論,怎麼來應對?自己腳都邁不開,你進一步,人家一說又縮回來了。所以,不管是自己修行,還是指導學人修行,都要有完整的理論。否則,沒有完整的體系和架構,就支離破碎,必然漏洞百出。這樣,宗建立不起來,如何能指導學人修行?
 

  (五)成熟、完整意義的宗

 

  怎麼叫「成熟、完整」呢?比較起來就有不成熟、不完整的。
 

宗派的建立,有一個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起初源於個人修學的需要,進而成為指導大眾修學的需要;起初源於對一部或少數幾部經典的研究,進而擴及對佛說一代教法的分判整理。
 

  宗派的建立,一開始不成熟,最後發育成熟。起初源於個人修學的需要:個人要修學,就一定要有個抉擇,一定要有個判斷、理由,一定要對整個法門有自己的看法、理解。「進而成為指導大眾修學的需要」,這就更廣泛了。「起初是源於對一部或少數幾部經典的研究,進而擴及對佛說一代教法的分判、整理」,這就成熟了。
 

1.宗具「三性」
 

成熟、完整意義的宗,必然具有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否則的話,就是不夠成熟。
 

  宗派的創立,經過六七百年的時間,一開始是經典的翻譯、解釋等等,還沒有形成宗;慢慢形成學派,學派還沒有成為宗派。學派就好像個人有塊地盤一樣,宗派是大一統的狀況。比如淨土宗,雖然是突出淨土三部經的,但它的基盤是整個佛教,對整個一代佛教要有個說明,把一代佛教分成聖道門和淨土門,聖道門又是難行道;天臺宗用藏、通、別、圓這四教來判斷一代佛教,然後在其中建立天臺宗,稱它為「純圓獨妙」的殊勝法門:這樣就是一個大一統的狀況。學派不像宗派這樣,學派只管它這一塊,就不夠圓熟、成熟。
 

起初創宗的大德,本於自我修學佛法的特別感悟,進而悲心憫眾,弘揚此法門,所以才要立宗;並非為顯示我能,獨立門戶。
 

  祖師是在這種情況下立宗的。比如善導大師立淨土宗,並非為了顯示他能獨立門戶,而是知道這個法門是佛陀出世本懷,是懷著大悲大智,要弘揚這個法門,救度眾生:是以這個因緣來立宗的。
 

除了佛萬機普育,萬法並開,諸宗大德弘法,皆是各有所主,各化有緣,也就是各有所宗之法門,以攝化與此法門有緣的眾生。
 

  諸宗大德弘法,都是主某一方面的——主天臺、主華嚴或主禪等等,各化和他有緣的眾生;也就是各有所宗的法門,各主一面,以攝化與此法門有緣的眾生。
 

立宗原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為突出我之法門,故有「獨尊性」;為兼顧其餘法門,故有「統攝性」;為使自他一切法門整然有序,故有「體系性」。
 

  「立宗原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這是兩者的關係。建立宗派的目的,不是為了無事找事立個門戶,而是為了悲心憫眾、弘揚一個法門。  

 

  弘法必須要有所宗,一定要有一個宗旨、方向,要有一個主的突破點。宗和弘法,這兩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為了突出所宗的法門,弘法要突出這個法門的優勝。弘法者本身也有這樣的感悟,同時也給別人這樣的信心,所以它才有獨尊性。
 

  同時,為了兼顧其餘法門,要有統攝性。畢竟所有法門都是佛所說的,要兼顧其他法門,就要有統攝性。

 

  為使自他一切法門整然有序,就要有體系性。
 

  這是必然的「三性」的要求。
 

2.宗的排異性
 

系統安立,不容破壞,故有「排異性」,如生命體之排異功能。
 

  「排異性」是什麼意思呢?宗派整個系統安立之後,不可以對它破壞,否則就散架了,就無所謂獨尊,也無從弘法,所以宗有排異性。排異性就像生命體的排異功能。

 

系統安立,要保持它的穩定性。一旦破壞,系統散架,就無所謂獨尊,也無從弘法。
 

  系統安立,要保持它的穩定性,由於弘法的需要,宗派建立的必要性,所以宗有排異性。

 

  比如,天臺宗行人要解釋天臺的理論,在天臺宗範圍之內,就以智者大師為標準,其他對《法華經》的解釋就不予認可。
 

  修學淨土宗的人,對《觀經》《無量壽經》的解釋,對念佛的解釋,就一定依善導大師,對他宗的解釋就要排斥,不用諱言,肯定不認可它,善導大師說那是「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當然不能接受。所以善導大師要「楷定古今」。
 

  排異性是很自然的,每個宗派都有排異性。打個比喻:
 

一個生命體,跟它相應,它就接受;若不相應,它就排異。比如接骨安鋼板,鋼板與原身不同質,身體就會排異。
 

  有人腿碰壞了,接個鋼板,鋼板跟原來的身體不是同質的,不是他本體的東西,身體就會排異,遇到下雨天就會酸疼,這就是排異。
 

成熟、完整意義的宗派,是活的,就像生命體一樣,有它本身的生命和能量流動,自然就有排異功能,不然就不成其為指導學人修行的活宗,而是死物。
 

  淨土宗也好,禪宗也好,建立起一個宗派,它本體是一個生命體,是非常鮮活的一個系統。加入了他宗的觀念之後,它們不是一體的,那麼本體自然就要排異他宗。
 

  排異性顯示一個宗派的圓熟,顯示它是活的;不然就是死的。如果是一個死人,鐵釘釘進去他也沒反應,他沒有排異性。一個宗派如果是圓熟、鮮活的,一定不會允許隨便什麼觀念、信仰加入進來,它有個非常完整的系統來維護自身。這是它的優點和長處。
 

  宗派的特性,除了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這三點,其實排異性也是一個重要的特性。「排異性」這幾個字看起來好像是不包容、排斥異己,會引起誤解,所以需要作一些說明。
 

  一個宗派,毋庸諱言,自然是有它的觀念、理論、規範,不允許和它相反、相左的東西來干擾,自然會有這種排異性,這是不需要避諱的。同時,這也是顯示宗派本身的優勝、長處,不然就不知道痛癢。成熟、完整意義的宗派是活的,像生命體一樣,有它本身的生命和能量流動,自然就有排異功能,不然就不能成為指導學人修行的活的宗派,而是死路。
 

雖說排異,但因為是在對一代佛教已有系統安立的前提下的排異,僅為保證本宗法義純正的施設,所以不會影響佛教整體。
 

  話說回來,雖然說排異,因為各宗派都是佛教,是在一代佛教已經有了系統安立的前提下所謂的排異,它僅僅是為了保證本宗法義的純正而有的施設,所以不會影響到佛教的整體。有必要作這樣的說明。

 

3.各宗相生共榮
 

中國佛教諸宗的建立,很好地起到了突出自我法門、兼顧一切法門的雙向功能,便利眾生各擇有緣法門修行,弘法大業得以有序進行;實為中國祖師之偉大創舉、智慧結晶。
 

  宗派的建立,這兩點一定都要有:既要突出自己的法門,同時還要兼顧其他一切法門。只側重一面,就會傷害佛教整體。如果只突出自己的法門,那會傷害佛教整體;如果沒有原則性,大家都很好,不突出自己的法門,那麼弘法的旗幟都沒有,眾生也無所依從。
 

  宗派建立有很好的作用,「便利眾生各擇有緣法門修行,弘法大業得以有序進行」。有這兩點作用,學人就方便了,整個弘法事業也都會非常有序。
 

突出我宗法門,依止這個法門的有緣眾生就能信心百倍;兼顧其餘法門,就為他宗預留了推展的空間。這樣雖說有八宗,不但不會彼此掣肘,反而目標一致,如分兵合作,協同作戰,佛教整體弘法大業才會有序進行。
 

  各個宗派儘管講各自宗派的長處和優點,儘管講各自的教理、經典依據,這是不相妨害的。有緣的人就能夠選擇自我修行的法門,心無旁騖。同時,各宗派在整個佛教體系裏像分兵合作一樣。
 

縱觀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發展、演變歷史,只有和諧相處、相生共榮,從來沒有教派鬥爭,更不必說流血衝突,充分實證了佛法的空性真理及慈悲精神,反映出佛門祖師的悲智雙融、自利利他。
 

  這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教派紛爭,在教義上是有的,比如說對於學術性、學理性的研討,甚至是激辯。天臺宗就有山家派、山外派,搞了幾十年討論,辯論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哪一個代表智者大師的觀法思想。這都是學理上的爭論,都是必要的,都是可以的。
 

  關於宗派創立的《略談中國佛教的「宗」》這篇文章就學習完了。對這篇文章,大家學起來可能會覺得陌生,因為大家對「宗」的觀念思考得可能比較少;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在學界也是不多的,大家目前對此都比較模糊。我們之所以突出這一點,是因為我們在淨土法門處於風口浪尖,擔負著淨土宗復興的任務,也擔負著把法門突出來、給眾生指明方向的任務。這必然要有一個說法,不管是自修還是化他,都要有比較完整的思路、線索、條理來安排這些,不然就會很零碎。
 

  總之,宗派創立是一個偉大創舉,它是不容易的,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大街上如果車很少,就三五輛,那無所謂,大家隨便開;現在大街上車很多了,那就要有一套交通法規,否則怎麼運行?宗派創立也是如此,經典翻譯得很多,法門很多,有很多人在修行,就一定要有一套規則,來保證自修化他有序化、簡捷化、有效率。這不是件小事情,這是一個偉大創舉。
 

  打個比喻。如果社會是家族式或者部落式的,大家都是老百姓,就可以在一起簡簡單單地居住、生活。但是,如果要成為一個國家,成為一統的局面,就一定要有制度,要有尊卑,要有王、臣等等的安立,這樣才有體系性,才有國家規模。
 

  佛教通過幾百年經典翻譯、研修,到了隋唐時期,一定要有一個安立。不然,法門有很多,都是散的。各個宗派的創宗祖師都不是簡單的人,以他們的智慧和對整個佛法的理解,形成一種判教的系統理論。所以說,安立一個宗派,有它的必然性、邏輯性和大智慧在裏面。(完)

(摘自《淨土宗概論講記》)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