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謙
《韓詩外傳》:《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家,下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尚書》:滿招損,謙受益。
《易經.謙卦》: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謙者,德之柄也。
謙虛者,人皆樂於與他共事。有一分謙虛,必然有一分受益處,不僅事業上能得到他人之助,精神上也能得到與人融洽相處的快樂。
一個人做到一時的謙虛並不難,難在一生謙虛、始終謙虛。只有自我修養良好的謙謙君子,能夠安行於謙道,終身不改:這叫作「君子有終」。
越是精神貧乏的人,越是驕矜浮躁;越是內心充實的人,越是謙遜深沉。
愛因斯坦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謙虛是孜孜探求的人所自然形成的品性。
謙虛的人,居於尊位時,其道德更加光大;處於卑位時,其品行也不可逾越。只有君子能始終保持謙虛。
尊者謙而不傲,現出其胸襟闊大,更令人敬服;位卑者謙而不怨,現出其氣度不凡,更難以企及。位尊而氣不盛,位卑而氣不餒。
只有品行純正的君子,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謙虛如一,終身躬行謙虛之道。
人的常性是易生驕矜之氣的,難歸謙遜之途。對待自己的驕氣,不能放鬆縱容,要像牧牛一樣,拉緊牛鼻子,牛如向邪路上走,立即拽回到正途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