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與難信
對淨土法門,往往有兩種說法,一種就是「易行道」,一種就是「難信法」。《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最後都是釋迦佛感嘆難信:「難中之難,無過此難」、「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
這兩種說法都是對淨土門的說明。比較起來,在判教上,我們用「易行道」,不用「難信法」。說「難信」,首先就有一個「難」字;說「易行」,首先就有一個「易」字:這是它們的區別。
易行道,所謂「易行」,它是一個定義,就是說這個法門是容易的,它的行業就是稱念彌陀名號。「易行」能夠非常簡單明白地說明問題。「易行」是定義,是直明,直接來說明。
而「難信」是一種讚歎和修飾,它主要是讚歎這個法門非常高深,利益非常殊勝,非常容易,不可思議,很難相信;同時它又是個修飾語。
就「易行」和「難信」來講,更側重用「易行」來說明,所以稱為《易行品》。如果稱為《難信品》,大家就覺得太難了,信不了。
「易行」是直接說明,「難信」是從反面顯示。一為正說,一為旁說。「易行」顯示這個法門容易的一面,「難信」顯示這個法門殊勝的一面。所以,這個法門有勝易二德。
祖師大德多數都是從易行入手的,善導大師說「就行立信」,龍樹菩薩在這裡所講的也是捨難取易。
「難信」,有的人就對這一點作了過度的解釋,或者說誇張的解讀:「這個怎麼怎麼難信啊,要信到什麼程度啊,你要有什麼樣的感應啊,你要有什麼樣的體會啊。」這就是無事生事了,本來的易行法,由此障礙重重。這是不善說法。
要知道,「難信」這個修飾語,是為反顯,實則是一種讚歎。
難信難以契入,那就從易行入手。善導大師說「就行立信」,用稱名這種易行,來建立殊勝的信心,很簡單。雖然講「難信之法」,如果能就行立信,這個信就不難。只要你能稱名,「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眾生稱念」就是「就行」,「必得往生」就是「立信」。「言『南無』者,即是歸命;言『阿彌陀佛』即是其行」,六字名號裡也有「就行立信」。所以,我們捨難取易,從「執持稱名號」入手。比如有很多老菩薩,你講那麼多,她不懂的,你說念佛就一定能往生,念佛有種種好處,她就念佛了。這正是「暗合道妙,潛通佛智」,這樣,殊勝的利益自然就包含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