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中國佛教的「宗」
一、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
普通人說話、做事、寫文章都要有宗,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佛教修行當然更要有宗——有所宗才有主心骨,才能左右逢源,貫徹始終;不會自亂陣腳,進退失據。
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最初是經典翻譯,往往譯場同時也是教學的地方,譯出一本,便講學一本,流通一本。這時候還很單純,沒有什麼宗不宗的問題。
但隨著經典翻譯的累積,情況變得複雜起來:
一是佛教經典法門很多,號稱八萬四千,浩若煙海,一般人不可能都學,要如何選擇;
二是諸經典法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要如何分判抉擇,理出頭緒;
三是人師教學的不同,同一部經典往往有不同、甚至矛盾的解釋,學人又要依何為準。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個修行人,必然會在心中反覆地詢問:我要修行哪一個法門?為什麼要修這個法門?怎麼樣修這個法門?又如何看待其他法門?
起初這只是個人的事,帶有隨機性;但當這些問題成為普遍性、而普遍覺醒了這種意識時,整個佛教界便萌生了「創宗運動」。終於經過數百年的努力,到隋唐時期形成中國佛教大乘八宗。這八大宗派,其實是為大眾提供了八套指導修行的理論系統。
佛教宗派,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所形成的特有現象,亦是中國佛教之根本特色。說到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人們往往關注的是那些開宗立教的大祖師的作用與貢獻,這本無可厚非;但更本質地來看,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絕不只是幾個屈指可數的祖師用其短暫的一生所能完成的,而是綜合了自佛教初入中國直到隋唐,總共六七百年間,所有佛教徒共同探索追求、共同參與其中的成果。它是一項持久而廣泛的群眾運動,借由諸宗開宗祖師們的智慧,而有了畫龍點睛、臨門一腳的功效。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豐厚的群眾土壤,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才成為佛教在中國真正扎根繁榮的標誌,從此影響久遠,並昂首闊步地走向世界。
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佛教史上的大事,有著不可逆轉的必然性。宗派創立,是佛法修行實踐的現實需要,是選擇法門、修行法門、弘揚法門的必然。現在有人不瞭解這些,以為宗派理論很繁瑣,宗派建立沒必要,甚至以門戶之見鄙薄之,可說短視無知。沒有「宗」,甚至也沒有宗的意識,鬍子眉毛一把抓,猶如入大海而棄南針,行暗路而迷北斗,美其名曰「兼修兼弘」「圓融無礙」,恰是佛門自掘其根的衰象。
二、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
中國佛教宗派成立之後,一切的弘法修行都依據各宗的規範而進行。其中唯識宗、三論宗、密宗不數傳而中止,律則被「清規」所取代,故八大宗派中相對長盛不衰、影響久遠的是天台、華嚴、禪、淨土四家,簡稱「台賢禪淨」。其中天台、華嚴,因其理論宏富嚴密,稱「教下」;禪則自標「教外別傳」,稱「宗門」。
在長期弘傳的過程中,諸宗教理與行法不可避免地互相涉入,互相影響,但本質上各宗還是保持著本有的特點,這是因為他宗思想融入本宗之前,先經過本宗的解釋,完成了本宗化。由此可以證知,中國佛教各宗派理論的完善圓熟,在相互包容開放的同時,有類似「防火牆」的自我保護功能,同時有強勁的力量消化吸收他宗有益的思想,為我所用。
但其中淨土宗的情形最為特別:一方面諸宗匯歸淨土,淨土法門的影響日益壯大;另一方面淨土失去本來的創宗理論,無法面對諸宗進行本宗化的改造吸收,以致淨土一法成為「共宗」的同時,也成為「寓宗」,成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的「宗派」。
所謂諸宗匯歸淨土,乃是由於時代的推移,眾生根機難以適應諸宗自力修行的法門,而紛紛轉入念佛求生極樂:一般人不要說按天台宗「一念三千」的理論修持一心三觀,或按華嚴宗「十無礙」修持法界圓融觀,即使只研讀、理解其宗派理論,也缺乏心力與智慧。禪宗則更因法門高峻,直接上上根機,令人無從下手。故大約從諸宗創立不久,乃至諸宗創立之初,諸宗大德就開始或作疏宣揚、或實際兼修淨土法門了。如著名的天台宗智者大師,在生有淨土的疏釋,臨終瑞相昭著往生極樂。經此示現,此後天台一家皆修淨土,而有「台淨不分家」之說。其他如華嚴、禪、律諸宗大德自行化他,也多求生西方,數不勝數,以致形成諸宗匯歸淨土之風潮;降至明清,已然是淨土一家統領諸家,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成為整個佛教的代表;現代的佛教徒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彌陀淨土法門。
然而諸宗匯歸之後的「淨土宗」,也大大削弱了當初善導大師所創立的淨土宗的宗派特點,不論是在理論建構上,還是在修行儀則上,都明顯地依附聖道諸宗進行,掩蓋了淨土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根本特色。這是因為大約唐末宋初之際,創立淨土宗之根本教典,如善導大師《觀經疏》、道綽大師《安樂集》、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在中國失傳,以致後人失去依準,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權附他宗。
直到清末民初,由楊仁山居士從日本請回善導大師《觀經疏》、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清晰而完整的淨土宗宗派理論,以及由此理論支持的修持方法,才漸漸呈現出來。
現代交通方便,資訊發達,除了傳統佛教,其他如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人們也都很容易接觸到,「人間佛教」也成為一時之新。藏傳佛教講究傳承清淨,故其宗派特點依然鮮明,這是非常難得的傳統。但現代人心粗氣浮,似乎難以適應精密的理論抉擇,而習慣於快餐式進食,故只要有人隨便舉出一部經典,或宣揚某個法門,立即就可以吸引大量的人眾。人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宗」,也無心尋「宗」。可是對於一個嚴肅的修行者來說,必然不肯如此草率盲從。諸宗匯歸淨土,淨土宗必須復其獨立完整的本來形態,才能使衰靡已久的佛教重豎脊骨——此為當今佛教的時代課題。
三、宗的定義
法相宗的窺基大師(玄奘大師的弟子)在《大乘法苑義林章》當中解釋:宗,為「尊」「崇」「主」之義。尊,至尊至上;崇,特崇特仰;主,統領一切。引申即為「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
八萬四千法門,有尊、有崇、有主,才有宗;否則就沒有宗。
據此,我們可以簡單定義:在佛說的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並以此法門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即稱為「宗」。
四、宗的特性
由宗的定義,可知宗有以下幾重特性: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
1.獨尊性
獨尊某一法門為主,唯一而無二,不可能有與之並列、平等的法門存在。
如國無二主,比喻一國不可能有二王。在一宗之內,也不可能有兩個平等、並齊的法門。如禪宗獨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淨土宗獨舉念佛。這樣才能立宗,不然宗就不能成立。
但這並不是因為要立宗才有的武斷主張,而是因為經中本有此義,故據而立宗。比如《法華經》說「唯此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天台據此而立宗。《無量壽經》稱讚阿彌陀佛「我建超世願」「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極尊」,淨土依此而立宗。
2.統攝性
以此獨尊無二的法門,統攝其餘一切法門。
這樣就能很好地兼顧佛法的整體。同時,這個宗派才能建立起來。如果在法義上不能高屋建瓴地統攝其他法門,那就無法獨尊無二。
比如小乘和大乘相比,小乘要獨尊,尊不起來,小乘心量也小,證果也小,怎麼能夠統攝大乘呢?大乘就可以統攝小乘。
大乘裡面又有種種不同:有漸法、頓法,有權法、實法,有偏法、圓法。總是頓法、實法、圓法統攝漸法、權法、偏法。
3.體系性
為了達成統攝,必須有系統的安立,以使一宗之內,所有法門,依其相狀、地位、價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整然而嚴密的體系。
有了這個體系,才能保證自宗法門處於獨尊的地位,同時維護佛法的整體性,以使佛一代所說法門各各都有其相應的位置。如此,左右逢源,進退自如,建立一家理論,指導行人修學;否則,支離破碎,漏洞百出,宗都建立不起來,如何指導修行。
五、成熟完整意義的宗
宗派的建立,有一個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起初源於個人修學的需要,進而成為指導大眾修學的需要;起初源於對一部或少數幾部經典的研究,進而擴及對佛說一代教法的分判整理。成熟完整意義的宗,必然具有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否則的話,就是不夠成熟。
起初創宗的大德,本於自我修學佛法的特別感悟,進而悲心愍眾,弘揚此法門,所以才要立宗;並非為顯示我能,獨立門戶。除了佛萬機普育,萬法並開,諸宗大德弘法,皆是各有所主,各化有緣,也就是各有所宗之法門,以攝化與此法門有緣的眾生。
立宗原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為突出我之法門,故有「獨尊性」;為兼顧其餘法門,故有「統攝性」;為使自他一切法門整然有序,故有「體系性」;系統安立,不容破壞,故有「排異性」,如生命體之排異功能。
系統安立,要保持它的穩定性。一旦破壞,系統散架,就無所謂獨尊,也無從弘法。
一個生命體,跟它相應,它就接受;若不相應,它就排異。比如接骨,安鋼板,與原身不同質,身體就會排異。成熟完整意義的宗派,是活的,就像生命體一樣,有它本身的生命和能量流動,自然就有排異功能,不然就不成其為指導學人修行的活宗,而是死物。
雖說排異,但因為是在對一代佛教已有系統安立的前提下的排異,僅為保證本宗法義純正的施設,所以不會影響佛教整體。
中國佛教諸宗的建立,很好地起到了突出自我法門、兼顧一切法門的雙向功能,便利眾生各擇有緣法門修行,弘法大業得以有序進行;實為中國祖師之偉大創舉,智慧結晶。
突出我宗法門,依止這個法門有緣的眾生就能信心百倍;兼顧其餘法門,就為他宗預留了推展的空間。這樣雖說有八宗,不但不會彼此掣肘,反而目標一致,如分兵合作,協同作戰,佛教整體弘法大業才會有序進行。縱觀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發展、演變歷史,只有和諧相處,相生共榮,從來沒有教派紛爭,更不必說流血衝突,充分實證了佛法的空性真理及慈悲精神,反映出佛門祖師的悲智雙融,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