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義學習的心態與次第
心態
一、熏習。法義學習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如煙熏物,漸入其裏;不斷反覆,不斷提高,所以叫熏習。所以不要指望一下子能達到什麼程度。有關法句,往往是文字都認識,自己也以為都瞭解,但過一段時間,再看理解又不一樣,這就是因為有熏習而深入了。
二、刻苦。世間說「刻苦學習」,又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為做學問頭懸樑、錐剌骨,可見得做學問是苦的。大凡世間成就任何事,不吃一番苦是不行的。法義學習也是這樣,就要用一些苦功,該背的要背,該記的要記,該熟讀的要熟讀,該思維的要用心思維。所以不要指望一點不用功,憑著自己的性子,想如何就如何,懶懶散散就能輕鬆學好法義。那是不可能的。
三、法喜。但佛法如果一直是苦的,就學不下去了。法義學習也會有歡喜,有快樂。這種歡喜、快樂稱為法喜、法樂。是和世間的歡喜、快樂大不一樣的,因為是從法而來的,是清淨的,無染的。世間有人見錢眼開,也歡喜,或者看見自己的小孫子歡喜,那都是染汙的,增長人的貪愛執著。學佛的人,多少都能體會到一些法喜法樂,但說程度、作用、功效那就大不一樣了。學習我們這個法門,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所得到的法喜是最高的,最深入、最徹底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本來是要墮入三塗的人,現在不僅不用墮入三塗,還會去成佛,豈不是大歡喜?又不僅我一個人可以往生成佛,所有的人,只要念佛都可以往生成佛,百分之百,無一遺漏,這豈不是更大的歡喜、快樂?我們是苦惱人,即使念佛、打坐,也未必心很安寧,或者深入禪定,未必享受到初禪、二禪、三禪之樂,但三禪之樂要比念佛必生、必定成佛比起來,那又不能為比千萬億倍了。所以,看起來是一個普普通通,乃至煩煩惱惱的念佛人,他的法喜法樂要超過很多人們眼中的大修行人。
一般的法門雖然也有法喜,但不堅固,很無常,環境、人事、心情順,用功得力,就法喜,反過來就苦惱,苦惱的時候還會法喜嗎?就沒有了。可是一切皆順總是少數時候,所以很無常,很不定。另外就其本質來說也是浮淺的,因為心底最深處總有一個疑問,甚至是恐懼在,那就是我的生死究竟能不能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雖有法喜,那都是相對世間的、初級的,而最後都會感到痛苦而絕望,都必須轉到念佛才可靠,才有真正的法喜。這就是為什麼各宗各派的祖師、大修行人,最後都轉入老老實實念佛的原因。就他們的修行、學問來說,持戒清淨的法喜有,禪悅為食的法喜有,深入經藏的法喜有,大徹大悟的法喜有,但最後都不會滿足,都會捨掉這一切,更大的法喜,廣大無邊、堅固永遠的法喜,只有念佛。
所以念佛,尤其是依據善導大師的念佛思想而念佛,順從彌陀本願的念佛,那種法喜就是堅固永恆的,是永不褪色、永不退轉,反而越來越增上的法喜。不是說一天到晚歡喜,是凡夫總是有苦惱,但是再怎樣的苦惱,心裏想想我還是可以往生,可以成佛。所以苦惱也就不苦惱了,是苦惱也不能掩蓋的法喜,甚至是死亡都奪不走的法喜,所以才是真法喜。年齡越來越大,人越來越不中用,身體越來越差,但離往生、離成佛越來越近,心裏也就越來越期盼,越歡喜,所以是越來越增上的法喜。不像一般聖道自力修行的法門,到最後都是恐懼的。
法喜法樂來自於法,也來自於我們需要法,接受法,與法相應。比如餓的人,吃飯才香;不餓的人,即使山珍海味,他也索然無味,因為他沒有需求。學我們這個法門感到法喜的,是因為他無常感深、因果觀深、罪惡感重、出離心強,一看見這個法,他在這裏也看到我往生,在那裏也看到我往生,在這裏看到我成佛,在那裏也看到我成佛,怎麼不歡喜。如同坐大牢的人看到自己的釋放令;判死刑的人看到自己的大赦令,那種歡喜就不是一般的歡喜了。如果覺得生死可了可不了,或自認為自己可了,他看這些書就沒有味道了。還有就是大悲心重的人,看到這個法門他歡喜,因為人人做得到,人人能成佛,他看到這個也成佛,那個也成佛,父親、母親、親友都能成佛,還有比這更歡喜的嗎?他就是到菜市場去買菜,也會歡喜,因為這些畜類也可以往生成佛的。所以與此法相應的人都是出離心、大悲心重的人,難怪佛讚為人中芬陀利花。
比如挖井,先總是乾土,漸漸見了濕土,就有興趣了,再出水,水越來越多,就越來越喜。法義學習也一樣,漸入佳境。
次第
簡單說一點,分三個層次,三經、祖典、現代白話解釋(以上人為主)。這三層是一味的。
這三個層次,從重要性、根本性來說,當然最重要的是三經,其次是祖典,其次是現代白話解釋。
但從修學的次第來說,第一重視的反而是現代白話解釋,其次才是祖典,最後是三經。所謂從近及遠,由低而高。
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對白話解釋往往看的輕,不夠重視,因為一看就懂,所以他也就認為真的懂了,就稍微地看一下,喜歡看祖典。這是大錯特錯的。必須在白話解釋上多下工夫,下足功夫,才能談得上去看祖典。往往不是那些文化比較高、祖典看的多的人法義就好,反而是老老實實在白話解釋方面下足工夫的人,法義精純,進步很快,對祖典的領悟也特別的快。這一點也是我的經驗,奉獻給大家。
依我的觀察,直接看祖典想快速得到祖師教義精髓的人,還沒有。依法然上人的根機,讀遍大藏經五次,《觀經疏》總共讀了八遍才悟到善導大師的思想。我們是何等人呢,所以,不要捨捷徑,去繞彎路。其他人說的可能還會有不嚴謹的地方,但上人的解釋基本上是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方法
方法沒時間多說了。《怎樣讀善導大師全集》也是講的方法,大家可以看。昨天在佛林寺,略就《第十八願講話》說了一些,附在這,供養大家。
在佛林寺談學習《第十八願講話》
淨土三經的地位和祖典的地位哪一個更高?
從地位來說三經更高,是佛親口說的,但我們修學,卻更重視祖典,因為沒有祖典,三經存在我們看不懂,等於作用不大,比如現在十六觀對我們來講做不來,那這樣有觀經,等於沒觀經。可是有了祖典,經就活了,所以如果是地位,三經更高,是根本。如果說重視的程度,祖典還要更重視。比如大豆和豆漿,對豆漿店來說,大豆更重要,沒有大豆,出不來豆漿;但對消費者來說,更關心豆漿,因為沒豆漿就沒辦法吃,豆漿更利於我們吸收。所以我們學習法義,更重視祖典,經典活在祖典裏,通過祖典認識經典。
祖典和上人的講解,同樣道理,初學的人,要更重視上人的講解。這是學習的次第。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
這就是為什麼要重視十八願講話,當作教材來學習。上人的解釋是標準,我們外出弘法,自我安心都要依上人的解釋為準,所以大家要足夠重視。
這本書學好了,算初步畢業。
整理問題是一個學習方式,邊整理、邊總結。是把十八願講話所有的內容,提問題的方式理出來。比如第一個圖表可提:第十八願有什麼殊勝重要?答案就是:四十八願根本,淨土宗開宗根源、淨土宗根本傳承。(但答案不用寫出來)
接下來可以再提:為什麼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根本?
第二頁,集中說了第十八願的重要。
所以整理的問題就可以提第十八願有什麼重要?那答案就在第二頁。你們整理問題,只提問題,答案不用寫出來,答案都在書上,然後提問題去思維,想不起就翻書。
第三頁可提什麼是通願?什麼是別願?這是名詞解釋。
第四頁:什麼是因本願?什麼是根本願?
這樣一本書可能變成500、600或1000個問題,就成了一本問題集。
考試的時候就將問題集一題一題的問,大家回答。
請翻到最後法語索引,總共有514則法語,都是本門很重要的法語,含蓋三經、祖典最重要的部分。這些法語應該如何解釋,如何正確理解,這本書就是標準。
看第一條,後面的數字是頁碼,上人在2、30、158頁等8個地方都有講到。那麼要正確理解的話,就可以參考這8個地方,當然大同小異,但或有角度不同,有詳有略。比如17條,也是一樣,有三個地方有解釋。
這514條法語,如果你們都熟悉,能解釋。就是和上人一個聲音、一個鼻孔,那豈不是就是上人的化身,甚至也是彌陀的化身。
我們對經文不能亂理解、亂解釋。要有標準、有傳承,第十八願講話的基礎打牢,在我們這個法門就算有了穩固的基礎,以後再聽祖典,才會比較順,能更深入,不然次第一亂,下面不可能深入。
其實從安心來說,第十八願講話已到極處,沒有再深的,所謂深入是指教理的研修方面,更精細一些,但也不會出此範圍,那要看有能力研究的人,一般人十八願講話足足夠了。
再看名相索引,大約五百幾十條,這些名相也都是必須瞭解的,也是最基本的,都可以提問、入題。
請大家翻到倒數12頁的故事索引。這些故事可提供作為講法的資料。
請大家翻到倒數13頁的比喻索引。比喻用得好,有時比講一大堆還管用,故事也讓人聽到輕鬆有趣。
我們編的書,只要有心人,一定會覺得學起來很方便、很受用,這裏有上人的心在。
請大家翻到倒數15頁。法語索引的無量壽經。(48則法語)無量壽經很長,不可能一下全部掌握,但掌握這48條就夠了。
請大家翻到倒數29頁,天親菩薩8則、曇鸞大師35則法語。《往生論》和《往生論註》也不太好懂,那麼掌握這8則、35則就夠了。
《善導大師語錄》總共列了一百幾十條法語,但沒有解釋。這裏共收了58則,一一都有解釋,那就是我們理解善導大師思想的最好幫助。
上人的法語115則,也是很好懂、很有力量的。這是我要求加入的。因為我覺得很契機,而且也很美,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