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之特色〉導讀
總導讀
所謂「特色」,即事物特有的本質屬性。辨識事物,必須把握其特色,不然就會張冠李戴,產生錯誤;修學淨土,也必須掌握淨土宗的特色,不然就會聖淨不分,失去往生。
淨土宗有無特色?很顯然,若無特色,則淨土一宗不能成立。
淨土宗有何特色?當代淨土宗眼 慧淨法師,根據淨土三經及相承祖釋,提煉為四句話、十六個字,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準確、簡練、系統、明瞭,獨顯彌陀救度,超勝餘佛淨土,不共聖道諸宗,至簡易、至高深、至穩當、至快捷,萬機不漏,一生速成;可謂握一宗咽喉,通法門幽關,除行人恐懼,暢往生達道。
前二句為根本綱宗,後二句明今生勝益;又前一句為因行,後三句為果益。根本自攝枝末,因行必招果益,故四句可收為二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又可收入一句「本願稱名」。
本願,明教理;稱名,明行法;凡夫,明攝機;入報,明果益。「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明淨土宗之「機、教、行、益」,即:造罪凡夫,以彌陀本願不虛故,稱名願生,皆得往生真實無漏極樂報土。而且是平生之時圓滿達成往生之業,不待臨終;於此世間即獲不退轉之果位,非至極樂。
本願稱名:聖道諸宗以眾生心性為體,悟明心性為宗;淨土一宗以本願名號為體,稱名往生為宗,故「本願稱名」為淨土宗不共聖道諸宗之特色。又餘佛淨土雖也勸往生,但未聞有稱名往生之本願,獨有彌陀一佛發稱名往生之本願,故「本願稱名」為淨土宗超勝餘佛淨土之特色。
凡夫入報:依聖道諸宗修習,必須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才能前至諸佛報土;他方淨土雖不乏高妙報土,然而一切決非罪障凡夫可至之處。今淨土一宗,凡夫稱名,仗阿彌陀佛願力,得生極樂最妙報土,證同彌陀,故此「凡夫入報」即為聖道諸宗所無、他方淨土未聞之特色。
平生業成:聖道修行,仗自力累積之功,有漸次斷證之位,初果聖人尚需七次往返天上人間,而後業成解脫,不受後有。今淨土宗,任何罪重之人,只此一生,決定往生,生死了辦,不再輪迴。然而如果必須累積一生勤行,直到臨終見佛來迎,方才往生業成,仍然不免聖道自力的色彩,往生存有不確定的因素。今說「平生業成」,不說「一生業成」,即是在平時一生之任何時候,皆是往生業成之時。因本願稱名,往生仗佛願力;佛願力成故,眾生往生之業已由佛邊完成;佛邊已成故,何時眾生信受稱名,即時乘佛願力,往生之業達成,不待臨終。唯有臨終才信受彌陀願力者,方是「臨終業成」,亦即臨終一念往生業成。可知平生業成從機邊含「臨終一念業成」與「平生念念業成」兩種狀況,而從法邊則是「彌陀願力業成」。任何人、任何時,信受稱名,往生之業當體成就,業成不壞故,自然念念稱名有相續之功,聲聲往生無不定之慮,故說「正定之業」、「萬修萬人去」、「遇無空過者」,獨成淨土宗之特色。
現生不退:於聖道修行,不退轉位乃是極艱、極難、極重、極要、極尊、極大之事,非敢率爾輕談,妄自期許,要須生生正見不失,勇猛精修,歷一大阿僧祗劫方可達致,何況長劫疲勞苦修過程中,退道者如大海水之多,進步者只毛滴水之少;舍利弗以六住菩薩之位,尚以乞眼因緣退心,餘者可知。今淨土宗,凡夫罪人,但以本願稱名一法,盡獲彌陀因中萬行果上萬德,圓滿成佛所需一切功德,於娑婆界登不退位,以煩惱身入聖眾數。如此教理,聖道諸宗所絕無,十方世界所僅有,獨成淨土宗之特色。
如上,開為四句,合為一句「本願稱名」。有此一句,自然流出三句。因為「本願稱名」,所以「凡夫入報」;因為「本願稱名」,所以「平生業成」;因為「本願稱名」,所以「現生不退」。
如此重要而鮮明之特色,雖然本含於佛經祖釋之中,因未經明眼善知識提純精煉,古今行人多忽略而過,如盲然不知。今慧淨法師將之系統歸納整理,鮮明提出,一一出示經文祖釋為證,普令見聞之人耳目開明,可謂於淨土宗教理建設有著巨大的貢獻,而對無量往生行人有著莫大的助益,必將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本願稱名」導讀
以何得知淨土宗即是「本願稱名」?
先出《大經》本願文,標明本願所誓往生行法,唯是「乃至十念」。
繼出善導大師本願釋之文(2至4),明彌陀本願所誓「乃至十念」即是「稱名下至十聲」,彌陀「本願」,唯在「稱名」,甚為顯然。
未知「本願稱名」唯是人師之釋,還是也有同類經證?繼出《大經》本願偈,明第十八願即是「本願」;繼出《觀》、《小》二經文(6至8),明第十八願所說念佛即是「稱名」、「持名」。
未知「本願稱名」唯是善導一師所釋,還是敬有師承?繼出龍樹、天親、善導、法照、法然之文(9至15),明本宗之一脈相承。
◆ 「凡夫入報」導讀
以何得知淨土宗即是「凡夫入報」?
一、先直出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以為明證,亦是標宗。
二、繼出諸經之文,明所入報土之妙境界相。分四:
(1)2至16,明往生彼土,位證極果,所謂: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證大涅槃、證同彌陀。
(2)17至21,明彼土依正,超逾十方,無倫無比。
(3)22至25,明彼國眾生差而無差,平等一相,德同如來。
(4)26,直明彼土為「清淨報土」。其中13、24二文兼明能入凡夫:「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蜎飛蠕動之類」;此等「皆生我剎,不久悉成佛,一切皆得真金色身」,「悉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凡夫入報,悉皆成佛,意最明顯。
繼出天親、曇鸞、道綽、善導、法照、蕅益、印光之文(27至73),明極樂報土之勝德: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無為無漏、超諸佛剎、平等一相、超證常倫、十地自然、光壽同佛、稱名即入,勸令欣樂求往。其中曇鸞十三文、善導二十文,最豐。又道綽、善導直明「報佛報土」,乃為建立宗門故,意義非同尋常,由此之義,淨土一宗確然建立。
最後以法然「凡夫入報」之文為總結,明此「凡夫入報」於淨土宗建立之意義。可知,善導、法然二大師於淨土宗門之建立最為完備;也可知今輯《淨土宗之特色》,用心全同祖師,為顯彌陀願力,暢往生達道。
「凡夫入報,五乘齊同」,徹底掃除了自力修行的殘餘陰影,徹底顯明了阿彌陀佛的絕對救度,徹底泯滅了一切眾生身分上的不平等,而究竟顯示出平等一如的真理實相。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不僅是淨土宗的豪壯宣言,實是一切佛法的妙高峰頂,一切諸佛的徹底慈悲,一切諸佛的終極宣示,罪劣凡夫的絕對安慰。末代愚夫,罪障深重,雖聞「本來是佛」,怎奈「現是凡夫」,佛道雖修而不得,輪迴欲出而偏入,徒奈何哉!今聞「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則一切下劣眾生的本有佛性,如柴遇火,驟然燃放光明;也如原子核裂變,釋放巨大的能量,產生無窮的威力。
問:經文、祖釋兩相比較,經文為重,祖釋次之,祖釋服從於經文。今先出祖釋,再引經文,似乎次序相倒?
答:這是因為「凡夫入報」經中雖有義理,而無明文;加之聖道諸宗師各以自宗觀念解釋淨土:見經中描述極樂境相高超,雖然承認是報土,但認為同諸佛報土,必須是大菩薩才能往生;見凡夫往生之經文,或者雖承認凡夫得生,但只能是最底的「凡聖同居土」,或者認為是「別時意」,今生並不能往生,而要多生累積之後才能往生。總之,聖道諸宗師都看不到「凡夫往生報土」這一面,這是因為諸宗師囿於聖道自力修行的觀念,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埋沒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大悲願力,使得一切凡聖善惡皆得往生的通暢達道,堵塞而成只有少數人才能通過的羊腸小徑。唯有善導大師站在阿彌陀佛他力本願的立場,鮮明地指出: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罪障凡夫,但稱佛名,乘阿彌陀佛大悲本願力為增上強緣,皆得往生。由此釋義,反觀經文,群疑盡掃,眾暗皆消,彌陀本願宗旨徹底顯明,凡夫往生之道徹底暢通。
問:既然如此,善導之前曇鸞之釋,應不足引以為據。
答:曇鸞大師依天親菩薩《往生論》,極樂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亦即是報土,而「下品凡夫,但令不誹謗正法,信佛因緣,皆得往生。」「凡夫入報」之義毫無餘遮,極為明顯,只是當時並無極樂報化判屬之爭,所以也就不立「凡夫入報」的名目,但實義與善導大師毫無二致。今由善導大師宗義成故,引據曇鸞大師之釋,更見祖祖同心;乃至法照、蕅益、印光皆然。所謂一燈明照萬色,萬色還顯一燈。
◆ 「平生業成」導讀
以何得知淨土宗即是「平生業成」?
一、先出經文。按《大》、《觀》、《小》,正、傍先後。
(1)1,「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不待臨終,故知平生業成。
(2)2,「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在平時,佛光攝取不捨故,往生業成。
(3)3,念佛之人,此世今生被讚為「芬陀利華」,「二聖為其勝友」,定指將來「當做道場,生諸佛家」,也是因其平生業成,決定得生極樂,決定成佛故;若平生往生之業尚不成,生死流轉尚不免,何能承擔如此盛讚。
(4)4、5,因平生業成故,臨終佛迎。所謂因成果現,若平生往生業因不成,則臨終無佛來迎。又經文臨終只說來迎,不說植因,可知平生業因已成。
二、繼出祖釋。按時代先後。總二十六文中,善導大師占二十文。
(1)6,經文具言「乃至十念」,善導大師釋為「上盡一形,下至十念」,即是雙含平生、臨終。故知釋文雖舉「十念」,實指「念佛」,而不限時、不限數,十念業成即是念佛業成,平生念佛即平生業成,臨終念佛即臨終業成,何時念佛即何時業成,然平生為常規,臨終乃特例,故說「平生業成」。又所謂「業事成辦」,非成辦在能念之眾生,乃是成辦在所念之佛名,如言:「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又言:「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報眾生生。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
(2)7,由因果相續道理,明「平生業成」。「穢土假名人」,此界念佛人;「淨土假名人」,彼土之聖眾;「不得決定一」,穢淨遙隔,凡聖迥別故;「不得決定異」,果由因牽,聖因先成故。由此土念佛聖因成就,得往生彼土報得聖果,故知平生業成。
(3)8、9,此界凡夫念佛人,與彼土菩薩聖眾稱為「兄弟」,以凡夫身,入聖眾數,亦因念佛平生業成,決定往生,決定成聖故。
(4)10至14,由本願不虛,明平生業成。往生在乘佛願力,佛願力成故,往生之業由佛力自然成就。眾生平生信願稱名,平生即乘佛願,平生往生業成。
(5)15、16,由名號功能,明平生業成。稱念名號,蒙彼佛光明攝取不捨。名號具足佛願佛行,賜於信順稱名之人。故平生業成,不待臨終。
(6)17至26,由稱名必生,明平生業成。若非平生業成,則不得稱為「正定之業」,失卻「我能護汝」之功,不可說為「必得往生」、「定得往生」、「皆得往生」、「盡得往生」、「易得往生」、「莫不皆往」、「立即得生」、「十即十生」等;唯有平生業成,才可說必生、皆生、易生。
(7)27,「今生既蒙此益」者,往生之業已成故;「捨命即入佛家」者,業成自然往生故。
(8)28至30,一念厭欣,往生業成,身雖在娑婆,心已送極樂,故得娑婆永隔,極樂常居。
(9)31,明平生業成、臨終來迎、命終正念。
◆ 「現生不退」導讀
以何得知淨土宗即是「現生不退」?
一、先出經文。
1至3,「願生」、「當生」、「欲生」,皆指未生淨土之前,身在娑婆之處,皆得不退,故知「現生不退」,不待極樂。
二、繼出祖釋。
(1)4,《易行品》是在說明今生得不退轉地,有難易二道,而以阿彌陀佛本願稱名為易行道,故知為「現生不退」。
(2)5、6,《往生論註》宗承《易行品》,所說「正定」、「不退」自然同是「現生不退」。
(3)7,「不斷煩惱」指此生現是凡夫,「得涅槃分」指雖未成佛,但決定成佛,即是不退轉位;故知為「現生不退」。
(4)8,釋經文「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此世念佛,蒙佛光攝取不捨故,住於不退。
(5)9,太子現居必定為王之位,念佛現居必定成佛之位,即是「現生不退」。
(6)10,總結。舉第十八願明「本願稱名」,又是「平生業成」,必得往生故;第十一願明「現生不退」,入正定聚故;第二十二願明「報土速證」,超證常倫故。故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