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虎
內容摘要:淨土宗的定義和其創始人的定位歷來是有爭議的問題。淨土宗除了組織和法嗣傳承制度,作為宗派存在的條件都具備,尤其是具有完備的信仰體系和獨特的修行方法。在這些方面,甚至比一些其他宗派還要典型。從信仰和修行方面看,淨土宗仍然自成一體。曇鸞對淨土宗有開創之功。曇鸞對淨土宗經典的註解和宣揚具有開創之功。在中國佛教史上,最早為阿彌陀淨土信仰提出系統判教理論的高僧就是曇鸞。他的般若學根基為淨土宗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並影響深遠。曇鸞倡導的持名念佛方法成為淨土宗主要修行方式。
關鍵詞:淨土宗宗派創始人曇鸞
作者簡介:曹曉虎,哲學博士,現為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
淨土宗的定義是有爭議的問題。《佛光大辭典》對其定義是「以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之宗派」。然追求往生極樂淨土的信眾很多,有不少人兼修其他法門,甚至本身屬於其他宗派。而且淨土宗能否被視為一個宗派,仍有爭議。所以,有必要對於淨土宗的成立和定義加以詳考。這又關涉到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的確立問題。
與其他宗派相比,淨土宗缺乏嚴密的傳法世系。佛教史上淨土宗祖師系統,並非根據師徒相承、衣缽相傳的原則,而是後人將歷史上倡導阿彌陀淨土信仰有較大影響的人物編排而成。南宋四明宗曉(1151~1214)在《樂邦文類》卷三中立慧遠、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等為淨土歷代祖師,志磐《佛祖統紀》卷二十六《淨土立教志》改立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為淨土傳承。明清之際加推袾宏為八祖。清代道光間,悟開推智旭為九祖、實賢為十祖、際醒為十一祖(《蓮宗正傳》)。民國時期的印光又改推行策為十祖,實賢、際醒遞降為十一祖、十二祖。印光的門下推印光為十三祖。
湯用彤先生說:「至於淨土,則只有志盤謂其『立教』,但中國各宗均有淨土之說,而且彌陀、彌勒崇拜實有不同,亦無統一之理論。」對此,陳揚迥先生這樣認為:「淨土宗只是學派意義上而不是宗派意義上的『宗』,即『寓宗』。它始終沒有自己的組織和法嗣相傳的制度。」
其實,淨土宗除了組織和法嗣傳承制度,作為宗派存在的條件都具備,尤其是具有完備的信仰體系和獨特的修行方法。在這些方面,甚至比一些其他宗派還要典型。
對於淨土,湯用彤先生就明確地把它分為信仰和修行兩個方面:
淨土教可分為二,一淨土崇拜,一淨土念佛。淨土崇拜者,以禮佛建功德為主。凡北朝造像之所表現,或禮彌勒,或禮彌陀,以至崇拜接引諸佛如觀世音等。造像建塔,為父母等發源往生樂土。此世俗一般之所行,其性質與西洋所謂宗教信仰相同。淨土念佛者,以念佛禪定為主。(禮拜附之)因禪定力得見諸佛,得生安樂土。此則以修持為要目,與徒重崇拜者不同。淨土崇拜勢力極為普遍,在歷史及社會上自為一大事件。然淨土念佛,在佛教亦為極可注意之理行……
彌勒淨土念佛,在釋道安以後,殊少所聞……至若彌陀淨土,則郁為淨土之正宗。
雖然沒有嚴格的法脈傳承制度,但從信仰和修行方面看,淨土宗仍然自成一體。若論法脈,佛教其他宗派也不能完整而清晰地梳理出一個傳承體系,愈往後期愈難保證法脈的連貫。試想,如果一個僧人沒有繼承某個宗派的衣缽,但他重點修行了禪宗法門,比如參話頭,並有所成就,我們就可以說他屬於禪宗。同理,一個人物也可因其阿彌陀淨土信仰和主要修念佛法門而被歸於淨土宗。我們認為,在佛教史上,信仰阿彌陀佛、以念佛(注重持名念佛)為主要修行方式、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的佛教思想體系和信眾團體被約定俗成地稱為淨土宗。
有了判斷宗派成立的理論依據,其創始人也就不難確定。最早提倡阿彌陀淨土信仰的高僧是東晉慧遠。慧遠時期已經譯出的相關經典有《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和《佛說阿彌陀經》。《高僧傳》卷六《慧遠傳》記載了慧遠與「十八高賢」建立蓮社之事:「遠乃於精舍無量壽像前,建齋立誓,共期西方。乃令劉遺民著其文曰:惟歲在攝提秋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師釋慧遠貞感幽奧,宿懷特發,乃延命同志息心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於廬山之陰般若台精舍阿彌陀像前,率以香華敬廌而誓焉。」現代的佛教學者多懷疑這種記載的真實性,但不能否認廬山慧遠對弘傳阿彌陀信仰的所起的重大作用。以至於宋元以後的佛教史籍將慧遠列為淨土宗初祖。但慧遠在這方面的貢獻似還不足以起到開宗立派的作用。
學術界曾普遍認為善導是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認為其實比善導要早。上述湯用彤先生《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提到淨土宗(書中稱「淨土教」)時,著重考察的就是曇鸞的阿彌陀淨土信仰及其念佛修行對於後世修行方式的影響。從信仰和修行兩個方面對淨土宗進行定位,曇鸞可歸於淨土宗之列。陳揚炯的《中國淨土宗通史》就將曇鸞作為淨土宗初祖。現代很多學者採納了這種觀點。2003年8月20日至2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山西省佛教協會、淨土古剎玄中寺聯合主辦的「淨土宗文化研討會」在太原舉行。在會議上,學者們討論了淨土宗祖師序列問題。根通法師在《曇鸞大師歷史地位再探討》中說,倡導稱名念佛自曇鸞大師始,到道綽大師又有重要發展,曇鸞大師應該是我國漢傳佛教淨土法門的初祖。溫金玉教授提出了「淨土十五祖新判」,明確指出應將曇鸞、道綽列入目前中國佛教所共同崇奉的淨土祖師序列。他們的觀點與筆者不謀而合。
作為中國佛教宗派的創始人,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一、確立宗派依據的主要經典,以區別於其他宗派。
曇鸞的淨土思想來源比較集中和單純,主要在「三經一論」之內,即《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和《往生論》,曇鸞的阿彌陀淨土信仰最早就緣於《觀無量壽佛經》。他專門作《<往生論>註》,對後世影響深遠。雖然很多大乘佛教經典都涉及到阿彌陀信仰,但大都不是專門講這方面的內容,「三經一論」是專門和系統闡述阿彌陀信仰的經典,是淨土宗自成一體的經典依據。曇鸞在這個方面的貢獻無人可望其項背。
二、在解釋這些經典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判教理論,體現佛教宗派獨特的思想。
在龍樹所著《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中,已提到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以及未來世的彌勒佛等等,並把借他力求取淨土的修行方法稱作「易行道」,以與他種修行方法的「難行道」相區別。他說:易行道者,謂信佛語,修佛三昧,願生淨土,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借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在中國佛教史上,最早為阿彌陀淨土信仰提出系統判教理論的高僧就是曇鸞。在他所注《往生論註》中,引龍樹所著《十住毗婆沙論》,提出菩薩欲求阿毗跋致(不退轉法),有易行道和難行道兩種。在五濁惡世無佛之時欲求阿毗跋致,屬難行道,會遇到多種困難: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
反之,以信佛因緣,憑借阿彌陀佛宏誓大願,往生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是易行道。難行道好比陸路行走,無可憑靠,受到各種干擾;易行道好比水路乘船,借佛願力,有所依憑。
曇鸞也介紹了自力解脫的途徑、並與借助他力的效果作了進一步的比較:
當復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塗,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禪定。以禪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游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佛教認為通過自已的修行能夠解脫,曇鸞也不否認憑自力解脫的可能性,但他強調,自力修行難,借助佛力則容易成就。這種思想被稱為「二力二道說」,是對龍樹「二道」思想的發展。龍樹雖然也講易行道,但不是專門的判教理論。曇鸞專修阿彌陀淨土法門,他的「二力二道說」對淨土宗深入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理論提高了阿彌陀信仰對於下層民眾的吸引力,在當時就產生了廣泛影響,吸引了很多信眾。他的判教觀點被後世淨土宗人繼承下來,經常被引用,成為淨土宗的招牌,體現了判教理論的歷史作用。
曇鸞的影響並不局限在下層民眾之中。他精通中觀理論,是當時著名的四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學者,後世尊之為四論宗之祖。正如賴永海先生所言:「淨土法門之西方淨土說,是在承認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一個彼岸世界為特點。這個思想從一定意義上說,與傳統佛教,特別是與作為整個佛教基礎理論的佛教般若學的『諸法性空』的思想是不盡一致的。」包括禪宗在內的高僧對於淨土宗的詰難往往是很尖銳的,他們經常援引唯心淨土思想和般若空觀,這些都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義,淨土宗不得不將其與淨土信仰融會貫通。
淨土宗人用緣起論和般若學解釋往生的時候,的確令人耳目一新。在《往生論註》中,有人問曇鸞:
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親菩薩言願生耶?
曇鸞這樣回答:
說眾生無生如虛空有二種,一者如凡夫所謂實眾生,如凡夫所謂實生死。此所見事畢竟無所有,如龜毛,如虛空;二者諸法因緣生故,即是無生,無所有如虛空,天親所願生者,是因緣義,故假名生。
此謂往生之生,非凡夫俗子所說所見之實有之生死,而是因緣生,因此所謂往生,亦即不生、無生。曇鸞的解釋非常精彩,顯示出了高超的理論水平。表面上看沒有新鮮之處,因為緣起論是佛教基本理論,但曇鸞實際上巧妙地運用了般若空觀。根據般若中觀學不二法門理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既然如此,為什麼批評淨土宗的人還要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待往生呢?即使世親願意往生,在般若中觀境界下,也絕非追求世俗所企慕的浮華。只是俗人不懂這個道理,以為捨棄現世到了淨土獲得很多,但這些仍然是因緣的體現,其實什麼也沒得到,這些仍然不是執著的對象,往生即是無生!曇鸞其實很深刻。為了更好地說明他的這一思想,這裡引用一個禪宗的故事。有一老一少兩個和尚是師徒關係,一天出門辦事,被一條淺淺的小河擋住去路。這時發現一個美麗的少婦也要過河,但膽小不敢淌過去,希望得到幫助。老和尚很坦然地把婦人抱過河去。小和尚不理解,認為師父不應該接近女色。他猶豫了很久,後來終於忍不住,問師父為何這樣做。師父說:「我已經把她放下了,可是你還沒有放下!」老和尚一語雙關,他已經放下婦人,其實是指心裡沒有對美色的執著,已然了悟色即是空,所以胸懷坦蕩。小和尚雖然沒有接近美色,但還把美色當成美色,心中並沒有真正放下。
這個故事裡的小和尚類似於曇鸞眼中的凡夫,女色類似於曇鸞講的生死,曇鸞的境界則類似於故事中老和尚的境界。色即空,往生即無生,道理一樣。只有執著於美色的人才刻意迴避美色,只有執著於生死的凡夫,才會在往生問題上糾纏不休。
曇鸞的思想並不完全等同於淨土經典的本意,但二者也不矛盾,在曇鸞的思想境界觀照下,往生是空,但也有假名存在,空是境界論,不是存有論,不是空無所有,淨土還是有的。這才是真正的般若中觀境界!曇鸞的命題看似平淡,實則相當精彩。當然,為了強調淨土的殊勝,曇鸞並沒有將「不二」之旨貫徹到底,他還是將淨土和三界分判高下:「建章言,歸命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此中有疑。疑言:生為有本,眾累之元。棄生願生,生何可盡?為釋此疑,是故觀彼淨土莊嚴功德成就。明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三界)虛妄生也。何以言之?夫法性清淨,畢竟無生。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生苟無生,生何所盡?」安樂國(阿彌陀淨土)高於三界,法性清淨,非虛妄生,是解脫境界,不是輪迴生死之生。與「生死即涅槃」的不二法門不同,作為淨土信仰者,曇鸞採取這個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能因此而否認他的般若學境界,更何況他主張往生的終極關懷仍然是「清淨」、「無生」的解脫論,非愚夫愚婦所以為的天國樂園,與禪宗根本宗旨並無衝突。
他對於淨土思想的理論闡釋,調和(實際上是打通)了佛教哲學與淨土教信仰,使淨土信仰建立在哲學思想的根基上,對精英階層更具有吸引力。後世淨土信仰者既有一般民眾,又不乏大德高僧。延至近代,淨土宗師印光法師及其弟子仍然把般若學作為淨土宗的理論基礎,雖然不能直接歸功於曇鸞的影響,至少是對其功績的一種證明。
三、確立本宗獨特的修行方法。
中國化佛教的成熟形態是禪宗,這是大家公認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共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禪宗發展出有自己特點的修行方法,在此之前的宗派在修行方法上創新不多。禪宗修行方法的創新始於慧能,所以慧能被學術界公認為禪宗的實際創始人。淨土宗的修行方法是念佛,淨土宗經典中的念佛主要是觀想念佛,在「三經一論」中有一整部經典的名稱就是《觀無量壽佛經》,淨土宗的創新之處就是將持名念佛作為主要的修行方法,這一點區別於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其他宗派。而持名念佛作為主要的修行方法始於曇鸞。
圭峰宗密的把念佛分為稱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四種。從修行論角度看,觀像念佛和觀想念佛實不可分,《觀經》中對佛的觀想、憶念處處強調了佛的光明相好。所以念佛修行主要是三種方式:稱名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在淨土宗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而實相念佛亦非淨土宗範疇。「實相」者,無相也,即般若境界下世界萬有的本相。《大智度論》所云「不以色身及相好念,以佛身自無所有故,以無憶念故,是為念佛。」實相念佛重視智慧,要運用般若觀體悟諸法空相的道理,是禪淨融合的修行方式。淨土宗認為淨土實存,強調佛的相好和佛力的作用,被稱為「指方立相」,不符合般若空觀,因此備受詰難。可見,實相念佛與淨土宗旨趣不同。淨土宗主要的修行方式應是稱名念佛和觀想念佛,其中獨特的修行方式就是持名念佛,而曇鸞最早明確將阿彌陀信仰與持名念佛的修行方法結合起來,在這方面,後世淨土宗的信仰、修行論沒並沒有根本改變。
阿彌陀經梵文本中,念佛原語為buddhamanasika^ra,念,是「發心」、「起意」的意思,後來演變為buddha^nusmr!ti,指對佛的「憶念」。念佛本來是禪定的一種,被稱為「念佛三昧」。廬山慧遠法師曾在《念佛三昧詩集序》中說但「念佛三昧」是指在定境中見佛,主要是憶念阿彌陀佛的形象、功德等。《觀經》謂:「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明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定境中見佛被稱為「念佛三昧」,於此可見觀想念佛與禪定的關係。佛經中也提倡稱名念佛,但只是作為念佛三昧的附庸。稱名念佛的修行方法受到曇鸞的重視,成為獨立的念佛方法,與觀想念佛、實相念佛並重,更主要的是曇鸞第一次明確將持名念佛與禪定聯繫起來: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二者,彼安樂土過三界道,若人亦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三者,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奢摩他」是最高之禪定,這是對於世親一段話的解釋,在《往生論》中世親提到「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只是說「欲如實修行奢摩他」,並且沒有指明是持名念佛。慧遠的「念佛三昧」也是經典中固有的觀想念佛之意。曇鸞認為「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明確指出持名念佛具有禪定之功效,止身、口、意惡。在曇鸞那裡,持名念佛始作為一種獨立的修行方法出現,並日益為後人所重視。使持名念佛淨土法門對普通人而言更具可操作性。這是曇鸞的重大創舉,對後來淨土宗的修行論的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深刻地影響了淨土宗的發展,使淨土宗能夠自成一體,因此也奠定了自己作為淨土宗創始人的地位。
九世紀時,日本天台宗僧侶圓仁入唐求學天台宗和密宗教義,同時修習淨土念佛法門,後將淨土念佛傳入日本。十二世紀時,日僧源空(法然)依據善導的《觀無量壽經疏》,著《選擇本願念佛集》,倡導專修念佛,開創日本淨土宗,尊曇鸞、道綽、善導為最初三祖。
作為日本淨土宗的祖庭,中國淨土宗其初祖顯然不會晚於日本。日僧親鸞創立的淨土真宗雖然將祖師系列上溯至龍樹、世親,曇鸞成為真宗七祖之第三祖,但真宗太過強調信仰和他力,與中國佛教又有不同。曇鸞強調「他力」的作用,但沒有用「他力」取代「自力」,他給「他力」定性為「增上緣」,即優越的外在條件。倒是日本淨土宗的祖師系列真實反映了曇鸞的開創性功績。
綜上所述,儘管曇鸞並沒有按照宗派傳承制度組織一個淨土信眾團體,但是這並不影響曇鸞在淨土宗歷史上的開創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