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文集

  1. 善導大師的淨土教及其周邊
  2.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3
  3.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2
  4.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1
  5. 五濁增時多疑謗
  6.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
  7. 阿彌陀佛的形貌
  8. 《淨土宗教理的核心》前言
  9. 一段不可不知的中國淨土宗發展史實
  10. 關於《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
  11. 譯經史
  12. 讀《淨土教概論》札記一則
  13. 向死而生的淨土法門
  14. 試析《觀經疏》「化前序」
  15. 曇鸞道綽樹淨土宗萬世不拔之基
  16. 曇鸞與道綽
  17. 量子力學證實:彌陀淨土真存在
  18. 淨土泛論
  19. 淨土感言
  20. 淨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21. 試論道綽時教相應的淨土判教理論
  22. 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23. 略論善導往生淨土的境界──「報土論」
  24. 善導念佛思想的基本內涵
  25. 善導教學與宋代淨土教──特別以對天台宗的影響為中心
  26. 宋代以後的淨土教與善導
  27. 中國淨土教之時代區分
  28. 論曇鸞的淨土思想
  29. 論《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30. 道綽淨土思想研究
  31. 日本淨土宗的判教論和中國祖師觀
  32. 道綽、善導與唐代淨土宗
  33. 淨土宗十五祖之新判
  34. 玄中寺在中國淨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檢討
  35. 玄中寺與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36. 淨宗二祖道綽和《安樂集》
  37. 「凡入報土」辨正──《安樂集》研學劄記之四
  38. 稱名本願探意——《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三
  39. 「聖道與淨土」辨析——《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二
  40. 「約時被機」解讀——《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一
  41. 再讀《往生論註》
  42. 曇鸞在淨土宗史上的地位
  43. 近代確立蓮宗十三位祖師的過程及其釋疑
  44. 玄中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黃金紐帶
  45. 穿越千年,為師作證
  46. 論善導大師的佛學思想與淨土宗的教義特徵
  47. 道綽《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48. 離業力自然入無為自然之捷徑
  49. 純正的淨土法門能使十方眾生大安心原由之探討
  50. 曇鸞大師
  51. 淨土高僧曇鸞法師的風範
  52. 論淨土宗的成立及其實際創始人的確立
  53. 慧遠與善導之念佛
  54. 辨析信願稱名求生淨土是否為「儜弱怯劣」?
  55.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淨土學說
  56. 中國淨土理論的開山者曇鸞
  57. 善導淨土思想之特色
  58. 淨土祖師曇鸞與念佛法門
  5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60. 淨土宗的域外淵源與長安立宗及其後世傳承
  61. 日本淨土宗簡介
  62. 論淨土宗的四大特色
  63. 「人以致用.學以致用」——談談教理研究
  64. 善導「要弘二門判」辨析── 要弘二門是偽命題嗎?
  65. 自家寶藏 失而復得
  66. 鑒真大師淨土信仰探微
  67. 玄中寺與淨土宗
  68. 善導大師及其淨土思想
  69. 道綽《安樂集》探略
  70. 不測之人與不測之《註》
  71. 曇鸞大師歷史地位再探討
  72.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
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淨土宗文集
top

淨土宗文集

日本淨土宗簡介

水谷幸正 著.張琳、楊笑天、李賀敏 譯.楊笑天 校

       編者按:日本淨土宗是以我國善導大師為高祖,由法然上人(1133-1212)所開創的一個重要宗派。該宗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第一個建立中日佛教友好團體(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的日本佛教宗派。水谷幸正先生現任日本淨土宗宗務總長、佛教大學教授,本文是他為日本信眾所作的一篇講演稿。為了增進讀者對日本淨土宗的瞭解和中日兩國佛教思想的交流,本刊特請中國佛教協會國際部的同志譯出此文,以饗讀者。

 

       一、淨土宗概要

       日本淨土宗,創立於825年前,即承安5年(1175),開宗祖師為法然上人(源空,1133~1212)。尊奉的本尊為阿彌陀佛(阿彌陀如來),以仰信阿彌陀佛的平等慈悲、誦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淨化人心、奉獻社會、度過輕鬆愉快的每一天、祈願往生淨土為其教義。所依經典是釋迦佛所說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這三部經典。

 

       今日的日本淨土宗以京都的總本山知恩院為中心,在日本及海外共有7200餘座寺院,約10500名僧侶,檀信徒達600萬。芸芸信徒每日念佛不倦。

 

       我們淨土宗在弘揚宗祖法然上人念佛思想的同時,還從事社會福利、教育、國際合作等廣泛的社會活動。淨土宗各寺院及僧侶為加深信徒乃至普通人對本宗的信仰,以改善生活、共同幸福為目標,進行著不懈的努力。活動遍及全國的殘疾人福利機構、母子福利機構等福利機構和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機構。

 

       淨土宗的法事活動頗多,大多具有淨土宗特色,其中,溶入到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如「流精靈」(盂蘭盆會後期的放花燈)、「花祭」(浴佛節)等,也為數不少。這些與地方上緊密相連的法事活動,是支持這些活動的信徒和寺院雙方所共有的寶貴財富。

 

       淨土宗自開宗祖師法然上人創立以來,在825年的歷史長河中,努力使淨土教義與時代和社會相適應,盡量多與人們接觸,珍惜這份法緣,才有了今天的淨土宗。今後,淨土宗各寺院及僧侶會倍加珍惜與社會的關係,與大家共生共存。

 

       二、從釋尊的教義到阿彌陀佛

       淨土教信仰的對象是阿彌陀佛,以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以期往生,這是大乘佛教的最高法門。淨土教為什麼會從佛教中產生出來,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回答,因為要從歷史和思想信仰的角度來解答。

 

       在此,打算從信仰的對象、目的、達到目的的方法、誰來信仰和實踐這四個方面來闡述釋尊的教法是如何發展為阿彌陀佛信仰的。

 

       (一)信仰對像——從教主釋尊到救主阿彌陀佛

       創立佛教的釋尊生於印度,因對人生感到不安和彷徨而出家,最後成為覺者(佛陀)。釋尊通過開悟而成就了崇高的宗教人格,並開示所「覺悟」的內容和達成的方法,所以,作為教主,他成為眾人的精神支柱和歸依處,終生受人禮拜。並且,對他的信仰,同其教義一樣,至今存於人心,不分地域和疆界。所「覺悟」的內容雖為永遠不變的真理,但開悟的釋尊是人之子,人體不能永存。

 

       雖然,眾所周知,世上的萬物有生有滅,但受人仰慕、禮拜的釋尊入寂後,失去了精神寄托的信徒們還是彷彿失去了照亮黑夜的明燈而傷心至極,這種心情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加劇。所以,他們在茫然無寄之中產生了一種渴望,渴望得到一種不受時空限制、名副其實地具有永久生命和無限智德的禮拜對象。它是永恆不滅的真理——「覺悟」——的人格化。於是,具有無量壽和無量光的阿彌陀佛,作為代替令人懷念不已的釋尊的、具有永久生命和無限智德的人格佛而成為信徒們的新的精神支柱和禮拜對象。

 

       釋尊在印度有限的地域和有限的45年之間說法度生,所以,能接近他並親聆教誨的人畢竟有限。這正是出現於世間的覺者——釋尊——的命運。然而,阿彌陀佛卻是一位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在時間上具有永久生命(無量壽)、在空間上擁有無限智德(無量光)的人格佛。這是因為阿彌陀佛有著不受時空影響、隨時而無遺漏地度脫一切眾生的根本願望(本願)。所以,不論何時,不論何人,都可受阿彌陀佛拯救,他是永恆而普遍的救主。

 

       (二)信仰的目的和方法——從依三學而覺悟,到依稱名念佛而得救

       人子釋尊既然可以「覺悟」,那麼所有的人也就都可以覺悟。即,所有的人降生之後都一律平等具有佛性,所以都有開發佛性的必要和能力。「覺」乃覺悟於永恆不變之緣起道理。當人們意識到萬物之間互相聯繫、必須同生共存,就會走出自以為是的誤區。這不僅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包括與動植物、鱗介魚蟲、自然環境的關係。捨棄個人主義和以人為本的驕傲自滿心理,與所有生物共生共存,這種共生的思想就是釋尊的理想。

 

       釋尊為實現這一理想,對生活在佛教教團中的出家求道者及生活在家庭中的居士們所強調的修行規範就是應該持戒。持戒是將日常的散亂之心轉化為平靜心(禪定、三昧)的基礎;通過禪定修行,可不會因受外界刺激而心慌意亂,且可產生從所有現象之中看到實質的智慧。這種智慧也是開悟後的人生的基礎。然而,實踐戒定慧三學,需要靠努力精進等自力進行艱苦修行,實際上不易實現。

 

       阿彌陀佛是以救濟所有的人為根本願望(本願)的救主。但他並非一開始就是救主。他在前世名為法藏比丘,修菩薩行時,經過長期思惟,立下了四十八個誓願,又經過了長期而艱苦的修行,終於成就宿願。法藏比丘之成為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光),並不是為了給自己構築淨土、享受法樂,而是為了如其本願,以永不棄捨、永無止息的慈悲心,將所有人的有限生命轉化為壽命無限,即利他度生。因此,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是讓世上煩惱具足的人轉生(往生)到無煩惱的無量壽的世界,是拯救所有飽受煩惱折磨的人的無比安樂的世界。

 

       不管發覺與否,所有人都始終在阿彌陀佛慈悲心的攝受之中。「月光普照,無處不至」,法然上人的這句詩正是在講述阿彌陀佛的本願慈悲之心。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望——慈悲心,從久遠的過去直至現在一直在向所有的人召喚:「稱我名吧!如果稱我名號,將會無一遺餘地迎歸淨土!」(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不論是誰,如果他因此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等於回答:「請把我迎歸淨土」,於是,阿彌陀佛就會應聲伸出救度之手,將他迎入淨土。法然上人的「詠唱名時心遂願」這句詩,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意思。

 

       為往生淨土,要在阿彌陀佛前面加上「南無」二字。因為「南無」中含有希望被救、希望往生(轉生)等殷切期望。所以,南無(歸依)阿彌陀佛之後,捨棄自己的各種想法和所有自力,把全部身心都托付給阿彌陀佛,最為理想。唯有以「請救度我」之心一聲聲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切實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拯救;而堅信被救,能使人更進一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可使救主阿彌陀佛與稱名求救者之間的關係加深,不離棄,也不被離棄。

 

       (三)從佛性到人性——立場的轉換

       不論是「開悟者」還是「得救者」,都是人。這一點沒有差別。人與生俱來地具有佛性,所以有開發佛性的必要,也有這個能力。然而貪、嗔、癡是開發佛性的最大障礙,這是人們所無法逃避的現實。佛教把人的這種性質稱為「結使」,又稱「煩惱」。人們的身心都受人性的束縛,失去了自由,受其驅使,便產生煩惱。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沉溺於貪慾(貪),為怒火所燒(嗔),不諳事理(癡)而遭遇挫折,這就是人類的真相。

 

       為求「覺悟」,必須實踐「戒定慧」三學。在開悟之際,從結使、煩惱中解放出來,獲得解脫,顯現佛性,然後,開始覺醒後的生活。但是,因為三學的實踐嚴格而艱苦,所以最終獲得覺悟者只限於少數特定的人。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只稱誦具有開悟的「自內證」和拯救所有人的「外用」功德的「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便可在沒有消除人性的結使、煩惱的情況下得到救助。人們正是因為不能消除煩惱,才念佛求救。所以,因此而得到救助的人,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分男女、善惡、貧富的多數人。從這點上可以說,「拯救」的法門是適合於萬民的佛法。

 

       (四)釋尊與阿彌陀佛——二尊的悲憫

       在考慮釋尊與阿彌陀佛的關係上,有兩種立場。1、如何把他們聯繫在一起,2、兩者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前者是站在自由的立場上,從歷史和思想信仰的角度來考慮,後者是從淨土宗的角度來探討釋尊的聖意與阿彌陀佛的聖意之間的聯繫。我們淨土宗當然是站在後者的立場上來探究釋尊與阿彌陀佛的關係的。

 

       淨土宗所依的經典——「淨土三部經」——全是釋尊所說。其中《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都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說,《阿彌陀經》在捨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祗園精舍)中說。也就是說,釋尊是通過這三部經來開示阿彌陀佛及其淨土和往生行的教主。除此之外,釋尊雖在其它諸多經典中講到了阿彌陀佛及其淨土,不過那是順便提及的。唯有這三部經是以詳說有關阿彌陀佛的一切為目的的。釋尊為何專門宣講阿彌陀佛呢?《觀無量壽經》中有答案。

 

       《觀無量壽經》是釋尊應王舍城悲劇的主人公韋提希夫人之邀,宣講以平靜心而實踐的十三觀法(定善)和以散亂心而實踐的世福、戒福、行福等三福(散善),以此為往生之行。這個稱為隨他意法門。但是,釋尊講完定散二善後,在沒有提問的情況下,向愛徒阿難咐囑道:「汝,好持此語。持此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也」。由於這是釋尊自發地吐露心聲,故稱為隨自意法門。

 

       這就意味著釋尊將救主阿彌陀佛的本願聖意視作自己的誓願,並且將開示阿彌陀佛的聖意作為自己出世的本懷。阿彌陀佛的救世聖意,由將其視為自己出世本懷的釋尊來開示,並弘揚於世,同時,釋尊的出世本懷也通過親自傳播阿彌陀佛的救世聖意而得以實現。可以說,教主釋尊的真面目就是置身於阿彌陀佛的本願聖意之中,將其廣傳於世。

 

       法然上人把救主與教主的聖意稱為「二尊的悲憫」。希望欲往生淨土的人,在教主釋尊的「持無量壽佛名,往生淨土」的召喚(發遣)的指引之下,沿著願往生心這一於貪嗔交織之中所開闢出來的白道,朝著救主阿彌陀佛「稱我名,來淨土」的召喚之聲(迎接)的方向前進,去實現往生(轉生)本懷,依「二尊之悲憫」而轉生(往生)。

 

       關鍵詞:簡介 日本 淨土宗

 

       三、法然上人的生平

       法然上人(1133—1212)是獨生子,幼名勢至丸。崇德帝長承二年(1133)四月七日(西曆5月20日),生於美作國久米南條稻岡莊,其父漆間時國為押領使(是維持地方治安的豪族),其母名秦氏。生後,在雙親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但是,保延七年(1141),其父時國受到預所(代表領主管理莊園的人)源內武者定明的夜襲而悲慘死去,當時勢至丸9歲。

 

       (一)父親的遺言

       法然的父親時國臨終時,對圍在枕邊的家人們說:「我的傷口痛,別人的傷口難道不痛嗎?我惜命,別人難道不惜命嗎?」基於這種自他一體的認識,強烈告誡不可替他復仇。這個遺言,與視復仇為當然的武士風習(尤其是距曾我兄弟活躍的時代不遠,僅相差50年),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宗旨,令人矚目。

 

       (二)參學比睿山

       天養二年(1145),勢至丸13歲(一說久安三年,15歲)時,告別母親,來到了遙遠的比睿山的學府。先受學於西塔北谷的持寶房源光,久安三年(1147)在戒壇院受戒出家,後從功德院肥後阿闍梨皇圓學「天台三大部」(《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各十卷)。

 

       上人一向認為,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了脫生死」。而自己未度,不能度人,所以,為欲果遂出離之志,便於久安六年(1150)18歲時,辭別皇圓,遷至西塔黑谷,從師於慈眼房睿空。睿空有感於他的年青壯志,讚曰「年少而立志出離,真乃法然道理之聖」,遂贈予「法然房」之號,取源光和睿空各一字,授法名「源空」。在圓頓戒正統傳人師父睿空的嚴格指導下,通讀大藏,如說修行,精進求道。

 

       (三)淨土宗開宗

       傾倒於善導大師,等於打破傳統的厚重壁壘,所以這種傾倒是在不斷地排除強烈抵抗的同時,漸漸地確立起來的。與睿空之間就觀佛與念佛孰優孰劣的問題所展開的激烈論爭,便是一個象徵。對於上人來說,與其說是熱衷於排除這些抵抗,倒不如說是在拚命消除自己內心中的對稱名往生所殘留的難以消除的疑慮。就是說,上人的心中充滿了欲親見他人因稱名而得往生的確鑿證據的心情,充滿了欲親見善導大師向他問答決疑的心情。

 

       有一次,上人參訪了住在西山連峰吉峰的往生院的高聲念佛行者游蓮房圓照,親眼見到了他的靈異,見到了他因念佛而得往生,因而確立了對稱名往生的信念。上人曾感歎道:「與淨土法門和游蓮房相遇,是此生最值得紀念的事」,指的就是這件事。

 

       (四)在善導大師指引下與「散善義」相遇

       同時,另一方面,上人發現,欲與國別不同、時隔六百年的善導大師相遇,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接觸他遺留下來的著作,熟讀而決疑。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於是上人四處尋訪經藏,搜求善導大師的著作。他是一個「廣泛披覽諸宗章疏,睿山所無,訪之他山,必遂一見,黑谷寶藏中所缺之聖教,寫而補之」的人。因為費盡了千辛萬苦,所以把在比睿山所找不到的《觀經疏》「散善義」,從宇治的寶庫中查找了出來。然後,不止一次,而是二次、三次反覆閱讀,於是確信:「雖然是散亂之心,但只要能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則乘佛本願,必得往生」。時為承安五年(1175)春,上人43歲。

 

       由於上人內心深處確立了對稱名往生的信心,遂使迄今為止的疑雲一晴萬里,一個嶄新的心靈世界展現眼前。這一宗教上的回心便稱為淨土開宗。所以,淨土開宗並不是為了與既成的其他教團相對抗而有組織有計劃地成立新教團。上人心裡所想的,可以用「唯依善導和尚之意創立淨土宗。和尚乃是彌陀化身,當依其所立之義。此絕非源空新創」這段話一語道盡。

 

       (五)選擇集的撰述

       建久八年(1197)65歲的上人得了一場病。當時九條兼實非常擔心,待上人病情恢復後便懇請說:「近年來蒙上人傳授淨土法門,但心中尚有不明之處。故請上人現在就將淨土的要義記述下來。」上人聞聽有理,便動員了門徒感西、證空、遵西三人幫忙,開始執筆撰述。第二年春(建久九年)一部十六章的《選擇本願念佛集》脫稿了(草稿本現藏於京都的廬山寺)。

 

       據一部記錄上人宗教體驗的非公開書籍《三昧發得記》(建久九年一月一日至元久三年正月的記錄)說,上人在撰寫《選擇集》的(建久九年一月一日開始)37天中,每日念佛七萬遍,在稱名念佛中親眼看到了淨土的聖相。上人的這種見佛是三昧中的事,是稱名念佛者不求自得的境界,不是因求見佛而得見的。

 

       總之,上人在撰寫《選擇集》的過程中始終住於三昧之中,說明了此書是源於上人的很深的修證。「念佛行,感水月,得升降」,這句《選擇集》卷尾的話語證實了這一消息。

 

       上人在撰寫了《選擇集》後,又在當年四月寫完《沒後遺誡文》,五月完成了《夢感聖相記》。前者是所謂遺言,上人竭力將其寫完是緣於他自感年事已高,特別是前年的那一場大病使得他對自己的健康沒有自信。後者記錄了上人在夢中見到了半身金色的聖者善導大師,是與上人43歲開創淨土宗有直接關係的。上人靠記憶講述了二十幾年前的體驗,是因為痛感到有必要為《選擇集》第十六章中出現的「偏依善導一師」的內容做一個佐證吧。《選擇集》說得很清楚,「思之,夫欲速離生死,有二種勝法。二種中可暫棄聖道門,選擇入淨土門。欲入淨土門,則應於正雜二行中暫棄雜行而選擇歸於正行。欲行正行,則應於正助二業中,將助業放置一邊,而選擇專修正定之業。正定之業即稱念佛名。稱名念佛必得往生。因為是順佛本願故。」

 

       正如上人在抒懷中所述,「諸師著文必有一本意,故予亦選擇一義而作《選擇集》。」本書以選擇取捨貫穿始終,從佛教的了脫生死的眾多實踐法門中特別選出稱名一法,乃是發願拯救群萌的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使然。關於阿彌陀佛的這一本願,書中講述了八種選擇之義。

 

       《選擇集》開示出了阿彌陀佛的選擇之意,同時,又如此真摯地去追求這唯一的一條了生脫死的道路,這樣的書是罕見的。

 

       但是,在選擇——即面臨取捨——時是孕含著危險的。

 

       上人說:「切願您一經覽讀之後,務必將此書深藏於壁底,勿忘失於窗前,恐令破此法者墮於惡道。」從這句結束語中不難看出這種危險。這是因為,選擇棄捨沒有提倡阿彌陀佛本願之心的一切天台、真言諸宗教法和諸宗所提倡的了脫生死的修行實踐,是《選擇集》的主旨。《選擇集》是應兼實的要求而撰述的,但其內容絕非僅以兼實一個人為對象。該書是一部表明「念佛法門自立」的淨土開宗的宣言書,是專修念佛者的聖典。

 

       (六)上人之被流放與入滅

       法然上人的意志

       上人被定罪流放,又被勒令還俗,還被起了一個籐井元彥的俗名。同宗的道俗,越發嘆息,更加為年邁的上人擔心。當時有弟子建議:「上奏停止一向專修念佛,而暗地裡弘揚念佛法門怎麼樣?」上人悠然不迫地告誡弟子:「我被流放,毫無怨恨,能因被流放而化導邊地,也是難能可貴的事情,應該把它看作是朝廷的恩典。」從上人的這段話中可感受到上人靈活的態度和沸騰的使命感。

 

       他又對其他弟子說:「就是被砍頭,我還是一定要弘揚念佛法門。」顯示出了非凡的氣魄,使聽者肅然起敬。又對擔心自己身體的人反覆叮嚀:因為我老了,所以不論住在首都還是流放之地,時辰一到還是要死的。與其為今生離別而悲傷,不如相期再會於淨土。有生之日,即使相距遙遠,也不要忘了,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同志們總是在如來的慈悲之中被維繫在一起,所以要努力念佛。兼實於一天晚上,請上人到小街堂來吃飯,依依惜別。

 

       邊地教化與兼實的噩耗

       三月十六日,眾多道俗含淚相送,上人從下鳥羽乘河船經澱川離開了首都。在攝津的經之島教化村民,在播磨的高砂教化漁夫,在播磨的室之泊教化妓女。二十六日到達贊歧的鹽飽島,住進鄉紳高階入道西仁之家,後往四國,在小松莊的生福寺安頓下來,從事教化活動。雖然流放之罪在身,但可以自由教化,上人感到非常慶幸。但是兼實之死(四月五日)令上人最為悲痛。

 

       同年十二月八日,雖被宣佈赦免,但嚴禁還歸京師。上人只好依旨,落腳在攝津國勝尾寺的二階堂,度過了4年的歲月。在此期間,上人的心境都表現在「白雲擁柴扉,何日生紫光?」這首31字的詩歌之中(原詩共31字——譯者註),由此可以一窺期盼彌陀迎請而盡情念佛的上人的心情。這期間,宇都宮賴綱到勝尾寺拜訪上人,成了一個念佛者。

 

       歸京——撰述《一枚起請文》與入滅

       建曆元年(1211)十一月十七日,被允許還京的上人,於二十五日回到闊別5年的京都。吉水的舊居禪房已然荒廢,所以受《愚管抄》的作者、兼實的弟子青蓮院慈圓(1155—1225)的盛情相邀,住進了大谷的禪房。弟子和念佛道俗們的熱情相迎,令上人深感再會的喜悅。

 

       由於高齡與勞累交加,上人於下一年正月就病倒了。寒冷的京都,潮濕的華頂山禪房的冬天,大概讓上人感到難以忍受吧。

 

       上足弟子信空,預感到上人將要不久,不得不請問:「您入滅之後,當以何處為上人的遺跡?」上人答道:「我的一生在於弘揚專修念佛之法,若說遺跡,凡有念佛聲之處皆是我的遺跡」。能顯示上人本懷的還有勝於這句話的嗎!

 

       從臥於病榻上的上人口中,不斷聽到念佛的聲音,這個聲音鼓勵著待於枕邊的弟子們去念佛。他還說:「我本從極樂來,終當還歸極樂去。」漸漸衰弱的上人,從二十三日起病情加劇,一直隨侍上人達18年之久的弟子源智懇請上人寫下念佛法門的要義。上人不顧一切地坐了起來,將終身所提倡的主張簡潔地歸結為一篇《一枚起請文》:

 

       不是唐土和我朝諸智者所說的觀想念佛,也不是由學解而悟能念之心的念佛,而是為往生極樂而專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則必得往生。除此之外,別無殊勝。而所謂三心四修,亦皆必在念佛往生的信念中修。除此之外若別有深奧之處,則是違離二尊的慈悲本願。有信念佛法門之人,縱能學得一代時教,也應甘作一文不識的愚笨之人,同無知的婦輩一樣,不作智者之態,只管一向念佛。淨土宗的安心起行,以此一紙為極致。源空所見,除此之外,別無他義。為防滅後生出邪義,將所見記錄如上。

 

       建曆二年(1212)正月二十五日正午,上人頭北面西,念著「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經文,安詳示寂,壽80歲。

 

       四、淨土宗的教義

       (一)法然上人的教法

       阿彌陀佛的悲心與眾生

       法然上人留有「月影雖無處不照,唯存仰望者心中」的一首詩歌。此歌所吟,是將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觀無量壽經》第九佛身觀之文)的悲心比作月亮。月亮的光明,無論是山是河,是原野是海洋,是都市是貧鄉,是男是女,是窮是富,是智是愚,對這所有的一切都毫無差別地平等照耀。但是,不論是怎樣的明月,對於不想瞻望它的人,都是無可奈何的。唯有佇於屋外,仰望明月的人,才能接觸到它的光明,為其光明所包攝,領受那番風情。

 

       上人借此月光所表現的佛的光明,可以深入到月光所照耀不到的人的心靈深處,打破心靈的黑暗。

       

       這首詩歌的前半和後半可以分開來理解,即前一半表現阿彌陀佛的慈悲本願,後一半表現被本願所救度的眾生的心行。

 

       首先,前半句講的是,佛的光明不挑揀善人惡人,表現了欲平等一律無有遺餘地救度一切眾生的彌陀之心。以此平等無差別的大慈悲為心的阿彌陀佛,才是淨土宗信仰的對象(本尊=所歸)。阿彌陀佛建立極樂淨土,勸眾生為往生(信仰的目的=所求)而稱名念佛(達到目的的方法=往生行),因為他是以無有遺餘地救度一切眾生為根本願望的(本願)。

 

       阿彌陀佛建立淨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於世浮沉、執著自他彼此、為老病死所困擾而苦痛不安、不知有安養世界的人(凡夫),欲喚起他們捨離痛苦的現世、思歸淨土(厭離穢土,欣求淨土)之心而建立淨土的。所以,淨土是佛殷切期待著與眾生見面的地方,是佛為眾生準備好了的世界,絕不是眾生的自力所能成就的。

 

       欲成淨土中人,必須往生其中。為使眾生能夠往生,阿彌陀佛從各種實踐法門之中,選擇了體弱的人、心易散亂的人、無智愚人、貧窮之人——一切人——都可以修習的稱名念佛法門(選擇本願念佛)開示給我們,若舉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佛即現在其人之前,臨終來迎,以遂其往生之願。阿彌陀佛的悲心,就是這樣無時無刻不在攝受眾生。

 

       後半句講的是,眾生的心行應如何對應於阿彌陀佛的這顆悲心。不管有多麼強大的救度之力來攝受眾生,若是沒有感受它、回應它的心(安心)和實踐修行(起行),這顆難得的悲心也雖有如無。所以,作為宗教,應該有佛與眾生之間的直接的相互接觸。

 

       如實觀察自我的人能感通於佛心

       世間之法,是貪嗔癡(三毒煩惱)之匯聚。在世間法中受到挫折、感到絕望時,人們才有可能來觀察赤裸裸的自己。因此,信仰,是心中充滿對世間法的喜悅之人所難以享受的。倒是內心缺乏對世間法的喜悅之人方能享受。

 

       當人的心靈純潔到已經沒有必要再偽飾自己的時候,與佛感通之心(至誠心)就會開朗。通過不斷深入的自我反省,始對人自身的有限性和罪惡性感到惶恐(深心之中的信機),如教所說而信佛實有,向佛尋求精神支柱,徹底皈投(深心之中的信法),而願生淨土(回向發願心)。當以此心為淨土信仰的基礎。這便是日本淨土教所教導的。

 

       本著這樣的至誠心等三心而修稱名念佛的人,就能夠感觸到佛的攝受不捨的悲心,讓佛心的溫暖融入自己心中,同時還能被導歸淨土。通過稱名念佛所得到的這些利益,都來自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上人的一生,就是發現和弘揚這個選擇本願的念佛法門。

 

       稱名與阿彌陀佛

       但是,徹底專修選擇本願念佛一行,並從中感到欣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此一行對於其他一切修行來說,雖說是格外殊勝(勝義),但此行本身因為無論是誰、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修,所以,反而難於徹底。

 

       上人教導說,要想將此一行徹底,首先應該讀誦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努力激發對阿彌陀佛及其淨土的欣慕之情,唯禮拜(禮拜正行)、讚歎供養(讚歎供養正行)阿彌陀佛一佛。

 

       這些修行是為了徹底修行本願之行——稱名正行(正定業)而設的助業,所以最終還將在稱名一行之中被揚棄。換言之,讀誦等助業,對於行者來說,是要服從於正定業——稱名正行的。

 

       這樣的稱名正行可使佛與凡夫得以跨過不可逾越的鴻溝,彼此交融在一起。

 

       上人有「我心望彌陀,如葵花向陽,稱念彌陀佛,日日無間斷」這樣一首詩,說的是,寄托於稱名之聲的思念佛之心,總在念佛,使佛凡之間不隔纖毫。此外,通過稱名,佛凡雙方的身口意三業可以相互交融,正如所謂「應聲即現」那樣,佛即現身於稱名的凡夫面前。這是上人在講述他的親身體驗。正由於有了這樣的受用,稱名才越發精進。

 

       總之,稱名一行,正如《一枚起請文》所指出的那樣,是「為必定往生而念佛」。現在先堅信通過稱名於將來必得往生,然後以自己可以聽到的聲音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淨土宗的教法與實踐的全部。

 

       如上所說,淨土宗的信仰對象——本尊阿彌陀佛,是以一無遺漏地度脫一切眾生為本願的本願成就身;是將所有人都包攝於光明之中,給予溫暖,讓每一個人都發覺到自己的有限性和罪業深重,而予以接引的光明攝取身;更是現身於臨終人面前接其歸於淨土的接引身。所以,我們必須將阿彌陀佛尊為救主,尊為我們心靈的父母。

 

       從現在開闢永遠的未來

       淨土宗的信仰的目的,唯在於往生淨土。實現這一人生大事,除了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外,別無它法。阿彌陀佛從久遠的過去直至今日一直向我們召喚:「當稱我名!若稱我名,必來迎請,歸我淨土!」意識到這一召喚而應之以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就是稱名念佛。回應這一召喚的每一聲稱名,都是寄托著「請度脫我」這一殷切期待的對阿彌陀佛的呼喚,所以,阿彌陀佛便應聲伸出救度之手。

 

       這樣,阿彌陀佛與我們之間的人格上的相呼應關係就在稱名念佛之中完成了。進而我們與阿彌陀佛之間的人格上的相呼應關係也就完成了。雙重的人格上的呼應關係通過稱名念佛而確立,淨土念佛的信仰才算是開花結果。

 

       往生絕不是死。稱名念佛的每一聲,就是從當下面向著未來,開闢永恆的無量壽的世界。

 

       宗祖法然上人關於他自己的稱名念佛,曾這樣表示:「生則念佛積功,死則往生淨土,於此身無憂煩,於死生無憂煩」,實在令人敬佩。

 

       就這樣,念佛者身在此世而無煩惱,生活在無量壽這樣一個無限的大生命之中,開闢出盡享人生樂趣的新世界。一變以往的人生,成為生活於大生命之中的、力量充沛的真實世界中的人。

 

       最後臨終之時,也無憂惱,唯懷著回歸心靈父母阿彌陀佛身傍的愉快心情,等待阿彌陀佛的接引。一旦往生淨土,還要完成滿足大悲行願、再來娑婆廣度親友乃至一切眾生的偉大使命。

 

       像這樣開闢永恆的未來,才是淨土宗的教法;獲得無量之壽命,才是宗祖法然上人念佛信仰的真相。

 

       (二)什麼是極樂世界

       淨土的原義是佛國土,即佛的國家,佛的世界。那裡充滿清淨的幸福,若生其中,無有眾苦。比如,佛經中說,有藥師如來的東方淨琉璃世界,大日如來的密嚴淨土等等,許多如來都各自建立自己的淨土,於其中說法。

 

       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成佛以前,為法藏菩薩時,願度一切眾生,發了四十八個大願,本願成就而建立起來的世界。四十八個本願的第十八願,稱為「念佛往生願」,說的是凡是口念「南無阿彌陀佛」者,皆得往生極樂國土。

 

       (三)「念佛」的意思

       念佛有如下三義:

 

       第一,經中所說念佛,大抵都是憶念之念。特別是早期經典中所說的三念、五念、十念等,都屬此類。

 

       第二,見佛相好等等,稱為見佛,觀佛、觀念。

 

       第三,稱念佛名,即是稱名,淨土宗說「念佛」時,就是指口中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法然上人於《選擇本願念佛集》中所開示的。

 

       (四)三經所說

       淨土宗的教義所依據的經典稱為「淨土三經」,是法然上人從大藏經中選出的《無量壽經》二卷,《觀無量壽經》一卷,《阿彌陀經》一卷。

 

       其中,《無量壽經》講的是阿彌陀佛本行菩薩道時的度生本願,和本願成就後的殊勝利益。《觀無量壽經》是釋尊對王舍城的王后韋提希夫人詳細講說往生淨土的方法。《阿彌陀經》講的是淨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即,過西方十萬億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為什麼稱彼世界為極樂呢?因為那裡的人,無有眾苦,唯受諸樂。

 

       (五)現代生活與念佛

       現代化生活中,包括了老人的生活、中年人的生活及青年人的生活,不能一概而論。但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必需品已經達到了應有盡有的程度,即,大家都不必為衣、食、住而苦惱。但是,在精神上卻未必如此。今天的時代,我們的物質生活優裕,但精神上卻有得不到滿足的地方。可以說,這就是心靈的問題,或者說是宗教的問題。

 

       什麼是佛教徒日常生活的標準呢,就是過歸依三寶的生活。歸依佛的生活是過愉快的生活,歸依法的生活是過正當的生活,歸依僧的生活是過與人和睦相處的生活。這種歸依三寶的生活,以淨土教來說,就是每日念誦「南無阿彌陀佛」來努力地生活。

 

       五、對信徒的指導

       淨土宗信徒的日常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開創日本淨土宗的法然上人只說「應該念誦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因為在那以前的佛教,都是屬於貴族、僧侶等特定人群的。對此法然上人提出了這樣一個主張:「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能簡單地實踐的才是真正的佛教」。

 

       由於這一實踐法門既不需要艱苦的修行,也不需要大額的佈施,只是念誦「南無阿彌陀佛」,所以當時真正需要佛陀拯救的老百姓們也能夠修習。

 

       淨土宗開宗時的情況與現在已經大不相同,但我們心中的煩惱卻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或者可以說煩惱反而增加了。

 

       南無阿彌陀佛

       自古至今一直在滋潤著我們心田的是法然上人所開示的念佛法門。做為淨土宗的信徒,能把念佛法門世代       相傳,才是最理想的。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念佛,自覺到自己是一名愚笨的凡夫,進而將自己的身心全部托付給阿彌陀佛的慈悲,使「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地從口中流出,並且珍惜人生的每一刻每一天。

 

       每天與阿彌陀佛生活在一起,並念誦阿彌陀佛,是淨土宗檀信徒邁出的第一步。因此,創造一個易於念誦的環境,牢記供養祖先,並使這些較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摘錄自《法音雜誌》,2000年第六期)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