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文集

  1. 善導大師的淨土教及其周邊
  2.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3
  3.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2
  4.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1
  5. 五濁增時多疑謗
  6.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
  7. 阿彌陀佛的形貌
  8. 《淨土宗教理的核心》前言
  9. 一段不可不知的中國淨土宗發展史實
  10. 關於《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
  11. 譯經史
  12. 讀《淨土教概論》札記一則
  13. 向死而生的淨土法門
  14. 試析《觀經疏》「化前序」
  15. 曇鸞道綽樹淨土宗萬世不拔之基
  16. 曇鸞與道綽
  17. 量子力學證實:彌陀淨土真存在
  18. 淨土泛論
  19. 淨土感言
  20. 淨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21. 試論道綽時教相應的淨土判教理論
  22. 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23. 略論善導往生淨土的境界──「報土論」
  24. 善導念佛思想的基本內涵
  25. 善導教學與宋代淨土教──特別以對天台宗的影響為中心
  26. 宋代以後的淨土教與善導
  27. 中國淨土教之時代區分
  28. 論曇鸞的淨土思想
  29. 論《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30. 道綽淨土思想研究
  31. 日本淨土宗的判教論和中國祖師觀
  32. 道綽、善導與唐代淨土宗
  33. 淨土宗十五祖之新判
  34. 玄中寺在中國淨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檢討
  35. 玄中寺與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36. 淨宗二祖道綽和《安樂集》
  37. 「凡入報土」辨正──《安樂集》研學劄記之四
  38. 稱名本願探意——《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三
  39. 「聖道與淨土」辨析——《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二
  40. 「約時被機」解讀——《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一
  41. 再讀《往生論註》
  42. 曇鸞在淨土宗史上的地位
  43. 近代確立蓮宗十三位祖師的過程及其釋疑
  44. 玄中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黃金紐帶
  45. 穿越千年,為師作證
  46. 論善導大師的佛學思想與淨土宗的教義特徵
  47. 道綽《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48. 離業力自然入無為自然之捷徑
  49. 純正的淨土法門能使十方眾生大安心原由之探討
  50. 曇鸞大師
  51. 淨土高僧曇鸞法師的風範
  52. 論淨土宗的成立及其實際創始人的確立
  53. 慧遠與善導之念佛
  54. 辨析信願稱名求生淨土是否為「儜弱怯劣」?
  55.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淨土學說
  56. 中國淨土理論的開山者曇鸞
  57. 善導淨土思想之特色
  58. 淨土祖師曇鸞與念佛法門
  5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60. 淨土宗的域外淵源與長安立宗及其後世傳承
  61. 日本淨土宗簡介
  62. 論淨土宗的四大特色
  63. 「人以致用.學以致用」——談談教理研究
  64. 善導「要弘二門判」辨析── 要弘二門是偽命題嗎?
  65. 自家寶藏 失而復得
  66. 鑒真大師淨土信仰探微
  67. 玄中寺與淨土宗
  68. 善導大師及其淨土思想
  69. 道綽《安樂集》探略
  70. 不測之人與不測之《註》
  71. 曇鸞大師歷史地位再探討
  72.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
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淨土宗文集
top

淨土宗文集

譯經史

宗傑法師

  佛經翻譯大非易事,古人所謂「有緣則遇,無道則違」,非因緣具足不能譯經。所謂翻譯,筆譯為翻,口譯為譯,後二名並行是為「翻譯」。

  早期的佛經是口口相傳,後第三次集結才有文字記錄。傳入漢地的佛經有胡本、梵本之別。胡本就是西域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語言翻譯的佛經,梵文就是從印度傳來的。早期佛經都是印度或者西域的高僧、商人攜帶來漢地或者來漢地後憑記憶誦出。但其缺漏較多,後漢地僧人開始西行求法,自法顯到義淨,多少人歷盡千辛萬苦捨身忘軀,求回經法,才有佛經翻譯事業。

  如義淨大師所說: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漢地譯經大分三個階段—–古譯、舊譯、新譯。其以二位偉大的譯經家而劃分,鳩摩羅什之前為古譯,羅什到玄奘為舊譯,玄奘大師以後為新譯。

  佛經翻譯之初,譯師主要來自西域,對漢語不甚瞭解,與漢僧很難溝通,只能揣摩對方的意思,時常導致交流中斷,只能求助依靠能通達梵漢的漢人作為助手。安世高、支讖、竺法護是這個時期的代表。後來,東僧西往,西僧東來,相互學習語言,交流比較順利,十之八九可以理解和翻譯,但還有差錯。

  這個時期,譯文的忠實與流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鳩摩羅什和真諦是這個時期的代表,尤其是羅什大師,出生在西域,遊學於天竺,後在涼州生活17年,慧悟天開,精通梵文漢語,把佛經漢譯推上了高潮。

  第三個階段,華梵交流進一步加深,東僧和西僧不僅學習對方的語言,而且「入境觀風,必聞其政」,學習對方的政治和文化,「學盡梵書,解盡其意」。所以,譯文與原文「印印皆同,聲聲不別」,水乳交融。在這個方面,玄奘和義淨堪稱楷模。其中玄奘大師遊學印度十七年,學究五印,對西域和印度的社會、文化、風俗極其瞭解,回國後在皇帝的大力支援下主持翻譯,成果豐碩。羅什大師重意譯,文辭通達、義理通暢符合漢人的閱讀習慣,而玄奘大師重直譯,多保留梵文原義。

  早期翻譯多是個人行為(或幾個人一起),至羅什大師才有正式的國家譯場,有主譯者,譯語者,證義者,潤文者,會集當時眾多佛教傑出人才,故譯經絕非易事。

  譯經過程中,古人總結了很多翻譯經驗,如道安大師「五失本三不易」、彥琮法師「十條八備」、玄奘大師「五不翻」、贊寧法師「六例四句」等,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豐厚遺產。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