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哲學所 張哲挺、龍華科技大學 張耀輝
* 本文原發表於「2010海峽兩岸-第八屆師法自然淨化人心研討會」;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原始生活教育學會 / 華梵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
* 張耀輝老師現為龍華科技大學專任副教授,曾擔任「2010年全國商管研究生論文研討會」生產管理類主持人。 Tel:886-2-8209321#6103 E-mail:yhc1366@mail.lhu.edu.tw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討純正的淨土法門能使十方眾生大安心之原由。眾生有諸多的煩惱、恐懼,但是這一些煩惱、恐懼都有一個根,它們是從這個根產生的,而這個根就是生死輪迴。生死輪迴是人生最大的恐懼,是一切恐懼的根源。然而,依據《無量壽經》,阿彌陀佛說,眾生的生死輪迴,祂來負責,祂能讓眾生大安心、大滿足。為了探究純正的淨土法門能使十方眾生大安心之原由,本文依據淨土三經與隋唐淨宗祖師等寶典從稱名必往生、持名念佛臨終佛來迎、諸佛證誠、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且應機、念佛順佛本願、一向專念萬修萬人去、念佛殊勝利益、由願力自然得無為自然及淨化人心國泰民安等九大方面加以說明。
關鍵字: 阿彌陀佛、淨土、龍樹、世親、曇鸞、道綽、善導
壹、導論
一、研究背景
一個有智慧的學佛人,其第一個優先抉擇的是有那一個法門現在就能夠解決生死輪迴這一件大事,使其生命中最大的憂慮、恐懼能夠安心下來。而在八萬四千無量法門當中,就唯有念佛法門,所以《佛說無量壽經》(以下簡稱《無量壽經》)說: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1
眾生有諸多的煩惱、恐懼,但是這一些煩惱、恐懼都有一個根,它們是從這個根產生的,而這個根就是生死輪迴。生死輪迴是人生最大的恐懼,是一切恐懼的根源;然而依據《無量壽經》的意思,阿彌陀佛說,眾生的生死輪迴,我來負責,我能讓眾生大安心、大滿足。2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淨土法門可以依時期分為兩種:一是隋唐淨土,二是宋明淨土。隋唐淨土就是指淨土宗善導流,也就是上傳龍樹 (約 150-250)、世親 (天親)(約 300-400)、曇鸞 (476-542)、道綽 (562-645)一直到善導(613-681) 3這一法脈的淨土教理。它是非常純粹的淨土,不摻雜、不龐雜。其有著共同的經典、信仰和判教理論,也有一貫之思想傳承,這就是指善導流這一純正的淨土法門。宋明淨土,就是北宋一直到明朝,以至到清朝的淨土。這個淨土跟隋唐善導大師的淨土相比, 雖然同樣都是淨土法門,但內容有異。由於善導流這一法脈的淨土教理,在唐朝末年就失傳於中國,導致以後的高僧大德自修淨土或弘揚淨土,因缺乏這一法脈的教理書籍作為依據,只好各自依據本宗的教理來解釋。所以天臺就依天臺的教理解釋淨土,華嚴就依華嚴的教理解釋淨土,禪行者就以禪的教理解釋淨土;這樣淨土教理思想就變得不純粹 4。例如,有謂念佛要是不能達到「一心不亂」之禪定功夫至少也要「功夫成片」,臨命終時要「心不顛倒」,佛方來迎才能往生。或者說,念佛不淨罪集資無法往生等之見解,其結果導致行者對往生大事心存不確定與不安。
所幸清朝末年,楊仁山居士通過日本朋友,把遺失的善導流這一法脈的經論寄回來,並在南京設立「金陵刻經處」,刻板印刷流通,使純正之淨土法門得以繼續弘揚,讓現代有緣眾生據以修行成就。因此,本文將就此殊勝因緣,根據淨土三經,即《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以下簡稱《觀無量壽經》或《觀經》)與《佛說阿彌陀經》(以下簡稱《阿彌陀經》)以及善導流祖師之論著,針對純正的淨土法門使十方眾生獲得大安心之原由加以探討。
三、研究範圍與方法
今以淨土三經與善導流祖師之著作為研究範圍,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淨土三經是淨土法門的主要經典根據,都是講阿彌陀佛的本願。因此,它們的大意應始終都是一致的、一貫性的。第二、淨土宗善導流這一法脈的淨土教理思想,是非常純粹且有思想傳承的。第三、有關「淨土」與「淨土法門」的相關內容,透過電子辭典(CBETA讀經器)的搜尋,大概有一千六百多筆資料,若以「大安」作搜尋,大約也有八百七十多筆資料,囿於篇幅所限,無法一一加以探討。據此,研究範圍僅框限於淨土三經與淨土宗善導流祖師論著。
研究方法方面,本文擬從淨土三經與善導流祖師之論著著手,找出純正之淨土法門使眾生安心之原由,便可看出這個議題所包含的各層面;另一方面也能較為全面性,不會只著重某個時間點,或者是某個祖師的思想而已。
貳、文獻探討
迄今與淨土三經及善導流祖師有關之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學者楊白衣(1985)在〈淨土的淵源及其演變〉5一文中提及「極樂即淨土」的觀念可能是曇鸞祖師以後形成的,直到善導大師於《法事讚》中已開始使用「淨土教」的名詞,完成了中國的「淨土法門」或「淨土教」並主張「凡入報土」說。就念佛方面,學者朱湘鈺(2006)撰〈「十念往生」的意義與相關討論 ——以《大正藏》淨土三經及其注疏為例〉 6就《大正藏》淨土三經及其注疏中的相關文獻針對「十念往生」相關討論,其結果發現歷來的祖師們對於「十念往生」的討論,多集中於實踐層次之問題。為瞭解淨土法門之理論體系,學者陳啟文(2007)撰〈彌陀本願之理論體系及其詮釋〉 7其研究得到之主要成果是,彌陀本願實為一套圓滿的實踐修行理論體系,此體系乃是通過啟示、信仰與實踐所形構。接著,有關淨土法門演變方面,學者釋道昱(2007)撰〈唐末之後西方彌陀法門的轉變〉8其查證相關文獻發現,唐初由觀佛三昧而導入念佛三昧的西方淨土法門,中唐卻演變成持名念佛並將念佛法門普及一般信眾。繼而晚唐遭遇會昌法難及五代政局混亂,各宗派法義因而式微,宋初經由天台中興祖師法智知禮弘揚的天台教觀、禮懺並誓生西方淨土。有關祖師之淨土思想方面,學者陳敏齡(1997)在〈曇鸞的淨土思想——兼論北魏金石碑銘所見的淨土〉9一文中提到曇鸞的淨土思想,以他力、易行為名,和傳統佛教自悟自證的風格頗不相同。學者蔡纓勳(1998)所撰之〈釋曇鸞思想之研究〉10認為曇鸞本於法藏四十八願之本懷,上承龍樹「易行道」、世親「五念門」之淨土觀,而標舉出持名念佛法門。而學者賴賢宗(1999)在所撰之〈淨土信仰論之研究: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11中提出「迴向」為世親、曇鸞的淨土思想的核心概念。另外,學者白欲曉(1999)撰〈論淨土信仰的中國化——從曇鸞淨土理論探討起〉 12研究發現從淨土思想發展的整體過程看,淨土並沒有一個一貫且有系統傳承之宗派,但是從某一歷史段看,特別是隋唐,淨土宗實際是存在的。如曇鸞、道綽、善導一系,有共同的經典、信仰和判教理論,也有一貫之思想傳承,應該看作是中國淨土宗的階段性歷史存在。學者溫金玉撰〈曇鸞大師念佛法門研究〉 13指出曇鸞大師念佛法門雖然繼承龍樹菩薩之二道說,但卻能別有創新,力倡二道二力說。特別強調持名念佛又以口念為主。接著,學者陳敏齡(2003)在〈曇鸞的彌陀論〉 14探討有關曇鸞所建立的彌陀的救贖理論的特質,其文中指出曇鸞提出信靠他力之說法及「二種法身」之法身說,此正是善導流報身彌陀之說的先導。另外,學者陳劍鍠(2006)撰〈曇鸞的空觀思想——以「十念相續」與「生而無生」為核心之探討〉15先討論曇鸞所闡述「十念相續」的修持方法,再由證得「十念相續」的空觀內涵引申說明「生而無生」的空觀思想。
善導流祖師淨土思想與法門方面之研究除了上述之曇鸞之外,近年學者亦對其他祖師作研究。首先,學者釋修優(2005) 撰〈道綽《安樂集〉的念佛法門〉 16發現《安樂集》中有提到觀想念佛及稱名念佛。並認為《安樂集》中所提及的稱名念佛,不論是一念或是十念,不論口稱或心念,其最大的分界在有相、無相的稱名念佛。學者陳劍鍠(2008)撰〈道綽的末法觀念與淨土門的創立〉17文中指出,道綽在《安樂集》引用《大集月藏經》的五個五百年之說,這是他的末法觀念,也是淨土教中提倡末法思想的先軀。道綽並提出末法時期須以稱名念佛得救的看法。又學者釋禪慧(2008)在〈依《觀經四帖疏》論《觀經》的念佛法門〉 18一文中提到何以《觀經》講了許多定散二善之修行方法,而最後卻咐囑稱名念佛法門。接著,學者陳劍鍠(2009)撰〈彌陀淨土教門「稱名念佛」與善導「十聲」教法的修持內涵〉19旨在探討善導系對「稱名念佛」與「十念」的修持內涵,結果發現「稱名念佛」與「執持名號」有同等內涵,二者都有繫念、憶念的意思。而善導結合「稱名念佛」與「十念」的教說,並將「十念」轉換為「十聲」。學者陳劍鍠(2009)又續撰寫〈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 20認為「懺悔」在道綽及善導的淨土教學裡,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從相關文獻回顧可知從淨土思想發展從某一歷史段看,特別是隋唐,淨土宗實際是存在的,如曇鸞、道綽、善導一系,有共同的經典、信仰和判教理論,也有一貫之思想傳承。而且之前的研究尚未有學者針對淨土法門使眾生大安心方面之議題作研究。因此,本文將根據淨土三經及善導流祖師之論著對此議題加以探討。
參、眾生得以大安心之原由
眾生的大事是「後生一大事」,「後生」即是死後的世界。五戒尚可為人,十善方可生天。因為在今世,戒、善難俱,後生必墮惡道。此生很短暫,而無盡的未來是往生極樂淨土或墮入惡道才是眾生唯一的大事。這大事不解決,眾生無法得以大安心。要解決這後生一大事,這十方世界中,唯有阿彌陀佛才有力量,眾生必須完全歸投依靠彌陀,才可過安穩的日子。
本節將根據淨土三經及善導流祖師主要論著,以九大方面分別對純正淨土法門能使眾生大安心之原由說明如下:
一、稱名必往生
《無量壽經》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21
這第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稱名必定往生」的約定;同時也是釋迦牟尼佛出生人間,示現成佛,講經說法的主要目的。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中解釋說: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22
這是善導大師對阿彌陀佛的「本願」,也就是「第十八願」的解釋。善導大師意思是說:如果我成佛,就能使願生極樂世界,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十方眾生,即使稱名十聲,也能往生。
善導大師又在《觀經疏》解釋六字名號說: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23
這段法語的意思是說:「南無」本身,就是歸命的意思,也就是「信」;「亦是發願迴向之義」,就是「願」;「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就是「行」。可說這六字名號裏面,「信、願、行」通通具足。因此,善導大師說:「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因為有這個道理的緣故,眾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必定往生。
龍樹菩薩《易行品》云: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若人命終時,得生彼國者,即具無量德,是故我歸命。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24
《易行品》中此段文指出念佛人都即時當下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立刻頓超十地,而且快速成佛。
不但如此,《觀經》甚至提及五逆十惡稱名亦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25
又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曾以問答方式說明下下品人稱名往生之道理:
問曰:「上言知生無生,當是上品生者。若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豈非取實生耶。但取實生,即墮二執:一恐不得往生,二恐更生生惑。」
答曰:「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淨,即得往生。又是摩尼珠,以玄黃幣裹,投之於水,水即玄黃,一如物色。彼清淨佛土,有阿彌陀如來無上寶珠,以無量莊嚴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於所往生者心水,豈不能轉生見,為無生智乎!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則冰解,冰解則火滅。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之火,自然而滅。」26
所以《安樂集》亦述及:
今《觀經》中,佛說下品生人,現造重罪,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即得往生。27
依上述經論可知下下品人稱阿彌陀佛名,亦能罪滅心淨,即得往生。何況自己既非五逆十惡罪人,平時又能念佛,何愁稱名不生?
二、持名念佛臨終佛來迎
《阿彌陀經》云: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28
其意指一向專一不雜 29的執持名號的念佛人,因念佛而多善根、多福德 30,不但一生當中受著彌陀光明的攝取保護,而且臨終時,阿彌陀佛就會帶著他的蓮花,率領著清淨海聖眾,來到他的面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 31,接引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三、諸佛證誠
眾生疑心很重,單單佛陀所說,或許還不能相信,於是佛陀在《阿彌陀經》中宣說六方諸佛都伸出了廣長舌殷勤懇切地證誠此事:
如《阿彌陀經》云: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32
善導大師亦在《觀念法門》裏面,對六方諸佛來讚揚、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真實不虛:
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已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33
大師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念佛而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那就表示六方諸佛所證誠的也是虛假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現在六方諸佛的舌頭都要爛掉。大師憐憫眾生為了讓眾生相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於是說了如此讓眾生印象深刻而不得不相信的法語。
四、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且應機
《無量壽經》云: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34
阿彌陀佛說,祂從無量劫以來,都要做一個大施主。祂平等地救度十方眾生的貧苦。眾生是在肉體存在的這個世間,受盡種種的貧乏困苦,死後還會輪迴六道,苦不堪言。眾生只要完全靠倒阿彌陀佛,以念佛乘佛願力,必定往生極樂。
龍樹菩薩《易行品》云: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35
旨在說明佛法有無量法門,歸納成兩個法門,如同世間道,一個是「步行」的,一個是「坐船」的;步行是辛苦的,坐船是安樂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像世間道一樣,有難有易,採取「勤行精進」的法門如步行,就是難行道。除了勤行精進以外,另有一種信的法門,是信方便,就是信阿彌陀佛的救度。信方便者以恭敬心執持名號,就能如坐船快速的到達不退轉地,這就是易行道。
又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引《易行品》之意說: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修漿反)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36
此段文指出,菩薩求阿毗跋致,於五濁之世無佛時,如果採行難行道,則難以成就,其有諸多原因。如果採行易行道則乘佛願力,必定往生自然得成。
道綽大師《安樂集》亦提及:
若欲於斯進趣,勝果難階;唯有淨土一門,可以情悕趣入。37
扼要地指出在五濁之世,末法無佛之時,三學六度之教法漸次難行難証;唯有仰蒙彌陀之救度,方能趣入菩提。亦即淨土法門才是五濁惡世之時,一生造惡之機的成佛之道。
五、念佛順佛本願
《觀經》云: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38
若引用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解釋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39
可知善導大師慧眼看出《觀經》中雖然說明許多關於定善與散善之利益,但佛本願是希望眾生一向專稱阿彌陀佛名。
六、一向專念萬修萬人去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中提及: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40
這裏善導大師主要是說,如果我們能夠一向專念彌陀名號,捨去雜行雜修,念念相續,畢命為期,那就「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即萬修萬人去。
接著,善導大師又說: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係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慇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41
如果捨棄專一稱念彌陀名號,而雜修雜行,會由於十四個損失致使一千個難得有一個人往生。
七、念佛殊勝利益
《無量壽經》下卷云:
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42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中述及:
其有得聞彼,彌陀佛名號,歡喜至一念,皆當得生彼。43
眾生只要稱念彌陀佛名,就可得到往生西方淨土快速成佛之大利益,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觀經》云: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44
其意思是說,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遍照大宇宙,目的在於攝取念佛眾生。眾生只要念佛,阿彌陀佛的光明永遠照耀他,使他消除業障,增長福德,延長壽命等;一直到臨終,永不捨棄他。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提及護念經說:
又如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當得六方恆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45
又在《往生禮讚》中引經文說: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46
又如《觀經》云: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47
可知念佛人蒙佛光攝取、諸多菩薩擁護。因此,念佛行者只要至心求願往生,「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無求自得。
八、由願力自然得無為自然
離人為的造作,法的自性謂之自然。佛教所說的「自然」可歸納為業力自然、願力自然與無為自然三種。業力自然,係指依善惡之業因自然生起苦樂的結果,如《無量壽經》所說:
但作眾惡,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諸惡趣。48
願力自然又稱「他力自然」,是指凡是被彌陀救度而往生極樂淨土,都是由於彌陀的願力而自然往生,《無量壽經》說:
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49
無為自然指「真如法性」,所有的「有為法」是由因緣力所造作出來的,而真如法性之理,是離開因緣力的造作而自然存在,故名「無為自然」,如《無量壽經》讚歎極樂淨土是:
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50
《法事讚》亦述及:
從佛逍遙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51
眾生可經由願力自然,脫離業力自然而得無為自然。
九、淨化人心國泰民安
小從家庭、團體,大到社會、國家,世界一切紛爭衝突,莫不因為利益相爭而起,也莫不因為世人將眼睛聚焦在小小地球之上,思想局限在短短的一生之間。如能行淨土念佛,欣慕無諸惡道及眾苦之清淨國土,願得無量劫之身心自在,則世間之名聞利養,將看得清淡甚至避之唯恐不及。若能如此,人心自然淨化,而當今世界纏繞人類最嚴重的核武、戰爭、恐怖、暴力、色情、毒品、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問題,也都將消弭於無形。
希望能如《無量壽經》云:
佛所遊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52
這真是令人欣羨之國土。淨土法門,三根普被人人可行,行之於個人、家、國、世界,就能淨化人心,國泰民安。
肆、結論
純正的淨土法門是既容易又殊勝的法門。龍樹菩薩在《易行品》裏就說,這個法門叫做「易行道」。容易的原因是,純正的淨土法門只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具足往生極樂淨土資糧。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有六個字,因為簡單容易,所以才能夠普被三根。另一方面,念佛人不但在今生今世就可以確定往生極樂淨土,而且往生就能夠快速成佛,所以簡單的背後有它高超甚深之理。
眾生除了要解決生死輪迴大事之外,亦常期盼既長壽又健康。只要專一虔誠地念佛,就能脫離生死輪迴,往生極樂成佛,亦能夠得到此附帶的小小利益——世間福報。為了讓眾生安心念佛,印光大師(1861-1940)勸曰:
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若求世間福報,不肯迴向往生,所得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更難決定矣。53
印光大師意在提醒眾生,若能專一念佛且肯迴向往生者,則不但往生決定而且世間福報不求自得,即現當二利具足。為了探究純正的淨土法門能使十方眾生大安心之原由,本文已依據淨土三經與隋唐淨宗祖師等寶典,從稱名必往生、持名念佛臨終佛來迎、諸佛證誠、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且應機、念佛順佛本願、一向專念萬修萬人去、念佛殊勝利益、由願力自然得無為自然及淨化人心國泰民安等九大方面加以說明。若眾生從而起信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平生業成、往生報土而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
伍、參考文獻
1.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 12冊。
2.劉宋,三藏.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 12冊。
3.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 12冊。
4.龍樹菩薩造,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第 26冊。
5.北魏,曇鸞撰,《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第 40冊。
6.北齊,道綽撰,《安樂集》,《大正藏》第 47冊。
7.唐,善導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 37冊。
8.唐,善導撰,《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 47冊。
9.唐,善導撰,《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第 47冊。
10.唐,善導撰,《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大正藏》第 47冊。
11.淨慈居士編輯,《慧淨法師講演集 (一)》,臺北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出版, 2005年 9月初版。
12.釋慧淨著,《純粹的淨土法門》,臺北: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出版,2010年 4月初版。
13.釋淨宗講,《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臺北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出版, 2008年 9月初版。
【註釋:】
1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 12冊,頁 267a。
2淨慈居士編輯,《慧淨法師講演集 (一)》,臺北: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出版, 2005年 9月初版,頁 355-356。
3印光大師是清末之後第一位閱讀過善導大師論著之淨宗祖師。印光大師說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請詳印光增廣文鈔—復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4釋慧淨著,《純粹的淨土法門》,臺北: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出版,2010年4月初版,頁1-5。
5楊白衣撰,〈淨土的淵源及其演變〉,《華岡佛學學報》第8期,1985年10月,頁77-133。
6朱湘鈺撰,〈「十念往生」的意義與相關討論—以《大正藏》淨土三經及其注疏為例〉,《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51期,2006年,頁39-53。
7陳啟文撰,〈彌陀本願之理論體系及其詮釋〉,《東吳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11月,頁23-49。
8釋道昱撰,〈唐末之後西方彌陀法門的轉變〉,《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9期,2007年12月,頁75-92。
9陳敏齡撰,〈曇鸞的淨土思想—兼論北魏金石碑銘所見的淨土〉,《東方宗教研究》,1997年10月,頁47-66。
10蔡纓勳撰,〈釋曇鸞思想之研究〉,《弘光學報》第32期,1998年10月,頁179-194。
11賴賢宗撰,〈淨土信仰論之研究: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1999年7月,頁69-104。
12白欲曉撰,〈論淨土信仰的中國化—從曇鸞淨土理論探討起〉《宗教哲學》1999年 12月,頁 176-185。
13溫金玉撰,〈曇鸞大師念佛法門研究〉,《慈光禪學學報》,2001年12月,頁1 77-192。
14陳敏齡撰,〈曇鸞的彌陀論〉,《哲學與文化》,2003年7月,頁33-50。
15陳劍鍠撰,〈曇鸞的空觀思想—以「十念相續」與「生而無生」為核心之探討〉,《世界宗教學刊》第8期,2006年12月,頁71-06。
16釋修優撰,〈道綽《安樂集〉的念佛法門〉,《中華佛學研究》第9期,2005年,頁81-126。
17陳劍鍠撰,〈道綽的末法觀念與淨土門的創立〉,《東華人文學報》第13期,2008年7月,頁1-29。
18釋禪慧撰,〈依《觀經四帖疏》論《觀經》的念佛法門〉,《普門學報》第48期,2008年11月,頁328-344。
19陳劍鍠撰,〈彌陀淨土教門「稱名念佛」與善導「十聲」教法的修持內涵〉,《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33期,2009年9月,頁113-144。
20陳劍鍠撰,〈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法鼓佛學學報》第5期,2009年,頁101-144。
21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冊,頁268a。
22唐,善導撰,《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47冊,頁447c。
23唐,善導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37冊,頁249c。
24龍樹菩薩造,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第 26冊,頁42c。
25劉宋,三藏.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12冊,頁345c。
26北魏,曇鸞撰,《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第40冊,頁838c。
27北齊,道綽撰,《安樂集》,《大正藏》第47冊,頁8a。
28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冊,頁347b。
29一向專念彌陀名號的心不雜行雜修這就是「一心不亂」。依據善導大師《法事讚》解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謂之「教念彌陀專復專」(請詳唐,善導撰,《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大正藏》第47冊,頁433b)。
30善導大師《法事讚》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大正藏》第47冊,頁433b)。藕益大師《彌陀要解》也說:「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大正藏》第37冊,頁371a)。
31依據玄奘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將「是人終時,心不顛倒」翻譯成「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既捨命已」。
32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冊,頁347b-347c。
33唐,善導撰,《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第47冊,頁28a。
34劉宋,三藏.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12冊,頁269b。
35龍樹菩薩造,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第 26冊,頁41a。
36北魏,曇鸞撰,《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第40冊,頁 826a。
37北齊,道綽撰,《安樂集》,《大正藏》第47冊,頁4a。
38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冊,頁346b。
39唐,善導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37冊,頁277c。
40唐,善導撰,《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47冊,頁439b。
41唐,善導撰,《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47冊,頁439b。
42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冊,頁279a。
43唐,善導撰,《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47冊,頁441c。
44劉宋,三藏.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12冊,頁343b。
45唐,善導撰,《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第 47冊,頁 25b。
46唐,善導撰,《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47冊,頁447c。
47劉宋,三藏.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12冊,頁346b。
48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冊,頁277b。
49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 12冊,頁274b。
50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冊,頁275b。
51唐,善導撰,《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大正藏》第47冊,頁432b。
52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冊,頁277b。
53釋淨宗講,《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臺北: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出版,2008年9月初版,頁368。(印光文鈔三編卷三,復溫光熹居士書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