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集》是道綽大師收集淨土三經和其他五十多部經論,講到關於念佛的開示的著作,所以叫《安樂集》。道綽大師說:
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者:
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
這是講為什麼我們現在要念佛。如果只有講念佛,有些人可能不服氣,佛法有禪宗、天臺宗、密宗等等,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道綽大師說,這是根據時代跟我們的根器來說的。「現在是什麼時代?」、「我們是怎麼樣的人?」這些因素決定我們要選什麼樣的修行方法。不考慮這些是不行的,不能說:「我很喜歡大悲咒,所以我就選大悲咒。」這還是要看情況。
好像出門旅行,要穿什麼衣服,是要看情況的;總不能單單選自己喜歡的,是不是?如果現在要去北極,整個北極都是冰天雪地,難道我們還會穿短褲背心嗎?一定是要穿厚的衣服,即使再怎麼喜歡背心也不能穿。反過來說,北極的人喜歡穿厚厚的衣服,但是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熱帶國家,他的厚衣服也要拿掉,跟我們一樣穿簡單薄薄的衣服。這就是看環境情況而定,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
相同的,道綽大師引用佛經說,我們今天要選修什麼佛法?八萬四千法門裡面要選哪一門,那就要觀察自己在什麼時代,自己是怎麼樣的根器、怎麼樣的人,這樣才會選到適合自己的法門,不是看自己喜不喜歡。
大家一定聽過「學佛要契理契機」,佛法很契理啊,禪宗、密宗、天臺宗都是正法,都是佛法;但是如果不契機,那還是沒用。道綽大師說,學了不適合的佛法,就好像拿一根濕木材去起火一樣。濕木材可以起火嗎?很難的。所以選修佛法要看自己適不適合,能不能得到解脫的利益。
佛陀也說,會這樣觀察的人就是一個真正想要解脫的人。一個想要解脫的人,才會去想這些問題。一個人學佛如果不是為了從輪迴解脫,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過得還不錯,這樣的人通常就不會去思考「他所學的佛法適不適合他、能不能夠做到」,而是只選自己喜歡的。
我們學佛不單是為了世間的順遂幸福,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是要從輪迴裡解脫。世間福報很好,但是並不圓滿,因為世間福報是不能讓我們離苦得樂,人生輪迴苦難的問題,世間的福報是解決不了的。大家去醫院走一圈就知道。
我以前在醫學院讀書時,天天讀醫學的書,天天看生病的人,哪有什麼好事?醫學書都是講這個病、那個病,看到的人都是這裡痛、那裡痛。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歡喜到醫院,是不是?這種病苦的事,單單福報怎麼能解決呢?現代的私人醫院很貴,住一個晚上幾百塊,甚至幾千塊的都有;私人醫院是有錢人才住得起,有錢是世間福報啊,但還是解決不了病苦的問題。他不可能因為有錢生病就不感覺痛苦。
除了病苦,也有老苦。老人家,不是這邊痛就是那邊痛,老骨頭痛的時候,連坐都沒有辦法坐,站也不能站太久,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著,這些都是老人的苦。有福報也解決不了老苦的問題。
所以佛說人生是苦,要出離、要解脫,不能迷在這個世界。有人就說,佛法很消極,整天講苦。可是,這卻是事實,哪個人不會病、不會老呢?所以不是佛法消極,而是實實在在會發生在我們輪迴人生的事情,佛只是提醒我們。人生輪迴就是苦,這是註定的事。
就算是年輕人,甚至是小孩子,其實就感受到苦了。有一次我在火車站等車,看到一對年輕夫妻推著嬰兒車,這個小嬰兒五分鐘就大哭一次,父母親就抱上抱下的。這種情形,當過父母的人應該都很有經驗吧。如果是老人家才會苦,小孩子不苦的話,怎麼會這樣哭呢?高興應該是笑的。哭就是苦難的表現,苦難從小就開始了。
長大了,可能沒有這麼情緒化,比較理智了,但是頭腦成熟理智了,就會開始分別執著;講得白話些,頭腦太會想,煩惱就多了。年輕人可能是感情問題、環境問題,「為什麼他不喜歡我?」「這個人看到就討厭!」……等等;年長一點,就有還有工作壓力、家庭問題。
最近看到張首晟先生過世的新聞,令人不勝唏噓。張先生是很有名的華人科學家,他過世之前,是美國名校大學最年輕的終生教授,也就是教授中名譽最高的。他在科學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貢獻,被認為是諾貝爾獎的候選人。聽他家人表示,張先生長期都有抑鬱症,所以最後走向自殺的道路,才五十五歲而已。。
有些人說,不要迷信學佛,要科學、理智一點。但是一位這麼理智、頭腦清楚的大科學家最終卻選擇自殺,由此可知,科學數學、理智道理,沒有辦法解決人生心裡的苦。張先生的富貴、地位在世間已經是頂級了,但依然沒有辦法克服他心裡生命的痛苦。
看似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事,但張先生會遇到的問題,我們也會遇到。只要還沒有離開輪迴,這一世不會遇到,下一世也會,我們也可能跟他一樣走上自殺的路。不能僥倖的說:「他不幸運,我是比較好命的不會遇到」。好像在監牢裡面,看到別人被欺負,就以為自己沒事。別人在監牢被欺負,遲早我們也會的,因為我們也在監牢(三界牢獄)裡。緣分就是這樣,除非我們離開監牢才安全;要從這個輪迴世界解脫,才能保證安全。
所以講學佛,要安樂,肯定是要解脫輪迴才能達到;不管是念佛法門還是其他法門,目標都一樣。那怎麼驗證哪個是正法呢?就是「三法印」。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法門是不是教我們出輪迴的」?如果這個佛法是教我們出離輪迴的,這個就是正法。如果一個打著佛門的招牌,單單教您如何減少壓力、與人相處,甚至教插花、做飯、治病等等一些世間的東西,這個就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是要教我們出輪迴、證涅槃的。這就是一個讓我們認識正確佛法的標準—–是不是教我們要出輪迴。
有人說,這樣佛法不就跟現實生活完全不一樣了嗎?是的,佛法確實跟世間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但是也很特別,往往我們學了佛法念佛以後,我們世間的生活也跟著改變,甚至感覺自己生活變輕鬆了,這就是佛法的自然功能。只要走向解脫,很多事情、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就會不一樣。
雖然各種佛法都是正法,教我們出離輪迴;但是道綽大師進一步說,正法當中還要選自己適合的。因為時代不同,還有我們眾生根機的問題,有些佛法已經不適合我們修,就算學的是正法還是解脫不了,因為法門選錯了。所以道綽大師首先就讓我們看清楚「不要選錯佛法」。
《大集月藏經》云:
佛滅度後……白法隱滯,多有諍訟,微有善法得堅固。
若去聖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學,後者是兼;
如去聖已遠,則後者稱名是正,前者是兼。
這是道綽大師引經據典的開示節錄。我們現在是末法,離開佛陀的時代二千五百多年。到了末法,佛法越來越衰弱,全世界近八十億人,有多少人認真學佛?不止如此,佛說末法眾生如果學佛,講到「真理」大家還要爭,「多有諍訟,鬥爭堅固」;甚至有些學佛人直接否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存在。這就是末法時代,距離佛陀幾千年就已是這樣,代表眾生的根器很弱了。所以大師說,講戒定慧的修行已經沒有辦法。戒定慧修行在佛陀時代還有人可以修,但是末法眾生已經沒有辦法做到。
有些人不承認佛法有末法。他覺得「我根器不錯,我學佛很入心,所以這個是正法;永遠是正法時代,沒有末法,哪有說末法要念佛的?戒定慧我沒問題」。有些修其他法門的人接受不了念佛,所以直接否定末法時代的說法。雖然他講得很有道理「只要我可以修,那就是正法時代」,但這也只是道理,並不是事實。全世界有多少學佛人?據統計大概有五億的學佛人,八十億人口當中,有五億是佛弟子。但是五億的學佛人中,哪個人是修成了菩薩、阿羅漢呢?
《阿彌陀經》一開始就說: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
佛陀座下的出家弟子,一千二百多位都是修行證果的大阿羅漢。我們這個世界學佛的人比佛陀時代更多,但是有沒有十尊成就阿羅漢聖人的?阿羅漢不是自己封的,佛講的阿羅漢是要斷煩惱、破執著、無我的,這個時代基本上就找不到了。所以,怎麼還能說不是末法時代呢?所以講修行戒定慧、斷煩惱,我們末法眾生肯定做不到。
佛陀時代出家的修行人,有幾種情況可以讓我們體會到。要修行,出家是第一關,戒定慧斷煩惱的修行一定要出家;在家怎麼斷煩惱?孩子吵、太太亂,老闆壓力,怎麼斷?所以要出家,沒有牽掛才可以。
再來,出家還不夠,佛陀時代的出家人是很嚴格的。平常的生活,睡就睡在墳墓附近,打坐修行是在樹下打坐,露天風吹雨打的;晚上睡覺是坐著的「不倒單」,不可以躺下來,幾乎每天晚上十點打坐,半夜二點就醒的,四個小時的休息而已。且這不是一兩天,是一輩子每天都這樣修,這是佛陀時代的出家修行人。
這個時代的人能夠做到嗎?我們試試看,今天晚上到外面的公園露天打坐,從晚上十點做到半夜二點,保證隔天就送到醫院看醫生了。人太舒服的時候,就是煩惱升起的時候,晚上睡暖暖的床,天氣如果下雨,就不想起床,怎麼修行斷煩惱?所以講修行戒定慧、斷煩惱一定要苦行苦修的。
古人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就是說修行是沒有停止的,晝夜精進,可以停下來就不叫修行,是每天,甚至每分每秒都在用功。印光大師也說過,這種苦行苦修,在中國已經沒有辦法了,有人要模仿佛陀時代的修行,直接就被印光大師反對,大師說,您倒不如在家念佛就好,何必要走苦修行的路呢?今天有兩條路給我們選,一條容易的、一條困難的,兩條路都可以到達一樣的地方,那我們選哪條路?
所以,道綽大師說:
若欲於斯進趣,勝果難階;唯有淨土一門,可以情悕趣入。
意思是說,要走戒定慧的路,末法眾生是沒有辦法的,唯有念佛。因為就算沒有出家,煩惱沒有斷,修不了戒定慧,你只要念佛,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引我們到淨土去。到了淨土就永遠脫離輪迴,成佛圓滿,比走修行的路更加的圓滿。
有些人認為「我只會念佛,好像沒有什麼厲害,如果我能這樣修、那樣修更好;別人能夠做到八關齋戒,好羡慕;別人能夠持這麼多咒語,我什麼都不會,好難過」。這就是不懂道理的人,就好像坐車的人還羡慕走路的,沒有必要嘛。這麼講是要讓我們能安心在念佛法門上,別說有了「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心裡還整天亂動搖。坐車還羡慕走路,肯定是糊塗了;走路很好,但是坐車更好,這樣理解才對。別人修行什麼經咒很好,佛門都讚歎,但是我們念佛最好。
善導大師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大師說法門都很好,但比起念佛就沒法比了。因為念佛法門是靠阿彌陀佛佛力的救度,跟靠自己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是比不了的。我們對念佛法門瞭解清楚了,自然就不會動搖,才會一輩子安心地念佛,這一生保證成就。
因為念佛不是看自己的修行功夫,是靠佛力的救度,身處五濁惡世,煩惱多、做不到戒定慧,但只要專一念佛,願生淨土,阿彌陀佛一樣救度我們。所以,稱名念佛就是這個時代,最適合眾生的法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