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些念佛的蓮友提問說:要如何發願?發願的內容是什麼?因為常常聽到眾多發願文,不知如何下手。其實,當我們在佛道的路上遇到疑惑,應當回歸到最初的根源;如佛陀在入涅槃之前被問到:「佛陀在世的時候,我們能依止佛陀;那如果佛陀不在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依止呢?」佛陀說:「依法,不依人。」雖然佛陀不在了,但是佛法依然存在,所以遇到疑惑,從「法」當中找到依據最為單純。
如講到「發願」的內容,佛門裡有「四弘誓願」、「十大願王」等眾多內容,但念佛人的「發願」,應當回歸到淨土三經最為根本。
《無量壽經》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其有至心「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
《觀無量壽經》:
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阿彌陀經》: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因此,對於念佛人來說,一切的願文,不如「願生極樂」之莊嚴;再好的願詞,亦不如「願生極樂」之圓滿。
「欲生我國」,是彌陀的本懷;「願生極樂」,是眾生的方向;「願生彼國」,是諸佛的引導。
九法界眾生,如不願生極樂,則無法感召彌陀;
十方諸佛,如不宣揚願生極樂,則無法廣度眾生。
如果捨棄、不重視、不注重「願生極樂」之一願,而再發「成千上萬」、「豪言壯語」之願,如同放棄陽光之偉大而自點小火取暖、丟棄至勝摩尼寶珠而收集地上之小石頭,太可惜了!
---
有了「願生極樂」之目標,具體應該如何落實、表現呢?
答: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可。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
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是以「念佛為宗」,意即「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彌陀一切之願行,從因至果,無所不包。所以大師說,「南無」即是具足「信願」之義,而「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信願行,全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裡。因此,宣揚「如何相信」、「如何發願」,只是為了導歸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已經一向專稱者,不再細談「信願行」了,因佛號具足一切故。若非一向專稱彌陀名號,而廣說「信願」之義,反而有失其根本,如同《楞嚴經》所言:「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註:只談食物而不吃,終究不能飽)」
古德法然上人曾言:
(1)
為往生極樂,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而無疑,思決定往生而稱念之外,無別事也。
但,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
此外若存深奧,則外於二尊之憐愍,漏於本願。
欲信念佛之人,縱使能學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鈍之身,如同無智之輩,勿現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
(2)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因,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行,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業,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觀想,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智慧,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三心,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四修,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五念。
彌陀以稱名為本願,厭穢欣淨亦在稱名之中。法藏菩薩往昔發起本願之故,應信彌陀如來之自在神力。此外若存深奧,今生必受一切護法神祇責罰,來世漏於彌陀本願,墮於無間地獄矣!
(3)
論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人,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4)
願生心少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散心增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妄念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善心生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不淨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清淨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欠缺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具足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現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成就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此即決定往生之方便也,納於心腑莫忘失。
(5)
拜見善導和尚之釋,法然眼中,三心、五念、四修,皆具見南無阿彌陀佛也。
我是不足取之男也,十惡之法然,愚癡之法然,唯念佛欲往生也。
我是不足取之法然也,如不知黑白之童子、不知是非之愚人,唯念佛仰信往生也。
彌陀勸念佛必來迎,釋迦勸念佛必往生。唯信此一事,餘事皆不知也。
所以,念佛人之信受發願,皆是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可。
當然,活在世間,總是會遇到逆緣,但念佛人保持「隨緣度日消舊業」、「知足常樂常念佛」就好。這樣定能守住單純念佛之家風,決定往生。印光大師曾言:「修淨業人,著不得一點巧,倘或好奇厭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為有實益。若肯守此平淡樸實家風,則極樂之生,定可預斷。否則,不生極樂,亦可預斷矣。」
《佛說八大人覺經》: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常念知足,安貧守道。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佛遺教經》:
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慾,則無此患。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
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源信念佛法語》:
離三惡道,生於人間,應大慶喜。
自身雖賤,不劣於畜生;
吾家雖貧,猶勝於餓鬼;
事雖不如人意,難比地獄之苦。
世間之難住多憂,即是出世間之緣;
身雖卑賤不高貴,亦是入菩提之導;
故生人間,應該慶喜。
信心雖淺,本願深故,任憑必往生;
念佛雖倦,功德大故,稱念定來迎。
故遇本願,更應慶喜。
南無阿彌陀佛
願一切眾生,皆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得安心、得安定、得生安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