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觀無量壽經》大意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第二十二次的佛一法會,我們繼續研討《觀無量壽經》大意。
善導大師特別重視《觀無量壽經》,為了闡釋《觀無量壽經》的正確法義,寫出《觀經疏》,共四卷,所以也叫作《觀經四帖疏》。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的目的,主要是要「楷定古今」,糾正在當時以及之前的人對《觀經》的錯誤註解。
《觀經四帖疏》第一卷是「玄義分」,「玄義分」一開始就舉出「要弘二門判」來作為整部《觀無量壽經》大意的闡釋。我們上一堂,就是引用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的「要弘二門判」來闡釋《觀經》大意。
「要弘二門判」就是以「要門」和「弘願門」來判定《觀經》,這兩門的教判可說是整個淨土教理、淨土法門、淨土宗的判教論,判定這一個法門含有「要門」和「弘願門」二種。
「要門」就是定善十三觀及散善三福九品,以「要門」涵蓋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所有法門。
「弘願門」就是單指阿彌陀佛的本願,也就是第十八願念佛的法門。這樣,《觀經》歸納起來就有三個法門:「要門」的定散十三觀,與散善的三福九品,以及「弘願」的念佛。所以整部《觀經》的大意就是三種:定善、散善、念佛。
念佛是屬於《無量壽經》所講的四十八願當中的本願,也就是第十八願,這是《無量壽經》的核心。
表面上看,有「要門」的定善、散善,和「弘願」的念佛,可是以釋迦牟尼佛講說這一部《觀無量壽經》的本意,卻不是在「要門」的定善和散善,而是在「弘願」的念佛,也就是導歸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因為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根本願的願力所建設的,而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信佛、念佛。所以釋迦牟尼佛不講淨土法門便罷,講到淨土法門始終都要歸結到第十八願的念佛,因為第十八願念佛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所謂「正因」就是直接的原因,如果不是「正因」,那就都不是直接的原因。「正因」就是「正定業」,百分之百必定能夠完成那個目的的,叫作「正定業」;如果不是正因,就不是正定業。
雖然《觀經》以大篇幅的文字介紹定善和散善,可是最後是歸結在阿彌陀佛的根本願──第十八願的念佛,以念佛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
有關善導大師「要弘二門判」對《觀經》大意的說明,上一堂已略為解說,當中也討論到「要弘四不同」──「機、法、力、果」這四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
「機」就是指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
「法」是指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
「力」是指所得到的功德、力用;
「果」是指能不能往生及往生之後所得到的果報。
第一,機不同。上一堂有簡單解釋「機」的不同。釋迦牟尼佛在《觀經》有講到定善、散善和念佛,如果以根機來講,「要門」的定善根機和散善的根機,一般人是少有的。為什麼?
「定善」,以定善來講,一般人都是善惡交雜,要達到入定,不起煩惱,沒有妄想雜念的這種定的功夫,幾乎是色界、無色界的天人境界,世間上這種根機很少,所以就「定善」來講,人間能具有這種根機的人少之又少。
「散善」,具有散善根機的人其實也很稀少。所謂「散善」就是三福業,從世間福的孝順、十善,到小乘的具足眾戒,大乘的發菩提心,讀誦大乘,這一種根機也很少。儘管學佛者都會受三皈依,進一步受五戒、菩薩戒,可是單就五戒來講,任何一戒要持得清淨都不容易。
所以若要以「善」來往生的話,不管「定善」或「散善」,真正具備這種根機的人是非常少的。
如果是「念佛」的話,幾乎每一個眾生都可以成為念佛的根機。因為念佛不講條件,不論有定功、沒定功,有善業、沒善業,不管身分、稟賦、修為、知識、學問、智慧……,統統不管,只要願生而念佛,都能夠往生。乃至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眾生,這一些三惡道的根機,也能夠往生。所以念佛攝受的根機是廣大性、普遍性的,沒有一個眾生不涵蓋在裡面,因此念佛的法門也叫作「弘願」──弘廣、弘大,無所不包含的本願。善導大師說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這裡所說的善凡夫、惡凡夫都能夠往生,主要就是靠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根本願。
以上是就「機」不同來講。
第二,法不同。「要門」的方法是定善十三觀,和散善的淨業三福;「弘願門」的方法,是稱名念佛的法門,也就是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以定善、散善為內容的「要門」與念佛的「弘願」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可以說是不可同日而語。
一方面是難易不同。「要門」的方法非常困難,一般很難做到;「弘願」念佛的方法容易,大家都做得到。
另一方面是勝劣不同。「要門」能夠修成的話,功德很高,可是如果和「弘願」念佛比較的話,念佛的功德又更殊勝。
念佛不屬於定善的功夫,也不屬於散善的功德,這個叫作「非定非散」,是超越定散二善,至高無上的妙法。為什麼?因為這句佛號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名字,阿彌陀佛的佛號是和阿彌陀佛一體的。阿彌陀佛所有功德,這一句佛號沒有不具足的,所以這一句佛號具備著阿彌陀佛無限的智慧、慈悲、願力。也就是說,這句彌陀名號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在裡面;這一些功德涵蓋阿彌陀佛從因地發願,以及兆載永劫的修行,一直到果地成佛之後所有的功德與功能。所以這一句佛號本身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佛力、功德力,能夠使眾生在稱名念佛當中,自然就完成了將眾生的一切惑業苦轉換為佛的功德,所謂「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也就是說,我們信受彌陀的救度,願生彌陀的淨土,此後專稱彌陀的佛名,就自自然然的、不假功用的,把阿彌陀佛所有全部的功德就領受過來,成為自己的功德。譬喻來說,就好像子女在父親臨終之前,領受父親所有的家財一樣。
我們眾生在念念稱名當中,都具足阿彌陀佛無上的功德,這就是《無量壽經》最後,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的流通文所說的: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所以,我們在念念當中,都具足無上的功德,遠遠超勝「要門」定散二善的功德。
當然,「弘願」念佛的表現形式有種種不同,但是法體同樣都是「南無阿彌陀佛」這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的六字名號。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同樣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同樣平等地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不管任何根機──是聖人,是凡夫,是善人、是惡人,只要信佛、念佛,都平等的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也同樣平等的獲得一生補處的果位。善導大師就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也就是說,以凡夫來講,不管人界的凡夫,或天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不管是善、是惡,都能夠平等的往生,到了極樂世界,也平等沒有差別的進入一生補處的境界。當然這裡的「不退」,以一般聖道法門的解釋來講是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可是淨土法門所講的不退,跟一般的解釋不一樣,是等覺乃至是成佛,亦即不從等覺,也不從成佛中退轉下來,以上是就二法之不同簡略說明。
第三,力不同。「要門」需要靠自己定善或散善的力量,同時也需要乘託阿彌陀佛的佛力、願力,所以是一半自力,一半他力,也就是半靠凡夫的定善和散善之力,同時還要半靠佛的願力,所以善導大師說「迴斯二行,求願往生」,迴向這兩個修行的功德來求生極樂世界。如果沒有定善或散善的功德,就沒有東西可以迴向,所以「要門」是屬於迴向的法門。
「弘願門」是以信佛念佛,完全仰仗憑藉阿彌陀佛的佛力、願力,自然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如果說迴向的話,是阿彌陀佛把他的功德,名號迴向給我們,我們只要領受就好。怎麼領受呢?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是彌陀迴向給我們,不是我們迴向給阿彌陀佛。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說「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
再詳細來講,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雖然也有功德,可是那個功德,都不是真實的功德,都是有漏、有為的功德;雖也是善,可是卻是雜毒之善。曇鸞大師就很明確的說: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人界的凡夫,或天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十善、四無量心和禪定功高的凡夫,所有這些人天凡夫所做的不論是五戒十善,或四無量心,又加上禪定,都是顛倒的、虛假的。為什麼?簡單來講,因為還沒有破無明,跟法性、空性不相應,所以是顛倒;既然是顛倒,就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功德。何況,僅僅要做到五戒十善都不容易,縱使做到了,也不能脫離輪迴。印光大師曾說:
世間善業,不出輪迴。
若對信願具足之往生淨業,則彼善業,仍屬惡業。
「世間善業」就是曇鸞大師所講的「五戒十善」以及「禪定」。五戒是人的善業,十善是欲界天的善業,禪定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善業,這些都屬於「世間善業」。
「世間」就包含六道,所以世間的善業,都是在六道當中,沒有脫出六道輪迴;這沒有脫出六道輪迴的善業,如果跟信願具足的往生淨業──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而念佛的往生淨業來講,那這樣的世間的善業還是屬於惡業,不是真正的善業。
印光大師這一段法語很簡短,講的很直白、透徹,直接了當,很露骨而一針見血。一個還在輪迴的業,和能夠脫離輪迴的業,兩者相比,可以說一個是真,一個是假;一個是天,一個是地;一個是光明,一個是黑暗,是不能相比的。
信願念佛的人,今生就能夠出離輪迴;五戒十善禪定雖然功高,也很殊勝,學佛的人也應該隨分隨力去做,但要知道這些仍是在六道輪迴裡面。因此,雖然應該做,但就往生淨土,解脫輪迴來講,卻不是可以依靠的。可以依靠的,還是信願念佛,這就是印光大師所講的含義。
所以,以弘願門來講,全部都是阿彌陀佛的清白之法,因此對我們來講,只有念佛才是清淨的業,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法藏」是什麼?就是「功德寶」,能夠成佛的功德大寶海。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完成成佛的法藏來廣大、普遍的布施、迴向給十方眾生,所以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無量壽經》提到阿彌陀佛是「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清白之法」就是無漏的、純善的,可以解脫輪迴,甚至成佛的法。以這樣清白、清淨的法,白白的惠賜給十方眾生。而且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讓我們十方眾生成就離開六道,往生成佛的功德,所以這一些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因此我們只要專念彌陀佛名,人人都能往生,這個念佛的法門,就是弘願門。
第四,果不同。如果是修行「要門」,定善也好,散善也好,要往生極樂世界百中難得一、二個,為什麼?因為它很困難,修不成,用什麼來迴向?甚至會覺得心虛,認為自己這樣夠資格可以迴向嗎?所以往生的成功率很低。「弘願門」的念佛,是完全依靠佛的力量,可以說是萬修萬人去,成功率很高,是百分之百的。
所以,就「果」來說,就有「能往生&不能往生」,「容易往生&困難往生」的不同。如果就以到極樂世界來講,修「要門」的人,到了極樂世界就暫時在胎宮當中。這是一個比喻,也就是說,到了極樂世界,人人都是蓮花化生,可是能不能即時見佛聞法,就不一定。能夠即時見佛聞法的,都是信佛救度(信受彌陀救度的力量)的人;如果不完全信受,是靠自己的修行,靠自己的功夫,靠自己的功德來迴向往生的,那就還不能見佛聞法。同樣都是化生,對於還不能見佛聞法的情況,釋迦牟尼佛就用「胎宮」來形容,形容說雖然已經成為人形了,可是還在母親的胎腹之中,還沒有生出來。當然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以種種方便,對於靠自力迴向往生──也就是疑惑佛智,懷疑阿彌陀佛的眾生,引導他們消除疑惑,啟發對阿彌陀佛完全的信心。
以上是簡略的述說要弘二門的四種不同。
末法時代五濁惡世的眾生,都是處在善、惡交攻的狀態,很難成就定善或散善這一種純善無惡的心,因此,善惡交攻的凡夫,唯有專修弘願門的念佛,完全乘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才能夠一百個一百個往生,一千個一千個往生,所謂「三根普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確保今生決定離開六道輪迴之苦,往生極樂獲得涅槃成佛之樂,能夠快速的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乃至他方、十方世界,廣度眾生,這是要弘二門,機、法、力、果的四種不同。
接下來,進一步討論「要弘二門」和「二尊二教」的關係。
這個論題,一般解說《觀經》很少提到,為什麼?除非有看過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否則就不曉得《觀經》有「二尊二教」的法門,也有「二尊一教」的歸趨。
首先說明「要弘二門判」。善導大師將《觀經》,也就是淨土教理分為「要門」(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和「弘願門」(阿彌陀佛的教法),並且判定這兩種不同義趣的教判。善導大師在做出「要弘二門判」之前,一開始先在「玄義分」最初地方的一首偈,叫作「歸三寶偈」,偈中就闡述善導大師寫這一部《觀經疏》的意圖。善導大師說:
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善導大師說這些偈語之後,才在「玄義分」第一的「序題門」中提出「要弘二門判」。
這幾句偈語意思是說,善導大師首先認為,一個需要聽聞淨土教理,需要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機,是自覺業障深重的根機,也就是說「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我們都是貪瞋癡、無明、沒有智慧、執著的人,曠劫以來到今生今世,一直在六道當中輪迴,現在好不容易遇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就應該把握。釋迦牟尼佛的什麼教法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為韋提希夫人所開講的「要門」,因為韋提希夫人是代表所有愚癡的眾生,也就是代表所有的眾生,尤其五濁惡世都是貪瞋癡強盛的罪人、惡人。
釋迦牟尼佛在為韋提希夫人開講「要門」時,阿彌陀佛顯彰出「別意之弘願」,所以這裡說「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在這個基礎之上,善導大師更進一步說明這裡存在的「二尊二教」的教法,以及「二尊一教」的教法。也就是說,《觀經》是二尊的教法,二尊的教法是存在著「二尊二教」和「二尊一教」這兩種義涵的。這是善導大師闡明「要弘二門判」的意趣所在,所以他說「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這樣講,大家或許還不太清楚。不過,接下來所要講的內容,是非常好,非常豐富的,而且意味深遠,如果能夠詳細瞭解,就感覺其味無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這個內涵非常的喜歡,而且也在這內涵當中湧發歡喜與信心。
「二尊二教」:「二尊」就是指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因為他們都是超凡入聖,都是佛的境界,所以冠用「尊」字。「二教」是指釋迦牟尼佛《觀經》表面上所講「要門」的教,以及阿彌陀佛在當中顯彰出來「弘願」的教,這叫作「二尊二教」。
所以,善導大師一開始判定《觀無量壽經》大意的時候就說: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娑婆化主」就是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因為韋提希夫人的請法,所以釋迦牟尼佛藉由韋提希夫人的請法,而廣開淨土的「要門」,也就是定善和散善。定善是針對韋提希夫人請求所講的十三種定觀;散善是釋迦牟尼佛針對不能修定的凡夫特別增講的。這就是釋迦牟尼佛「要門」所講的教,也就是「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接下來,善導大師說: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安樂」指安樂世界,就是極樂世界;「能人」就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能夠廣度十方眾生,所以稱為「安樂能人」。「娑婆化主」和「安樂能人」這上下兩句八個字是兩兩對仗的。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釋迦牟尼佛講定散二善時,阿彌陀佛主動顯彰出弘願的法門,也就是第十八願念佛的法門。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整個四十八願中的根本願,因為有這四十八願,尤其是這根本願,所以在釋迦牟尼佛講淨土法門的時候,阿彌陀佛就主動的顯示他的弘願門,這個就是阿彌陀佛的弘願教,此稱為「二尊二教」──釋迦牟尼佛的要門教,阿彌陀佛的弘願教。
「二尊二教」,聽起來似乎是兩尊佛彼此的教法不一樣,好像是對立的;「二尊一教」顯示這兩尊佛的教法是一樣的,沒有對立,也就是最後都歸到弘願的念佛,這就是「二尊一教」。
首先,說明「二尊二教」。既然釋迦牟尼佛最後是歸結到念佛的弘願教,為什麼他一開始不講弘願教,而要講定善和散善?那是因為一開始韋提希夫人是請求定善的方法,而後釋迦牟尼佛又另外加上散善,所以一方面是對方這樣請示,另一方面釋迦牟尼佛也是藉由著韋提希夫人的請求因緣,而開講定善、散善來引導所有的根機統統歸入到弘願念佛的法門,這是一種方便引導、觀機逗教的慈悲法露。
首先講「廣開要門」。廣開要門是善導大師的教判,如果探尋這一教判在《觀經》經文中的根據,可以發現釋迦牟尼佛首先是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而開講定善十三觀(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定善致請」);但是因為如果只說定善,沒有辦法涵蓋散善的根機,因此釋迦牟尼佛又主動開示散善三福九品的教法(這就是善導大師講的「散善自開」)。所以善導大師總結這一旨趣而做一個歸納結論說「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因此,整部《觀經》從表面的經文敘述長度來講是偏重於要門教,這些就是釋迦牟尼佛對韋提希夫人所講的十三種定善的觀想方法,以及三福內容。因此,善導大師進一步解釋說: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我們考查經文可以發現,釋迦牟尼佛在宣說定善十三觀的時候,對於稱名念佛也有所涉及,這樣看來,認為《觀經》只是在宣講定散二善的觀點是不夠準確的。不過如果只是從經文表面的意思來看的話,至少《觀無量壽經》「正宗分」這個部分當中,念佛是被包含在定善或散善之內的,因此這裡我們暫且可以這樣認為,也就是《觀經》是一部宣說定散要門的經。
接下來,「顯彰弘願」。善導大師說:「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意思是說,當釋迦牟尼佛為韋提希夫人們開示定善十三觀,以及散善三福這一些法門內容之間,阿彌陀佛主動顯示出弘願的法門。
整部《觀無量壽經》來講,到底阿彌陀佛是在哪一個地方、哪一些經文,主動顯示出有別於定散二善的弘願念佛的法門呢?這必須是一方面對《觀無量壽經》有詳細的閱讀,尤其是對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有深入的研讀、瞭解,透過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的解說,才能看出是阿彌陀佛主動現身,以他本身來證明弘願的念佛法門,否則是看不出來的。也因為看不出此中關鍵,往往都會依文解義,沒有瞭解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只是就表面解釋,這樣對這一部經的正確義涵就錯失了。
「顯彰」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顯」就是明白顯現,把不明顯的、模模糊糊的,甚至看不清楚、看不到的,將其顯示出來,使其明朗。「彰」是東西被蓋住,看不到,把蓋的東西掀開,讓裡面的東西凸顯出來,讓大家能夠看得到,甚至一看就一目了然。這就是「顯彰」的意思。
阿彌陀佛主動顯彰他的弘願,可見「弘願」這個法在阿彌陀佛的教法當中是多麼的重要,可以說是核心的、根本的。對我們來講,也是根本性的、唯一的,能不能解脫輪迴,能不能往生成佛,關鍵都在弘願。
可見我們所需要的,而且是充分需要的,非要不可的,乃至是我們唯一的,就必須讓它顯彰出來,愈明顯愈好,隨處都看得到,而且遠遠的就看得到。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必須要宗旨很明確,旗幟很鮮明,不能模模糊糊、不清不楚,更不可以模稜兩可,這也對、那也行,這樣是不可以的。總之,一定要凸顯,一定要明確,一定要清楚。可見「顯彰」的重要性。
在《觀無量壽經》「正宗分」講定善十三觀和散善三福九品的地方,阿彌陀佛有三個地方親自、主動顯彰弘願。
第一個地方,是在定善十三觀中的第七「華座觀」。華座觀一開始的那兩、三段的經文,就是在顯彰弘願的地方。
第二個地方,是在定善十三觀中的第九「真身觀」,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是顯現出弘願的地方。經文是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有關這十六個字,善導大師有特別用很長的文字來解釋。
第三個地方,是在散善九品中「下品上生」的地方,化佛來迎接下品上生的根機的時候就讚歎他說:「唉呀!善男子,由於你念佛的緣故,你所有的罪都消滅了,現在我要迎接你到極樂世界去成佛了。」
這裡我們先就第一段來解釋,大家回家可以詳細看《觀無量壽經》的第七觀。
定善段之第七「華座觀」,善導認為這一觀前面的文字,是在顯彰別意之弘願,同時也是在說明韋提希夫人得無生法忍的地方。這裡所講的「得無生法忍」,是「入信」(獲得信受彌陀救度)的意思。獲得信受彌陀救度,必定往生彌陀淨土;彌陀淨土是涅槃的境界,往生能夠證無生。所以,這一個法門就是無生的法門,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就是無生的功德名號。我們能夠信受的話,就是得到「無生法忍」。「忍」就是忍可、信受、信定,永不懷疑和改變。所以善導大師說,這一段是阿彌陀佛主動顯彰弘願,同時也是韋提希夫入信的「無生法忍」。
「華座觀」這段的經文是這樣的: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當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我們要談的,主要是前面兩段。從文字來看,意思很明顯,但是對於文句背後所透露的義涵,如果沒有透過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的解釋,我們是體會不到的。我先用白話解釋。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釋迦牟尼佛對阿難尊者與韋提希夫人說:「你們要好好地聽,好好地想,現在我要為你們分別解說消除苦惱的方法,也就是消除六道輪迴之苦的方法,這個法很深妙,也很重要。常沒常流轉的罪惡生死凡夫,由於貪欲瞋恚愚癡,所以常在六道苦海中輪迴,不能夠解脫。現在我要講的這一個法,就是要解救他們的。所以你們要好好地銘記在心中,同時要轉述說給大家聽。」
「汝當憶持」,你們要好好地銘記在心中,不要忘記。
「廣為大眾分別解說」,我跟你們講,你們也要跟別人講,廣加宣揚,廣宣流布,不要只有你們知道,卻不宣揚出去,因為這一個法不只是你們可以解脫的,也是十方眾生都可以解脫的法門。
釋迦牟尼佛為阿難、韋提分別解說,善導大師也為我分別解說,我現在在這裡也為大家分別解說,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廣為大眾分別解說」,那大家要不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這一個法門要「自信教人信」,才能「真成報佛恩」。也就是說,唯有自信才能夠教人信,你沒有東西,怎麼有東西可以給人家呢?所以要教人信仰,首先自己先要有信仰,這就是先自信才能教人信。
再來,「自信必教人信」,我們自己信受這個法門,必定會主動地感覺有責任、任務、使命要把這法門傳播出去,否則於心不安。
解脫生死輪迴的法是阿彌陀佛白白送給我們的,我們是白白的得到,可是我們擁為己有,而且把它隱藏,當作寶貝,怕洩漏出來,怕小偷偷走,這樣可以嗎?這是不可以的。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當釋迦牟尼佛說完這段話,阿彌陀佛立即主動出現,站立在空中,而且兩位侍者──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侍候在左右。三尊的身上發出的光明非常的熾盛,因為光明很熾盛,以致於沒辦法看清楚他們的尊顏;光明非常的亮麗,即使是一百個、一千個紫磨黃金色,都沒辦法跟阿彌陀佛的光明相比的。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韋提希夫人並沒有想到阿彌陀佛會出現,心裡根本沒有準備,當突然看到阿彌陀佛出現,內心無比的感動、歡喜,往生的心立刻就決定了,當下向阿彌陀佛頂禮,之後,阿彌陀佛就消失了。
韋提希夫人很感動、很感恩,由於考量到自己的苦惱,所以也同情其他眾生的苦惱,因此就跟釋迦牟尼佛請問:「釋尊啊!我現在能夠看到無量壽佛和二位大菩薩,那是因為有佛力加持的緣故,若憑我自己,是業障深重的煩惱凡夫,是不可能有這個功德力可以看到的;可是未來的眾生沒有現在這一種加持力,他們怎麼能夠觀看到無量壽佛和二位大菩薩呢?」
這三段經文所呈現的場景是很莊嚴,而且能夠令人極為感動和歡喜的。我們單看這三段經文,好像很單調,沒有特別的感受,阿彌陀佛顯現出來了,也只是白紙黑字看過,好像走在路面上遇到了貴人,可是我們沒有認出,終而擦肩而過。但善導大師「慧眼見真」,看到這一段經文就眼睛一亮,曉得這一段經文在整部《觀無量壽經》特別不一樣,是在凸顯阿彌陀佛主動救度的地方。因此針對這幾段經文,善導大師也特別發揮它的深義。善導大師說:
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
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
斯乃二尊許應無異。
「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物」就是眾生,娑婆教化的主人釋迦牟尼佛,為了救度眾生,要我們眾生心向極樂世界。
「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安樂」就是指安樂世界,也就是極樂世界。「慈尊」,慈悲尊貴的人,就是指阿彌陀佛。「知情故」,他在極樂世界曉得這個時候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正在為韋提希夫人,乃至為未來世的眾生,在宣講他積極、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的法門,所以說「安樂慈尊知情故」。他曉得釋迦牟尼佛正在開講這個法門。「則影臨東域」,阿彌陀佛親自現身到東方的娑婆世界。
「斯乃二尊許應無異」,這就顯示娑婆化主的釋迦牟尼佛,以及安樂能人的阿彌陀佛,這兩位佛「應」和「許」是沒有兩樣的,也就是他們的心意是一致的,教法也是一致,沒有不同的。所謂「應」就是答應,釋迦牟尼佛答應韋提希夫人,為韋提希夫人講解觀想極樂世界的方法,這個就是「應」;「許」就是阿彌陀佛的許可,阿彌陀佛主動的顯現在這裡,跟釋迦牟尼佛一搭一應。
這一段,我再用白話解釋:釋迦牟尼佛要十方眾生,將心專一轉向西方,想著西方極樂世界,不要想將來還要在娑婆,或是往其他的淨土,其他的國土。阿彌陀佛就馬上知道釋迦牟尼佛,和韋提希夫人的心情,所以就主動的現身,讓人家知道二尊的心意是一致的,相同的。
然後善導大師繼續又說:
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
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
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
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娑婆世界是六道輪迴的痛苦境界,為什麼?原因在於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雜惡,做種種惡事,因為有煩惱;如《地藏經》所講的「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說「雜惡同居」。
「八苦」就是生老病死苦,又加上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除了這八苦交煎之外,同時下面又有「三惡火坑,臨臨欲入」,三惡道如同在燃燒的大火坑,這個大火坑在我們腳底下,等待我們落入,去受大火燃燒的苦報。
因為眾生正處在這樣的種種痛苦交相煎迫當中,阿彌陀佛非常的悲憫,不忍心安坐在眾寶蓮花上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受苦,所以阿彌陀佛站起來,踮著腳尖,向娑婆世界的方向現身而來,以本身的示現來證明自己的大悲。
什麼樣的大悲呢?善導大師有特別的解釋,說:
明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眾生之中只要有人迴心正念──迴轉其他的雜修雜行,專一念佛,作為往生的正因,願生極樂,就馬上讓他們成為能夠往生的人。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主動從極樂世界到娑婆世界現身,是要證明一件事情。證明什麼事情呢?證明他平等慈悲的救度。如何平等慈悲的救度呢?只要有人念佛,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讓他當下獲得決定往生的身分。也就是說,即使他當下壽命還沒有到,可是已經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了。
這個就是善導大師對於阿彌陀佛現身而來,應聲而現,住立空中的解釋。
需要再進一步討論的是,釋迦牟尼佛要為大家解說消除苦惱的方法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立即應聲而現。可是當阿彌陀佛消失之後,釋迦牟尼佛是接著繼續講第七「華座觀」的觀想法門。這樣,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除苦惱法」,到底指的是什麼?是指阿彌陀佛現身所表示的弘願念佛法門呢?還是指釋迦牟尼佛繼續再講說的「華座觀」的觀想法門呢?這是一個疑問。
從《觀無量壽經》表面的經文來看,所講的似乎是「華座觀」的觀法,但是從釋迦牟尼佛的密意(內心的意旨、意願)來講的話,不是「華座觀」的觀法,而是阿彌陀佛所示現的念佛的弘願法。
不過,我們先從經文上來看。所謂「除苦惱法」的「苦惱」,就是經文上所講的「五萬億劫生死之罪」(《淨土宗聖教集》一五六頁)。,也就是說「華座觀」的觀想方法,觀想成就的話,就能夠消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五萬億劫生死之罪是指輪迴六道所有的罪。所以善導大師在《定善義》首先註解說「但能住心緣念,罪苦得除」(《聖教集》五九二頁)。所謂「住心緣念」,就是住心在於「華座觀」的境界,加以觀想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的「定即息慮以凝心」。「息慮凝心」有「止」的功夫,也有「觀」的功能,能夠心沒有雜亂,止於一境,對「華座觀」能夠清清楚楚的如現眼前,這個就是「住心緣念」。能夠這樣的話,就能夠「罪苦得除」,除去五萬億劫生死苦惱的罪障。所以從經文表面看,「除苦惱法」所指的是「華座觀」的觀法。
但是從佛的密意來說,住立空中的佛身,才是除苦惱法。因為當釋迦牟尼佛說到要「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時,話剛說完,阿彌陀佛立即就現身了。如前文已引用的,善導大師首先解釋說「娑婆化主為物故」,釋迦牟尼佛為了救度眾生的緣故,要眾生「住想西方」,這個時候,「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斯乃二尊,許應無異。」道理就在這裡。釋迦牟尼佛說要講解除苦惱法,阿彌陀佛就立刻現身,表示兩尊所要顯現的目的就只有一個,就是所謂的「除苦惱法」,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
如果深一層思考就知道,二尊(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的意旨是一致的,是要以弘願念佛來救度苦惱的眾生。所以說從佛的密意、內心的意願來講,「除苦惱法」所指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南無阿彌陀佛本身涵蓋佛的力量、佛的願力、佛的功德力、佛的無礙光明、救度十方念佛眾生的力量,有這一種含義。阿彌陀佛不會隨隨便便顯現,他顯現一定有目的,一定有內容,那內容就是阿彌陀佛的平等、無差別、無障礙的救度眾生。
這裡還有一個疑問:除苦惱法講的是「教法」,所以相對的,阿彌陀佛也應該以教法來與之呼應,可是經文中,與除苦惱法相呼應的卻是住立空中的「佛身」,這不能不說是身法不應,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疑問看來是個問題,但是仔細想想,其中並沒有什麼衝突。為什麼?因為住立空中的阿彌陀佛就是無礙光如來,這無礙光如來就是「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阿彌陀經》就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所以阿彌陀佛遍照十方、無所障礙的光明,就顯示出阿彌陀佛是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阿彌陀佛這一尊佛,有無礙光,乃至十二光。阿彌陀佛從哪裡來?最根本可以說是從第十八願成就所顯現的;第十八願所成就的是什麼呢?成就一句名號。
當然,第十八願成就佛身,所謂「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要能夠使十方眾生往生,才能夠成為這樣的一尊佛,可是第十八願成就的內容,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就是三心,也就是「南無」的意思,也就是信和願,「至心信樂」是「信」,「欲生我國」是「願」,「乃至十念」是「行」,就是「南無」(信、願)和「阿彌陀佛」(行)。
「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行」,我們往生的功德,以及在極樂世界成佛的功德,都在這四個字裡面。這四個字的功德是要給誰?要給「南無」的眾生。只要眾生「南無」了,也就是「信」和「願」了,當下就擁有阿彌陀佛的功德了。
好像什麼東西必須要用什麼東西來承載,水要用杯來承載,飯要用碗來承載,阿彌陀佛的功德我們要用什麼心來承載呢?要用「信心」來承載。
我們要信彌陀的救度,我們要願生彌陀的淨土,這個就是在「南無」。既然我們有「南無」的杯子,阿彌陀佛功德大寶海的甘露水就在裡面了;我們只要把碗端出去,阿彌陀佛讓我們成佛的功德佳餚也在碗裡面了。
所以,第十八願成就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要「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就是攝取信佛念佛的人。
因此,住立在空中的阿彌陀佛本身,豈不就是名號的「要法」?所以佛身既然是名號的「要法」,即可說就是回應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除苦惱法」的教法所涵蓋的相應法,毫無衝突或不通的地方。同時,佛體與佛名是一體的,佛的本身是佛名號,佛的名號是佛的本身,是一體不分開,而且是互相交融在一起的,這就是「名體一如」。阿彌陀佛本身就是名號,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阿彌陀佛本身就是無量的功德,因為阿彌陀佛就是無量──無量光、無量壽,涵蓋所有無量,如此說來名號不也同樣具有無量功德,這是「名體一如」的另一層深意。
再來,第九觀的經文也說:
以見佛身故,亦見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也就是說,當韋提希夫人看到阿彌陀佛的時候,也曉得阿彌陀佛的心,因為看到佛身就看到佛心;那佛的心是什麼?佛的心整體就是大慈悲。什麼是大慈悲呢?大慈悲是平等的、不講條件、沒有選擇對象的,平等普遍地要救度任何眾生。所以看到佛身,就看到佛心,看到佛心,就知道阿彌陀佛的佛心是以大悲的名號普遍的廣度眾生,就像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講的: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
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所謂「聞名信喜」,聽到他的名號而信心歡喜,就「即得往生」,當下獲得往生的身分。
所以韋提希夫人看到阿彌陀佛出現的當下,可以說也隱隱約約地聽到阿彌陀佛跟她說:「韋提希呀!我要救你呀!你就這樣來,我保護你,你不要害怕。」阿彌陀佛跟韋提希夫人這樣講,同樣阿彌陀佛也跟我們這樣講,如果我們有聽到的話,我們的苦惱就會消除,心就會柔軟,就會信心歡喜。阿彌陀佛是無聲的說法,所謂無聲勝有聲。
另外,這裡講的「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是表示所有罪的本體,跟數字是無關的,所以在《觀無量壽經》往往也講到「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或除無數劫生死之罪,或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如同「五百」,在古印度是形容很多的意思,像韋提希夫人就有五百侍女,難道她真的有五百位侍者嗎?不是的,是指一個國家的太夫人侍者很多的意思。
這一段是「華座觀」前面的經文。在這一段之後,經文就說: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
也就是說,從這個地方開始,釋迦牟尼佛就具體的展開「華座觀」的觀想方法。因為那個時候,阿彌陀佛已經示現過了,已經不在了。本來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是要講解十三觀的,而正當開始要講解「華座觀」時,發現韋提希夫人有苦惱,所以特別針對韋提希夫人的苦惱,講解除苦惱法,可以說,在這個地方是觀機逗教臨時起意,就當下的根機與因緣所開講的,而所開講的正是淨土法門的根本核心,也正是釋迦牟尼佛內心一直盼望、一直等待機緣要講的。
善導大師看到這一段經文的對告眾除了阿難尊者之外,韋提希夫人也是佛要勸導流通的對象;不只是阿難要傳承下去,也要韋提希夫人傳承下去,而韋提希夫人也代表我們苦惱的眾生。善導大師看出這一段經文,一方面是顯彰阿彌陀佛救度的弘願,同時也說明韋提希夫人「入信得忍」的地方。
善導大師解釋,韋提希夫人在這種場景之下,獲得了「無生法忍」。這裡所說的「無生法忍」不是超凡入聖,斷除煩惱,獲得無生境界的「無生法忍」,而是這一種場景之下,領悟阿彌陀佛主動平等救度的悲心,而歡喜信受彌陀的救度,心靈大轉換,所以善導大師解釋這裡的「無生法忍」就是內心歡喜的、領悟的──領悟到彌陀的救度;同時是信心的──產生對彌陀救度的信入之心,所以這一種心境就是歡喜、領悟、信受的心境,如同「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講的「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那一種歡喜的狀態;也如同《無量壽經》「流通文」所講的「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的那一種狀態。
不過或許有人會疑問,甚至有失落感,認為那是韋提希夫人在兩千五百年前正法時代,尤其是親自面對著釋迦牟尼佛,所以能夠有那一種心境,到兩千五百年之後的末法,尤其是東方娑婆世界中國的地區和當時的印度場景不一樣,我們怎麼有辦法像韋提希夫人產生同樣感動的那種心境?其實這是上中下根機各別,以及面對的境界不一樣。
韋提希在兩千五百年前面對的是釋迦牟尼佛,以及阿彌陀佛的現身;兩千五百年後的現在,我們見不到釋迦牟尼佛,只見到釋迦牟尼佛當時所講留下的經文,我們從經文當中,曉得有這樣的場景、事件,同時曉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現在說法」,兩千五百年前向韋提希夫人說法,兩千五百年之後,其實同樣也是在說法,只是方式不一樣。
所以,根機不論上中下,時間不論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不論任何境緣,阿彌陀佛的救度都是永恆不變的,所示現的救度方法,自然也是善巧應現的。我們如果對阿彌陀佛的救度能夠信受,那就跟韋提希夫人一樣,獲得「三忍」──喜忍、悟忍、信忍。也就是信受──信受彌陀救度,是跟韋提希夫人是一樣的。
當然,在那個時候,她的心情肯定是很激動、感動的,而我們只不過從經文去看、去思維,或許沒有韋提希夫人那時候的那一種心境;但,阿彌陀佛的救度不變。
領悟或許有深、有淺,感動也有激情或含蓄,但同樣都獲得彌陀的救度,同樣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那是根機的不同,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各有不同,但獲得往生的功能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善導大師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古人也形容說:「鴨腳短,鶴腳長,就這樣往生。」意思是說,鴨子的腳本來就是短的,白鶴的腳天生就比較細長,眾生的根機各個不一樣。細長的就以細長的身分往生,腳短的就以腳短的身分往生;智慧比較高,領悟比較深的,就以這種身分往生;智慧比較低,領悟比較淺的,也以這樣的身分往生。只要是信受彌陀救度,心境雖不一樣,但都同樣往生。為什麼?因為往生的功能、功德、力量,不在我們本身,完完全全都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身在空中,就是在顯示這一點。
我們只要起一念的信受──雖然每個人信心的程度不一,但阿彌陀佛都知道,阿彌陀佛就以光明來攝取我們,讓我們當下獲得往生的資格,業報盡,要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阿彌陀佛就以蓮花來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
有關阿彌陀佛蓮花的接引,我來說一件極樂世界的蓮花有念佛人名字的故事。
台北三重有一位蓮友叫劉金珠,女眾,今年七十歲。她年輕時就開始學佛念佛,很精進,也很發心,長期都在三重的一個念佛堂打法器、帶念佛。金珠的兒女林思妤,受母親的鼓勵與影響,也都學佛,可以說是佛教家庭。金珠的先生雖然沒學佛,但並不反對金珠學佛;去年底,金珠的先生往生,剛好前去助念的有我們念佛會的蓮友,因而結下了緣,她也就接觸了我們的法門。
今年(2019)四月十一日,金珠和她的女兒思妤,以及女婿到台北教團跟我見面,女兒、女婿也都學佛,談話當中,曉得他們有一個女兒七歲,我就跟他們說,可以鼓勵小女孩念佛,因為小孩子心思最單純,較不受污染,她念佛,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可以到極樂世界去。當天回去,思妤就跟小女兒講,她睡覺前念佛,就可以到極樂世界去。
過了幾天之後,她們又跟我見面,思妤就跟我說,當天晚上她的女兒就夢到了極樂世界。小女孩夢到的極樂世界是什麼情景呢?思妤說她的女兒在極樂世界看到外公,而且外公變得很年輕、很帥;也看到阿彌陀佛,小女孩並試著把阿彌陀佛畫下來──阿彌陀佛站在蓮花上,頭上有一小顆、一小顆的髮髻。
我就告訴她們,小女孩夢到極樂世界,場景莊嚴磅礡,景觀很多,你們必須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的經文去問小女孩,把她所看到的講出來,不然小孩子不知道怎麼講,也不會形容。譬如你可以問她,極樂世界是怎樣的地面?房子是怎樣的房子?樹木花草是怎麼樣?還有極樂世界有很多蓮花,蓮花都有我們念佛人的名字,你可以問她有沒有看到你們的名字?
她們母女回去,就問小女孩:「有沒有看到蓮花?」
答:「有,有看到蓮花。」
問:「蓮花有沒有名字?」
答:「有。」
問:「誰的名字?」「有媽媽你的名字,也有外婆劉金珠的名字,而且外婆你不只是劉金珠三個字,你是林劉金珠四個字耶!」原來金珠的先生姓林,以前的人習慣冠夫姓,所以她的身分證是林劉金珠,可是對外都是劉金珠三個字,很少人家稱呼她林劉金珠的,可是這樣的事實,她的小外孫女居然是從極樂世界的蓮花看到的。
問:「有看到外婆的名字,媽媽的名字,那爸爸呢?」
答:「爸爸沒有。」因為她爸爸雖然學佛,但不以念佛為主,所親近的團體是強調人間佛教,不強調將來要往生極樂世界的。
這樣的故事是小女孩編不出來的。所以只要念佛,極樂世界的蓮友就有念佛人的名字。
接下來,我們回歸到善導大師的解釋:
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也。
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
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阿彌陀佛應聲立即出現在空中,顯明阿彌陀佛要以他本身來證明,任何眾生只要迴心念佛,願生極樂世界,當下都能得到往生。善導大師也引用問答,一問一答說,佛是非常尊貴的,與眾生相處,佛是坐著,眾生往往是站著,為什麼此時阿彌陀佛卻是站立在半空中?善導大師就回答說,眾生都踏在三惡火坑的上面,三惡火坑的火已經燒到腳底了,阿彌陀佛非常的迫切,所以他是站著的,怕坐著來不及迅速救拔。這顯示出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迫切性,如果不是一個箭步過來把我們捏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就要陷入三惡道的火坑了。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阿彌陀佛站著,而且三隻小指頭把我們的耳朵一捏,就捏到極樂世界去了,所以說「立撮即行」。「撮」就是用手指頭把東西一捏就拿走的意思。好像一個孩子掉入水中,他大聲喊爸爸,爸爸立刻過來,一伸手就把孩子從水中抓到岸上來一樣。難道這時候,這位父親還會坐著,好整以暇的跟這個溺水的小孩談條件嗎?一定不會。心中唯是急切、擔心、不忍,一心只想趕快把心愛的孩子救起來,唯恐稍慢些就來不及。
善導大師的回答讓我們很感動,顯示出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無條件的救度悲心。
在這裡,我們應該回過頭來瞭解韋提希夫人她的心歷路程。
韋提希夫人在釋迦牟尼佛為她宣說第七觀之前,已經先講了三福的散善,也就是第一「世福」(世間的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共四種;第二「戒福」(小乘的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共三種;第三「行福」(大乘的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共四種。三福總共就有十一個內容,每一個內容都很深廣,而且不容易做得到。
韋提希夫人已經聽過了這三福的內容,同時也聽過了十三觀的前六觀: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地觀、寶樓觀,這些要入定觀想的方法。如果詳細體會,就會發現修行這一些法門是極為困難的。韋提希夫人是一個「心想羸劣」的凡夫,也就是說貪瞋癡沒有比別人少,情緒也比別人大,同時養尊處優慣了,以這樣的根機,想要修這一些法門,成就的希望是極為渺茫的。
其實,豈止是極為渺茫,韋提希夫人在聽聞了這一些法門之後,因為體悟到自己根機的愚鈍與罪惡,而開始變得無所適從,不曉得怎麼樣才好,散善三福肯定是做不到的,水想觀、日想觀,更是不可能。
佛法猶如一面法鏡,認真聞法,以法鏡照心,就會發現自己的實相。論韋提希夫人,不知善惡報應,不知三世因果。在宮中過著奢華的生活,極盡五欲的享受,而且未懷孕時慘殺修行者,將生產時謀殺親生骨肉,連釋尊都敢責問,如此罪大惡極,卻以為平常,不知善惡因果報應的可怕,無有慚愧懺悔之心,如果說自己是惡人中的惡人,罪人中的罪魁,亦不為過。如今面對法鏡,才看出自己醜陋罪惡的實相,惡鬼羅剎就是自己,既沒有資格往生極樂,未來的去處就是地獄。
看這一些經文,我們就可以發現,一開始韋提希夫人一邊悲嘆自己的不幸,一邊埋怨自己的兒子阿闍世王的所作所為,同時也抱怨惡友提婆達多的教唆。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韋提希夫人,只是看到別人的不是,卻沒有反躬自省自己的罪業與根機,可以說沒有自知之明。可是因為王舍城的悲劇,她才藉這個逆緣生起願意往生淨土的心,同時又蒙受釋迦牟尼佛親開金口為她講經說法,這才瞭解到自己罪惡的實相,也瞭解到如果需要這樣修行才能夠往生彌陀淨土的話,那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樣的世間善福,都很難做得圓滿了,更何況是難度遠在這之上的戒福、行福,還有定善種種修行?即使釋迦牟尼佛說,學佛一開始,就應該先深信因果,可是我們的心往往都是煩惱重,愚癡無明,抱怨對方,不會去認為是自己過去現在的因果,情緒片刻都不能止息。
所以韋提希夫人從一開始聽釋迦牟尼佛說法,一直到這個時候,可以說心已經是很疲倦了,感覺到「啊!糟了!這樣下去,我哪有希望呢?除了地獄之外,無有去處。」那個心境會是怎麼樣?就是苦惱的心境;但苦惱歸苦惱,可是極樂世界那麼好,娑婆世界有地獄、餓鬼、畜生,雜惡同居,所以娑婆世界將來一定要遠離,而極樂世界一定要往生,所以不想放棄。那不想放棄,往生又很困難,要怎麼辦呢?真是左右為難。
釋迦牟尼佛講完定善十三觀的第六觀,進入第七觀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正因覺察到韋提希夫人心中的苦惱,發覺顯揚阿彌陀佛平等、無條件,慈悲救度法門的時機已經成熟,心中非常歡喜,就說:
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
汝當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意思是說,我現在為你分別解說消除苦惱的方法,你應該銘記在心中,不要忘記,這個才是你能得到的,而且能夠解脫的,這個等同你的生命,你要記住,不要忘記,同時聽過之後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就像我跟你講的一樣,你也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釋迦牟尼佛有他心通,瞭解韋提希夫人的心靈境界,所以講出這一段話,來安慰韋提希夫人,同時為她開示往生方法。這對於韋提希夫人來講,無異於是天外傳來的妙音,當自己對往生淨土不抱著希望,正苦惱的時候,忽然聽到釋迦牟尼佛要為她詳細解說消除苦惱的方法,因此韋提希夫人就非常歡喜,非常的激動。原本已經心灰意冷的她,再次要頂禮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出乎韋提希夫人意料之外的,阿彌陀佛突然顯立在空中,顯現在她的面前,而且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分別陪伴在左右兩邊,光明熾盛,極盡莊嚴。所以當下韋提希夫人就向阿彌陀佛頂禮膜拜,這是經文的內容。
讀過《觀無量壽經》的人,都可以想像出這種場景。對於這樣的場景,善導大師一開始是順著文面的解釋,因為《觀經》主要就是在宣講定善和散善的要門,而且正當阿彌陀佛出現而消失之後,釋迦牟尼佛也是繼續在講十三觀的內涵。所以就文面上解釋,除苦惱法就是第七觀的觀法。不過在這裡,善導大師因為覺察到了韋提希夫人的苦惱,看出真正除苦惱的法門是住立在空中阿彌陀佛的本身,並不是定善的觀法,因為這樣的觀法如果可行的話,韋提希夫人就不會有那樣的苦惱。同時阿彌陀佛顯立空中,是因為釋迦牟尼佛說要解除韋提希夫人的苦惱才顯現的,善導大師看出了這一段經文,一方面是在顯彰阿彌陀佛的弘願,同時也是韋提希夫人信受的地方,所以才做那樣的解釋。
韋提希夫人是因為看到阿彌陀佛的出現,看到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也體會到阿彌陀佛平等的悲心,所謂「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才信受的。可是一般來講,如果只看到佛的相好,並不足以入信。這如同第九觀所講的,看到佛身,一定會看到佛心,而不只是佛的相好而已,佛心就是大慈悲;大慈悲就在於「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就是普遍地救度任何一個眾生。這樣來說,韋提希夫人看到了佛而得忍,也就是入信,實際上是因為體悟到了阿彌陀佛本願名號的救度,就像第十八願所講的「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的旨趣是一樣的。
因此,善導大師在解釋《觀經》的「三心」──至誠心、真心、迴向發願心的後面,有引用一段譬喻,這一段譬喻在我們法門當中非常有名,叫作「二河白道喻」。「二河白道喻」場景也是很壯觀、很莊嚴。「二河白道喻」之名,就是從這一段經文所描繪而來的。
「二河白道喻」的內容是:有兩條河,北邊是水河,南邊是火河,兩條河的中間有一條白道。有一個念佛人走在白道上,在東邊的地方,有釋迦牟尼佛勸告這個念佛人一定要往西方直進;這個時候,西邊阿彌陀佛出現呼喚說:「你就這樣的來,我能夠保護你,你不要疑惑、退心,也不要驚恐。」二河白道的景象就是這樣。這個其實就是從第七「華座觀」,「彌陀出現在空中」所描繪出來的。
當然,其他的經典,釋迦牟尼佛也多有這樣的描述,不過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所做的「二河白道喻」,顯然與第七觀的經文,還有他所解釋的法語是前後呼應的。所以善導大師在「二河白道喻」之中,比喻住立空中的阿彌陀佛而說:「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也就是說,「西岸」代表西邊的極樂世界;「有人」,這個人就是阿彌陀佛。他在空中呼喚,而且保證我們說「汝一心正念直來」,你就專一的、無二心的「正念」而來。「正念」就是專一念佛,你就專一念佛一直到往生極樂世界,在這一段期間,儘管在娑婆當中有種種業力牽引,有種種業障出現,但不要害怕,我能夠保護你,現在就保護不讓你受業障的障礙,也不讓你在將來墮落三惡道,所以你儘管安心,一切恐懼,為作大安。這個是善導大師二河白道喻所描繪的。
同時,善導大師在這裡也解釋說,因為韋提希夫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已經看過極樂世界的景象,認為極樂世界是十方淨土當中第一的,所以才選擇極樂世界,那個是開始的時候。現在在第七觀「華座觀」一開始的時候,又看到阿彌陀佛出現,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說:
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現在又面對面的看到阿彌陀佛,更加讓她「心開悟忍」,心豁然開朗,疑惑消除,得到了無生忍,就是得到了信心決定。
在這基礎之上,善導大師進一步解釋說,阿彌陀佛「應聲即現」,是在於阿彌陀佛以他本身證明,凡是依靠阿彌陀佛的人,都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善導大師說「證得往生」。另外,善導大師還將「住立空中」的阿彌陀佛解釋為:凡是仰靠阿彌陀佛的人,不只是將來能往生,而且是在信受的當下,就往生必定了,不必等到臨終的時候,所以善導大師說「立即得生」。
善導大師更體察到,因為阿彌陀佛是以悲切的願心救度眾生,所以才以站立的形象立即來接引我們,所以說「立撮即行」;解釋「光明熾盛」,是顯示阿彌陀佛是十方無礙光的一尊佛;解釋韋提希夫人當下向阿彌陀佛「接足作禮」,是韋提希夫人得到彌陀救度之後的一種感恩、謙卑的心境。
善導大師同時解釋經文說,韋提希向釋迦牟尼佛表白「我今因為佛力的緣故,可以見到無量壽佛和兩位大菩薩,可是未來的眾生,他們要怎麼樣才能跟我一樣的看到無量壽佛和二位大菩薩呢?」這就顯示韋提希夫人的悲心。怎麼樣的悲心呢?因為同樣受過苦的人,才會同時悲憫其他痛苦的人。如果沒有這一種經歷,對於別人的痛苦,常常是無動於衷的。這也顯示,凡是信受的人,都會想去教人家信,這個就是「自信教人信」。
以上是就《觀無量壽經》阿彌陀佛親自、主動顯彰弘願共有三個地方,其中第一個地方──第七觀「華座觀」之文的解釋。
第二個顯示的地方是在第九觀的「真身觀」。
「真身觀」的經文有提到,阿彌陀佛有無量相好、無量光明,每一道光明都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經文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這兩句十六個字,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自己在顯彰他攝取弘願念佛的人。因為這裡所謂的「念佛眾生」,是指第十八願的念佛眾生。雖然經文短短兩句十六個字,可是善導大師的解釋文字很多,而且一開始善導大師就下一個斷定,說: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阿彌陀佛普照十方的無礙光明,他是「唯攝念佛者」,唯一攝取救度念佛的人。如果不是念佛的人,就沒有在阿彌陀佛攝取光明的當中,這是善導大師所下的斷案。
善導大師進一步解釋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有「三緣」的關係,念佛就與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就有「親緣」「近緣」和「增上緣」。同時又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眾行雖然是善,迴向也可以往生,可是如果要跟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這個念佛法門相比,根本不能比較,善導大師就引用例子說: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很多經典當中,都有談到念佛的功德和功能。當然,如果論三藏十二部經當中,談到跟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有關的經典大概有二百七十多部,幾近占全部經典的三分之一。這裡,善導大師就舉出淨土正依經典的三部經說: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說:
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說:
此《經》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所以這裡就顯現出,遍照十方世界的光明,唯在攝取弘願念佛的眾生。所以這一段經文也是「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的地方。
可能有人會有一個疑問,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光明都已經普照十方世界了,為什麼不直接攝取任何十方世界被普照的眾生,而偏心的只攝取念佛的眾生?到底原因是什麼呢?這有一個比較貼切的比喻。
譬如磁鐵有吸力,凡是帶有鐵性的東西都會被磁鐵吸引,所以如果有一顆大磁石,旁邊的鐵針立刻就會被吸過來;即使鐵的成分不是百分之百,但只要有一點點鐵性,就都會被吸過來,因為磁石的功能很強。可是如果是玻璃片、塑膠片、木片,那能不能被吸引?不能。同樣的,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這是平等性的,普照大地,普照萬物,可是唯有念佛的人能與阿彌陀佛的悲心相感應,因為佛的悲心救度念佛的人,這是自然的功能。如果他沒有念佛,就只是被遍照的光明所照耀,但是沒有被攝取的光明所攝取。
這裡,就分出光明有兩種:一種是遍照的光明,一種是攝取的光明。遍照的光明是普遍性的照耀;攝取性的光明,除了普遍性的照耀當中,又有特別的功能,凡是念佛的人,就被這一種光明所攝取,這個叫作「攝取的光明」。
為什麼要分這兩種呢?因為不是每個人現在就都是念佛的根機。雖然現在不是每個人的根機都是念佛的根機,但是阿彌陀佛希望每一個根機都是念佛的,因此就先用光明來普照所有眾生,慢慢調熟,希望機緣慢慢成熟而進入念佛的法門。
生生世世以來,我們如果沒有機緣做人,阿彌陀佛就調攝我們,能夠生而為人;沒有遇到佛法,阿彌陀佛就調攝我們,讓我們遇到佛法;我們遇到佛法卻雜修雜行,阿彌陀佛就調攝我們,能夠進入淨土法門,之後才在他的攝取光明當中。就好像水果,接受太陽的照耀,由青轉紅,如果還沒有成熟,水果還不能掉落下來,等到熟透了,自然就掉落下來了,即使不摘取也能夠拿得到。
有一句話說「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慈雖廣,難度無緣之人」。也就是說,上天普降甘霖,普潤大地花草樹木,可是這一棵樹或這一株草如果沒有根的話,那能夠因雨水而得以滋潤成長嗎?就不能了。同樣的,阿彌陀佛慈悲平等,廣度眾生,不加揀別,可是如果對方沒有因緣來學佛、念佛,那就沒辦法救度他。所以,「因緣」很重要。
其實,一切萬物的存在都是因緣和合,沒有因緣,不可能有存在的。我們身體的存在,或家庭親人的存在,社會國家的存在,乃至宇宙萬物的存在,都是因緣。當然,因緣最根本的就是每一個人的心,所以這個娑婆世界是聚合我們娑婆眾生的心所顯現出來的,這個叫作「共業所感」,是共同的業力所顯現的,所以說「三界唯心所現」,三界是三界之中的所有眾生,共同的心,共同的業力,所顯現出來的。
雖然說「業由心造」,也是「業由心轉」,諺云:「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一切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心。但是我們的心整個都是業力,以我們自己的力量要轉變業力、脫出三界,改變三界的命,是不可能的。只有信受彌陀的救度,靠外來的力量才能改變,而且能夠成佛,所以這外來的力量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在淨土門講念佛的「眾生」叫作「機」,機器的「機」,機器能夠運轉就是靠外來的操作,沒有外來的操作,這部機器就等於廢物一樣,沒有作用。我們能夠成為念佛的根機,也是種種的因緣來調熟我們,主要的當然是阿彌陀佛的操作。所以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又說:「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正因為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五乘(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都能平等的到極樂世界,同等的獲得成佛的果報。可見對淨土法門來講,阿彌陀佛的緣是多麼重要!
以上是講阿彌陀佛顯彰弘願的第二個地方。
第三個地方就是九品生之中,「下品上生」所講的,也是阿彌陀佛自己在顯彰他的弘願念佛的救度。經文是這麼講的:
或有眾生,作眾惡業;
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
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
「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
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意思就是說,有一個人,他做了種種的壞事,只差沒有誹謗經典,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壞事都做過了,認為做壞事不算什麼,所以沒有慚愧心。可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他臨命終的時候,惡業顯現,這個時候,遇到一個善知識來給他安慰,而且講大乘經典的經名給他聽,消他的業。這個人聽到大乘經典的名字,就除去了千劫極重的惡業,但還無法讓他離開六道輪迴。所以這位善知識又進一步教導他,要他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對方就跟著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由於念佛的緣故,消除了他五十億劫生死的罪業。這「五十億劫」是表示他生生世世生死罪業的數目。這時候,阿彌陀佛的化身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出現,來到這個人的面前,而且讚歎他說:「善男子,因為你念佛的緣故,所有的罪已經消滅了,我來迎接你。」這些話說完,這個人就斷氣了,跟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了,這是下品上生的內容。
這裡所顯現的是「化佛」來到面前,讚歎他,說他是善男子。論這一個人,一輩子都是做種種的惡業,可是佛卻來讚歎他說「你是一個善男子」。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他念佛。念佛是「善中之善」,善根中的大善,是「福中之福」,福報中的大福,所以就稱他「善男子」。而且說因為你念佛的緣故,所以罪都消滅了。也就是說,我們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來做了種種惡業,五戒也犯,十惡也做,無惡不做,無做不惡,這一些罪業遍滿虛空。可是只要念佛,這一些遍滿虛空的罪業當下就消除了。
所以念佛好像大火炬,我們遍滿虛空的業力好像乾草,乾草遇到了烈火,很快就被燒盡。這是一種比喻。善導大師對這一段經文特別解釋說:
明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
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化身來的時候,只是讚歎他念佛就有消除所有罪業的功能,因此說我來迎接你,只讚歎這一點,其他的沒有讚歎。善知識在這之前,已經預先為這個人講十二部經的名字,在講這十二部經名字當中,應該也會解釋它的含義。為什麼?因為一部經的重點,都顯示在經的名字。善導大師說,佛只有讚歎念佛,沒有讚歎其他,這就顯示從阿彌陀佛的本願,或者是釋迦牟尼佛講這一些的心意,只是勸導正念稱名,也就是前面所講的「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如「二河白道喻」所講的「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所以善導大師就說「唯勸正念稱名」,只有勸導我們正念稱名。
「往生義疾」,要往生極樂世界比較快,比較直接,比較容易,比較超越。
「不同雜散之業」,雜善是與正業念佛不能相比的。念佛以外的十三種定觀、三福散善,還有三學(戒、定、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一些跟念佛不能相比,所以念佛是跟這一些雜善不一樣。念佛要往生極樂世界,是立即的,也就是說,這個人現在要斷氣了,現在念佛,現在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不是說他曠劫以來的罪業很多很重,即使現在念佛,也要等到幾輩子之後才能夠往生,不是的,現在就能夠往生。
以上是第三個顯彰別意之弘願的地方。
接下來,要再進一步解釋「弘願」。
「弘願」是善導大師所提出的。如果只看善導大師對「弘願」這兩個字所作的解釋,就會曉得,善導大師本人並沒有提到《觀無量壽經》哪個地方是指出彰顯弘願的經文。善導大師只有說「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然後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以這幾句話來解釋弘願。
雖然善導大師沒有明確指出《觀經》之內這三處經文是阿彌陀佛親自彰顯弘願的地方,但可以確定的是,善導大師認為這幾個地方是在彰顯弘願。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說,弘願就是如《大經》所講的,由此可知,善導大師有他特別的主張,善導大師想要通過這樣的解釋,提出他對《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這兩部經的看法。對比這兩部經,可以明顯的知道《無量壽經》本身就在宣講阿彌陀佛本願念佛的救度,也就是弘願的法門,所以《無量壽經》可以說是「弘願之經」,弘願的經典。
以《觀無量壽經》來講,它整個經文表面上,都是在講定善和散善,所以從表面上來講,《觀經》是「要門的經」,這是可以確信的。但是正如前面指出的,如果深入考察探討就會發現,《觀無量壽經》剛剛提的這三個地方很明顯是在彰顯弘願,彰顯《無量壽經》所講的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的內涵;而且正如前文提到的,《觀經》在「流通分」當中,釋迦牟尼佛也親自開展弘願的念佛,也就是: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從這一段經文也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也在彰顯弘願。如果不是,十三種定觀很顯然就是要門的定善,三福很顯然就是要門的散善,跟念佛是不一樣的。必須要有十三種定觀才算定善,或者三福才算散善,可是這裡只有說念佛。乃至一輩子沒有行善的人,這樣的人念佛也能離開六道,往生極樂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觀經》的最後,也是在彰顯阿彌陀佛的弘願。
從這幾段經文可以看出,《觀經》和《無量壽經》從表面上看不一樣,從內涵看,卻沒有不一樣,都是在弘揚弘願念佛的法門,《觀經》最後導歸弘願念佛,跟《無量壽經》的意旨、目的都一致。所以善導大師在「要弘二門判」就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善導大師才在這裡大判(大要性的判別)這兩部經,以《大經》當作弘願的經,《觀經》當作要門的經。
當然,如果從《觀經》最後來講,《觀經》就不是要門的經,也是弘願的經。所以一開始,善導大師說「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二尊」就是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這二尊各別的教法,二尊二教,最後是二尊一教,二尊同樣一個目的在宣講弘願念佛法門。
在善導大師對於弘願──也就是第十八願,所做的解釋當中,有的地方也沒有完全提到念佛,譬如他在這個地方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只說到阿彌陀佛的願力,沒有談到第十八願的信心或念佛,這也是有一些特別的。
不過我們要瞭解,善導大師對弘願,也就是對第十八願解釋的說法並不是完全都一樣的。有時候是凸出眾生對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說要具備有這三心;有時候單獨強調十念,說只要念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強調行;有時候又通過「至心、信樂、欲生、十念」這信、願、行來解釋第十八願。所以這個地方,善導大師這樣解釋並不奇怪。反而,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到,善導大師用不同的解釋說法,他的意圖是什麼。
大體上來講,可以認為,善導大師凸出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和「十念」,這是從眾生的信仰和實踐的角度出發來講的;有時候強調阿彌陀佛的本願,或者名號的救度,這是從理論的角度出發。亦即,同樣是闡揚第十八願──也就是本願、弘願,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作解釋。
接下來是「二尊一教」。
前面所講的「二尊二教」,是將《觀無量壽經》分為釋迦教的「要門」,和彌陀教的「弘願」。釋迦牟尼佛是要通過要門來引導、調熟所有的眾生,因為眾生歸納起來,不是定的根機就是散的根機,以及定散之外的罪惡凡夫(沒有修行的人),調引這些根機進入弘願的念佛法門,是釋迦牟尼佛開示要門教的目的。阿彌陀佛則是通過弘願教顯示救度眾生在於他的願力,這是屬於「二尊二教」的範圍。
「二尊一教」就是比「二尊二教」更進一步顯示,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同樣以弘願念佛作為宣講《觀經》的目的。從「華座觀」來看,「二尊一教」的含義是從前面演繹而來的;也就是前面釋迦牟尼佛說要講「除苦惱法」,阿彌陀佛就顯現,從這段釋迦和彌陀互相唱雙簧當中,就可以曉得二尊目的是一致的,是「二尊一教」的,所以善導大師就說:
斯乃二尊許應無異,直以隱顯有殊;正由器樸之類萬差,致使互為郢匠。
意思是說,因為眾生根機各個不同,因此使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為了配合不同的根機,所以有時候釋迦牟尼佛出現說法,有時候釋迦牟尼佛隱沒,由阿彌陀佛顯示說法。
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要說「除苦惱法」的時候,好像自己隱沒了,閉口不言;那個時候阿彌陀佛立即出現,顯彰弘願的法門。好像當下釋迦牟尼佛不存在,改由阿彌陀佛擔綱演這一部戲;等到阿彌陀佛隱沒之後,釋迦牟尼佛又再度登場說法,這叫作「隱顯有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因為「正由器樸之類萬差」, 「器樸」比喻眾生根機。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有定善散善,有無定無散,有非定非散,所以才讓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所謂「致使互為郢匠」。「郢匠」是古代的郢人與巧匠,比喻釋迦與彌陀的慈悲智慧,能夠善巧方便地引導救度任何機類的眾生。
如此看來,釋迦教之要門與彌陀教之弘願,絕非矛盾對立的關係,而是如前文所說的,釋迦是通過要門調熟我等之根機,再由彌陀通過其弘願施以救度。如果沿著這個思路繼續深入考察,便可以發現釋迦微笑之素懷,正是在於開示弘願念佛之法(欣淨緣:唯願釋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爾時釋尊,即便微笑)。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的「序題門」,「要弘二門判」的後面做一個結論來開顯「二尊一教」的悲心。善導大師說: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這段完整的經文,我們再來複習一遍。善導大師「要弘二門判」說: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這個就是「二尊二教」的地方,釋迦要門教與彌陀弘願教。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這是要門教的內涵。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這是弘願教的內涵。
以上顯明「二尊二教」,要門教和弘願教。可是最後善導大師又講: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這一段法語就是顯示「二尊一教」的地方。
也就是說,我們抬起頭來靜靜的思維:釋迦牟尼佛在這娑婆世界勸導我們,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而阿彌陀佛就即刻遠從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來到面前迎接我們,這個就是「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善導大師接著就說:「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呼喚我們,而且親自來到我們面前迎接我們,又有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勸導發遣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怎麼會不能往生呢?
《玄義分》前面的偈語就說「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首先是「二尊二教」,就是要門教和弘願教,最後是「二尊一教」,就是廢要門的定善和散善,而立弘願的念佛,是有這一種含義的。
善導大師在「二河白道喻」,也同樣顯示出這一種意涵。在「二河白道喻」中就分別將「二尊」比喻為東岸之人和西岸之人:
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忽然聽到東岸有人勸導說:你儘管決定的依照這一條道路前進,不要後退,這樣就不會有墮落六道輪迴的大災難;如果你不往前進,停下來或往後退的話,就只有墮落一途,就沒有解救的可能了。這是東岸的人所發出來勸導的聲音。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西岸上也有人呼喚說:你只要一心一意的念佛,不要改變,這樣我就能夠保護你。你念佛我保護你,不要怕將來會墮落三惡道。
不過,如果沒有念佛的話,跟阿彌陀佛就沒有關係。
在東岸發遣的人表示是釋迦牟尼佛;在西岸呼喚的人表示是阿彌陀佛。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的這個淨土法門是呼喚的法門,釋迦牟尼佛呼喚我們、發遣我們要往生,就像《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就有三次的勸導我們要往生,三次就是無量次。很明顯的,阿彌陀佛也從極樂世界說你要「欲生我國」。所以整個淨土法門就是「二尊一教」,這「一教」就是呼喚我們,保證我們念佛就必定往生。
現在再進一步探討,到底釋迦牟尼佛是在《觀經》哪一個地方,像善導大師所講的是在勸勉發遣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雖然根據「華座觀」之的經文,看出了其中所蘊含之密意,但此時之釋迦尚未明確開顯弘願,而只是閉口不言,將顯示弘願救度的法門讓與彌陀而已。而且,當住立空中之彌陀隱沒,釋迦重開金口宣說華座觀後,其所說之法也仍然是延續之前的定散諸行。那麼,究竟是《觀經》中的哪一部分在體現釋迦之發遣呢?這個其實剛剛有談到了,體現釋迦發遣之經文其實是在《觀經》最後的流通分。流通分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就是指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發遣。
雖然《觀經》從一開始到最後,釋迦牟尼都是講定善和散善這二種要門,可是到了最後「流通分」的時候,他不流通定散的要門,卻只有流通弘願的念佛,只有勸導我們要「持無量壽佛名」,而不是要我們觀無量壽佛像,或者修學三福九品。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最後流通地方所付囑的是念佛,徹底翻轉之前所講的《觀經》內涵,可以說是驚天動地!
對於《觀經》,一般都會理解是在講定善和散善,雖然定善、散善的經文當中多少也有牽涉到念佛,可是並不明顯,而且也把它當作是散善的一種念佛。可是到了「流通分」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卻將要門的定善、散善以及念佛的主次的關係完全翻轉。也就是說,有關定散這些法門的種種內涵,到了這個地方戛然而止,改變了,不講了,只講「稱名念佛」這一個法門。所以從這最後短短的付囑文來看,會讓人難以理解為什麼會這樣!?釋迦牟尼佛如果要講念佛,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直接講念佛,而是用很長的時間在講要怎樣行持散善三福,要怎樣入定觀想十三種定觀;而到了最後,卻將這些一掃而開,只講念佛。這不僅令人驚訝,甚至也會有許多人由於不能理解而離開,就像《法華經》的情景。(《法華經》有五百增上慢比丘離開法華的法筵)
不管怎麼講,很明確的,定散要門到最後「流通分」的地方釋迦牟尼佛是捨掉的,而弘願的念佛卻是提起而交代的,這個就是「廢立」的關係。所以《觀經》和《法華經》一樣有轉折的過程。《法華經》有所謂「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這些廢和立的過程,《觀經》同樣也有。
不過,我們如果再深一層的思考就會發現,釋迦牟尼佛在這裡通過付囑而使它獨立出來的念佛,也有可能不是弘願的念佛,而是「正宗分」所講的定心念佛或散心念佛,不一定是弘願的念佛。也就是說,即使同樣講念佛,可是有自力的念佛,有自他二力的念佛,也有純粹他力的念佛。到底「流通分」所講的這個「念佛」,究竟是自力的念佛,或者他力的念佛?也就是說,是自力定散要門的念佛,還是非定非散的他力弘願念佛?這也必須要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才能明白。善導大師是怎麼解釋的呢?
善導大師將顯彰弘願的經文,以及「流通分」的經文,彼此對照,認為「流通分」的持名念佛,是非定非散的他力弘願的念佛,同時也是釋迦牟尼佛之所以把持名念佛這一法門付囑給阿難尊者,讓阿難尊者流通於後代的原因。善導大師解釋說:
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這在說明釋迦牟尼佛要阿難流通念佛,一直到未來,不要斷絕。
所以善導大師進一步又解釋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也就是說,從前面經文一開始到現在,雖然釋迦牟尼佛說了定和散這兩個法門的利益,可是釋迦牟尼佛的心意是在希望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經由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可見這裡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和前面的定散兩門是不一樣的。所以這裡所講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並不是定善的念佛,也不是散善的念佛,很明顯的看出是非定非散的念佛,是超越定散的念佛。
由前面的解釋就可以曉得,《觀經》是「定散、念佛」相對。定散就是要門,念佛就是弘願,這兩個相對。也就是《觀經》「正宗分」所講的,是屬於定和散的要門;「流通分」之付囑名號,是獨立出來的念佛。善導大師特別在「望佛本願」之上,加一個「意」(意在),正是彰顯弘願之文的《大經》,也就是本願,跟「流通分」互相對照,就曉得《觀經》「流通分」所要顯出的意涵是在於《大經》的本願念佛,也就是弘願的念佛。善導大師下的這一個結論,就顯示這裡的念佛,是非定非散的他力念佛。
自力「定的念佛」和「散的念佛」,及他力「非定非散的念佛」,到底是什麼內涵呢?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次就講到這裡,下一次再顯明這三種念佛。
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2019年6月9日講於台南佛一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