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2024龍年新春講話
  2.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3.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4. 2023中元開示
  5.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6.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7.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8.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9.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0. 2022中元開示
  11.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2.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3.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4.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5. 念佛超度之勝益
  16.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17.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18.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1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0.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1.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3.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6. 2019年彌陀誕開示
  27. 2020中元法會開示
  28. 志工四喻
  29. 人生是苦
  30. 生命無常三根本
  31.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2.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3. 中元節開示(2019)
  34.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5. 豬年話豬
  36.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37.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38. 受戒與持戒
  39.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0.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1. 二種成佛法
  42. 橫超的淨土法門
  43. 往生與預知時至
  44.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5.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6.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47.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49.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0.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1. 彌陀願心的根源
  52.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3. 大慈悲五要點
  54. 慈心法門
  55. 念佛不妄語
  56.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57. 淨土宗的根源
  58.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59. 為何吃素?
  60.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1.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2. 愛與佛命
  63. 不請之友
  64.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5. 學佛的目的
  66. 說愛(二)
  67. 說愛(一)
  68.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69.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0.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1.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2. 「以誠感人」的意涵
  73.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4.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5. 在心、在緣、在決定
  76. 佛教點燈的意義
  77.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78. 念佛成佛的原理
  79. 佛在何處?
  80.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1.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2. 慈悲的救度
  83. 念佛生蓮
  84.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5. 信受彌陀救度
  86. 為新戒比丘開示
  87. 歸依勸囑
  88.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89.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0.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1.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2.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3.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4.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5.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6. 念佛人的「本尊」
  97.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98.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99.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0.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1.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2.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3.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4.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5.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6.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07. 阿彌陀佛的救度
  108.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09.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0.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1.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2.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3.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4.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5.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6.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17.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下)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中)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上)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下)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上)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慈悲的救度

       ──信受阿彌陀佛大慈悲大願力的救度


 

       淨土法門有一個特色就是「易」,任何人只要專念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必定往生彌陀淨土。因為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靠我們功德的大小或者念佛功夫的高低,更不是靠我們的身份,完全是依念佛而憑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救度。

 

       任何人,不管出家在家,會修行不會修行,是平生還是到臨終最後一念,只要念佛願生,都必定往生極樂。所以,淨土法門不僅在教理上容易理解,在實踐上也容易實行,因此說淨土法門是易行道——簡而不繁,易而不難,淺而不深,明而不昧。

 

       淨土宗宗旨共四句:

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

 

       今天和大家研討、分享的是宗旨的第一句:信受彌陀救度。

 

       「信受彌陀救度」是略講,完整地講就是「相信、接受、領納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積極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所以今天講義的標題是「信受彌陀救度」,副標題是「信受阿彌陀佛大慈悲大願力的救度」。

 

       淨土法門是講彌陀慈悲的救度,不是講我們要如何刻苦地修行以求解脫。

 

       佛教是講修行的宗教,學佛如果沒有談到修行,就不是學佛;而且正因為有種種的法門讓我們去修,所以我們才嚮往、喜好佛教,同時崇敬佛教。淨土法門卻是講慈悲的救度,不是講精進修行以求解脫,感覺不像佛教,不能讓人崇敬、嚮往:這或許是大多數人在觀念上多少存在的困惑。

 

       其實,一個如實的修行人,當以佛法這面鏡子來鑒照自己的三業行為時,學佛時間越久,越會深深慚愧自己是一個不會修行的人,這時候就會企盼、追求一個想要修行,可是修行無力的眾生也能獲救的法門。尤其生死心越懇切,無常觀越深厚,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就越有深刻的微細反省,自然便會更加迫切地追求解脫獲救的法門。

 

       無常觀、罪惡觀、生死心,這些都是學佛人基本上應該具備的。越是具備這些道基,就越能瞭解自己是怎樣的根器,也越知要依照佛陀所說的,假借這輩子難得的人身,珍惜難遇的佛法,而來解脫生死輪迴,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陀出世的終極目標就是救度所有眾生,佛教的特質就是「慈悲」,而佛教的大慈大悲更是大到任何一個眾生都能獲救。假設有的眾生能依佛法而得利,有的眾生卻不能依佛法得利,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了,因為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的,是徹底救度的,沒有一個眾生會被遺漏的。也就是說,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必定說出任何眾生在這一輩子就能夠獲救的法,使一切眾生都有光明、有希望,否則釋迦牟尼佛豈不是白白出現在這個世間?

 

       縱觀八萬四千法門、八大宗派之中,只有淨土法門能顯露出佛法的真實利益,顯示佛陀大慈大悲之所在,也就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的救度。

 

       (講義)

       壹、解釋慈悲

       一、《觀經》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觀經》就是《觀無量壽經》,是淨土宗正依經典之一。所謂「正依經典」,就是主要依據的經典。

 

       《觀經》清楚、明白地對佛心下了定義:「佛心」就是大慈大悲。如果佛沒有慈悲,或慈悲不夠大,那就不是佛;換句話說,佛教如果拿掉「慈悲」兩個字的話,就不成佛教了:可見慈悲對於佛教、對於佛、對於學佛是多麼重要!

 

       「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在佛教裏,慈悲分為三種層次: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小慈悲就是「眾生緣慈」,中慈悲就是「法緣慈」,大慈悲就是「無緣慈」。

 

       「無緣」就是不講條件的。不用根據任何感情、對象或者理論而生起的慈悲,叫作無緣慈。無緣慈唯獨佛有,它的功能力用是什麼呢?在於「攝諸眾生」。

 

       「攝」是保護、救度的意思。凡是佛,必定具有大慈悲的心懷來保護、救度眾生。所以,大慈悲一方面是就心來講的,有慈悲的心;一方面是就力量來講的,有救度眾生的力量。

 

 

       (講義)

       二、《涅槃經》言:「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

 

       學佛修行不管要成就哪方面的境界果位,都不離開一個根——「慈悲」。慈為根本,這個「慈」包含「悲」。不管是聲聞、緣覺的次第,或是十二因緣的功德,菩薩的三學六度萬行與發菩提心,都必須以慈為根本。如果沒有慈的話,不但沒有諸佛如來、菩薩,也沒有一切聲聞、緣覺。雖然聲聞、緣覺偏重般若,但也含有愛心。

 

 

       (講義)

       三、慈悲為諸佛心念、佛道門戶、佛道根本,是所有善根根本、萬善根本、諸善中王、眾德伏藏、一切眾生所歸依處。慈悲之親,重於血肉,世世相隨,雖死不離。

 

       由這一段更可見慈悲的重要性。

 

       「慈悲為諸佛心念」:也就是《觀經》所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佛道門戶」:進入佛門,成就佛道,也是從慈悲開始。

 

       「所有善根根本」: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五戒、行十善,也必須以慈悲為這些善根的根本。

 

       「萬善根本」:任何諸善萬行,都是由慈悲所生。

 

       「諸善中王」:慈悲的心是一切善、一切行的王。五戒也好,十善也好,六度也好,在這些當中,「慈悲」是最高、最尊、第一,所以說是「王」。

 

       「眾德伏藏」:一切的善行所累積的德,所謂「行善積德」,慈悲是眾德裏面的核心,所以說「眾德伏藏」。

 

       「一切眾生所歸依處」:十方三世一切眾生,最終要歸到哪裡?歸到「慈悲」。淨土法門是先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樣自然就能證入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的慈悲、智慧、光明、壽命。否則,在這個娑婆世界,無論我們多麼想要有慈悲心,事實上不但無法有真正的慈悲,而且只要業力因緣現前,任何壞事都做得出來。

 

       「慈悲之親,重於血肉」:我們的生命有兩個,一個是肉體的生命,一個是法身慧命。肉體的生命是一個暫時因緣和合的假像,沒有實在的個體;法身慧命也就是佛性,佛性永遠不生不滅,而佛性的內涵就是慈悲。所以慈悲與我們最親,和我們是一體的,而且永不變動,永不消失,所以說「重於血肉」。

 

       「世世相隨,雖死不離」:如果能夠培養出慈悲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它永遠不會離開我們。即使肉體的生命消失了,慈悲的心還是在阿賴耶識當中,讓我們在未來世得到好的果報。

 

       所以,「慈悲」這兩個字我們要好好去體會、培養,使之成為我們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要培養慈悲的心念、慈悲的行為,使慈悲融為我們的骨髓,化成我們的個性,最後成為我們的生命。因為佛就是慈悲,我們學佛就是學大慈悲。

 

       淨土宗的俗諦宗風就有一條:「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當然,我們都有貪瞋癡,而且煩惱熾盛,業障深重,雖然懂得道理,甚至講得天花亂墜,滔滔不絕,可是一旦逢緣遇境,涉及自身得失休咎時,曠劫以來阿賴耶識裏的煩惱劣根性就立刻浮現出來。因此所行與所講變成截然不同的兩件事,而且常常是天差地別。因為我們阿賴耶識裏的貪瞋癡種子,已經潛伏好多劫好多世了,非常堅固。就如《地藏經》所講「眾生剛強,難調難伏」「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雖然如此,如果對於佛的慈悲多體會、多熏習,就不至於個性這麼剛強、頑劣、桀驁不馴,轉而能為別人設想,體貼別人,增加一點柔軟的氣氛,多少可以吃虧不計較。

 

       我們愈體會慈悲,就愈能靠近佛、信受佛;對阿彌陀佛的慈悲(也就是阿彌陀佛的佛心)有理解的話,就較能培養慈悲為人、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個性,也容易信受彌陀的救度。

 

 

       (講義)

       四、與樂為慈,拔苦為悲。

       這是就慈悲的定義來講的。什麼叫作慈?與樂為慈;什麼叫作悲?拔苦為悲。

 


       (講義)

       《大智度論》言:「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所作。龍樹菩薩說,給一切眾生快樂、喜樂、安樂就是慈,而且是大慈。「一切眾生」,十法界的眾生。十法界當中分為四種聖人與六種凡夫,所謂「四聖六凡」。四聖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還有人、天。其中四聖(四種聖人),祂們已經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可以說已經離苦得樂,都處在涅槃的快樂當中。至於有苦需要給他樂,或者沒有樂需要給他樂的,就是六凡(六種凡夫)。因此這裏所講的「與一切眾生樂」,主要是針對六種凡夫來講的,尤其是針對人間的眾生與三惡道的眾生。

 

       人間的眾生有苦有樂,但其實都是苦的。人的感受有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都是苦的,所以三受是三苦,所謂苦苦、壞苦、行苦。苦的本身是苦,所以這叫苦苦;樂指當下快樂,但樂總會過去,樂過了之後就不樂了,所以叫壞苦,所以樂也是苦;為什麼不苦不樂也是苦呢?因為活著就只是五蘊在維繫,不停地運轉,所以也是苦的一種,叫作行苦。

 

       佛陀說人生一切都是苦,而且苦海無邊。為了讓眾生瞭解苦,並且離苦得樂,佛陀才說了四聖諦——苦、集、滅、道。有人誤解佛法,認為佛教太悲觀,老是在講苦。其實不是這樣的,佛教是把宇宙人生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們眾生長劫輪迴,對苦已經麻痹、不認識了,因此四聖諦法中,雖然佛一開始先說苦,但是目的不是在苦,而是在樂,佛陀告訴我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但是是可以離苦得樂的。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眾生,有看得到的人界、畜生界的眾生,也有看不到的眾生,如天界、餓鬼界、地獄界的眾生。這些眾生中,有的是親戚,有的是朋友。大慈則是平等地使所有的眾生——不管是親人,還是外人,或者小動物,或是看不到的餓鬼、畜生,都平等地使他們獲得安樂,這就是大慈。

 

       「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使一切眾生都能夠離開痛苦,這就是大悲。眾生的痛苦是惑、業、苦,大悲就是使一切眾生一方面離開六道,同時斷除煩惱,所以說「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講義)

       《十地經論》言:「慈者同與喜樂因果故,悲者同拔憂苦因果故。」

       這段法語與《大智度論》所講的本質一樣。「慈」就是給任何眾生歡喜快樂的因以及快樂歡喜的果;「悲」使一切眾生拔除、離開苦的因與苦的果。憂苦的因,就是煩惱,憂苦的果,就是生死輪迴,所謂惑業苦。意思就是:令眾生離開生死輪迴,又讓他們斷除煩惱,甚至獲得成佛之樂。

       「樂」有好幾個層次,真正的樂是大樂,大樂超越一般的苦與樂,也叫作涅槃之樂,這種樂只有佛才擁有。那所謂「大慈與一切眾生樂、慈者同與喜樂因果故」,豈不是要成佛才能達到「同與喜樂」?

       極樂世界的樂就是超越苦樂的樂,因為一般的樂是相對於苦來講的,既然沒有苦,也就無所謂樂,此樂超越相對性,不生不滅,自性本具之樂,涅槃真性之樂,無明盡除,真如自性全現之無為樂,因此名為極樂。

 

 

       (講義)

       給與眾生安樂之心是慈,拔除眾生憂苦之心是悲。

       這也就是與樂為慈,拔苦為悲。

 


       (講義)

       五、拔苦為慈,與樂為悲。

       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

 


       (講義)

       《涅槃經》言:「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

       拔除眾生不好的(也就是痛苦的)叫作大慈,給與眾生無量的利樂叫作大悲。

 


       (講義)

       《往生論註》言:「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

       這意思跟前面一樣。給與眾生安樂之心是悲,拔除眾生憂苦之心是慈。

 

       第四點說「與樂為慈,拔苦為悲」,第五點說「拔苦為慈,與樂為悲」,看起來似乎說法相反,到底是哪個正確呢?

 


       (講義)

       以上二說有異。本來慈悲是拔苦與樂,只要寄「慈悲」二字以表其心,則二釋何釋,皆可使用。

       也就是說慈悲只是一個名相,它的內涵就是「拔苦與樂、與樂拔苦」,就慈來講,是與樂同時也拔苦;就悲來講,是拔苦同時也與樂,因此不論第四種還是第五種解釋都可以。

 


       (講義)

       總而言之,平等地憐愍愛念一切眾生之心的作用名為慈悲。

 

       慈悲是一種佛心的作用。佛的心是什麼?佛的心沒有三毒,沒有貪欲,沒有瞋恚,沒有愚癡,當然也沒有慢,沒有疑,沒有邪見,如《無量壽經》說的「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佛心的內涵就是這樣,也就是空,就是寂靜,既不生也不滅。但是如果說有的話,就是慈悲,是天生自然、不假勉強、不假種種因緣而產生對眾生的拔苦與樂。所以慈悲就是佛心的一種功能、作用,因此說「平等地憐愍愛念一切眾生之心的作用」。

 

       「平等地憐愍愛念」,我們眾生雖然也有愛心,可是只要貪瞋癡沒有斷絕,內心就一定會有分別、執著,一定會有親疏,貪愛以及憎恚,這樣的愛心就不可能平等。所以說我們凡夫的愛心不是純淨的,也可以說不是真正的愛心。

 

 

       (講義)

       六、三種慈悲(三緣之慈悲,略云三慈)。

       《往生論註》言:「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

 

       「眾生緣」就是眾生緣慈。以眾生為緣,以眾生為對象所生起的慈悲,叫作眾生緣慈,這是屬於小悲。「法緣」就是法緣慈,以法為對象所生起的慈悲,叫作法緣慈,這是屬於中等的慈悲。「無緣」就是無緣慈悲,不必靠種種對象、種種理論、種種法,是自自然然、天性就擁有的慈悲,這叫作無緣慈,這才是大慈大悲。

 


       (講義)

       此三種慈悲出自《南本涅槃經》卷十四,《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十七、四十及《佛地論》卷五等。

       三種慈悲:

 

       (講義)

       (一)眾生緣慈,又作有情緣慈、生緣慈悲。

       這裏的「眾生」是指凡夫眾生,六道的凡夫都有貪瞋癡,都有感情,因此部分經典將眾生翻譯為「有情」。

 


(講義)

       是見到現前受痛苦、現前罹災厄的人所起的慈悲,亦即見聞諸眾生各別苦惱的狀態所起的慈悲,名為眾生緣慈悲。

 

       幾乎所有的佛教徒都知道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拔苦與樂」,但卻不一定理解其中的道理;既然道理都不知道,當然更不可能做到。什麼是慈悲?要怎樣體會慈悲呢?必須要有方法。

 

       「眾生緣慈」就是以眾生為對象,觀察眾生的痛苦狀態而起的慈悲,就是這裏所講的,見到現前受痛苦、現前罹災厄的人所起的慈悲。譬如臺灣「九二一」大地震,或者大陸汶川大地震,以及最近大陸的雅安地震,我們從電視或報紙看到報導,覺得他們很苦、很可憐,因此產生一種同情的心,要捐款使他們獲得救助,儘快離開那個痛苦,這就是「見到現前受痛苦、現前罹災厄的人所起的慈悲」。

 

       或者看到自己的親人、朋友乃至小動物遭逢災難或者病苦而產生一種惻隱、悲憫的心,盼望他們能夠離開那種痛苦,甚至進一步幫助他們獲得安樂的身心與生活。總之,就是假借眾生的不幸情況使我們產生同情、慈悲之心,這就是「眾生緣慈」。

 

       有關慈悲心的培養,除了遇到悲苦眾生而生起慈悲心之外,在佛法當中有所謂「五停心觀」,也就是平常沒有機緣接觸時,也可用觀想、思維的方式來培養慈悲心。「五停心觀」就是五種對治煩惱的觀想,所謂:「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我執眾生界分別觀」以及「多散眾生數息觀」。

 

       其中「多瞋眾生慈悲觀」,就是觀想慈悲的內涵,可以降伏瞋恨的心。因此,個性比較剛強,瞋心比較重,凡事喜歡與人爭執,喜好爭強鬥勝,不夠謙虛、謙讓的人,就要儘量修慈悲觀來降伏自己旺盛的瞋恚心,否則即使行善積德,這些功德也很容易因一時起瞋而流失。所謂「瞋心之火,能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講義)

       非但緣一切眾生而起慈悲,也是緣眾生相而起,即緣某甲某乙等眾生之姿而起,故言眾生緣慈悲。

       眾生緣慈除了是看到對方受到痛苦而起悲心之外,同時也必定執著有某甲某乙相的存在,也就是有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某某人他在受什麼苦……」就我們眾生來講,再怎樣有慈悲心,都離不開眾生緣慈,都是有執著的,執著有一個實在的個體在那裏受災難。但就菩薩來講,菩薩的慈悲心沒有執著,這就是後面會提到的「法緣慈」的內容。

 


       (講義)

       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

 

       也就是把一切眾生看成自己的兒子,如果將對方當作是自己的兒子,自己再怎樣犧牲、忍苦、耐勞,也要拔除兒子的痛苦,給予兒子安樂。父母一輩子的辛勤奮鬥,目的就是要建設一個安樂的家園,使兒女過安樂的生活,乃至累積財富,使兒女長大之後擁有財富,但這些都還是屬眾生緣慈的範圍。

 

 

       (講義)

(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

 

       開悟證果的聲聞、緣覺、菩薩的慈悲,就是法緣慈悲。

 

       「無我」,就是說雖然我們看到某一個個體,比如有這個桌子、椅子,有這個弘願念佛會的建築物,後面有佛像,前面有攝影機,甚至有在座的各位,但這些是固定不變或者原來就有的嗎?不是。這些是種種因緣和合的,而且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所以這種種本身並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個體,這就是「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

 

       可能很多人會疑惑:既然無我,怎麼還會有慈悲呢?

 

       佛性是無我的,無我之中自然有慈悲,所以對於佛性越加證入,也就是說般若智慧越高的話,慈悲也就越大;相反,慈悲越大越廣,就顯示他對般若(空理)的證入越加深厚。所以,無我與慈悲是相輔相成的。

 


(講義)

       並非見聞到每個人各別的苦相。

 

       所以,並不是認定有一個某某,有一個張三、李四,他是什麼形狀,是瘦,是胖,是少年,是年老,在受什麼樣的悲苦等狀況,並不是。

 


(講義)

       而是立足在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之理上,而向一切眾生所起平等無差別之慈悲,名為法緣慈悲。

 

       「立足在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之理上」: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這是證悟到空性才有辦法達到。我們眾生都會執著,因此差別就很大,會認為「這是我的父母,這是我的兒女,這是我的親人,所以我對他就有愛心,就會慈悲」;如果是外人,甚至是自己的仇家,那就可能毫不關心,甚至有恨意,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法緣慈悲是平等無差別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沒有差別,因為沒有差別,所以才平等。

 

       佛法最可貴的是什麼?就是平等,就是無我,如《金剛經》所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說「而向一切眾生所起平等無差別,名為法緣慈悲」。

 


(講義)

       諸聖者破吾我相,滅一異相,觀眾生但為五蘊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我空,妄起欲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

 

       這是聖者開悟的境界,聖者看我們眾生只不過是五蘊和合。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就是我們的肉體,我們的肉體是地、水、火、風所形成的;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精神領域,這個精神領域似乎有固定的個性,比如某某人的個性是怎樣的,有某一種思想,或者有什麼興趣、嗜好。其實這些都只不過是受、想、行、識而已,沒有實際的那些東西。這是就五蘊來講。若以六根來講,這個身體是由什麼構成的?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的,離開這些因素,就沒有所謂的某某人,甚至就沒有六道了。

 

       眾生都是這些因素的結合,離開這些因素就沒有這個人、這個個體,而這些因素隨時都在改變。譬如我們的身體,細胞時刻都在新陳代謝,都在生老病死,所以沒有一個不變的個體。法緣慈的菩薩就是著眼在五蘊和合之眾生只不過是六根形成的,雖然是五蘊和合沒有本體,但由於眾生迷惑無知,所以就造做種種業,或者行善,或者行惡。即使行善生在人間天上享樂,但惡緣惡果成熟時,又墮落三惡道,到苦的境界去了。菩薩就是悲憫眾生這種現象而起慈悲,這就是法緣慈悲。

 

       也就是說,菩薩所看到的只有這些五蘊六根和合的法,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某某人在那裏受苦,這就是以法為對象所起的慈悲。菩薩這種法緣慈是破了我相,沒有我執;因為沒有我執,所以沒有差別對待,所以說「諸聖者破吾我相,滅一異相,觀眾生但為五蘊假和合」。祂們觀看眾生,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眾生,而只不過是五蘊和合,這個五蘊是暫時和合的,因此是假的和合,不是真正有這五蘊,「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我空,妄起妄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

 


(講義)

       法緣慈悲,係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

       法緣慈是菩薩的境界,我們凡夫再怎麼有慈悲,也都是以眾生為對象,因為我們還沒有破我執,還沒有證入我空。

 


(講義)

(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系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發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或簡稱為大慈悲。

 

       無緣慈悲是遠離差別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慈悲。前面的眾生緣慈也好,法緣慈也好,都還必須根據某一種對象才能產生,「無緣」就表示無所依據,不用假借任何對象。

 

       譬如法緣慈,雖然沒有了眾生、人我的執著,但是還執著一個法,還有五蘊、六根,其實連五蘊、六根這些假合的因緣也沒有,這個就是法空。不但人空,而且法也空,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無我執、無法執所起的慈悲,就是佛的慈悲,也就是無緣慈悲。

 


(講義)

       並非以感情或理論為緣所起。

       這種慈悲,並非假借我們看到可憐的對象而引起悲憫的感情,或者是假借因緣和合這些理論為對象而起。

 


(講義)

       是本然之性質而湧出的慈悲,名為無緣慈悲。

       「本然之性質」就是佛性,佛性不用因緣和合,也不用根據對象,是本來就有要為眾生拔苦與樂的心。所以佛心是「本然之性質而湧出的慈悲,名為無緣慈悲」。

 


(講義)

       這並非佛從欲望所顯現想要救度眾生的慈悲。

       它是不假勉強的,也不假借觀法空而想要救度眾生,所以不是從欲望而起的慈悲。佛沒有欲望,祂是自自然然的。

 


(講義)

       是佛所持有的佛心自然活動所顯現的慈悲。

       是佛心自然所顯露,是不假勉強、不假借對象的,不必根據悲慘的狀態而起慈悲。

 


(講義)

       譬如電燈明照室內,這並非為了照明而照,而是電燈本來性質能使室內煌煌而照明。

       就像電燈,它有一個意志說「我就是因為要使這個房子明亮,所以才發光」嗎?沒有。電燈一開,它本來就該亮的,本來就能夠破除黑暗,所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那是電燈自然、本來的功能。

 


(講義)

       從佛心自然性質所流出的大慈悲為無緣慈悲,因此,佛的慈悲是包容前二者的無緣大慈悲。

       「佛心自然性質所流出」:換言之,還沒有到達佛的境界,就沒有這個佛心,就不能自然流露,就必須有造作,必須假借對象。眾生緣慈也好,法緣慈也好,都必須假借對象,因此說佛的慈悲是包容前二者的無緣大慈悲。

 


(講義)

       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

       眾生緣慈與法緣慈都還是有為的,有造作、有對象、有功能、有作用;佛心可以說是無為的。但是無為是相對於有為而說的,既然沒有有為,當然也就沒有無為。

 


(講義)

       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住過去、未來、現在世。

       佛離開了過去、現在、未來,祂不再生死輪迴,祂的生命永遠存在,而且永遠安住在那個境界當中,無所謂過去、現在、未來。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講義)

       知諸法不實,顛倒虛誑之相,心無所緣。

 

       諸法,有形的如人的身體、房子乃至天地,森羅萬象,宇宙一切都屬於諸法;無形的如思想觀念、阿賴耶識,也都是諸法。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它們都是因緣和合的,而且這樣的和合也只是暫時的,時刻在轉變,在變化,所以說「諸法不實,顛倒虛誑之相」。

 

       所謂「顛倒」,就是以假為真,以真為假,以是為非,以非為是。這個世間的是非好壞、善惡苦惡,都是虛假的,但是我們還是會執著;雖知感情是不實在的,但仍會執著;雖知身體也是不實在的,也會去執著。把假的當作真的,這豈不是顛倒?豈不是虛誑?

 


(講義)

       心無所緣,故以其無緣佛心,愍念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六道,執著諸法,分別取捨,為此,令眾生得諸法實相之智慧。

       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

 

       佛心在哪裡?佛心在眾生身上。眾生苦,佛就跟著苦,眾生樂,佛就跟著樂,所以佛跟我們是同心、同感、同受,這叫「同體大悲」。我們越苦,佛越悲愍,越迫切、焦急地要給我們拔苦與樂。不過,這是一種譬喻形容,因為佛乃不生不滅,已離開苦樂,怎麼會我們苦祂也跟著苦呢?所以說是一種譬喻。

 


(講義)

       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

       佛的慈悲廣大無盡,《大經》說「無盡大悲」,就是大悲無有限量:無時間,永遠度眾生,無空間,普遍度眾生,豎窮三世,橫遍十方。

 

       「故稱無蓋大悲」,因為沒有比佛的慈悲更加廣大、更高更上於佛的慈悲了;同時,一切眾生沒有不受佛的大悲庇蔭覆蓋的,所以也叫無蓋大悲。

 


(講義)

七、大慈悲加以分析,約有五要點

       佛的大慈大悲,進一步分析的話,可以歸納為五點。

 


       (講義)

(一)平等憐愛——如《大經》序分說「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這是《無量壽經》裏的文句,意思是把所有的眾生——不管天上、人間,還是地獄、餓鬼、畜生,不管是善人還是惡人,沒有自他、親疏、順逆、愛憎的分別,一切平等,都把他們看成是自己,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手腳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頭目腦髓、五臟六腑也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當我們的手碰到火,被燒傷了,就會趕快去敷藥;腳踩到刺,就會趕快把刺拔掉;頭痛會吃止痛藥;五臟六腑不平和,有了病痛,就會去看醫生,總要趕快解決當下的苦,讓身體能夠舒服。佛就是把我們眾生當成祂身體的一部分,把我們看成是祂的手、祂的腳、祂的頭目腦髓、祂的五臟六腑。如果能夠體會這一點的話,就會體悟到「佛中之王,光中之尊」的阿彌陀佛,豈不是更加把我們看成祂的手腳、頭目腦髓、五臟六腑?

 

       如果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的手腳,都是阿彌陀佛身體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的痛苦是誰的痛苦?阿彌陀佛的!我們的痛苦,我們自己有力量拔除嗎?沒有。阿彌陀佛有沒有力量?絕對有!因此我們就應信受阿彌陀佛救度,通身靠倒在阿彌陀佛身上。

 


(講義)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心同感同受。

 

       這就是佛,把眾生當成祂自己,同心同感同受。我們要把某某人看成自己,而去同心同感同受他的痛苦,我們做得到嗎?做不到。即使是眾生緣慈,我們想緣痛苦悲慘的眾生,把他看成我們自己,但畢竟我們還是凡夫,沒有斷除貪瞋癡,他順從,我們就喜歡,他不順從,我們就生氣。所以,真正說來,我們沒有慈悲,連小慈悲都沒有。
(講義)

 

       平等無差別地憐愍一切眾生,無可憎者,無可親者,無敵無朋,無親疏憎愛。此之慈悲,即是怨親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體。

 

       佛把我們看成祂自己,平等無差別,沒有親疏,沒有憎怨,看成祂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說「自他不二、自他一體」。阿彌陀佛把我們看成祂的一部分,祂和我們、我們和祂,沒有兩樣,所以說是「怨親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體」:這是佛大慈悲的第一點。

 


(講義)

(二)自引他苦——如《大經》序分所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佛的慈悲是主動去當所有眾生的親朋好友,把眾生的苦引來自己受,自己承擔,自己解決。這個就是「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是主動的、積極的。

 

       我們眾生都有差別心,都有親疏憎愛感,所以要我們主動去當每個人的朋友,我們是做不到的。現在貧困的人那麼多,痛苦的人那麼多,都需要關懷、救濟,我們能主動去接觸他們、關懷他們、體貼他們,甚至日夜陪伴他們,來替他們分憂解勞嗎?我們做不到。只有佛,佛才能「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這一點,更不是凡夫,乃至一般菩薩能夠做得到的,也只有佛才做得到。「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就是為眾生承擔重擔。眾生的重擔就是罪業,而且其重無比,就像《華嚴經》所講的,「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想起來是很可怕、很可悲的。

 

       我們到底做了多大的罪業,使得宇宙都不能容納?回想一下,我們生生世世以來,有沒有殺過人?不僅有,而且無量無邊不可計算。單單我們所吃的肉就很多,如果沒有學佛吃素,幾乎是以眾生的肉來養身,單只這樣,直接殺、間接殺的動物,其數就無量無邊了,這是就殺生來講。

 

       就偷盜來講,殺人越貨,明搶暗奪,大秤小鬥,貪污舞弊,借而不還,不該拿而拿,不該用而用,這些都是偷盜;乃至受他人讚歎,而實際上自己沒有那個德能,但是自己卻沾沾自喜,這也是偷盜——偷盜名譽,這都會損我們的福報。無形之中,我們的精神、氣色、福報就在衰減。生生世世,曠劫以來,我們所犯的這些也是其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因此使得盡虛空也不能容納。

 

       至於欺騙人家的感情、侵犯人家的身體,同樣也是無量無邊,不可計數。還有欺騙人家、誹謗人家、背後說人家的壞話,或者挑撥離間,或是說一些閑言戲語,也同樣是無量無邊不可計算。所以我們的重擔我們自己承擔不起,也償還不了。

 

       因此,眾生要斷除貪瞋癡,要業盡情空,根本不可能。一般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只是見到了空性,之後則須從性起修,有一個對象,有一個方法,有一條路可以前進,並不表示說他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可以了脫生死了。見性與了脫生死根本是兩碼事,是天差地別的。所以道綽大師在《安樂集》裏就說「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也就是說,從大乘的真如實相來講的話,一般修行人連體會都沒體會到,所以說「曾未措心」。那降下一級,「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就小乘來講,從見道(見道就是斷除見惑)然後進一步修道,見道果位是初果,修道是二果,甚至三果、四果的阿那含、阿羅漢,「斷五下,除五上」,斷欲界的五種煩惱,除色、無色界的五種煩惱,「無問道俗,未有其分」,道綽大師說,不管出家的修行人,還是在家的學佛者,都沒有人成就。

 

       道綽大師所處的時代是隋唐時代,當時還是佛法的黃金時代,那個時代修行人、學佛人很多,但是道綽大師所看到的,是連小乘四果中的初果,出家人、在家人都沒有人達到。道綽大師又說:「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人或者天界的果報必須要有五戒或者十善才能獲得的,但是大師所看到的能圓持五戒十善的人也很少。「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如果論眾生起心動念、言語行為三業所起的惡業,則很像刮颱風、下大雨那樣猛烈。這是一種形容。

 

       道綽大師所講的是真的嗎?有沒有誇大其辭?其實我們反觀自己,確實如此。當我們情緒來了,無明來了,常常是不顧一切後果地發飆,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在因上不顧一切,好像迷失了自己,已經不管後果好不好了。所以這裏所講的重擔,我們沒辦法負荷。

 


(講義)

       他人的憂悲苦惱由自己接受,自己承擔他人的憂悲苦惱,即極深的悲愍心。

 

       就同情悲愍來講,這樣的慈悲是達到極點的,我們沒辦法承擔。如果沒有彌陀來承擔我們的罪業,那後果會怎麼樣呢?我們就只能繼續不斷的輪迴於三途六道了。我們如果能夠體會、領悟阿彌陀佛承擔了我們的業,這樣我們就很容易信受、依靠彌陀的救度。

 


(講義)

(三)全力以赴——策劃除其苦惱、使其安樂的方法,而盡其全力徹底救濟。

 

       《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以五劫的時間思惟四十八大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要使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就是全力以赴。不讓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祂就不停止,繼續勇猛精進,所以說「全力以赴,策劃除其苦惱、使其安樂的方法」。就這一點來講,只有阿彌陀佛的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的願行,才能稱得上,所謂「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講義)

(四)特憐罪惡——憐愍惡人更甚於善人,憐愍逆己者更甚於順己者。如《梵網經》所說「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更深於善人」之意。

 

       所謂「大悲所緣,緣苦眾生」,特別憐愍罪惡的人,這只有佛菩薩才能做到。以我們眾生來講,我們都講什麼?講道德倫理,講正義,講公理,講正氣,有是非善惡的觀念。當然,處在人世間,必須要有這些觀念,大家才能明理,才能去惡行善,社會才能和諧,大家才能過安樂的生活。但就佛來講,佛心平等,超越善與惡,而且相對於安樂與悲苦罪惡的人,佛更悲愍悲苦罪惡的人,更為這樣的人焦急擔憂,更急切地要拔除他的痛苦,給予他安樂。

 

       善導大師說:「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有兩個人,一個在岸上悠遊歡樂地遊戲,一個在溺水,痛苦地在水中掙扎求救。救生人員會採取什麼行動?當然是趕緊將溺水的人救起來,他不可能見死不救,而去跟岸上的人一起遊戲,所以說「諸佛大悲於苦者」。

 

       有人可能會疑問:諸佛對眾生都平等慈悲,為什麼是大悲於苦者?對不苦的人就不悲愍了嗎?其實不是,也是悲愍,只是有先後緩急,所以這裏就說「憐愍惡人更甚於善人,憐愍逆己者更甚於順己者」。

 

       《梵網經》說:「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所以就這一點來講,佛教所講的慈悲是超越一般所講的公理、正義,超越一般的倫理道德,超越一切想像,所謂「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佛的慈悲就是那樣。

 

       淨土法門是從阿彌陀佛的慈悲來講的,不是從一般的律法、道德、規約來講的,那為什麼我們要強調佛的慈悲呢?人生在世要守倫理,守道德,守法律,守正義,守公理,如果沒有這些的話,社會就會紊亂。但是我們反觀自己,那些我們都做得到嗎?幾乎都做不到,我們都在違背因果、毀壞因果,所以善導大師警醒我們,要深刻地自覺「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因此極需要有一個特別憐愍我們這樣罪惡之人的法,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

 

 

(講義)

(五)清淨無染——無人法二執,離名利心。

 

       以眾生緣慈來講,有我執與法執;即使法緣慈,沒有我執,但是還有法執;到了佛的境界,沒有人與法這兩種分別執著,當然也就沒有名利的心。

 


(講義)

       前所列舉四項,非出於追求自己名譽、功利之心,是從完全脫離名譽、功利心之清淨至誠心所流露。

 

       佛的心是清淨的,不可能和我們凡夫一樣有名譽、功利的心,或是追求種種五欲。佛的心是純淨、至誠的。清淨、至誠就是「空性」,而且是自自然然的流露,不假造作,不假有為。《無量壽經》說「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又說「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阿彌陀佛以福慧二大莊嚴的功德,全部給予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能夠往生極樂,證悟涅槃。然而阿彌陀佛了知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沒有實體,猶如幻化,因而自然地流露,於因於果,都無所計度,毫不執著,所以說「清淨至誠心所流露」。  

 

 

(講義)

       以上五個條件具備無缺的心性作用為慈悲心。若只是愛,則隨順自己者固然愛之,不順而反抗自己者則不愛。慈悲如前所述,憐愍逆己者更甚於順己者。故愛與慈悲大異其趣。

 

       基督教講博愛,一般也講大愛,但如果沒有降伏煩惱,那種愛必然都是有污染的、有分別執著的,就是這裏所講的:隨順自己者固然愛之,不順自己,甚至反抗自己,我們就不愛他了。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裏就說:「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我們凡夫所作的種種善,不論五戒還是十善,或所得到的果——人身或天人來講,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顛倒,就不是本來的面貌;虛偽,是從自性上來講的,這讓我們體會,固然要行五戒十善,但即使五戒十善圓滿了,也要知道還是顛倒虛假的,必須求生極樂世界,否則的話,還是在三界六道裏面。

 

       學佛的人大都受過三皈,進一步受五戒、菩薩戒,可是我們嚴格檢討自己,五戒中我們有哪一戒做到圓滿、清淨?沒有。即使做到了,還離不開六道生死輪迴。體會到這一點,我們即使行種種的善事,譬如誦經、持咒、禮拜、懺悔、救災濟貧,種種慈善的功德,還是要迴向求生極樂世界,若只求生人道享福報,或者求生人道繼續做這些、做那些,如果這樣的話,都是沉淪。為什麼?只要不往生極樂世界,還在六道裏面輪迴,這樣福報越大,業就越大,一旦投生轉世,難免就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之中,要想再度得到人身,遇到佛法,甚至遇到當生解脫的淨土法門,難如登天,很難很難!也就是前面所講的「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印光大師也說:「世間善業,不出輪迴,若對信願具足之往生淨業,則彼善業仍屬惡業。」善業就是善業,怎麼會是惡業呢?沒有錯,世間的善業因為沒有離開輪迴,沒有離開貪瞋癡,現在的善固然可以導致下輩子再生而為人,享受種種的富貴榮華,或者是生在天上,享受天樂,可是果報盡了,壽命到了,五衰相現了,照樣隨業輪迴,所以佛陀在《正法念處經》裏就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天界的人,五衰相現,天壽已盡,剛好地獄之業現前,就墮地獄;地獄的眾生,地獄的果報受完了,剛好過去世累積的天的福報到了,他就生天,所以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涅槃經》說:「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也就是說,他不但五戒十善圓滿,而且也修四無量心,兼修禪定,而生到色界天,甚至無色界天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他的壽命是八萬四千大劫,可是天壽盡了,還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裏。這顯示什麼呢?天和地獄似乎是相伴相隨相鄰的,轉個身到天堂,又轉個身就到了三惡道。因為善,最後導致墮落三惡道,惡之後還會生到天堂,所以善不是真善,惡也不是真惡。並不是說因為惡生到天堂,是惡業盡了,而他以前累積的天業到了,就生天堂。這表示善惡本質是一樣的,沒有離開我執,沒有離開煩惱,所以惡固然要避免——諸惡莫作,善固然要依循——眾善奉行,但是不可以仰賴它,因為這仍是輪迴業,只是忽然上天堂,忽然下地獄。真正可以仰賴的,是清淨的功德,所以佛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後,要「自淨其意」。但是,自淨其意我們也做不到。還好,現在有阿彌陀佛可依靠。阿彌陀佛有沒有清淨的功德?有。阿彌陀佛清淨的功德在哪裡?在名號。所謂「萬德洪名」「名體一如」,這句彌陀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而且「依正一如」,這句彌陀名號也涵蓋著極樂世界的功德,因此我們要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

 

       舉一個X光的譬喻。大家都曾經照過X光,X光一照,是什麼現象呢?就是骨頭,在X光的面前,沒有貴賤貧富的差別,沒有男女老少的隔閡,也沒有善惡美醜的區分,只有骨跟骨的連接而已。但是我們以肉眼來看的話,會怎麼樣呢?這個人年輕,那個人貌美,這個人可愛,那個人不可愛,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就實相來講,我們的身體都是骨頭、血肉、膿血、糞尿,沒有所謂的男女老少,沒有所謂的善惡美醜,當然也沒有所謂的富貴貧賤。同樣,在絕對的佛心之前,眾生有善惡、清淨污穢的差別嗎?沒有;有聖人凡夫、會修行不會修行的差別嗎?也沒有。有的是什麼呢?就是罪惡生死凡夫。

 

       所以,佛絕對的光明,照出我們的實相,人人都是罪惡生死凡夫,都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即使是因持五戒十善,修四無量心、禪定而上生到天界,在佛光的面前,還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必須有這樣的體認,這樣才能對阿彌陀佛的慈悲生起徹底依靠、徹底信受之心。

 

 

(講義)

八、經中所說佛菩薩的慈悲

       《楞嚴經》言:「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大經》言:「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維摩經》言:「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癒。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癒。」

 

       可說:「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

 

       《雜譬喻經》言:「積大誓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華嚴經》言: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眾苦大壑。

       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大經》言: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這四段《大經》的法語,都是阿彌陀佛佛心所流露的。

 

       《大寶積經如來會》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大寶積經如來會》和《無量壽經》是同本異譯。這裏所講的都是阿彌陀佛的佛心。《莊嚴經》也是一樣,是阿彌陀佛對眾生的呼喚。

 

 

(講義)

       《莊嚴經》言:

       為彼群生大導師,度脫老死令安穩。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分分秒秒,一聲聲,一念念,一直不停地在呼喚,在迫切地要救度我們,焦急地在等待我們回歸極樂世界,所以說「輪迴諸趣眾生類」——輪迴在地獄、餓鬼、畜生,與在人界、天界的所有善惡眾生,「速生我剎受快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你要趕快覺醒,你要趕快往生我的極樂世界,才能徹底離苦得樂」。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十方眾生十劫以來悲切的呼喚,也顯示出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無差別、無條件地要救度我們。

 

       我們想想,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是我們合掌向阿彌陀佛要求、拜託,請祂發的嗎?不是,是祂主動為我們而發的。在曠劫以前,我們還在造罪造業、不曉得投胎轉世到哪一道受苦受難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已經主動地、默默地在為我們發願,為我們經過五劫的思惟,思惟怎樣才能容易、快速地救度我們,我們到極樂世界後怎樣才能快速成佛。所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是為我們十方眾生主動所發的。

 

       在發願的時候,阿彌陀佛心中就一直在呼喚我們十方眾生,乃至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同樣一直在呼喚我們,就好像慈母依閭盼望遠地的兒子趕快回來,那樣焦急、迫切,甚至悲痛地在盼望離家的兒子快點回來。所以,如果能感受到母親盼望迷失的兒子回來,要趕快找到他的那種心情,就更能體會這句「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對我們的盼望,對我們的要求,那是一種焦急甚至是無奈的心。當然,佛的心清淨,不生不滅,無相無願,無作無起,不像我們,有焦急盼望,有心酸無奈,但是對我們來講,想像起來就是那樣的心境。

 

       進一步,阿彌陀佛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祂是徹底平等、沒有條件的,連阿鼻地獄的眾生,祂也迫切的要救度。阿鼻地獄的眾生有兩種:一種是現生造作五逆謗法罪;一種是過去世造五逆謗法罪,現在已經墮落在阿鼻地獄的眾生。這兩種眾生可以說是斷了善根,沒有遇到佛法來學佛修行,也沒有遇到善緣來行善積德,只有遇到惡緣在造作五逆謗法。但是,阿彌陀佛不計較,不分別,不排斥,不嫌厭,不捨棄,還是照樣特別地憐愍他,要救度他。所以,阿彌陀佛的悲心救度是超越我們的想像,因此說不可思議、不可言說。

 


(講義)

九、彌陀悲救十方眾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不分別聖凡、善惡、賢愚、鬼畜獄;無怨無親,無憎無愛,怨親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體,機法一體,生佛同體;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以無緣大慈攝諸眾生。生佛同體,自他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

 

       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眾生,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眾生都不加分別,一視同仁,看成是祂自己,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生佛一體,自他不二」:我們十方眾生和阿彌陀佛是同一身體,阿彌陀佛和十方眾生沒有距離,沒有差別,不隔閡,不障礙。

 

       「此物即彼物」:就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都是我們的功德。

 

       「他行即己行」: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所修的行、所累積的功德,都等同是我們的願、我們的行、我們的功德。

 


(講義)

       彌陀願行即眾生願行,非無因;
       彌陀功德即眾生功德,非他因;
       彌陀之物即眾生之物,非他有。       

 

       「彌陀願行即眾生願行,非無因」:阿彌陀佛五劫思惟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彌陀兆載永劫所積植的菩薩無量德行,就是我們的願、我們的行,並不是沒有因的。佛法講一切因緣和合,我們即使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在這個因緣當中。

 

       「彌陀功德即眾生功德,非他因」: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這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就是我們的功德,並不是別人的因。彌陀等同我們自己,所以他因所擁有的,等於我們自己所擁有的。

 

       「彌陀之物即眾生之物,非他有」:阿彌陀佛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東西,因為是一體的,不是別人,所以非他有。

 


(講義)

       如共命鳥,互同腹食。(共命鳥,一身兩命,識別報同。)

       《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有一種鳥叫共命鳥,共命鳥就是兩個頭一個身體,意思就是兩個生命,有兩個阿賴耶識、兩個意識,但是共有一個身體,共有一個肚子,所以說「互同腹食」。就我們眾生來講,我們沒辦法消除自己的業障離開輪迴,沒辦法累積功德快速成佛,但是阿彌陀佛能,祂有這個力量,而且祂把我們看成祂自己,所以祂能消除我們的業障,使我們快速達成佛果。

 


(講義)

       此是淨土宗要關。(他力佛力,佛作我受,信佛救度,如石乘船。)

 

       這是淨土宗最重要的關鍵、核心之處。意思就是說,我們學淨土法門,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首先要瞭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要瞭解佛心,瞭解佛的慈悲,祂是什麼樣的慈悲,祂跟我們有怎麼樣的關係,首先要瞭解這一點。如果學淨土法門,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不瞭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不瞭解佛心,不瞭解阿彌陀佛的慈悲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只相信「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也就是說只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世界,那麼高高在上,那麼遠不可及,我們在這裏辛苦地持念,在這裏謙卑地膜拜,求阿彌陀佛來救我們,這樣是不夠的,不徹底的,沒有純粹、完整、正確、徹底地瞭解阿彌陀佛。因此,雖然念佛求生淨土,和阿彌陀佛是隔閡的,不是一體不離的。

 

       其實阿彌陀佛把我們當成祂自己,所謂「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是佛教核心的地方,即所謂拔苦與樂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可是我們修學淨土宗,我們念佛了,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了,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天天都在念,但是沒有把阿彌陀佛看成是這樣的佛,這等同兒子天天都在喊爸爸、媽媽,可是把所喊的爸爸媽媽看成別人,不是自己的親父母,這樣能構成父子、母子的真正關係嗎?不能。所以,我們學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要體會佛心,這也是我們今天要研討的重點——信受阿彌陀佛大慈悲、大願力的救度。

 

       「他力佛力」:這裏的他力,是指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不是講其他佛、菩薩、阿羅漢,單單指阿彌陀佛一佛。因為十方諸佛雖然很多,但是只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四十八大願,為我們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完成極樂世界,完成這句名號,能夠容易地救度我們到極樂世界快速成佛。十方諸佛之中只有阿彌陀佛做到這一點,因此阿彌陀佛成為佛中之王、光中之尊。

 

       「佛作我受」:阿彌陀佛所做的,都是要給我們的,那我們就信受、領受。

 

       「信佛救度,如石乘船」:我們要如何領受呢?就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然後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好像石頭放在船上。石頭,不管是大的石頭,還是小的一粒細沙,不管多少,只要放在船上,就不會沉入海中,就一定能夠到達彼岸。它能夠到達彼岸,不是石頭的力量,完全是船的力量,它只不過是安分守己地安住在船上而已。所以,大石頭也好,小石頭也好,它能不能到彼岸,關鍵不在於它的大小,關鍵在於它有沒有乘船。這是譬喻。我們眾生不管罪業深淺,不管功德有無,要脫離六道輪迴快速成佛,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乘托阿彌陀佛救度的大願船。如果乘托,即使我們不會修行、沒有功德,甚至如《華嚴經》所講的惡業「盡虛空界不能容受」,照樣沒有障礙,都能夠讓我們離開六道生死輪迴,讓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所以,我們眾生能不能解脫,關鍵不在於我們會不會修行,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信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講義)

十、佛念眾生,眾生念佛,佛生相念,不相捨離——佛生不離,機法一體。

 

       阿彌陀佛有沒有想念我們?有。那我們眾生要不要想念阿彌陀佛?要。這樣的話,豈不是「佛生相念,不相捨離」?這就是「佛生不離,機法一體」。所以淨土宗有一個特別的名詞,叫作「機法一體、機法不離、機法相即」。「機」指我們念佛的眾生,就是「南無」;「法」指救度我們的佛,亦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想念我們,發願要救度我們,我們也想念阿彌陀佛,發願要蒙佛救度,可說南無的眾生離不開救度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離不開南無的眾生。這樣,南無的念佛眾生,和救度我們的阿彌陀佛,兩者結成一體,不相捨離,這叫作「南無阿彌陀佛」,也叫作「機法一體」,這也就是我們要完整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原因。

 

       念佛的人要這樣體會。能這樣的話,我們念佛就會念得親切,念得有法喜,就會從內心主動、歡喜地來念佛,而不是念得沒有滋味,念得有點無奈,甚至苦苦惱惱、勉勉強強。

 

       南無阿彌陀佛!


     (2013年5月26日 講於淨土宗臺北弘願念佛會)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